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官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杭州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官网,第1张

1、杭州图书馆的详细地址在哪里2、杭州市可供自习的图书馆有哪些?3、杭州有没有向公众开放的图书馆?4、杭州图书馆在哪里5、想看书,但不是学生,图书馆对外开放吗?杭州下沙杭州图书馆的详细地址在哪里

杭州图书馆是杭州的一个景点,详细地址是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58号市民中心J楼,为杭州图书馆了避免旅行期间找不到此景点,最好提前规划路线,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通方式。

开放时间杭州图书馆:大厅周一-周日8:00-21:00杭州图书馆;文献借阅中心9:00-20:00杭州图书馆;文献借阅中心、音乐分馆、**分馆、自修区杭州图书馆:周一闭馆,周二-周日9:00-21:00;专题文献中心,周二-周日9:00-17:30(其中古籍阅览时间为周二-周五9:00-17:30)。另有分馆开放时间可参考官网。

杭州市可供自习的图书馆有哪些?

杭州市可供自习的图书馆有杭州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拱墅区图书馆、西湖区图书馆、江干区图书馆、杭州高新区(滨江)图书馆。

1、杭州图书馆

杭州图书馆位于杭州市江干区,中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浙江省图书馆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图书馆,2018年5月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杭州图书馆成立于1958年7月1日,原名杭州市图书馆,1961年5月改现名,1963年成立杭州图书馆儿童分馆,2008年10月杭州图书馆新馆落成正式开放。

2、浙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国国内创办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定的“一级图书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浙江省分中心、长三角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

3、拱墅区图书馆

杭州市拱墅区图书馆成立于2007年9月,2015年12月30日迁址于拱墅区北城街55号(拱墅区人防大厦B座)投入使用,成为拱墅区图书馆北城街馆,并于2016年12月23日全面对外开放。

4、西湖区图书馆

由西湖区人民政府拔款设立的公益性、综合性、现代化、开放式的区级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总面积达2500平方米,一楼设有办证大厅、少儿活动区。二、三楼设有图书借阅区、盲文借阅区、报刊阅览区、电子借阅区、读者自修区。四楼设有培训教室、多功能厅等。

5、江干区图书馆

开馆时间:周2-周日,早上9:00到晚上9:00,周一闭馆。馆内实行开架外借、馆内阅览、电子阅览等多种阅览方式,开架外借和馆内阅览区总占地面积达1180平方米,内容包括书籍、报刊、音像制品等。

-杭州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拱墅区图书馆

-西湖区图书馆

-江干区图书馆

-杭州高新区(滨江)图书馆

杭州有没有向公众开放的图书馆?

杭州的图书馆都是对公众开放的,不知道你哪里方便。杭州比较舒服的图书馆是位于钱江新城市民中心的杭州图书馆。2008年10月新馆在钱江新城落成,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其中新馆438万平方米),新馆是目前国内外开放比例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将近90%的面积用于对接待读者。馆藏文献达210余万册,其中古籍善本4481册,已初步形成以文史哲、艺术、法律、旅游、教育及电子为特色的藏书体系。现为副省级公共图书馆,2003年成为国际国联成员馆。\x0d\ \x0d\“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因此就有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人无法接受,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x0d\ \x0d\浙江图书馆也不错,在黄龙洞那边,环境很好,安静。根据你自己的需要以及方便选择吧。

杭州图书馆在哪里

杭州图书馆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

杭州图书馆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58号市民中心J楼。

杭州图书馆成立于1958年7月1日,原名杭州市图书馆,1961年5月改为现名,1963年成立杭州图书馆儿童分馆,2008年10月杭州图书馆新馆落成正式开放。截至2018年12月,杭州图书馆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有3942个阅览座位,设有16个机构部门,在编职工186人;馆藏文献5863万册(件),其中古籍文献32万册,报刊文献33万件,视听文献647万件(套)。

杭州图书馆的形象标识以鲜红色为主色调,整体设计由“指纹”、繁体“图”与“西湖涟漪”图形元素经过艺术变形组合设计而成。繁体“图”字巧妙地融合在指纹图形元素中,一轮“涟漪”,一座杭城。西湖水涟漪荡漾,“涟漪”体现了杭州图书馆地理专属性,并以水的动态表现出来杭城历史文化底蕴。

想看书,但不是学生,图书馆对外开放吗?杭州下沙

杭州市图书馆对外开放,可办理图书卡进入馆内,咨询电话:0571-86021000。杭州图书馆位于杭州市江干区,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是浙江省图书馆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图书馆,2018年5月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办理条件:

1、杭州市户籍居民可凭市民卡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享有文献借阅服务。

2、非杭州市户籍但持有杭州市社保卡的居民可凭社保卡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享有文献借阅服务。

3、企事业单位可凭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复印件到馆(杭州图书馆文献借阅中心)办理团体借书证,每证收取押金视借阅数量而定,分别为2000、6000、10000元。

扩展资料:

杭州图书馆拥有各类文献资源280万册(件),载体有图书、报纸、杂志、特藏专藏、视听文献、数据库资源,内容涉及各门学科,已逐步形成了以文史哲、艺术、法律、旅游、经济、教育、音乐为特色的馆藏体系。其中馆藏古籍、民国图书达4万余册,包括善本古籍634种,5058册;碑刻拓片1400余种。2007年,我馆藏品种有29种善本古籍进入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此外,拥有杭州地方文献,近万余册/件,载体形式有图书、古籍、期刊、报纸、拓片、光盘,内容涉及杭州发展的各个方面,已逐步形成杭州地方文献专藏,同时建有“杭州文化”数据库、编辑出版杭州文化期刊《文澜》(季刊)为杭州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文献参考服务。

杭州市图书馆官网-办证指南

-杭州市图书馆

浙江旅游地图(寻找可以玩三天的旅游线路)

当地概况

简称:浙

民族:主要少数民族有畲族,聚居于浙东南的丽水市

省会:杭州市

区划:全省共分为11个省级市,88个县、市、区

交通:铁 路 2005年,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

公 路 2005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91公里。

港 口 浙江有可建深水港的海岸线300多公里。已建成以宁波、舟山、乍浦、海门和温州五大港为主的34个港口,有万吨级以上泊位44座,年货物通过能力27亿吨,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个,港口有运输往来,并开通了美国、日本及香港的班轮航线。中国四大中转港之一的宁波北仑港,可停靠30万吨级货轮,是中国目前最大、最好的进口铁矿中转基地。舟山港已跨入国家级大型港口的行列。舟山岙山可停靠25 万吨超级油轮,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中转码头。2005年,主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3亿吨,增长194%。全年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166万吨。

水 运 全省有内河航道 104万公里,居全国第3位;干线航道10条,1230公里;内河港口105个,年货物通过能力21亿吨。

航 空 浙江现有杭州、宁波、温州、黄岩、义乌、衢州、舟山7个机场,开

通国内、国际航线160余条。新的杭州萧山机场已建成通航。

浙江省简称浙,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浩瀚的东海,南、西、北分别与福建、江西、安徽、江苏及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接壤,背依内陆广阔的腹地。浙江以文物之邦、旅游之地著名,是我国东南沿海社会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省。全省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全省共划9地级市、2地区、20县级市、45县、1自治区。省会杭州。

浙北平原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重要的黄麻、桑蚕产区。浙江丝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浙江是绿茶、毛竹的主要产地,著名的龙井茶驰名中外。浙江也是中国书法的圣地,历史上曾出现过王羲之、褚遂良、吴昌硕等书画大家。盛产大、小黄鱼、带鱼、乌贼四大海鱼及四大家鱼。

浙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众多,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全省现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等1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居中国首位。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2个,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萧山湘湖、温州瓯江、绍兴会稽山等省级旅游度假区13个。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以秀丽迷人的西湖自然风光闻名于世。

浙东水乡佛国游。浙东具有中国典型的水乡地貌。从杭州至绍兴、宁波一带,水网交织、阡陌纵横;舟山是海岛,山、海风光美丽壮观。这里的居民择水而居,采石筑桥,生活方式独特。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遗产均异常丰富,可感受到古老传统和现代文明浑然一体之美。景点主要有绍兴柯岩、中国书法圣地兰亭、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新昌大佛、宁波奉化溪口、滕头村、河姆渡遗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等。

浙西名山名水游。从杭州向西而行,沿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至千岛湖。这是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之一。景点主要有严子陵钓台、富春江“小三峡”、瑶琳仙境、富阳古法造纸及古籍印刷作坊、浙西大峡谷、山里人家、红灯笼乡村家园、天目溪漂流、兰溪诸葛八卦村、龙游石窟、建德九姓渔民婚礼、大慈岩及千岛湖等。

浙南奇山秀水游。由宁波沿东南海岸南下至温州,沿途可游览天台山、雁荡山、楠溪江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昌的大佛寺,天台山的国清古刹、石梁飞瀑,雁荡山的灵峰、灵岩、大小龙湫以及楠溪江沿岸古镇均为浙江山水之上品。主要景点有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永康方岩,温岭长屿硐天,温州南麂列岛、洞头渔家乐、瑶溪、泽雅、雁荡山、楠溪江,缙云仙都等。

浙北丝乡古镇游。从杭州乘车至嘉兴,再转乘游船沿古运河直达中国另一个名城苏州;也可从杭州出发经湖州,乘船观赏太湖风光,直达风景旅游城市无锡。杭嘉湖平原是著名的蚕乡,也是古代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沿途游人可感受到小桥流水的风情,还可参与采桑、喂蚕、织布、印蓝花布等活动。主要景点有南浔丝业会馆、小莲庄、方丈港蚕村、西塘、南北湖、乌镇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江涌潮,是北半球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海内外旅游者。

民风民俗

浙江是文化大省,出过许多名人,而且文化氛围浓厚。特别是社会风俗方面更是有其独特的现象和意味。

一、 祭祀

浙江人同其他省市相比虽然经济上很发达,但是人们在祭祀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传统却并没有随着经济、文化上的西化而逐渐消亡。

浙江的农村个体经济相对发达。但是思想上却相对还很滞后。因为,人们有了钱,不会像城里人去丰富精神生活,如上网,买书等,而传统的儒家文化、封建迷信在浙江的农民脑子里仍然根深蒂固。他们宁可把钱用于祭祀,也想不到投资于自身。这是浙江农民的朴实。

经济越发达,用于祭祀方面的耗费越大。广东省一年用于祭祀死人方面的投资就达300多亿元人民币。浙江的农民也欲与之争高低,不断加大“投资”。

仅嘉兴桐乡一地,其投资于迷信祭祀的耗费就很惊人。他们清明节祭祀先祖,先将两大桌子摆在坟前,东西方向摆上12把椅子,南北方向不摆,供祭祀叩拜用。再在桌上摆上大量酒菜。然后象征性的开门,吆喝道:“吃饭了……”意思是请“地下”的先考们来吃饭。大约过了三十分钟,等饭菜冷毕,再举家热后食用。其时这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如果真正请先考们食用,自己就不能食用,那是祖先吃的!祖制是碰不得的——这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传统。而城市人同样也祭祀,他们不用摆上一大桌酒菜,而是象征性的摆上一碗米饭或一碗面食,再烧柱香,也不叩头,而是鞠躬,把家里的喜事告诉先祖,如孩子结婚了,孩子考上大学了。再把香插入香炉,以求香火永驻,人丁兴旺。

城市里的坟墓也比较小,代表了一定的传统即可,农村则要求阔气,坟墓有的占两亩,他们图得是祖先在九泉之下也能享福。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人心中是永不磨灭的,城市经济发达,但也摆脱不了迷信的上坟;农村经济落后,但也要比城市里在祭祀方面的投资大。浙江农民穷,穷得不是物质,而是精神。精神上迷信封建,把大量金钱花在毫无意义的大规模祭祀上,恐怕不仅是外国人,而且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会笑我们迂腐和愚昧。

二、 春节风俗

浙江农村如嘉兴地区,往往一家人包括外公婆等都住在一起。过年时,亲戚一家人聚集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家里共享天伦之乐、除夕之乐。在一起的人往往很多,那么就摆上几桌酒席,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兄弟姐妹一桌。年初一,就下亲戚家拜年。城市里像金华地区,人们往往一个三口之家在家里吃年夜饭;有时会下饭馆吃酒席,亲人聚会。

年初一会去长辈家拜年,收点红包,曰“压岁钱”。以后几天,便全前往亲戚朋友家拜年,贺新春。也会邀亲朋好友来家吃顿饭,共话一年来的生活不、学习、工作,为来年祝福。而后打牌,看电视、上网,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贞丰古书翻新店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贞丰县。

贞丰古书翻新店是一家专门进行古籍修复和翻新的店铺。该店铺的地址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贞丰县。店铺经营者拥有丰富的古籍修复和翻新经验,能够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专业的修复和翻新服务。如果你有一些古籍需要修复或翻新,可以前往该店铺咨询。

如果您需要进行古籍修复或翻新,不妨前往贞丰古书翻新店咨询,店铺经营者能够为您提供专业的修复和翻新服务。古籍修复是一项非常细致、耗时和技术要求极高的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进行。因此,选择一家经验丰富的古籍修复店铺非常重要。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了解一些古籍保护知识,尽可能地减少对古籍的损伤,让它们得到更好的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古籍修复或翻新时,我们应该尽可能选择正规的古籍修复店铺,避免一些无资质、无经验的店铺进行操作,造成更大的损伤。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了解一些古籍保护知识,尽可能地减少对古籍的损伤,让它们得到更好的保护。

浙江大学图书馆现由一个总馆和五个分馆组成。总馆设在玉泉校区图书馆大楼内,分馆分别为科技分馆(玉泉校区)、文理分馆(西溪校区)、农业分馆(华家池校区)、医学分馆(紫金港校区)、基础分馆(紫金港校区)。各分馆的馆藏和服务有着不同的学科与专业特色。在玉泉校区分馆设立了由香港实业家倪铁城先生捐资兴建的浙江大学“倪铁城人文图书馆” 以及为答谢美籍华裔科学家袁绍文博士对浙江大学捐赠而专门设立的“袁氏工程图书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总馆由办公室、采访中心、编目中心、系统中心和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发展中心组成。办公室主要处理图书馆日常行政事务,包括人事、财务、文书、信息、接待以及后勤等方面;采访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学校的性质任务以及教学、科研的需要,负责各类文献资源的采购、收集和交换;编目中心主要是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整序、揭示和组织,把无序的文献加工整理成可供检索的、具有科学体系的文献集合体;系统中心主要负责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软、硬件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各校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HORIZON)、各类服务器及内部网络的正常运行,保证图书馆各类数字资源的正常开放,负责图书馆门户网站及其他业务软件的自主开发和维护;数字图书馆研发中心以CADAL项目建设成果为基础,统一管理全省、全国和国际性数字图书馆项目实施,跟踪研究数字图书馆技术发展动态,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和研发平台。此外,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09)亦隶属于总馆,在科技、农业、医学等分馆设立服务窗口。总之,图书馆总馆主要侧重于技术服务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分馆则侧重于读者服务工作。 收藏的文献以理工类为主,兼收经管文,特别是在机械、仪表、电力、电子、化学化工、光学等学科方面有较强的实力。馆内收藏包括图书、期刊、报纸、会议文献、缩微资料、光盘等多种类型的文献约132万册。

科技分馆拥有近10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等设备,图书馆管理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其服务功能正由传统向现代化迈进。通过校园网实现了与文理分馆、农业分馆、医学分馆及基础分馆的资源共享,以及各分馆之间的文献通借通还。同时还为校内外读者提供网络数据库检索、科技查新、原文传递等服务。 浙江大学图书馆文理分馆(原杭州大学图书馆)位于西溪校区,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藏书楼。现有馆舍面积15240平方米,图书、报刊库17个,阅览室10个,专业研究室5个,阅览座位800多个,是西溪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和近百年的发展积累,文理(西溪)分馆已形成文理兼收,文史哲文献和基础学科文献收藏较为丰富的藏书特色。藏书已达146万册。其中线装书12万册,外文图书近20万册,中外文合订本报刊238万余册。2000年建立“敦煌文献资料中心”(与敦煌研究所合建)、社科大型文献阅览中心。此外,还收藏了一部分学术价值较高的缩微胶片、电子出版物。

文理分馆在实践图书馆传统功能的同时,也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图书馆基本实行计算机化管理,可同时为馆内和校园网读者提供馆藏机读目录、光盘数据库和国际联机网络数据库检索等服务。 浙江大学图书馆农业分馆(原浙江农业大学图书馆)位于美丽的华家池畔,前身是始建于1925年的安生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11000平方米,阅览座位1100席,是华家池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经过八十余年的发展,农业(华家池)分馆已成为浙江省最大的农业与生物文献收藏与服务机构之一,尤其在农学、园艺学、土壤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农业经济等学科文献的收藏上具有较大优势。分馆现有馆藏文献597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39万册,中外文合订本报刊20万余册。同时,农业分馆是中国农学会农业图书馆分会、中国农学会科技情报分会、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和高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委员)馆,并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文献专藏馆之一。

随着Horizon管理系统的启用和一大批现代化设备的投入使用,农业分馆的服务功能正由传统向现代化迈进。通过校园网实现了与科技分馆、文理分馆、医学分馆及基础馆的资源共享。 浙江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原浙江医科大学图书馆)位于紫金港校区,前身为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图书室,成立于1912年6月1日,是我国自办的最早的医药院校图书室之一,1960年4月改名为浙江医科大学图书馆,1999年新的浙江大学成立后,成为浙江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2006年8月从湖滨校区搬迁至紫金港校区新馆,并于10月8日对全校师生试开放。新馆建筑面积11494平方米(含报告厅622平方米及配套快餐厅417平方米)。医学分馆设有中文图书、外文图书、中文期刊、外文期刊、参考工具书、电子资源等7个阅览室,小研究室24间,教师研究室5间和讨论室1间。另有密集书库和夹层书库各一个。全馆共有阅览、检索座位590个,沙发座位92个。读者用计算机102台,工作人员用机近20台;自助借还书仪1台;并在3个期刊阅览室配置自助复印机。

医学分馆的藏书以医学、药学和生命科学为主,除了湖滨校区图书馆原有的专业馆藏以外,已将原藏于玉泉、西溪两个校区图书馆的医学、药学和生物学文献经统一分编后集中收藏,共有藏书52余万册。其中期刊3700余种,128万册;图书178万种,396万册;线装书5千余册,其中善本图书有82种637册。

浙江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是浙江省卫生系统课题申报查新和鉴定检索的主要服务单位,医药学查新咨询也是医学分馆的服务特色之一。根据网络信息资源迅速增长的趋势,分馆于2005年6月进行医学、病理学学科门户网站的建设,网上组织整理的各类资源日趋丰富。 浙江大学基础分馆于2002年初开始建设,2003年10月27日开放,成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标志性建筑之一。基础分馆建筑面积23100平方米,阅览座位1600个。以收藏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教学参考书为主要特色。现收藏图书382万册,订阅期刊约1800种,报纸110种。设有中外文图书、报刊、电子阅览、视听等7个大型阅览室及1个密集书库。配合新生教育的“新生推荐书”陈列于基础分馆二楼书库。收集、展示、保存本校教职工及校友著作的“浙大文库”也设在基础分馆。基础分馆在一、二层设立了文化长廊,经常举办各种主题展览,还设置了“爱心岛”,为“图书漂流”的公益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浙江大学基础分馆根据先进的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进行设计,整个大楼以大平面、大格局、大开放、网络化、智能化及绿色环保为主基调,处处体现了方便读者的人文关怀。在功能划分上首先突出了大厅的综合信息输出反馈功能,读者可以通过先进的触摸屏系统、IPAC书目检索系统、电子公告系统以及咨询台,获得有关书目、大楼导航、怎样利用图书馆、检索方法等多种知识型和消息型信息。同时一改传统的书库、阅览室分开的模式,将藏书和阅览合而为一,读者在同一阅览室内可轻松实现借书、阅览、自修、检索、咨询等多种需求。基础分馆着意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现代化设备去营造学生自主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研究的氛围,培育温馨的人文气息,同学们可以带着自己的书籍和学习用品自由出入。 “浙大文库”已经成为收集、保存本校教职工及校友著作的重要基地和展示窗口,其前身为始建于1996年的杭大文库,1998年四校合并后正式成立浙大文库。通过个人捐赠、学校相关部处转赠、购买、馆藏调拨、复印等方式,浙大文库至今共收集到教师和校友的著作及浙大出版的期刊约9000种,成为收藏最为丰富的高校文库之一。在正常的情况下,浙大文库藏书的年增长量约为500种。文库还编印了《高校文库工作通讯》(内部刊),对全国的文库工作情况进行报导和研究。

浙江大学图书馆的古籍特藏也是很有特色的,特别是文理分馆,收藏了线装书12万余册,其中善本书1350余种,1.9万余册。在文理分馆、医学分馆、农业分馆都专门设立了古籍阅览室,为读者提供古籍的阅览和咨询服务。

此外,图书馆还有敦煌学、地方志、标准、袁氏工程图书馆等特色收藏。

有的。全名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时名“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其前身为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 组,1962年与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合署办公。1986年更名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并于1994年组建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全所事业编制60人,下设办公室、财务科、保卫科、考古研究一室、考古研究二室、科技考古研究室、文物保护研究室、信息资料中心8个科(室),主要负责浙江省境内的考古发掘、文化遗产保护、文物维修等业务与研究工作。多年来。本所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紧密围绕浙江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坚定信心谋发展,凝聚力量鼓干劲,群策群力促和谐。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文物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指导、协调和服务好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浙江省文物工作拥有位居全国前列的可喜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30年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围绕考古发掘研究、文物保护、古建筑维修三大中心业务,始终坚持“出人才、出成果”的宗旨。在全体职工勤奋工作,勇于创新的努力下,取得了成果丰硕。建所以来,有7个考古发掘项目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2个考古发掘项目获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奖、5个获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8项获奖,其中2项获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及文物保护规划奖,1项获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5项获浙江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和浙江省建筑工程钱江杯奖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三等奖。先后出版考古报告l 9部,另出版所刊9辑,其他专著、论文集、考古图录l 6部。其中《河姆渡》报告获中国社科院第4届“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瑶山》报告获浙江省第1 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一等奖;《甲骨文校释总集》获2006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浙江申报世界遗产研究》课题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对策类一等奖;《瑶山》《跨湖桥》《雷峰塔遗址》报告分别入选年度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这些成果的取得为我所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