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文德明三个字编首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利用文德明三个字编首诗,第1张

文思隽永赛孟德,七子建安谱辉章。

德高贤重比玄德,三顾茅庐见其详。

明孝有佳堪令伯,一表陈情百世流。

天资时运俱德明,零落风云便化龙。

译著

文思隽永赛孟德,七子建安谱辉章。 文采思想深远可以赛果曹操,建安七子谱写很多篇章。

德高贤重比玄德,三顾茅庐见其详。 品德贤才可以比刘备,三顾茅庐可以看到他又多贤德。

明孝有佳堪令伯,一表陈情百世流。 深明大义孝敬父母可以比李密,一篇陈情表流芳百世。

天资时运俱德明,零落风云便化龙。 天资时运都聚德明这,遇风云脱雏壳便可化人中之龙。

《墨

子》一书,其十七篇文章里引用古代典籍多达四十八处;其所引

古书,有些已不可考。今按《墨子》篇目顺序,抄录被引古籍及

引文于此:

《所染》引《诗》“:必择所堪”。

《七患》引《夏书》“:禹七年水”;《殷书》“:汤五年旱”;《周

书》:“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

子也。”

《尚贤中》引《诗》“:告女忧恤,诲女予爵,孰能执热,鲜不

用濯”;《汤誓》(《尚书商书》篇名)“: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

心,以治天下”;《吕刑》(《尚书周书》篇名)“:皇帝清问下民,

有辞有苗。曰:‘群后之肆在下,明明不常,鳏寡不盖。德威维威,

德明维明’。乃名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哲民维刑;禹平水

土,主名山川;稷隆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维假于民”;

《周颂》(《诗经》的组成部分)“: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

普,其有昭于天下也;若地之固,若山之承,下坼不崩;若日之

光,若月之明,与天地同常”。此外,《尚贤中》还转述了《距

年》尚贤为政之本的思想。

《尚贤下》引《吕刑》“:於!来!有国有土,告女讼刑。在今

而安百姓,女何择言人?何敬不刑?何度不及?”引《竖年》(毕

沅曰“:竖,距字假音晞夫圣武知人,以屏辅而:耳”。

《尚同中》引《吕刑》“:苗民否用练,折则刑,唯作五杀之刑,

曰法”;《术令》(即《商书》《说命》篇)“:唯口出好兴戎”;《周

颂》“:载来见辟王,聿求厥章”;《诗》“: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

驰载驱,周爰咨度”,“我马维骐,六辔若丝,载驰载驱,周爰咨

谋”;《相年》(毕沅曰“:‘相年,当为‘拒年。”)“:夫建国设都,

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轻大夫师长,否用佚也。维辩使治天

均”。

《尚同下》引《大誓》(即《尚书周书》《泰誓》篇)“:小人

见奸巧,乃闻不言也,发罪钧”。

《兼爱下》引《泰誓》“:文王若日若月乍照,光于四方,于西

土”;《禹誓》(《尚书夏书》篇目)“: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

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

以征有苗”;《汤说》(疑为《商书汤诰“:惟予小子履,敢用

玄牡,告于上天后曰:‘今天大旱,即当朕身履,未知得罪于上下,

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简在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

身有罪,无及万方,;《周诗》(古《诗》、《书》互称。前四句见

《周书洪范》,后四句见《诗小雅大东》)“:王道荡荡,不偏

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厎。君子之所履,

小人之所视”;《大雅》(《诗》的组成部分)“:无言而不仇,无德

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非攻中》引《诗》“:鱼水不务,陆将何及乎?”

《天志中》引《皇矣》(《诗大雅》篇目)“:帝谓文王,予

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太

誓》(即《泰誓:“纣越厥夷居,不肯事上帝,弃厥先神祇不祀,

乃曰:‘吾有命。’无廖务天下,天亦纵弃纣而不葆”;先王之书:

“明哲维天,临君下土”。

《天志下》引《大夏》(即《诗大雅“:帝谓文王,予怀明

德,毋大声以色,毋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明鬼下》述周之《春秋》所记周宣王杀杜伯之事,燕之《春

秋》所记燕简公杀庄子仪之事,宋之《春秋》所记厉神附于祝史

身上杀观辜之事,齐之《春秋》所记祧神杀中里徼之事。此外,

《明鬼下》引《大雅》“:文王在上,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

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穆穆文王,令

问不已”;《商书》“:呜呼!古者有夏,方未有祸之时,百兽贞虫,

允及飞鸟,莫不比方。矧佳人面,胡敢异心?山川鬼神,亦莫敢

不宁;若能共允,佳天下之合,下土之葆”;《禹誓》“:大战于甘,

王乃命左右六人,下听誓于中军。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

正,天用剿绝其命。’有曰: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

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士之欲也,予共行天之罚也。左

不共于左,右不共于右,若不共命;御非尔马之政,若不共命。是

以赏于祖,而僇于社’”;《禽艾》“:得玑无小,灭宗无大”。

《非乐》引《官刑》“: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其刑:君子出

丝二卫,小人否,似二佰”;《黄径》“:呜乎!舞佯佯,黄言孔章,

上帝弗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顺,降之百,其家必坏丧”;《武

观》“:启乃*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苋磬以力。湛浊于酒,渝

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大,天用弗式。”

《非命上》引《仲虺之告》(《尚书商书》篇名)“:我闻于

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伐之恶,龚丧厥师”;《太誓》(即《泰

誓:“纣夷处,不肯事上帝鬼神,祸厥先神禔不祀,乃曰:‘吾

民有命。’无廖排漏,天亦纵弃之而弗葆。”

《非命中》引《仲虺之告》“:我闻于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

帝伐是恶,龚丧厥师”;《太誓》“:纣夷之居,而不肯事上帝,弃

阙其先神而不礼也,曰:‘我民有命。’毋僇其务,天不亦弃纵而

不葆”;《执令》“:具!敬哉,元天命!惟予二人,而无造言,不

”自降天之哉得之”;商、夏之《诗》、《书》“:命者,暴王作之

命下》引《总德》:“允不著惟天,民不而葆。既防凶星,

天加之咎。不慎厥德,天命焉葆”;《仲之诰》“:我闻有夏人矫

天命于下,帝式是增,用爽厥师”;《太誓》“:恶乎君子天有显

德,其行甚章。为鉴不远,在彼殷王。谓人有命,谓敬不可行,谓

祭无益,谓暴无伤。上帝不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顺,祝降其丧。

惟我有周,受之大帝。”

《非儒下》引《礼》“: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伯

父、叔父、弟兄、庶人,其;戚族人,五月。”

《公孟》引《子亦》(疑为《箕子“:其傲也出,于子不祥”。

《墨子》一书引用了哪些谚语和古人言论

墨家广泛汲取了古文化的精华。《墨子》一书除多处引用三代

古籍以外,还惯于引用当时的谚语和古人的言论。这对于我们从

墨子著作中挖掘资料,探讨墨学源头,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如果

说墨子援引古代书籍,表明他继承了古代有文字记载的官方文化,

那么,他征引谚语和古人言论,则表明他也继承了流传于民间的

大众文化。

观《墨子》全书,墨子在十篇文章里引用谚语和古人语达十

三处(不包括公孟子所引),并有专门的表述方式:“吾闻之”、

“圣人有传”“、先王之言”“、古者有语”等。现依《墨子》篇目顺

序,抄录被引的谚语及古人语于此:

《亲士》“: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

也,我无足心也’”。

《辞过》“:圣人有传:天地也,则曰上下;四时也,则曰阴阳;

人情也,则曰男女;禽兽也,则曰牝牡雌雄也”。

《尚贤上》“: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

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尚贤中》“:先王言曰:‘贪于政者,不能分人以事;厚于货

者,不能分人以禄,“;先王之言曰:‘此道也,大用之天下则不

窕,小用则不困,修用之则万民被其利,终身无已’”。

《尚同中》“:先生之言曰:‘非神也。夫唯能使人之耳目助己

视听,使人之吻助己言谈,使人之心助己思虑,使人之股肱助己

动作,,。

《尚同下》“:古者有语焉,曰:‘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之视

也: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一手之操也,不若二手之强

也’”。

《非攻中》:“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

隐”“;古者有语:‘唇亡则齿寒,“;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

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明鬼下》“:于古曰:‘吉日丁卯,周代祝社方,岁于社者考,

以延年寿’”。

《耕柱》“:翟闻之:‘为义非避毁就誉’”。

《贵义》“:翟闻之:‘同归之物,信有误者’”。

此外,《公孟》载公孟子引谚语一条“:公孟子曰:‘善!吾闻

之曰:宿善者不祥’”。

  礼之用和为贵章

 先生问学者:"今人行礼,多只是严,如何得他和"答者皆不契。曰:"只是要知得礼合如此,所以行之则和缓而不迫。盖圣人制礼,无一节是强人,皆是合如此。且如孔子与上大夫言时,自然訚訚;与下大夫言时,自然侃侃。在学者须知道与上大夫言合用訚訚,与下大夫言合用侃侃,便自然和。尝谓吕与叔说得数句好云:'自斩至缌,衣服异等,九族之情无所憾;自王公至皂隶,仪章异制,上下之分莫敢争。皆出於性之所有,循而行之,无不中节也。'此言礼之出於自然,无一节强人。须要知得此理,则自然和。"黄有开因举先生旧说云:"且如父坐子立,君尊臣卑,多少是严!若见得父合坐,子合立,君合尊,臣合卑,则无不安矣。"曰:"然。"〔雉〕

 直卿言:"'礼之用,和为贵。'今观内则一篇,则子事父母之礼亦严矣。然下气怡色,则和可知也。观玉藻乡党所载,则臣之事君,礼亦严矣。然一爵而言言,二爵而油油,君在与与,则和可知也。"曰:"如此,则和与礼成二物矣。须是见得礼便是和,乃可。如'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可谓至严矣!然而自肯甘心为之,而无厌倦之意者,乃所以为和也。至严之中,便是至和处,不可分做两截去看。"〔道夫〕

 伯游问"礼之用,和为贵",云:"礼之体虽截然而严,然自然有个撙节恭敬底道理,故其用从容和缓,所以为贵。苟徒知和而专一用和,必至於流荡而失礼之本体。今人行事,莫是用先王礼之体,而后雍容和缓以行之否"曰:"说固是恁地,却如何做功夫"伯游云:"顺理而行。"先生又遍问坐上诸友。叔重曰:"知得是当然之理,自甘心行之,便自不拘迫。"时举云:"其初须持敬。持之久则渐熟,熟处便和。"曰:"要须是穷理始得。见得这道理合用恁地,便自不得不恁地。如宾主百拜而酒三行,固是用恁地,如'入公门,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过位,踧踖如也'。苟不知以臣事君合用如此,终是不解和。且如今人被些子灯花落手,便说痛。到灼艾时,因甚不以为痛只缘知道自家病当灼艾,出於情愿,自不以为痛也。若要放教和,却便是'知和而和'矣。"〔时举〕铢录别出。

 吴问"礼之用,和为贵"。先生令坐中各说所见。铢曰:"顷以先生所教思之:礼者,天理节文之自然,人之所当行者。人若知得是合当行底,自甘心行之,便自不拘迫。不拘迫,所以和,非是外面讨一个和来添也。"曰:"人须是穷理,见得这个道理合当用恁地,我自不得不恁地。如宾主百拜而酒三行,因甚用恁地如入公门鞠躬,在位踧踖,父坐子立,苟不知以臣事君,以子事父,合用为此,终是不解和。譬之今人被些子灯花落手,便须说痛。到灼艾时,因甚不以为苦缘它知得自家病用灼艾,出於情愿,自不以为痛也。"铢因问:"如此,则这和亦是自然之和。若所谓'知和而和',却是有心於和否"曰:"'知和而和',离却礼了。'礼之用和',是礼中之和。'知和而和',是放教和些。才放教和,便是离却礼了。"〔铢〕

 问"礼之用,和为贵"。曰:"礼中自有和。须是知得当如此,则行之自然和。到和处方为美。"因举龟山与薛宗博说逐日会职事茶事。其人云:"礼起圣人之伪。今日会茶,莫不消得如此"龟山曰:"既是不消得,因何又却会茶"其人曰:"只为心中打不过。"龟山曰:"只此打不过处,便是礼,非圣人之伪。'礼之用,和为贵'。只为不如此,则心有不安,故行之自和耳。"〔铢〕

 问"礼之用,和为贵"。曰:"礼如此之严,分明是分毫不可犯,却何处有个和须知道吾心安处便是和。如'入公门,鞠躬如也',须是如此,吾心方安。不如此,便不安;才不安,便是不和也。以此见得礼中本来有个和,不是外面物事也。"又问:"'知和而和'是如何"曰:"'知和而和',却是一向去求和,便是离了礼。且如端坐不如箕踞,徐行后长者不如疾行先长者,到这里更有甚礼,可知是不可行也。"〔时举〕

 "礼之用,和为贵"。见君父自然用严敬,皆是人情愿,非由抑勒矫拂,是人心固有之同然者,不待安排,便是和。才出勉强,便不是和。圣人品节裁限,使事事合於中正,这个当在这里,那个当在那里,更不得过。才过,便不是礼。若和而知限节,便是礼。〔明作〕

 "礼之用,和为贵"。和是自家合有底,发见出来,无非自然。〔贺孙〕

 或问"礼之用,和为贵"。曰:"礼是严敬之意。但不做作而顺於自然,便是和。和者,不是别讨个和来,只就严敬之中顺理而安泰者便是也。礼乐亦只是如此看。"〔祖道〕

 或问:"'礼之用,和为贵'。君臣父子之间,可谓严矣。若不和,则情不通。"曰:"不必如此说。且以人之持敬,若拘迫,则不和;不和,便非自然之理。"〔人杰〕

 问:"'礼之用,和为贵',莫是礼之中便有一个和莫是在用处"曰:"礼虽主於严,其用则和。"因举"礼主於减,乐主於盈"一节,问"礼乐"二字相离不得。曰:"也须看得各自为一物,又非判然二物。"又曰:"天下之事,严而不和者却少;和而不节之以礼者常多。"〔谦之〕

 邵问"礼之用,和为贵"。曰:"如人入神庙,自然肃敬,不是强为之。礼之用,自然有和意。"又问:"和便是乐否"曰:"也是礼中之乐,未便是乐。乐中亦有礼,如天子八佾,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又是乐中之礼。"

 礼之和处,便是礼之乐;乐有节处,便是乐之礼。〔僩〕

 问:"礼以全体言,何故用和"曰:"如此,则不消得乐。"〔振〕

 "小大由之",言小事大事皆是个礼乐。合於礼,便是乐。故通书云:"阴阳理而后和。"故礼先而乐后。〔卓〕

 问:"'礼之用,和为贵',是和在礼中;'知和而和',是和在礼外"曰:"只为它'知和而和',都忘却礼耳。"〔铢〕

 有礼而不和,则尚是存得那本之体在。若只管和,则并本都忘了。就这两意说,又自有轻重。〔义刚〕

 周舜功问:"'从容不迫',如何谓之和"曰:"只是说行得自然如此,无那牵强底意思,便是从容不迫。那礼中自然个从容不迫,不是有礼后,更添个从容不迫。若离了礼说从容不迫,便是自恣。"〔义刚〕集注。

 "礼主於敬,而其用以和为贵。然如何得他敬而和著意做不得。才著意严敬,即拘迫而不安;要放宽些,又流荡而无节。须是真个识得礼之自然处,则事事物物上都有自然之节文,虽欲不如此,不可得也。故虽严而未尝不和,虽和而未尝不严也。"又曰:"和便有乐底意思,故和是乐之本。"〔闳祖〕

 问:"集注云云,上一截将'从容不迫'说'礼之用,和为贵',甚分明。但将'从容不迫'就下一截体验,觉得未通。如乡党一书,也只是从容不迫,如何却会不行若会从容不迫,必不会无节。"曰:"只是立心要从容不迫不得。才立心要从容不迫,少间便都放倒了。且如圣人'恭而安',圣人只知道合著恭,自然不待勉强而安。才说要安排个安,便添了一个。"〔贺孙〕

 问:"'知和而和',是从容不迫。"曰:"从容不迫虽是和,然其流遂至於纵而无节。"又曰:"学者而今但存取这心,这心是个道之本领。这心若在,这义理便在。存得这心,便有个五六分道理了。若更时时拈掇起来,便有个七八分底道理。"〔卓〕

 仁甫问:"集注载程子礼乐之说,何如"曰:"也须先是严敬,方有和。若直是尽得敬,不会不和。臣子入朝,自然极其恭敬,也自和。这不待勉强如此,是他情愿如此,便自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妇朋友各得其位,自然和。若君失其所以为君,臣失其所以为臣,如何会和如诸公在此坐,都恁地收敛,这便是和。若退去自放肆,或乖争,便是不和。通书说:'礼,理也;乐,和也。阴阳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故礼先而乐后。'说得最好。易说:'利者,义之和。'利只在义之和。义本是个割截裁制之物,惟施得宜,则和,此所以为利。从前人说这一句都错。如东坡说道:'利所以为义之和。'他把义做个惨杀之物看了,却道得利方和。利是乾卦一德,如何这一句却去说义!兼他全不识义,如他处说亦然。"又曰:"'有所不行',只连下面说方通。如曰有所不行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如易里说:'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贺孙〕

 问:"集注云:'和者,心以为安,而行之不迫。'后又引程子云'恭而安,别而和'二句。窃谓行而不迫,只说得'恭而安',却未有'别而和'底意思。"曰:"是如此。后来集注却去了程说。"〔柄〕

 问:"伊川曰:'别而和。''别'字如何"曰:"分虽严,而情却通。如'知和而和',执辞不完,却疑记录有差。"〔〈萤,中"虫改田"〉〕集义。

 问:"上蔡谓'礼乐之道,异用而同体'。还是同出於情性之正还是同出於敬"曰:"礼主敬,敬则和,这便是他同体处。"〔道夫〕

 问:"'礼乐之道,异用同体',如何"曰:"礼主於敬,乐主於和,此异用也;皆本之於一心,是同体也。然敬与和,亦只一事。砥录云:"却只是一事,都从这里发出,则其体同矣。"敬则和,和则自然敬。"仲思问:"敬固能和,和如何能敬"曰:"和是碎底敬,敬是合聚底和。盖发出来无不中节,便是和处。砥录云:"发出来和,无不中节,便是处处敬。"敬与和,犹'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伯羽〕砥少异。淳录云:"问:'先生常云:"敬是合聚底和,和是碎底敬。"是以敬对和而言否'曰:'然。敬只是一个敬,无二个敬,二便不敬矣。和便事事都要和,这里也恰好,这处也中节,那处也中节。若一处不和,便不是和矣。敬是"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和是"发而皆中节之和"。才敬,便自然和。如敬,在这里坐,便自有个氤氲磅礴象也。'"宇录云:"'敬只是一个敬,分不得。才有两个,便不敬矣。和则处处皆和,是事事中节。若这处中节,那处不中节,便非和矣'。又曰:'凡恰好处皆是和。但敬存於此,则氤氲磅礴,自然而和。'"

 问:"礼乐同体,是敬与和同出於一理否"曰:"敬与和同出於一心。"曰:"谓一理,如何"曰:"理亦说得。然言心,却亲切。敬与和,皆是心做。"曰:"和是在事否"曰:"和亦不是在事,在心而见於事。"〔淳〕

 童问:"上蔡云'礼乐异用而同体',是心为体,敬和为用。集注又云,敬为体,和为用,其不同何也"曰:"自心而言,则心为体,敬和为用;以敬对和而言,则敬为体,和为用。大抵体用无尽时,只管恁地移将去。如自南而视北,则北为北,南为南;移向北立,则北中又自有南北。体用无定,这处体用在这里,那处体用在那里。这道理侭无穷,四方八面无不是,千头万绪相贯串。"以指旋,曰:"分明一层了,又一层,横说也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覆去说,都如此。如以两仪言,则太极是太极,两仪是用;以四象言,则两仪是太极,四象是用;以八卦言,则四象又是太极,八卦又是用。"〔淳〕道夫录少异。

 问:"礼乐之用,相反相成。"曰:"且如而今对面端严而坐,这便是礼;合於礼,便是和。如君臣之间,君尊臣卑,其分甚严。若以势观之,自是不和。然其实却是甘心为之,皆合於礼,而理自和矣。且天子之舞八佾,诸侯六,大夫四,皆是当如此。若天子舞天子之舞,诸侯舞诸侯之舞,大夫舞大夫之舞,此便是和。若诸侯僣天子,大夫僣诸侯,此便是失礼;失礼便不和。易言:'利者,义之和也。'若以理言之,义自是个断制底气象,有凛然不可犯处,似不和矣,其实却和。若臣而僣君,子而犯父,不安其分,便是不义;不义则不和矣。孟子云'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即是这意思,只是个依本分。若依得本分时,你得你底,我得我底,则自然和而有别。若'上下交征利',则上下相攘相夺,便是不义不和,而切於求利矣。老苏作利者义之和论,却把利别做一个物来和义,都不是了。他於理无所见,只是胡乱恁地说去。"〔卓〕

 问:"诸先生以和为乐,未知是否。"曰:"和似未可便说乐,然亦有乐底意思。"

 信近於义章

 问"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曰:"如今人与人要约,当於未言之前,先度其事之合义与不合义。合义则言,不合义则不言。言之,则其言必可践而行之矣。今不先度其事,且鹘突恁地说了,到明日却说这事不义,我不做,则是言之不可践也。言而不践,则是不信;践其所言,又是不义,是不先度之故。"〔卓〕

 凡言,须先度是非可否。果近於义而后言,则其言可践。恐不近於义,其言将不可复也。〔德明〕

 问"言可复也"。曰:"前辈说,都是说后来事。如说出话了后,看是义与不义,方理会复与不复。若是恁地,更不消说也得。某看来,是要人谨於未发,皆是未交际之先。"〔贺孙〕

 问:"'信近义,恭近礼',何谓近"曰:"近只是合,古人下字宽。今且就近上说,虽未尽义,亦已近义了;虽未尽礼,亦已近礼了。"〔宇〕以下信、恭。

 吴问"信近於义"。曰:"与人要约不是当,不问行得行不得,次第践其言,则害於义;不践其言,则害於信。须是合下要约时便审令近义。致恭亦然。若不中节,不失之过,则失之不及,皆是取辱。"潘子善因曰:"'近'字说得宽。"曰:"圣贤之言不迫切。"〔铢〕

 或问:"'信近於义',莫便是合义'恭近於礼',莫便是中礼"先生曰:"近亦是对远而言。远於义,则言不可复;远於礼,则必不能远耻辱。"

 或问:"集注云:'约信而合其宜,致恭而中其节。'合其宜,便是义;中其节,便是礼。如何是'近义、近礼'"曰:"此亦大纲说,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之意。然只得近於义,近於礼,亦好。是便合其宜,中其节,更好。"〔广〕

 问:"如何得'约信而合其宜'"曰:"只是不妄发。"曰:"万一料事不过,则如之何"曰:"这却无可奈何,却是自家理不明尔。"问:"'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这耻辱,是在人,在己"曰:"兼有在里。且如见尊长而拜,礼也,我却不拜。被诘问,则无以答,这便是为人所耻辱。有一般人不当拜而拜之,便是谄谀,这则可耻可辱者在我矣。"〔道夫〕

 "因不失其亲",亲如"亲仁"之"亲"。〔人杰〕以下因亲可宗。

德字本义: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用作人名:指具有仁爱之心、德高望重。明本义:明,日月照耀。字形由“月、囧”会义。所有与“明”有关的字,都采用“明”作边旁。指:亮、清楚、懂得,如明白、明亮;指睿智,如英明,贤明。用作人名意指明理、明智、睿智。

德字本义: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用作人名:指具有仁爱之心、德高望重。明本义:明,日月照耀。字形由“月、囧”会义。所有与“明”有关的字,都采用“明”作边旁。指:亮、清楚、懂得,如明白、明亮;指睿智,如英明,贤明。用作人名意指明理、明智、睿智。

姓名:

姓名,由姓和名组成。人的姓一般是自己的部族确定的,名字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人特定的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由于有了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姓名。姓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各个民族对确定人的姓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的姓名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