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除湿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升阳除湿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兰室秘藏·泻痢门》方之升阳除湿汤 31 组成 32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33 功能主治 34 运用 4 《兰室秘藏》卷中方之升阳除湿汤 41 升阳除湿汤的别名 42 处方 43 制法 44 功能主治 45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46 摘录 5 《不知医必要》卷三方之升阳除湿汤 51 组成 52 主治 5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6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之升阳除湿汤 61 组成 62 主治 6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64 各家论述 7 《医钞类编》卷三方之升阳除湿汤 71 组成 72 功能主治 7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8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二方之升阳除湿汤 81 组成 82 功能主治 8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9 《盘珠集》卷下方之升阳除湿汤 91 组成 92 功能主治 10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方之升阳除湿汤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04 各家论述 11 《古今医鉴》卷四方之升阳除湿汤 111 组成 112 功能主治 11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2 《杏苑》卷四方之升阳除湿汤 121 组成 122 功能主治 12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24 各家论述 13 《外科枢要》卷四方之升阳除湿汤 131 组成 132 功能主治 13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4 《脾胃论》卷下方之升阳除湿汤 141 组成 142 功能主治 14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44 各家论述 145 附注 15 《顾松园医镜》卷九方之升阳除湿汤 151 组成 152 功能主治 153 运用 16 《丹台玉案》卷三方之升阳除湿汤 161 组成 162 功能主治 16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升阳除湿汤 1 拼音

shēng yáng chú shī tāng

2 概述

升阳除湿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四首。

3 《兰室秘藏·泻痢门》方之升阳除湿汤 31 组成

苍术一钱,柴胡、羌活、防风、升麻、神曲、泽泻、猪苓各五分,炙甘草、陈皮、麦芽各三分[1]。

32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空腹服[1]。

33 功能主治

《兰室秘藏·泻痢门》方之升阳除湿汤主治脾虚湿盛,不思饮食,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弱[1]。

34 运用

若胃寒肠鸣,加益智仁、半夏各五分,生姜三片,大枣一枚[1]。

4 《兰室秘藏》卷中方之升阳除湿汤 41 升阳除湿汤的别名

调经升麻除湿汤(《兰室秘藏》卷中)。

42 处方

当归(酒洗)独活各15克 蔓荆子21克 防风 炙甘草 升麻 藁本各3克 柴胡 羌活 苍术 黄耆各45克

43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勿令作末,都作一服。

44 功能主治

《兰室秘藏》卷中方之升阳除湿汤主治妇人饮食劳倦,心火乘脾,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困倦乏力,其脉缓而弦急,按之洪大。

45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用水9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待少时,以早饭压之。

46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中

5 《不知医必要》卷三方之升阳除湿汤 51 组成

白术(净)1钱5分,葛花1钱5分,茯苓1钱5分,升麻6分,泽泻(盐水炒)1钱,苍术(米泔水浸)1钱,神曲1钱,甘草5分。

52 主治

《不知医必要》卷三方之升阳除湿汤主治酒湿脱肛。

5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2片,水煎服。

6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之升阳除湿汤 61 组成

羌活1钱半,独活1钱半,苍术1钱半(炒),防风1钱半,葛根1钱半,藁本1钱半,升麻8分(醋炒),白芷1钱半,炙草1钱半。

62 主治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之升阳除湿汤主治清气下陷,溲泻,经停,脉浮者。

6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64 各家论述

清气下陷,外邪不能解散,而清阳不升,故泄泻不已,天癸不至焉。羌活散太阳之邪从玄府而泄,独、葛散阳明之邪由肌腠而泄,苍术、白正散外邪以燥湿强脾,藁本、升麻升清阳以直通巅顶,炙草缓中以和胃气也。水煎温服,使外邪从汗而解,而清阳之气不复下陷,其内侵之湿无不马骎骎四布外达,何有泄泻不止,天癸不行之患哉!

7 《医钞类编》卷三方之升阳除湿汤 71 组成

羌活、防风、神曲(炒)、麦芽、半夏、益智、陈皮、猪苓、升麻、茯苓、泽泻、炙草。

72 功能主治

《医钞类编》卷三方之升阳除湿汤主治中湿身重,头重,膝腿肿疼,四肢倦,小便黄赤,大便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

7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8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二方之升阳除湿汤 81 组成

白术1钱半,白芍(酒炒)1钱,扁豆(炒,研)1钱半,苍术1钱,羌活8分,防风1钱,甘草(炙)1钱,独活1钱,升麻(盐炒)6分,柴胡(酒炒)5分。

82 功能主治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二方之升阳除湿汤主治一切阳衰湿证。

8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9 《盘珠集》卷下方之升阳除湿汤 91 组成

柴胡、升麻、猪苓、泽泻(炒)、陈皮、炙甘草、炒苍术、炒白术、防风、姜枣。

92 功能主治

《盘珠集》卷下方之升阳除湿汤主治肝脾湿热所致漏胎,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

10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方之升阳除湿汤 101 组成

羌活1钱半,葛根1钱半,防风1钱半,藁本1钱半,柴胡1钱半,白芷1钱半,苍术1钱半(炒黑),甘草1钱半,葱白3枚。

102 主治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方之升阳除湿汤主治孕妇泄泻,脉浮缓者。

10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104 各家论述

妊娠风干胃府,湿渍脾元,而大肠失传送之职,故肠鸣泄泻,胎孕因之不安焉。羌活散太阳之邪,而膀胱得操蓄泄之权;葛根散阳明之邪,而脾胃自雄健运之职;防风疏风于表,生用更能胜湿;苍术燥湿于里,炒黑不损胎元;藁本外透颠顶以疏风,白芷内达阳明以散湿;柴胡升少阳清气,则腠理可密;甘草缓阳明胃气,则中气自调;葱白通一身之阳以安胎气于泄泻之余也。水煎温服,使风邪外散,则湿气在内亦解,而肠鸣泄泻无不止,胎孕不安无不宁矣。

11 《古今医鉴》卷四方之升阳除湿汤 111 组成

升麻1钱,柴胡1钱,防风1钱,茯苓8分,猪苓1钱,泽泻1钱,苍术1钱,陈皮8分。

112 功能主治

《古今医鉴》卷四方之升阳除湿汤主治湿郁在下。

11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1大片,水煎服。

114 制备方法

上锉1剂。

12 《杏苑》卷四方之升阳除湿汤 121 组成

白术3钱,陈皮1钱,甘草(炙)7分,麦芽7分,神曲1钱,益智仁8分,防风1钱,羌活8分,苍术1钱,升麻7分,柴胡1钱,猪苓1钱,泽泻1钱,半夏8分。

122 功能主治

《杏苑》卷四方之升阳除湿汤主治土气亏败,脾湿壅盛,抑遏阳气不得上升所致之泻泄无度,不思饮食,肠鸣腹痛,四肢无力。

12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大枣2枚,同煎,食后服。

124 各家论述

是方用白术、陈皮、炙甘草、麦芽、神曲、益智仁等,以补中健脾和胃,化宿食,进饮食;防风、羌活、苍术以疏壅湿;用升麻、柴胡引清阳之气上腾;猪苓、泽泻利小便、渗湿,导浊阴之气下降;半夏以降逆气。

13 《外科枢要》卷四方之升阳除湿汤 131 组成

甘草3分,麦芽3分,陈皮3分,猪苓3分,泽泻5分,半夏5分,防风5分,神曲5分,升麻5分,柴胡5分,羌活5分,益智仁5分,苍术1钱,白术2钱,茯苓7分。

132 功能主治

《外科枢要》卷四方之升阳除湿汤主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赤黄,四肢困倦。

13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14 《脾胃论》卷下方之升阳除湿汤 141 组成

甘草3分,大麦蘗面(如胃寒腹鸣者加)3分,陈皮3分,猪苓3分,泽泻5分,益智仁5分,半夏5分,防风5分,羌活5分,神曲5分,柴胡5分,升麻5分,苍术1钱。

142 功能主治

《脾胃论》卷下方之升阳除湿汤主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弱。湿盛血崩。

14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作1服,水3大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同煎至1盏,去滓,空心服。

144 各家论述

《脾胃论注释》:方中升麻、柴胡助清阳上行,羌、防、苍术祛风以胜湿,猪苓、泽泻利尿以渗湿,陈皮、半夏行气以化湿,六曲、麦芽导滞以和中。泄泻无度,近于滑脱,故用益智仁温中止泻,甘草保护津液,姜、枣和营卫,共奏升阳除湿之功。

145 附注

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升麻除湿汤”。

15 《顾松园医镜》卷九方之升阳除湿汤 151 组成

柴胡、升麻、防风、炒白芍、炒米仁、茯苓、炙甘草。

152 功能主治

《顾松园医镜》卷九方之升阳除湿汤主治受风飧泄,完谷不化,洞注有声。

153 运用

虚者,加人参。

16 《丹台玉案》卷三方之升阳除湿汤 161 组成

苍术2钱,白术2钱,茯苓2钱,白芍2钱,防风2钱,木通1钱,车前1钱。

162 功能主治

《丹台玉案》卷三方之升阳除湿汤主治痢久脾阴下陷,里急后重,至圊不能便者。

163 升阳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排除方法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

1、赤小豆薏仁茶或粥

将赤小豆、薏米仁、芡实、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等七味食材进行调配,赤小豆、薏米仁都是祛湿消肿利尿的食材,芡实健脾固肾,马齿苋等主要针对湿气重引起的长痘、口干口苦进行调理。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薏米祛湿虽好,但寒性太重,直接煮来吃,会伤脾。脾是负责运化湿气的,脾伤了,湿气更加的挥发不出。越想祛湿,反而越湿。脾与湿气是对“好友”,脾虚了,湿气会加重;湿气重,又会导致脾虚。所以要祛湿,需要同时健脾。这一点尤其重要。为什么有些人喝了红豆薏米粥,还是有湿气,很大地原因在于,本身湿气已经很重,伤及到脾了,或者说本身是脾虚湿盛,建议可以先将薏米炒到略微发黄,然后与红豆一起煮汤喝,可起到很好的健脾祛湿作用,而又不会增加寒气。

2、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把艾草(药店有卖的)点燃后在关元穴烤即可。

4、早上吃三片姜

5、适当午睡

6、戒烟戒酒

7、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负责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8、避免潮湿环境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2018考研交流群 586254585

以下是猎考考研小编整理的“2018年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目推荐“,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类:

科目方向书名作者出版社内科学《中医内科学》吴勉华、王新月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邓洪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方剂学《中医方剂学》李冀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针灸学《中医针灸学》王华、杜元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李灿东、吴承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药学《中医中药学》钟赣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备注:新版教材“十三五”规划教材已发布,考研网选取的是“十二五”版本,在网上也有不少考研前辈推荐更早的版本,因为部分高校出题还是依据之前的教材,请考研人针对目标院校酌情选择。中医综合教辅书籍:

系列书名作者出版社记忆手册《趣味方剂手册》刘学文主编上海中医药出版社考纲解析《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考纲精解》石岩、樊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习题解析《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系列刘钫、魏保生主编科学出版社《傲视宝典》北京博傲教育、医学考试在线组编中医古籍出版社

  第一篇 暑期备考2018考研暑期复习备考手册

2018考研6月复习计划

2018考研6-8月各科复习重点及建议

2018考研暑期复习这7件事让你备考效率翻倍

2017暑期来了,考研的你该何去何从?

  2018考研:专业课暑期复习指导

当暑期考研复习撞上实习 怎么选择?

2018考研暑期复习:如何保持一天不犯困

第二篇 择校择专业

2018考研全国各省市研招院校排行榜

2018考研地区划分及影响

2018考研34所自主划线高校汇总

研究生毕业薪酬高的10所综合性大学汇总

2018考研10个冷门高薪专业推荐

第三篇 备考安排

2018考研需要知道的20个时间节点

2018推免生报名入口

2018考研政治复习规划

2018考研英语总体复习规划

以上是猎考考研为考生整理的“2018年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目推荐”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猎考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推免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猎考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考研报录比有什么作用?

  全国各院校历年考研报录比(持续更新中)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名 称清湿散

组  成白芷、苦参、夏枯草、青黛、黄柏、蛤粉、枯矾、雄黄、乌贼骨、冰片。

性 状散 剂

功能主治湿 疹

用法用量患者渗出液多者将本方用醋调敷患处,出液少或者无出液者用麻油调敷患处,每日一次。

方 解中医认为湿疹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急性湿疹多见湿热之证,慢性湿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时以清热利湿,疏风养血润燥为主。本方中白芷祛风散寒,消肿排脓,燥湿止带;苦参清热燥湿,用于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夏枯草清肝、散结;青黛清热解毒,凉血,用于温毒发斑;黄柏用于湿热泻痢,湿疹瘙痒;枯矾、雄黄用于燥湿;乌贼骨收湿敛疮,主治湿疹溃疡。

临床应用 湿疹在早期或急性阶段,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难见的水疱,严重时有大片渗液及糜烂;在亚急性状态,渗液减少及结痂,患处由鲜红变暗红,没有大片的糜烂;在慢性状态,渗液更少或完全干燥而结痂,往往和鳞屑混合而成鳞屑痂,患处颜色更暗或是发十色素沉着,有时色素减少,在皮纹尤其运动程度较大的部位容易发生裂口,长期摩擦搔抓能引起显著的苔藓样化。

疗 效 本研究所通过对56例进行治疗和跟踪,经过5天治疗,36例康复,12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总作用率982%。

注意事项 1勿口服,存放儿童触及不到地方。

2忌食辛辣食物。

3涂药不要过厚,瘙痒时勿用热水烫洗。 早在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中便已有关于湿疹之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论及病机十九条中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浸*疮,黄连粉主之。”首先提出中医治疗本病之方药。嗣后,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诸久疮者,为风湿所乘,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明确指出风、湿、热三邪为主要致病因素,初步奠定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基础。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补充了饮食不当,内生湿热之病因,并提出用蛤粉散外治方法。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描述:“此症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湿*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不仅对本病的临床症状作了较详细的叙述,而且将内因和外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上论述表明,古代医家治疗本病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湿疹,中医称为“湿毒疮”或“湿气疮”。所谓“毒”,是指一些热毒,令身体产生排斥及敏感反应,而这些热毒可能是由食物、药物或日常用品(如油漆、化工胶、樟脑丸等)引致。至于“湿”,是指身体机能受湿阻以致呆滞。由于人体有七成是水份,若水的运行停滞不顺,身体便会处于“湿”的状态,症状是四肢沉重、水肿、脾胃不和、大便稀薄等。

湿疹病患者兼受热和湿两种病邪困扰。病者一方面有实火,但却因身体机能呆滞,以致人体的化工厂肝脏未能发挥疏泄排毒的功能,将体内的热毒从大小二便排出体外。结果只好转而从毛孔排出,若微循环系统欠佳或毛孔闭塞,毒素便会积聚在体内。当积聚至某程度时,或吃了一些致敏的食物后,便会出现湿疹之类的皮肤病。其次,除皮肤问题外,湿热者亦会有胸腹胀闷不舒、大便秘(便秘食品)结或泄泻、小便短少赤黄等病症。

中医医治湿疹的方针,是把体内积聚的热毒引发出来而予以排除,同时要改善体质,令机能回复正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外治法、内治法、针灸法、火罐刮痧法。其中外治法因其效速效验,无需内治法辩证诊断之繁琐,亦无需针灸法之对手法技巧要求之严格,应用最为广泛。

清湿散的中药成分 皮肤湿疹多属湿热二邪蕴结,缠绵难解,日久化毒,毒邪交织,郁于肌肤不得外泄,阻滞气血。治当以清热燥湿、散结解毒为首。清湿散方中用药亦以此为重,以达彻底拔毒之功效。

苦参:良药苦寒 清热燥湿

苦参,性寒,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多用于治疗皮肤瘙痒、湿毒疮疡、湿疹疥癣等。《滇南本草》载其可:“凉血,解热毒,疥癞,脓窠疮毒。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苦参素来即为皮肤要药,对湿疹的功效尤其显著,清湿散方中将苦参与白芷、黄柏等配伍适用,更能发挥其退热泄降、荡涤湿火之功,“故能杀湿热所生之虫”(《本草正义》)。

蛤粉:湿疹名药 解结散毒

蛤粉,清热,利湿,解结气,散肿毒,治水气浮肿。“寒散热而咸走血,故能消焉”(《本草纲目》)。中医古籍名著《外科正宗》卷四中即针对湿疹内生湿热之病因提出用蛤粉散外治之方,表明蛤粉祛除湿热之功已为历代医家所共识。清湿散以蛤粉入药,可使其清热利湿之效更佳,治疗更彻底。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第二节五行学说

第三节 怎样认识阴阳五行学说

第三章四诊八纲

第一节四诊

第二节八纲

第四章 病因学说及辨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及辨证

一、六*

二、七情

三、疫疠

四、痰饮

五、瘀血

六、饮食失宜

七、劳逸失常

八、外伤及虫兽伤

第五章 脏象及脏腑证治

第一节 气、血、精、津液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第二节 心与小肠

一、心的生理病理

二、小肠的生理病理

三、心病的辨证论治

四、小肠病的辨证论治

附:心痹

第三节 肝与胆

一、肝的生理病理

二、胆的生理病理

三、肝病的辨证论治

四、胆病的辨证论治

附:黄疸

第四节 脾与胃

一、脾的生理病理

二、胃的生理病理

三、脾病的辨证论治

四、胃的辨证论治

附1:胃脘痛

附2:中医脾胃实质探讨近况

第五节 肺与大肠

一、肺的生理病理

二、大肠的生理病理

三、肺病的辨证论治

四、大肠病的辨证论治

附:咳嗽

第六节 肾与膀胱

一、肾的生理病理

附:女子胞

二、膀胱的生理病理

三、肾病的辨证论治

四、膀胱病的辨证论治

五、两脏证治

附:水肿

第六章卫气营血辨证

第一节 卫分证治

第二节 气分证治

第三节 营分证治

第四节 血分证治

第七章治则

第一节 治疗原则

第二节 治法

第八章中药和方剂

第一节 方药的概论

一、中药的基本知识

二、方剂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常用中药及方剂

一、解表药和方剂

(一)解表药

(二)解表方

二、清热药和方剂

(一)清热药

(二)清热方

三、温里药和方剂

(一)温里药

(二)温里方

四、祛风湿药和方剂

(一)祛风湿药

(二)祛风湿方

五、泻下药和方剂

(一)泻下药

(二)泻下方

六、止咳化痰平喘药及方剂

(一)止咳化痰平喘药

(二)止咳化痰平喘方

七、消导药和方剂

(一)消导药

(二)消导方

八、祛湿药和方剂

(一)祛湿药

(二)祛湿方

九、理气药和方剂

(一)理气药

(二)理气方

十、理血药和方剂

(一)理血药

(二)理血方

十一、补益药和方剂

(一)补益药

(二)补益方

十二、镇潜熄风药和方剂

(一)镇潜熄风药

(二)镇潜熄风方

十三、固涩药和方剂

(一)固涩药

(二)固涩方

十四 开窍药和方剂

(一)开窍药

(二)开窍方

十五、驱虫药和方剂

(一)驱虫药

(二)驱虫方

第九章 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第一节 冠心病

第二节慢性肝炎

第三节溃疡病

第四节大叶性肺炎

第五节 肿瘤

第十章经络及针灸

第一节 经络腧穴总论

一、经络的组成与作用

二、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

三、经络的临床应用

四、腧穴的分类

五、腧穴的作用

六、腧穴的定位

第二节 经络腧穴各论

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

三、奇穴

第三节 刺灸法

一、毫针刺法

二、灸法

三、穴位注射疗法

四、耳针疗法

五、头针疗法

第四节 其他疗法

一、按摩疗法

二、发泡疗法

三、熏洗疗法

四、敷药法

五、热熨法

六、贴药法

七、吹药法

第五节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一、中风

二、感冒

三、中暑

四、哮喘

五、呕吐(附:呃逆)

六、泻泄

七、痢疾

八、便秘

九、癃闭

十、淋证

十一、遗精

十二、阳痿

十三、不寐

十四、癫狂

十五、痫证

十六、眩晕

十七、头痛

十八、痹证

十九、痿证

二十、面瘫

二十一、坐骨神经痛

二十二、痛经

二十三、胎位不正

二十四、肠痈

二十五、扭伤

二十六、耳鸣、耳聋

二十七、牙痛

中医·腹泻腹泻:1经外奇穴名;2泄泻。经外奇穴名·腹泻腹泻为经外奇穴名。出《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腹部,脐下5分。计1穴。主治腹泻。一般直刺05~10寸。病症名·腹泻腹泻即泄泻。指粪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加的表现,是多种类似症状的统称。泄泻(diarrhea)为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又称下利(汉唐时期)。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泄泻现常分为外感泄泻、内伤泄泻、久泻等进行辨治,详见泄泻条。泄泻的定义《中医药学名词》(2004):泄泻是指以腹泻、便溏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药学名词》(2010):泄泻病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古人论述泄泻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亦有根据病因或病机而称为“暑泄”、“大肠泄”者,名称虽多,但都不离“泄泻”二字。《丹台玉案·泄泻门》指出:“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缔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百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奇效良方·泄泻门》:“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泄。”历代医书中,对本病的脉、因、证、治都有较详细的记载。《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温胜则濡泄。”《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指出:“寒邪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篇说:“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

详见百科词条:腹泻 [ 最后修订于2018/8/16 10:45:05 共3375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