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许昌博物馆新馆位于许昌市东城区许都路与智慧大道交叉口的许昌文博馆南区。2011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属国家级二级馆。博物馆(含地下文物库房)建筑面积2138475平方米,为省级大型博物馆,分为三层,每层高72米。
老馆位于许昌市文峰路中段明代文峰塔省级文物保护区内,1986年9月新馆破土兴建,1988年1月对外开放。馆舍以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文峰塔为依托而建,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66平方米,于1987年12月底建成。博物馆造型新颖,风格独特,展区展厅呈南北对称的两个U字形,中间由亭台,回廊连接,组成三个开阔的庭院。博物馆造型新颖,风格独特,有门庭、展室、回廊、亭、楼、阁、汉画像石长廊等,是一组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仿古园林式建筑群。以文峰塔东西中线为轴,门庭居中,展厅和文物库房分布在南北对称的两个“U”字形庭院,由回廊连接。灰瓦蓝顶,红漆染柱,飞檐挑角,与文峰塔高低错落有致,浑然一体,相映生辉。
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许昌博物馆从实际出发,以藏品质地为主,将收藏的6304件文物划分为13个类别,即陶器、瓷器、碑贴、字画、古籍、铜器、钱币、铁器、石器、石刻、砖瓦、玉器、杂项。具有本馆特色的藏品是砖瓦类,特别是中型不空心画像砖独具特色,瓷器、铜器藏品也别具一格,典型器物有:(一)“上人马食太仓”画像砖。汉代,该砖长条形,画面右有一宫门和阙,宫门内有一持戟门吏,阙外有一株长青树,树上栖一鸟:左边有一轺车,一马驾,己临阙门。车马上方有题榜“上人马食太仓”。(二)“阳遂富贵大吉利”砖。汉代,该砖长条形,一侧面双凸弦纹方格内有篆隶“阳遂富贵大吉利”。(三)铜铍。战国,该铍身较短,前锷收狭,锋锐利,腊呈长尖三角形,上有铭文:“卅 子韩……”扁茎。(四)莲花口喇叭座白釉瓶。宋代,该瓶为喇叭形莲花口,细长颈,天球鼓腹,下为亚腰形喇叭圈足,通身施白釉。许昌博物馆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博物馆宗旨,千方百计改善办馆条件,不断改变内部环境,提高对外服务水平。珍贵的文物、丰富的展览,优美的环境,每年都吸引大量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到博物馆参观学习,许昌博物馆已成为许昌市的“文明窗口”和许昌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被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命名为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许昌博物馆成立于1965年7月,与当时的许昌地区群众艺术馆合署办公。1985年迁入许昌市文峰路,1988年元月正式对外开放。原馆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以明代建筑许昌文峰塔为中轴线,南北对称。文峰塔又名文明寺塔,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塔高5003米,呈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为河南省明代砖塔之冠。
许昌博物馆建馆以来,逐步健全机构设置,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广泛开展文物征集、保护、研究工作。馆内收藏有陶瓷、青铜器、钱币、汉画像砖石等重要文物4万多件。同时充分利用这些文物进行陈列宣传和社会教育,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展览内容,提高展览品味,相继举办了《汉魏文物陈列》、《许昌历史文陈列》、《许昌汉画像装饰艺术陈列》、《许昌烟草陈列》、《许昌历代钱币展》、《当代名人书画》等基本陈展和300多个临时展览,先后接待观众600余万人次,使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不仅受到了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也领略了许昌古老地域文明的光彩。
2011年5月,由博物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三馆合一的许昌文博馆在许昌市东城区落成开放。该馆整体建筑4层,高24米,建筑面积53000平方米,以独特的造型、厚重的墙体、仿汉的屋顶、轻盈通透的玻璃幕墙、强烈对比的虚实变化,营造了一个新时代建筑应具有的精神气质,反映了朝气蓬勃的新许昌形象,展现了许昌独有的文化魅力,传递了许昌灿烂的历史文明。三馆中许昌博物馆占面积最大,达22000平方米,其中库房2600平方米,办公区2500平方米,展厅6000平方米,有六个基本展厅和一个多功能临时展厅。
一、 生产工具的铁器化与冶铁业的发展
战国以后,由于冶铁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上对于铁器需要量的增加,铁矿的开采,铁的冶炼和铸造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手工业,因此,冶铁业开始发展起来。
在战国时代开发的铁矿已经不少,战国时代的著作《山海经·五藏山经》所载产铁之山就有37处,记录属南阳的就有“帝NF9A5之山 ‘其阴多铁’”,约在今河南省泌阳县和南阳县之间;另一处即“兔床之山,‘其阳多铁’”,约在今嵩县和南阳县之间。
战国时代各国都有冶铁手工业,其中韩、楚两国的冶铁手工业最为发达,著名的冶铁手工业地点也最多,当时的南阳已经成为战国时代闻名的冶铁中心。
《荀子·议兵篇》记载:“宛钜铁(钅也),惨如蜂虿。”至秦汉时期,铁器和冶铁技术在广大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使用。
从考古中发现,西汉初年铁制农具和工具已取代了铜、骨、石、木器,到西汉中期,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锻铁工具增多,铁兵器也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直至东汉,主要的兵器全部为钢铁所制,从而完成了兵器和生产工具的铁器化进程。
西汉初年,冶铁业可听任商人经营。
魏国的孔氏原经营冶铁业,秦灭魏后,被强行迁到南阳,靠冶铁成为巨富。
西汉武帝时,武帝任用南阳的大冶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管理全国的盐铁业,南阳成为全国设立铁官的手工业基地之一。
在南阳瓦房庄发掘的汉代冶铁遗址中,就曾发现西汉时期的冶铁遗物(熔炉基、耐火砖、鼓风管、铸造用的模具及铁器,包括铁犁铧、铁耧铧、铁锸、锛、斧等)。
至东汉,南阳的冶铁业在西汉基础上,冶铁作坊数量增多,规模空前扩大,技术显著提高。
建国后在南阳附近发现的冶铁遗址就有:南阳市北关瓦房庄铸铁作坊遗址,桐柏张陂村的大张陂冶铁遗址,桐柏县铁炉村遗址,南召县太山庙、草店冶铁遗址,方城县赵河村冶铁遗址,镇平县安国城铁范、铁铸件遗址,西峡县白石尖冶铁石等。
1959~1960年南阳市北关瓦房庄发掘的汉代冶铁遗址,主要遗址面积达2800m2,发现了大量的冶铁遗迹和遗物,其中熔炉9座,炒钢炉8座,锻炉1座。
发现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冶铁过程中使用了热鼓风炉,这是我国早期使用的节约热能的熔炉。
铸造使用的模和范近40种。
由文物考古发掘的遗物可见,在当时南阳已经成为全国的冶铸中心。
二、 冶铁技术、工艺的发展
冶铁技术在秦汉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高炉炼铁已成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炼铁方法。
高炉炼铁从上边装料,下部鼓风,形成炉料下降和煤气上升的相对运动。
燃料产生的高温煤气穿过料层上升,把热量传给炉料,其中所含一氧化碳同时对氧化铁起还原作用。
这样燃料的热能和化学能同时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下层的炉料被逐渐还原以至熔化,上层的炉料便从炉顶徐徐下降,燃料被预热而能达到更高的燃烧温度。
这确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冶炼方法,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长期流传。
其冶炼水平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炉炼铁中的筑炉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有的用含三氧化硅较高的**或红色耐火粘土烧成的长方形或弧形的耐火砖砌筑。
南阳瓦房庄遗址出土的耐火砖,在不同部位耐火砖所用的材料、厚度、形状均不相同。
有的用直径03~05cm的白色石英砂粒并掺有少量的细砂。
有的用草拌泥、黄粘土及大量的石英砂混合而成,所用石英砂不仅有天然的,而且还有经过加工破碎的。
这些耐火砖耐火强度达到1463℃~1469℃之间,这显然是耐火土中掺入了含有二氧化硅相当高的砂石的结果。
这种含二氧化硅相当高的酸性耐火材料,从我国古代高炉所出大都是酸性炉渣来看,是合适的。
第二,高炉炼铁所用原料大部分已进行了加工。
冶炼工人从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发现,炉料的粒度整齐可以减少对煤气的阻力。
因此,在冶炼之前,就要对原料进行加工,在桐柏县张畈村遗址中,曾挖出数以千吨计的矿石粉末,说明当时已十分注意对矿石的加工。
除了高炉炼铁外,在西汉时期还发现有坩埚炼铁技术。
南阳市北关瓦房庄遗址中,就发现坩埚炼炉17座,其中3座较完整,都近似长方形。
其中一座长36米,宽182米,深度残存082米。
炉的建筑方法是,就地面挖出长方坑,留下炉门,周壁经过夯打后再涂薄泥一层。
炉顶用弧形的耐火砖砌成,砖的大小不同,砖的内面敷有一层厚约1厘米的耐火泥,泥的表面还留有很薄的灰白色岩浆,砖的背面涂有较厚(约5厘米)的草拌泥。
有一部分是用土坯和草拌泥券成。
炉由门、池、窑膛、烟囱四部分组成。
门在炉的最前端,当是用来装炉和通风的,左右两壁都经火烧,已成砖灰色。
池在门内,周壁也烧成砖灰色,池底留有厚约1厘米的细砂,当是用作燃烧时的“风窝”的。
炉膛为长方形,周壁糊有草拌泥,火烧较轻,当是盛放成行排列的坩埚和木柴、木炭等燃料的,炉的后部设有3个烟囱,当是排出炉烟用的。
有的炉内填满木柴灰,有的炉底堆有很多烧土块和砖瓦碎片。
发现坩埚3件,都是椭圆形的圜底陶罐,罐外敷有草拌泥厚约3~4厘米,泥的内部烧成红砖色,表面则成光亮的深黑色,并存有一层灰白色光亮岩浆。
另在一坩埚的内壁还粘有铁渣的碎块。
从炼炉的结构以及流传到后世的坩埚炼铁法,可以推知当时的炼铁方法是:先用碎块矿石和木炭以及助溶剂混合配好,装入坩埚,装炉前,先在炉底铺上一层适当数量的砖瓦碎片,使炉底通风;并留出许多“火口”放进易燃物,以便点火,接着就铺上一层木炭,在木炭上安装成行坩埚;然后在这层坩埚之上再铺上一层木炭,在木炭上再安装成行坩埚,待炉装满,便可以从“火口”点火,并加以鼓风,使坩埚中矿石还原溶化成生铁。
第三,鼓风技术的发展。
高炉炼铁和冶铁技术的发展,与鼓风技术的改进是分不开的。
我国古代炼铁高炉是用皮制的“橐”作为鼓风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步改变了鼓风的方法。
在大型的冶炼炉中不止有一个鼓风器,而是增加鼓风器和鼓风管,使得炉中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炉子的温度,加速冶炼的进程。
在瓦房庄的冶铁遗址中,有大量的鼓风管出土,其中有一部分带有弯头的陶制鼓风管,粗端内径约 100mm,细端内径为50mm,长约400mm。
由于陶胎鼓风管下测泥层被烧琉,经测定,其烧琉温度当为1250℃~1280℃之间。
从此温度及挖掘出的实物可判断,汉代南阳冶铁炉装有热鼓风装置(《南阳汉代冶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23页。
)。
这种装置利用炉口余热把风管内冷风变成热风鼓进熔炉,既提高了熔炉温度,又缩短了冶炼时间,提高了铁水质量。
就鼓风动力而言,出现了“人排”鼓风动力,畜力鼓风,如“马排”、“牛排”等。
东汉建武七年(31),杜诗任南阳太守,创造了用水力鼓风的“水排”,并进行了推广。
利用水排鼓风,铸造农具,比用人力鼓风要“用力少,见功多”,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今发掘的桐柏县张畈村的冶铁遗址距矿山较远,而是建在河流旁,很可能就是利用“水排”来鼓风的缘故。
水排的发明和应用,不仅提高了鼓风能力,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因而长期被冶铁工业所沿用。
像这样以水为动力的鼓风机械,欧州在1100多年后才出现。
鼓风技术的改进,促进了冶铁技术的发展。
除了冶铸生铁技术的快速发展之外,还创造了铸铁柔化工艺,出现了灰口铸铁及球墨铸铁。
在南阳市北关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器中,经分析检验,可以看到汉代的农具主要采用可锻铸铁。
在其中检验的12件农具中,有9件是可锻铸铁,2件是铸铁脱碳钢,1件是白口铁。
这表明在铸铁中已经采用了柔化技术。
从质量上看,当时的铸铁柔化技术已相当稳定。
在瓦房庄冶铁遗址的东汉地层中出土的135号铁钁,它的石墨组织虽不是出自铸态,而是在高温退火时形成的,但形状规则接近球状,边缘也很光滑,从而提高了工件的机械性能。
三、 炒钢、铸铁脱碳钢及铸造技术
为了适应社会对钢铁制品的需要,到西汉后期已创造了“炒钢”技术。
这种技术把生铁加热到熔化或基本熔化的状态下加以炒炼,使铁脱碳成钢或熟铁。
在南阳市方城县赵河村汉代冶铁遗址中也曾发现与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中相同的炉型6座。
这种炒铁炉容积小,呈缶形,温度可以集中;挖入地下成为地炉,散热少,有利于温度升高;炉下部作“缶底”状,是为了便于装料搅拌。
此外,在南阳市北关瓦房庄冶铁遗址中也发现几座炒钢炉,形制和构筑方法大同小异,炉底还有铁块。
从这个遗址发掘内容看,南阳瓦房庄的冶铁作坊中,不仅铸造铁器,而且还用生铁炒钢或熟铁,以此锻制工具和其他构件。
在此遗址中还出土有凿、钁等,当是该作坊自制的凿、钁等。
通过考古资料证明,到东汉时期,炒钢技术已很普及。
南阳东郊曾出土一件东汉铁刀,形制较特殊,类似炊事用刀,刀身有一道平行于刃部的锻接痕迹,刀宽112厘米,长约17厘米,刀背厚约05厘米,保存较完好,是用炒钢锻制而成(河南省博物馆等:《河南汉代冶铁技术初探》,《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
西汉后期已经创造了简便的炒钢炉,将生铁炒炼成熟铁或钢的技术发展,标志着炼钢技术
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使得钢材的产量大大提高,这对于当时生产工具的改进,钢制品的
推广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炼钢以含碳量低的块炼铁或熟铁为原料,采用渗碳的方法炼制成钢(现在仍然使用此法)
,一种即以含碳量高的生铁为原料,在固体状态下脱碳制钢。
战国时代已经采用了柔化处理工艺,将生铁进行脱碳退火,得到了脱碳不完全的铸铁脱碳钢件(李众:《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钢铁冶炼技术发展的探讨》,《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
),至汉代仍然使用这一工艺。
如,南阳瓦房庄冶铁遗址所出土的铁斧,中心是白口组织,表层是钢的成份。
类似这样的铁器在其他遗址里也有发现。
它们都是用白口铁坯件,在氧化气氛下退火,使外层脱碳,由表及里依次成为纯铁素体、亚共析、共析组织,由于脱碳不完全,内部仍然是铁,实际上是一种由钢和铁组成的复合材料。
另一种情况是脱碳比较完全,已全部清除白口组织,但内层析出部分石墨。
如南阳瓦房庄出土的一件铁凿,从外形看是铸件,表面金相分析是钢的组织,很容易误认为是钢铸件。
在汉代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没有高于1500℃的高温和相应的耐火材料,是不可能出现液态铸钢的。
南阳瓦房庄出土的另一件铁凿,经检验,基体为过共析钢,内层残留石墨,证明它是经脱碳而成的钢质工具。
另外,在南阳瓦房庄冶铁遗址中还有成形的薄铁板出土,这些铁板实际是经过脱碳热处理的已成为含碳较低的钢板,可以锻打成器,实际上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制钢工艺。
这样就扩大了生铁的使用范围,增加了优质钢材的来源,对于钢铁生产有重大的作用。
铸铁的热处理技术在汉代有很大的发展,并臻于成熟。
在南阳瓦房庄冶铁遗址中所发掘的9件
农具,经检验8件为黑心韧性铸铁,质量良好,有一些与现代黑心韧性铸铁已无大的差别。
还有一部分白心韧性铸铁,白心韧性铸铁可制作耐冲击、性能良好的手工工具,黑心韧性铸铁可制作耐磨的农具。
在铸制的铁器中有一部分铁锸、铁耧铧、铁钁即为白心韧性铸铁。
从发现的汉代冶铁遗址来看,当时的作坊有以炼铁为主而兼铸铁器的,也有专门铸造铁器的
而最初的铁铸件,是由炼铁炉的铁水直接浇铸。
在汉代,出现了专门的化铁炉,这对于提高熔铁的质量,获得优质铸件,有很大的好处。
从南阳瓦房庄遗址看,化铁炉的结构和筑炉材料与炼铁炉有明显的区别,说明当时的炼铁与化铁的分工已很明确。
南阳瓦房庄冶铁遗址出土化铁炉7座,它的构筑方法是:在平整的地面上,铺筑直径约26m、厚50mm的草拌泥,烧成橙**,作为炉基。
炉底是空心的,由整体基底、束腰式支柱、周壁与
炉缸底部组成。
基底约厚45mm,用羼有大量大颗粒砂的耐火粘土铺成,砂的粒度在10mm左右。
周壁和支柱的筑炉材料与基底稍有不同。
羼有大量小颗粒砂。
周壁厚40~50mm,支柱直径70~120mm,高70cm,根据遗址所出土的长方形耐火砖的尺寸来估算,支柱可能有15个左右,基上砌筑炉缸底部。
炉体全用弧形耐火砖建造,从砖的内表面不同的熔融程度看,炉体可分为3个区域:炉口及其下三、四层砖(砖长36cm,宽17cm,厚6~9cm不等),炉衬略现熔融,有许多龟裂纹道,温度最低,为预热区。
炉体中部的三、四层砖,炉衬均有烧琉,说明温度较高,应是还原区。
再往下三、四层砖,炉衬普遍烧琉,甚至全部流下,露出砖体,这里温度最高,当是靠近风口的氧化区。
依照耐火砖的高度及上述炉壁烧琉情况来推算,化铁炉的炉体高度约为3~4m。
化铁炉的炉壁分3层,弧形耐火砖是特制的成形砖块,外敷草拌泥,厚约15~50mm,内搪炉衬,厚约40mm。
根据出土时较完整的14块耐火砖的弧度来看,化铁炉最小外径为116m,内径为092m,最大外径为23m,内径为214m,其平均内径有15m左右。
经鉴定,耐火砖均有砂粒和粘土配制,从石英砂的颗粒组成看,有 状的和棱角状的白石英和少量长石,说明除天然砂外,已使用了人工破碎的砂粒。
石英颗粒有裂纹出现,玻璃相中析出针状莫来石晶体,有流动结构,均说明当时化铁炉能够达到相当高的温度。
从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鼓风管的情况推测,化铁时有可能已试用换热式热风装置,有一种陶质鼓风管,外敷厚约45mm的草拌泥,下层泥料表层烧熔下滴,靠近拐角处的泥料熔融顺角流下,据测定温度,烧琉温度当在1250℃~1280℃之间。
风管的这种烧琉状态,有一种解释认为,它可能是架设在炉顶上,作为预热管道使用的。
此外,在出土的大量碎铁块和熔渣中,有不少梯形铁板和铧、锸、锛、钁、锄、斧等铁器残片(厚度约40~70mm)。
这些遗物可能是化铁炉所用原料,方形的铁砧和铁锤,既是锻造工具,又是用来破碎原料的工具。
大量的木炭渣表明所用燃料为木炭,炉中残留木炭凝块,有的与表面微熔的铁块凝结在一起,某些器形尚能辨认。
由这种现象推测可能是分层装料的结果。
从出土的炉衬看,断面明显分成三层,至少已经过两次停炉和补炉,补炉的材料与耐火砖所用材料相同。
根据出土的遗物推测,对于这样大的熔炉,当是半连续操作的,每过一定时间,出一次铁水,浇注一批铸范。
当熔炼过久或铸范已毕需适时停炉。
这说明汉代工匠已很好地掌握了熔炉的操作程序。
汉代铸造技术,在战国时代铸造铁器和铜器的技术上又有所发展。
这时铸造所用的范有泥范、陶范和铁范,特别是铁范的使用,使铸造铁器的质量及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从南阳瓦房庄发掘出的各种模及范来看,其工艺过程大致如下:制模工人就地选取黄粘土,羼入35%左右的细砂,加水调泥,制成模版,然后精工细雕地挖模面,按照严格的尺寸要求,塑制不同模面上的各个部位的形体。
模面制妥后,涂上涂料凉干,这是首先的必要的制模工序。
在浇铸之前,先合模,糊加固泥,再将铸模送入窑中烘烤,到一定温度之后停烘出窑,乘热浇铸铁汁,在浇注时将浇口、冒口注满铁汁,以适应模腔收缩的需要。
待铁汁在模腔中凝固到一定程度之后,打开加固泥,脱去泥模,再打掉浇口铁,即可获得铁质的铸范。
然后把铸出的铁上范、铁下范进行合范,再将铁范芯插入范腔中,并用某种铁工具将铁范捆扎夹固,以免浇注时铁汁的热涨作用而开裂。
合范后,也可能入窑烘烤,乘热浇注铁汁,待铁汁凝固到一定程度之后,打开铁范,并打掉浇口、冒口铁,便获得产品。
铸造技术方法的发展还表现在叠铸技术方面。
叠铸技术就是把许多范片或范块层层叠合起来,用统一的直浇道,一次浇铸出多个铸件。
有!而且是真实存在的!
这只罕见的标本,现收藏于日本大阪的瑞龙寺,是明治四年时由中国输入的。
据发现这条龙的中国农民表示,当时他是经过河边时看见这只奄奄一息的龙,他立刻用木棍将它打昏,装在布袋里。后来他带到港口出售,为一日本商人购买,带回至日本,献给一位叫做明泽的大将军。
这位将军看到这条龙后爱不释手。但是后来他生了一场怪病,便认为是龙的灵未能安息之故,所以后来他便将这条龙放在瑞龙寺。
龙头的特写:
现存日本大阪市浪速区瑞龙寺的这条真龙标本,据说就是在370年前,由中国传过去的。龙的全身覆有鳞片,眼睛巨大,头长四角(龙不是两只角吗?----娑婆过客),嘴边垂下两条长须,长有锯子般锐利牙齿的大口,有恐龙般的背脊,龙身长一公尺。
第二个故事:民国时期发生在中国的龙的故事
1934年的夏天,营口阴雨连绵,持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辽河水暴涨,辽河北岸的芦苇塘变成了一片汪洋,鱼虾漂浮在水面上,空气中飘散着一股强烈的腥臭味道。大雨过后,当时生活在辽河北岸的人们都能闻到苇塘内的腐臭气味,但却始终搞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
一天,一个看管苇塘的人顺着味道走去,在他扒开芦苇时,惊奇地发现在芦苇塘中竟然有一巨大怪物的尸骸。看苇塘人惶恐不安,慌慌慌张张地拔腿就往回家跑,据说到家后他一头扎到炕上,从此一病不起。
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说,这个怪物曾经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距离入海口20公里处。
肖素芹:我9岁那年看到的,我在马身上站起来,我爸扶着我,我站着看的。看到龙眼睛半睁不睁,它尾巴回过来绻着,两爪子在前边,你看两爪子就像龙爪一样一样的。龙离开水不行,干巴。龙都要生蛆架势。
当时,老百姓认为天降巨龙是吉祥之物,为了使困龙尽快上天,人们有的用苇席给怪兽塔凉棚,有的挑水往怪兽身上浇,为的是避免怪物身体发干。据说,人们都非常积极,即便是平日里比较懒惰的人也都纷纷去挑水、浇水。
而在寺庙里许多百姓、僧侣每天都要为其作法、超度,此举一直持续到又一次的数日暴雨过后,这只怪物神秘地消失了为止。
然而,二十多天以后,这个怪物第二次又奇异地出现了,这次出现是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此时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难闻的尸骸。
骨片的捐献者——孙正仁老人在当年亲眼目睹这个怪物骨骸时只有十一岁。
见证人孙正仁:光骨头不是原来的龙型,画的那个、描得那个不是那个型,就是挺长的,挺大的头,两个大角一米多长,不止一米三、四尺,长两根。趴在地上,身上弯弯曲曲的,能有十几米这么长。
另一位见证人,80岁的杨顺义老人在童年时也曾亲眼目睹当时的情形,他带着史志办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当年怪兽最后搁浅的地方。
杨顺义:当时看到摆放的地方都是三角骨头,一百多块,有一或两个角记不清了,就在这里。人们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龙,龙身上都是蚂蚁那么大的小蛆,会蹦,一蹦多高。它顺沟上来了,上来以后连续下雨,潮水再大,它进了苇塘了。进了苇塘以后,赶上没有大潮没有水,它就落那了,落了以后,太阳这么一晒,雨不下了,它受不了了,硬晒,晒一个来月。
据几位老人讲,当年有关方面曾邀遍老渔民辨认,但没一个人认识怪物尸体。为此百姓议论纷纷,普遍认为是“龙骨”,并推断是“遭了天谴而被雷击”后落入苇塘。当时的《盛京时报》记者也前来采访,并称其为“天龙降”、“巨龙”等等,同时还配发照片。由此,1934年那个夏天,东北三省的好奇者纷纷乘火车到营口观看所谓的龙骨,以一饱眼福。从而造成当年往返营口的火车票异常紧张,票价竟然由此上浮。
放大版:
北京的漫画家李滨生老先生兄妹三人在少年时都目睹过所谓的“龙骨”展览,80年代中期,根据自己的记忆,他在《营口日报》写下了当年的所见所闻,并勾勒了一幅漫画,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盛况。
李滨生:记得那一年我十岁,在70年前,在西海关露天展览围的一圈是锚,舢板下固定船的锚用那个间断着围起一个圈,用绳子拦着,地下洒着白灰,因为人很多也挤不进去。随着人流的移动才能到前边看,人都有一个好奇心理去看,只是传说中有龙,实际生活中没有见过的机会,都很好奇,去看。重点都看头,它很长,有两三丈长,十米左右,立着。脊梁骨朝上不像鱼。奇怪的是头上有角,任何水族没有角。
还有一图
扫描的照片(龙正回首,身弯弧形)
--海棠台风时拍的,我敢肯定这一定是龙--
作者:cyj39 发帖时间:2005-7-21 13:00:00
是7月19日下午具体的时间忘了,我和朋友去宁德电视台发射塔准备拍几张台风来临时的照片。
大家都知道台风来的时候,天不是一下子暗下来的,而且还有点阳光,当我们达到山顶的时候,风力已经非常大,但没有雨,我们接连拍了十几张都没有发现有什么异样,到快下山的时候,我朋友无意的指了指前面说那边好象有什么东西在动,我问在哪,他说就在云层里,我赶忙拿照相机把镜头调近,真的发现有个像龙似的东西在摇摆。
当时整个人都惊呆了,虽然手就按在快门那边,但是由于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什么,就是没按下,我朋友比较清醒,对着那东西就拍,那东西移动的速度相当缓慢,由于当时云层比较暗,光线不是很好,所以那东西的身体若隐若现,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一直在云层里摇动,眼睛比较光亮,不可能是太阳反射的光。
下来以后两个连饭都没吃就赶去了相片店,这是昨天刚洗出来的照片,传上来大家先看看
当时就我和我朋友两人在场,我真的就惊呆了,那东西的身体和当时的云层色彩差不多,只有那双眼睛的光亮让我感觉到我看到的不是幻觉,而是真真实实存在的物种。时间跨度我也记不清了,不是很长,接着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视线里,当时山顶的风很大,一般人都知道当人站在山顶的时候,而且云层很厚的时候就会感觉有种压迫感,所以在那东西消失以后我们赶忙就下了山,说实在话,到山下的时候,想起刚才的事,我有点后怕!!!!!!!!!!
我相信应该不是我的眼睛有问题,即使我有问题也不可能我朋友两人都看错,在遇到这种情景的时候,我相信有很多人也会和我一样不知所措,我只想把照片拿出来大家看看,没其他意思我也不想让大家看不清楚,看来这只是我和那东西的一种缘分吧,看不看的清都无所谓了
可能大家要坐的离电脑远一点才能看清楚轮廓,如果坐的太近不一定能看的清楚的!
对这个世界我们知道的真的太少太少了,所以总会有许多无知之处,我只希望大家抱着平常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
我不会帖图具体的只能你去别人空间里看了
(共51个)
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山西省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大连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苏州图书馆
江苏省常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青岛市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湖北省武汉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贵州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图书馆
中山大学图书馆
河南大学图书馆
故宫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 (共62个)
中国民族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图书资料馆
南开大学图书馆
河北大学图书馆
山西省祁县图书馆
吉林省图书馆
吉林省长春图书馆
吉林省吉林市图书馆
吉林大学图书馆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信息中心
江苏省无锡市图书馆
江苏省南通市图书馆
江苏省镇江市图书馆
江苏省吴江市图书馆
扬州大学图书馆
浙江省杭州市图书馆
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
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
浙江省绍兴图书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
浙江省瑞安市文物馆(玉海楼)
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厦门大学图书馆
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省萍乡市图书馆
山东省济南市图书馆
山东省烟台图书馆
山东大学图书馆
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山东省博物馆
山东省青岛市博物馆
山东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孔府文物档案馆
河南省新乡市图书馆
郑州大学图书馆
武汉大学图书馆
湖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暨南大学图书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重庆市北碚图书馆
西南大学图书馆
四川省成都图书馆
四川省泸州市图书馆
四川省南充市图书馆
四川大学图书馆
四川省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兰州大学图书馆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图书馆(藏经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共38 个)
石家庄市图书馆
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
徐州市图书馆
天水市图书馆
太原市图书馆
泰安市博物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河北省保定市图书馆
辽宁大学图书馆
山西大学图书馆
浙江省博物馆
郑州市图书馆
桂林图书馆
赣州市图书馆
柳州市图书馆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浠水县博物馆
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
西安博物院
淄博市图书馆
安徽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常州市图书馆
南京市博物馆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西北大学图书馆
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苏州博物馆
沈阳市图书馆
金陵图书馆
宁夏图书馆
河北省图书馆
扬州市图书馆
西泠印社
文登市图书馆
1没有,龙只是一种传说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2、龙的定义为:传说中的神异动物,特征是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生物。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龙: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亦乃万兽之首。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的形象,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
3、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至高的权力和帝王的东西:龙种、龙颜、龙廷、龙袍、龙宫等。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其与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称“四神兽”。而西方神话中的Dragon,也翻译成龙,但二者并不相同。
4、从本世纪初到今,面世的有关龙的起源和本质的论著、论文已超过百余种,观点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这里简要的介绍:青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东方的灵兽,青龙既是名字也是种族,青龙的方位是东,左,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右,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上,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下,代表冬季。在中国二十八星宿中,青龙是东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龙与凤并不配对,凤与凰才配对。“龙对凤”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误读。事实上,凤在传统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雄性瑞兽的角色。
许昌博物馆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许昌博物馆位于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许都路与智慧大道交叉口的许昌文博馆南区,馆内先后接待观众600余万人次。馆内收藏有陶瓷、青铜器、钱币、汉画像砖石等重要文物4万多件,有六个基本展厅和一个多功能临时展厅,定期更新特色展览和交流展览。
许昌博物馆特色
许昌博物馆空间设计结合建筑的明清古典风格,造型精致大方、设计语言和谐、展线流畅清晰。该建筑营造了一个新时代建筑应具有的精神气质,反映了新许昌形象,展现了许昌的文化魅力,传递了许昌的历史文明。
许昌博物馆收藏的6304件文物划分为13个类别,即陶器、瓷器、碑贴、字画、古籍、铜器、钱币、铁器、石器、石刻、砖瓦、玉器、杂项。具有本馆特色的藏品是砖瓦类,特别是中型不空心画像砖独具特色,瓷器、铜器藏品也别具一格。
博物馆是这个世界的历史书。去博物馆旅行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旅行。有些人喜欢参观每个城市的博物馆。因为在那里你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让人们更喜欢这个城市。是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关于每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只写了一半,另一半可能藏在每个城市的博物馆里。
1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郭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它与人民大会堂东西对称。是一座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众教育、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郭波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馆藏100多万件,48个展厅。它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游客可以凭身份证直接进入游览。
2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它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紫禁城内。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明清皇宫及其藏品。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是首批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世界三大宫殿之一。是故宫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博物馆,首批“AAAA”旅游景区,被誉为“古都明珠、中华宝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馆藏文物1717950件,其中一级文物762件,国宝级18件,其中第一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2件,居中国博物馆之首。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出现,彰显了盛唐的风采。长安自古以来就是帝王的都城。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下、地下文物丰富,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博物馆。
4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是全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简称南院或南博。其前身是民国22年蔡元培等人发起的国立中央博物馆。它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现为大型综合性国家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博物馆、国家AAAA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被誉为“文物三甲医院”的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是中国造纸文物保护国家管理局重点科研基地。截至目前,南京博物院拥有各类藏品432768件,珍贵文物371032件。珍贵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故宫博物院。
5河南博物院
河南省博物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是全国重点博物馆。它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也是第一批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展厅建筑面积超过55000平方米,馆藏文物超过17万件。馆藏文物大多来自20世纪初商丘、洛阳、安阳、开封、淅川、三门峡、辉县、新郑等地的考古发掘。史前文化遗迹、商周青铜器、陶器和玉器
6山西博物院
山西省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是第一批国家级博物馆,也是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是山西最大的文物收藏、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展览面积13000平方米,文物储存面积12000平方米,总藏品50多万件,以青铜器、瓷器、石雕、佛像、壁画、书画等为特色,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其中一级文物2129件,古籍11万多册。展览基本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遗迹、晋国争霸、民族大熔炉、佛教韵味、戏曲之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民间花章、山水精英、书画、方圆世界、瓷园等5个艺术专题组成。
7上海博物馆
海洋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现址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以南的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上海博物馆总占地面积39200平方米,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五层,高295米。它是一种方形底座和圆形挑檐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在中国有“天圆地方圆”的寓意。“上海博物馆”的名字是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写的。
上海博物馆有11个专馆和3个展厅,展览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尤其是青铜器、陶器、字画等。收藏了宝鸡、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铜器,在文物领域有“半壁江山”的美誉。这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8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于1929年。浙江博物馆是浙江省集收藏、展示、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文博物馆,馆藏文物10万余件。
经过9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浙江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人文博物馆,形成了集收藏、研究、保护、展示、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宽领域新格局,包括鼓山博物馆区、武林博物馆区、沙孟海故居、黄纪念室、古荡文物保护研究基地等。
9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共建的八大国家重点博物馆之一,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始建于1897年,总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7万平方米,馆藏文物18万余件,特别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化文物、陶瓷、绘画及现代文物等。湖南省博物馆有两个基本陈列,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三五四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定期举办专题展览和交流展览。
10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风景区。它是中央政府共建的八个国家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保护民间漆器重点科研基地,国家AAAAA旅游风景区。也是湖北省规模最大、最富有、最有实力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1960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董亲临博物馆并亲笔题写了馆名。
湖北博物馆占地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古代乐器展厅。湖北博物馆有26万多件文物,其中青铜器、漆木器和竹简最具特色。
本文2023-08-05 09:47: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0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