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六号,七号的飞行员分别是那些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神舟五号,六号,七号的飞行员分别是那些人,第1张

神舟五号:杨利伟、神舟六号: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

神舟五号:杨利伟

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 大学文化程度,中国***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18年1月25日,同其他11名航天员被中央宣传部授予航天员群体“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神舟六号:费俊龙,聂海胜

费俊龙,男,汉族,江苏昆山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长春航校,大学文化。1965年5月出生,1982年6月入伍,1985年5月入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曾任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检查员,飞过歼教五等机型,安全飞行1790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2005年10月12日随神舟六号飞船和聂海胜一起执行为期五天的中国航天第二次载人飞船飞行任务。

2018年1月25日,同其他11名航天员被中央宣传部授予航天员群体“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聂海胜,男,1964年9月出生,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83年6月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入伍,1986年12月加入中国***,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

2018年1月25日,同其他11名航天员被中央宣传部授予航天员群体“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神舟七号: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

翟志刚,男,1966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龙江人。大学文化、双学士学位。1985年6月入伍,1989年毕业于空军第三飞行学院,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战斗机飞行员,飞过歼七、歼八等机种,安全飞行9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曾入选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

刘伯明,男,汉族,1966年9月出生,黑龙江省依安县人,大学学历、双学士学位。1985年6月入伍,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90年9月加入中国***。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景海鹏,男,1966年10月24日出生,山西运城人。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工程博士生。曾任空军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2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扩展资料: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参考资料:

神舟飞船_

十六航天员名单是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

1、景海鹏

景海鹏,男,汉族,籍贯山西运城,中共党员,博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加入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陆军少将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曾任陆军某部队副部队长,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

2、朱杨柱

朱杨柱,男,汉族,籍贯江苏沛县,中共党员,博士学位。1986年9月出生,2005年9月入伍,2006年12月加入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陆军上校军衔。曾任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副教授。2020年9月,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2022年6月,入选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3、桂海潮

桂海潮,男,汉族,籍贯云南施甸,中共党员,博士学位。1986年11月出生,2020年7月加入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9月,作为载荷专家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2022年6月,入选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桂海潮介绍

桂海潮作为载荷专家入选中国第三批航天员。载荷专家是航天员按任务分类的一种,是指在空间站中进行科学与应用研究等实验工作的科研人员,负责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维护和修理载荷设备,并负责与地面载荷控制中心联络。2022年6月,入选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2023年5月30日,桂海潮与景海鹏、朱杨柱组成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完成人生中的首次飞行,并成为首位非军人身份的航天员以及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丰富操作经验。

-桂海潮

神舟六号的宇航员分别为:费俊龙、聂海胜、费俊龙三人。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征,他们乘坐神舟六号飞船飞向太空,10月17日,二人乘坐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安全着陆。这也是我国首次多人多天飞天任务的成功。

费俊龙:男,汉族,江苏昆山人,毕业于长春航校,大学文化。1965年5月出生,1982年6月入伍,1985年5月入党。曾任我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检查员,飞过歼教五等机型,安全飞行1790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聂海胜:男,汉族,籍贯湖北枣阳,博士学位。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入伍,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现为我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中国航天员大队大队长、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费俊龙:男,汉族,江苏昆山人,毕业于长春航校,大学文化。1965年5月出生,1982年6月入伍,1985年5月入党。曾任我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检查员,飞过歼教五等机型,安全飞行1790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1 在失重情况下航天员是否很难进入睡眠状态?

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影响睡眠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分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是一班制还是二班制。在国际空间站和大多数航天飞机上,所有的航天员都是同时睡觉,他们将睡袋挂在自己喜欢睡的地方,如墙上、墙角、天花板上等等。当航天员实行倒班工作制时,像包括空间实验室在内的一些航天飞机上,航天员睡在一个小的铺位上,将它关闭后,可以隔绝工作室传来的噪音。开始,航天员有些不安的感觉,觉得自己躺在一个狭窄的鞋盒中,而且大多数航天员出现10-15秒的背部感到舒适的错觉。

然而,当你打算睡觉的时候,你需要习惯你的背部和侧面没有感觉,事实上你是在睡袋中漂浮着,只是用绳子将你倒挂着,因而那种使得你昏昏欲睡的重力感觉是不存在的,也有些航天员对此还不太适应。他们毫无睡意,紧张得必须吃安眠药才能睡着。另一些人即使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也能睡得很香。

需要补充的是:如果睡觉的时候你的头部处在不通风的地方,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聚集在你的鼻子附近,当你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脑后部的一个报警系统就会发出警告,使你惊醒,会感觉呼吸急促。这时,你走几步或换个地方,又可以沉睡了。

2 航天员在太空中穿衣服时会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吗?

航天员的航天服除了在舒适性和安全性上有特殊要求以外,通常和我们在地球上穿的没什么差别。例如,衣服必须由防火材料制作。当在失重情况下穿航天服的时候,航天员实际上就是在衣服内漂浮,只有当衣服碰触到肌肤的时候,才会感到是穿着衣服。

3 太空中漂浮很有意思么?

航天员们都认为一旦适应微重力环境后,在太空中漂浮是非常有趣的。顺便说一下,科学家们不喜欢将微重力称为零重力,这是因为除非你正好站在围绕地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太空船的中心位置,此外你就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微小的加速度和潮汐的影响,即使它们的作用很小,只有地球引力的百万分之一,我们也不能认为它是无重力或0重力。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称之为失重的原因。

在微重力环境下生活是很有趣,不同人的感觉也不同。第一次参加太空飞行的航天员,在进入太空后的头两三天,约有30%-40%的人出现“空间适应性综合症”(它是运动病中的一种),其他人不会出现这种症状。血液流向上身,使鼻窦和舌充血,影响人的感觉,一周左右的时间,航天员体内就会出现适应失重的反应。

在失重情况下,脊椎由于没有重力的作用而变长了,使得人变高了(长高1-2英寸)。在失重情况下,当所有的肌肉放松的时候,就会出现大腿轻轻的向上抬起,胳膊向前方舒展开,身体略微弓着,仿佛是在水中一般。由于没有“上”或“下”的感觉,需要依靠别的标志来确定“上”和“下”,在航天飞机内部设计时,考虑用天花板和地板的不同来定位。

在微重力的情况下,航天员常常产生错觉。当航天员告诉自己的大脑哪个方向是“上”,它立刻会认为那是错觉。这样,在太空定位、转移或运动等感觉与在地面上不一样。在太空行走是非常轻松的,航天员很快就习惯到处行走和用固定足的方法将自己固定在空间站上。穿上航天服在太空中行走变得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工作服体积大,就像套上一个气球,视觉和触觉都受到了限制。

4 你可以穿多长时间的航天服?

一般可以穿5-7小时。当然也要视航天服的中的可消耗材料的情况,例如氧、电量、冷却水等。航天服简直就是小型太空船,穿航天服工作是很辛苦的。穿着的时间也与穿着者对舒适性和耐磨性要求有关。

5如果在太空中遇到骨折或重病如何处理?

幸运的是,美国宇航局上天的120名航天员从来没有碰到这种情况。在早期曾发生过阿波罗13号航天员佛瑞德尿感染的问题及小规模的流感的问题。太空船上总会带上足够的药品以应付这些突发事件。一旦在围绕地球飞行过程中发生意外,不管是在航天飞机上或在国际空间站,都要以最快速度将航天员送回地球。美国宇航局也为国际空间站开发了一个大型的七人座的返回舱,是为在特别情况下作为“太空救护车”使用的。

如果发生骨折,在太空船上也准备了固定骨骼的器材。当人类出发进入外太空,比如在探险火星的时候,太空船上将携带医疗设备,有一名或多名航天员是经过良好的医学知识训练的,他们可以进行救护和治疗。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返回地球是不可能的。可能情况下,飞船上将配备经验丰富的医生。

6 空间站可以能容纳多少人?

国际空间站最多能容纳7名航天员。航天员的人数从开始的3人增加到6人,到2003年增加到7人(但现在由于空间站上资源的问题,只有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上-译者)。当然,在一次意外中不可能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立刻返回。这就是美国宇航局为什么要改进返回舱,以便比俄罗斯联盟号太空船可以容纳更多人员的原因。

7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在太空中是怎样打发业余时间的?

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喜好,各有偏重。在飞行中,他们可以各自选取自己喜欢的娱乐。有的可以利用膝上型电脑看书或给家人发邮件,有些人在听音乐或玩游戏,再有些人就是与地面的亲友打电话或与其他同事聊天。可是绝大多数航天员在刚进入空间站时,大部分业余时间是站在窗旁,眺望宇宙和注视着地球从空间站下消失。

8 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是如何挑选出来的?你对此有何看法?

任何身体状况良好,符合航天员基本要求的成年男女都可以被选拔出来参加航天员训练。要成为国际空间站的任务专家或航天员,最低要求是至少获得一所国家承认院校的工程、自然科学或数学学士学位,在这一领域有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更高的学位将更合适。航天飞机驾驶员至少要有1000小时的喷气式飞机的飞行经验,其视力要比专家好。竞争是相当激烈的,每两年平均有4000名申请者角逐20个名额。定期征募航天员。

9 你们是如何绘制太空图的?如何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前进?

让我简单介绍一下,要完全理解这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你确实需要进入大学进行系统的学习。

最基本的是你需要知道宇宙是由三个空间构成,所以你应确定自己在这三个轴构成座标系统中的准确位置。在天文学领域,航天员是用方位角、海拔、赤经、距离和时间来绘制太空图的。

在太空飞行的时候,我们的三个座标定为X、Y、Z。然后所有的人都有一致的参照系统,即座标系统的位置和方向,以此来进行测量和定位。一般这个系统以地球中心为原点。Z轴向上,X轴和Y轴在同一平面上。有时候可以假设它是随着地球旋转,有时候它是固定在太空中。这套“参考系统也可以装载你的便携电脑上。

太空船(还有所有现在的大型飞机上)都安装了一套导航系统,可以知道在它的三个坐标附近的飞行物的运动,不断地计算飞船相对与参照系统的变化。当然,通过看所指定的靶,也可以预测其前往的方向。而且很快的,你就知道你在什么方位和前往的地方,如果偏离了设定的航线,还可以考虑进行相应的调整。

10 航天员在太空中使用什么样的餐具吃饭?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航天中使用的是普通的餐具,像刀、叉、勺,与地球上使用的相同。航天员吃的大部分食物和饮料可以放在容器里。不同的是,当要吃这些食物时,它们会漂浮出来。一些食物,像在制备豌豆、豆等时要加入沙司,这样它们就会粘在餐具上。食物有热菜、凉菜或冷冻的。饮料是装在一些可压挤的瓶子中,像运动饮料瓶。但是有些事情航天员很难适应,他们常抱怨在长时间的执行任务中,无法得到新鲜的蔬菜和口味清新的咖啡。

顺便提一下,在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一旦运输的航天飞机到达,就可以得到像西红柿这样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美国航天员Shannon Lucid说,他们经常和俄罗斯航天员联欢。也许几年后,在国际空间站和火星探险队里将能吃到新鲜蔬菜。目前还无法保证提供口味清新的咖啡和汽水,但至少有一家软饮料公司已经开始开发一种在失重状态下使用的容器。此外,在航天中由于体液的转移,使航天员的味觉和嗅觉发生改变,在轨航天员经常挑选味重的食物。

11.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要待多长时间?

大多数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要连续呆90天——那是目前航天员计划的“轮岗”平均时间。有些人由于各种原因提前回来,另外一些人可能会待很长时间,特别是当要为人类探索火星提供依据,要长时间飞行以便对航天员的生活和工作进行医学研究时。值得一提的是,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时间的是一名俄罗斯内科医生Valery Polyakov博士,他在1994年创造了这个记录,在空间站停留438天(14 1/2个月),在此之前是1988年创造的241天飞行记录。美国人在太空生活最长的时间是188天,也是女性航天员的世界记录,它是由Shannon Lucid博士创造的。

12为什么地球有重力而在太空却没有?

太空中是有重力的,但我知道你不是指这个。可以这样解释:重力的生成与质量有关。质量是以非常特殊的方式对太空产生影响(爱因斯坦会说,质量使太空弯曲。)这种作用是由艾萨克牛顿发现的、被我们称为万有引力的力量来传递的。根据我们的观察万有引力学说是正确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阿波罗登月计划就无法实现。同样,一个物体地心引力的减少是与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根成正比的。

在地球上,物体质量所产生的重力,表现出像一个“压力”作用在与地面接触的物体上,我们称之为“重量”。当没有这种接触的时候,举例来讲,在地球轨道上,飞行器没有直接与地球接触,也就没有重力。但是太空船仍然有质量,就会产生自身的重力区(当然对于小型的航天飞机就没有重力了)。

也就是说在太空中所有具有重大质量的中心的星体,像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有地心引力的。牛顿也发现在没有加速度作用的情况下,真空中的物体可以永不停歇的沿直线运动。但是,一个物体,例如空间站,有地球拉着它时,使它在地球轨道上运转时,不能认为是处于“失重”状态;这样,在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所出现的“失重”,并不是地心引力作用不存在,而是重力作用对它的作用消失。一旦有了阻力,大气阻力、发动机动力、旋转产生的离心加速度等等,失重现象就不见了。

13 航天飞机发射时是什么感觉?

在发射台上,由于座舱的方向和位置,航天员们是背靠背、脚朝上(航天医生规定了他们发射前处于这种状态的时间)。在舱门关闭和所有的最后检查工作已经完成后,航天员在心里默默期待着发射,在脑海中再一次回忆在过去的几年中所培训的操作程序。例如,他们上方的所有橱柜是否锁好?眼前的提示卡提醒你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什么措施?最后倒计时到6秒,三个液态火箭推进器点燃。当航天飞机前后晃动5英尺时,你可以很明显的感到它的晃动,这时,轨道器强烈的摆动和振动起来。但是航天员听不到任何发动机发出的雷鸣般的轰响。

然后计数到零,头盔上的无线设备中传来指令:“点火、升空。”两个固态燃料火箭推动器点火,航天飞机开始冲向太空。这时候你不会感觉非常明显的加速度,与飞机起飞时的感觉差不多。火箭推动器内的燃料不是均匀地燃烧,推进过程中颠簸得厉害。整个座舱就像汽车以最大速度在鹅卵石上飞驰一样颠簸不停。

一旦推动器点着,在燃料燃尽前它们是不会停下来的。在起飞后两分钟,航天飞机排空了的容器开始脱落,噪音没有了,每个航天员不适感大为减弱。三个液态推进器的发动机里的燃料继续燃烧,发出嗡嗡声,当燃料烧尽后,航天飞机变轻了,继续保持加速度。(因为根据牛顿学说,加速度等于质量的平方。)

在升空75分钟时,外部的巨大容器内的燃料已经烧掉90%,航天飞机在起飞时的重量达到2000吨,而现在不到200吨,压力已经达到3g——是地球重力的3倍。发动机减速到3g’s。在这个加速度,穿着沉重航天服的航天员,呼吸变得非常困难,会下意识的呼吸和挺胸。

最后,主发动机关闭。几秒钟内,发动机的推进力降到零。航天员会突然间感到胸口的压力消失了,并有种失重感,此时,航天员已经在太空中。

14 为什么我们要建空间站?它有什么用途?

我们国家提出在地球轨道上建永久的平台有很多的理由,而且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国际合作可以使我们受益非浅。

空间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方式。现在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在地球轨道上,太空提供了许多非常有用的、在地球上找不到的环境,例如失重、高真空、高温、极冷、极热、未经过滤的太阳光和可以看到地球的全貌和环境,以及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不被充满空气、云彩和污染物的大气层所阻挡的宇宙。

这些特殊的环境,可以使我们在那里进行人、动物、植物等的科学研究,得到重大的科技创新。它们也带来了新的医学突破、科技发展、新的工业产品、新的药品和很多其他的有助于我们国家保持领先地位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当然了,这也使我们的经济、工业、贸易和商业更具竞争优势,也创造了新的工作、知识和财富。

由于空间站可以在太空中停留很长时间,使我们能够长时间的利用这么多的太空资源,而航天飞机在太空中最多只能停留14天。空间站也可以提供更多的电能、更大面积、更多的工具和其他设备、简直就像地面上的一个大型的研究基地,产品发展中心和技术示范中心。在长时间的飞行中,空间站也可以成为人类更好地探索外太空的太空发射场、跳板和以23,000英尺/秒速度移动的发射平台。

15.要成为一名航天员在体质方面的要求是什么?

除了健康的身体以外没有特殊的要求。无论男女只要符合这些要求以及我在问题8所给出的基本资格条件,就可以申请成为候选人参加航天员训练。

16 航天服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特点?

航天服简直就是小型的太空船,它需要保证航天员在舱外活动时的健康和连续工作的需要。由于在太空中没有气压,没有氧气维持生命,人类必须有适合他们生存的环境。和航天飞机工作舱内的空气一样,航天服中的空气也是可以控制和调节的。

这样,航天服的主要功能必须为呼吸提供氧气,同时要维持身体周围的气压稳定,并使身体内血液处于液态状态。在真空或非常低的气压状态时,身体中的血液就会像高山顶上的热水一样沸腾了。

航天飞机上配备的航天服可以承受每英尺43磅的压力,这仅是正常大气压的三分之一(每个大气压等于147 psi)。由于航天服内的气体是100%的氧气,而不像我们在地球的大气层只含有20%的氧气,穿上航天服的航天员要比那些在海拔10,000英尺的高山或身处海平面没有穿航天服的人呼吸到更多的氧。在离开太空船去太空工作之前,航天员要呼吸几个小时的纯氧。这是去除溶解在血液中的氮和防止当气压下降时释放出气泡的必要程序,这种情况通常称为潜水减压病。

另一方面,如果在正常大气压下呼吸纯氧过长,它就会变成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这种吸氧排氮对航天员来讲是过分的、毫无益处的和令人厌烦的等待,确实是件麻烦事,我们将航天服的内部气压设计为83 psi,这样可以缩短吸氧排氮的时间。

航天服必须具有保护航天员免受致命伤害的作用,它除了可以防止微流星体的撞击外,航天服也要避免航天员受到太空温度极限的伤害。没有地球大气层来过滤阳光的辐射,朝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高达250度,背向阳光的一面,就在零下250度。

航天服的主要特点是:除了靴子和手套有多层结构外,背面有生命支持系统,胸部是显示控制模块,还有就是为太空漫步者和处理紧急情况而设计的装备,特别是备用的供氧系统。这些组合成一个被称为EMU的集合体(舱外机动装置),它可以实现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自由转换,无论是在正常情况下或紧急情况下都可以容易和安全地连接。

还有一些特殊装置:尿液储存器,在返回航天飞机或空间站以后将尿液输送到废物处理系统;有一个网孔状的弹性纤维制成的液体冷却和通风服,衣服前面的入口处有拉链,它65磅重;内衣中的冷却管内,水在不停流动着,使航天员穿上时感到很舒服。安装冷却管的原因是因为衣服内是纯氧层,它不可能像在普通空气中那样提供足够多的冷气。还有就是可装21盎司的内衣饮水袋,“探测帽”或通讯载体组合装置,供双向通讯的耳机和麦克风及预警和报警装置,及生物医学探测子系统。

在太空行走的时候,航天员绑上在地面重达310磅的单人机动装置(MMU),一个单人的氮推动器背包,它固定在航天服携带式生命保障系统上。航天员利用可调控旋转和平移的手控制器,可以准确的飞入或围绕航天器货船入坞码头运动,或自由的进入航天飞机或空间站附近的有效载荷或建筑内,也可以到达其它很多似乎遥不可及的外部区域。航天员穿着被称为“太空自行车”的MMU’s,在发射、服务、保养和找回人造卫星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17.航天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它们是怎么制作的?

我们通用的航天服/ EMUs有12层夹层,每个都有其特殊的用途。从里层开始看,最里面的2层是冷冻液体构成的贴身内衣,材料是内缝管状塑料的弹性纤维,下一层是涂有尼龙的球胆层,外面包了一层达可纶织物。下面7层是防热和小陨石的保护层,由铝化的迈拉和层压的达可纶棉麻织制成。这七层的衣服外面是一层化合织物。

18 美国第一位两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

第一位两次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人是戈登库铂。第一次飞行:1963年5月15-16日,驾驶水星9号飞船,历时1天10小时20分钟。第二次飞行:1965年6月3-7日和皮特康拉德一起驾驶双子座5号,历时7天10小时2分。

实际上格斯格里森是第一个两次乘坐火箭进入太空的美国航天员。但在1961年7月21日,他第一次飞行驾驶的“自由钟”仅仅是亚轨道飞行的飞船,带着他沿抛物线飞行15分钟,高度是190公里,有五分钟处于失重状态。然后又开始了他的第二次飞行,这次他进入了地球轨道,在1965年3月23日,他和约翰杨一起乘坐双子座3号绕地球三圈。顺便提一下,这次飞行将第一台电脑带入太空:它是每秒可运行7000次计算的小型计算机。格里森用它来计算地球轨道的变化。从那时起,航天员可以真正的飞越太空,而不是只沿着固定的轨道环绕地球飞行。

19.哈勃太空望远镜可能替代国际空间站么?

哈勃太空望远镜离国际空间站还有很大距离,首先它的轨道倾斜度是2847度(国际空间站是516度),其次它的平均海拔高度是590公里。

20 航天服有多重?

航天服包括背包在内净重近280磅(在地面)。当然了在太空中它没有重量(即使什么都没有变化)。

21 为何航天员必须穿这么重的装备?

一旦航天员进入有压力的生活舱,他们就穿上地面上的人们在温暖的春天穿的衣服,通常是短裤、短袖衬衫和袜子(因为他们的脚需要一些防碰撞保护和防寒,但他们不走路,所以不需要鞋子。)们仅在发射和返回以及走出气压舱进行太空船外活动或舱外活动的时候需要穿上特殊的衣服。发射/着陆服有防火功能和在航天飞机的加压系统失控后维持身体周围的压力不变的作用。

航天员舱外活动穿的航天服要提供维持生存的氧气和压力。它们必须使航天员免受快速飞行的太空碎片的伤害,所以他们的航天服必须有压力。当他们背向阳光,远离太阳光照射变冷的时候,航天服必须保暖。衣服提供与地面、航天飞机和其他舱外活动的航天员联系的无线设备。提供太空短途行走和在黑暗中工作所需的光线,避免航天员的眼睛受太阳光的直接照射,便于携带外出工作的工具,满足航天员生理需要的食物。航天服要保证六小时无故障,可适应不同航天员的要求。你可以将它看成小型的太空船。在地球上它重达280磅,但是在太空中没有重量。

22进入太空要花费多长时间?

航天飞机从发射、经过脱离外部罐和固体火箭,到以所谓的轨道速度到达地球轨道,大约要85分钟,所以它要不停的围绕地球转动。

14位航天员名单是:陈权、邓青明、费均龙、金海朋、刘伯明、刘旺、聂海申、潘占春、翟志强、张晓光、赵传东和杨力伟以及1996年曾经到俄罗斯接受培训的两位教练:李青龙和吴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6月5日10时44分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他们全部为第二批航天员。

其中,陈冬参加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刘洋参加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蔡旭哲是首次飞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

航天员

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飞行的人员为航天员,也叫宇航员。航天员的分类,按职业性,分为职业和非职业两类,按任务一般分驾驶员、任务专家和载荷专家,或指令长、驾驶员、随船工程师和飞行工程师。最近出现了以旅游为目的的游客航天员。

航天员是开拓太空之路的先锋,作为一名航天员需要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高深的学识水平、非凡的工作能力、优秀的环境耐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条件。

杨利伟档案(来源:解放军报)

民族:汉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贯:辽宁省绥中县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身高:168厘米

体重:65公斤

家庭成员:妻子张玉梅,儿子杨宁康

简历:1983年6月入伍,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强击机、歼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1996年,参加航天员初选,入围;1998年1月,从800多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入选“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

杨利伟的心声

出征前,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记者见面会上,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时,向全军将士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本报记者问:通过军报,最想对三军战友说些什么?杨利伟答:作为一名航天员,我首先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作为一名军人,通过这么多年军队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想,在执行这次任务中,一定能够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战胜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我也想通过军报感谢全军战友对我们的鼓励、关心和厚爱,也请战友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为我们的军旗增彩。

“为着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登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之际,身着航天服的中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满怀激情为记者写下这句话。

中国人来了,杨利伟来了!2003年10月15日9时整,随着38岁的中校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真,中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航天大国。

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

驾歼击机叱咤风云十年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杨利伟的父亲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毕业的大学生。父亲先当教师,后在绥中县一家农副产品公司做行政工作;母亲在县里一所中学任语文老师,直到退休。他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全家5口人和和睦睦,过着舒心平静的生活。

“踏踏实实办事,老老实实做人”,这是杨利伟父母对他的要求。儿时的杨利伟脑子灵,反应快,还是个娃娃头。小学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考进县重点中学尖子班,并多次参加全县中学生的数学竞赛,拿过不少奖。

1983年夏季,18岁的杨利伟考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在4年的学院生活中,他的学习训练成绩一直很优秀。

1987年,杨利伟从飞行学院毕业,成为空军某师一名强击机飞行员。天生聪慧加上勤奋努力,他不久便成了师里的飞行尖子,后来他又成为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10年间,他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祖国的万里蓝天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1992年夏,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间仪表显示汽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一定要把飞机开回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快接近跑道时,剩下的一个发动机也不工作了。他果断采取应急放起落架的措施,顺利地将完全失去动力的战机紧急降落在跑道上。

当他从机舱出来时,飞行服已经全部被汗水湿透。战友们纷纷围上来同他拥抱。团长激动地当场宣布,给杨利伟记三等功一次。

对这次“空中特情”的正确处置,显示了杨利伟优秀的心理素质。

从800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

1996年初夏,身高168米、体重65公斤的杨利伟接到通知,赴青岛疗养院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初检合格,他又接通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杨利伟心里高兴,提前3天就来了。护士和他开玩笑:“你也太积极了吧?”

再接下来,他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参加“特检”,也就是航天生理功能检查。

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曾这样描述他当时参加航天员选拔体检时的情景:除检查健康状况外,医生们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是否有潜伏的缺陷。他们借助于一切可能的生化的、生理的、脑电的和心理的方法和特别的功能试验进行检查。在各种非常稀薄的空气压力舱内检查我们,在离心机上旋转我们。所有这一切用了几周时间,淘汰了不少同伴。

中国航天员的选拔也要“过五关斩六将”。医学临床检查,要对人体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检查。随后的航天生理功能检查更是苛刻,要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要在低压试验舱使受试者上升到5000米、10000米高空测试耐低氧能力;要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几个月下来,800多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

杨利伟顺利地过了一关又一关。他做的最后一项检查是“万米缺氧低压检查”。这要先在舱外吸氧排氮,然后坐进模仿万米低压的舱里。当从模拟的万米高度下降时,他心想:“总算都通过了”,心里不由一阵轻松,下意识地摸了摸头。结果把医生给弄紧张了,下来后忙问他:“你是不是在上面很难受啊?”

杨利伟是最幸运的,也是最优秀的。他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都达到优秀,征服了评选委员会全体专家。1998年1月,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分子,杨利伟带着他的梦想与追求,来到了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

隆冬时节,北京的气候特别寒冷,而他心里热乎乎的。他和其他十几位航天员来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火箭系统、飞行系统、测控系统实地参观,聆听专家的授课。他对航天员职业的理解,由最初的神秘感变得深刻起来。

他了解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十年的攻关奋战中,中国有了自己的导弹、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如今又开始了向载人航天的冲刺;在他和其他中国航天员的身后,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在默默地奉献,千军万马托举着中国的“神舟”。

他联想到,中国古代便有了嫦娥奔月的飞天梦想。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为此写下动人诗篇,更有万户等人做出了极其悲壮的尝试。如今,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将要在他的参与和努力下变成现实!

杨利伟能不为之激动和自豪!

奋力攀登“上天阶梯”

当年同加加林一道入选的前苏联航天员阿列克谢·列奥诺夫,曾把航天员的训练阶段称之为“上天阶梯”。他的同伴瓦列里·贝可夫斯基则补充说:“这不是一个短的阶梯。”他们没说错。

杨利伟要攀越的第一道阶梯是基础理论训练。当了10多年飞行员,现在重新坐进课堂里,《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学》、《星空识别》……十几门课程要从头学起。

离开空军部队时,为他送行的师长曾对他说:“你的身体和训练,我没什么可担心的。但你可能要面临学习许多新东西的挑战。”当时,杨利伟对这话并没太在意。

这会儿感触深了。他给老师长打电话:“让您说中了呀!现在我就像准备高考的学生一样天天在背功课。”

杨利伟天生就是个不甘落后的人,想起肩负的神圣使命,他更是废寝忘食。他回忆说:“初来时的两年,晚上12点前没睡过觉。”

他过去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为记住单词和语句,就每晚从航天员公寓往家里打电话,让妻子张玉梅在电话里提问。一遍一遍,反反复复。后来考试时,他居然考了100分。

第二道阶梯是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训练。仅以其中的“超重耐力”训练为例,在飞船处于弹道式轨道返回地球时,超重值将达到十几个“G”,即人要承受相当于自身重量十几倍的压力。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人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安全。杨利伟必须通过训练来增强自己的超重耐力。

“离心机”训练是航天员提高超重耐力最有效的形式。在圆圆的大厅里,杨利伟坐进一只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在时速100公里高速旋转中,他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

离心机在旋转,负荷从1个G逐渐加大到8个G。杨利伟的面部肌肉开始变形下垂、肌肉下拉,前额高高突起。做头盆方向超重时,他的血液被压向下肢,头脑缺血旋晕;做胸背方向超重时,他的前胸后背像压了块几百斤重的巨石,造成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每做一次训练,他都要付出巨大的体力消耗。

杨利伟是个爱动脑筋的人,他懂得,教员所讲授的抗负荷方法要靠个人在实践中体验和摸索。所以,每次训练他都有意识地按照个人体验的方法去练习,及时与教员沟通,总结经验,掌握好抗负荷用力和频率的度,慢慢地琢磨出规律和方法,使这项极具挑战、严酷苛刻的训练逐渐变得轻松起来。

“转椅”和“头低位”训练,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可杨利伟同样做得十分出色。

一个休息日,妻子回家时发现他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非常惊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做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

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苛刻的老专家十分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是最出色的,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同样,做“头低位”训练前好几天,杨利伟晚上睡觉就不枕枕头了。据他说也是为了“先刺激刺激自己”。

其他的“阶梯”还有体质训练、心理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等等。杨利伟以他对航天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执著追求,严格要求自己,把一切做得精益求精,各项训练成绩都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

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我的训练

杨利伟的妻子张玉梅原来是位中学教师,后特招入伍到部队当了档案资料员。她娴静文弱,两人婚后夫唱妇随。为支持丈夫的事业,张玉梅承担了所有家务,即便是儿子出生时,也没耽误丈夫的工作。

儿子杨宁康,上小学三年级了。小宁康心目中最大的英雄就是自己的爸爸。老师让写作文,他就拿着爸爸的照片,写成一篇《爸爸的雄姿》。他写道:“看到照片上爸爸为祖国航天事业无私奉献、刻苦训练的雄姿,我就非常自豪和骄傲。”这篇作文后来上了学校的《作文导报》,小宁康还得了18元稿费。

2001年7月,妻子张玉梅因病住进医院,需要做手术。张玉梅说:“当我被推进手术室的一刹那,看到杨利伟对我那种从未有过的万般牵挂和怜爱歉疚的眼神时,心如刀绞啊!”

手术后,张玉梅身体十分虚弱,24小时平躺在床上一点儿都不敢动。可是,手术后第三天,杨利伟就要告别妻子去吉林某空军基地,进行航天员高空飞行训练。

临行前一天,他在妻子病床边的椅子上整整坐了一晚,然后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航天员大队。

大队领导说:“你妻子病得很重,你是不是……”

杨利伟说:“请首长放心,我已请老母亲过来帮我照顾,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我的训练。”

这次高空飞行训练,杨利伟完成得干净利落,再次取得优秀成绩。

大队领导告诉记者:“一边是病重的妻子,一边是紧张的训练,杨利伟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他的训练成绩在稳步提高,在同伴中始终名列前茅。”

被专家组投票确定为“首席人选”

好中选优,强中挑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选入“3人首飞梯队”,并被光荣地确定为首席人选。

杨利伟全身心地投入了“强化训练”。

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呆在“飞船模拟器”中。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专业技术训练场所。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飞船从发射升空进入轨道,再调姿返回地球,持续时间几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有一百多次。舱内的仪表盘红蓝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产品星罗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故障排除,只有靠反复演练。

杨利伟把能找到的舱内设备图和电门图都找来,贴在宿舍墙上,随时默记。他还用小摄像机把座舱内部设备和结构拍录下来,输入电脑,自己刻制了一个光盘,业余时间有空就看。

每次训练,杨利伟的眼睛总是那么亮,各项检查总是那么细,每个动作总是那么到位。他以自己严肃认真的精神和熟练的技术赢得了教员的称赞。在最后阶段的专业技术考核中,教员为他设置了许许多多的故障陷阱,他都能很快地发现,迅速排除。每次考核结束后,教员都要问他:“操作有没有失误?”他都自信地回答:“没有什么失误!”

在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他获得了2个99分、3个100分的好成绩,专业技术综合考评排名第一。

发射前夕,杨利伟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加“人、船、箭、地”联合测试演练。

此刻,身经百炼的杨利伟对飞船飞行程序和操作程序已是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他自信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一闭上眼睛,座舱里所有仪表、电门的位置都能想得清清楚楚;随便说出舱里的一个设备名称,我马上可以想到它的颜色、位置、作用;操作时要求看的操作手册,我都能背诵下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不看手册,也完全能处理好。”

飞船在实际发射时,起飞后3分20秒左右,罩在座舱外的“整流罩”将按程序被抛除,航天员在此时可以开始见到舷窗外的天空。然而在演练时,这只能是一种想象中的景况,不会实际发生。因此,指挥大厅里的老总们谁也没料到航天员在此时会有什么反应。

演练在进行,飞船座舱内的杨利伟在一丝不苟、忙而不乱地做着各种规定动作。程序刚刚走到3分20秒,指挥中心大厅里传来杨利伟响亮的报告声:“整流罩抛除,我看到窗外的天空了!”

一位老总惊讶地问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宿双宁:“你们的航天员训练得这么好,连这都知道?”

身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的宿双宁,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开玩笑,你都知道的事,他还能不知道?!”太空一往返,中华五千年。

人类自加加林以来,世界上已有数百名航天员,乘各种航天飞行器遨游过太空。今天,中国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轻盈一跃,大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首飞之前,杨利伟的心理教员曾问过他:“你想没想过真正坐上飞船去飞行,会是什么心情?”

他面带微笑回答:“我想,我会比平时训练更放松。就让我平静地去飞吧!”

哦,利伟!你肩负中华民族的重托,笑迎全世界的注目。银河为你起舞,朝阳送你凯旋!

齐齐哈尔有两名航天员,分别是翟志刚和刘伯明。

翟志刚,男,汉族,籍贯黑龙江龙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 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1年加入中国***。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 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 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

刘伯明,男,汉族,籍贯黑龙江依安,中共党员,硕士学位。 1966年9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90年9月加入中国***。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1998年1月,刘伯明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 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 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 2018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

嫦娥奔月的故事简介

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嫦娥一号平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并充分继承“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神舟5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为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神舟6号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7号

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闸舱。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闸舱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杨利伟,民族:汉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籍贯:辽宁省绥中县,政治面貌:中共党员,身高:168厘米,体重:65公斤,家庭成员:妻子张玉梅,儿子杨宁康

简历: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大学文化,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现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费俊龙,1965年5月出生于江苏昆山阳澄湖畔巴城镇,身高170米,1982年6月入伍,1985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他曾任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检查员,安全飞行1790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聂海胜,汉族,湖北省枣阳县人,生于1964年9月,身高172米,原为空军一级飞行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大学文化程度,正团级中校,曾两次荣立三等功。1996年初夏成为航天员,神五飞船发射准备阶段,被选入3人首飞梯队。2005年10月12日,终圆了“九天揽月”的梦想。妻子聂捷林。有一个14岁的女儿——聂天翔。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