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中药材“千里崩”是什么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5浏览:4收藏

有谁知道中药材“千里崩”是什么吗?,第1张

应该是千里光

千里光 Qianliguang

〔出处〕《本草图经》。

〔中药材学名〕Herba Senecionis Scandentis

(英)Climbing Groundsel Herb

别名 九里明、九里光、黄花母、九龙光、九岭光。

基原本品为双子叶植物菊科Compositae 千里光 Senecio scandens Buch, -Ham 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攀援状木质茎,高1~5m,有微毛,后脱落。叶互生,卵状三角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齿裂或微波状或近全缘,两面疏被细毛。状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总苞筒形,总苞片1层;花**,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瘦果圆柱形,有纵沟,被短毛,冠毛白色。花果期秋冬季至次年春。

生于山坡、疏林下、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产于江苏、浙江、广西、四川。

采制 夏、秋季枝叶茂盛、花将开放时采割,晒干。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50%煎剂,对志贺氏痢疾杆茵和金**葡萄球菌有较强抗菌作用,有效浓度分别为1:1024和1:512,对伤寒、副伤寒甲、副伤寒乙、痢疾(弗氏、鲍氏、宋内氏)、大肠、变形、腊样炭疽等杆菌,以及八叠球菌皆有抑制作用(试管内二倍稀释法)。口服吸收良好(大鼠),排出的尿液亦有一定抗菌作用。

2抗螺旋体作用 50%煎剂,在体外对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的抑制很强(塑料板法、试管法);各种提取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螺旋体作用,其中以醚提取液效果较好;豚鼠灌胃后采的血,兔皮下或静脉注射后取的尿,仍有一定作用;对豚鼠或金**地鼠进行实验性治疗,千里光醚提取物疗效不佳,仅千里光合剂(另含柴胡、密柑草、石榴皮)对豚鼠具有一定保护力。

3其他作用 煎剂在试管中,1:40浓度对人的阴道滴虫有抑制作用。从欧产千里光各部位分离出的生物碱或有效成分,对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使离体豚鼠子官收缩,并具有洋地黄样的强心作用。自同属植物Seneciosarrace-nius提出瓶千里光碱(Sarracine),对中枢先兴奋后抑制,能降低血压,对大鼠肠管有明显解痉作用。有人曾怀疑瓶千里光碱类生物碱有致癌作用,经大鼠、小鼠实验,认为在肝脏可有较明显的退行性、坏死性、炎性变,但不是致癌物质。又同属植物Seneciohualtata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之浸剂(不含生物碱,而有还原糖、酚、胺类等)有减慢心率,延长Q-R间隙,降低血压,减少呼吸率等作用。世界其他各地(欧、南美、非、澳)不同种的千里光,人和牛等家畜食后可中毒,尤可致肝硬化。千里光属中所含Pynolizidine类生物碱具有抗肿瘤作用,这与引起肝脏毒性间有一定的关系。参见大白顶草条。

化学成分 毛茛黄素(flavoxanthin)、菊黄素(chrysanthema xanthin)、黄酮、鞣质、生物碱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

别名千里及、九里明、九领光、一扫光

来源本品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源形态多年生蔓性草木,长2~5米。根状茎圆柱形,土**,下生多条粗壮根及少量须根。茎圆柱形细长,曲折稍呈“之”字形上升,上部多分枝,有毛,后渐脱落。叶椭圆状或卵状披针形。秋季开花,头状胡须生于枝端,成圆锥状伞房花丛。瘦果圆筒形,长约3毫米,有细毛;冠毛长约7毫米,白色。

性味归经苦,甘,寒,辛,凉。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明目。现代药理研究:1、抗菌作用,对志贺氏痢疾杆菌、金**葡萄球菌、腊样炭疽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2、抗螺旋体作用。3、抑制阴道滴虫作用。《中药大辞典》报道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疥癞疮毒、湿疹、阴道滴虫、各型阴道炎、宫颈炎、痈疽、痔疮等。

用法用量五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鲜全草适量,捣烂敷或煎水洗。

备注

(1)千里光副作用小,仅对个别病人服药后有恶心,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等现象。极少数病人可发生过敏性药疹,应用抗过敏药物即可好转。

(2)对于疮疖肿痛,可配伍野菊花、蒲公英等药同用;治皮肤湿疹瘙痒,可用鲜草洗净,捣烂取汁外涂;用治细菌性痢疾,可与金银花或小青草配合同用。

(3)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小毒,小鼠腹腔注射20g/kg全草水煎剂,3—4分钟2/5惊厥死亡;LD50为23g/kg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PS:经现代医学检验,

千里光含有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并且是强致癌物质。也有肾毒性

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 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决明子也叫草决明、羊明、羊角、马蹄决明、还瞳子、假绿豆、马蹄子、芹决、羊角豆、野青豆。味苦、甘而性凉,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润肠通便等功效。

俗称:野花生,开黄花,果实为细长荚果。与猪屎豆的区别在于:决明子的叶片对生成羽状,果实细长荚果;猪屎豆的叶片三片成一羽状,其果实为圆柱体荚果,比决明子的荚果粗、短,需注意其区别。

药品名称

决明子

别 名

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草决明

是否处方药

非处方药

用法用量

9~15g。

药品类型

草药

功 能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主 治

目赤涩痛,头痛眩晕,大便秘结

异名

决明子-植物原生态

草决明,羊明(《吴普本草》),羊角(《广雅》),马蹄决明(陶弘景),还瞳子(《医学正传》),狗屎豆(《生草药性备要》),假绿豆(《中国药植志》),马蹄子(《江苏植药志》),千里光(《山西中药志)),芹决(《陕西中药志》),羊角豆(《广东中药》),野青豆(《江西草药》),猪骨明、猪屎蓝豆、细叶猪屎豆、夜拉子、羊尾豆(《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性味归经

性味苦,微寒。

①《本经》:味咸,平。

②《别录》:苦甘,微寒,无毒。

③《本草正》: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

④《中国药典》2010版:甘,苦、咸、微寒。

归经归肝、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经。

②《本草经疏》:足厥阴肝,亦入胆、肾。

功能主治

⒈决明子:具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能。生决明子长于清肝热,润肠燥。用于目赤肿痛,大便秘结。

⒉炒决明子:寒泻之性缓和,有平肝养肾的功效。可用于头痛、头晕、青盲内障。且炒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有减肥之功效。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注意事项

决明子药性寒凉,有泄泻和降血压的作用,就不适合脾胃虚寒、脾虚泄泻及低血压等患者服用。决明子性寒,不建议单独使用,建议可用决明子、黑乌龙、茯苓等组方为决乌汤,茯苓可以同时健脾胃护肝,规避决明子的寒性,既不影响饮食和身体健康,还可达到润肠排毒,降压降脂的效果。此外,决明子主要含有大黄酚、大黄素等化合物,长期服用可引起肠道病变。

决明子作为一味中药也有它的不良反应,也有它的不适宜人群,在营养完全的食物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决明子,随药物比例增加而使大鼠体重降低临床使用该品口服降血脂,服药后有9%的病例,初期有腹胀、腹泻和恶心,但可自行消失,不影响继续服药。[1]

宜忌:《本草经集注》:蓍实为之使。恶大麻子。孕妇忌服,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者不宜服用。请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临床应用

决明子

⒈用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青盲内障等症。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等症,系肝火上扰,或风热上壅头目所致。决明子既能清泄肝胆郁火,又能疏散风热,为治目赤肿痛要药。风热者,常与蝉衣、菊花等同用;肝火者,常配龙胆草、黄芩、夏枯草等同用。

⒉青盲内障,多由肝肾不足所引起。决明子清肝而明目,常与补养肝肾药如沙苑蒺藜、女贞子、枸杞子、生地等同用,以治青盲内障。

⒊润肠通便作用,能治疗大便燥结。

⒋临床上又用于高血压病而呈现肝阳上扰、头晕目眩等症候者,常与钩藤、生牡蛎等同用。失眠症的致病之本在于肾虚,致病之标在于血瘀。

长期饮用决明子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使子宫内膜不正常。另外它毕竟是一种泻药,长期吃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药方选录

⒈治急性结膜炎:决明子、菊花、蝉蜕、青葙子各15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决明子

⒉治急性角膜炎:决明子15克 菊花9克 谷精草9克荆芥9克黄连6克木通12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⒊治习惯性便秘:决明子18克郁李仁18克.沸水冲泡代茶.(《安徽中草药》)

⒋治夜盲症:决明子、枸杞子各9克猪肝适量.水煎 食肝服汤.(《浙江药用植物志》)

⒌治雀目:决明子100克地肤子50克.上药捣细罗为散 每于食后 以清粥饮调下5克.(《圣惠方》)

⒍治慢性便秘及卒中后顽固便秘:决明子一升 炒香 研细末 水泛为丸 每日三回 每回5克 连服三五天 大便自然通顺 且排出成形粪便而不泄泻 此后继续每日服少量 维持经常通便 并能促进食欲 恢复健康.(《本草推陈》)

⒎治风热偏头痛:决明子、野菊花各9克川芎、蔓荆子、全蝎各6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⒏治高血压:①决明子适量 炒黄 捣成粗粉 加糖泡开水服 每次3克 每日3次.②决明子15克 夏枯草9克 水煎连服1个月.(《全国中草药汇编》)

各家论述

1、《神农本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肤赤、白膜、眼赤通、泪出。久服益精光,轻身”。

2、《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末涂,消肿毒,贴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洪;作枕,治头风,决明胜黑豆”。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3、《湖南药物志》载其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痨、胸痹”。

4、《中华本草》,述其应用较为广泛,载曰:“清肝益肾,明目,利水通便。主治目赤肿痛,羞明泪多、青盲、雀目、头痛头晕、视物昏暗、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习惯性便秘。外治肿毒、癣疾”。

7、《本经》:治青盲,目*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8、《别录》:疗唇口青。

9、《药性论》:利五脏,除肝家热。

10、《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熁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11、《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12、《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擦癣癞。

13、《医林纂要》:泻邪水。

14、《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

15、《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16、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17、《本草考汇》:决明,味咸走血,气寒治热,故治青盲肤膜泪出之因热伤血分者,倘系气分及风寒而致目中诸证,非其宜矣。

18、《本草经疏》:决明子,其味咸平,《别录》益以苦甘微寒而无毒。咸得水气,甘得土气,苦可泄热,平合胃气,寒能益阴泄热,足厥阴肝家正药也。亦入胆肾。肝开窍于目,瞳子神光属肾,故主青盲目*,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别录》兼疗唇口青。《本经》久服益精光者,益阴泄热、大补肝肾之气所致也。

19、《本草述》:决明子、青葙子,虽曰其治目同功,然青葙子味,《本经》上云苦微寒,而决明子曰咸平,在《别录》又曰苦甘微寒,是固亦有别也。况嘉谟谓其除肝热,尤和肝气,其主治优于青葙。又先哲谓其和肝气不损元气者,二说岂尽无据欤。余治一十余岁童子,素有目疾已愈,又因衄血久而肝肾虚火俱动,致目赤左眼眦微痛,加减六味丸中入决明,不用青葙,而效甚速。

20、《本草求真》:决明子,除风散热。凡人目泪不收,眼痛不止,多属风热内*,以致血不上行,治当即为驱逐;按此苦能泄热,咸能软坚,甘能补血,力薄气浮,又能升散风邪,故为治目收泪止痛要药。并可作枕以治头风,但此服之太过,搜风至甚,反招风害,故必合以蒺藜、甘菊、枸杞、生地、女贞实、槐实、谷精草相为补助,则功更胜。谓之决明,即是此意。

21、《本草正义》:决明子明目,乃滋益肝肾,以镇潜补阴为义,是培本之正治,非如温辛散风,寒凉降热之止为标病立法者可比,最为有利无弊。

保健膳食

“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虚捻决明丸。”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诗中所指治疗眼疾的决明丸的主要原料就是决明子。决明子,又叫草决明、还瞳子等,它是豆科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成熟种子,味苦、甘而性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决明子富含大黄酚、大黄素、决明素等成分,具有降压、抗菌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决明子是一味可“大用”亦可“小用”的中药。“大用”是指它的药用,如决明子清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眼科如青光眼、白内障、结膜炎等病患者;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慢性便秘患者;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适用于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小用”是指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给大家介绍一些能发挥决明子保健功效的简便食用方法:

决明子绿茶饮:决明子、绿茶各5克。将决明子用小火炒至香气溢出时取出,晾凉,再与绿茶一同冲入沸水即可饮服。提醒:炒时有香气溢出即可,不可炒糊,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者不宜服用。

杞菊决明子茶:枸杞子10克,菊花3克,决明子20克。将枸杞子、菊花、决明子同时用沸水冲泡,闷15分钟后即可饮用。功效:清肝泻火、养阴明目、降压降脂。

决明子蜂蜜饮:炒决明子10~15克,蜂蜜20~30克。将决明子捣碎,加水300~400毫升煎煮10分钟,冲入蜂蜜搅匀服用,早晚两次。可治疗前列腺增生兼习惯性便秘者。

菊花决明子粥:菊花10克,决明子10~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把决明子炒至微有香气,取出,待冷后与菊花煎汁,去渣取汁,放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沸即可食用。每日1次,连续服5~7日。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以及习惯性便秘等。提醒:大便泄泻者忌服。

以上摘自

千里光是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全草,主要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广西等地,在夏、秋两季采收。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千里光具有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清肝明目

千里光苦寒人肝,清肝明目之力甚佳,《江西民间草药》单用本品煎汤薰洗眼部,治疗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或与夏枯草、决明子、谷稻草等配伍使用。

排溼热

千里光味苦性寒,又入大肠经,具有消利大肠溼热之功。用于大肠溼热腹痛泄泻,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可单用本品制成片剂服用。

抗菌

千里光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福氏痢疾杆菌、志贺痢疾杆菌及卡他奈球苗尤为敏感。

抗癌

千里光中含有大量具有抗癌活性的生物碱,对白血病、宫颈癌、肺癌的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千里光是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全草,主要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广西等地,在夏、秋两季采收。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千里光具有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治疗疮毒

千里光性味苦寒,具有较强清热解毒作用。用于热毒塞聚之痈肿疮毒,可单用

鲜品,水煎剂并外洗,再将其捣烂外敷息处,或与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等同用;若与白及配伍,水煎浓汁外强,又常用治水火烫伤,此法也可用于褥疮及下肢溃疡。

治疗滴虫性 炎

用千里光(或配以花椒,3:1)药液涂 周壁有一定疗效。用以千里光为主的复方治疗慢性官预炎也有较好的疗效。

有谁知道中药材“千里崩”是什么吗?

应该是千里光千里光 Qianliguang 〔出处〕《本草图经》。 〔中药材学名〕Herba Senecionis Scandentis (英)Climbing Ground...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