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一共出了多少本
我个人收集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目前大概六百册左右,应该说是目前网络上收集最多最全的,这套电子版的书我也一直在收集中,后面有新增加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我也一直有留意,
另外我想说的一个神奇的 古籍阁 类似像《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这类的古籍资料基本上都有电子版,所以说这类的电子书我告诉了你这个神奇的地方有兴趣的自己去看一下
因为字数限制,只列举出了部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的目录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部分目录: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3 韩偓集系年校注(典藏本)(上册)([唐]韩偓撰,吴在庆校注,中华书局2015)》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5 曹植集校注(全二册)([三国·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中华书局2016)djvu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7 欧阳修诗编年笺注(全四册)([宋]欧阳修撰,刘德清、顾宝林、欧阳明亮笺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10 清真集([宋]周邦彦撰,吴则虞校点,中华书局198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2 吴敬梓集系年校注([清]吴敬梓著,李汉秋、项东升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4 苏轼词编年校注(全三册)([宋]苏轼撰,邹同庆、王宗堂著,中华书局200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67 徐陵集校笺(全四册)([南朝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中华书局200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13 吕留良诗笺释(第一册)([清]吕留良著,俞国林撰 ,中华书局 201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2 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一册)([南宋]辛弃疾著,辛更儒笺注,中华书局 2015)》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18 陈与义集(下册)([宋]陈与义著,吴书荫、金德厚点校,中华书局200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1 刘克庄集笺校(第九册)([宋]刘克庄撰,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44 屈原集校注(下册)(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校注,中华书局199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14 苏轼诗集(第八册)([宋]苏轼著,[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3 柳宗元集校注(全十册)([唐]柳宗元撰,尹占华、韩文奇校注,中华书局201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41 乐章集校注([宋]柳永著,薛瑞生校注,中华书局200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1 刘克庄集笺校(第十四册)([宋]刘克庄撰,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3 元好问文编年校注(上册)([金]元好问著,狄宝心校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6 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下册)[清]方世举撰,郝润华、丁俊丽整理,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7 梦窗词集校笺(第一册)([宋]吴文英撰,孙虹、谭学纯校笺,中华书局201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1 苏轼文集(全六册)孔凡礼点校 中华书局1986_1050777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8 吕本中诗集校注(第三册)([宋]吕本中撰,韩酉山校注,中华书局 201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09 卢照邻集 杨炯集([唐]杨炯、卢照邻著,徐明霞点校,中华书局198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2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全五册)([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200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20 徐渭集(第二册)([明]徐渭撰,中华书局199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0 世说新语笺疏(典藏本)(下册)([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2015)》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1 苏过诗文编年笺注(下册)([宋]苏过撰,舒星校补,蒋宗许、舒大刚等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2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三册)([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200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1 苏轼文集(第二册)([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8 岑嘉州诗笺注(上册)([唐]岑参撰,廖立笺注,中华书局200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8 吕本中诗集校注(全五册)([宋]吕本中撰,韩酉山校注,中华书局 201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4 王恽全集汇校(第八册)([元]王恽撰,杨亮、钟彦飞点校,中华局书201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29 船山诗草(上册)([清]张问陶撰,中华书局200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6 张孝祥集编年校注(第五册)([宋]张孝祥著;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 2016)》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9 张籍集系年校注(上册)([唐]张籍著,徐礼节、余恕诚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15 元稹集(修订版)(上册)([唐]元稹撰,冀勤点校,中华书局201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4 杨炯集笺注(第二册)([唐]杨炯撰,祝尚书编,中华书局2016)》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28 玉台新咏笺注(下册)([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中华书局199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12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唐]高适著,刘开扬笺注,中华书局198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40 诗经注析(下册)(程俊英、蒋见元,中华书局201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2 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五册)([南宋]辛弃疾著,辛更儒笺注,中华书局 2015)zip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20 徐渭集(第四册)([明]徐渭撰,中华书局199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15 李颀诗歌校注(下册)(唐)李颀著;王锡九校注,中华书局201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9 袁桷集校注(第四册)([元]袁桷著,杨亮校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35 欧阳修词校笺([宋]欧阳修撰,欧阳明亮校笺,中华书局 201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3 元好问文编年校注(下册)([金]元好问著,狄宝心校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6 读杜心解(全三册)([清]浦起龙撰,中华书局197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7 元好问诗编年校注(第四册)([金]元好问著,狄宝心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2 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三册)([南宋]辛弃疾著,辛更儒笺注,中华书局 2015)zip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3 柳宗元集校注(第五册)([唐]柳宗元撰,尹占华、韩文奇校注,中华书局201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22 孟浩然诗集校注([唐]孟浩然撰,李景白校注,中华书局2018)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7 梦窗词集校笺(第二册)([宋]吴文英撰,孙虹、谭学纯校笺,中华书局201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4 杨炯集笺注(第一册)([唐]杨炯撰,祝尚书编,中华书局2016)zip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2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二册)([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200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0 顾太清集校笺(下册)([清]顾太清撰,金启孮、金适校笺,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8 苏辙集(第四册)([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中华书局199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9 张耒集(上册)([宋]张耒著,李逸安、孙通海、傅信点校,中华书局199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40 诗经注析(全二册)(程俊英、蒋见元著,中华书局199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9 花间集校注(全四册)([后蜀]赵崇祚编,杨景龙校注,中华书2014)djvu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65 温庭筠全集校注(下册)([唐]温庭筠著,刘学锴撰,中华书局200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17 钱遵王诗集校笺([清]钱曾著,谢正光校笺,中华书局201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67 徐陵集校笺(第一册)([南朝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中华书局200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9 张耒集(全二册)([宋]张耒著,李逸安、孙通海、傅信点校,中华书局199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11 李太白全集(上册)([唐]李白著,[清]王琦注,中华书局200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6 张孝祥集编年校注(第二册)([宋]张孝祥著;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 2016)》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3 柳宗元集校注(第四册)([唐]柳宗元撰,尹占华、韩文奇校注,中华书局201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5 曹植集校注(下册)([三国·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中华书局2016)》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8 苏辙集(第四册)([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中华书局199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23 中州集校注(第一册)([金]元好问编,张静校注,中华书局 201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8 白居易文集校注(第4册)([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5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三册)([唐]韩愈著,刘真伦、岳珍校注,中华书局201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7 梦窗词集校笺(第二册)([宋]吴文英撰,孙虹、谭学纯校笺,中华书局2014)zip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0 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全二册)([唐]沈佺期、宋之问撰,陶敏、易淑琼校注,中华书局200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22 顾亭林诗文集([清]顾炎武撰,华忱之点校,中华书局200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8 白居易文集校注(第三册)([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1 刘克庄集笺校(第二册)([宋]刘克庄撰,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0 世说新语笺疏(典藏本)(上册)([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2015)》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21 王船山诗文集(全二册)([清]王夫之撰,中华书局198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5 李商隐诗歌集解(增订重排本)(第二册)([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200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1 李白全集编年笺注(第四册)([唐]李白撰,安旗等笺注,中华书局 2015)》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9 花间集校注(第一册)([后蜀]赵崇祚编,杨景龙校注,中华书201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04 乐府诗集(第四册)([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201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5 李商隐诗歌集解(增订重排本)(第五册)([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200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7 元好问诗编年校注(第二册)([金]元好问著,狄宝心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15 元稹集(修订版)(下册)([唐]元稹撰,冀勤点校,中华书局201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4 王恽全集汇校(第五册)([元]王恽撰,杨亮、钟彦飞点校,中华局书201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34 梁佩兰集校注(第五册)([清]梁佩兰著,董就雄校注,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8 岑嘉州诗笺注(下册)([唐]岑参撰,廖立笺注,中华书局200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63 汇校详注关汉卿集(下册)([元]关汉卿撰,蓝立蓂校注,中华书局2006)》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7 欧阳修诗编年笺注(全四册)([宋]欧阳修撰,刘德清、顾宝林、欧阳明亮笺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5 张说集校注(第三册)([唐]张说著,熊飞校注,中华书局201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4 王恽全集汇校(第一册)([元]王恽撰,杨亮、钟彦飞点校,中华局书201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1 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唐]韦应物撰,张望编著,中华书局200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12 岑参诗笺注(下册)([唐]岑参撰,廖立笺注,中华书局201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1 苏过诗文编年笺注(上册)([宋]苏过撰,舒星校补,蒋宗许、舒大刚等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1 苏过诗文编年笺注(上册)([宋]苏过撰,舒星校补,蒋宗许、舒大刚等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45 王维集校注(第一册)([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中华书局199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49 洪亮吉集(第三册)([清]洪亮吉撰,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200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2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五册)([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200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7 梦窗词集校笺(第一册)([宋]吴文英撰,孙虹、谭学纯校笺,中华书局2014)zip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8 苏辙集(第四册)([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中华书局200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02 杜诗详注(第二册)([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66 杨万里集笺校(第七册)([宋]杨万里撰,辛更儒笺校,中华书局200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9 袁桷集校注(第四册)([元]袁桷著,杨亮校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8 白居易文集校注(第1册)([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25 世说新语校笺(全二册)([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堮校注,中华书局198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2 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四册)([南宋]辛弃疾著,辛更儒笺注,中华书局 2015)》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6 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上册)[清]方世举撰,郝润华、丁俊丽整理,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1 刘克庄集笺校(全十六册)([宋]刘克庄撰,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1 刘克庄集笺校(第十三册)([宋]刘克庄撰,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04 乐府诗集(全五册)([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201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1 刘克庄集笺校(第十册)([宋]刘克庄撰,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5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七册)([唐]韩愈著,刘真伦、岳珍校注,中华书局2010)》
不用买了。我复制给你吧。可以在电脑上看,也可以打印出来。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伐,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词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帖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会洵卒,赙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洵将终,以兄太白早亡,子孙未立,妹嫁杜氏,卒未葬,属轼。轼既除丧,即葬姑。后官可荫,推与太白曾孙彭。
熙宁二年,还朝。王安石执政,素恶其议论异己,以判官告院。四年,安石欲变科举,兴学校,诏两制、三馆议。轼上议曰:“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皂隶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贡举乎?虽因今之法,臣以为有余。使君相不知人,朝廷不责实,则公卿侍従常患无人,而况学校贡举乎?虽复古之制,臣以为不足。夫时有可否,物有兴废,方其所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强而复之,则难为力。庆历固尝立学矣,至于今日,惟有空名仅存。今将变今之礼,易今之俗,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食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狱讼听于是,军旅谋于是,又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则无乃徒为纷乱,以患苦天下邪?若乃无大更革,而望有益于时,则与庆历之际何异?故臣谓今之学校,特可因仍旧制,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至于贡举之法,行之百年,治乱盛衰,初不由此。陛下视祖宗之世,贡举之法,与今为孰精?言语文章,与今为孰优?所得人才,与今为孰多?天下之事,与今为孰办?较此四者之长短,其议决矣。今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词,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兼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经生不帖墨而考大义,此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愿陛下留意于远者大者,区区之法何预焉。臣又切有私忧过计者。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而今之学者,耻不言性命,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著而不可挹,此岂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而乐于诞耳。陛下亦安用之?”议上,神宗悟曰:“吾固疑此,得轼议,意释然矣。”即日召见,问:“方今政令得失安在?虽朕过失,指陈可也。”对曰:“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镇以安静,待物之来,然后应之。”神宗悚然曰:“卿三言,朕当熟思之。凡在馆阁,皆当为朕深思治乱,无有所隐。”轼退,言于同列。安石不悦,命权开封府推官,将困之以事。轼决断精敏,声闻益远。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曰:“臣之所欲言者,三言而已。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如木之有根,灯之有膏,鱼之有水,农夫之有田,商贾之有财。失之则亡,此理之必然也。自古及今,未有和易同众而不安,刚果自用而不危者。陛下亦知人心之不悦矣。祖宗以来,治财用者不过三司。今陛下不以财用付三司,无故又创制置三司条例一司,使六七少年,日夜讲求于内,使者四十余辈,分行营干于外。夫制置三司条例司,求利之名也;六七少年与使者四十余辈,求利之器也。造端宏大,民实惊疑,创法新奇,吏皆惶惑。以万乘之主而言利,以天子之宰而治财,论说百端,喧传万口,然而莫之顾者,徒曰:‘我无其事,何恤于人言。’操罔罟而入江湖,语人曰‘我非渔也’,不如捐罔罟而人自信。驱鹰犬而赴林薮,语人曰‘我非猎也’,不如放鹰犬而兽自驯。故臣以为欲消谗慝而召和气,则莫若罢条例司。今君臣宵旰,几一年矣,而富国之功,茫如捕风,徒闻内帑出数百万缗,祠部度五千余人耳。以此为术,其谁不能?而所行之事,道路皆知其难。汴水浊流,自生民以来,不以种稻。今欲陂而清之,万顷之稻,必用千顷之陂,一岁一淤,三岁而满矣。陛下遂信其说,即使相视地形,所在凿空,访寻水利,妄庸轻剽,率意争言。官司虽知其疏,不敢便行抑退,追集老少,相视可否。若非灼然难行,必须且为兴役。官吏苟且顺従,真谓陛下有意兴作,上靡帑廪,下夺农时。堤防一开,水失故道,虽食议者之肉,何补于民!臣不知朝廷何苦而为此哉?自古役人,必用乡户。今者徒闻江、浙之间,数郡雇役,而欲措之天下。单丁、女户,盖天民之穷者也,而陛下首欲役之。富有四海,忍不加恤!自杨炎为两税,租调与庸既兼之矣,奈何复欲取庸?万一后世不幸有聚敛之臣,庸钱不除,差役仍旧,推所従来,则必有任其咎者矣。青苗放钱,自昔有禁。今陛下始立成法,每岁常行。虽云不许抑配,而数世之后,暴君污吏,陛下能保之与?计愿请之户,必皆孤贫不济之人,鞭挞已急,则继之逃亡,不还,则均及邻保,势有必至。异日天下恨之,国史记之曰“青苗钱自陛下始”,岂不惜哉!且常平之法,可谓至矣。今欲变为青苗,坏彼成此,所丧逾多,亏官害民,虽悔何及!昔汉武帝以财力匮竭,用贾人桑羊之说,买贱卖贵,谓之均输。于时商贾不行,盗贼滋炽,几至于乱。孝昭既立,霍光顺民所欲而予之,天下归心,遂以无事。不意今日此论复兴。立法之初,其费已厚,纵使薄有所获,而征商之额,所损必多。譬之有人为其主畜牧,以一牛易五羊,一牛之失,则隐而不言;五羊之获,则指为劳绩。今坏常平而言青苗之功,亏商税而取均输之利,何以异此?臣窃以为过矣。议者必谓:‘民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故陛下坚执不顾,期于必行。此乃战国贪功之人,行险侥幸之说,未及乐成,而怨已起矣。臣之所愿陛下结人心者,此也。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薄厚,不在乎富与贫。人主知此,则知所轻重矣。故臣愿陛下务崇道德而厚风俗,不愿陛下急于有功而贪富强。爱惜风俗如护元气。圣人非不知深刻之法可以齐众,勇悍之夫可以集事,忠厚近于迂阔,老成初若迟钝,然终不肯以彼易此者,知其所得小而所丧大也。仁祖持法至宽,用人有叙,专务掩覆过失,未尝轻改旧章。考其成功,则曰未至。以言乎用兵,则十出而九败;以言乎府库,则仅足而无余。徒以德泽在人,风俗知义,故升遐之日,天下归仁焉。议者见其末年吏多因循,事不振举,乃欲矫之以苛察,齐之以智能,招来亲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未享其利,浇风已成。多开骤进之门,使有意外之得。公卿侍従跬步可图,俾常调之人,举生非望,欲望风俗之厚,岂可得哉?近岁朴拙之人愈少,巧进之士益多。惟陛下哀之救之,以简易为法,以清净为心,而民德归厚。臣之所愿陛下厚风俗者,此也。祖宗委任台谏,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许以风闻,而无官长。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台谏固未必皆贤,所言亦未必皆是。然须养其锐气,而借之重权者,岂徒然哉?将以折奸臣之萌也。今法令严密,朝廷清明,所谓奸臣,万无此理。然养猫以去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畜狗以防盗,不可以无盗而畜不吠之狗。陛下得不上念祖宗设此官之意,下为子孙万世之防?臣闻长老之谈,皆谓台谏所言,常随天下公议。公议所与,台谏亦与之;公议所击,台谏亦击之。今者物论沸腾,怨讟交至,公议所在,亦知之矣。臣恐自兹以往,习惯成风,尽为执政私人,以致人主孤立,纪纲一废,何事不生!臣之所愿陛下存纪纲者,此也。”
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因试进士发策,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为问。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従?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有盗窃发,安抚司遣三班使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民奔诉轼,轼投其书不视,曰:“必不至此。”散卒闻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従之。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従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三年,神宗数有意复用,辄为当路者沮之。神宗尝语宰相王珪、蔡确曰:“国史至重;可命苏轼成之。”珪有难色。神宗曰:“轼不可,姑用曾巩。”巩进《太祖总论》,神宗意不允,遂手札移轼汝州,有曰:“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材实难,不忍终弃。”轼未至汝,上书自言饥寒,有田在常,愿得居之。朝奏,夕报可。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至常,神宗崩,哲宗立,复朝奉郎、知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轼旧善司马光、章惇。时光为门下侍郎,惇知枢密院,二人不相合,惇每以谑侮困光,光苦之。轼谓惇曰:“司马君实时望甚重,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纳之,乃以靖为司徒。许靖且不可慢,况君实乎?”惇以为然,光赖以少安。迁起居舍人。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轼曰:“昔林希同在馆中,年且长。”确曰:“希固当先公邪?”卒不许。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编户充役者不习其役,又虐使之,多致破产,狭乡民至有终岁不得息者。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使户差高下出钱雇役,行法者过取,以为民病。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差官置局,轼与其选。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十室九空,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曰:“于君何如?”轼曰:“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三代之法,兵农为一,至秦始分为二,及唐中叶,尽变府兵为长征之卒。自尔以来,民不知兵,兵不知农,农出谷帛以养兵,兵出性命以卫农,天下便之。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今免役之法,实大类此。公欲骤罢免役而行差役,正如罢长征而复民兵,盖未易也。”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寻除翰林学士。二年,兼侍读。每进读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覆开导,觊有所启悟。哲宗虽恭默不言,辄首肯之。尝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轼历言:“今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沮;又黄河势方北流,而强使之东;夏人入镇戎,杀掠数万人,帅臣不以闻。每事如此,恐浸成衰乱之渐。”轼尝锁宿禁中,召入对便殿。宣仁后问曰:“卿前年为何官?”曰:“臣为常州团练副使。”曰:“今为何官?”曰:“臣今待罪翰林学士。”曰:“何以遽至此?”曰:“遭遇太皇太后、皇帝陛下。”曰:“非也。”曰:“岂大臣论荐乎?”曰:“亦非也。”轼惊曰:“臣虽无状,不敢自他途以进。”曰:“此先帝意也。先帝每诵卿文章,必叹曰‘奇才!奇才!’但未及进用卿耳。”轼不觉哭失声。宣仁后与哲宗亦泣,左右皆感涕。已而命坐赐茶,撤御前金莲烛送归院。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不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未行,谏官言:前相蔡确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太皇太后。大臣议迁之岭南。轼密疏:“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谓宜皇帝敕置狱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诏赦之,则于仁孝两得矣。”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轼出郊,用前执政恩例,遣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潮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六井亦几于废。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片臿>,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吴人种菱,春辄芟除,不遗寸草。且募人种菱湖中,葑不复生。收其利以备修湖,取救荒余钱万缗、粮万石,及请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杭僧净源,旧居海滨,与舶客交通。舶至高丽,交誉之。元丰末,其王子义天来朝,因往拜焉。至是,净源死,其徒窃持其像,附舶往告。义天亦使其徒来祭,因持其国母二金塔,云祝两宫寿。轼不纳,奏之曰:“高丽久不入贡,失赐予厚利,意欲求朝,未测吾所以待之厚薄,故因祭亡僧而行祝寿之礼。若受而不答,将生怨心;受而厚赐之,正堕其计。今宜勿与知,従州郡自以理却之。彼庸僧猾商,为国生事,渐不可长,宜痛加惩创。”朝廷皆従之。未几,贡使果至。旧例,使所至吴越七州,费二万四千余缗。轼乃令诸州量事裁损,民获交易之利,无复侵挠之害矣。浙江潮自海门东来,势如雷霆,而浮山峙于江中,与渔浦诸山犬牙相错,洄洑激射,岁败公私船不可胜计。轼议自浙江上流地名石门,并山而东,凿为漕河,引浙江及溪谷诸水二十余里以达于江。又并山为岸,不能十里以达龙山大慈浦,自浦北折抵小岭,凿岭六十五丈以达岭东古河,浚古河数里,达于龙山漕河,以避浮山之险。人以为便。奏闻,有恶轼者力沮之,功以故不成。轼复言:“三吴之水,潴为太湖,太湖之水,溢为松江以入海。海日两潮,潮浊而江清,潮水常欲淤塞江路,而江水清驶,随辄涤去,海口常通,则吴中少水患。昔苏州以东,公私船皆以篙行,无陆挽者。自庆历以来,松江大筑挽路,建长桥以扼塞江路,故今三吴多水,欲凿挽路为千桥,以迅江势。”亦不果用,人皆以为恨。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六年,召为吏部尚书。未至,以弟辙除右丞,改翰林承旨。辙辞右丞,欲与兄同备従官,不听。轼在翰林数月,复以谗请外,乃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先是开封诸县多水患,吏不究本末,决其陂泽,注之惠民河,河不能胜,致陈亦多水。又将凿邓艾沟与颍河并,且凿黄堆欲注之于淮。轼始至颍,遣吏以水平准之,淮之涨水高于新沟几一丈,若凿黄堆,淮水顾流颍地为患。轼言于朝,従之。郡有宿贼尹遇等,数劫杀人,又杀捕盗吏兵。朝廷以名捕不获,被杀家复惧其害,匿不敢言。轼召汝阴尉李直方,曰:“君能擒此,当力言于朝,乞行优赏;不获,亦以不职奏免君矣。”直方有母且老,与母诀而后行。乃缉知盗所,分捕其党与。手戟刺遇,获之。朝廷以小不应格,推赏不及。轼请以己之年劳当改朝散郎阶,为直方赏,不従。其后吏部为轼当迁,以符会其考。轼谓已许直方,又不报。七年,徙扬州。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征商不得留难。故操舟者辄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弊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轼请复旧,従之。未阅岁,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是岁,哲宗亲祀南郊,轼为卤簿使,导驾入太庙。有赭繖犊车并青盖犊车十余争道,不避仪仗。轼使御营巡检使问之,乃皇后及大长公主。时御史中丞李之纯为仪仗使,轼曰:“中丞职当肃政,不可不以闻。”之纯不敢言,轼于车中奏之。哲宗遣使赍疏驰白太皇太后。明日,诏整肃仪卫,自皇后而下,皆毋得迎谒。寻迁礼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为礼部尚书。高丽遣使请书,朝廷以故事尽许之。轼曰:“汉东平王请诸子及《太史公书》,犹不肯予。高丽所请,有甚于此,其可予乎?”不听。
八年,宣仁后崩,哲宗亲政。轼乞补外,以两学士出知定州。时国是将变,轼不得入辞。既行,上书言:“天下治乱,出于下情之通塞。至治之极,小民皆能自通;迨于大乱,虽近臣不能自达。陛下临御九年,除执政、台谏外,未尝与群臣接。今听政之初,当以通下情、除壅蔽为急务。臣日侍帷幄,方当戍边,顾不得一见而行,况疏远小臣,欲求自通,难矣。然臣不敢以不得对之故,不效愚忠。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陛下圣智绝人,春秋鼎盛。臣愿虚心循理,一切未有所为,默观庶事之利害,与群臣之邪正。以三年为期,俟得其实,然后应物而作。使既作之后,天下无恨,陛下亦无悔。由此观之,陛下之有为,惟忧太早,不患稍迟,亦已明矣。臣恐急进好利之臣,辄劝陛下轻有改变,故进此说,敢望陛下留神,社稷宗庙之福,天下幸甚。”定州军政坏弛,诸卫卒骄惰不教,军校蚕食其廪赐,前守不敢谁何。轼取贪污者配隶远恶,缮修营房,禁止饮博。军中衣食稍足,乃部勒战法,众皆畏伏。然诸校业业不安,有卒史以赃诉其长,轼曰:“此事吾自治则可,听汝告,军中乱矣。”立决配之,众乃定。会春大阅,将吏久废上下之分,轼命举旧典,帅常服出帐中,将吏戎服执事。副总管王光祖,自谓老将,耻之,称疾不至。轼召书吏使为奏,光祖惧而出,讫事,无一慢者。定人言:“自韩琦去后,不见此礼至今矣。”契丹久和,边兵不可用,惟沿边弓箭社与寇为邻,以战射自卫,犹号精锐。故相庞籍守边,因俗立法。岁久法弛,又为保甲所挠。轼奏免保甲及两税折变科配,不报。
绍圣初,御史论轼掌内外制日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昌化,故儋耳地,非人所居,药饵皆无有。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犹谓不可。轼遂买地筑室,儋人运甓畚土以助之。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従其父老游,若将终身。徽宗立,移廉州,改舒州团练副使,徙永州。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词,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洵晚读《易》,作《易传》,未究,命轼述其志。轼成《易传》,复作《论语说》。后居海南,作《书传》。又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
一时文人如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陈师道,举世未之识,轼待之如朋俦,未尝以师资自予也。自为举子至出入侍従,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以其孙符为礼部尚书。孝宗置其文左右,读之终日忘倦,谓为文章之宗,亲制集赞,赐其曾孙峤。遂崇赠太师,谥文忠。
轼三子:迈、迨、过,俱善为文。迈,驾部员外郎。迨,承务郎。
论曰:苏轼自为童子时,士有传石介《庆历圣德诗》至蜀中者,轼历举诗中所言韩、富、杜、范诸贤以问其师。师怪而语之,则曰“正欲识是诸人耳”,盖已有颉颃当世贤哲之意。弱冠,父子兄弟至京师,一日而声名赫然,动于四方。既而登上第,擢词科,入掌书命,出典方州。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故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至于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有守,皆志与气所为也。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二君皆有以知轼,而轼卒不得大用。一欧阳修先识之,其名遂与之齐,岂非轼之所长不可掩抑者,天下之至公也,相不相有命焉。呜呼!轼不得相,又岂非幸欤?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宋史》卷338)
你好。首先说明,这个版本的史记是不错的。
其次,你说了,你是高二的学生,文科,个人兴趣,古文一般。
针对以上你提供过的信息,我给你我的建议。
1
这个版本的史记是9册,书是不错,但是似乎没有时间看完。而且高二了马上就是高三,我个人认为高考似乎距离你已经不远了。所以不推荐你看这一套书。
2
因为你也说了,你还买了这个版本的《诗经》和《楚辞》,也许是的妄图猜测,你似乎应该也没有看完。因为诗经大雅小雅和颂的部分并不好看,楚辞中很多文章除了屈原写的还好其他作者,都不是很好读。如果你是想收集这套书,那么你可以买。
3从我个人的阅读经验,针对《史记》,韩兆琦先生编著的《史记鉴证》比这一套要好。内容丰富,语言平实,经典,解析,注释明了。但是,那一套书也很多册,也不便宜。如果有天你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去阅读。
4从现在这个时间,你应该也是寒假了吧。。如果你想看史记的话,可以买一套简单本的,就是不含史记的表,书部分,对于列传也有所删减。可以在市面上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商务印书馆。这三个出版社都可以。
希望对你有用。
另,忘了说明,你推荐的这个也是韩兆琦先生写的。但是内容相对于《史记鉴证》稍稍单薄了一些,也是一套不错的书。
1、《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诗经注析》,程俊英、蒋见元注析,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诗经》全注本,如陈子展《诗经直讲》等)
3、《楚辞补注》,(宋)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楚辞》全注本)
4、《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
5、《论语新解》,钱穆注解,三联书店。(亦可用其他《论语》全注本)
6、《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7、《老子校释》,朱谦之校释,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老子》全注本)
8、《庄子集释》,(清)郭庆藩集释,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庄子》全注本)
9、《史记》,(西汉)司马迁著,中华书局。
10、《汉书》,(东汉)班固著,中华书局。
11、《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2、《乐府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3、《六朝文絜译注》,(清)许梿选,曹明纲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4、《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5、《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笺注,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陶渊明集》全注本)
16、《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或用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
17、《搜神记》,(晋)干宝著,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
18、《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亦可用其他大型唐诗选注本,包括沈德潜的《唐诗别裁》,乃至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陈伯海《唐诗汇评》)
19、《唐宋词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李太白全集》,(清)王琦注释,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李白集》全注本,乃至各种规模较大的《李白诗选》)
21、《杜诗镜铨》,(清)杨伦撰,上海古籍出版社。(亦可用其他《杜甫集》全注本,乃至各种规模较大的《杜甫诗选》)
22、《王维集校注》,陈铁民校注,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王维集》全注本,乃至各种规模较大的《王维诗选》)刘学锴、余恕诚撰、中华书局出版的《李商隐诗歌集解》)
23、《唐宋八大家文选》,牛宝彤选,甘肃教育出版社。(亦可用类似选本,或高海夫主编、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
24、《古文观止译注》,(清)吴调侯、吴楚材选,李国章等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5、《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本。
26、《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7、《宋词三百首》,朱孝臧选编,唐圭璋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8、《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9、《陆游诗选》,游国恩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30、《稼轩词编年笺注》(修订本),邓广铭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1、《资治通鉴》,司马光著,中华书局。
32、《全元散曲》,隋树森辑,中华书局。
33、《明诗选》,杜贵晨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亦可用其他明诗选本,如《明诗别裁》之类)
34、《清诗精华录》,钱仲联、钱学增选注,齐鲁书社。(亦可用其他清诗选本,如《清诗别裁》之类)
35、《近代诗钞》,钱仲联编辑,江苏古籍出版社。(亦可用其他近代诗选本。)
36、《琵琶记》,(元)高明著,钱南扬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7、《西厢记》,(元)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8、《牡丹亭》,(明)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梅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39、《桃花扇》,(清)孔尚任著,王季思等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40、《长生殿》,(清)洪升著,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41、《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亦可用其他版本,以下诸书同)
42、《水浒传》,(明)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3、《西游记》,(明)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4、《红楼梦》,(清)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5、《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6、《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7、《老残游记》,(清)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8、《孽海花》,(清)曾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49、《中国文化读本》,董乃斌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50、中国文学史,在章培恒、袁行霈、郭预衡主编的三种或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中,任选一部通读。
5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或单行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5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疏证》,王国维著,马美信疏证,复旦大学出版社。
53、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54、闻一多《唐诗杂论》,见《闻一多全集》,开明书店。亦有其他版本及单行本。
55、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56、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57、《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册),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58、《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撰,人民文学出版社。(亦可用其他《文心雕龙》全注全译本)
59、《诗品集注》,曹旭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60、《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撰,人民文学出版社。
61、《艺槪》(清)刘熙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62、《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人民文学出版社。(此书有多种注释本,均可参用)
63、《经典常谈》,朱自清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64、《经子解题》,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5、《诗词格律》,王力著,中华书局。
66、《书目答问补正》,张之洞著、范希曾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
67、《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68、《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夏志清著,安徽文艺出版社。
本文2023-08-05 09:49: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