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发生在哪一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5浏览:2收藏

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发生在哪一年?,第1张

从1938年至1944年,经过四次“长沙大会战”,1944年6月19日 长沙终于被日军占领。

2到1945年9月6日,118师师长戴朴率部抢先收复长沙。

3日军在长沙共占据1年零48天。

1长沙会战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也称为“长沙保卫战”。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的四次长沙会战。

3国民政府特别重视长沙地区的防御,由薛岳率领的第9战区集结重兵与日军在战线对峙。前2次长沙会战,双方都自称获得了胜利。

4从战术上看,双方并未分出胜败,中国军队的损失更大;但从战略上,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可以认为是抗战中的胜利。

5第3次长沙保卫战则是国民党军队一场典型的胜仗,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终将日军击退。第4次长沙会战日军以优势兵力发动猛攻,中国军队被迫撤退。

6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十四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

延安保卫战,于1947年3月13日开始。 战争是由国民党为了攻占延安,摧毁中共党、政、军指挥中枢的目的,在西北地区集结了34个旅25万多人的兵力而起。中国***根据敌我态势决定:先诱敌深入,适时放弃延安,在延安以北的山区创造战机,逐步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

景区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枣园革命旧址,向西500处,方便游客浏览。

延安保卫战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真实,每一个场面都忠于历史。全国首创真枪实弹的全新模式,演绎出当年史诗般的壮观场面。被誉为“红色旅游的一次革命”。

延安保卫战,是用写实的艺术手法,在延安的真实环境里,再现了1947年,延安军民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保卫延安的历史画卷。

详细

1947年3月,蒋介石把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其重点进攻方向之一就是陕甘宁边区,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当时,国民党军在西北战场有 23万人,主要是第1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嫡系将领胡宗南指挥的部队,装备精良,盛气凌人。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则不到 3万人,而且装备极差,补给困难。3月 13日,胡宗南以整编第 l军、第29军所属 6个整编师15个旅共约l4万人,分别从洛川、宜川出动,指向延安。彭德怀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身份部署延安保卫战,掩护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转移。西北野战军教导旅、警备第3旅、第l纵队等部在延安以南的临真镇、金盆湾、牛武、茶坊等地构筑纵深阵地,依托有利地形,进行抵抗。国民党军以近百架飞机、大量火炮掩护进攻,对延安进行狂轰滥炸,西北野战军在极端困难情况下英勇作战,节节抗击。

3月 16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由彭德怀出任西北野战兵团统帅,担负起直接指挥西北战场作战的任务。3月 18日,国民党军已兵临延安城下,直到傍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才离开延安。延安保卫战进行了七天七夜,

3月19日,国民党军占领延安。毛泽东临走时对彭德怀说:“蒋介石进攻延安,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还要回来的。”。

1、三大保卫战是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这三大保卫战。这三大保卫战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

2、蓝天保卫战是2017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一要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

  莫斯科保卫战

  德军在“闪电战”计划破产后,被迫缩短战线,妄图集中力量,迅速攻占莫斯科。莫斯科是苏联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铁路交通枢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希特勒认为,一旦攻占莫斯科,就能击败苏军主力,达到结束对苏战争的目的。

  9月30日,德军对莫斯科发动了代号“台风”的大规模攻势,妄图在十天之内攻占它。德军投入的兵力有七十四个半师,一百八十万人,一千七百辆坦克,一千三百九十架飞机,一万四千多门大炮和迫击炮。德军集中了最精锐的部队。苏军方面总共有九十五个师,一百二十五万人,九百九十辆坦克,六百七十七架飞机,七千六百门大炮和迫击炮。希特勒扬言要在莫斯科红场上检阅他的法西斯军队。10月2日,德军从中部突破了苏军防线,到10中旬的两周之内,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完成了三个大包围圈,两个在布良斯克附近,另一个在维亚兹马以西。在这三个包围圈作战中,德军共俘虏六十六万三千俄国人。面对这危急关头,苏军迅速在莫斯科以西约八十公里的莫日艾斯克组织了防线,阻止德军推进。

  10月10日,斯大林任命朱可夫大将为西方和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迅速重建了四个集团军,以防守莫日艾斯克。10月中旬,在北、西、南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重要地段上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0月15日,苏联政府的部分机构和外国使节迁往古比雪夫。斯大林留在莫斯科,亲自指挥保卫成,10月19日,国防委员会宣布莫斯科戒严,号召首都人民誓死保卫莫斯科。三天之内,全市组织了二十五个工人营,十二万人的民兵师,一百六十九个巷战小组。有四十五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在首都和全国军民支援下,前线军民英勇抗敌,浴血奋战。到10月底,德军被阻止在加里宁--土耳基诺沃--沃洛克拉姆斯克--多罗霍沃--纳罗--佛敏斯克--谢尔普霍夫--阿列克辛以西一线。希特勒妄图在10月占领莫斯科的计划破产了。

  1941年11月7日,苏军在英勇保卫莫斯科的同时,红场依然进行着阅兵式。斯大林向全国军民发表振奋人心的演说:“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11月15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第二次疯狂进攻。11月23日,德军占领克林,27日,又占领了离莫斯科仅有二十四公里的伊斯特腊。莫斯科处于德军大炮射程之内,德军用望远镜几乎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的顶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莫斯科军民誓死保卫首都,苏军第316步兵师(后改名为潘菲洛夫第8近卫师),表现了苏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在阻击德军坦克通向莫斯科的杜波塞科沃要道上,持续战斗四个小时,击毁敌人十八辆坦克,为保卫莫斯科,英雄们全部壮烈牺牲。从11月16日到12月5日,德军损失官兵十五万五千,坦克七百七十七辆,而莫斯科岿然不动。

  12月初,莫斯科的气温已下降到零下二十至三十度,德军没有棉衣,飞机和坦克的马达无法发动,坦克上的光学窥镜失去作用。而苏军,他们习惯寒带生活,而且穿上了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仅英、美根据莫斯科议定书就给苏联运送了一百五十万双军靴,一万零五百吨制靴皮革。随后又运去七百万双军靴。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南面和北面展开大反攻。1 942年初,苏军击溃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毙伤十六万八千人,把德军赶离莫斯科一百到二百五十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在1941年德苏战场的整个冬季战役中,德军被击溃五十个师,陆军伤亡八十三万多人。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苏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

  柏林保卫战

  1945年春,苏、美、英、法四国军队已在德国本土作战。苏军距柏林仅60公里,准备给德军以最后歼灭性打击。美、英军的先头部队则已前出到易北河,距德国首都100—120公里。4月中旬,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戈沃罗夫)在同德军库尔兰集团作战;白俄罗斯第3方(司令为巴格拉米扬大将)面军肃清了东普鲁士集团(参见东普鲁士战役);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彻底歼灭了格丁尼亚地域德军集团残部,其一部兵力在但泽(格但斯克)西北前出到波罗的海沿岸;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抵达奥得河,在屈斯特林地域夺占数个登陆场,并于粉碎德军波美拉尼亚集团后着手变更部署,以占领施韦特至大加斯特罗泽一线,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大加斯特罗泽至彭齐希间逼近尼斯河,并在诺伊施塔特、拉蒂博尔地段逼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乌克兰第4方面军(司令为叶廖缅科大将)进抵拉蒂博尔、日利那一线,乌克兰第3(司令为苏联元帅托尔布欣)、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于4月13日攻占了维也纳(参见维也纳战役)。

  德军主力此时仍集中对付苏军。至4月16日前,在苏德战场作战的共有214个师(其中34个坦克师,15个摩托化师),又14个旅。而当时对美、英军作战的只有60个人员装备不齐的德国师,包括5个坦克师,仅有约200辆坦克。防守柏林方向的是G海因里希上将指挥的“维斯瓦”集团军群(辖坦克第3集团军、第9集团军),舍尔纳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所属坦克第4集团军、第17集团军(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坦克师,以及许多其他部队和兵团,共约100万人、火炮和追击炮104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500辆、作战飞机3300架)。陆军总部预备队有8个师。此外,在柏林市还组建了200多个国民突击队营,守军总兵力超过20万人。德军在柏林方向的防御是重兵密集的纵深防御,包括奥得河——尼斯河地区及柏林防御地域:奥得河——尼斯河地区构筑三道防御地带,纵深20—40公里;柏林防御地域包括外层、内层和市区三道环形围郭。在屈斯特林登陆场之前和科特布斯方向,防御工事尤为坚固,这里集中了最强的军队集团。屈斯特林登陆场当面之德每3公里正面1个师,每1公里正面60门火炮、17辆坦克。德军统帅部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苏军夺取柏林。而盟国也想抢占柏林,尽管反希特勒同盟各大国就柏林划归苏军作战区已达成有协议。英、美两国政治军事首脑急欲使其军队先于苏军进占柏林。但英、美军要完成此项任务却力不从心,于是盟军统帅部放弃了这项行动计划。

  苏军最高统帅部在准备对德军的最后一战——强击柏林时,严守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商定和宣布的迫使德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无条件投降的政策。参加柏林战役的有: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波罗的海舰队(司令为特里布茨海军上将)一部,空军远程航空兵第18集团军(飞机800架,司令为空军主帅戈洛瓦诺夫),国土防空军及第聂伯河区舰队。此外,还有波兰第1、2集团军。苏军集团共有162个步兵师和骑兵师,21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个空军集团军,250万人,火炮和追击炮约42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余辆、作战飞机7500架。这样就造成了数倍于德军的优势:人员比德军多15倍,炮兵多3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31倍,飞机多13倍。各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的对德军优势更大。柏林战役目的是,粉碎防守柏林方向的德军集团,攻占德国首都柏林,并于战役结束前使苏军前出易北河与盟军会师。战役企图规定,在宽大正面实施数个猛烈突击,合围柏林集团,同时予以分割,逐一消灭。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特别重视时间这一因素,要求战役高速度进行,在12—15昼夜内结束。各方面军司令根据大本营的企图定下了决心。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朱可夫)奉命以第47集团军(司令为佩尔霍罗维奇少将)、突击第3集团军(加强有坦克第9军,司令为库兹涅佐夫上将)、突击第5集团军(司令为别尔扎林上将)和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为崔可夫上将)的兵力从屈斯特林登陆场实施主要突击,于战役第一日突破第一、第二防御地带,保障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加强有坦克第11军,司令为卡图科夫坦克兵上将)、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司令为拉济耶夫斯基少将)进入交战(在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攻占塞洛高地支撑点后)。至战役第六日,方面军主要集团应攻占柏林,尔后,突击第3集团军辖坦克第9军务于第八昼夜进至柏林以西地域;第47集团军则于第十一日前出易北河一线。第61集团军(司令为别洛夫上将)和波兰第1集团军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北,而第69(司令为科尔帕克奇上将)、第33集团军(司令为茨韦塔耶夫上将)和近卫骑兵第2军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南分别实施辅助突击。第3集团军(司令为戈尔巴托夫上将)为方面军第二梯队。近卫骑兵第7军担任预备队。步兵和坦克应利用夜暗于拂晓前15—2小时,在30分钟炮火准备之后发起冲击。为了冲击时对地面照明,共准备了140多部探照灯。 苏军计划以三路进击柏林:以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作为最强大的集团和攻击的先头部队突破奥德河东、西两岸防线和附近若干地段,从东面攻击。 以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前出到尼斯河东岸的南部直到苏台德山麓,从南面攻击。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前进到奥德河下游,从北面攻击。

  4月16日凌晨5时整,朱可夫下达了攻击命令,苏军的炮弹呼啸着倾泄到德军的防御阵地上,轰炸机轰鸣着向德军头顶投掷下大量炸弹,整个大地都在可怕的颤抖之中。20分钟后,140多个探照灯一下子全部亮了起来,把德军阵地照得通明,德军士兵们目旋眼花,苏军乘机向对方阵地冲去。很快,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破了德军在柏林外围的第一道防御地带。与此同时,南面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亦于4月16日晨在尼斯河畔发起进攻,迅速渡过了尼斯河。 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御地带后,当天中午即进抵到德军第二道防御地带,但是,当苏军推进到该防御地带的枢纽泽洛夫高地时,却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德军凭借有利地形,顽强扼守每一条战壕,每一个散兵坑,给予苏军很大的杀伤。朱可夫不断增加突击力量,并将两个坦克集团军投入战斗,但几次进攻都被德军打退。4月17日晨,朱可夫集中了方面军的几乎所有炮火,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后,近千辆坦克排成一列纵队向前推进,前面的一批坦克被击中起火,后面的顶走它继续前进。苏军士兵高喊着口号向前冲击,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接着往上冲。此时防守在高地上的数师德军已是伤痕累累,最终经受不住苏军狂潮般的冲击,开始向柏林市区方向退却,4月18日晨,苏军终于攻占了泽洛夫高地,歼灭守敌近3万人,并继续向柏林城挺进。20日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先头部队第3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率领下,抵达柏林近郊,使整个柏林城市区处于其榴弹炮和加农炮的射程之内。20日下午1时30分,苏军的地面炮兵群首次向柏林城内轰击。

  南面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强渡了尼斯河后,突破了德军在尼斯河的防御地带,尔后强渡了斯普雷河,前进了30公里。当朱可夫的部队在泽洛夫高地受阻时,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各坦克集团军首先从南面向柏林突击,至4月20日夜间,第3坦克集团军突入了柏林市南郊,第4坦克集团军也突进到柏林市西南郊。北面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于4月18日发起进攻,至19日强渡了东奥德河,牵制住了柏林以北地区的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的兵力。

  至此,德军在奥德河——尼斯河的防御体系被苏军突破,苏军3个方面军昼夜不停地向前突进,开始对柏林实施合围。至4月24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左翼部队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柏林东南会合,切断了德军第9集团军与柏林的联系,并合围了该集团军。4月25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从北面迂回柏林的部队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4坦克集团军在柏林以西会合,从而完成了对柏林的合围。柏林以北地区的德军集团,也遭到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部队的夹击,处境十分困难。同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所属近卫第5集团军西进到易北河,在托尔高地与西线美军第1集团军会师。

  鉴于苏军已兵临柏林城下,希特勒决定德军统帅部撤离柏林,他本人则留下“与柏林共存亡”。他下令军事机关的所有参谋和文职人员都毫无例外地参加战斗,并决定对按兵不动的指挥官要在5小时内处决,对退却的官兵不仅要处死,还要在他们的尸体上挂起“逃兵”、“胆小鬼”、“他背叛了国家、玷污了德意志民族”的牌子示众。

  4月20日下午3点,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编制内的第3突击集团军第79军的远程炮兵首先向柏林开炮。经过近一天的战斗,柏林接近地的德军防线被突破。德军防御部队在先前的战斗中遭到惨重损失,已极度疲惫,无法阻挡占据优势的苏联红军的强大突击。

  4月21日,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和第47集团军突破到柏林城下,由于道路狭窄,苏军调整战术,将坦克集团军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协同起来准备肃清残敌。同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坦克部队也接近柏林防御圈。科涅夫将炮兵第10军、突击第25师、高射炮第23师加强给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歼击航空兵第2军担任空中掩护。同日,苏军从后方调来了大口径要塞炮用于摧毁德军坚固据点,每发炮弹重量达到500公斤,在后面13天的战斗中,要塞炮共发射约180万发炮弹,战斗到了空前惨烈的地步。

  4月26日清晨,在柏林上空,苏军数千架飞机再一次投下了成千上万吨的炸弹和汽油弹。在地上,平均每英里已部署到近千门的各种火炮集中射击,柏林转眼间成了一个昏暗的世界。轰炸和射击结束后,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派出无数个突击群和突击分队,从四面八方向市区突进。由于有了斯大林格勒的经验,苏军战士们知道如何去攻占一个城市。苏军在进攻前首先用火炮和飞机对目标地域进行轰击,步兵在坦克和配有喷火器和爆破器材的工兵掩护下,一小段一小段的前进,从后院、地下室甚至地下铁道和下水道渗透进去,攻占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楼房。但柏林是德军精心设防的城市,防御体系完整,工事非常坚固。越是接近市中心,苏军前进越艰难。坚固的楼房、隐蔽的地下室、地下铁道、排水沟壕等等,都为德军提供了发扬火力的支撑点。因此,苏军不得不逐栋楼房争夺,逐条街道攻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此时希特勒仍在做不切实际的幻想,他对柏林守备司令魏德林说“局势会好转的,我们的第9集团军即将到达柏林,同第12集团军一起,对敌人实施反突击,俄国人将在柏林遭到最惨重的失败。”一向对希特勒“报喜不报忧”的德军将领,使他们的元首不了解,部署在柏林东南的布施将军指挥的第9集团军已被苏军分割包围了,无法向柏林运动。在柏林西南防守易北河的第12集团军,由温克将军率领拼命向柏林靠近,但终因受到美军的牵制和苏军的阻击,在进至费尔希地域后就再也前进不了了。几乎与世隔绝的希特勒,呆在总理府的地下暗堡里不清楚上述情况,仍不断地发出由他签署的无线电报,调兵谴将。实际上,一些将领已不再那么坚决地执行他的命令了。

  4月27日,苏军已攻入柏林市的第9区,凯特尔才给柏林打来一个道出实情的电报,电报承认第12集团军不能继续前进,第9集团军也无法突出合围。希特勒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柏林守备司令魏德林向希特勒提出了守军从首都突围的计划,并保证“国家元首安全撤离柏林”,他还报告说,弹药只够2昼夜了,粮食和药品几乎告罄。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将军支持魏德林的突围建议,认为从军事的观点看,这个计划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希特勒意识到他已彻底输掉了到这场由他发动的战争,他拒绝离开柏林,他要在这里坚持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4月28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所属的第3突击集团军和近卫第8集团军逼进了柏林的蒂尔花园区,这个花园区是柏林守军最后一处支撑点,由于该阵地有政府办公厅、国会大厦、最高统帅部等象征第三帝国权力的最高首脑机关,所以,柏林守备司令部把党卫军最精锐的部队部署在这里。崔可夫上将指挥的近卫第8集团军首先向该阵地发起了进攻,当天下午跨过了兰德维尔运河,占领了德军的通讯枢纽,掐断了柏林与外界的主要通讯联络。深夜,第3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指挥下向国会大厦外围的内务部大楼发起强攻,德军进行着绝望却又是最顽固的抵抗,战斗一直持续到29日深夜,在守敌几乎全部阵亡的情况下,这座大楼才被苏军攻占。

  29日凌晨1时,希特勒宣布与等了他12年的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婚礼之后,希特勒口述了他的遗嘱,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为他的接班人,他决定自杀并希望他们夫妇的遗体在总理府进行火化。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与结婚才一天的妻子在地下暗堡的寝室里双双服毒自杀,并且,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时,还举枪对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接着,戈培尔等人将希特勒和爱娃的遗体抬到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浇上汽油进行火化。

  4月30日21时50分,苏军战士将胜利的红旗插上柏林国会大厦圆顶苏军攻占国会大厦的战斗还在激烈地进行着,第3突击集团军第150步兵师是最接近国会大厦的部队。30日下午6时,苏军士兵又一次向这座大厦发起冲击。盘踞在这里的近2000名德军,不愧是第三帝国的“御林军”,他们的顽强抵抗,使苏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血战中,即使苏军占领了大厦下面的楼层,在上面楼层守备的德军也不肯投降,苏军只好一层楼一层楼地与守敌搏斗,在大厦的任何一角,都在进行激战。苏军靠着源源不断涌进大厦内的强大兵力,才逐一粉碎了守敌的抵抗。21时50分,苏联英雄米哈伊尔耶果罗夫中士和麦利唐坎塔里亚下士将苏联的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

  30日深夜,德军通过广播请求临时停火,要求与苏军进行谈判。5月1日凌晨3时55分,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将军打着白旗钻出帝国办公厅的地下掩蔽部,前往苏近卫第8集团军的前线指挥所谈判,克莱勃斯对崔可夫说:“我想告诉您一件绝对机密的事,您是我通报此事的第一位外国人,希特勒已于昨天自杀了”。克莱勃斯接着要求苏军先停战,然后等到德国组成新的政府后再进行谈判。崔可夫立即用电话将情况向朱可夫做了报告。十几分钟后,斯大林从莫斯科发来了最高指令:“德军只能无条件投降,不进行任何谈判,不同克莱勃斯谈,也不同任何其他法西斯分子谈”。9时45分,朱可夫根据斯大林的指示精神,代表苏军向柏林德军发出最后通牒:德军必须彻底投降,否则苏军将在10时40分对德军实施最后强攻。崔可夫让克莱勃斯把这份通牒带回给戈培尔等人,戈培尔见到通牒后,知道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了,傍晚便与妻子及六个孩子自杀了。

  5月2日7时,德军柏林城防司令官魏德林上将前往崔可夫的前沿指挥所,签署了投降令。至中午时分,柏林剩余守军约15万人全部投降。至此,苏德战争最后一次决战——柏林会战结束。此役苏军共歼灭德军100万人,俘虏48余万人,摧毁和缴获坦克和自行火炮12万余辆,摧毁和缴获飞机6000余架,摧毁和缴获各种火炮23万门。而苏军也付出了30万人伤亡的代价。

  1945年5月9日,受希特勒继承人邓尼茨的委托,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什图姆普弗上将、弗雷德堡海军上将在柏林军事工程学院的食堂大厅内,向苏联及其盟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3个月后,随着日本的战败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以同盟国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 柏林会战 1945年4月16日,苏军为尽快结束欧洲战争发起了柏林战役。经过近 二十天的激烈战斗,苏军击溃德国100万大军,占领柏林,希特勒被迫自杀身亡,法西斯德国宣告灭 战役也是希特勒自杀身亡。与此同时,苏军在进攻国会大厦时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盘踞在这里的近2000名德军不愧是第三帝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苏军在以巨大的代价进入柏林市区后,30日下午3点30分,眼看无望翻盘的“御林军”,他们使苏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大厦的任何一角,都在进行激战。苏军靠着源源不断涌进大厦内的强大兵力,才逐一粉碎了守敌的抵抗。21时50分,苏军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主楼的圆 5月2日7时,德军柏林城防司令官魏德林上将前往朱可夫的前沿指挥所,签署了投降令。至中午时分,柏林守军全部投降。至此,苏德战争最后一次决战———柏林会战结束。此役苏军俘虏德军38万人,而苏军也付出了30万人伤亡的代价。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以多打少,不算本事,只有以少胜多,才是最妙的。

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数不胜数,而这样的战役在西方却少得可怜,因为他们让为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偶尔有个战役,便被吹捧的无以复加,仔细一看,双方加起来不过几万人,居然也敢称会战。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淮海战役胜利后,斯大林一听解放军用60万打败国民党军80万,而且歼敌555万后,连说奇迹。因为在整个二战中,也没有哪个战役是以少胜多的。在西方,能真正意义上称得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只有奥斯特里茨战役、坎尼战役和哈勒哈河,包括苏沃洛夫在阿尔卑斯山的行军也非常经典。

以下举一些中国战争史上比较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做一下比较,因为资料有限,所以难免会有出入,其中还有一些空缺,网友若有资料,可将其补上。

名称 主要指挥者 双方兵力 结果

[color=orange][b]先秦时期[/b][/color]:

[b]牧野之战[/b]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b]柏举之战[/b]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b]阴晋之战[/b]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b]伊阙之战[/b]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b]即墨之战[/b]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b]代之战[/b]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color=orange][b]秦汉时期[/b][/color]:

[b]巨鹿之战[/b] 项羽 2万——40万 歼灭

[b]彭城之战[/b]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b]井陉之战[/b]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b]潍水之战[/b]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b]昆阳之战[/b]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b]祝阿、临淄之战[/b] 耿弇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b]赤亭之战[/b] 虞诩 3千——数万

[color=orange][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color]:

[b]兖州之战[/b]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b]官渡之战[/b]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b]赤壁之战[/b]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b]合肥之战[/b] 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

[b]夷陵之战[/b] 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b]凉州之战[/b] 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b]前秦灭前燕之战[/b] 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b]淝水之战[/b]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b]沙苑之战[/b] 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b]玉壁之战[/b] 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b]金乡之战[/b]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color=orange][b]隋唐五代时期[/b][/color]:

[b]浅水原之战[/b] 李世民 不详——10余万 消灭薛仁杲

[b]虎牢之战[/b] 李世民 3500——10余万 歼灭窦建德

[b]唐平萧铣之战[/b] 李靖 不详——40余万 平萧铣

[b]碛口之战[/b] 李靖 3千——不详 歼数万

[b]蔡州之战[/b] 李靖愬 9千——不详 平淮西叛军

[b]奉天、灵台之战[/b] 郭子仪 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b]太原之战[/b] 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b]雍丘之战[/b] 张巡 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

[b]睢阳之战[/b] 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b]嘉山之战[/b] 郭子仪、李光弼 不详——5万余 歼敌4万

[b]象牙潭之战[/b] 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

[b]六合之战[/b] 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

[color=orange][b]宋辽金夏蒙元时期[/b][/color]:

[b]西夏、吐蕃攻宋之战[/b] 刘舜卿 不详——20多万 击退夏蕃联军

[b]达鲁古城之战[/b] 完颜阿骨打 不详——27万 大败辽军

[b]护步达冈之战[/b] 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

[b]和尚原之战[/b] 吴绛、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b]顺昌之战[/b] 刘锜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b]郾城之战[/b] 岳飞 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b]陈家岛海战[/b]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b]采石之战[/b]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b]海州之战[/b] 魏胜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b]六合之战[/b] 毕再遇 不详——1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b]庐州之战[/b] 杜杲 不详——号8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b]边堡寨之战[/b] 成吉思汗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b]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b]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b]迦勒迦河之战[/b] 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b]赛约河之战[/b]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b]鄂州之战[/b] 伯颜 20万——60万 大败宋军

[b]丁家洲之战[/b] 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

[b]山海战[/b] 张弘范、李恒 数万——20万 海战,全歼

[b]虎啸山之战[/b] 张庭瑞、焦德裕 5千——数万 大败宋军

[b]鄱阳湖之战[/b] 朱元璋 20万——60万 水战,全歼

[color=orange][b]明清时期[/b][/color]:

[b]白沟河之战[/b] 朱棣 1O余万——60万 死伤10多万

[b]上峰岭之战[/b] 戚继光 1500——2千 歼敌倭寇300余人

[b]台州之战[/b] 戚继光 不详 9战9捷

[b]浑河之战[/b]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b]萨尔浒之战[/b] 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 歼敌约5万人

[b]宁远之战[/b] 袁崇焕 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

[b]贵阳之战[/b] 王三善 2万——10万 扭转了平叛战局

[b]清征达瓦齐之战[/b]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余人 奇迹

[b]浑河之战[/b] 长龄 4万——10多万 收复南疆西四城

[color=orange][b]近代、现代时期[/b][/color]:

[b]南京之战[/b] 徐绍桢 约万人——约2万人 攻坚战

[b]第一次反围剿[/b] 毛泽东、朱德 约4万——约10余万 歼12万

[b]第二次反围剿[/b] 毛泽东、朱德 3万——20万 歼3万

[b]第三次反围剿[/b] 毛泽东、朱德 3万余人——30万 歼3万

[b]第四次反围剿[/b] 朱德、周恩来 约7万——近40万 歼万余人

[b]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b] 徐向前 近3万——不详 歼6万余人

[b]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b] 徐向前 近8万——20万 歼8万人

[b]黄桥战役[/b] 粟裕 7千——15万余人 歼敌11万余人

[b]苏中战役[/b] 粟裕 3万余人——12万 歼敌53700人

[b]鲁南战役[/b] 粟裕 不详 歼敌53530人

[b]莱芜战役[/b] 粟裕 不详 歼敌56800人

[b]孟良崮战役[/b] 粟裕 不详——约45万人 歼敌32680人

[b]晋中战役[/b] 徐向前 6万余人——约13万人 歼敌100370人

[b]豫东战役[/b] 粟裕 不详 歼敌93970人

[b]淮海战役[/b] 粟裕、刘伯承 60万——80万 歼敌555570人

[b]九连山战斗[/b] 不详 不详 5战5捷,歼6个连又1个排

以上这些战役,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像伊阙之战、巨鹿之战、虎牢之战、纳忽山和不黑都儿麻之战、迦勒迦河之战、赛约河之战、黄桥战役为全歼敌军的歼灭战。用少数兵力去围歼多数敌军,指挥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像白起、成吉思汗、粟裕都是善于打歼灭的人(我个人认为他们三人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打歼灭战的统帅),项羽则是以勇猛闻名的,李世民则是以疲敌取胜的。这种战役以蒙古时期最多,这也充分体现了其军事思想。

像即墨之战、赤亭之战、玉壁之战、太原之战、雍丘之战、睢阳之战、顺昌之战、六合之战、庐州之战、宁远之战为城邑防御战。这种战役对指挥员的要求有两条:一是沉着,二是智谋超群。此外,军民同仇敌忾也是非常重要的。像韦孝宽守玉壁歼敌7万、李光弼以不满万人守太原歼敌7万、张巡以3千守雍丘屡败叛军,以6800人守睢阳则歼敌12万,虽然最后寡不敌众,睢阳被攻占,张巡被杀,但这并不能否认张巡的军事才能。这样的战役,看后会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像台州之战、萨尔浒之战、第一——第四次反围剿、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苏中战役、晋中战役、淮海战役、九连山战斗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役。这样的战役,也是解放军最拿手的。值得一提的是九连山战斗,此战虽小,却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像鄗代之战、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为集中兵力,围歼敌军一部的战役。这种战役也是解放军的拿手本领。

此外,柏举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祝阿、临淄之战、唐平萧铣之战为连续灵活用兵的战役;夷陵之战、浅水原之战、嘉山之战为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战役;赤壁之战、陈家岛海战、采石之战、厓山海战、鄱阳湖之战为海战和水战;其他的战役也各有各的特点,像彭城之战、浑河之战、清征达瓦齐之战都是靠勇猛精神获胜的,特别是后两个战役,只能用奇迹来形容!

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发生在哪一年?

从1938年至1944年,经过四次“长沙大会战”,1944年6月19日 长沙终于被日军占领。2到1945年9月6日,118师师长戴朴率部抢先收复长沙。3日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