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莱菔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莱菔简介,第1张

《辞典》:莱菔出处《唐本草》拼音名LáiFú别名荚、芦萉(《尔雅》),芦菔、荠根(《说文》),罗服(《潜夫论》),萝瓝(《汉书》晋灼注),雹葖(《经典释文》),紫菘(《唐本草》,萝卜(孟诜),紫花菘、温菘、萝苗、楚菘、秦菘(《本草图经》),土酥(《蔬食谱》),葖子(《癸辛杂识》),萝白(《广州植物志》)。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1米。根肥厚,肉质、大小、色泽、形状不一。茎租壮,具纵纹及沟,有分枝,多少有白霜。根生叶丛生,成琴形羽状分裂,长达30厘米,疏生祖毛;茎下部叶琴形羽状分裂,长12~24厘米,顶端裂片最大,先端钝,两侧裂片4~6对,沿叶轴对生或互生,三角状卵形,愈向下裂片愈小,先端锐,边缘钝齿状或牙齿状;茎上部的叶渐小,叶片矩圆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短尖,边缘有浅锯齿或近于全缘;基部具短柄或近无柄。总状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萼片4,线状长椭圆形,绿色,外面带淡紫色;花瓣4,倒卵状楔形,具长爪,白色,淡紫色或粉红色3雄蕊4强;雌蕊1,子房细圆柱形。长角果圆柱形,肉质,在种子处稍向内缢缩,先端具较长的尖喙。种子呈卵圆形而微扁,直径约3毫米,红褐色。花期3~6月。果期5~8月。生境分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化学成份根含糖分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各部分还测得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苯丙酮酸、龙胆酸、羟基苯甲酸和多种氨基酸。鲜根含甲硫醇775毫克%、维生素C近20毫克%,因不含草酸,是钙的良好来源。含锰041毫克%,硼约7毫克%(干重)。又含莱菔甙。药理作用醇提取物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较敏感;有血清时,活力降低一半;亦能抗真菌。莱菔根中的酸性物质对小鼠皮下注射3克/公斤或腹腔注射2克/公斤,皆无毒性,对兔皮下注射1克/公斤仅有轻微、短暂之毒性反应。另据报

详见百科词条:莱菔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25:27 共323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

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扩展资料

从壮族民间流传的盘古神话中所反映的兄妹结婚以及对于磨刀石、葫芦及雷王的崇拜等形态古老的内容,证明来宾壮族盘古文化起源于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朝任_在《述异记》中有“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的记载。

这是已知的古籍上关于“盘古祠”的最早记载。当代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认为,“桂林郡”就在今来宾市象州县境内。到明清时期,来宾的盘古信仰达到鼎盛阶段,盘古庙在各地大量出现。到了20世纪90年代,积淀深厚的来宾盘古文化再度兴旺起来,有关盘古信仰和传统习俗得到了恢复。

-盘古

我国古代历史上很早就有了关于治疗牙齿的记载,然而,关于牙齿的治疗,在古时并未被归纳于一种正统的医术,而是被当作一种手艺,流传了下来。并且古代的治牙方法并不那么高超和行之有效。

在古时,许多王公贵族都深受牙痛的侵扰,早在东汉时期,神医张仲景就已经有了要将蛀牙上面的神经杀灭的意识。他所留下的医书中记载了一份内含雄黄的配方,帮助人们杀灭牙齿的神经。然而从配方成分上来讲,这份配方中的药材混合到一起是有毒性的,所以这份配方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应用意义。而之后的人们也还是一直面对着牙痛的问题并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若是牙痛多数人只能硬生生的忍着。还有的人牙痛时用醉酒来麻痹自己减少疼痛。

古时也有镶牙的技术,但是与现代不同,当时所镶上的牙齿,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只是出于美观或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古时的达官显贵或是豪富常常会用贵金属或是名贵的木材来镶牙。这样材料的牙齿并不能用来咀嚼食物。

古代还有对于拔牙和补牙的记载,然而历史上也有很多人,因拔牙后牙齿发炎,无法医治导致死亡的。关于补牙的方法倒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实用意义,然而,由于我国古时对牙齿神经一直没有有效的处理方法,补牙也只能将牙齿缺口填补上,不能解决牙齿疼痛。综上所述,我国的治疗牙齿的意识都十分的超前,但是缺少正确的治疗方法。所以牙痛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国古人们上千年也都没有解决的方法。一直到近代时期,西医的口腔医学传入中国,牙齿的各种问题才有了正确的解决方案。我们也终于不用忍耐牙痛了。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胡桐泪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胡桐泪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状 28 性味 29 归经 210 功能主治 211 胡桐泪的用法用量 212 注意 213 附方 214 各家论述 2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胡桐泪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胡桐泪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胡桐泪 1 拼音

hú tóng lèi

2 《辞典》:胡桐泪

21 出处

《唐本草》

22 拼音名

Hú Tónɡ Lèi

23 胡桐泪的别名

胡桐律(《汉书》颜师古注),石律(《日华子本草》),石泪(《岭表录异》),胡桐堿(《纲目》)。

24 来源

为杨柳科植物胡杨的树脂,在土中留存多年而成。

25 原形态

胡杨,又名:胡桐(《汉书》)。

乔木,高15~30米。嫩枝有细毛,一年后脱落,冬芽有毛,无粘胶。叶形变异甚多,在长枝或幼树的叶披针形、条状披针形或菱形,长5~12厘米,多敷为全缘,有短柄;在短枝或老树枝上概为广卵形、肾形,长25~7厘米,边缘有牙齿,叶柄长3~6厘米;又在同一树或一枝上可见有两者中间的叶形。花单性,雌雄异株;葇荑花序;雄花序长15~25厘米;雄花之苞倒披针形,早落;雄蕊23~27;雌花序长3~5厘米;雌花子房无柄,附着于花盘基底,柱头6裂,紫红色。蒴果长椭圆形,长8~15毫米,有短柄。

26 生境分布

分布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27 性状

分老式、新式两种。一老式:树脂流入土内年月较长。呈大小不一的块状或碎粉状,土**。质酥易碎。二新式:树脂流入土内年月较短。多为不规则的圆块,樱绿色。质软色嫩,不易破碎,带酸性。以年久、色黄、无泥杂者为佳。

28 性味

《唐本草》:"味咸苦,大寒,无毒。"

29 归经

入胃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阳明经。"

②《本草求真》:"入胃,兼入肾。"

210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软坚。治咽喉肿痛,齿痛,牙宣,牙疳,骨槽风,瘰疬。

①《唐本草》:"主大毒热,心腹烦满,水和服之取吐。"

②《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齿牙疼痛,骨槽风劳,能软一切物。"

③《日华子本草》:"治风蚛牙齿痛,兼杀火毒并面毒。"

④《医学启源》:"瘰疬非此不能除。"

⑤《纲目》:"咽喉热痛,水磨扫之,取涎。"

⑥《本草汇言》:"降火热,滑痰结。"

211 胡桐泪的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含漱或研末撒。内服:入散剂。

212 注意

①《海药本草》:"多服令人吐。"

②《本草汇言》:"胃家虚寒不食者勿用。"

213 附方

①治咽喉急胀,肿结不通:胡桐泪三钱,硼砂二钱,生矾一钱,胆星一钱五分。共为末。用一、二茶匙姜汤调咽。(《本草汇言》)

②治湿热牙疼,喜吹风:胡桐泪入麝香掺之。(《纲目》)

③治齿缝忽然出血不止:胡桐泪半两,研罗为末,用贴齿缝,如血出不定,再贴。(《圣惠方》)

④治牙齿根宣露挺出,脓血,口气:枸杞根一升(切),胡桐泪一两。上件药,和匀,分为五度用,每度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热含冷吐。(《圣惠方》)

⑤治牙齿宣露有脓血出,及小儿虫蚀疳断:葶苈、胡桐泪各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于患处掺之。(《圣济总录》)

⑥治走马牙疳:胡桐堿、黄丹等分。为末掺之。(《医林集要》)

⑦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一般胃痛:胡桐树树脂。打碎,放入盆内,加等量水,加热使其溶化,用四层纱布过滤,收集滤浓,沉淀24小时,急火煎熬,切勿搅拌,至水分蒸发完即成深褐色固体,若底层炭化过重,则去掉不用;最后碾成细末,装瓶内密封。用法,10%梧桐堿液,成人每次10毫升;粉剂每次一克,一日两次,饭后服,七日为一疗程。(《新疆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214 各家论述

①《纲目》:"石泪,入地受卤气,故其性寒能除热,其味咸能入骨软坚。"

②《本草经疏》:"胡桐泪,《经》曰:热*于内,治以咸寒;又曰:在高者因而越之。苦以涌吐,寒以胜热,故主大毒热,心腹烦满,取吐而效也。《日华子》以之治风虫牙齿痛,李珣谓其能治骨槽风、齿匿,元素言瘰疬非此不能除,皆资其苦能杀虫,咸能入骨软坚,大寒能除极热之用耳。"

215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胡桐泪的方剂 胡桐泪散

sǎn《医宗金鉴》卷六十五:胡桐泪散:处方:胡桐泪细辛川芎白芷各45克寒水石(煅)6克生地3克青

枸杞根散

卷三十四:枸杞根散:处方:枸杞根槐白皮各60克胡桐泪细辛各30克川椒75克(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

馘鬼散

拼音:guóguǐsǎn处方:黄连、胡桐泪、荆芥穗、薄荷、升麻、羊胫骨灰各等分,麝香少许。制法:上

青莲膏

拣,锉,捣绞,取汁1斗煎取1升),生麻油1升,胡桐泪1两(绵裹)。功效:明目、生发、凉脑。用法用量

补气泻荣汤

分,生地黄4分,桃仁3个,桔梗半钱,麝香少许,胡桐泪1分,虻虫(去翅足,微炒)2个,水蛭(炒令烟尽

更多用到中药胡桐泪的方剂

用到中药胡桐泪的中成药 青黛散

方名:青黛散组成:青黛半两,蛤蟆1枚(烧灰),胡桐泪半两,麝香1分,胡黄连半两,芦荟半两。主治:《

桑麻丸

拼音:sāngmáwá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angmaWan标准编号:WS3B101591

八宝眼药

明目止痛。治暴发火眼,两眼肿痛,羞明畏光,见风流泪,眼边赤烂。附注:本方由《丹溪心法附余》光明拨云

蚕茧眼药

热散风,消肿止痛。用于暴发火眼,睑烂痛痒,羞明热泪。用法与用量:外用,将药茧周围用针扎孔,开水泡熏

明睛地黄丸

拼音:míngjīngdìhuángwá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MingjingDihuangWan

更多用到中药胡桐泪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胡桐泪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胡桐泪

故名胡桐。虫食其树而汁出下流者,俗名胡桐泪,言似眼泪也。其入土石成块如卤堿者,为胡桐堿(音减)。或云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二十一口齿门]齿龈宣露

子干姜(炮裂)菖蒲莎草根(去毛)木香青黛(研)胡桐泪(研各一两)棘刺(烧灰研半两)上一十味,捣研为

《普济方》:[卷六十九牙齿门]齿龈宣露

能饮食。鸡舌香当归青葙子干姜菖蒲莎草根木香青黛胡桐泪棘刺上等分为散。玉池散治风牙疼。肿痒摇动。齿龈

《外科心法要诀》:[卷五齿部]牙宣

摇,山药杏茴苓骨脂,胡芦巴续川楝桃。胡桐泪散胡桐泪细辛川芎白芷(各一钱五分)寒水石(,二钱)生地(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齿部]牙宣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象牙 21 拼音名 22 象牙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象牙的用法用量 27 备注 28 摘录 3 《中华本草》:象牙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来源 35 原形态 36 生境分布 37 性状 38 化学成份 39 炮制 310 性味 311 归经 312 功能主治 313 象牙的用法用量 314 附方 315 各家论述 316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象牙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象牙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象牙 1 拼音

xiàng yá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象牙

21 拼音名

Xiànɡ Yá

22 象牙的别名

象牙屑

23 来源

来自长鼻目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E africanns capensis),以牙屑入药。

24 性味

甘,寒。

25 功能主治

清热定惊,拔毒生肌。用于惊风癫痫,热痰骨蒸;痈疮肿毒。

26 象牙的用法用量

05~1钱。

27 备注

本品多为加工雕刻象牙时刮下的碎屑。

2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象牙

31 出处

出自《药性论》;《本草衍义》:象牙,取口两边各出一牙,下垂夹鼻者,非口内食齿。

32 拼音名

Xiànɡ Yá

33 英文名

Elephant tusk

34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牙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phas maxim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多以雕刻象牙时剩下的碎料供药用。

35 原形态

亚洲象,身体头庞大,体高可达25m,重可达56t。头长大,前额凹,颈短。耳较大,似蒲扇,向后遮盖颈部两侧,眼睛小。鼻吻呈圆筒形,突出甚长,舒展伸缩自如,可垂至地面,下面较细,末端为筒形,突出甚长,舒展伸缩自如,可垂到地面,下面较细,末端为鼻孔,杯口状,前缘有一指状突起,是持握器管。雄象上颌门齿突出口外,略向上翘,长达1518m,全齿呈圆锥体状,每对象牙重约20kg。四肢粗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全身灰色或棕灰色,皮厚,皱褐多,稀疏地散生著粗毛。

3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湿度较高的热带、亚热带或其复合类型的沟谷,山坡及稀树地带。具群居性,性喜水,早晨及夜晚觅食,爱吃野芭蕉芦类、棕叶芦、董棕、各种竹类。

资源分布:分布于亚洲南部各国,我国仅云南南部及西南部有分布,数量不多。

37 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多呈碎屑状,形状极不规则。表面浅赤色或**,并有纵行的浅沟纹。内为银白色。片块状者,纵剖面有纵横交叉的波纹,横断面可见同心轮纹。质坚而脆。无臭,无味。以外面浅赤色、内面银白色、显油性者为佳。

38 化学成份

亚洲象的牙含磷酸钙(cealcium phosphate)57%60%,牙基质含磷酸钙40%43%,少量脂肪。牙中有机物质含量较高,是其特点。

39 炮制

《开宝本草》:“刮取屑,细研。”屑为末,炙令黄。“《医宗金鉴》:“切碎。”《本草分经》:“锉屑煎服。”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或粉碎成细粉。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310 性味

味甘;性寒

311 归经

心;肾经

312 功能主治

清热镇惊;解毒生肌。主癫痫;惊风;骨蒸劳热;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痔漏

313 象牙的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3g;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磨汁涂。

314 附方

治杨梅疮成漏:象牙三钱,鳖甲、猬皮各一个。为未,枣肉九樱桃大,每一丸,空心小便化下,服七日后,仍用三味为末,猪胆汁调敷。(《医学入门》象牙丸)

315 各家论述

1《海药本草》:主风痫热,骨蒸劳,诸疮等,并皆宜生屑入药。

2《日华子本草》:治小便不通,生煎服之;小便多,烧灰饮下。

3《开宝本草》:主诸铁及杂物入肉,刮取屑,细研和水敷疮上。

4《医学入门》:生为末,主诸疮痔瘘,生肌填口最速。

5《本草经疏》:治恶疮,拔毒,长肉,生肌,去漏管。

6《本草正》:能清心肾之火,可疗惊悸风狂,骨蒸痰热。

316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象牙的方剂 象牙散

iàngyásǎn《疡科遗编》卷下:方名:象牙散组成:象牙屑1两(炙焦成炭,候冷)。主治:舌茧,无论

痔漏丸

炒)亦芍当归(酒洗)黄芩黄柏熟大黄各30克槐角子象牙末各60克蛇蜕(去头、尾)全蝎各15克金墨9克制

象牙丸

ngyáwán《圣济总录》卷一二四:方名:象牙丸组成:象牙屑1分,乌贼鱼骨(去甲)1分,陈橘皮(汤浸

珍珠象牙膏

,两片合住缚定,入水煮3炷香为度,研细末)1钱,象牙末1钱,天花粉末5分,官粉末1钱,白蜡1钱,香油

象牙抗增丸

gzēngwán《千家妙方》卷下:方名:象牙抗增丸组成:象牙100g,砂仁15g,独活20g,赤芍3

更多用到中药象牙的方剂

用到中药象牙的中成药 锡类散

San标准编号:WS3B045290处方:象牙屑938g青黛1875g壁钱炭313g人指

锡类含片

ian标准编号:WS3B045190处方:象牙屑938g青黛1875g人指甲(滑石粉制)1

珍珠散

茶、轻粉、官粉(烦)、五倍子(炒)、珍珠(研)、象牙(锉)各等分。主治:下疳疮。用法用量:以米泔水洗

舒痔丸

黄芩50g甘草30g牡丹皮150g胡黄连200g象牙屑200g大黄100g荆芥(炭)200g茯苓10

痔血丸

编号:WS3B203695处方:大黄80g象牙屑60g胡黄连80g乳香(制)20g桃仁60g刺

更多用到中药象牙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象牙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象

篆文),象耳、牙、鼻、足之形。王安石《字说》云∶象牙感雷而文生,天象感气而文生。故天象亦用此字。《南

《疡医大全》:[卷二十三后 ]痔漏门主方

当归(酒洗)露蜂房(槐树上的,微炒)川连(酒炒)象牙(各五钱)槐花(微炒)川芎(炒)滴乳香(包在新鲜

《普济方》:[卷六十四咽喉门]骨鲠(附论)

生者一两)京墨(好者一钱)金芋(即荸荠干者一两)象牙屑玳瑁屑犀角屑(各三两)墨煤(净者一两)上共为细

《证类本草》:[卷第十六]象牙

象牙无毒。主诸铁及杂物入肉,刮取屑细研,和水敷疮上,及杂物刺立出。齿主痫

《外科大成》:[卷二分治部上(痈疽)]下部后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人体部位名·曲牙 5 经穴别名·曲牙 51 曲牙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颊车穴的定位 56 取法 57 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功效与作用 59 主治病症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配伍 512 文献摘要 513 研究进展 6 颊车别名·曲牙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曲牙 1 拼音

qǔ yá

2 英文参考

Jiache poin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Jiáchē ST6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曲牙:1人体部位名;2经穴别名。

4 人体部位名·曲牙

曲牙为人体部位名[1]。即曲颊[1]。颊,是面的两旁,因其屈而向前,故称曲颊[2]。指下颌骨角[2][3]。《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上曲牙……”。

5 经穴别名·曲牙

曲牙为经穴别名[4][1]。《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曲牙二穴。”王冰注“为颊车穴也。”即颊车[1]。

穴位 颊车 汉语拼音 Jiache 罗马拼音 Chiache 美国英译名 Cheek Chariot 各

号 中国 ST6 日本 6 法

国 莫兰特氏 E7 富耶氏 E3 德国 M3 英国 S3 美国 St6

颊车为经穴名(Jiáchē ST6)[5]。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别名曲牙、机关、鬼床、齿牙、鬼林、臼关。属足阳明胃经[5]。颊车为十三鬼穴之一,鬼床[6]。颊即颊部,车即车舆,指下车(下颌骨),此穴在颊部下颌骨部位,故名颊车[5]。主治口眼㖞斜,颊肿,牙痛颊肿,齿痛,下齿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腮腺炎,口噤不语,牙关紧闭,流涎,项强,面肌痉挛,痄腮,口疮,癫狂等。

51 曲牙的别名

曲牙(《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机关、鬼床(《千金翼方》)、鬼林[7]、齿牙(《神灸经纶》)、臼关[7]。

5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

53 穴名解

颊即颊部,车即车舆,指下车(下颌骨),此穴在颊部下颌骨部位,故名颊车[5]。

颊,古谓之辅。颊和辅是单指上颔骨,车是单指下颔骨。颊车穴以下颔骨可以转动处而命名。《说文》:“颊,面旁也。”《说文》:“车,舆之总名也。”牙下之骨亦名车。《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释名》曰:“颐,或曰辅车,其骨强,可以辅持其口,或谓牙车,牙所载也。”凡器物借轮轴以助力者,皆可谓车,所以载物。颊车即指下牙床骨,今之所谓下颌骨。《医宗金鉴》:“总载诸齿,能咀食物,故名颊车。”此穴在下颔角之前咬肌中,故因其所在部位之骨名颊车而为穴名。[7]

54 所属部位

面[8]

55 颊车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3][9]。

颊车位于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咬肌附着部,用力咬牙时,当咬肌隆起处是穴(《针灸甲乙经》)[10]。

一说在“耳后坠下三分”(《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10]。

颊车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即沿下颌角角平分线上一横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正坐或侧伏取之[5]。

颊车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颊车穴的位置

颊车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颊车穴的位置(骨骼、血管)

颊车穴的位置(肌肉)

56 取法

正坐或侧伏,开口取穴,在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凹陷中。如上下齿用力咬紧,在隆起的咬肌高点处取穴。

颊车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即沿下颌角角平分线上一横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正坐或侧伏取之[5]。

沿下颌角角平分线上1横指,当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取穴[11]。

57 穴位解剖

颊车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咬肌。有咬肌动脉。分布著耳大神经、面神经及咬肌神经。皮肤由下颌神经的下牙糟神经的末支-颏神经分布,该神经与面神经的下颌缘支相交通。针由皮肤经皮下组织,穿咬肌表面的深筋膜进入该肌。营养咬肌的动脉由上颌动脉分出的咬肌动脉,支配该肌的神经则由下颌神经发出的咬肌神经。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咬肌[5]。

皮肤→皮下组织→笑肌→咬肌[9]。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耳大神经、耳颞神经(下颌神经分支)分布;深层有面神经下颌支、下颌神经咬肌支和面动脉分布[9]。

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及咬肌神经,并有咬肌动脉通过[10]。

58 功效与作用

颊车穴有疏风通络、利节消肿等作用[5]。

颊车穴有祛风清热,开关通络的作用。

颊车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于面部口旁,故不仅可以治疗牙痛、颊肿、牙关不利,而且还是治疗面瘫的主穴。[11]

颊车穴具有祛风活络开关之功,对风中经络之口㖞及齿痛、颊肿、口噤不开有较好疗效[11]。

59 主治病症

颊车穴主治口眼㖞斜,颊肿,牙痛颊肿,齿痛,下齿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腮腺炎,口噤不语,牙关紧闭,流涎,项强,面肌痉挛,痄腮,口疮,癫狂等。

颊车穴主治口眼㖞斜、颊肿、齿痛、牙关紧闭、面肌痉挛[9]。

颊车主要治疗面颊、口齿等疾患:如口眼斜、牙痛颊肿、口噤、流涎、项强,以及下齿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腮腺炎[5]。

颊车主治口噤不语,口眼斜,牙痛,面颊肿;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腮腺炎等[10]。

下齿痛宜取之,若上齿痛,宜取下关[7]。

颊车穴主治颊肿,齿痛,口㖞,面肌痉挛,牙关紧闭,口噤不语;痄腮,口疮流涎[11]。

颊车为十三鬼穴之一,统治一切癫狂症。

五官科系统疾病:牙髓炎,冠周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其它:脑血管病后遗症,甲状腺肿。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一般斜刺05~08寸,或透刺地仓[5]。

直刺03~05寸;或沿皮刺1~15寸[10]。

直刺03~05寸,或向地仓斜刺1~15寸[9]。

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11]。

向地仓方向平刺08~15寸。以治面瘫,可采用滞针法,即向同一方向捻转不动,然后手持针柄向患侧牵拉。

可向地仓方向透刺以治疗面瘫[11]。

向上、下斜刺05~08寸,以治上下牙痛,局部酸胀并向周围扩散。

采用针刺方向直指病所,治疗上、下牙痛,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周围扩散[11]。

治疗上、下牙痛时针尖应刺向上齿或下齿;治疗咬肌痉挛时针尖宜向上刺[11]。

直刺03~04寸,局部酸胀。

5102 灸法

可灸[5][11][9]。

艾条灸3~5分钟[10]。

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511 配伍

颊车穴配翳风、合谷治疗急性腮腺炎[5]。

颊车配合谷,有泻阳明热邪的作用,主治牙痛,颞颌关节炎。

颊车配大迎、承浆、合谷治疗牙髓炎及急性牙周炎(下牙)[5]。

颊车配地仓、合谷,治口喁、齿痛、颊肿[11]。

颊车配地仓、合谷,阳白、攒竹,有祛风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口眼歪斜,颊肿,齿痛。

颊车配下关、合谷,治颞颌关节炎[11]。

颊车透刺地仓,治面瘫[11]。

5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颊肿,口急,颊车痛,不可以嚼,颊车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牙关不开,口噤不语,失音,牙车疼痛,颔颊肿,颈强不得回顾。

《针灸大成》:主中风牙关不开,口噤不语,失音,牙车疼痛,颔颊肿,牙不可嚼物,颈强不得回顾,口眼㖞。

《类经图翼》:颊车、地仓、水沟、承浆、听会、合谷,主口眼㖞钭。

513 研究进展

下颌关节损伤:颊车配下关,针刺治疗效果好。

面瘫:颊车是治疗面瘫的常用穴,可针、可针灸并用,可电针,均能改善患者口角歪斜。

镇痛作用:电针颊车对三叉神经痛有明显的镇痛效应,实验表明,针刺对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敏细胞的诱发放电有明显抑制作用[11]。

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症:临床报道,以颊车、下关、合谷、内庭为主穴,配承浆、听会、翳风、太阳,采用透刺法有较好效果[11]。颊车配下关、合谷、内庭,治疗250例,有较好疗效。

对甲状腺功能影响:针刺颊车,组织学检查可见甲状腺功能低下,提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有治疗效应[11]。

治疗齿痛:在颊车穴注射鱼腥草注射液,用注射针头向内前方刺入05~1寸,得气后提插3~5次,将鱼腥草注射液2 mL缓慢注入,总有效率为100%。本法有抗菌、止痛、消肿作用[11]。

6 颊车别名·曲牙

目录 1 拼音 2 《嵩崖尊生》卷十五 21 组成 22 主治 3 《袖珍小儿》卷八 31 组成 32 主治 33 太和散的用法用量 34 制备方法 4 《御药院方》卷九 41 组成 42 功效 43 主治 44 太和散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太和散 1 拼音

tài hé sǎn

2 《嵩崖尊生》卷十五 21 组成

紫苏、陈皮、香附、羌活、枳壳、苍术、厚朴、山楂、神曲、麦芽、炙草各等分。

22 主治

小儿感冒、伤食相并。

3 《袖珍小儿》卷八 31 组成

干地黄、当归、人参、地骨皮、赤芍药、甘草各等分。

32 主治

小儿疮疱及伤寒时气,病后余邪不解发热。

33 太和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1钱,水煎服。

34 制备方法

上锉散。

4 《御药院方》卷九 41 组成

梧桐律半两,生干地黄半两,白茯苓半两,华阴细辛3钱,川芎3钱,升麻3钱,香白芷3钱,麝香半钱,青盐1钱,猪牙皂角(烧存性)2钱。

42 功效

去疳牢牙,定疼止痛。

43 主治

牙齿动摇,龈肉浮肿,虫蚛发痛。

44 太和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药少许,以指蘸药擦牙病处。

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青盐、麝香另研,拌匀。

古籍中的太和散 《寿世保元》:[卷八]伤食

一论内伤乳食。肚腹胀痛。外感风寒。头痛发热。宜服太和丸紫苏陈皮香附羌活苍术川芎枳壳山楂神曲(炒)麦芽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七·小儿部心主热]痘寒热

太和散治疮痘后寒热往来,嗜卧,顿闷躁乱。生地当归地骨皮人参甘草(炙)白芍药(各等分)上咀,每服一钱

《婴童百问》:[卷之十]疮疹第一百问

云∶为末,每服二匙,沸汤调,细细呷入口内含下。太和散治小儿疮,及伤寒时气,病后余邪不解发热。生地黄

《普济方》:[卷七十牙齿门]牙根动摇

芎(各半两)寒水石白茯苓(各二两)细辛胡漱津吐太和散治牙齿动摇。龈肉浮肿。虫发痛。胡桐律白茯苓生干

《中国医籍考》:[卷四十四]方论(二十二)

1、《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相传为黄帝所作。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有关天文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2、《伤寒杂病论》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

3、《神农本草经》 (相传为神农氏所作)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4、《本草纲目》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5、《千金方》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并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千金方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