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记录为什么会在西汉突然出现,而不是春秋战国?
嫦娥奔月故事的出现,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不见于先秦的任何古文献!
意思是说:《淮南子》之前没有“奔月说”?
应该是这样!
事实是:
孔子及其儒家后辈的确没有过记录。
是不是他们遵照孔子的教导:“不语怪、力、乱、神”?
可是,法家、阴阳家、其他学派,也没有过记录过。
就连最喜欢讲古灵精怪故事的庄子,也只字未提到呢!
先秦古籍没有记载嫦娥奔月!
为什么诸子百家没有一个人提到过嫦娥奔月事件呢?
最早的时候,这个疑问天下无人能解,大约悬疑了几千年。
因为要得出这样的结论,可得翻遍西汉以前的古文献,还得翻遍西汉之后的史料。
中国人这方面的功夫下得颇深,且真有人翻遍了,结论是2个字:没有。
结论复杂点表述是:嫦娥奔月在古籍之中,貌似首次出现在《淮南子》之中!
《淮南子》是在西汉成书。西汉离战国较近,而战国流传下来的古籍最为丰富,里面却根本就找不到相应的文献来呼应。所以,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刘安等人编造的故事。或者换句话说,在流传下来的先秦文献之中,原本并没有嫦娥奔月的记载,到了西汉,忽然就从《淮南子》里冒出来了一个“嫦娥奔月”。
九人雕塑:刘安与八位作者:苏飞、李尚、左吴、田由、吉被、毛被、伍被、晋昌
那么说来,是《淮南子》开创先河,首次记录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后来的高诱,给淮南子作注,他的注可能参考了张衡的《灵宪》。是《灵宪》最先确立了嫦娥奔月故事中嫦娥和羿的夫妻关系。高诱的注和张衡的《灵宪》,成书皆在西汉之后的东汉。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难道,真的就没有别的古籍有相关记录么?
如果不翻遍中国历史上的古籍,肯定是不敢说这个话的。
估计是到了清朝,知识分子被禁锢,将精力转移到了故纸堆。
于是,终于有了经过“翻遍”后的答案,回答只一个字:有。
而且,不是一部,是有两部。
有2部古籍,记录了嫦娥奔月的事迹?
是的!
当然,要把话先说清楚——在《淮南子》之后,提到嫦娥奔月事件的古籍多得很,或者换句话说,从西汉到清朝的书籍虽然都可以称为古籍,可是对于这个时间段的古籍,它们提到的嫦娥奔月,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点八的都是依据的《淮南子》而来的。
淮南子书籍
但是,从中发现两部书,它们的成书虽然晚于西汉,也就是晚于《淮南子》,但其引书却早于西汉,早于《淮南子》。
这话有点儿别扭,什么“成书”,什么“引书”的?
对此,我们得说慢一点儿,说具体一点——
我国两晋之后的南北朝期间,南朝有一个“梁朝”(公元502-557年),梁朝开国皇帝是梁武帝萧衍,他的长子名字叫萧统(公元501~531年),字德施,在梁的天监元年(公元502年)立为皇太子,但是,还没有即位就英年早逝了,谥号昭明。就是这位死时才30岁的皇太子,却成就了中国文化的一件大事,他主持编撰了一部书《文选》,后人也有称《昭明文选》的。全书编选了先秦至梁的各体文章,分为三十八类,共七百余首。在现代中国如今挂有一个响亮的头衔——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文选》
这部《文选》的成书年代,显然比西汉《淮南子》晚了近500年。
在《文选》里面的〈祭颜光禄文〉注所引言:“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这里面具体提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但是,它并不是引自《淮南子》,而是引自比《淮南子》早的另一部真正的远古的古籍。
这就是说,《文选》虽然成书晚于《淮南子》;但是,它所引用来说明嫦娥奔月事件的史料,并不是来自《淮南子》,而是一部要早于《淮南子》的其他古籍。
换句话说,梁朝《文选》的作者,阅读到的嫦娥奔月故事,不是来源于《淮南子》,而是来源于别的古籍。作者写下的嫦娥奔月故事,所依据的亦是别的古籍。
无独有偶,还有一部中国历史名著,有同样的情况——
学文科的人都知道,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经典之作是《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书籍
这部书的作者叫做刘勰,其生存的年代跟前面说到得萧统差不多,在齐梁之际,也就是公元5~6世纪的南北朝。该书所写比《文选》明确,直接就写道:“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嫦娥奔月。”
这个时代的人,已经觉得嫦娥奔月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称其为“迂怪”。
重点不在这儿,而是作者对于其资料来源,明确的说了,摘取自一部更早的远古的古籍,而不是西汉的《淮南子》。
根据《文选》和《文心雕龙》中透露的信息,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的出现,不是在西汉的《淮南子》,而是在更远的远古时代。但是,后人能够翻阅到的古籍,除了《淮南子》之外,没有别的古籍记录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同时,从先秦著作之中,也没有发现《文选》和《文心雕龙》提到的那部古籍。
于是,开始争论。有人说这部古籍存在,有人说不存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
争论
这部古籍叫什么名字呢?
两个字:《归藏》。
在《文选》里面的〈祭颜光禄文〉注所引言:“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文选》虽然成书晚于《淮南子》,但它引用来说明嫦娥奔月事件的史料,却是早于《淮南子》的。它说的嫦娥奔月,引自一部叫做《归藏》的古老典籍。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明确的说,嫦娥奔月的史料引用于《归藏》。
有先秦史料记载,春秋时孔子所得的《坤乾》卦书(见《礼记》有孔子曰:“吾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有研究者认为“归藏”是“坤乾”的音转,所以前者(《周礼》所称的《归藏》)很可能是后者(《坤乾》)的祖本。
意思是说:《归藏》又名《坤乾》,它是很古老的……
限于史料,后人们只能够从《文心雕龙》和《文选》注中,发现嫦娥奔月的记载,并不只是出于西汉的《淮南子》,应该要早得多。可是,这只能够说明《归藏》的亡佚时间可能很早,早于战国,或者早于春秋时代。
那么,它应该是一部非常古老的书。
这部古老的书,它在哪儿有呢?
在好长的历史时段中,这是一个古老的悬案
你想知道这先天八卦之数,为什么来的,那你必须要知道易经对吧
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文化 河图与洛书这两幅神秘图像,历来被认为是《易经》、阴阳五行乃至中华文明之源
最有名的出处来自于《易传》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句话但它们是什么样子,宋朝以前古籍文献一直未载,宋朝陈抟首次将失佚两千多年的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于后世,对此历代均有争议
河图
1987年在河南出土了形意墓,它距今约6500年。此墓的星象图中便有河图。据考证,此图内容可上溯至25000年前,可以认为,那时的人们已精通河图洛书之数。这证明了邵雍认为的“河图乃上古星图”的结论。
河图、洛书的各种图式有,刘氏河图、洛书与蔡氏河图、洛书还有万氏河图、洛书 这里我们不管,我们只要记住
先天八卦来自于河图
河图的口决是 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 天七成之,天三生木 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 天七成之 然后对应着先天八卦,从来得出先天八卦之数,
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
中国与先天八卦地理的特点
很好记,这就把太极图给画出来了,同时这也对应着我们中国地图上的先天地理位置特点
从而可以得出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来自于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来自于河图 河图是邵雍认为的“河图乃上古星图”的结论。
不用想的太复杂,用验证实践才知道这其中的原理是否正确
据彝文古籍记载,彝族天象纪年开始于彝族历史进入父系社会时期希弭遮(希慕遮)时候的乾阳运年天纪,相当于公元前 45 世纪至公元前 39 世纪。 乾阳运年即乾阳数运历,就是用乾阳运算天地年月时辰及事物发展变化的方法,运历方法从坤卦位开始,纪年的顺序号称“希弭遮”。人类社会道纪按天地运历,从天干的壬癸位开始,称“希弭遮纪”。壬癸位于北方鼠相位,五行中属水。希弭遮纪以甲子 120 年为“乾阳运年纪年序号”,以太阳周天纪日历拟象图“太阳鸟杰抵乌安哪”为“徽号”,“天雁星”为“皇帝策举主”的“禽星”,位于众人之上。“天鸿星”为辅佐皇帝的大臣恒堵府的“禽星”,以统领八方诸侯。
“大鹏”是“乾阳圣师恒史楚”的“禽星”,以昭示文化的繁荣发展。 彝族太阳周天历法理论(简称“太阳历”)是古代彝族社会的全民教化之本。父系社会时期,这一教化活动中心建立在滇西大理点苍山,以此为中央统合四面八方而构成落邑,中央邑城是禾稼技术的圣地,称为“举菊禄姆”。 彝族乾阳运年经历了十五帝纪。彝文古籍《乾阳运年纪》叙述十五帝纪的先后顺序是:一纪希弭遮,二纪遮道古,三纪古珠舒,四纪舒阿列,五纪列阿恒,六纪恒乍耿,七纪乍耿作,八纪作阿采,九纪采阿宗,十纪宗阿色,十一纪色阿主,十二纪主迫能,十三纪迫能道,十四纪道赤叩,十五纪尼弭青阳。
另一部彝文古籍《乾父坤母》则记述了乾阳纪年所遵循的太极运历层次,其中有乾父坤母七局运历,即乾父“恒阿索”,坤母“特阿武”为第一运历“太极”;乾父“恒武也”,坤母“特博费”为第二运历“两仪”;乾父“恒乍著”,坤母“特乍吞”为第三运历“时柱”;乾父“恒举节”,坤母“特举维”为第四运历“九宫”;乾父“恒司弟”,坤母“特司弟”为第五运历“日月阴阳”;乾父“以尼你”,坤母“尼洛洛”为第六运历“白黄道”;乾父“策举主”,坤母“恒堵府”为第七运历“干支八卦”。 乾阳数运历,分为乾阳数三元,坤阴数三元和人寅数三元。 乾阳数三元为上元天纪、中元地纪、下元人纪,并分别列有帝纪年号。具体是: 乾阳上元天纪年帝纪号依次为,一帝纪号希弭遮、希堵佐。希弭遮和希堵佐为同时代的纪年系号。
乾纪始于希弭遮,坤纪始于希堵佐;希弭遮为阳数纪,希堵佐为阴数纪,时间约在公元前 45 世纪到公元前 44 世纪。 二帝纪号遮道古,佐额武。遮道古为阳数纪,佐额武为阴数纪。时间约在公元前 44世纪到公元前 42 世纪。 三帝纪号古珠舒、额武仁。古珠舒为阳数纪,额武仁为阴数纪。时间约在公元前 42世纪到公元前 41 世纪。 四帝纪号舒阿列、仁亨亨。舒阿列为阳数纪,仁亨亨为阴数纪。时间约在公元前 41世纪到公元前 40 世纪。 五帝纪号列阿恒、亨亨特。列阿恒为阳数纪,亨亨特为阴数纪。时间约在公元前 40世纪到公元前 39 世纪。
都说孔子晚年好《易》,但孔子到底是何时开始见到《易》,何时对《易》有兴趣,其中的因由、起点、过程、成果等等细节情况,古籍少有记载。
据《论语·述而》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第七)
《易纬·乾坤凿度》卷下说:孔子「五十究《易》,作《十翼》,明也。」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汉书·儒林传》亦谓孔子「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
东汉时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也说:「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
据《抱朴子·祛惑》载:「有古强者云:孔子尝劝我读《易》,云:此良书也,丘窃好之,韦编三绝,铁挝三折,今乃大悟。」
以上各条,有两条语意类似。一是「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一是「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有人将孔子「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解读为发愿之语,认为《周易·乾坤凿度》的记事语气不可信,应以《论语》的假设语气为准,推断孔子说这句话的年龄在四十六岁左右。其一,这个判断明显不符合孔子的性格。孔子终身以不说谎自律,不可能会在五十岁之前发愿,说自己只要学上那么几年的《易》就能够大成。其二,这个判断过于看轻了学习《易》的艰辛。博学以孔子,也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易》只要学那么几年就会有收获的话,因为这是赤裸裸的自欺欺人。
就《史记》这条记载的可信度来说,由于《论语》出自孔子弟子之手,历史上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基本是肯定的,司马迁的记载与《论语》类似,这可以增加其可信度。同时,汉儒治学崇尚师法、家传,司马迁有传《易》的家学,他的父亲司马谈「受易于杨何。」(《史记·自序》)据《汉书·儒林传》载孔子授《易》于商瞿,六传到汉初的田何,田何授王同,王同授杨何,所以司马谈是儒家《易》的第九代传人。司马迁知道孔子说的这句话,是有其传承的。此外,「韦编三绝」得到的印证比较多,也增加了司马迁这条记载的真实性。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和「」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应该是不同的弟子对孔子的同一段话的不同记录。「无大过」也好、「彬彬」也好,都是孔子在学《易》取得一定成效之后临近突破之前的感叹。因此只可能在「韦编三绝」之后,不可能在学《易》之初,毕竟《易》不是那么容易学的。
一般来说,所谓「数年」,至少三年至多九年。按照孔子自称的「五十」岁起算,加上「数年」,就是在五十三岁到五十九岁之间。不过这个跨度还是太大,无从推断孔子开始学《易》具体是什么时间。
我们从孔子五十岁开始的历史记载查起。孔子接近五十岁的那几年,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季氏家臣阳货囚桓子,季氏亦僭于鲁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在鲁国办私学,而且影响还非常大。五十岁时,公山不狃以费叛,召孔子,孔子欲往而未成行。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开始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
「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五十四岁,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计划「堕三都」,负责实施的是孔子的弟子、时任季氏宰的子路,但受挫。不久,齐人馈女乐鲁定公和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报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十余弟子背井离乡、周游列国,开始了为期十四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涯。是年孔子五十五岁。
根据以上记载,孔子五十岁与五十一岁的人生经历截然二分。五十一岁至五十五岁做官,此后奔波求官。
故事还在继续:孔子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之久,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受监视,担心获罪,将逸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返卫。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但卫灵公怠於政,终不用孔子。后卫国内乱,鲁哀公二年(前493年)孔子五十九岁,离卫经曹至宋。
据《礼记·礼运》记载,孔子说过:「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所以,孔子对于在宋得到「坤乾」这件事,非常重视,说明「坤乾」对他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他初次接触《易》。
前述的古籍记载,当且仅当这个结论。
真相惊悚,孔子说的,居然是当下十分流行的「重生」玄幻。孔子的愿望,是从五十岁重来。
所以这句话的翻译是:只要将学《易》的起点提前到五十岁,也就是增加约九年的时间,就可以「彬彬」、「无大过」。既有明确的愿望,也有合理的理由。
之所以合理,与孔子产生这个愿望的时候、环境密切相关。
因宋司马桓魁要杀孔子,孔子被迫乔装潜行,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时年六十岁。孔子「居陈三岁」、「迁于蔡三岁」,多次往返奔波,「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欲用孔子,但孔子返卫后虽受「养贤」的礼遇,并未受到重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孔子时年六十八岁,得弟子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时年七十三岁。
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是:「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无所逆於心矣。」这样看来,孔子自认为七十岁才学《易》大成,才是自认为「无大过」、「于易彬彬」的时候,以前不是。
孔子为什么有重生的愿望?
很显然,孔子在纠结一件事,假想自己避免在某一个时间点做出不正确选择的可能。这个时间点就是指孔子得到《坤乾》的时候。如果是从五十岁学起,加上九年恰好五十九岁,正是孔子得到《坤乾》的时间。而孔子得到《坤乾》开始学《易》,满九年恰好是六十八岁。所以当时的场景应该是这样的:孔子六十八岁回到鲁国,从身体到心理都彻底安顿下来以后,对众多弟子说,(我平生最得意的事——这是孔子的心里话,嘴上不可能说出来的)我想研究殷朝的核心价值观,专门到宋国去找,结果什么也发现不了,白跑一趟,好在我得到了《坤乾》,总算不虚此行。(我平生最后悔的事——还是只在心里说说的)如果多给我几年时间,五十岁就开始学《易》的话,我就可以避免出现大的失误了,我就可以在《易》的视野上看起来从容不迫、收放自如了。孔子实际上是在后悔两个问题,一个是自己得到《坤乾》以后没有立即静下心来学《易》,另一个是将时间都浪费在奔波求官穷折腾上了。当然这不代表孔子认为做官不好,而是在《易》的视野上做官不能「彬彬」,不能从容不迫、收放自如。这里最主要的,还是孔子在检讨自己的价值观,自觉地追求「于《易》彬彬」的境界。如此看来,孔子回到鲁国之后「亦不求仕」事出有因,并非偶然。
长沙子弹库出土楚帛书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伏羲,又称宓羲、庖牺、包牺、伏戏,是中国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和女娲氏、神农氏被后世尊为三皇,又称太昊伏羲氏。传说中伏羲和女娲为兄妹,二人结合诞生了人类。这事很多人都当做神话。 然而,民国时期,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了一件楚国帛书,却记载二人确是夫妻,并非兄妹!伏羲是谁?他居于何方?伏羲、女娲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他们是怎么结婚的呢?跟随真知堂看看怎么回事吧。 伏羲、女娲结合繁衍人类的神话故事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伏羲、女娲神话的来历吧。先来了解一下三皇。 伏羲女娲石像 关于三皇,最早的记载,来自战国时期的典籍《世本》。 《世本》曰:「 ”太昊伏羲氏。 炎帝神农氏。 黄帝有熊氏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产青阳及昌意。” 并有「 ”伏羲作瑟,伏羲作琴”的记载。 后来西汉时期伏生和其弟子作《尚书大传》,则把「 ”遂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 到了唐代,学者司马贞写了《三皇本纪》补充到司马迁《史记》中,则把「 ”伏羲、女娲、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蛇身人首。。。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女娲氏没,神农氏作。”《史记补 三皇本纪》 但是,司马贞并没有说伏羲、女娲为兄妹,也没有说二人结合繁衍人类。那么,这种说法来自哪部古籍呢?请往下看。 唐代志怪小说《独异志》 在唐代的一本神怪小说《独异志》里,我们找到了伏羲、女娲兄妹结婚的记载: 「 ”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 ”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取妇执扇,象其事也。”《独异志》 敦煌写经 后来,五代时期的敦煌写经也说到: 「 ”伏羲、女娲,因为父母而生,为遭水灾,人民死尽,兄妹二人,依龙上天,得存其命。见天下荒乱,惟金岗天神,教言可行阴阳,遂相羞耻,即入昆仑山藏身。伏羲在左巡行,女娲在右巡行,契许相逢,则为夫妇,天遣和合,亦尔相知。伏羲用树叶覆面,女娟用芒花遮面,共为夫妻。”《敦煌写经 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 两者说法不一: 一说伏羲、女娲为天地初开之时造人,一说伏羲、女娲时期地球遭遇巨大洪水,人民死绝。 一说兄妹二人自己商量结合,一说则是金刚天神教导。 一说兄妹二人各烧一烟火,烟火聚合而为婚姻,一说则二人进入分别进入昆仑山,相逢则为夫妇。 但不管何种说法,伏羲、女娲都是在天下无人的情况下兄妹通婚,繁衍了人类。 搞清楚了伏羲、女娲成婚神话的来历之后,伏羲氏和女娲氏是否在中国上古史上真的存在过呢?如果存在,何处最有可能是伏羲古国所在之地呢?伏羲,女娲时期发生大洪水了吗?继续往下看。 春秋以来古籍上的伏羲 搞清楚了「 ”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的故事源自于唐代神怪小说《独异志》后,问题来了,《独异志》的作者李亢,又是从哪里知道伏羲、女娲的故事的呢? 李亢,此人史册无记载,我们不知道他和司马贞谁的时代更早。 当然,他最有可能是读了司马贞的《三皇本纪》而写出了《独异志》,但以其博学而言,能编出这个故事,当对伏羲、女娲的史料知之不少。那么,更早的史料来自何方? 最早的关于伏羲的记载,来自春秋时期的齐相管仲。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世人尊称为管子,周穆王之后,齐国相国。 春秋齐相国管仲 管仲生活的时代,属于东周时代春秋早期。他比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早了172年。 管仲曰:「 ”伏羲造六爻以和阴阳,做了九九乘法用来计数合乎天道”。 ”虙戏造六峜(法)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 ”《管子轻重戊》 这里的「 ”虙戏”就是「 ”伏羲”的古写法,「 ”六峜”当指伏羲做八卦之「 ”六爻”。 孔子和弟子们 后来,孔子和其弟子在《周易 系辞下》中也说:「 ”伏羲作八卦以通神灵”。 「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盖取诸离。「 ”《周易系辞下》 同时期的文子,也有类似的说法: 「 ”虙牺氏之王天下,枕方寝绳,杀秋约冬。。。当此之时,禽兽虫蛇无不怀其爪牙,藏其螫毒,功揆天地。《文子精诚》 文子,即春秋时期思想家计然。 范蠡著《范子计然》 「 ”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子,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尝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 《史记·货殖列传》也记载:"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 综合以上春秋时期管仲,孔丘和计然的说法,伏羲氏在春秋时期的思想界和上层社会,是公认其作为上古时代的先王存在的。 特别是管仲,他本是周王室子弟,自然有机会接触到周王朝所藏的史料和典籍。作为一代名相和周穆王后人,他的说法有相当的说服力! 周穆王时期「 ”长思”鼎 后来汉朝人也解说了何谓伏羲: 「 ”伏者,别也,变也。戏者,献也,法也。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咸伏贡献,故曰伏羲也。”《风俗通义皇霸》 「 ”古之时。。。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下。治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也。「 ”《白虎通义号》 再往后的文献就意义不大,都是源自上述文献,在此就不引用了。 伏羲像 我们搞清楚了关于伏羲氏最早的记载,极有可能是来自管仲读过的周王朝典籍之后,却并不能否定《独异志》中所说的「 ”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的说法! 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还真成了一个迷。一传就是上千年。 时间进入民国时期。公元1942年,中华大地还处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湖南长沙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国墓葬却出土了一份帛书,揭开了这个谜底! 伏羲、女娲并非兄妹 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亦叫楚缯书或楚绢书,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战国时代楚国帛书,书中部分内容记叙了伏羲女娲的故事。 楚缯书 这件帛书极为有名,真品无疑,它于1942年在湖南长沙被盗掘出土后,被盗墓贼当成破布。 后来,它被美国人考克斯(John Hadley Cox)带到美国,现保存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帛书一共有960多个可辨识的古文字。其中关于伏羲娶妻之事,记载得很清楚: 「 ”曰故(古)口{大+能}(鼋)雹戏(伏羲),出自乎震,侪于口,口厥田(畋){鱼亻鱼}(渔渔),口口口女(如)。梦梦墨墨,亡(无)章弼弼,口{母+日}(晦)水口,风雨是于(淤)。乃取(娶){虍+且+又}虘趘(提挺)口「氏」子之子曰女趫(娲),是生子四。” 楚帛书文字片段 很多朋友可能看不懂,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这里的口,代表缺字。{ },代表帛书中此字的写法。( ),代表古文中此字的今意字。搞清楚了这几点之后,请往下读。 第一句,曰故{大+能}口鼋雹戏。 这个{大+能}即鼋(yuan),意思是大鳖,又称为能。能字的古写法是能字下加三点水,比熊字少一点。 我们知道,黄帝又称轩辕氏,前辈学者释读为「 ”干鼋”氏。 干,就是十天干之干,所以轩辕氏就是「 ”干鼋”。 黄帝出自有熊氏部落,后来又有大禹之父化为黄能入水的故事,所以,黄帝「 ”有熊氏”实可能为”有能氏「 ”之误读。此处失去的这个字,有可能是”干「 ”字或「 ”天”字。 雹戏就是伏羲,这个没有疑义。所以这句话连起来读就是:「 ”曰古天鼋伏羲”,意思是:「 ”说到古代的天鼋氏伏羲。” 楚帛书十二神 第二句,出自乎震,侪于口。 此处似乎是引用了孔子的说法: 「 ”帝出乎震,齐乎冀。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说卦》 八卦中震为东方,帝出乎震,可能意指伏羲来自东方。这里的「 ”侪于口”应该就是「 ”齐乎冀”。 第三句,口厥田(畋){鱼亻鱼}(渔渔),口口口女(如)。梦梦墨墨,亡(无)章弼弼,口{母+日}(晦)水口,风雨是于(淤)。 这段话丢失的字比较多,田就是打猎的意思,渔则是捕鱼的意思, 震卦 梦梦墨墨,亡(无)章弼弼。 这八个字应该是形容词,梦梦是做梦不醒,墨墨是黑漆漆的,无章是没有头绪,弼,《尔雅·释诂》说是重的意思。 口{母+日}晦水口,风雨是于(淤)。这里丢了两个字,大致意思是说伏羲时代经常下雨,天总是黑漆漆的。 整句话的意思是:伏羲氏以打猎和捕鱼为生。伏羲时代天总是黑漆漆的,经常刮风下雨(应该指的是大洪水)。 女娲形象人首蛇身 第四句,乃取虘趘口子之子曰女趫(娲),是生子四。 这里的取,就是娶妻的娶。 虘趘口子,这里丢失的字应该是「 ”氏”字,这个「 ”之子”之前的「 ”子”字,可能是多写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 伏羲于是娶了虘趘氏的女子叫做女趫(娲),生了四个儿子。 这里的虘趘氏,到底怎么读,今人解释都是臆测。但不管怎么解释: 伏羲的妻子,在帛书中叫做「 ”女趫”,应该就是后世所说的女娲。 楚帛书局部 结语 释读完了楚帛书,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战国时期人们对伏羲、女娲的认知是这样的: 伏羲、女娲之时,中国大地发生了大洪水,所以中华大地「 ”梦梦墨墨,亡(无)章弼弼,口(晦)水口,风雨是于(淤)”,伏羲氏和虘趘氏部落女趫(女娲)联姻,诞生了四个新的部落,故称四子! 由此可见,战国时候的人们并无所谓「 ”伏羲、女娲为兄妹通婚”之说!此事属于唐朝人写小说想当然的演绎! 那么,伏羲到底是哪里人呢?我们再往下读。 河南周口淮阳,古称「 ”陈”,有春秋时期始建的「 ”太昊伏羲陵”。 太昊伏羲陵 西晋时期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伏羲都于陈"。 而根据地方志《陈州府志》记载,淮阳太昊陵早在在春秋时就有了。唐、五代后周、宋、明、清五朝,皇帝非常重视伏羲陵,「 ”禁民刍牧",并设置守陵人,多次重修伏羲陵。 根据楚帛书”帝出乎震(东方)「 ”的记载,再加上春秋时期设置的太昊伏羲陵在河南淮阳(周口)来看,”伏羲都于陈「 ”,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共识。 当然,这并不能证明伏羲的真实存在。但伏羲的传说从春秋时管仲(可能更早)开始,至今已有2900年,上古三皇之伏羲氏,可能真的存在过。 致敬朱总理 伏羲、女娲时代,中华大地洪水泛滥,人民受灾严重。伏羲氏和女娲氏结合,保存了华夏民族的血脉。后来历经「 ”炎黄和五帝”,最终形成了「 ”尧舜禹汤”一脉相传的华夏王朝。 伏羲,女娲并非兄妹!但却是华夏民族共同的远祖,值得后人瞻仰和崇敬。
嫦娥奔月的记录为什么会在西汉突然出现,而不是春秋战国?
本文2023-11-05 18:12: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0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