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朗诵的古诗文,不要常见的,三四分钟左右
适合朗诵的古诗文列举如下: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白话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绮罗香·咏春雨
宋 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
白话译文
春雨挟着冷气,欺凌早开的花朵,雾气漫着烟缕,困疲垂拂的柳树,千里烟雨暗暗地催促着晚春的迟暮。整日里昏暗迷蒙,像忧愁满腹,想要飘飞又忽然停住。
蝴蝶吃惊自己的翅膀湿重,落在西园栖息;春燕喜欢用湿润的春泥筑巢,飞来飞去。最无奈,是道路的泥泞,妨碍了风流男女的约会佳期,使他们华丽的车辆到不了杜陵路。
极目眺望,江面上烟雾沉沉。再加上春潮正在迅急,令人难以找到官家的渡口。远山全都隐隐约约,宛如佳人那含情的眼睛和眉峰。临近残断的河岸,可见绿绿的水波涨起,使水面上漂着片片落红,带着幽愁漂流向东。
记得当日,正是因为有你,我怕梨花被吹打才掩起院门。正是因为有你,我才和那位佳人在西窗下秉烛谈心。
3、击鼓
先秦 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白话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4、沁园春·雪
近代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白话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5、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白话译文
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不认当年旧同乡。
菊花委地尽枯黄,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诗歌朗诵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主持人A:下面请听朗诵《兰》。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主持人B:名著不仅具有不朽的本质,而且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伴侣与慰籍。名著是怎样伴我成长的呢请聆听《论语》同我行。
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主持人A:《论语》中的“孝敬之道”,塑造着我们高尚的灵魂,它的“智慧之道”,启迪着我们的思维,它的“治世之道”教会了我们仁爱,书籍是这样的神奇!同学们还给我们带来了有趣的经典故事呢!
学生1:《孔融让梨》
主持人B:小小的孔融教会了我们,与人交往要宽容。让我们再来听听另一个故事,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学生2:《凿壁借光 》
主持人A: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那么都给大家带来了哪些思考呢或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你有哪些影响呢
主持人B:经典名著的博大精深,真令人回味无穷。
主持人A :走进经典,我们走进生活的四季。
主持人B:走进经典,我们走进人生的四季。
主持人A:底蕴深厚的《老子》可吟读,可朗诵,
主持人B:能从耳朵钻入心中,如同一股泉水涓涓流淌,与大自然相融合。
主持人A: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吐露新芽;
主持人B: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
主持人A: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
合:我们为了感激经典——今天在此展示自己。
主持人B:《弟子规》主要讲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为人处世,以增进团结,促进和谐。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世人所称道,所敬仰。下面请欣赏小故事《孟信不卖病牛》
《孟信不卖病牛》
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如果我们都能像孟信一样,做人诚实守信,经商公平交易。那像“三鹿奶粉”等欺诈行为事件就不会发生。
主持人A: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孟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见没见过和他不一样的人呢(通过小故事和同学们的评论,让孩子们明白怎样做人。)
主持人B: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主持人A: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城南旧事(节选)》林海音少女注意到题主问的是名著,所以推荐了这篇。是疯子秀珍的独白,我以前听有个宝宝读过,真的很吸引人,表演的性质稍微多一点,好好处理带足感情,也是一篇非常好的稿件。
你好,中华国学知道团很高兴为你服务!
如果你想在网上直接看国学书籍,当然是很方便。百度就提供了“百度国学”原文。直接搜“百度国学”即可。
当然也可以下载到手机、电子书中看,百度提供的“百度文库”直接搜你想要看的国学,里面有好多格式的,如PDF、doc、txt等,原文,注释的都有,可以免费下载。我自己就上传和下载了好多。
至于书就没必要去买,破费了。网络上很多。
推荐你到国学网去浏览,里面国学目录很全,有图文类,电子类,网络类,手机类,等等,根据自己要求选择。
谢谢。
附国学目录
一、哲学(80种) 二、文学(100种) 三、历史(80种)
四、军事(20种) 五、科技(20种) 六、医学养生(10种)
七、艺术(18种) 八、碑帖(28种)
一、哲学(80种)(查看提要)
1《周易》 7卷.〔阮元校刻本〕
2《尚书》 58篇.〔阮元校刻本〕
3《仪礼》 17卷.〔阮元校刻本〕
4《礼记》 49卷.〔阮元校刻本〕
5《周礼》 6卷.〔阮元校刻本〕
6《春秋公羊传》 12卷.〔阮元校刻本〕
7《春秋谷梁传》 12卷.〔阮元校刻本〕
8《孝经》 18章.〔阮元校刻本〕
9《论语》 春秋·孔丘 20篇.〔阮元校刻本〕
10《孟子》 战国·孟轲 14卷.〔阮元校刻本〕
11《老子》 春秋·李耳 1卷.〔清毕沅考异本〕
12《墨子》 战国·墨翟 15卷.〔清孙诒让墨子闲诂本〕
13《庄子》 战国·庄周 33篇.〔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本〕
14《公孙龙子》 战国 6篇.〔宋刻本〕
15《韩非子》 战国·韩非 55卷.〔宋乾道刊本〕
16《列子》 战国 8卷.〔四部丛刊本〕
17《荀子》 战国·荀况 32卷.〔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本〕
18《文子》 春秋·辛钘 12卷.〔四库全书本〕
19《关尹子》 战国·尹喜 2篇.〔湖海丛书本〕
20《邓析子》 春秋·邓析 2卷.〔四部丛刊本〕
21《鬼谷子》 春秋·王诩 12篇.〔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22《鹖冠子》 战国·鹖冠子 3卷.〔学津讨原本〕
23《吕氏春秋》 战国·吕不韦 26卷.〔清毕沅校本〕
24《晏子春秋》 战国·晏婴 8卷.〔孙氏平津馆本〕
25《管子》 春秋·管仲 76篇.〔浙江书局本〕
26《商君书》 战国·商鞅 27卷.〔四部丛刊本〕
27《慎子》 战国·慎到 1卷.〔守山阁丛书本〕
28《尹文子》 战国·尹文 2卷.〔湖海丛书本〕
29《淮南子》 汉·刘安 21卷.〔庄逵吉本〕
30《新书》 汉·贾谊 10卷.〔四部丛刊本〕
31《盐铁论》 汉·桓宽 10卷.〔清张敦仁考证本〕
32《风俗通义》 东汉·应劭 10卷.〔龙溪精舍丛书本〕
33《法言》 汉·扬雄 13篇.〔四部丛刊本〕
34《太玄经》 汉·扬雄 10卷.〔清嘉庆刻本〕
35《说苑》 汉·刘向 20卷.〔湖北崇文书局百子全书本〕
36《新序》 汉·刘向 10卷.〔四部丛刊本〕
37《新语》 汉·陆贾 12卷.〔汉魏丛书本〕
38《韩诗外传》 汉·韩婴 10卷.〔四部丛刊影印沈氏野竹斋刻本〕
39《尚书大传》 旧题汉·伏胜 3卷.〔皇清经解续编本〕
40《春秋繁露》 汉·董仲舒 17卷.〔乾隆卢文弨校本〕
41《大戴礼记》 汉·戴德 40卷.〔四部丛刊本〕
42《白虎通义》 汉·班固 10卷.〔道光陈立白虎通疏证本〕
43《新论》 汉·桓谭 17卷.〔清严可均辑本〕
44《潜夫论》 汉·王符 10卷.〔述古堂影宋写本〕
45《论衡》 汉·王充 85篇.〔四部丛刊本〕
46《申鉴》 汉·荀悦 5卷.〔明文始堂本〕
47《忠经》 汉·马融 1卷.〔四部丛刊本〕
48《人物志》 三国魏·刘邵 12卷.〔隆庆归德府刊本〕
49《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 20卷.〔四部丛刊影明刻本〕
50《中说》 隋·王通 10卷.〔四部丛刊本〕
51《朱子语类》 宋·朱熹 140卷.〔清吕留良宝诰堂刻本〕
52《近思录》 宋·朱熹、吕祖谦 14卷.〔清吕氏宝诰堂刊朱子遗书本〕
53《忍经》 元·吴亮 1卷.〔武林往哲遗书本〕
54《长短经》 唐·赵蕤 10卷.〔四库笔记小说丛书本〕
55《传习录》 明·王阳明 3卷.〔隆庆六年王文成公全书本〕
56《一贯问答》 明·方以智 1卷.〔清抄本〕
57《明儒学案》 清·黄宗羲 62卷.〔二老阁冯全垓印本〕
58《日知录》 清·顾炎武 32卷.〔四库全书本〕
59《心经》 唐·玄奘译 1卷.〔上海佛学书局本〕
60《金刚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1卷.〔大正藏本〕
61《无量寿经》 三国魏·康僧铠译 2卷.〔大正藏本〕
62《肇论》 晋·僧肇 1卷.〔北京佛经流通处刻本〕
63《弘明集》 南朝梁·僧佑 14卷.〔大正藏本〕
64《童蒙止观》 隋·智顗 10章.〔大正藏本〕
65《楞严经》 唐·般剌密帝译 10卷.〔大正藏本〕
66《法苑珠林》 唐·道世 100卷.〔清道光年间常熟燕园蒋氏刻本〕
67《六祖坛经》 唐·慧能 1卷.〔金陵刻经处刻曹溪原本〕
68《五灯会元》 宋·普济 20卷.〔元至正二十四年刻本〕
69《周易参同契》 汉·魏伯阳 3卷.〔洪武十三年张本真刻本〕
70《太平经》 汉·于吉 170卷.〔重刊道藏辑要本〕
71《老子想尔注》 1卷.〔敦煌抄本〕
72《抱朴子》 晋·葛洪 21卷.〔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
73《真诰》 南朝梁·陶弘景 20卷.〔道藏本〕
74《无能子》 唐·无能子 3卷.〔正统道藏本〕
75《化书》 五代·谭峭 6卷.〔道藏本〕
76《云笈七签》 宋·张君房 122卷.〔涵芬楼翻明正统道藏本〕
77《太上感应篇》 宋·佚名 1卷.〔道藏精华录本〕
78《焚书》 明·李贽 6卷.〔国粹丛书本〕
79《大同书》 清·康有为 30卷.〔蓬莱阁丛书本〕
80《仁学》 清·谭嗣同 2卷.〔清议报本〕
二、文学(100种)(查看提要)
诗文集(20种)
81《诗经》 30卷.〔阮元校刻本〕
82《楚辞》 汉·刘向集 65卷.〔四库全书本〕
83《文选》 南朝梁·萧统 62卷.〔胡克家重刊本〕
84《玉台新咏》 南朝陈·徐陵 12卷.〔吴兆宜本〕
85《六朝文絜》 清·许梿 12卷.〔清光绪黎氏笺注本〕
86《骈体文钞》 清·李兆洛 31卷.〔嘉庆唐氏原刻本〕
87《唐诗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 8卷.〔清光绪十一年四藤吟社刊本〕
88《全唐诗》 清·彭定求等编 900卷.〔扬州诗局本〕
89《全宋词》 580卷.〔民国刊本〕
90《绝妙好词》 宋·周密选 8卷.〔四部备要本〕
91《中州集》 金·元好问编 10卷.〔汲古阁本〕
92《元诗别裁集》 清·张景星等编 10卷.〔乾隆二十九年然藜阁刊本〕
93《明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编 10卷.〔清乾隆四年刻本〕
94《清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编 32卷.〔乾隆二十八年重刻本〕
95《白雪遗音》 清·华广生 1卷.〔清道光八年玉庆堂刻本〕
96《古今风谣》 明·杨慎 1卷.〔艺海珠尘本〕
97《挂枝儿》 明·冯梦龙 4卷.〔传世藏书点校本〕
98《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吴调侯 12卷.〔鸿文堂刊本〕
99《古文辞类纂》 清·姚鼐 75卷.〔长沙思贤讲舍刻本〕
100《晚清文选》 郑振铎 3卷.〔上海生活书店本〕
戏曲(15种)
101《西厢记》 元·王实甫 5出.〔毛晋校西厢记定本〕
102《窦娥冤》 元·关汉卿 5出.〔涵芬楼影明刻元曲选本〕
103《汉宫秋》 元·马致远 5出.〔涵芬楼影印明万历臧氏本〕
104《琵琶记》 元·高明 42出.〔六十种曲本〕
105《赵氏孤儿》 元·纪君祥 6出.〔涵芬楼影印明万历臧氏本〕
106《倩女离魂》 元·郑德辉 5出.〔涵芬楼影印明万历臧氏本〕
107《宝剑记》 明·李开先 56出.〔古本戏曲丛刊本〕
108《浣纱记》 明·梁辰鱼 45出.〔60种曲本〕
109《牡丹亭》 明·汤显祖 55出.〔六十种曲本〕
110《娇红记》 明·孟称舜 50出.〔古本戏曲丛刊本〕
111《清忠谱》 清·李玉 26出.〔古本戏曲丛刊本〕
112《雷峰塔》 清·方成培 34出.〔古本戏曲丛刊本〕
113《风筝误》 清·李渔 30出.〔笠翁传奇十种本〕
114《长生殿》 清·洪升 50出.〔暖红室汇刻传奇本〕
115《桃花扇》 清·孔尚任 44出.〔康熙刻本〕
小说(45种)
116《穆天子传》 战国·佚名 6卷.〔四部丛刊影印明天一阁本〕
117《燕丹子》 3卷.〔平津馆丛书孙星衍校订本〕
118《异苑》 晋·刘敬叔 10卷.〔四库全书本〕
119《搜神记》 晋·干宝 20卷.〔津逮秘书本〕
120《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 36篇.〔四库全书本〕
121《游仙窟》 唐·张鷟 1卷.〔北新书局本〕
122《太平广记》 宋·李昉 50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
123《夷坚志》 宋·洪迈 206卷.〔涵芬楼排印本〕
124《剪灯新话》 明·翟佑 4卷.〔古今图书集成本〕
125《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 12卷.〔铸雪斋钞本〕
126《子不语》 清·袁枚 24卷.〔美德堂刻本〕
127《阅微草堂笔记》 清·纪昀 2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
128《西游记》 明·吴承恩 100回.〔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
129《水浒传》 明·施耐庵、罗贯中 100回.〔天都外臣序本〕
130《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120回.〔清康熙毛宗岗修订本〕
131《喻世明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涵芬楼排印本〕
132《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涵芬楼排印本〕
133《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衍庆堂翻刻本足本〕
134《初刻拍案惊奇》 明·凌蒙初 40回.〔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135《二刻拍案惊奇》 明·凌蒙初 42回.〔尚友堂重刊本〕
136《型世言》 明·陆人龙 40回.〔奎章阁本〕
137《清平山堂话本》 明·洪楩 6卷.〔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
138《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 100回.〔清褚人获序本〕
139《东周列国志》 明·冯梦龙著,清·蔡元放改编 108回.〔咸丰刊本〕
140《红楼梦》 清·曹雪芹、高鹗 120回.〔程乙本〕
141《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 56回.〔卧闲草堂本〕
142《说岳全传》 清·钱彩 80回.〔金氏余庆堂刻本〕
143《隋唐演义》 清·褚人获 100回.〔四雪草堂本〕
144《杨家将》 清·佚名 50回.〔光绪重修本〕
145《平山冷燕》 佚名 20回〔顺治十五年写刻本〕
146《醒世姻缘传》 清·西周生 100回.〔同治九年刊本〕
147《歧路灯》 清·李绿园 108回〔清义堂本〕
148《镜花缘》 清·李汝珍 100回.〔点石斋石印本〕
149《老残游记》 清·刘鹗 20回.〔神州日报馆刊印本〕
150《侠义风月传》 清·名教中人 18回.〔萃芳楼藏版本〕
151《七侠五义》 清·俞樾 120回.〔广益书局石印本〕
152《儿女英雄传》 清·文康等 72回.〔北京聚珍堂本〕
153《孽海花》 清·曾朴 35回.〔真美善杂志刊本〕
154《再生缘》 清·陈端生 40回.〔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
155《今世说》 清·王晫撰 8卷〔笔记小说大观本〕
156《断鸿零雁记》 清·苏曼殊 27章.〔民国二十三年再版本〕
157《玉梨魂》 徐枕亚 30卷.〔1914年上海民权出版部排印本〕
158《官场现形记》 清·李宝嘉 60回.〔1923年上海群学社刊本〕
159《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吴趼人 108回.〔上海广智书局本〕
160《新中国未来记》 清·梁启超 5回.〔饮冰室合集本〕
文论(20种)
161《文赋》 晋·陆机 1卷.〔嘉庆积秀堂刊巾箱本〕
162《文心雕龙》 南朝梁·刘勰 50篇.〔明万历刻本〕
163《诗品》 南朝梁·锺嵘 3卷.〔四库全书本〕
164《二十四诗品》 唐·司空图 1卷.〔津逮秘书本〕
165《诗式》 唐·释皎然 1卷.〔学海类编本〕
166《文笔要诀》 唐·杜正伦 1卷.〔五岛庆太郎藏本影印〕
167《文镜秘府论》 日/遍照金刚 6卷.〔日本旧钞本〕
168《本事诗》 唐·孟棨 7卷.〔津逮秘书本〕
169《乐府古题要解》 唐·吴兢 2卷.〔明汲古阁影学津讨原本〕
170《六一诗话》 宋·欧阳修 1卷.〔历代诗话本〕
171《沧浪诗话》 宋·严羽 1卷.〔历代诗话本〕
172《瓯北诗话》 清·赵翼 10卷.〔同治十三年红杏山房重刊本〕
173《词源》 宋·张炎 2卷.〔词话丛编本〕
174《艺概》 清·刘熙载 6卷.〔古桐书屋六种本〕
175《碧鸡漫志》 宋·王灼 5卷.〔四库全书本〕
176《白雨斋词话》 清·陈廷焯 8卷.〔陈氏手稿本〕
177《人间词话》 清·王国维 1卷.〔开明书店本〕
178《南词叙录》 明·徐渭 1卷.〔壶隐居黑格抄本〕
179《曲律》 明·魏良辅 8卷.〔吴骚丛编附刻本〕
180《录鬼簿》 元·钟嗣成 4卷.〔栋亭藏书十二种本〕
三、历史(80种)(查看提要)
正史(26种)
181《史记》 汉·司马迁 130卷.〔百衲本〕
182《汉书》 东汉·班固 120卷.〔百衲本〕
183《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 90卷.〔百衲本〕
184《三国志》 晋·陈寿 65卷.〔武英殿本〕
185《晋书》 唐·房玄龄等 130卷.〔武英殿本〕
186《宋书》 南朝梁·沈约 100卷.〔武英殿本〕
187《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59卷.〔武英殿本〕
188《梁书》 唐·姚思廉 56卷.〔武英殿本〕
189《陈书》 唐·姚思廉 36卷.〔武英殿本〕
190《魏书》 北齐·魏收 130卷.〔武英殿本〕
191《北齐书》 唐·李百药 50卷.〔武英殿本〕
192《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53卷.〔武英殿本〕
193《隋书》 唐·魏徵等 85卷.〔武英殿本〕
194《南史》 唐·李延寿 80卷.〔武英殿本〕
195《北史》 唐·李延寿 100卷.〔武英殿本〕
196《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200卷.〔武英殿本〕
197《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等 225卷.〔武英殿本〕
198《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卷.〔武英殿本〕
199《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74卷.〔武英殿本〕
200《宋史》 元·脱脱等 496卷.〔武英殿本〕
201《辽史》 元·脱脱等 116卷.〔武英殿本〕
202《金史》 元·脱脱等 135卷.〔武英殿本〕
203《元史》 明·宋濂等 210卷.〔武英殿本〕
204《明史》 清·张廷玉等 332卷.〔武英殿本〕
205《新元史》 柯劭忞 257卷.〔庚午重订本〕
206《清史稿》 赵尔巽等 529卷.〔关外二次本〕
别杂史(54种)
207《逸周书》 战国 10卷.〔抱经堂本〕
208《世本》 汉·宋衷注 1卷.〔茆泮林辑本〕
209《竹书纪年》 2卷.〔四库全书本〕
210《春秋左传》 12卷.〔阮元校刻本〕
211《国语》 战国 20卷.〔黄氏士礼居仿宋刻本〕
212《战国策》 汉·刘向集录 34卷.〔雅雨堂校本〕
213《列女传》 汉·刘向 7卷.〔四部丛刊本〕
214《吴越春秋》 汉·赵晔 10卷.〔清顾有观本〕
215《越绝书》 汉·袁康 19篇.〔四部丛刊本〕
216《华阳国志》 晋·常璩 12卷.〔函海本〕
217《高士传》 晋·皇甫谧 3卷.〔古今逸史本〕
218《山海经》 战国·佚名 18卷.〔晋郭璞山海经传本〕
219《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注 40卷.〔王先谦校本〕
220《晋五胡指掌》 明·张大龄 3卷.〔明万历三十九年张养正刻本〕
221《前汉纪》 汉·荀悦 30卷.〔四库全书本〕
222《后汉纪》 晋·袁宏 30卷.〔四部丛刊本〕
223《洛阳伽蓝记》 后魏·杨炫之 5卷.〔如隐堂本〕
224《贞观政要》 唐·吴兢 42卷.〔明成化刊本〕
225《大唐西域记》 唐·玄奘 12卷.〔高丽新藏本〕
226《顺宗实录》 唐·韩愈 5卷.〔海山仙馆丛书本〕
227《五代史补》 宋·陶岳 5卷.〔豫章丛书本〕
228《资治通鉴》 宋·司马光 294卷.〔世界书局缩印本〕
229《续资治通鉴》 清·毕沅编著 220卷.〔清冯集椿本〕
230《通鉴纪事本末》 宋·袁枢 42卷.〔四部丛刊本〕
231《吴地记》 唐·陆广微 1卷.〔四库全书本〕
232《蛮书》 唐·樊绰 10卷.〔武英殿聚珍本〕
233《唐律疏议》 唐·长孙无忌等 30卷.〔四库全书本〕
234《唐六典》 唐·李林甫等 30卷.〔南宋本〕
235《通典》 唐·杜佑 200卷.〔四库全书本〕
236《通志略》 宋·郑樵 52卷.〔明汪刻本〕
237《史通》 唐·刘知几 49篇.〔蜀本〕
238《文史通义》 清·章学诚 8卷.〔四部备要本〕
239《唐才子传》 元·辛文房 10卷.〔元刊影印本〕
240《唐语林》 宋·王谠 8卷.〔守山阁丛书本〕
241《大唐新语》 唐·刘肃 13卷.〔稗海本〕
242《隋唐嘉话》 唐·刘餗 3卷.〔顾氏文房小说本〕
243《北梦琐言》 宋·孙光宪 20卷.〔四库全书本〕
244《东京梦华录》 宋·孟元老 10卷.〔四库全书本〕
245《梦粱录》 宋·吴自牧 20卷.〔学津讨原本〕
246《铁围山丛谈》 宋·蔡绦 6卷.〔知不足斋丛书本〕
247《容斋随笔》 宋·洪迈 16卷.〔四库全书本〕
248《老学庵笔记》 宋·陆游 10卷.〔陆氏家刻本〕
249《大宋宣和遗事》 宋·佚名 4卷.〔涵芬楼排印本〕
250《元丰九域志》 宋·王存等 10卷.〔聚珍版丛书本〕
251《桯史》 宋·岳珂 15卷.〔学津讨原本〕
252《元朝秘史》 元·佚名 15卷.〔连筠簃丛书本〕
253《万历野获编》 明·沈德符 30卷.〔姚氏扶荔山房刻本〕
254《陶庵梦忆》 明·张岱 8卷.〔粤雅堂丛书本〕
255《广东新语》 清·屈大均 28卷〔清康熙二十九年木天阁原刻本〕
256《读通鉴论》 清·王夫之 30卷.〔船山遗书本〕
257《廿二史札记》 清·赵翼 39卷.〔清广雅书局本〕
258《清代野记》 清·梁溪坐观老人 4卷.〔民国野乘搜辑社本〕
259《庚子国变记》 清·罗敦曧 1卷〔满清野史续编本〕
260《海国图志》 清·魏源 100卷.〔光绪平庆泾固道署重刊〕
四、军事(20种)(查看提要)
261《孙子兵法》 春秋·孙武 13篇.〔南宋十一家注孙子本〕
262《吴子》 战国·吴起 6篇.〔武经七书本〕
263《六韬》 旧题周·姜尚 6卷.〔武经七书本〕
264《司马法》 战国·司马禳苴 5卷.〔武经七书本〕
265《孙膑兵法》 战国·孙膑 15篇.〔竹简本〕
266《尉缭子》 战国·尉缭 24篇.〔武经七书本〕
267《素书》 汉·张良 1卷.〔二十二子本〕
268《将苑》 三国蜀·诸葛亮 2卷.〔清张澍辑本〕
269《风后握奇经》 旧题·风后 1卷.〔津逮秘书本〕
270《黄石公三略》 旧题汉·黄石公 3卷.〔武经七书本〕
271《战略》 晋·司马彪 1卷.〔汉学堂丛书本〕
272《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旧题唐·李靖 3卷.〔武经七书本〕
273《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唐·李筌 10卷.〔守山阁丛书本〕
274《武经总要》 宋·曾公亮、丁度等 43卷.〔明唐福春刻本〕
275《历代兵制》 宋·陈傅良 15卷.〔静观堂刊本〕
276《守城录》 宋·陈规、汤璹 4卷.〔瓶花书屋丛书本〕
277《纪效新书》 明·戚继光 18卷.〔四库全书本〕
278《兵经》 清·揭暄 3卷.〔兵法七种本〕
279《三十六计》 1卷.〔民国三十年成都瑞琴楼本〕
280《曾胡治兵语录》 蔡锷 13卷.〔费怒春注释本〕
五、科技(20种)(查看提要)
281《九章算术》 汉·张苍 10卷.〔四库全书本〕
282《氾胜之书》 汉·氾胜之 2卷.〔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283《养鱼经》 战国·范蠡 1卷.〔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284《齐民要术》 北魏·贾思勰 10卷.〔明胡震亨、毛晋刻本〕
285《洛阳牡丹记》 宋·欧阳修 1卷.〔四部丛刊影元本〕
286《茶经》 唐·陆羽 1卷.〔格致丛书本〕
287《北山酒经》 宋·朱肱 3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8《甘石星经》 战国·甘德、石申 1卷.〔汉魏丛书本〕
289《竹谱》 南朝宋·戴凯之 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
290《禽经》 旧题周·师旷 1卷.〔百川学海本〕
291《陶说》 清·朱琰 1卷.〔乾隆三十九年鲍廷博本〕
292《花镜》 清·陈淏子辑 6卷.〔康熙善成堂刻本〕
293《梦溪笔谈》 宋·沈括 26卷.〔清光绪陶氏爱庐刻本〕
294《营造法式》 宋·李诫 34卷.〔四库全书本〕
295《刀剑录》 旧题南朝梁·陶弘景 1卷.〔说郛本〕
296《文房四谱》 宋·苏易简 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
297《墨史》 元·陆友 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
298《天工开物》 明·宋应星 18卷.〔明崇祯十年刊本〕
299《农政全书》 明·徐光启 60卷.〔康熙贵州粮署刊本〕
300《饮流斋说瓷》 民国·许之衡 10卷.〔上海朝记书店铅排本〕
六、医学养生(10种)(查看提要)
301《素问》 旧题黄帝 24卷.〔顾氏翻宋刻本〕
302《灵枢经》 旧题黄帝 12卷.〔明赵府居敬堂刊本〕
303《八十一难经》 旧题战国秦越人 1卷.〔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304《遵生八笺》 明·高濂 20卷.〔清嘉庆十五年弦雪居重订本〕
305《本草纲目》 明·李时珍 52卷.〔味古斋重校刻本〕
306《神农本草经》 清·孙星衍等辑 3卷.〔问经堂丛书本〕
307《医学三字经》 清·陈念祖 1卷.〔南雅堂刻本〕
308《养生随笔》 清·曹庭栋 5卷.〔文瑞楼石印本〕
309《随园食单》 清·袁枚 14篇.〔随园三十种本〕
310《食宪鸿秘》 清·朱尊彝 3卷.〔雍正九年希尧序刻本〕
七、艺术(18种)(查看提要)
311《法书要录》 唐·张彦远 10卷.〔四库全书本〕
312《书断》 唐·张怀瓘 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
313《海岳名言》 宋·米芾 1卷.〔四库全书本〕
314《艺舟双楫》 清·包世臣 7卷.〔翠琅轩馆丛书本〕
315《广艺舟双楫》 清·康有为 6卷.〔艺术名著丛刊本〕
316《古画品录》 南朝齐·谢赫 1卷.〔四库全书本〕
317《历代名画记》 唐·张彦远 10卷.〔明王世贞王氏画苑本〕
318《林泉高致》 宋·郭熙 1卷.〔画论丛刊本〕
319《宣和画谱》 宋·无名氏 20卷.〔四库全书本〕
320《画筌》 清·笪重光 1卷.〔昭代丛书本〕
321《学古编》 元·吾丘衍 1卷.〔四库全书本〕
322《篆刻十三略》 清·袁三俊 1卷.〔篆学丛书本〕
323《乐府杂录》 唐·段安节 1卷.〔钱熙祚校订本〕
324《棋经十三篇》 宋·张拟 1卷.〔忘忧清乐集本〕
325《梅花喜神谱》 宋·雪岩 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
326《千秋绝艳像赞》 明·仇英绘图 文征明题诗
327《陈洪绶花鸟鱼虫册》 明·陈洪绶 1卷.
328《飞鸿堂印谱》 (第一集) 清·汪启淑 40卷.
八、碑帖(28种)(查看提要)
329《大盂鼎》 周 〔拓本〕
330《峄山刻石》 秦·李斯 〔宋摹本〕
331《礼器碑》 汉 〔明拓本〕
332《曹全碑》 汉 〔明拓本〕
333《张迁碑》 汉 〔明拓本〕
334《乙瑛碑》 汉 〔明拓本〕
335《宣示表》 三国魏·钟繇 〔淳化阁帖本〕
336《兰亭序》 晋·王羲之 〔唐冯承素摹本〕
337《中秋帖》 晋·王献之 〔宋米芾摹本〕
338《伯远帖》 晋·王珣 〔墨迹本〕
339《张猛龙碑》 北魏 〔明拓本〕
340《张黑女墓志》 北魏 〔清拓本〕
341《始平公造像记》 北魏·朱义章 〔清拓本〕
342《泰山经石峪》 北齐 〔清拓本〕
343《董美人墓志》 隋 〔清拓本〕
344《真草千字文》 隋·智永 〔日本藏墨迹本〕
345《九成宫醴泉铭》 唐·欧阳询 〔宋拓本〕
346《孔子庙堂碑》 唐·虞世南 〔唐拓本〕
347《雁塔圣教序记》 唐·褚遂良 〔宋拓本〕
348《书谱》 唐·孙过庭 〔墨迹本〕
349《古诗四帖》 唐·张旭 〔墨迹本〕
350《自叙帖》 唐·怀素 〔墨迹本〕
351《多宝塔碑》 唐·颜真卿 〔宋拓本〕
352《玄秘塔碑》 唐·柳公权
353《黄州寒食诗帖》 宋·苏轼 〔墨迹本〕
354《蜀素帖》 宋·米芾 〔墨迹本〕
355《洛神赋》 元·赵孟頫 〔墨迹本〕
356《草诀百韵歌》 明·韩道亨
适合幼儿园朗诵的国学经典如下: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老子》、《庄子》、《增广贤文》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这些很适合小学生朗诵。
0-13岁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近几年的实验证明,儿童进行国学经典诵读2-3个月后就会发生明显改变。从开始的每天记忆20-30个字,到每天很快就可以熟记100-200个字。许多儿童不用一年就可以把一万六千字的《论语》熟背,其记忆潜能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得到开发,几万字的古文背诵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
实践证明,有多动症、感觉综合失调甚至自闭症的孩童,学习国学一段时间后,境况会大为改善。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
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
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提取码: 8vws
提出了简单有效的“累积式”教育法,并利用娴熟的计算机技术,独自编整套的中国传统文化朗诵跟读有声读物,包括《启蒙经典》、《诗词经典》、《古文经典》、《文学经典》等系列丛书,为0-12岁儿童的成长提供丰富的优质营养。
1 经典古文朗诵材料
演讲讲究气势和分度,朗诵要求情感合适,要求有感情的读,而演讲要求是说服力,是压倒对方的气势!
朗诵是一种艺术表演,朗诵的语言,多是规范化的书面语或典雅华丽的文学语言,讲求的是凝练、含蓄、深沉、优美,如歌似咏,讲求节奏的舒展、韵律的隽永,以便给听众留下咀嚼的韵味,使听众陶醉和深思。朗诵者不必脱稿,也不一定与观众作更多的交流,完全沉醉在朗诵内容之中。演讲则有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干预而带有鲜明的实践性。演讲者利用真实、准确的生活事例,通过雄辩地论证和有力地鼓动,宣传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分析和现实主张,召唤听众和自己一起介入和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特别强调演讲者与听众的思想交流和感情思维的迅速融合,即情感共鸣。这就决定了听众不是演讲活动被动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好的演讲,不仅可以使演讲者与听众成为相互交流的对象,而且可以引起人们一致的思维和行动。人们常说演讲具有“煽动性”或“煽情性”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演讲是必须脱稿的。演讲所运用的语言,一般要求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形象准确、生动活泼,接近日常的口语,忌用复杂的多重复句。语速随情感的变化而快、慢,注重自然流畅。
朗诵 其实也并不是很大的难题只要有心去做从心里面想去克服 想去战胜就不会难了
平时多些练习 多些读文章 刚开始时不要强硬逼自己去读难度高又长又臭的文章 这样会适得其反的 因为文章难度和你目前水平不平齐会岭你觉得读文章很难很费解 弄得自己脑子乱哄哄的筋疲力尽却什麽也不懂 那样子对我们学习是无益的
所以刚开始练习就应该选些与自己水平相差不多的文章 第一遍一口气读完 不要去理会究竟意思是什麽 更不要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搬字典出来 那样对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 反而会养成依赖字典的坏习惯 依赖字典对我们学习英语是不好的 毕竟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带字典在身有不会就查的吗 况且考试时 和用外语和人交流时我们不会是说“哎,这我不清楚啊,容我查下字典先吧” 所以我们要在平时养成尽量不依赖字典 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先根据上下文还有语境先猜测词义在理顺整个句子的意思看下是否通顺
还有就是朗诵单单读是不够的 还要听 听也是很重要的 听多了耳朵已经形成类似条件反射一样一听到一个句子就像听到自己经常听到很熟悉的话一样自己能马上复述出来!
2 《鲲鹏变化》文言文 朗诵配乐,大概三分钟《鲲鹏之变》: 原文 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抢榆枋(2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3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7)。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8),众人匹之(39),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4),绝云气(45),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46):'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47),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48)。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49)。 故夫知效一官(50)、行比一乡(51)、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52),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5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54),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内外之分(56),辩乎荣辱之境(57),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58)。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后反(61)。彼于致福者(62),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63)。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气之辩(65),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66)?故曰:至人无己(67),神人无功(68),圣人无名(69)。
注释 ①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
下文的“南冥”仿此。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②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④怒:振奋。 ⑤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
一说遮,遮天。 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
徙:迁移。 ⑦天池:天然的大池。
⑧齐谐:书名。一说人名。
⑨志:记载。 ⑩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翻译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
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
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
请问是什么年龄段的呢?我觉得既然是国学方面的朗诵就应该更偏向古文一点,因为古代诗歌似乎与国学的关系不太大。
给你推荐以下几篇,你看看,时间的原因可节选的:
1、像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论语”这些。最能体现国学的内涵。缺陷是不容易朗诵出感情来。
2、或是一些较长的诗词,像是《琵琶行》、《长恨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兵车行》之类的。这类有点易上口,情感到位,但朗诵的人多,易撞车。
3、还有一些著名的散文《兰亭序》、《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赤壁赋》这些,有的篇幅较长就朗诵其中几段好了。这些是不错的。
你去网上搜一个名为《成都市中小学(含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的帖子,里面有各种推荐的朗诵的篇目,我觉得任何年龄段都可以用,你去选选。
配乐的话一定要传统古典音乐,最好是古筝,比较通用,什么朗诵都可以以之配乐,像《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出水莲》这些,用古筝配乐绝对有韵味,我们以前朗诵都是有人现场弹奏古筝的,用得最多的也是《渔舟唱晚》。
此外根据阅读的篇目情感特点可有选择相近的音乐,像是悲凉的可以用二胡《二泉映月》、《病中吟》、《良宵》这些,边塞战场
展开请问是什么年龄段的呢?我觉得既然是国学方面的朗诵就应该更偏向古文一点,因为古代诗歌似乎与国学的关系不太大。
给你推荐以下几篇,你看看,时间的原因可节选的:
1、像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论语”这些。最能体现国学的内涵。缺陷是不容易朗诵出感情来。
2、或是一些较长的诗词,像是《琵琶行》、《长恨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兵车行》之类的。这类有点易上口,情感到位,但朗诵的人多,易撞车。
3、还有一些著名的散文《兰亭序》、《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赤壁赋》这些,有的篇幅较长就朗诵其中几段好了。这些是不错的。
你去网上搜一个名为《成都市中小学(含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的帖子,里面有各种推荐的朗诵的篇目,我觉得任何年龄段都可以用,你去选选。
配乐的话一定要传统古典音乐,最好是古筝,比较通用,什么朗诵都可以以之配乐,像《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出水莲》这些,用古筝配乐绝对有韵味,我们以前朗诵都是有人现场弹奏古筝的,用得最多的也是《渔舟唱晚》。
此外根据阅读的篇目情感特点可有选择相近的音乐,像是悲凉的可以用二胡《二泉映月》、《病中吟》、《良宵》这些,边塞战场激昂的用
琵琶曲
《十面埋伏》、古筝曲《将军令》或
古琴曲
《
阳关三叠
》这些,此外笛子曲《
梅花三弄
》琵琶《
春江花月夜
》等等也是经常用于配乐的。配乐我这有很多,你选择好了哪个篇目我给你找配乐。
还有如果想让情绪发挥的更淋漓尽致推荐
宋飞
的《沉鱼》和《
落雁
》,就是
古典舞
《爱莲说》的配乐,十分有渲染力。适合情感丰富的作品,对
观众
的
感染力
也强。收起
本文2023-08-05 10:50: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0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