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宫牛黄丸对正常人有用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安宫牛黄丸对正常人有用吗?,第1张

虽然安宫牛黄丸对痰火邪热内盛的中风、外感风寒高烧出现惊风病症的小孩等实际效果非常好,但不是预防、保健药。这个药物的组方主要是为清热解毒、镇惊开窍而设,组方多为大苦大寒的药物,是中医“凉开”代表药物,温病三宝之一。广誉远安宫牛黄丸的功效在古籍上就有明确的说法,有通窍开闭、清热解毒、豁痰功效,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热、神昏的治疗。一般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急黄的定义 5 关于黄疸 6 急黄的病因病机 7 急黄的症状 8 证候分析 9 急黄的辨证分型 91 热毒炽盛证 92 热毒内陷证 10 治法 11 急黄的方药治疗 12 急黄的针灸治疗 13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急黄的方剂 2 治疗急黄的穴位 3 治疗急黄的中成药 4 急黄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急黄 1 拼音

jí huáng

2 英文参考

fulminant jaundic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ulminant jaundic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急黄(fulminant jaundice[1][2])为病名[3]。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为黄疸病中病势急骤、险恶的一类[3]。急黄可见于急性、亚急性肝坏死,化脓性胆管炎及钩端螺旋体病之黄疸出血型等[3]。

4 急黄的定义

《中医药学名词》(2004):急黄为病势暴急凶险,伴有高热,烦渴,神昏,谵语,甚则嗜睡昏迷的黄疸病[2]。

《中医药学名词》(2010):急黄又称瘟黄,是指以病势暴急凶险,面目、皮肤、小便骤然发黄,伴高热,烦渴,甚则神昏,谵语或嗜睡、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洪或脉数为主要表现的危急重证[1]。

5 关于黄疸

黄疸(jaundice[1][2])为病名[4]。是指以面目发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2]。古代亦称黄瘅[5][4]。目睛黄染尤为黄疸的主要特征[6]。主要由脾湿胃热、熏蒸肝胆、胆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肌肤所致[5]。黄疸有属阴属阳,在脏在腑之分[4]。《临证指南医案·疸》:“黄疸,身黄目黄溺黄之谓也,病以湿得之,有阴有阳,在腑在脏。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熏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一般把黄疸分成阳证和阴证两大类,称为阳黄和阴黄[5][4]。历代又有五疸、三十六黄、黄疸二十八候等分类法[4]。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黄疸病应早发现,早治疗。《金匮要略·黄疸病》提出:“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这说明黄疸病经过妥善治疗,一般在短期内,黄疸即可消退。如果正不胜邪,病情反而加剧者,则较为难治。

针灸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有显著效果[7]。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较好;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针灸可作配合治疗。

急性期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黄疸可见于肝细胞损伤、坏死,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阻塞、胆汁郁滞及溶血性黄疸等[4]。

胆源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等均属“黄疸”范畴。

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肝硬化等疾病,伴有黄疸证候者,可参照治疗[7]。

详见黄疸条。

6 急黄的病因病机

急黄多因湿热毒邪深重、燔灼营血所致[3]。

火热极盛,热毒壅盛,邪入营血,内陷心包。

7 急黄的症状

急黄的症状见高热烦渴,溲赤,卒然面目全身发黄(亦有初不发黄,死后身面发黄者),胸满腹胀,甚则神昏谵语,吐衄,便血,发癍等[3]。脉多弦滑数,舌红绛,苔黄腻或燥[3]。急黄与后世所称之瘟黄相似[3]。

急黄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高热烦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出现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数或细数[6]。

8 证候分析

湿热夹毒,郁而化火,热毒炽盛,故发病急骤,高热烦渴。热毒迫使胆汁外溢肌肤,则黄疸迅速加深,身面均黄,其色如金。热毒内盛,气机失调,故胁痛腹满。神昏谵语,为热毒内陷心营。如热毒迫血妄行,则见衄血、便血,或肌肤出现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数或细数,均为肝胆热盛,灼伤津液之象。[6]

9 急黄的辨证分型 91 热毒炽盛证

急黄·热毒炽盛证(fulminant jaundice with syndrome of blazing heattoxin[1])是指热毒炽盛,损伤肝胆,胆汁外溢,以黄疸急起,迅即加深,高热烦渴,呕吐频作,脘腹满胀,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烦躁不安,舌边尖红,苔黄糙,脉弦数或洪大等为常见症的急黄证候[8]。

92 热毒内陷证

急黄·热毒内陷证(fulminant jaundice with syndrome of interior invasion of heattoxin[1])是指热毒内陷营血,侵犯心包,以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身黄如金,高热尿闭,衄血便血,皮下癍疹,或躁动不安,甚则狂乱、抽搐,或神情恍惚,或神昏谵语,舌苔秽浊、质红绛,脉弦细而数等为常见症的急黄证候[8]。

10 治法

清热解毒,凉营开窍[6]。

11 急黄的方药治疗

方如《备急千金要方》犀角散、黄连解毒汤、栀子丸、神犀丹、安宫牛黄丸等[3]。并宜中西结合抢救治疗[3]。

可以犀角散[备注]犀角散(《备急千金要方》):犀角、黄连、升麻、山栀、茵陈加味。方中犀角、黄连、升麻、栀子清热凉营解毒;茵陈清热退黄。并可加生地、丹皮、玄参、石斛等药以增强清热凉血之力。如神昏谵语可配服安宫牛黄丸[备注]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牛黄、郁金、犀角、黄连、朱砂、冰片、珍珠、山栀、雄黄、黄芩、麝香、金箔衣或至宝丹[备注]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朱砂、麝香、安息香、金银箔、犀角、牛黄、琥珀、雄黄、玳瑁、龙脑以凉开透窍。如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重者,可加地榆炭、柏叶炭等凉血止血之品。如小便短少不利,或出现腹水者,可加木通、白茅根、车前草、大腹皮等清热利尿之品。[6]

12 急黄的针灸治疗

[7]

治法: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选穴:以督脉、足厥阴肝经穴为主。取大椎、水沟、肝俞、胆俞、合谷、太冲、阳陵泉。

随证配穴:神昏谵语者,加中冲、少冲点刺出血。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并可点刺出血。

方义: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可通阳而泻热,水沟穴有开窍醒神之功。肝俞、胆俞疏利肝胆,配阳陵泉清化胆府之热。合谷配太冲又称“开四关”,有助醒神清热。

13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加减清宫汤 1 拼音

jiā jiǎn qīng gōng tāng

2 处方

黑犀角2钱(磨冲),连翘2钱,石菖蒲1钱,元参3钱,银花3钱,竹叶心2钱,莲子心5分,金汁4钱(冲)。

3 功能主治

温邪传心包,神昏耳聋,身热脉数,口渴舌红,言蹇。

4 摘录

《镐京直指》

古籍中的加减清宫汤 《温病指南》:[卷下]湿温上焦篇

表以致神昏四肢厥逆者。邪陷心包。循经入络也。加减清宫汤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加减清宫汤犀角(一钱)

《温病指南》:[卷下]湿温中焦篇

。热闭内窍也。先服紫雪丹。再服清宫汤。(照原方不加减。)三石汤飞滑石(一钱五分)生石膏(二钱五分)寒

《温病正宗》:[下编·正宗辑要第二章·分论]六、论吴氏《温病条辨》之误

玄参、麦冬、鲜生地),以及一甲二甲三甲之复脉汤(加减复脉汤用炙草、干地、白芍、麦冬、阿胶、麻仁;一甲

《温病指南》:[卷上]风温上焦篇

葛根解肌汤主之。神昏谵语者。心阳伤而神明乱也。清宫汤主之。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牛黄丸

《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安宫牛黄丸的组方主要是为清热解毒、镇惊开窍而设,组方多为大苦大寒的药物,是中医“凉开”代表药物,温病三宝之一。安宫牛黄丸的功效在古籍上就有明确的说法,有通窍开闭、清热解毒、豁痰功效,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热、神昏的治疗。

1、见于外感风寒之痉病。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多因风寒之邪,凝滞气血,痹阻经络所致。

2、见于中风病。多因肝风内动、气血瘀滞、筋脉闭阻所致。《张氏医通》卷1:“口噤不能开,肝风乘胃故也。……风邪乘虚入其筋则挛,故令口眼 斜,牙关急而口噤也”。“痰迷心窍,昏愦,口噤不能言,涤痰汤。”

(一)病因病机

1、风寒表证

感受风寒湿邪,侵入三阳经络,引起筋急口噤。

2、里热壅盛

风寒入里化热或温热入里,壅盛于气分或引动肝风,引起口噤。

3、阴亏血虚

热邪耗伤阴津,或汗下伤阴,邪势虽退,而阴血亦虚;或杂病因失血、产后,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故拘急为噤。

4、寒邪直中

感受寒邪,寒邪入里,损伤脉络。

5、气郁痰壅

多见于杂病,因痰气郁结,闭塞清窍或挟风窜于经络所致。一般多因情绪激动或忧思恼怒而发。

6、外伤风毒

多因金疮跌仆,损伤皮肉,或疮疡溃后,为风毒之邪外乘,致阳明络脉拘急而发口噤。

(二)分型论治

1、风寒表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痛,口噤不开,项背强急,无汗或有汗,舌苔白,脉浮紧或浮数。

治法:宣散外邪。

方药:葛根汤加减。

2、里热壅盛

临床表现:口噤项强,角弓反张,四肢挛急,发热或壮热,面红目赤,口唇干焦,二便秘涩,舌红苔黄而燥,脉弦数或沉数有力。

治法:清泻里热。

方药:里热盛于阳明气分,或结于胃肠致腑实者,宜清热泻火攻下,用白虎汤或大承气汤加减;热毒燔灼气血或壅盛于咽喉,可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用清温败毒饮加减;肝经热盛动风者,多有抽搐反张之症,拟清肝泻火熄风,用龙胆泻肝汤或羚角钩藤汤加减。若神志昏迷者,当清心开窍,用安宫牛黄丸。

3、阴亏血虚

临床表现:头昏眼花,口噤咬牙,四肢抽搐,或拘挛僵仆,心烦不宁,或有发热,形瘦,舌红无苔,脉沉细而数。

治法:滋阴养血熄风。

方药:大定风珠加减。

4、寒邪直中

临床表现:口噤不语,四肢战栗,身形拘谨,手足厥冷,腹痛下利,面色青紫,舌暗苔白,脉沉弦而涩。

治法:温中祛寒。

方药:四逆汤或大顺散加减。

5、气郁痰壅

临床表现:口噤牙紧,或兼晕厥,四肢抽搐,或全身僵直,喉中痰壅,呼吸喘促,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理气开窍豁痰。

方药:木香调气散或导痰汤加减。若神志不清者,先服苏合香丸以开窍醒神,再调气化痰治本。

6、外伤风毒

临床表现:牙关微紧,口噤项强,四肢抽搐,呈苦笑面容,或角弓反张,或兼寒热,苔白腻,脉弦。

治法:镇痉祛风。

方药: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

(三)其他疗法

口为阳明经络环绕,如风寒袭入,则筋脉挛急、牙关紧闭而口噤,治宜通关开噤,用通关散加麝香少许,吹入鼻孔中取嚏,并以乌梅搽牙龈以开噤;若风热内煽,则痰涎滞膈、筋脉燥疾而口噤,治宜缓急开噤,针人中、颊车、合谷以缓筋脉挛急,并以乌梅搽牙龈以开噤,内服涤痰汤以祛痰。

1、袁钟,图娅,彭泽帮,艾景录.《中医辞海》:中国医药 科技 出版社,1999年1月

2韩成仁,黄启金,王德全.《中医证病名大辞典》: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2月

3姚乃礼.《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6月

4邹学熹,邹成永.《中医五脏病诊疗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

现如今,国民的 健康 意识日益增强,大家对 健康 、医疗的专业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度也越来越高。于是,当下在各种媒体上出现了医学科普的内容及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其中科普讲座较为多见。而在电视剧《老中医》的中也出现了同样的场景,翁泉海开设免费医学讲堂,他跟百姓们讲中医知识,普及用药常识,大家伙听了都连连叫好。

在讲课过程中翁泉海提到: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医理论至深至要,医学著作浩如烟海。大道至简,悟在天成,需要我们后人躬下身去,细心地体会研究。但也不能一味地推崇古籍,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他举例古籍中药用“鹊巢”治疗漏下之症,是由于鹊巢高而坚固,实则这种理论毫无根据,不可取之。今天我们就聊聊中医古籍中出现的一些中医用药糟粕。

毛笔头篇

1小便不通,数而微肿:用陈久笔头一枚烧灰,水服。

外国人基本不用毛笔,此方若真有效,想必来中国代购最多的应该是毛笔。

2心痛不止:败笔头三个烧灰,无根水服,立效。

看来需要普及软笔书法,不然没有足够的“败笔头”供应。

3难产催生:用败笔头一枚烧灰研,生藕汁一盏调下,立产。

若此方有效,妇产医院和妇产科的大夫看来都得失业了。

妇人病篇

1妇人血崩。老母猪粪烧灰,酒服三钱。

想必妇人哪怕血崩,也不想服药。

2崩中下血:陈年蒸饼,烧存性,米饮服二钱。

陈年蒸饼?是82年的吗?

3令妇不妒:取妇人月水布裹蛤蟆,于厕前一尺,入地五寸埋之。

看来卫生间里需要开辟一块土地了。

4女人阴痒:炙猪肝纳入,当有虫出。

想必此虫是馋虫。

5妇人血病:五色带下,白马左蹄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三。

左蹄这么好使?此白马右蹄跛了?

老鼠篇

1小儿症瘕:老鼠肉煮汁,作粥食之。

看来猫咪们一定不会得症瘕。

2水鼓石水,腹胀身肿者:以肥鼠一枚,取肉煮粥。空心食之,两三顿即愈。

瘦鼠不行吗?胖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3乳汁清少:死鼠一头烧末,酒服方寸匕。勿令妇知。

勿令妇知,这点很重要。

4大小便秘:雄鼠屎末,敷脐中,立效。

立效?看来此方应在厕所使用。

粪便篇

1解一切毒:母猪屎,水和服之。

感觉母猪屎大蜜丸会畅销,安宫牛黄丸的地位岌岌可危。

2猫咬成疮:雄鼠屎烧灰,油和敷之。曾经效验。

为什么都是雄鼠?难道粪便也有性别歧视?

3风虫牙痛:白马屎汁,随左右含之,不过三口愈。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吃糖了。

4水肿尿涩:用乌犍牛尿半升,空腹饮。小便利,良。

半升不算多,尿到病除。

5小儿夜啼:牛屎一块安席下,勿令母知。

继勿令妇知之后,勿令母知。

6小儿霍乱猝起者:用白狗屎一丸,绞汁服之。

原来“铲屎官”由此而来。

7疳痢欲死:新羊屎一升,水一升,渍一夜,绞汁顿服,日午乃食。极重者,不过三服瘥。

吃什么都讲究一个“鲜”字!

这些并非偏方和恶搞,而是真实记载在中医经典古籍中的,中医发展的过程也是吐故纳新的过程,例如医学与巫术曾经结合,后来还是走不到一起。现在的中医院校、中医专家都在努力剔除中医里的糟粕,只是在民间仍然残留死抱着糟粕不放的现象,有的地方还发展了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这是中医不能允许的。希望大家不要盲目 养生 ,听信偏方,以免延误病情。

牛黄是平时比较常用的一种珍贵中药材,其有着广泛的药用价值,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效果,可治疗多种不适症状。那么像牛黄这样的常用药材,哪里产的最好?又有什么好处呢?以下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吧!

哪里产的牛黄最好

牛黄属于一种非常好的保健中药材,对人体健康有许多独特的作用。而要想知道哪里产的牛黄好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先了解它的具体产地。牛黄主产于西北、华北、东北、西南等地区,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肝脏的胆结石。而要数品质比较好的产地以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四川等地产产的质量为佳。因此大家在选购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这些产地产的牛黄。

牛黄有什么好处(功效作用)

1、清热解毒

对于热性体质的或容易上火的人群来说,牛黄对于他们是很适用的。因为牛黄清热解毒作用较强,用于咽喉肿痛、溃烂、口舌生疮,可配以麝香、珍珠、冰片等外用,如八宝吹喉散;或配以草河车、银花、黄芩、雄黄等内服,如牛黄解毒丸,并治一切痈疽疔毒之症。用于乳癌、瘰疬、痈毒等症,以本品为主治药,与麝香、乳香、等药合用,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如犀黄丸。

2、凉肝定惊

牛黄具有很好的凉肝定惊作用,药用功效非常好。由于牛黄有清热凉肝、息风止痉功效,用治温热病热盛所致惊厥、抽搐之症。常与朱砂、蝎尾、钩藤等配伍,如牛黄散;治小儿急惊、壮热神昏、痉挛抽搐之症,可配以麝香、猪砂、天竺黄等,如牛黄抱龙丸。

3、开窍醒神

牛黄除了具有以上的功效外,还有助于开窍醒神,可见是种非常保健的药材。那么牛黄又能清心豁痰、开窍醒神,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神昏谵语,或中风、惊风、癫痫等痰热阻闭包所致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等症,单用本品为末,淡竹沥化服,即《外台秘要》治婴儿口噤方;若与香、朱砂、犀角、黄连等配伍,其效尤著,如安宫牛黄丸。

牛黄如何挑选

对于牛黄这种药材不懂得如何挑选的,在选购之前掌握一定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而这就要从了解它的形态特征入手。那么首先是看外观,好的牛黄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然后是尝味道,好的牛黄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总之以表面光泽细腻,质轻松脆,断面层纹薄而齐整,无白膜,味先苦后甘,清香而凉者为佳。

牛黄如何保存

至于牛黄的保存方法其实也比较简单,稍微注意下它的储存属性即可。那么干燥的牛黄应存放在干燥密闭遮光的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注意防潮防压,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及时除霉。 在保存得当的条件下,干燥的牛黄可以存放三到五年,存放时间过长,牛黄表面易吸湿变软,受潮发霉,表面会出现轻微的变质现象,药效会降低,不建议使用存放时间过长的牛黄。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清宫汤的用法用量 5 备注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清宫汤 1 拼音

qīng gōng tāng

2 处方

玄参心9克 莲子心15克 竹叶卷心6克 连翘心6克 犀角尖(磨,冲)6克 连心麦冬9克

3 功能主治

清心解毒,养阴生津。治温病,邪陷心包,发热,神昏谵语者。

4 清宫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痰热盛,加竹沥、梨汁各25毫升;咯痰不清,加瓜蒌皮45克;热毒盛,加金汁、人中黄;渐欲神昏,加银花9克、荷叶6克、石菖蒲3克。

5 备注

本方所治属太阴温病。方中犀角、玄参清心解毒养阴为君;连翘、竹叶卷心以清心热为臣;莲子心、连心麦冬补养心肾之阴,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成清热养阴之功。

6 摘录

《温病条辨》卷一

古籍中的清宫汤 《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暑温、伏暑

苔少,热搏血分者,加味清宫汤主之;神识不清,热闭内窍者,先与紫雪丹,再与清宫汤。蔓延三焦,则邪不在

《温病指南》:[卷下]湿温中焦篇

少者。热搏血分也。加味清宫汤主之。神识不清者。热闭内窍也。先服紫雪丹。再服清宫汤。(照原方不加减。)

《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神昏谵语者,清宫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温病忌

《温病指南》:[卷上]风温上焦篇

葛根解肌汤主之。神昏谵语者。心阳伤而神明乱也。清宫汤主之。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牛黄丸

《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湿温、寒湿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