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甲骨,卜辞等殷墟方面的古籍都有哪些呢?谢谢各位的统计。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有关甲骨,卜辞等殷墟方面的古籍都有哪些呢?谢谢各位的统计。,第1张

陈志达 著 《殷墟》文物出版社,这本书主要就是介绍殷墟的。

王襄还著有《甲骨文字典》以及《室殷契征征文》。1904年,孙诒让依据《铁云藏龟》,写成《契文举例》一书。罗振玉著《殷墟书契》、《殷墟书契奢华》、《铁云藏龟之余》、《殷商占卜文字考》、《殷墟书契考释》等有关甲骨文的书。董作宾著有《殷虚文字甲编》、《殷虚文字乙编》、《殷虚文字外编》。1933年董作宾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提出的十项标准,即: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其核心断代标准是:世系、称谓、贞人,并依此把甲骨文分为五期——第一期:武丁及以前,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癛辛、康丁;第四期: 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金石学者王本兴把已有定论的甲骨文字归集成册,编成《甲骨文字典》,与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刘艳霞合作增加了汉语拼音索引,使检索更容易,开创了甲骨文拼音索引编典的先河。朱芳圃在1933年出版了专著《甲骨学文字编》,1935年又出版了《甲骨学商史编》。“甲骨学”之名即是朱芳圃首创。

上述提到的,除了陈志达,都是考古学,历史学里的大家。他们的书,很值得看的。推荐给你。

从泰山石刻看泰山全真教的历史发展

 泰山丰富的石刻遗存中蕴涵着丰富的道教资源,据此可以勾勒出泰山全真教历史发展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轮廓。泰山全真教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金元和明清两个阶段,前者是其由产生而发展到鼎盛的时期,后者是其由盛转衰并最终衰落的时期。

 [关键词]泰山;石刻;全真教

 泰山有丰富的石刻遗存,是泰山历史的一个见证。泰山又是一座道教名山,泰山道教的历史也深深地印在了泰山石刻之中。尽管由于石刻的缺失损毁和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衡,它所承载的泰山道教的历史已经不很完整,但对泰山全真教来说,还是能够据此勾勒出其历史发展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轮廓。

 全真教产生于12世纪的金代,正式创立于山东半岛。其后不久,全真教即传人泰山地区,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泰山全真教的发展历程与整个全真教是一致的,大体可以分为金元和明清两个阶段,前者是其由产生而发展到鼎盛的时期,后者是其由盛转衰并最终衰落的时期。

 金代,全真教在泰山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而到元代,随着全真教整体的兴盛,泰山道教也成了全真教的天下了。

 有文献记载全真七子中的丘处机(如《岱史》)和孙不二(如《泰山道里记》)均曾修炼于泰山,恐不可信。金代全真教在泰山最著名的道观,应该是在其西北麓五峰山志仙峰下的洞真观。元好问在《五峰山重修洞真观记》中述说了它的来历:“泰和(1201—1208)中,全真师丘志圆、范志明刷地于此,屋才数椽而已。丘、范而没,同业王志深、李志清辈增筑之,始有道院之目。堂庑既成,贞祐(1213—1217)初,人口粟县宫,得为洞真观。”记中所述丘、范、王、李等人,均为广川真静大师崔道演的弟子。

 崔道演应该是金代泰山最著名的全真道士,“道行孤峻,口坐林间,于世无所与合,昆嵛口普照范炼师特慎许可,每一见必留语弥日。”普照范炼师即普照真人范圆曦,是全真七子之一的太古真人郝大通的弟子,当时正主持东鲁道教事。能得到范圆曦的赞许,可见崔道演不是一般道士所能比的。杜仁杰为之作《真静崔先生传》,对他作了更详细的介绍,传曰:“先生姓崔氏,讳道演,字玄甫,观之蓓人,真静其号也。赋性雅质无俗韵……去家为道土,师东海刘长生,甚得其传。……假医术筑所谓积善之基,富贵者无所取,贫窭者反多所给,是以四远无夭折,人咸德之。”传中还记叙了他的几件神异之事,以显示其道行高深。

 崔道演不仅道行高深,而且医术高明,活人无数,积累了无量功德。他的弟子显然也继承了这种作风,《五峰山重修洞真观记》就记述了王志深的种种济世之功:“志深外质而内敏,苦己利物。往时避兵布山,游骑所及,乡之人被重创者狼籍道路。志深扶伤救死尸秽间,亲馈粥药,恻然有骨肉之爱,赖以全活者余百人。祭酒以来,连口起茇舍,凡有徒老与夫环处而无供者,口厚为调护之。”崔道演师徒这种内外兼修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功行双全,是在全真道士中普遍存在的,也是全真教义所要求的。

 金代泰山全真教另一著名的道观是全真观,在泰山西南五十里的上章村,其创立者是泰安人巨阳子韩志具。宋子贞《全真观记》载:“金明昌(1190—1196)间,道者巨阳子始筑室其上,学为全真。寻请于有司,因得今额。……居既久,将薄游诸方,命其徒张志超嗣主观事。志超亦宽和能辑众,雅为道俗信向。继而州将李侯贵及其弟故帅进、进妻陇西郡夫人萧氏同助营缮,踵而成之。”

 由此可知,全真观是由韩志具创建、其弟子张志超最终完成的。全真观创立的时间比洞真观还要早,不过就目前所知的情况来看,全真观的名气远不如洞真观。

 元代是全真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对泰山来说也是如此。这一时期,泰山全真教的宫观众多,而且大多和一个人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元代泰山最著名的全真道士张志纯。

 张志纯是泰安埠上保(今山东肥城)人,生卒年不详。据杜仁杰《泰安阜上张氏先茔记》载,当时张家“以财谷雄里社”,实际上也只是“有田若干亩,有牛若干角”而已,但是能够“周急继困,过官无问贵贱,馆之如一”,所以“当时遂有长者之称”。张志纯生在这样一个为富且仁的家庭里,可谓宿有道缘。

 张志纯自幼不爱居家,十二岁就离家入山学道去了,拜崔道演为师,得名志伟,号天倪子,后来为元朝皇帝所赏识,赐名志纯。短短几年工夫,张志纯已经名满齐鲁了。当时各地的地方官都是武将出身,但见到张志纯无不屈膝礼敬。当时东平行台严实让范圆曦住持万寿上清官,又再三邀请张志纯作其副手。张志纯赴任后不久,观内诸事“废者兴,缺者完,惰者勤,慢者敬,凡所应用,无一不备”。张志纯于是以“峻洁知办”称于道林,朝廷赐号崇真保德大师,并授紫衣。但张志纯并不为所动,而是“慨然拂衣,复还布山之旧隐”。

 张志纯最为人称道之处,也是他对泰山全真教的最大贡献,是他主持修建了大量的宫观。金元之际,战乱频繁,经久不息,泰山宫观遭到严重毁坏。战乱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张志纯毅然挑起了重建的重担。《泰安阜上张氏先茔记》对此事的来龙去脉作了详细的记述,说他历经三十余年,重修、新建了玉女祠、南天门、会真宫、玉帝殿、圣祖殿、朝元观和蒿里山神祠等宫观。徐世隆的《岳阳重修朝元观记》和《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具体记述了张志纯重修朝元观和蒿里山神祠的经过。鉴于张志纯对泰山宫观的修建之功,朝廷对他“特加崇真明道圆融大师之号,兼提点泰安州教门事”;中统四年(1263),又“蒙燕都大长春宫掌教诚明真人专使赍奉圣训,委师提举修饰东岳庙事”。把东岳庙这一帝王祭祀的专用场所交由张志纯去“修饰”,可见朝廷对其信任之深。

 张志纯在当时影响很大,深受教内及教外各阶层人士的敬仰。在全真教内部,不仅一般道众,就是掌教祁志诚也对他十分尊敬。《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说他与张志纯意气相投,所以竭力促成张志纯的修建事业;《岳阳重修朝元观记》则说他为了让张志纯主持重修朝元观,甚至下拜不起。掌教尚且如此,一般道众就更不用说了。教外,朝廷赐给他大师封号,地方官员把他视为座上宾。文人学士也对他非常景仰,像大文学家元好问、翰林集学士徐世隆、著名隐士杜仁杰等,都作有赠他的诗。至于一般百姓,对他更是崇拜。据《泰安阜上张氏先茔记》载,在修建宫观的时候,“人忘其死而成师之志”,以至于时人感叹道:“虽国朝为之,亦不能齐一如此。”以上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张志纯的人格魅力。

 除了张志纯修建的之外,泰山在元代还修建了其他一些全真教官观,比较著名的有长春观、会仙观、洞虚观等,这里不再赘述。

 二

 经过元朝的鼎盛之后,全真教在明朝开始衰落。这其中当然有其自身的原因,如元朝时全真教内出现了末流贵盛、高层腐化等现象,对后来全真教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明朝统治者虽然也尊崇道教,但尊崇的是正一教,全真教则处于受压制的地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泰山全真教也开始走下坡路。

 在明朝的大部分时间里,泰山全真教一直处于低谷。在明朝前期和中期,不仅在史书中很少见到有关泰山全真教的记载,而且在石刻中也罕觅其踪影。不过到了明朝后期,情况就变得不同,泰山全真教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兴盛期。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三阳观的崛起;二是洞真观的复兴。

 不管明朝政府对全真教的态度如何,鉴于泰山的特殊地位,它对泰山道教还是非常重视的,将两级道教管理机构——泰安府道纪司和泰安县道会司——分别设在岱庙和碧霞祠,并规定岱庙住持由朝廷任免,使岱庙和碧霞祠成为当时泰山道教活动的中心。不过,明朝泰山最有影响的道士并不出自这两座道观,而是三阳观的昝复明。

 咎复明,号云山,陕西渭南人。他的师父是王阳辉,号三阳,祖籍沈阳,后迁居于山东东平。据观中所藏明于慎行所作《重修三阳观记》载,王阳辉曾经“穷游四域,遍历名山”,后来携昝复明归而隐于泰山。嘉靖三十年(1551),王阳辉与昝复明在泰山之阳的凌汉峰下“伐木薙草,凿石为窟以居”。后来又在别人的帮助下,修起一个草庵,名之为“三阳庵”。王阳辉死后,昝复明继承师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使三阳庵面貌一新,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神宇庄严的道观,于是更名为“三阳观”。从此以后,“四方道俗,香火醮祝,岁月无虚”,几乎可以与泰山最著名的东岳庙相提并论,可见此时三阳观道场之盛了。

 三阳观在昝复明时达到鼎盛,有徒子徒孙近百人。不仅民间百姓、达官贵人前来焚香醮祀,就连皇亲国戚来朝拜岱顶的碧霞元君,也要来此作醮。观中有三通《皇醮碑记》和一处摩崖的皇醮记文,记录了万历年间明神宗所宠爱的郑贵妃四次派人来泰山祭拜泰山娘娘,并在三阳做醮的历史事实。四处石刻虽然所刻时间不同:第一次在万历十七年(1589)十月,第二次在万历二十二年(1594)正月,第三次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九月,第四次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三月,但内容和格式大致相同。其中前三次都是由昝复明立石,最后一次是由郭志合立石,因为就在此前一年的万历二十六年(1598),咎复明已经去世了。

 三阳观南有道士墓群,据现存的墓碑所记,三阳观全真教徒的传法谱系为:“崇静真阳复,志坚守太玄。智礼清白信,存义法明长。道贵诚正理,德尚宽和行。参赞干坤机,变运造化功。”查《诸真宗派总簿》,知其属于全真教中的果老祖师云阳派,其门徒师承明确,辈份清楚,至民国年间的住持满贵祥,在泰山共传十九代。现三阳观山门前立有一碑,碑文即冯玉祥于1934年所撰的《三阳观道士满贵祥赞》,可惜曾遭破坏,已经不能辨读完全。

 洞真观在明朝后期的复兴,也与明神宗有着密切关系。万历年间,明神宗为供奉其母李太后,命全真道士周云清再次将洞真观整修扩建,创构官宇,横殿岿崇,金碧辉煌,号称极盛,并建九莲殿,封李太后为九莲菩萨。据观中所藏《颁藏经敕谕碑》载,万历二十七年(1599),明神宗在颁发给岱庙一部《道藏》的同时,也颁发给洞真观一部《道藏》。明神宗还改洞真观为“保国隆寿宫”,并敕建隆寿宫石坊。由此可以看出,洞真观在明后期与皇室的关系确实不一般。于是乎一时间,洞真观香火大盛,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不过好景不长,到了清代,洞真观同样渐渐衰落下去,到清末时已大部倾圮。

 满清时期,统治者素无道教信仰,尽管清初为了笼络汉人,曾经对道教有所重视,并因而成就了全真龙门派的一次中兴,甚至出现了“龙门、临济半天下”之说。但是此后,清朝诸帝对道教都没有兴趣,道教失去了统治者的扶植,更加无力振作了。到清末民初,全真教随着整个道教一起失去了对民众的吸引力,最终衰落下去。

 清代的泰山全真教,总的来说乏善可陈,在石刻中也没留下什么值得夸耀之处。而除了统治者的不重视之外,促使其最终衰落下去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以碧霞元君为代表的民间神祗信仰的空前发展。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奶奶、泰山娘娘等,对其信仰自宋代发端以来发展迅速,到明朝时,碧霞元君不仅和泰山之神东岳大帝一样走出了泰山,成为全国性的信仰,而且最终超过了东岳大帝,在民众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

 碧霞元君和东岳大帝都是道教的神仙。道教将他们纳入其神祗的行列,当然有借其在民间的影响力以吸引大众的意思。但结果是,在碧霞元君信仰空前发展的同时,泰山全真教却在进一步衰落。到泰山来烧香磕头的人可能不知道全真教为何物,但都忘不了要到碧霞祠去求泰山娘娘。以至于到了最后,泰山全真教真的要靠泰山娘娘来维持了,所以有人说泰山全真教“吃泰山娘娘”,是“娘娘派道教”。由此可见当时泰山全真教是何等的萧条。

 

 可以看出,在几百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状况的不断变化,泰山全真教也在不断地变化,尤其是明清以来,变得越来越人世、越来越世俗。道士们所重的不再是神仙信仰和道教修炼,而是力求深入到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去,或为百姓禳灾,或为皇室典醮,通过满足社会上的种种现实需要,以获得实际的利益。明末三阳观的昝复明和洞真观的周云清是如此,其他的泰山全真道士也是如此。但就在这一过程不断深人的同时,泰山全真教也在不断地衰落。当然,不仅仅泰山全真教是这样,整个全真教都是这样。

泰山的历史典故:

天禧年间,宋真宗封禅泰山,大兴土木修建岱庙,动工那天,全国各地有名的木匠都请来了,大家不分昼夜,紧张地忙碌着,其中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整天在工地上转悠,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可从不见他伸手干一会儿。

许多木匠虽然有些不满 ,可又看到他这般年纪,也不好把话说明,都无可奈何地说:就让这老头儿混碗饭吃吧。

这一天,老头吃完了饭,对大伙说:我不能光闲着,做几个墨尺给大家用吧,“不一会儿,老头就做了几十个,趁大伙休息的时候分给了大家。许多人都觉得好笑

这老头真是的,墨尺谁不会做,总共不过一拃长,一袋烟的功夫就能做几个,谁稀罕!许多人接过来就扔了,只有一个姓李的木匠细心的收了起来。

过了几天,李木匠的墨尺断了,就拿出老头给的墨尺来用,奇迹出现了,李木匠用墨尺在木头上划线,木头即刻顺着墨线分成了两半,大伙一见,都纷纷去找自己的墨尺,哪里还找的到,大伙这才明白,原来那老头就是鲁班师傅。

从那之后木匠就开始把墨尺叫做斩木剑了。

可笑凡人俗世目,不识神仙真面目。

扩展资料:

泰山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围就被我们祖先所开发,泰山南麓的大坟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再早还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

战国时期,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 泰山与孔子活动有关的景点有孔子登临处坊、望吴圣迹坊、孔子小天下处、孔子庙、瞻鲁台、猛虎沟等。 神山、文化宝库 泰山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誉。它是政权的象征,成为一座神圣的山。

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时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皇帝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干计的诗文刻石。

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马迁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

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泰山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表3),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泰山宗教发祥久远,佛教于公元4世纪中期传入泰山。公元351年高僧朗公首先 到泰山岱阴创建了朗公寺和灵岩寺。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 宝寺、普照寺等。著名的泰山经石峪是北齐人所刻的佛教经典《金刚经》。

唐宋时,灵岩寺极 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灵岩寺称为天下"四绝"之一。泰山道教早在战国时就有方 士隐居岱阴岩洞;秦汉后词庙林立,保留至今的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宫(龙泉观)、碧霞祠、后石坞庙、元始天尊庙等。其中以王母池为最早,创建于公元220年以前。

以碧霞祠影响最大。泰山是王母娘娘神话传说的发祥地。早在魏晋时期就建有王母池道观。王母池位于泰山南麓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的诗句,唐李白有“朝饮王母池”的吟咏 。

人民网-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

盘古开天

盘古开天东岳为首天下名山无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生活着。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溘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汗水变成了江河。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祖先,他的头部变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为泰山神,又称泰山君、五岳君,排于玉清元宫之第二位,冠五岳之首。相传为盘古王的第五代孙,它掌握人们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贵贱和官职,是万物之始成地。自战国至汉代,泰山始终是君主告成于天的封禅圣地。

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即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一说为黄帝所遣之玉女,一说为华山玉女。但一般作为泰山女神,为泰山神之女

泰山是山东丘陵中最高大的山脉,地层为华北地台典型基底和盖层结构区,南部上升幅度大,盖层被风化掉了,露出大片基底——泰山杂岩,即太古界泰山群地层,其绝对年龄25亿年左右,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层之一。北部上升幅度小,盖层保存着典型的华北地台上发育的古生代地层。泰山地貌分为冲洪积台地、剥蚀堆积丘陵、构造剥蚀低山和侵蚀构造中低山四大类型,在空间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层峦叠峰、凌空高耸的巍峨之势,形成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

参考资料:

泰山-

五大夫松

这是泰山山顶上的四个字

五大夫松来历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泰山,中途突遇急风暴雨,于是慌忙躲到大树下避雨。因念此树护驾有功,始皇帝就封之为“五大夫”。《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这件事是这样说的,“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五大夫松位置

五大夫松位于云步桥北侧的五松亭旁。

泰山是世界文化、自然遗产,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局部缩影”。其深厚的文化内蕴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景区内自秦至当代的1600余处碑刻、摩崖刻石、经幢之中。季羡林先生说:“泰山石刻是泰山文化的载体之一,它是在石头上书写的泰山文化,文字记载的泰山文化,客观的泰山文化,是泰山文化的核心。”

泰山是世界文化、自然遗产,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局部缩影”。其深厚的文化内蕴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景区内自秦至当代的1600余处碑刻、摩崖刻石、经幢之中。季羡林先生说:“泰山石刻是泰山文化的载体之一,它是在石头上书写的泰山文化,文字记载的泰山文化,客观的泰山文化,是泰山文化的核心。”

作为中国人,无不为遍布泰山上琳琅满目代表着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众多石刻而自豪,世界各国游人也对神秘的泰山碑碣、摩崖充满了好奇,无不想从众多石刻中读出泰山文化的蕴藉。但是石刻有的高居于万丈悬崖,有的则深处于千仞沟壑,往往目力不能及;即使近在眼前的,也因为文言文难以读懂,也只能望碑兴叹,不得要领;更加之有些刻石因年代久远、风侵雨蚀,已是漫漶不清、残缺不全,为人们留下了太多遗憾。

可喜的是,张用衡先生所著《泰山石刻全解》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该书煌煌两大本,洋洋170万言,不仅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成果,而且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地详解了所有碑文。其通俗程度,只要有中学文化,就能读得懂;其高深之处,既使研究泰山的专家、学者,亦足可供查阅借鉴。张用衡先生以其独到的视野,对泰山历史、文化、宗教及涉及到的重要人物、事件等均作了精到的评价,更加丰富了本书的内容和意趣,又由于选配了大量石刻拓片、照片,可谓图文并茂,故读此书真的颇有赏心悦目之感。粗粗翻阅下来,我认为《泰山石刻全解》有三大特点或者说三大功用,即大词典、导游词、杂文集。

二十四史 (简体横排本) (精) 2,280

二十四史 (简体横排本) (全63册) 1,680

二十四史(缩印本)(全20册)(精) 1,800

前四史(缩印本)(精) 336

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精) 48

二十四史人名索引(缩印本)(2册)(精) 248

清史稿纪表传人名索引(全2册) 37

史记(全10册) 145

汉书(全12册) 177

后汉书(全12册) 143

三国志(全5册) 78

晋书(全10册) 127

宋书(全8册) 95

南齐书(全3册) 40

梁书(全3册) 34

陈书(全2册) 20

北齐书(全2册) 27

周书(全3册) 36

魏书(全8册) 116

南史(全6册) 80

北史(全10册) 130

隋书(全6册) 73

旧唐书 (全16册) 208

新唐书(全20册) 250

旧五代史(全6册) 80

新五代史(全3册) 36

宋史(全40册) 592

辽史(全5册) 60

金史(全8册) 130

元史(全15册) 212

明史(全28册) 335

清史稿(全48册) 570

史记(全3册)(精) 110

汉书(全3册)(精) 130

后汉书(全3册)(精) 110

三国志(精) 48

史记(普通大字本) 5,800

史记(豪华典藏本) 18,000

二十五史补编(全6册)(精) 780

资治通鉴(全20册) 332

资治通鉴(缩印本)(全10册)(精) 432

续资治通鉴(全12册) 210

续资治通鉴长编(全20册) 760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全4册) 110

纲鉴易知录(全8册) 113

通典(全5册)(精) 290

通志(全3册) 229

文献通考(全2册) (精) 290

通志二十略(全2册)(精) 98

通制条格校注 38

绎史 (全10册) 280

尚书校释译论(全4册) 220

国语集解 41

赵国史稿 38

赵国史稿 (精) 58

两汉纪 (全2册) 72

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全2册)(精) 85

利玛窦中国札记 46

多桑蒙古史(全2册) 68

东印度航海记 8

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全2册) 39

柏朗嘉宾蒙古行记 鲁布鲁克东行记 17

道里邦国志 15

海屯行纪 鄂多立克东游 沙哈鲁使中国记 11

蒙古与教廷 13

欧洲与中国 19

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 18

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 10

中国印度见闻录 11

突厥世系 24

中华大帝国史 26

永乐大典方志辑佚(全5册) 320

宋本太平寰宇记(线装一函八册) 980

泰国古代史地丛考 16

中国古籍中有关缅甸资料汇编(全3册) 78

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 23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全4册) 120

邙洛碑志三百种(影印)(精) 800

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纪十三种疏证稿 24

大唐西域记校注 (全2册)(精) 78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 23

西洋番国志 郑和航海图 两种海道针经 28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释迦方志 25

岛夷志略校释 22

真腊风土记校注 西游录 异域志 23

西洋朝贡典录校注 东西洋考 22

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 22

往五天竺国传笺释 经行记笺注 19

安南志略 海外纪事 26

西域行程记 西域番国志 咸宾录 22

诸蕃志校释 职方外纪校释 23

殊域周咨录 37

唐大和上东征传 日本考 20

清朝柔远记 27

岭外代答校注 33

回回药方考释(精) 78

回回药方考释(全2册) 48

西域水道记(外二种) 46

熙朝崇正集 熙朝定案(外三种) 29

宋东京考 4

雍录 16

汴京遗迹志 27

东京梦华录注 20

历代宅京记 25

东京梦华录笺注(全2册) 75

元和郡县图志(全2册) 78

方舆胜览 附地名·人名索引(全3册) 82

舆地纪胜(影印)(全8册)(精) 480

读史方舆纪要(全12册) 480

元丰九域志(全2册) 63

括地志辑校 20

三辅黄图校释 38

太平寰宇记(全9册) 380

张乖崖集 20

滋溪文稿 42

东里文集 24

杨一清集(全2册) 56

寒松堂全集 36

杨园先生全集(全3册) 80

田藏契约文书粹编(全3册)(精) 1,480

贞观政要集校(精) 48

忠肃集 40

大金吊伐录校补 29

明经世文编 825

称谓录 亲属记(精) 30

宋大诏令集 90

苏魏公文集(全2册) 90

初学记 (全2册) 50

唐六典 58

唐律疏议笺解(全2册)(精) 94

宋人轶事汇编(全2册) 78

元朝名臣事略 17

饮冰室合集(全12册) (精) 680

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全2册)(精) 800

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全2册) 46

清人考订笔记(七种)(精) 88

文史通义校注(全2册) 65

无邪堂答问 13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精) 22

名公书判清明集 (全2册) 40

订讹类编·续补 18

古代南海地名汇释 (精) 56

管城硕记 28

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全3册)(精) 238

洛阳伽蓝记校笺 20

宋会要辑稿(全8册)(影印)(精) 1,600

历代刑法考 (附寄移文存) (全4册) 140

汉唐地理书钞 98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 18

清俗纪闻 72

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全2册)(精) 600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全2册) 60

筹海图编 78

樊山政书 46

明会典(万历朝重修本) 228

清朝进士题名录(全3册) 168

沈曾植年谱长编 98

水经注校证 76

翁同和日记(全6册) 238

后汉书集解(全2册) 198

汉书补注(全2册) 260

史记探源 15

史记索隐引书考实(全2册) 38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全2册) 65

五代十国方镇年表 32

唐方镇年表(全3册) 88

北宋经抚年表 南宋制抚年表 33

元史本证 32

翁同龢集 230

清人笔记随录 46

黄遵宪全集(全2册) 258

陈宝箴集(上) 76

陈宝箴集(中) 57

陈宝箴集(下) 52

观堂集林(附别集)(全2册) 66

陈炽集 20

康有为政论集(全2册) 48

李烈钧集(全2册) 42

陈黻宸集(全2册)(精) 57

孙中山全集 (全11册) (精) 480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全2册) 52

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化运动 23

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 17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佛教史 28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全2册) 52

胡适学术文集·教育 20

胡适学术文集·哲学与文化 38

中法战争(第1册)(精) 50

中法战争(第2册)(精) 47

中法战争(第3册)(精) 40

中法战争(第4册)(精) 50

中法战争(第5册)(精) 68

中日战争(第3册)(精) 16

中日战争(第4册)(精) 20

中日战争(第5册)(精) 23

中日战争(第6册)(精) 24

中日战争(第7册)(精) 39

中日战争(第8册)(精) 29

中日战争(第9册)(精) 27

中日战争(第10册)(精) 39

中日战争(第11册)(精) 55

中日战争(第12册)(精) 33

清末教案(第1册)(精) 54

清末教案(第2册)(精) 64

清末教案(第3册)(精) 78

清末教案(第4册)(精) 38

清末教案(第5册)(精) 38

清末教案(第6册)(精) 58

中国海关密档(第5卷)(精) 29

中国海关密档(第6卷)(精) 62

中国海关密档(第7卷)(精) 60

中国海关密档(第8卷)(精) 52

中国海关密档(第9卷)(精) 52

辛丑和约订立以后的商约谈判 15

清代辽河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洪涝档案史料 52

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精) 64

清代淮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精) 19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精) 98

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精) 29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葡关系卷(2册) 380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西关系卷(3册) 560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英关系卷第1册 420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英关系卷第2册 400

伪满宪警统治(精) 27

华北事变(精) 48

华北经济掠夺(精) 75

华北历次大惨案(精) 38

华北治安强化运动(精) 52

华北大“扫荡”(精) 27

南京大屠杀(精) 55

日汪的清乡(精) 52

汪伪政权 (精) 66

河本大作与日军山西“残留”(精) 44

封禅,是中国古时候统治者举行的一种祀典。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封禅就是祭天地。 封禅产生于什么时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里认为,封禅产生于伏羲氏以前的无怀氏。无怀氏曾封泰山,禅云云山。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诸侯后,想举行封禅,管仲说:古代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知名的有无怀氏、伏羲、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皆受命然后得封禅”。经管仲劝说,齐桓公才停止封禅。马端临则认为“七十二家”的说法,是“陋儒之见”,“诗书所不载,非事实”,所以他在《文献通考》中叙封禅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我们且不说七十二家封禅是否确有其事,封禅思想产生很早是无疑的,至少不晚于齐桓公时。封禅起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进入阶级社会,封禅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了欺骗、愚弄人民群众的工具。 封与禅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封,都在泰山。据说,这是因为泰山是东岳,东方主生,是万物之始,阴阳交替的地方;也有说因为泰山上有金箧玉策,能知人寿命长短。禅,在泰山附近的云云山、亭亭山、梁父(甫)山、社首山、肃然山,也有在会稽山举行的。封禅虽同时进行,但封的仪式重于禅的仪式。这是因为天在上,地在下,人们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天高于地。实际上是因为天比地更能欺骗群众,天对统治阶级用处更大。 封禅的仪式不但复杂,而且神秘。传说时代及夏、商、周三代,虽有封禅之说,但无具体记载。进入封建社会,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的封禅仪式不尽相同。这里不能一一列举,只能举几个例子。 秦始皇准备封禅时,他召集儒生博士七十人于泰山下,问封禅的礼仪。儒生众说纷纭,有的说,古代天子封禅坐“蒲车”,以免损伤泰山的土石草木;有的说,要“扫地而祠,席用葅秸”。秦始皇认为这些话都是胡诌,难以施行,因此绌儒生,自定封禅的仪式。他乘车从泰山南坡上至山顶,“立石颂德,明其得封”,然后从山北坡下,禅于梁父山,礼节类似太祝之祀雍上帝,但封藏皆秘,所以世人不得而记。秦始皇在泰山遇上暴风雨,避雨于松树下,因封松树为“五大夫”,号五大夫松。现今泰山上的五大夫松,据说是明朝人重新栽种的,已不是秦始皇避雨时的松树了。秦始皇封禅,是一封一禅。汉武帝封禅,则是两封两禅。他在封禅前,也曾经召集儒生讨论。这些儒生也不懂得封禅的礼仪,一人一个说法,难以施行。汉武帝把准备好的“封祠器”让他们看,他们又“拘于诗书古文”,说“不与古同”。不同在什么地方,怎样才与古同,谁也说不出来。于是汉武帝自定封禅礼仪,他到梁父山祭地,在泰山下东方,设坛祭天。坛广一丈二尺,高九尺,下埋“玉牒书”。礼毕,汉武帝与少数大臣登上泰山顶,再次祭天。第二日从北山坡下,在泰山下的肃然山再次祭地,如祭后土礼。祭时用江淮一带所产的一茅三脊草,各地珍贵的飞禽走兽及白雉诸物,并以五色土益杂封。在隆重的乐声中,汉武帝身穿**衣服,亲自跪拜。封禅毕,他下诏改元,并令诸侯在泰山下“治邸”。以后历代封禅,基本上与此类同,但细节各异。 中国封建时代,举行封禅的皇帝,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想封禅而未果的,有魏明帝、(刘)宋文帝、梁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宗等。自南宋后,皇帝到泰山封禅,形式上是废止了,但实质还保留着,这就是以后的几朝皇帝把封禅与郊祀合二为一了。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北京南郊建天地坛,合祭天地。嘉靖年间,又将天地分祭,在北郊建方泽坛(即地坛)祭地,把南郊原建的圜丘改名为天坛,专门祭天祈谷。明朝郊祭时“陈户口钱谷籍于坛下”。清朝时也在天坛祭天祈谷。 进行一次封禅,是要耗费大量资财的。贞观初,唐太宗要封禅,魏征进谏说:“陛下东封,万国咸萃”,“须千乘万骑,供帐之费,动役数州,户口萧条,何以能给?”封禅时“动役数州”,劳民伤财。贞观时期尚难支付封禅费用,耗费之巨可想而知。封禅并不会真给帝王添德行,有些有见识的人早已认识到,如西晋史学家司马彪就曾说过:“帝王所以能大著于后者,实在其德加于人,不闻在封矣。”唐太宗虽也想封禅,但他自己也认为:“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阙封禅之礼,亦可比德于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修封禅之仪,亦何异桀纣。” 既然封禅耗费巨大,为什么历代统治者还那么热衷?答案很简单,因为封禅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他们利用人们对天的崇拜,进行欺骗。封禅的欺骗作用,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第一,告诉上天已经改朝换代,新的帝王是接受天命,代天统治群民。一般都是“受命然后得封禅”,即易姓之主才能改封,中兴之主只能修封。东汉光武帝时本想修封,梁松力争“以为必改,乃当天意”,光武帝受了他的意见,进行改封。但未因此得到什么祥瑞,于是追究梁松的责任,把他杀了。 第二,封禅可以粉饰太平。历来封建统治者认为封禅是“太平盛世”的事,即“封禅以告太平也”,有德政的皇帝才有资格封禅。因此,谁封禅就意味着他有政绩。封禅又是颂扬皇帝“功德”的机会,汉武帝在封坛上树起三丈一尺高的大石碑,上刻:“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亲以孝,育民以仁。四守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 第三,封禅可以“夸示夷狄”。封禅时有“夷狄”首领参加,可以向他们夸示王朝的太平、富裕、受天保佑等。宋朝的宰相曾率领文武百官、蕃夷僧道两万余人,请求真宗封禅。真宗无力收复幽、蓟失地,就想通过封禅,“镇服四海,夸示夷狄”,洗刷失地之耻。 第四,封禅能成“仙”。据说黄帝因封禅而成“仙”。秦始皇、汉武帝都热衷于求仙药,他们“封泰山,本因好仙,信方士之言”,想得到仙丹,长生不老。就连光武帝封泰山,改元易号,也是“其意在久生,不言而自见矣”。不能长生不死,至少也想延年益寿。由于这些原因,尽管封禅劳民伤财,统治者也是乐于举行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