检索中医药古籍主要利用
检索中医药古籍主要利用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唐代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其收载了大量药物的使用经验和其性状、药用、药效,为中药的辨识与应用都提供了详细的参考。
《本草纲目》收载了大量药物的使用经验和其性状、药用、药效,为中药的辨识与应用都提供了详细的参考。到目前为止,《本草纲目》都是中医药从业者学习、诊疗活动中最重要的参考之一。
除了在医药学领域的建树,《本草纲目》在其他领域的成就也颇令人瞩目。李时珍将1892种药物分入六十类,这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立部、立类,这在分类学上也是一个科学创举,是前人药物分类思想的巨大突破。
扩展资料:
《本草纲目》的相关内容:
1、李时珍对所载药物按照生物的进化顺序进行了分类,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将最高等的人也作为一个分类的部分放在最后,这其中也体现了进化论的思想。
2、现在中医临床已经鲜少用到粪便药,即使用到,也会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且告知患者。
3、可治疗疝瘕、症癖、目翳等多种疾病。这些是古人在医学实践中总结而成的,且现代医学研究已经用科学理论解释了粪便入药的合理性,这恰恰说明了中医的超前性。
人民网-瑕不掩瑜《本草纲目》是部伟大医书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原因是为了修正以往药物书籍的错误。
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着手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800多部书籍,其间,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离家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许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
经过27年的长期努力,李时珍于明神宗万历六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时年61岁。以后又经过10年三次修改,前后共计40年。万历二十五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正式刊行。
扩展资料
《本草纲目》对后世的影响:
《本草纲目》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地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本草纲目》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方法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除了药学上的价值,《本草纲目》还彰显了中国传统医学重视实证、强调明辨的科学精神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李时珍
人民网-《本草纲目》中的“唯物论”(品味古籍)
《本草纲目》是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全书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全世界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中药的含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
中药材:刚从自然界收集起来,经过产地洁净、干燥等简单处理,没有经过特殊加工炮制,还不能直接用于配方和制剂的中药资源,统称为中药材。
饮片:根据中药材的性质和临床用药的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再次加工处理,使之成为薄片、节段、块状或颗粒等不同形状,或经过特殊的炮制,可以直接用于制剂,或供药房配方之用。
中成药:中成药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而且普适性又较好的优良处方,可以是经方、古代的验方,也可以是现代的经验方,并考虑方中药物的特性,(如有效成分是否可溶于水,干燥后是否可以粉碎等因素),还结合临床对该处方的要求,(如疗效的快慢等)选择合适的剂型,最终制成丸剂、膏剂或现代的片剂、胶囊剂等,以方便贮存、携带和服用,这样的制剂就叫中成药。
中药学的含义:分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中药学:一切研究和介绍与中药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都属于中药学范畴,其中包括专门研究中药基源、鉴定、化学、炮制、制剂、药理及临床、应用等系列学科。
狭义中药学:又称临床中药学,以临床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主要研究和介绍中药传统理论及中药性能、临床应用知识的学科。
中药学发展历史:
1、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分总论和各论,收药365种,按毒性大小和补虚与祛邪的功用,分上中下三品,上中品各120种,下品125种。
学术价值:一是文献价值方面,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二是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概括了配伍关系,还谈到了药物对剂型的选择。三是实用价值,所载药物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神农本草经》全部内容,第二部分为作者整理增补的内容,为《名医别录》,第三部分为作者注释。共收药730味。
学术价值:一是首创了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二是确立了综合性本草的基本模式。
3、唐代《新修本草》,主要作者为苏敬,后世避讳而称苏恭,在《本草经集注》基础上增加药物114种,共844。
学术价值: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故又称《唐本草》。二是开创了本草图文对照的先例。
4、宋代最有影响力和价值的,是《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成书北宋年间,作者唐慎微。
学术价值:一是文献价值,引用了北宋以来大批方药资料,体例比较复杂,而所引用原书大部分都已亡佚。是第一本原貌保存下来的古代中药文献。二是在本草学中开创了大量附方的先例。
5、明代《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分60类。
学术价值:一是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二是“虽命医书,实骸物理”,被国外学者誉为16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
6、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
学术价值:对《本草纲目》作了重要的订正和补充。
7、民国时期《中国药学大词典》,作者陈存仁。
注:魏晋南北朝时期《雷公炮炙论》是中药学第一次出现的分支学科。
中药功效的含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于药物治疗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是药物对于人体医疗作用在中医学范畴的特殊表述形式。简单讲,就是中药对人体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注意:1、此功效仅针对传统给药途径。(如芒硝泄下,但静脉注射无效;枳实升高血压,天花粉用于中期引产,只在静脉注射下有效。)2、功效是单味药的作用,不是复方。
功效分类:按主治病症的病因病机,分为祛邪、扶正、调理脏腑三类;按药政管理分,有治疗和保健两类。
对“证”治疗功效 :证,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做出的综合性概括,是对患者病情本质作出的诊断。(如湿热证、瘀血证)
对“病”治疗功效 :病,是对某种特定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所作出的概括,代表着该病种的基本矛盾。(如疟疾、蛔虫病)
对“症”治疗功效 :消除或缓解患者某一自觉症状或临床体征。(如平喘、止呕、止血、止痛)
本草学:记载这类药物(植物),指整个传统的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区别:首先对象上本草主要是植物,而中药学是包括植物和动物;本草是传统的药学,而中药学还包含现代的研究。
联系:中药学是在本草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检索中医药古籍主要利用
本文2023-11-05 15:59:0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0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