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市民中心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库尔勒市民中心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第1张

距今1800年国内出士最大的汉晋时期地毯。根据查询库尔勒市图书馆官网得知,馆内的镇馆之宝是距今1800年国内出士最大的汉晋时期地毯。库尔勒市新图书馆位于库尔勒市民中心,图书库存24万册。

文溯阁本《四库全书》,在1966年10月移交甘肃省图书馆保存。现在仍在甘肃图书馆。

《四库全书》曾经七个保存地方是北京皇宫内的文渊阁、京郊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奉天故宫的文溯阁,被称为内廷四阁

  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西湖圣因寺的文澜阁,合称南三阁

  后来,乾隆考虑到文人学子读书的方便,又命令增抄三部《四库全书》,并在文化发达、文人荟萃的江浙新建三座藏书楼,即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西湖圣因寺的文澜阁,合称南三阁。这三阁的《四库全书》均对外开放,而且鼓励文人学子入内阅看,在办理手续后,还可以把书借出抄录。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编写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最初成书四部,分藏于紫禁城文华殿后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合称“北四阁”。后来为了方便南方士子读书又续抄三部,分贮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合称“南三阁”。

  两百年间,七部《四库全书》迭经战乱,屡遭焚难,文源阁、文宗阁、文汇阁藏本已不复存世,文澜阁本也曾一度散失。上世纪三十年代,杭州藏书家丁丙、丁申意外地发现,有人用文澜阁本的《四库全书》的书页当包装纸。于是兄弟两人收藏到一些残本。文溯阁本曾遭日本侵略军的抢掠,剩余残本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文渊阁本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被运到台湾收藏,书架、书函依然留在故宫。文津阁本1913年从承德启运,1914年到京后暂存故宫文华殿,1915年由京师图书馆正式接收,现为国图镇馆之宝。而且国图保存的《四库全书》是现今惟一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的一部,共128架,6144函,36304册。

  过去认为《四库全书》七部是一样的。上世纪80年代,台湾商务印书馆曾影印出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给使用者以极大的方便。1991年底,当国家图书馆杨讷研究员主持进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与文津阁《四库全书》原书核对录异的工作时,却有了惊人的发现。在完成的集部和史部中,集部收书1273种,存有差异者788种,占62%;史部收书566种,存有差异者290种,占51%,差异程度也各不相同。

  专家表示,因为《四库全书》保存情况相对较好,暂没有修复计划。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在翰林院开设了四库全书馆,任命东阁大学士刘统勋等人为总裁官,翰林院编修纪晓岚等人为总纂官,以明代遗书《永乐大典》为基础,以宫廷藏书和征集自全国的书籍为补充,编纂由“经、史、子、集”四大门类构成的《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成书后共抄写了七部,分贮于七座专用藏书阁中。分别为北京皇宫文渊阁、盛京(沈阳)老皇宫文溯阁、北京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这四阁均在北方,史称北四阁)及南方的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杭州圣因寺文澜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史称南三阁)。这“北四、南三”七座藏书阁,虽然规模大小和精致程度有所不同,但建筑样式均以宁波天一阁为模板。藏书阁名称中的“渊、源、溯、津、汇、澜”等字,既反映著文化传承的渊源关系,也包含著希望以水镇火的意图。镇江文宗阁的“宗”字虽然没有“三点水”,但出自“百川朝宗归于海”的典故,也有“水”的寓意。扬州文汇阁与镇江文宗阁及阁内贮藏的两部《四库全书》,在太平天国期间,于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战火。

  杭州文澜阁也在1861年毁于战争。文澜阁本《四库全书》损毁过半,后由杭州藏书家丁氏兄弟组织人力赴北京抄补得以续全,但因原书只存一半,故有半部之称。此书现藏浙江省图书馆。现在的杭州文澜阁是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的。

  故宫中的文渊阁,在午门内的文华殿北侧,如今已是书去楼空。文渊阁本《四库全书》,是七部书中成书最早的一部。此书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圆明园文源阁及阁内贮藏的文源阁本《四库全书》于咸丰十年(1860年10月18日)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焚毁。

  沈阳文溯阁,在沈阳故宫内,文溯阁本《四库全书》,在1966年10月移交甘肃省图书馆保存。

  承德文津阁,在避暑山庄内。袁世凯任民国总统期间,内务部为在故宫前半部开办古物陈列所,下令将避暑山庄的文物调运北京。

  1931年6月25日,国立北平图书馆在北海西侧建成,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移入图书馆新楼贮藏,图书馆门前的街道也因此命名为文津街,并沿袭至今。1987年,国家图书馆在紫竹院建成,文津街的老北图更名为国图分馆,所藏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也移至国图新馆的文津厅内收藏。

  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共计36,304册,贮书所用的6,750个木制书函和128个木质书架,均为乾隆时期的避暑山庄文津阁原物。国家图书馆与商务印书馆不久前合作影印出版的《四库全书》,就是以文津阁本为原本影印的。

  至于当年纪晓岚等人编纂的《四库全书》底本,原收藏于清代翰林院。翰林院旧址就在今东长安街公安部院内。1900年义和团进攻东交民巷使馆区时,翰林院及《四库全书》底本一同毁于战火。

"晒书"除曝晒之意,还有分享珍藏书籍的含义。源于中国代际传承的生活习俗,特有的读书文化。晒书在古代也称为“晒肚皮“,也是文人墨客显露才学、展示品趣的一种特别方式。

“晒书”最开始的含义确实的把书放到阳光下晒。谚语有云:“七夕到,太阳高,晒书晒衣好。”农历七月初七,阳光充足又不过分炽热,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效果,正是曝晒书籍和衣物的大好时节。东汉时期就有晒书的文献记载。当时的古籍《四民月令》对晒书有具体的描述:“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古代的线装书籍,其用纸不像现在有很多添加的成分,那时候多为天然木浆、棉浆和草浆,很容易被虫子蛀,所以把书放在阳光下暴晒,利用强烈的紫外线杀死书中蠹虫,防止暑热滋生霉菌。

但后来,“晒书”渐渐也有了其他含义。《世说新语》就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晋朝有一位文人,在七月七日这天,富豪们都在室外阳光下晒鲜亮华丽的衣服和昂贵的财物的时候,他索性解开衣带,把自己的肚皮露出来“晒”。当别人问他晒什么时候,他总是淡定地回答我晒书呢!但实际上,这其实是一种荒诞式的讽刺。人们当时晒书已经不是为了除霉菌,而是为了攀比。

慢慢的,晒书的传统延续到了到了汉唐时期,逐渐形成一种成型的制度。发展到北宋时期,更形成文人曝书的独特集会。这个时候晒书成为文人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晒书这一传统是中国书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读书人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饱含着国人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