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白云学院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3收藏

广东白云学院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第1张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可知,广东白云学院是民办大学。通常来说,公办大学社会认可度高,各专业学费较便宜,民办大学各专业收费较贵。

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区别

公办大学:通常是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通常较便宜,当然中外合作专业录取分数线比普通类专业通常低10-20分,家庭条件不错的同学可以考虑填报。

民办大学: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大学,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比较贵,公办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办学性质也属于民办大学,但是民办大学也是正规大学,是受国家认可的,毕业证、学位证等都是在学信网可查的,国家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办学。

广东白云学院简介

广东白云学院(Guangdong Baiyun University)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发起和理事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广东省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89年的广州白云应用技术学校,后更名为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学院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东白云学院。截至2019年6月,学院占地面积1350亩;截至2021年6月,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

历史沿革

1989年,广州白云应用技术学校创建。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民办白云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更名为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

2005年,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东白云学院。

2009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点评审。

201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3年,成为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院校”,并成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发起和理事单位。

2014年,成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2016年,列入首批“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

2017年,成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

2018年1月,成为广东省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

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6月,学院共有3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9个校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设计艺术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校级重点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技术科学、企业管理、金融学、会计学、社会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6月,学院共有1个省级立项建设重点专业、2个省级立项建设特色专业,1个省级立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校内共有基础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40个,实训场所15个,模拟仿真实验平台1个;共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330个,其中校内31个。

省级立项建设重点专业:艺术设计。

省级立项建设特色专业:土木工程、金融学。

省级立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会计学、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日语。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汽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基地。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6月,学院与美国西北普渡大学,英国伦敦里士满大学,德国中型企业应用技术大学,澳大利亚国王学院,日本冈山大学,韩国圆光大学等10个国家的28所高校开展互派交换留学生、学分互认、双学位及本硕连读等60多项国际合作教育项目。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6月,学院省级、校级科学研究平台共11个,其中,珠三角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被省社科联授予省级决策咨询基地,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被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授予民办教育研究基地。

校级科研平台: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绿色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应用经济研究中心、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3D打印材料与工艺研究中心、智能包装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三角区域物流研究中心

馆藏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历经百余年沧桑,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图书室逐步发展成为目前馆舍面积41万平方米的颇具现代气息的图书馆。图书馆主馆面积32000㎡,主馆南区、学科分馆等面积391420㎡,昌平校园G区分馆面积4997㎡,总计4091120㎡。

截止2018年底,纸本文献总量达5101万余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1万余种,中外文电子图书874万余册,学位论文882万余篇,引进中外文数据库374个,自建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26个。教育学科资源是我们颇具特色的重点建设馆藏。2008年,我馆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目前,我们的古籍线装书达3万余种40万余册,善本古籍3500余种,130种馆藏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科研成果

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社会科学总论位列ESI世界前1%;“十二五”期间,累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项,位居全国第五;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申报中,立项数单批次位列全国第一;“十二五”期间,累计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位居全国第一;连续三年到位科研经费过亿;“十二五”期间,该校为第一单位发表的CSSCI论文居全国高校第四位;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获奖26项,居全国前列;在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27项,其中一等奖9项,位列北京市第一;一代宗师白寿彝教授任总主编的22卷本、1200多万字的巨著《中国通史》,被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现有教职工3275人,其中专任教师2219人校徽。现有两院院士(含双聘)22人,资深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2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8个。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等共计99人次。

校徽

广东白云学院校徽由校名、建校时间和标志形三元素构成。居中的标志形由”白云”二字组成,体为篆,上端”白”似冠,下端”云”如鼎,寓意学校秉承革故鼎新,依时通变的办学宗旨。象征白云教育事业鼎盛发展,永载史册。

校徽为蓝白两色,白色源于白云,蓝色源于蓝天和大海,寓示着学校有开阔的胸襟,宽广的情怀,全球化的办学视野,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可知,广东白云学院是民办大学。通常来说,公办大学社会认可度高,各专业学费较便宜,民办大学各专业收费较贵。

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区别

公办大学:通常是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通常较便宜,当然中外合作专业录取分数线比普通类专业通常低10-20分,家庭条件不错的同学可以考虑填报。

民办大学: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大学,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比较贵,公办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办学性质也属于民办大学,但是民办大学也是正规大学,是受国家认可的,毕业证、学位证等都是在学信网可查的,国家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办学。

广东白云学院简介

广东白云学院(Guangdong Baiyun University)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发起和理事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广东省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89年的广州白云应用技术学校,后更名为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学院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东白云学院。截至2019年6月,学院占地面积1350亩;截至2021年6月,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

历史沿革1989年,广州白云应用技术学校创建。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民办白云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更名为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东白云学院。2009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点评审。201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成为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院校”,并成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发起和理事单位。2014年,成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16年,列入首批“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2017年,成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2018年1月,成为广东省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科建设截至2019年6月,学院共有3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9个校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设计艺术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校级重点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技术科学、企业管理、金融学、会计学、社会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建设截至2019年6月,学院共有1个省级立项建设重点专业、2个省级立项建设特色专业,1个省级立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校内共有基础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40个,实训场所15个,模拟仿真实验平台1个;共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330个,其中校内31个。省级立项建设重点专业:艺术设计。省级立项建设特色专业:土木工程、金融学。省级立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会计学、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日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汽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合作交流截至2021年6月,学院与美国西北普渡大学,英国伦敦里士满大学,德国中型企业应用技术大学,澳大利亚国王学院,日本冈山大学,韩国圆光大学等10个国家的28所高校开展互派交换留学生、学分互认、双学位及本硕连读等60多项国际合作教育项目。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6月,学院省级、校级科学研究平台共11个,其中,珠三角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被省社科联授予省级决策咨询基地,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被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授予民办教育研究基地。校级科研平台: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绿色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应用经济研究中心、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3D打印材料与工艺研究中心、智能包装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三角区域物流研究中心馆藏资源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历经百余年沧桑,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图书室逐步发展成为目前馆舍面积41万平方米的颇具现代气息的图书馆。图书馆主馆面积32000㎡,主馆南区、学科分馆等面积391420㎡,昌平校园G区分馆面积4997㎡,总计4091120㎡。

截止2018年底,纸本文献总量达5101万余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1万余种,中外文电子图书874万余册,学位论文882万余篇,引进中外文数据库374个,自建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26个。教育学科资源是我们颇具特色的重点建设馆藏。2008年,我馆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目前,我们的古籍线装书达3万余种40万余册,善本古籍3500余种,130种馆藏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科研成果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社会科学总论位列ESI世界前1%;“十二五”期间,累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项,位居全国第五;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申报中,立项数单批次位列全国第一;“十二五”期间,累计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位居全国第一;连续三年到位科研经费过亿;“十二五”期间,该校为第一单位发表的CSSCI论文居全国高校第四位;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获奖26项,居全国前列;在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27项,其中一等奖9项,位列北京市第一;一代宗师白寿彝教授任总主编的22卷本、1200多万字的巨著《中国通史》,被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

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现有教职工3275人,其中专任教师2219人校徽。现有两院院士(含双聘)22人,资深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2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8个。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等共计99人次。校徽广东白云学院校徽由校名、建校时间和标志形三元素构成。居中的标志形由”白云”二字组成,体为篆,上端”白”似冠,下端”云”如鼎,寓意学校秉承革故鼎新,依时通变的办学宗旨。象征白云教育事业鼎盛发展,永载史册。校徽为蓝白两色,白色源于白云,蓝色源于蓝天和大海,寓示着学校有开阔的胸襟,宽广的情怀,全球化的办学视野,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一、广州的著名标志性建筑有哪些,都在什么区的

海珠区:广州塔、琶洲会展 天河区:中信广场、西塔、花城广场的博物馆、歌剧院 越秀区:中山纪念堂、五羊雕像、镇海楼 荔湾区:陈家祠、白天鹅 白云区:广州体育馆 花都区:白云国际机场 广州主要著名建筑物简介: 1、广州塔 广州塔(英语:Canton Tower)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海心沙岛隔江相望。

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 。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仅次于东京晴空塔。

广州塔塔身168米–3344米处设有“蜘蛛侠栈道”,是世界最高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 。塔身4228米处设有旋转餐厅,是世界最高的旋转餐厅 。

塔身顶部450~454米处设有摩天轮,是世界最高摩天轮 。天线桅杆455米~485米处设有“极速云霄”速降游乐项目,是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乐项目 。

天线桅杆488米处设有户外摄影观景平台,是世界最高的户外观景平台,超越了迪拜哈利法塔的442米室外观景平台,以及加拿大国家电视塔447米的“天空之盖”的高度。 2、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

中山纪念堂于1929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

1963年对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在6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了铁栅栏,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 3、陈家祠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

陈家祠是广东现存祠堂中最富有广东特色的艺术建筑群,布局严整,装饰精巧,富丽堂皇,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21世纪以来,陈氏书院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4、镇海楼 镇海楼,又名望海楼,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越秀公园)小蟠龙冈上,为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楼高25米,呈长方形,阔31米,深16米。

下面两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造,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覆盖,饰有石湾彩釉鳌鱼花脊,朱红墙绿瓦砌成,巍峨壮观,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 镇海楼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

该楼又名“望海楼”,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望江”变为“望海”。又因楼高5层,故又俗称“五层楼”。

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

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1929年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

1950年改名广州博物馆,分朝代陈列广州城2000多年发展的文物史料。2013年3月,镇海楼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琶洲会展 2004年3月15日,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与广州市人民 签订备忘录,外贸中心正式取得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经营管理权。目前,外贸中心经营管理着广州市最大的两个展馆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即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和流花路展馆,两馆室内展厅面积总和达25万平方米。

其中,琶洲展馆首期占地4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一、二层展厅13个,展示面积约13万平方米,室外展场面积22万平方米,于2002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 6、广州西塔 广州西塔亦称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位于珠江新城的核心金融商务区,中国广州市珠江新城西南部,东临珠江大道,西靠华厦路,南接华就路,北望花城大道,周边五星级酒店与高档写字楼林立,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广州市图书馆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构成珠江新城5大标志性建筑。

其独特的区域高度及功能组合成为广州城市一个最具魅力、最具商务能量的标志性建筑,为广州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7、广州大剧院 广州大剧院是广州新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先进、最完善和最大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中心。

坐落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旁,以璀璨的文化地标身份,为中国大胆探索着剧院经营管理新模式和改革发展道路。 广州大剧院由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性、英籍伊拉克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是她进入中国的处女作和成名作 。

广州大剧院宛如两块被珠江水冲刷过的灵石,奇特的外形充满奇思妙想。全球顶级声学大师哈罗德·马歇尔博士,为广州大剧院精心打造的声学系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使其传递出近乎完美的视听效果,获得全球建筑界及艺术家的极高评价,为中国夺得众多殊荣。

二、广州有什么著名的古建筑

1、西汉南越王墓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

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西汉南越王墓已开辟为博物馆。 2、花塔 花塔在广东省广州市六榕寺内。

塔建于粱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后毁于火灾。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重建。

之后又多次修缮。 1980年全面修葺时,于塔壁间发现印有北宋年号的砖铭。

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外观九层,内部连同暗层共十七层,高576米,楼阁式。塔身为井筒式结构,第一层直径12 米,并有副阶。

塔内楼梯作穿塔壁绕平座式,各层塔身外层都有回廊围绕,各层层檐以绿色琉璃瓦覆灭顶,檐顶微翘,形如飞鸟展翅,在阳光下彩釉生辉,朱栏碧瓦,丹柱粉壁。整座塔身锋如九朵雕花迭成,灿烂鲜艳。

塔顶为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铸造的914米高千佛铜柱,柱身密布1023尊浮雕小佛,还有九霄宝盘、九层九霄宝轮、一层双龙宝盘及八根铁链等整串构件共重5 吨。此塔壮观华丽,锋如冲霄花柱,挺拔俊秀。

花塔矗立于广州市中心,为广州市增色不少,可鸟瞰全市风光。六榕寺内的巨型铜佛像、铜观音像,都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古文物。

3、光孝寺 光孝寺,广东著名古建筑群之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近净慧路处。据《光孝寺志》记载,初为公元前二世纪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

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于此,辟为苑囿,世称虞苑。虞翻死后,家人舍宅作寺。

寺名曾几次更改,初名制止寺,东晋隆安五年(401年)称五园寺,唐代称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汉时称乾亨寺,北宋时称万寿禅寺,南宋时称报恩广孝寺,不久后改广字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 光孝寺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壮观,特别是文物史迹众多。

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时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朝的瘗发塔、石经幢,南汉的千佛铁塔,宋、明时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诃子树、菩提树等,都是珍贵的佛教遗迹遗物。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该寺由宗教部门管理。 4、镇海楼 镇海楼,又名望海楼,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越秀公园)小蟠龙冈上,为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楼高25米,呈长方形,阔31米,深16米。 下面两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造,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覆盖,饰有石湾彩釉鳌鱼花脊,朱红墙绿瓦砌成,巍峨壮观,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

镇海楼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 该楼又名“望海楼”,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望江”变为“望海”。

又因楼高5层,故又俗称“五层楼”。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

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 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

1929年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1950年改名广州博物馆,分朝代陈列广州城2000多年发展的文物史料。

2013年3月,镇海楼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陈氏书院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

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 陈氏书院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它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陈家祠的建筑雕塑饰件多达284件,包括石雕58件、木雕57件、灰塑57件、陶塑58件、砖雕41件、铜铁铸和壁画13件。陈家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也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所在地,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除长期设有《广东传统雕刻艺术》、《广东象牙雕刻艺术》、《广东刺绣》、《百年陈氏书院》、《旧广州家居》等展览外。

还不定期展出各种广东民间工艺品,如石湾艺术陶、广州织金彩瓷、潮州金漆木雕、广绣、套色蚀花玻璃等。 21世纪以来,陈氏书院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6、豫章书院 豫章书院创建于南宋时期,当时在朱熹理学的影响下,这里成为江西地区传播朱程之学的基地。元明两朝书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元朝,因元统治者将理学作为治国安民之道,对书院采取了提倡、扶植和加强控制的政策,此阶段,豫章书院和全国其他书院一样得到一定的发展。 明朝初年,明统治者对书院采取的是不支持不禁止的政策,书院处于停滞状态。

明万历年间,因为 的禁书院政策而一度被迫停办。后来江西巡抚凌云翼、潘季训修葺后。

三、广州建筑的历史

中国近代建筑: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提到中国古代建筑,你可能马上会想到北京的故宫、颐和园,或者是苏州的园林、安徽的民居;提到中国现代建筑,你可能马上会想到深圳、上海这几年拔地而起的豪华宾馆、高级写字楼。

可是,关于中国近代建筑,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许多人可能对"近代建筑"这个名词感到陌生----"中国还有什么……近代建筑?"当我告诉你:上海外滩的建筑,就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种典型的代表时,你会恍然大悟----"不就是那些'洋楼'吗!" 一般人所说的"洋楼",泛指解放前外国人居住的"小洋楼"、使用的"大洋楼",多见于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但如果从专业研究的角度来看,"洋楼"的内涵要丰富得多,中国近代建筑也不是上海外滩的那种"洋楼"就能代表得了的。 中国近代建筑基本上是指在中国国土上于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筑。

从样式研究的角度来看 中国近代建筑主要有三大类型 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封建社会里,虽然政治上有二十余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对外交流,但是,中国文化基本上是连续的一元文化。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有时代的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

历史进入十九世纪后,封建主义的清王朝经历"康乾盛世"而日趋衰落;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却因工业革命而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从明末清初开始,就不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鸦片战争以后,则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进行了。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会,以此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进程,也由此被动地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激发与推动之下展开了。其间,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续,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

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外国文化的大规模侵入,在中国国土上除了传统的古代建筑仍在延续、演变之外,外来的欧洲建筑样式逐渐多起来,在中国近代的建筑历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则又出现了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另一股潮流。这两股潮流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时隐时现,此起彼伏。

加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使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呈现出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多种体系并存、碰撞与交融的错综复杂状态。中国近代建筑正是这种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式建筑: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 由于中国国土幅员广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中国沿海地区、长江沿岸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外国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较早作为商埠开放,因此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些城市出现的某些洋式建筑。

而大部分内陆地区的城市由于交通不便,仍处于与外部世界较为隔绝的状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为强;只有个别城市或临近边界、或因铁路建设的发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筑兴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筑以上海外滩(Bund of Shanghai,又称"黄浦滩")和南京路、天津九国租界、广州"十三行"和沙面、厦门鼓浪屿、青岛胶澳租界"青岛区"的建筑为代表。

长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筑以南京下关、武汉汉口租界的建筑为代表。 内陆地区沿边城市哈尔滨早期的建筑主要通过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受俄罗斯传统建筑和十九世纪末欧洲流行的"新艺术运动"样式影响,在中东铁路系统的建筑和东正教堂中表现为多。

滇越铁路(1903--1910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加速了云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参与了滇越铁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开发过程中,间接地把其所受法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带到滇越铁路沿线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筑则以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筑为滥觞,以资政院、大理院为代表。 洋式建筑的设计者基本为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统式建筑: 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 本世纪的第二个二十年,中国建筑的历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建筑师面对列强的入侵而激发的民族意识,这两种因素有剧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传统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可以说是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筑师吕彦直(1893929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

中山陵陵园总体平面呈钟形,引人发"木铎警世"之想,寓意深远;墓在祭堂后合乎中国观念,式样采古制,建筑朴实坚固,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 吕彦直生年仅36岁,但他以设计并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地位。

1926年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近代跨度最大的会堂建筑。 1927年国民 成立,定都南京后于1929年所作"首都计划",则是中国进行的较早、规模较大的城市规划设计。

"首都计划"的详细方案中,全部 办公建筑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极力。

四、广东有哪些著名的古建筑

广州的光孝寺,最初是南越王赵佗(22O一265)第三代子孙赵建德的住宅,三国时吴国都尉虞翻因忠谏吴王被贬广州,住在此地,并在此扩建住宅讲学。东晋时期,西域名僧昙摩耶舍来广州传教时,在此建了大雄宝殿。唐宋时期,该寺改为“报恩广教寺”。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改名光孝寺。

华林寺,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南天竺僧人达摩从海道来到广州,并创建“西来庵”,宣扬佛法。后历代均有增建,到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进行大扩建,改称华林寺。

越秀山的镇海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 (1380年),不过经过多次修葺后现在只有部分是明代时的材料。

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六至二十年(1890-1894年),由黎巨林设计。

西关大屋,目前尚存的还有120多座,大多建于清末民初。

沙面的建筑,多数是19世纪末期建造的。基本属于西欧的形式和风格,它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总体以英式和法式为主的西方古典建筑群。此外,还有哥特式、新古典式等形状、风格各异的建筑。

五、广州文化遗产有哪些

广州名城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线,在这些风景线上集中了广州主要的著名自然、文化遗产,是自然风光线、文化风景线,也是广州旅游的主要景观线。

广州的镇海之楼与镇城之石被称为广州主山的越秀山有座雄伟壮观的镇海楼,又叫望海楼,因楼高五层,谷称五层楼,高28米,为全国最大的镇海楼。明朝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为“压紫云黄气之异者”,奏请朝庭批准,于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把广州城墙扩展至越秀山时,建筑了镇海楼,说是“雄镇海疆”,又可以“壮三城之观瞻”。

所以,它既是城防建筑,又是风水楼。明以前,广州出现过三朝十帝,自建镇海楼后,再也没出现过地方皇帝和心怀异志的乱臣贼子。

“东南霸气散如烟”,“楼外关河尽汉封”了。正如胡汉民说:“层楼晚望,白云仍是汉时秋”。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镇海楼历史上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重建,不下十余次。据说每修一次,广州就发展一次。

人们说其“楼冠全城”。清人屈大均说,“虽黄鹤、岳阳莫能过之。”

《羊城古钞》说它“辉煌壮丽,为岭南第一胜览”。《广东通志》和《南海县志》认为,“岭南奇观,此为最然”,“实为五岭以南第一楼也。”

历史以来,直到今天都被推崇备至。历来古籍记载不漏,并留下很多诗咏和文章,为到广州的国内外旅游者必看之景点。

从风景名胜的角度看,越秀山是广州的主山,而镇海楼则是广州的第一景,600年威镇岭南,其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因这里是“高踞仙城最上头”(丘逢甲语),可以“风起云飞揽九州”(康有为语),“飞楼重得壮南藩,下瞰群峰控北门。

江海绕阑天势尽,溪山如掌霸图存”,不仅可以体味古代王者之霸气,而且还可以尽览广州山水城市之胜境,欣尝“一泓珠海抱城流”的美丽风光。镇海楼现在是广州博物馆,到这里可参观广州建城二千多年的历史文物展览。

顶楼正面悬挂着两广总督彭玉麟所撰的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头摩霄,目空古今;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依栏看剑,泪洒英雄。”几分霸气,几多悲壮,十分脍灸人口。

镇海楼历史上曾先后以“镇海层楼”和“越秀层楼”列为清代和现代的“羊城八景”而闻名中外。广州不但有镇海之楼,还有镇城之石,就是海珠石。

古代珠江河面宽阔达3000米(今天最窄处只有100多米),烟波浩渺,称为小海,故有镇海楼之名。广州还有镇城之石,就是古代珠江河中的海珠石。

由河沙冲积,河床淤塞,至本世纪初,已与北岸连接,20世纪30年代修筑长堤马路时已完全埋在地下,建设了高楼大厦。今年初开挖市政工程时,被挖出来,重见天日。

专家们紧急呼吁保护海珠石!市 已决定将已显露的部分(30-60米)保护起来,供市民和旅游者参观。古代,屹立江中的海珠石,又叫海珠岛,以镇城之石出名。

“神人驱石立,涌出水晶”(明·伦以诜语)。明代梁储《海珠石》诗云:“是谁驱石到江心,天为羊城镇古会。”

说这是广州的镇城之石。岛上有慈度寺(又叫海珠慈度寺,建于南汉)、文溪祠、海珠炮台,民国初年辟为海珠公园,为历史上著名的旅游圣地,龙舟竞渡之地。

传说海珠石为异域商人遗珠所化,所以又叫走珠石。清人郑惠南有《海珠石》诗云:“贾胡手持摩尼珠,失手飞珠入东海。

宝物通灵莫能秘,陆离夜夜吐光彩。卷白浮出明珠园,珠女珠儿不敢采。”

实是一块巨大的白垩纪红色砂砾构成的大礁石,其位置在今沿江西路永安堂至爱群大厦一带,长130多米,宽50多米,因长期江水冲刷而 如珠,水光波映,闪闪发亮。海揣在游海珠寺时作了一首游览口占云:“南海丽龙不爱珠,水心擎出夜明孤”,说海珠石晚上也会发光。

又因珠江潮汐变化而似浮在海上,非常漂亮。明代诗人梁乔升说:“兀然一石江心浮,撞破红潮两道流。”

多么动感的关景!海珠石又因为南宋著名诗人李昴英(又名文溪)在这里读书而出名。岛上修有文溪祠,著有《文溪存稿》。

他是广州历史上第一位探花,历任大学博士、校书郎、吏部侍郎等职。所以有人说在文溪祠读书可以中状元。

海珠石(岛)是宋代、明代羊城八景“珠江秋月(色)”和“珠江静澜”的核心景点,历代有关诗咏达50多首。 古城传统中轴线古城传统中轴线,是从越秀山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人大常委会大楼、市 大楼、人民公园、海珠广场至海珠桥,全长约5公里的古城区城市传统中轴线。

是从南越国赵佗建越王台、越王宫、越王井开始,南汉时期有呼鸾道、游台,明代有观音阁、镇海楼,从越秀山至人民公园、起义路一带,元、明、清、民国直至解放后都是官府衙门重地,历经二千多年逐步形成的,在民国时期建筑了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府合署大楼、海珠桥四个标志建筑后基本定型。清人陈恭尹用“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来形容广州城的山川形胜,其所说的“峰在地”就是越秀山,“水浮天”就是珠江(古代称海,文革前广州市民从河北到河南过渡还叫过海)。

有专家形容这条中轴线是“一条扁担挑起山和水”,充分说明这条中轴线的历史份量。中山纪念堂是我国最大的纪念会堂(有5000个座位),也是世界著名的中西合璧的传统大屋顶建筑。

六、广州沙面岛历史建筑为什么会彻底报废了

广州沙面岛突发火灾 ,历史建筑彻底报废。

9月25日晚,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岛一间民居突发火灾。现场居民指,沙面北街民房火灾正面角度看已经烧穿房顶,该栋历史建筑彻底报废。

广州消防先后有14个消防中队,24台消防车,160余名消防官兵投入到这场灭火。 起火建筑为老旧民房,砖混结构,燃烧速度极快且易导致坍塌,无法内攻灭火。

截至晚上12时,明火已被扑灭,消防员随即消灭残火及进行火场清理。暂未发现人员伤亡。

沙面岛在历史上曾是英、法两国的租界,18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英法两国选中了这块珠江中的小沙洲(距离清朝闭关锁国时期中国唯一的的外贸区“广东十三行”相当近)作为租界地址,填筑成岛。在之后的大半个世纪里,英法两国取得了在沙面岛上的许多特权, 相关机构与企业大量移入,主要的领事馆和政治、金融组织都建立在此,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予附近的中国人不公平的待遇,沙面岛因此成为后来中国乃至附近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人士 与攻击的目标。

1942年,日本将对英国宣战后占领的沙面英租界交给亲日的汪精卫政权(一般称汪伪政权)。1943年,法国维希政权退出法租界,交给汪精卫政权。

同年,坚持抗日的重庆国民 另行与英国订约收回英租界。 二战结束后,新成立的法国戴高乐 正式宣布将沙面法租界交还中华民国。

1996年,沙面的建筑群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务院将沙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区。

一场大会就把历史烧得干干净净了,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需要警钟长鸣啊。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部,2008年3月1日公布;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公布为契机,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51个) 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山西省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大连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苏州图书馆 江苏省常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湖北省武汉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山东省青岛市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贵州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河南大学图书馆 河南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图书馆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516部,2013年3月8日公布。

国务院正式公布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上海图书馆藏北宋拓本《三藏圣教序》、徐州市图书馆藏南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青岛市博物馆藏清蒲松龄《鹤轩笔札》稿本等1516部古籍入选该名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浙江省西泠印社、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等16家单位成为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汉文古籍1218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286部,其他文字古籍9部,3种甲骨文。这是甲骨文首次进入《名录》。《名录》收录宋元拓本71种,明清稿本76部、抄本177部;收录舆图43种,其中,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质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还是西汉初即已发明造纸术的有力证明;收录的民族文字古籍,涵盖藏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等12种民族文字。

其中,西藏博物馆藏元刻本《释量论》,是继元刻《因明正解藏论》之后发现的第二部元刻本藏文古籍。这两部元刻本的发现,推翻了元代无刊印藏文文献和明代以前无藏文印刷实物的旧说。

在此次公布的16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中国嵩山少林寺、西藏博物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罗布林卡、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等5家为宗教、少数民族单位。

截至目前,共有1137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66家单位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不是。广州市余平文史典籍保护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家以从事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为主的企业。是通过专业机构审核,通过检验上市的正式公司,不是黑公司,企业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300万人民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