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历史上分为哪几个饮食文化层?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5浏览:3收藏

中国饮食历史上分为哪几个饮食文化层?,第1张

1、有巢氏时期,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文化是茹毛饮血。

2、燧人氏时期,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

3、伏羲氏时期,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4、神农氏,"耕而陶",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 

5、黄帝,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

6、周秦时期,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

7、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西域食材,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

8、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过分讲究。

9、明清,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

扩展资料: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中医中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视)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这使人感到荒诞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个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笼统地说,它包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这三方面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么多学科未能涉猎我所理解的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所以我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虽然也讨论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围绕着它们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加以介绍和评介,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过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

1、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

甘善美——中国饮食思想萌芽

袁枚——“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

“五味适口者皆曰甘”

“羊大则肥美”

“膳之言,善也”

称为“食圣” 的中国古代美食大家袁枚(1716~1797年)认为:“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随园食单·须知单》)

这里“先知而后行”,并非认识先于实践的唯心主义颠倒认识论,其义是“知而后行不难”,是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认识——实践”的回归和深化。也就是说,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经验和知识之后才能制出一道好菜,只有具备了相当的美学修养才可能创造相应的美食生活。

可以说,中国古代食文化的辉煌发展,正是历史上无数美食家、饮食理论家、美食制作者以及无数美食活动的积极介入者在漫长的民族食生活史上对“美”的不懈追求、孜孜探索的结果,是他们在美食实践中创造了自己民族的独特审美理论,更是他们在这种理论绵指导下把自己的食生活、食文化推进到了辉煌的历史高度。

一、甘、美、善——饮食美思想的萌芽 关于“美”的起源问题,历来是美学家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由于审美角度、研究方法和理解程度的不同,于是有了诸如“原始宗教意识说”、“人类爱美天性说”、“劳动说”、“游戏说”等种种说法。

应当说,上述各种种起源说都有一定的道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感觉和意识,是人类对我在世界和生活内容的一各理解。

因此又可以说,上述诸说都不够全面。因为“美”的认识意识和所由引发的对象是极为广泛和无所不包的。

这样看来,美的起源应是人类的生活——人类思维触角的一切领域。这就决定了美意识的极端广泛性和昨杂性。

饮食生活水平的审美意识,就可以理解为人类(民族或个人)对饮食生活“美”的感受和觉悟。而饮食审美思想,则是上述意识的丰富、深化、飞跃和系统完善,是人们对饮食生活美的感觉、领悟、思考、探求、创造,是饮食生活中美的理解、认识和理论化。它当然不能排除其他对象、领域美意主只的启迪、参悟。但不能理解为是后者简单的和机械的移植与借用。丰富的文字记录和出土文物为我们的认识提供了大量可信的证据。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美”的概念。《说文》释云:“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段注:“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美从羊。”“羊大则肥美。”这似乎道出了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意识产生的一般规律:直接来源于饮食的实践。羊肉味“甘”,《说文》释:“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段注:“五味适合口者皆曰甘。”“食物不一,而道则一。所谓味道之腴也。”食味可口为美,美是一种感受,一种境界——“道”,千差万别的食物都有着具体而又抽象的“道”。所谓“道则一”,不是一种“味道”,而是诸种味道都具有,或曰都可以引人达到的一种意境,一种主观对客观的审视。

羊在古代,是黄洒流域的先民们广泛牧养的家畜之一,是供应人们日常食用最主要的肉源。其二,大概由于羊为任何人所需,和它的能行走(免得持者负重)、可产乳、繁殖、增肥(作为物币不磨损),所以,在古代,羊在物物交换中又最易充当媒介作用。这一点在世界许多民族商业发展史上都具有共性,所以马克思才在他的《资本论》中把羊作为“一般的或社会的等价形式”。其三,在祭祀和会盟中,羊又例被用作牺牲。大概正因为如此,羊之用之祭祀,便具有了非常意义。“示”,《说文》释为“天象。见吉凶。”“示”“见吉凶。”为趋吉避凶,所以祭羊,示羊可以致祥。这又是羊之“美”意的生发。其四,羊既是祀鬼神的“圣物”,那么在人事中,馈人以羊便视为重礼。因羊是祭礼的象征,故隆重的祭礼非羊便不成礼。当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论语·八佾第三》)时,便遭到了恪守礼的老师孔子的反对。综合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羊在中国古代人们的经济生活、宗教祭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以推断,古人创造“美”字时,正是选用了这个极具普遍意义的“羊”来作为“美”字的象形和会意。

2008-2-4 14:13 回复 ♂淡墨轻杉♀ 1位粉丝 2楼

然而,我们仍觉得仅有以上四点似还不够。因为它只是回答了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受重视的程度和一般原因。这只是说明了羊具有重要的经济和一般文化上的意义,还不足以充分说明美学意义。那么,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究竟是羊的何种本质属性诱发了人们的钟爱,使我们的先民灵犀触发,产生美的遐想和思考呢?还是让我们再来看《说文》的解释吧:“美,甘也。……美与善同意。”再查《说文》“甘”部可知:“美也,人口含一。”段玉裁分别释为:“甘为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甘。”“五味之美皆曰甘。引伸之凡好皆谓之美。”而“善”字,许文、段注均为“美与善同意”。又,《释名》:“甘,含也,人所含也。”即表示好吃的食物。由此,“甘”,“美”互训,美、善同义;入口知味,美由所生,善由所发,饮食美感出现。

“甘”之美味,经人的咀嚼之后,引起人们触觉、味觉及心理的惬意感、舒服感。此意象又可以于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绘饰(图略)。该图寓意虽另有它释,但直观上看,更宜理解为一人口含二鱼,脸带微笑,似乎正陶醉在这鱼的甘美善味之中。我们认为,饮食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就起源于“甘”这一美味——即首先是官能性愉悦感。

五味调和——和谐美的探求

“和”的思想源泉

“和”的内容——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有需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枯矣。先武火而后文火者,收汤是也,性急则皮焦而里不熟也。

和的效果——“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厚

五世长者知饮食的——高层次审美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十美风格——系统完善的审美原则

原料和成品的品质与营养

贯穿于饮食活动的始终,是美食的前提、基础和目的。

原料的质美是一切其他诸美的基础与灵魂,因而很早便作为美食要素提出,并一直是中国古代饮食审美的基本要素。

鼓诱情绪、刺激食欲的气味

所谓未见其形,“闻其臭者,十步以外,无不颐逐逐然。”(《小仓山房文集·厨者王小余传》)闻香是食物美的极为重要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鉴别美质、预测美味的关键审美环节和检验烹调技艺的重要感观指标。

“香”字表义,最早是源于人们对饮食美的感觉。《说文》释云:“香,芳也。从黍,从甘。”

色,悦目爽的颜色润泽,既指原料自然美质的本色(质美是前提,但烹调中的火候等因素也至关重要),也指各种不同原料相互间的组配。以美是又一审鉴指标。美色,不仅可以看得出原料的美质,也可以看得出烹调的技巧和火候等加工手段的恰到好处。还可以看得出多种原料色泽之间的晖映谐调美。色、香两个感观指标的直观判断,即可基本测定出肴馔的美学价值,

体现美食效果,服务于食用目的的富于艺术性和美感的造型。

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中对于肴馔形美的理解和追求,是在原料美基础之上并充分体现质美的自然形态美与意境美的结合。如同中国古代的诗和画一样,都追求一种自然古朴和典雅清逸的意境。

中国冷菜的发生和发展,与热菜相比要晚得多,也逊色得多。冷菜有重要发展期在唐宋,着重于质、味、色、香、形的要求,要在拼配上表现原料的自然本质和烹调与刀工的技巧,而非舍本逐末的刻镂琢饰。

精美适宜的炊饮器具,以饮食器具为主。

饮食器具不仅包括常人所理解的肴馔盛器、茶酒饮器、箸匙等器具,还包括专用的餐桌椅等配备使用的饮食用具。

“葡萄美酒夜光杯”,“美食还宜美器”,“美食不如美器”,美器不仅早已成为古人美食的重要审鉴标准之一,甚至发展成为独立的工艺品种类,有独特的鉴赏标准。

饱口福、振食欲的滋味,也指美味

强调原料的“先天”自然质味之美和“五味调和”的复合美味两个宗旨。

这是进食过程中美效果的关键。无论是“独行”原料的的先天质味,还是多种原料相互“反革搭配”的复合之味,都要“味得其时”(《礼记·仲尼燕尼》第二十八)

2008-2-4 14:13 回复 ♂淡墨轻杉♀ 1位粉丝 3楼辨味既属于生理功能,又属一种技能,一种高层次的饮食文化鉴赏能力;

而美味便是中国古代饮食追求的最主要目标,味之美便成了一种最高的的理想境界。

辨味,是鼻、眼、舌、神的综合审鉴活动。通过嗅香、察色形、口味和领悟味韵最终完成。

(适)

舒适的口感,是齿舌触感的惬意效果。

对于“适”的理解和追求,“滑”、“脆”是两个最常的词。

脆,因原料质地应时美好、烹调巧妙因而口感爽利酥润之意。

“滑”、“脆”因此也常被用来作为美味的赞美之词,“甘脆”、“滑美”屡见文录。

“滑”、“脆”之外,适口的又一重要指标是温度。

由肴馔适宜的滑、脆、热、冷等触觉引起的美感,使宴饮者在进食过程中获得了极惬心的感受,达到一种享乐愉悦的意境。

指一台席面或整个筵宴肴馔在原料、湿度、色泽、味型、浓淡等方面的合理搭配;上菜的科学顺序;宴饮设计和饮食过程的和谐与节奏化程序等。

“序”的注生,是把饮食作为享乐之事,并在饮食过程中寻求美的享受的必然结果。

。“上菜之法: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先,有汤者宜后……度客食饮则脾困矣,须用辛辣以振动之;虑客酒多则胃疲矣。须用酸甘以提醒之。”(《随园食单·须知单·先后须知》)

优雅和谐又陶情怡性的宴饮环境。

宴饮环境有自然、人工、内、外、大、小等区别。

饮食生活,被人们认作为一种文化审美活动之后,“境”就自然成了其中一个美学因素

愉快的情趣和高雅的格调。

在物质熟受的同时要求精神享受,最终达到二者结合通洽的人生享乐目的和境地。

为此还要伴随整个宴饮过程安排各种丰富多彩的唱吟、歌舞、丝竹、伎乐、博戏、雅谈、妙谑书画活动等等,从而使宴饮过程成了活动和伴随生理活动的心理过程,就成了充分体现文化特征的生理和心理的谐调享受。

(欢)十美的最终目的

袁宏道的《觞政》中就宴饮的“欢之候”开列了十三条标准,产同时指出了败坏情趣之美的十六种弊端。十美风格的集中体现,用一个字来表达,就是袁宏道的“欢”,即情趣格调高雅脱俗,与宴者最后是其乐的陶陶,尽欢而止

2、中国贵族的饮食思想

从来不成实现的“大烹以养大德”的传统饮食观念

“关于君子远庖厨”的口是心非的双重人格思想与行为背离现象

庶民的饮食思想

果腹知足——民以食为天

备荒防饥——天晴防备天阴,有饭防备没饭

节俭持家——惜衣有衣、惜食有食的勒紧裤带过日子的性格

安贫自慰——粗茶淡饭吃到老,粗布棉衣穿到老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中国知识分子的饮食思想

“据说这个民族中的大部分人终生不断的惊人的砥砺德行,他们自觉保留祖先传下来的古老圣教的回忆。”

柏拉图《理想国》:“仅怀财货口腹等嗜欲者为低贱”

清正人士的饮食思想——尊崇食道、恪循食礼、耻于味欲、安于俭食、养生为度

本草家的饮食思想

合理饮食的四个原则——谨和五味、饮食有节、饮食卫生、制宜进食

强调未病先治的思想——“食治则身治”、“上工医未病一术”

强调食疗——药补不如食补、药治不如食治

素食者的饮食思想

早期的准素食者人群——“饥俭,人皆素食”

道教养生学的素食观——“肥肉厚酒、各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

关于佛教戒律的素食思想——萧衍《断肉酒文》

示孝食素的民族传统

明教的“食菜事魔”

美食家的饮食思想

“慕诗客,爱僧家”组成的茶饮美食家

酒饮美食家的形成——“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义也”“凡夫醉于无明,二乘醉于涅磐,唯大圣人能饮酒不及乱”

关于“美味佳肴”的思想——物无贵贱,皆可入馔

中国饮食历史上分为哪几个饮食文化层?

1、有巢氏时期,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文化是茹毛饮血。2、燧人氏时期,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3、伏羲氏时期,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