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繁体字和简体字哪个更好根据古代汉语专题网络电大
根据古代汉语专题网络电大,简化体相较于繁体字更具优势。首先,简化体笔画少,易于记忆和书写,降低书写成本,提高效率。其次,简化体的排版和印刷更加高效,广泛应用在各类文书、广告、标识、警示等场合。然而,繁体字具有浓厚的文化历史传统和艺术价值,在一些正式场合,如书法、文学创作等,仍然是必须使用的。此外,一些传统文化习惯、典故、成语等在繁体字形式下更为贴近其原有的含义和用法,因此在阅读和理解上,繁体字可能更为准确。
总之,繁体字和简化字各有利弊,在具体场合下需要根据需求和目的作出选择。在电大考试中,应根据题目要求和答题要求使用相应的汉字形式。
中国的文字最初的形式是甲骨文,后来又演变出了金文等,到了战国时期,各国都又各自的文字,像诅楚文,大篆,石鼓文等。到了秦朝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使天下通行小篆,到汉代以后,汉朝政府又将之变为隶书,只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一次大变革,自此以后中国文字幼圆的笔画变成方自的笔画,字的象形意味大大失去,后来又演变除了楷书,行书等形式,不过这时的文字仍是繁体字,而简体字的使用是近代以后的事,大约可晚到民国以后。
简化的概念自古就有,随着时代的发展,简化过的字就保留下来了,就是我们今天常用的字。现在人们所说的简化字,是指中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推行的简化字。你说的古籍中有的繁体字没有简化,主要是为了保持古籍的原有特色,方便读者理解原文本意。因为有些字简化之后失去了原来结构,无法理解其本意,不利于文言文学习。例如:“发”就有“发”、“发”之分,用繁体,就能很容易分辨词义。
楼主,你的命题是发展。既然你说的是发展,那自然就是简体字。
简体字本来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简体字并非我们现代造出来的文字,简体字的绝大部分都来源于自古有之的古字、草字和俗字。有不少简体字的历史比繁体字还要久远。所以简体字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汉字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简化一直是主要倾向,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都有简体字。现在见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殷商武丁时期(公元前1250年开始)的甲骨文,距今3259年。此前陶文符号只认出了个别符号,还读不出一句话来,因而还不能证明已经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或者文字。战国和秦汉时期是汉字形体大变动的时代,篆书变为隶书,再到楷书,都是在这段时间里完成的。由古代篆书到近代汉字隶书的隶变是质的飞跃。东汉后期出现楷书,从此字体才稳定下来,汉字形体是汉朝定型的,一直用到今天,这样我们的文字才称为“汉字”,到现在为止总共使用了约1849年。
简化的原则是约定俗成。1956年以来正式推行的简体字大多数古已有之,有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刘复和李家瑞的《宋元以来俗字谱》(1930年)、钱玄同的《简体字谱》(1935年)等为证。《简化字总表》第一表350个字、第二表132个字,共482个字。有人考察其中388个字的来源,发现汉代和以前出现的有111个字(占2861%),三国到唐代出现的有55个字(占1417%),唐代和以前的合计有166个字(占4278%),宋代到清代出现的有175个字(占451%),清代和以前的合计有341个字(占8788%),民国时期出现的有46个字(占1186%),民国和以前的合计有387个字(占9974%),1949年以后出现的仅有1个字(占026%)。
书法家和群众创造并使用了不少简体字,因此说简体不好看不符合事实。
书法家写的简体字就非常好看。例如:
楷书字帖:唐代虞世南(?—638年)书《孔子庙堂碑》中有:状、弥、将、于、来、随、尔、涌、麦、继。
褚遂良(?—658年)书《雁塔圣教序》中有:盖、弥、净、箧、纲、随。
草书是简体字的重要来源。
汉代史游《急就章》中有:时、东、陈、孙、检、帐、项、楼、来、夹、颊、侠、箧、贝、学、见、为、伪、长、张、随、状、问、觉、乐、犊、读、断、变、郸。
据明拓肃府本《淳化阁帖》,晋代王羲之(303年—361年)帖中有:东、岂、试、为、缅、临、终、张、时、将、见、当、孙、扬、实、尔、鲤、鱼、与、诏、长、乐、陈、来、诚、绝、顾、灾、宽、饮、谢、杨、学、万、发、问、怅、颐、视。
王献之帖中有:尝、临、谓、诸、当、问、顿、许、尔、闻、弥、将、来、终、缠、绝、随、门、与、岂、劳、肾、为、汤、怅、时、经、传、写、孙、觉、陈、见、茎、顺、东、险、会、诣、请。
行书字帖中见到王羲之用过:于、将、随、终、岂、谁、维、侠、绵、绛、结、给、粮、纺、谓、语、为、数、谢、败、丧、盖、纸、书。
唐朝欧阳询(557年—641年)用过:来、闰、馀、问、盖、维、临、终、随、隐、将、侠、荣、门、闲、墙、粮、顾、纸、纷、绥、纭、间、丧、辞、结、数、状。
唐朝虞世南(?—638年)用过:来、问、礼、绝、维。
宋朝苏轼(1037年—1101年)用过下列简体字:顾、盖、来、堕、于、饥、误、敛、将、请、绝、万、尔、贾、闻、祷、须、阙、计、时、诚、夸、纳、记、诉、纠、与、访、谁、长、诗、语、馀、缘、弥、纪、闲、终、谓、闰、债、状、谒、见、间、挟、维、问、谈、啸、传、东、宽、当、闰、绝、须、数、挟、细、鸾。
元朝赵孟頫用过下列简体字(1254年—1332年):来、给、诸、惮、质、丧、将、门、壶、设、请、绝、违。
明朝董其昌用过的简体字(1555年—1636年):记、为、将、纳、缉、于、万、证、盖、萧、顾、楼、赋、长、与、谓、览、尽、时、诸、谱、传。
清朝郑板桥用过下列简体字(1693年—1765年):问、觉、尽、梦、诗、来、绸、缪、潍、为、两、现、画、闻、壮、剑、红、饭、贾、见、语、状、胆、尔、阅、词、缓、继、应、给、证、宽、讯、说、请、违、麦、随、时、课、该、调、结、约、对、详、诉、贤、险、赋、蒋、学、劲。
一部分简体字是群众创造的。敦煌出土文献中的俗字有:爱、绊、笔、缠、尘、虫、床、纯、辞、断、堕、尔、盖、个、顾、挂、国、号、饥、迹、继、夹、荚、颊、坚、检、将、绛、经、颈、来、赉、礼、怜、粮、乱、脉、门、弥、鸣、纽、凭、栖、齐、启、弃、悭、墙、惬、箧、轻、师、随、万、闻、问、无、狭、侠、贤、挟、兴、烟、痒、异、隐、与、语、岳、灾、沾、众、嘱、装、庄、壮、状。
简体字中一部分是古本字,一部分是书法家造的,一部分是群众造的,都是我国的文化遗产。长期以来,简体字、繁体正字与异体字事实上并行。简化实际上是以简体字取代繁体字的正体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简化是根据“述而不作”的精神选定简体字。本来许多字的简体和繁体都在使用,简体字人们天天接触,基本上已经约定俗成,与繁体多有形体上的联系,并不难学。因此,采用简体字不会造成文化断层,根本谈不上割断历史。简体字可以用来印古籍,传播古代文化。方案中2236个简体字平均103画,相应的2259个繁体字平均156画,平均每个字减少53画,提高了汉字的清晰度,节省目力,实行简体字的大陆地区近视眼比例低于使用繁体字的台湾和香港,节省学习和记忆的负担,节省写字的时间,体现了以人为本。
我们想传播中国的文化,是向世界传播我们的思想、理念。而语言和文字则是一种媒介、一种工具。根本上说,文字是语言的书面表达,我们发展中国文化,是要发扬我们的思想,而非是汉字本身,汉字只是一种工具,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所以只要我们的文字能够完成表达思想的功能,简体和繁体是没有区别的。要说区别,只在于简体更容易使用。所以自然更有利于发扬中华文化。
简体字不仅在使用上更加便利,易于推广。更重要的是,绝大部分的简化字,完全符合汉字的造字原理。97%的简体字,符合”六书“造字法。所以,一些人认为的”简体字没有字理“的观念实际上是十分错误的,您可以看看本人花费半年时间整理的简化字字理剖析资料《说文解字简化字总表版》——简化字理全剖析的帖子:http://tiebabaiducom/p/1289387818具体的可以到百度贴吧”简体字吧“来讨论。
1956年简体字开始使用。
汉字简化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
1964年国务院又公告了《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使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第三表是由第二表类推的1754字,共2236字,这就是今天通行大陆的简体字。
扩展资料
简体字实施之后,许多人看不懂前人的书画、古籍、以及古迹上的题字,这将造成文化断层的现象,于是提倡“识繁应简“。也就是鼓励写简体字,但是要多认识繁体字。就好比实施白话文之后,仍然要阅读文言文。大陆很多招牌常看到繁体字,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南方航空、“宏碁“电脑。大部份圣诞卡、贺年卡多为繁体字,匾额、书法繁简并存。
在北京,“中国海淀购书城“大招牌、北大的“艺专“大浮雕字,许多招牌为求美观,使用繁体字较多。不过,教科书、出版社、电视等则一律用简体字,但是古籍的出版社也有使用繁体。
作为独特的一门艺术:中国书法,在中国大陆一直没有被简化字所约束。因为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举世独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艺术的功能不在于传递信息和记录历史,所以,没有必要用简化字的形式。事实上,草书艺术本来就是简化字。要把一个多重笔划的字,艺术的简化,再表现美的形态,这绝非易事,而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参考资料:
本文2023-08-05 09:41: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