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表人称的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5浏览:2收藏

文言文中表人称的词,第1张

第一人称:吾、我、余、予

说明:第一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表人称时,译为“我”;表示复数时,译为“我们”;在句中作定语表领属时,译为“我的”“我们的”。是单数还是复数,须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来判断。

第二人称:汝(先秦古籍中也作“女”,音rú)、尔(ěr)、若、乃、而

说明:第二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表人称时译为“你”,表示复数时译为“你们”;用作定语表领属时译为“你的”、“你们的”。

诲汝知之乎?(《论语十则》)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盍各言尔志?(《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说明:第三人称代词,表示单数表人称时,译为“他(她、它)”;表示复数时,译为“他们(她们、它们)”;用作定语表领属时,译为“他(它)的”“他(它)们的”。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注意:古汉语人称代词单复数的形式相同。有时“侪(chái)、辈、属、等、曹”附在人称代词后边表示一(同)类人,但它们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们”,含有“等等、一批”的意思。

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狱中杂记》)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苏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文言文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吾、余、我、予。此外,臣、愚、不肖、小人等代替第一人称是谦称;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

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汝、尔、若等。此外,子、足下、君、公、先生、大王、陛下(对君王)做第二人称时,是尊称,相当于“您”。

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彼、之、其等。

人称代词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所属类别 :

语法

代词的一种,用来直接指代某个(些)人或某个(些)物的代替名词,如:我(们),你(们),她(们),他(们),它(们)等

中文古意

含义

古代汉语中有不少的人称代词,其功用也和现代汉语一样,是用来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分类

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还有己称、旁称和尊称等。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专称"朕"、"孤""寡人"等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的""我们""我们的"。

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第三人称,又叫他称。常用"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她""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还有旁称,亦即称别人,常用"人"字,可译为"别人""人家"。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定义

当人们使用"古代汉语"这个术语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了它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 。古代汉语首先是指"古代的汉语"。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泛称为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跟任何事物无不发展变化一样,语言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上古期是指西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商、周、秦和两汉时期;中古期是指西元4世纪到西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时期;近代期是指西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元、明、清时期。

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62

朕在古代一定是皇帝吗?

上节课讲了古代汉语谦称和敬称,里面其实都已经成为了化石词。在中国的称呼里面,有些称呼是特定的人才能用。比如不谷、孤、予一人等等,跟它们类似的还有朕,在封建时代只有皇帝才能用。那么朕是不是在古代汉语中,就一直是皇帝的专称呢?这节课就来概括地介绍一下,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

就是称呼自己的。

在《尔雅·释诂下》里面有这样一个解释。

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尔雅·释诂下》

前面这些字都是我的意思。那么我们看一看它们在文献里面是不是有这样的用法。

第一组 卬和台

别人都过河了,我却没有过河。我为什么不过河呢?因为我在等待我的朋友。这句话经常引申为等待志同道合的人。有时候也表示在等待自己的心上人。这个句子里的卬,就是我。

这个台就是我,我小子,那是一种谦称。卬和台在上古汉语里用的不多。主要集中在《诗经》《尚书》这样的少数几部文献里面。

第二组 吾和我

吾和我在先秦到现代一直都在用,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吾慢慢地就不用了,整个就被“我”给统一了。我们看在早期的时候两个都在用。如

你们几个人是不是认为我对你们有隐瞒呢?我没有什么对你们隐瞒的。

不了解我呀,那些人都不知道我呀。这个也是用的吾。

这里面同时用吾和我。他们有什么区别呢?王力先生认为这个吾,在先秦主要是做主语、定语,还有前置的宾语。而我呢,做主语、宾语,有时候也可以做定语。但是基本上做定语的时候,都是要用吾。

这个规律有什么用呢?可以帮助我们来判定一个文献大概是什么时候的?比如有人拿了一堆竹简来说这个竹简是春秋战国的,那你看看这个是不是呢?你看它里面用的文字,是什么文字写的?再看它里面的语法,比如说人称代词总是要用的吧,看一看里面那个第一人称代词,用的吾和我都是一个什么分布?就可以判定出来这个竹简是假的还是真的?

吾和我什么时候用法就混同了呢?一般认为这个混同是在唐宋时期,就混同的差不多了。

我在上古主要做宾语,这里面这个与吾书就相当于与我书。

第三组 余和予

这两个是同音词,意义用法都相同。也都是我的意思。

《论语》还有一个人叫宰予,他的字叫什么呢?你想到了吗?他就叫子我。宰予,字子我,也称宰我。予就是我,我就是予。

余就是我。

第四、朕

并不是说屈原是个皇帝,这个时候它就是第一人称的代词,就是我。同时期的庄子说:

朕又何知?也就是说我又知道什么?

为什么到后来就成了皇帝的专称了呢?汉代的蔡邕,他的《独断》里面有这样一段论述。

不管是尊贵的还是低贱的,这个没有分别,都可以用朕。到了秦始皇他就规定,这个朕只能皇帝自称,别人不能用了。汉代因袭了这个政一策没有改。所以从那以后只有皇帝才可以称朕。

近几年我们看雍正皇帝的批文火起来了。朕知道了,朕就是这样汉子等等。故宫博物馆还出了一批小牌子,拿这个来调侃。这说明朕在我们现代社会已经是个化石词了。我们谁都不会说,但是说了也不会犯大错。

第五、身

这个身在古文献里面,有人认为它是一个山西方言、晋方言。古书里面确实用它来表示第一人称。

身:我,就是张翼德,我就是张飞。

这个身是就是我是。

第六、言

这个言用的特别少,解释还有争议。我们看古人注释的说法,认为这个言是我的。

言就是我的意思。

第二人称代词

它是对称代词,是称呼听话者的,称呼对方的。

现代:你、您、或者是你们。

古代: 女、汝、尔、而、乃、若

这六个是比较常用的。

女与汝

这个三点水的汝和女,其实就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没有任何分别。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这是第二人称。女:你。

汝何为者也?汝:你。这也是第二人称。

这个尔我们可能稍微陌生一点。其实加上单人旁它就是你。(尔、儞)

你不要欺骗我,我也不会欺骗你。

  而

它也可以表示第二人称。

这个也是第二人称。而:你。

这个乃就是你。

陆游的《示儿》这首诗有一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乃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父亲这个意思。

在上古汉语里,它是比较困扰我们的。因为它可以表示好像,有时候也可以做第二人称。

如果它处在特定的位置,它的解释是有两可的,特别让我们困扰。

我们来看一下尔和汝它有什么差别:

晋武帝问孙晧:我听说你们南方人喜欢唱《尔汝歌》,你会不会唱呢?孙晧正在饮酒,马上举着酒杯对司马炎也就是晋武帝说了几句话。他说了这几句话之后,司马炎就后悔了。为什么后悔呢?因为这个孙浩用 汝 来称呼他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汝,它是尊者对一般人称呼可以称汝,反过来就不行。所以 尔 和 汝 是一般人相互称的语言,或者是特别熟的关系。

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时候。可以用尔和汝来称呼。但是一般的对尊者就不能用尔和汝。

这个你是在尔的基础上加了单人旁。

在我们的古文献里面也出现了,但是很多时候表示你们。

这个您相对于现在北方的方言nen你们。

第三、他称代词

在先秦汉语里面,没有纯粹的第三人称代词。看到他,不是第三人称。他是表示别的其他的意思。那么古人要指到第三人怎么办呢?有时候要重复一下前面出现过的名词。

这个首就是荀首。下面又出现一个首,就是把前面的名词再重复一下。

还有一个就是把主语省略掉。我们说古汉语为什么有时候读起来特别难?或者不好区分它的意思呢?就是因为它往往省略主语,有时候我们要确定这个主语是谁比较困难。

孔子下这个主语是孔子,欲与之言,谁欲与之言呢?从上文可以判断出来,应该是孔子。趋而避之,谁趋而避之呢?不知道。谁不得与之言呢?也不知道。所以这种都是因为上古汉语缺乏第三人称代词。

那么我们上古汉语主要是用哪些代词,来兼职一下指第三人称呢。

厥、彼、其、之、伊、渠

厥和其: 主要是指他的。比如说今时既坠厥命,或者说乃殒厥身,都是他的身他的命,和我们现在的他是不等同的。

其: 也是这样的类似的用法。

彼: 它很多时候是指的比较远的 , 它指示性非常强,因为这个彼和此是一对儿词。彼此彼此,彼就是远指,此就是近指。

他是丈夫,我也是丈夫。丈夫是男子的通称。这个彼并不等于他。但是在这个语境里面,我们可以理解为他。

它就活用的比较多。在上古汉语它经常做代词。可以放在动词的后面做宾语。

之,就是代这个段。但有时候它也可以表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者表示自己,都是有这样的用法。所以我们看到之的时候,也不能马上判定它一定是指的第三人。

今天我们简要的讲了一下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这个人称代词看起来比较复杂,其实也不是特别复杂。因为我们现在介绍的实际上是累积起来的词汇情景,并不是说在某个朝代这些词儿同时都在用,而且这些词里面,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方言里面还在用的词。只不过写到书面上我们觉察不到是这个词。比如卬,有学者就认为它就是北方方言里面的俺。北方话一般说俺咋着咋着。俺和卬的区别:一个是an,一个是ang。

人称代词就介绍到这里。下节课学习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

"我”是人称代词中的第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包括、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先秦时期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朕”“台(yí)”“昂”。“我”“余”“朕”三个是殷商时期就有的,“吾”“予”“台”“昂”是西周以后才出现的。其中“予”只是“余”的不同写法,《尚书》《诗经》《论语》《孟子》等文献用“予”,西周金文、战国时期的多数文献如《左传》《国语》《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一般都用“余”,汉代以后“予”字基本上就不用了。“台”可能是“余”的变体,只见于《尚书》,“吾”和“昂”都是来自周人的母语,“吾”在春秋时期进入了当时的汉民族共同语——雅言,而“昂”只见于《尚书》和《诗经》,而且用例很少,没有真正进入雅言。“我”“余(予)”“朕”“吾”这几个代词之间有表义上的差异。“余(予)”是谦卑的说法,汉武帝时犍为文学(姓名不详)注《尔雅》曰:“余,谦卑之身也。”所以《尚书》中有“予小子”“予冲子”的说法,没有“我小子”“朕小子”的说法。周公自称“余小子旦”,不说“我小子旦”。

“朕”是尊崇或倨傲的说法,所以一般是君王用以自称,或是提到自己的祖先时用。由于这个缘故,秦始皇二十六年钦定这个词为皇帝专用,后来各朝代的皇帝都因袭之。

“我”则是既无谦卑也无尊崇、倨傲义的通称说法,所以在“吾”字流行之前,第一人称复数一般都用“我”。

“吾”和“我”并行之后,在表义上也开始有所分工,“吾”有亲近的意思,和现代汉语北京话里的“咱”“咱们”类似。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包括式一般都用“吾”。

第一人称代词发展到魏晋时期,又出现了“身”和“侬”。

1 文言文中的代词,分为几种类型

这个要讲一节课的东西居然还不给分,建议楼主去买本高中文言文翻译那书,以前见过。上面还挺全。

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二、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三、指示代词

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这个网上搜得,高考差不多够了。

2 文言代词有哪几种类型

(1)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是指针对说话者、说话者的 对方和所说及的人表达人称之区别的代 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和人称代词的复数。

① 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等,它们一般可作主语、宾语 和定语。 如: 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

《郑人买履》 ② 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若、而、乃”等,它们一般可作主语、定语和宾语。如;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 ③ 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之、其、彼、渠、某”等,它们一般可作主语、宾语 和定语。 如: 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 ④ 人称代词复数是指文言中人称代 词没有单数复数的区分,往往在第一人称 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后,加“侪、辈、属、曹”等表复数,一般可以根据语境推断出 来。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尔曹身与名倶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柳敬亭说书》 (2) 疑问代词 ① 指人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等。如: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 指物的疑问代词,主要有“何、易、胡、奚、。

恶、安”等。如: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③ 指处所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安、焉、奚、恶、恶乎(哪里)、何”等。

如: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3) 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根据不同的用途可分为近指 代词和远指代词,特指代词和泛指代词。 ① “其”是特指代词,只能作定语。

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逍遥游》 ② “之、兹”是泛指代词,可作定语、宾语。

如: 尔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③ 近指代词主要有“此、是、斯、然、兹”等,可译为“这”。

它们可作主语、定语 和宾语,“此、是”还可作判断谓语。如: 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④ 远指代词主要有“彼、夫”等,可 译为“那”。“彼”的指代性强,可作主语、定语和宾语;“夫”的指代性较弱,多作定 语。

如: 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下》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⑷无定指代词 无定指代词是指指代不确定的代 词,一般作主语。

① “或”指代“有的人、某人、有的(东 西)”或指代“其中一个人或一些。如: 或曰:梅以曲为美。

《病梅馆记》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② 当连用几个“或”时,构成的是排 比句式而不是表示选择。如: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5) 辅助性代词 辅助性代词主要有“所、者”等,它 们附着在其他词或词组前后,具有一定的 语法功能和指代作用,但不能单独充当句 子成分。 ① “所”附着在谓语动词性成分前, 与其组成所字结构,指代某种动作、对 象。

如: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② “者”附着在词或词组之后,与其 构成者字结构,表示“……的人、……的 事物”。

如: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

3 中学学过的文言文里的乃字的用法以及作用和例句,出自哪

乃 (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4 文言文中远指代词有哪些

文言文中远指代词并不多,最常见的是“彼”。

彼:

1、那,与“此”相对。这个远指代词在文言文中最常见。如《诗经·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2、别人,对方,与“己”“我”相对。如《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它代词中,用作远指而比较常见的有“其”、“夫”、“之”、“匪”

其:用为远指时——

1、那、那些。如《孙膑减灶》:“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

2、他们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筯骨。”

注其作为代词,并非都是远指,也常用作近指。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如《游褒禅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夫:用为远指时——

1、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如《左传·襄公二十年》:“使夫往而学焉。”

2、那,那个,那些。如《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注夫作为代词,并非都是远指,也常用作近指。

之:用为远指时表示“那个”;“他(她、它)”;“其他的”。如《武王伐纣平话》:“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

注之作为代词,并非都是远指,也常用作近指。

匪:通“彼”。如《诗经·桧风·匪风》:“匪风发兮,匪车偈兮。”

5 语文文言文中全部的代词和介词有哪些

1古代汉语介词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

例如: (1)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 (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史记·项羽东纪》 例(1)是“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的意思;例(2)是“以一当十”的意思。 还有一些代词与介词组合的固定结构,如“是以”、“所以”、“所从”“所自”、“所由”、“所与”等 ,也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

2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于”的宾语不能。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3 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介宾结构除了表示对于、关于的意义要作状语以外,其余(如表处所、时间)则多作补语;而“以”字在介宾结构中表工具,方式的既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这些方面,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

此外,现代汉语 的介宾结构还可以作定语(与群众的联系),古代汉语则不能。例如: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同上) 我们认为介词的范围应该从严,只有动作意义已经虚化,不单独作谓语,或者作谓语时同作介词时意义又明显区别的词才能算作介词。因此,古代汉语介词只有“于(於,乎)、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

下面对“于(於,乎),以、因、为、与”等较复杂而特殊的用法做一些介绍。 一、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

二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处所和时间。例如: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越王句践栖於会稽之上。 《国语·句践灭吴》 这 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

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

例如: 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 《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第二种用法是介绍涉及的对象。例如: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言博问也。 《荀子·大略》 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

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于各国人民”。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比较。

例如: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荀子·劝学》 这 种表示比较的用法在古书中一般只用“於”和“乎”,很少用“于”。

由于表示比较,一般只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后面,它的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但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比”和它的宾语要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前面作状语。

“寒於水”,如果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比水寒”。“於”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有时 也使用,例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被动。(见被动表示法一节) 二、以 “以”字原是动词,义同“用”,虚化为介词。

介词“以”的用法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以”的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

例如: 寿毕,请以剑舞。 《史记·项羽本纪》 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

《左传·鞍之战》 “以剑”“以肱”均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 第二种用法是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

例如: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史记·西门豹治邺》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 “以八千人”是率领八千人的意思。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

例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战国策·魏策》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

例如: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

《史记·孟尝君列传》 “以” 字的用法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在句中的位置。

“以”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前,也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后,上边举的《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一例,两个“以”字的位置就不同。但在表示时间时,就只能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二是它的宾。

6 文言文 疑问代词有哪些

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

(1 )指人的。有“谁、孰”。 a “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b “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 “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 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 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 “胡、奚、曷”经常a 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 b 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 “奚以”询问方法。

(3 )指处所。有“安、恶、焉”。

a 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问处所。如“沛公安在?”c 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d “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如“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

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等,如: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 

①我、予(余)都可作主、宾、定语。 

②“吾”可以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作宾语。如:今者吾哀我。《庄子·齐物论》

③ “吾”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④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

⑤“朕”先秦时意同“我”,秦朝后,是皇帝自称。  

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如: 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左传·齐桓公伐楚》;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吾语若。《庄子·人间世》;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论语·微子》;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藉传》

①它们可作主、定、宾语。 

② “而、乃”只作定语,一般也不用作主语,且绝不用作宾语。 

3、第三人称代词:其、之,“其”字一般用作定语,“之”字一般用作宾语,第三人称不用做主语,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扩展资料:

与人称代词相关的两个注意点  

1、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是单复同形的。我们仍用“吾”“我”表示,你们仍用“女”“而”表示,他们的仍用“其”表示,他们仍用“之”表示,不像后代用“汝等”“彼等”等,

如: 周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吾”指“我们”。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尔指你们。 

第一、二人称代词或部分尊称、谦称后,加” 侪、等、属、曹”表复数,相当于“这些人”等。但这些字并不是表复数的形态,和”我们”” 你们”不但结构不同,意义也有差异。

如: 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左传·昭公元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后汉书·马援传》;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2、古代汉语常用谦称代替第一人称,尊称代替第二人称。 

尊称和谦称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受代词规律的限制,但它们在词义上又代表了“我”或“你”,如: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寡人谦称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老臣谦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战国策·齐策一》君、公尊称 

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先生尊称 此外,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称人之字也是尊称。

参考资料:

-人称代词

文言文中表人称的词

第一人称:吾、我、余、予说明:第一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表人称时,译为“我”;表示复数时,译为“我们”;在句中作定语表领属时,译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