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有什么样的园艺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明清时期的有什么样的园艺古籍?,第1张

明清时期的园艺学专著更多,如清代弘皎的《菊谱》,共记百种菊,后附弘皎所编《菊表》,将百种菊列表评次,分二等六品。是诸多艺菊专著之一。

再如清代园艺学家陈淏子的《花镜》,是我国重要的园艺学古籍。书中讲述了各种花的种栽方法、用途等。《花镜》的问世,奠定了我国传统观赏园艺植物学的基础。

我国享有世界级“园艺大国”和“园林之母”的声誉,因为既有如上所述悠久的历史,也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极丰富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历史上我国许多园艺品种外传就是个证明。例如:宽皮橘在12世纪由我国传至日本,后传遍世界各地。

菊谱

地球上某一动植物的群落类型在地表的分布,早在很久以前就被人类所逐渐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于长期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对华夏各地动植物的了解。

在《禹贡》、《山海经》、《周礼》等早期古典著作中,都蕴藏有丰富的有关动、植物地理分布方面的知识。

汉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提到长曲辕犁和“蔚犁”,但因记载不详,只能推测为短辕犁。直到唐代出现了长曲辕犁,才克服了汉犁的弊端。

唐代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它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

唐代末年著名文学家陆龟蒙《耒耜经》记载,曲辕犁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

1 有关粮食的诗句

《观刈麦》白居易 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江上渔者》范仲淹 宋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入风波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时期〕诸葛亮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北宋〕司马光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明〕薛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用纯

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现代格言]

吃尽芋头粥,享尽天下福

吃别人的东西出汗,吃自己的东西出眼泪

千重纱,万重纱,不如一层破棉花

米多菜多,日子还多

手里没有米,吃鸡鸡不理

贼偷三遍不会穷,火烧一遍也会光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裁缝不落(贪)布,老板娘子没有裤

0 裁缝衣破没布补,木匠屋下没凳坐

2 有关“种地”的诗句有哪些

有关“种地”的诗句有

1《马腾》

年代: 宋 作者: 宋无

桃李宫城近,偏承雨露恩。

至今耕种地,一半作花园。

2《归园田居 其三》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

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

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

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

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

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

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4《水调歌头·憔悴朔家种》

年代: 宋 作者: 虞

憔悴朔家种,零落雪边枝。淡妆素艳,无桃花笑面柳眉低。懒向深宫点额,甘与孤山结社,照影水之湄。不怨风霜虐,我本岁寒姿。

谢东君。开冷蕊,弄斜晖。强颜红紫同□,皎洁性难移。祗好竹篱茅舍,若话玉堂金鼎,老恐负心期。歌罢饮先醉,残月堕深卮。

5《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渺,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3 关于浪费粮食的诗句

1《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悯农其二》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悯农》南宋·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4《悯农》宋· 李流谦

秋苗扫地尽,春苗破土出。

尚当积陈陈,那得有菜色。

不知终年耕,未了一日食。

守令民父母,贱士但挽嘿。

5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4 关于粮食的诗句

1、相关诗句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译文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3、简析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5 关于珍惜粮食的诗句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这句诗以强烈的对比,反差出了一种令人震撼的社会现实。一方面是歌舞升平,脑满肠肥;一方面却是求助无门,冻死路边。

这句诗的语境,源于杜甫行走于“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战乱沿途所见,而记录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作者: 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瓮,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蹑。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水从西下,极目高突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悉索。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既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穷有仓卒。

生当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鸿洞不可掇。

除了杜甫外,节约粮食的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6、俭节则昌,*佚则亡。

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10、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1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3、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14、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15、君子以俭德辟难。

16、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

1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18、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19、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6 关于珍惜粮食的古诗

关于珍惜粮食的古诗fdvxvvvvvvvvvvvv我来答共21条回答Zero天秤sssLV22019-09-141、《悯农·其一》唐代: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2、《悯农·其二》唐代: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释义: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3、《悯农》宋代:杨万里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释义: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4、《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代: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释义: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

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

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5、《农臣怨》唐代:元结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释义:农民因灾难频繁生活艰苦要向君主申诉。

他们不知上天意志,徒然埋怨风不调雨不顺。田里庄稼歉收,虫害又很严重。

当朝言路闭塞无处申述,只好来到京城,徘徊在宫阙门外,也无法见到皇帝吐露自己的悲苦。整天在都城里痛哭,泪水都哭干了才回到乡里。

但愿我的这首诗能被朝廷采诗之官收集去,当有助于皇帝了解民情,纠正时政之弊端。6、《题农父庐舍》唐代:丘为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释义:春风是什么时候到来的呢?已经吹绿了湖泊上面的山峰。

湖泊上面的春意既然早来,种田的人民整天都闲不下来。农民拿着耒耜在田间劳作,修沟引水铲除杂草躬耕不缀,傍晚时分农民将牛喂饱后,回到家里把门关上睡觉去了。

全文43352觉睡到自然醒LV52017-12-16。

秦汉时期,我国南方还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生产落后,多采用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技术。

火耕水耨,简单来说就是烧去杂草,灌水种稻。这在很多史籍中都有记载。

《史记·货殖列传》叙述西汉前期长江流域农业生产落后状况时说道:

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平淮书》引汉武帝处置山东灾民诏令道:“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

过了七八百年,《隋书·地理志》记载江南水田耕作方式时,仍然说是“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与渔猎为业”。

从上述记载来看,从汉至隋,言及江南耕作方式的《盐铁论·通有篇》、《汉书·武帝纪》、《汉书·地理志》以及诸多的六朝诗文中,都用“火耕水耨”来概括这一时期的南方水田耕作。

水田图形

1 田的古文,说明

田的古文: 说明: 象形字,本义表示“陈列整齐”,像阡陌纵横的土地。

古代“陈”、“田”同音同义,姓“陈”的后人有姓“田”。 按照周礼,土地是“王土”,授予农夫耕种,一个农夫受田百亩,叫“夫田”。

夫田与夫田之间有称为"遂"的小水沟隔开,遂上有称为"径"的道路。每十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沟"的水沟,沟上有称为"畛"的道路。

每百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洫"的大水渠,洫上有称为"涂"的大路。每千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浍"的更大水渠,浍上有称为"道"的更宽的道路。

每万夫之田之间,有称为"川"的水渠,川上有称为"路"的大道。可通达于京都。

百夫之涂叫做“陌”。千夫之道叫做“阡”。

“田”字中的“十字”代表纵横的阡陌。 另,种粮食的土地叫“田”;种菜的土地叫“圃”;种果树的叫“园”。

2 带有田字的诗句

带“田”的诗句有: 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

芝田初雁去,绮树巧莺来。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田”读音“tián” 释义: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野。耕~。

和农业有关的 :~家。~园。

古同“畋”,打猎。古同“佃”,耕作。

“田”字的词语有: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 出自:李世民的《重幸武功》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

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积善忻余庆,畅武悦成功。

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

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

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

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3 高中与王世充有关的文言文

王世充,字行满。

祖西域胡,号支颓耨,后徒新丰,死,其妻与霸城人王梁为庶妻。颓褥子收从之,冒梁姓,仕隋。

生世充,以荫为左翊卫。大业初,世充出为江都赞治,迁郡承。

杨玄感反,吴人朱燮、晋陵人管崇起江南应之,兵十余万。世充以偏将募江都万人,频击破之。

每捷必归功于下,虏获尽推与士卒,故人争为效。大业十年,齐贼孟让转寇诸郡。

至盱眙,世充拒之,保都梁山,列五壁不战,羸兵以示弱。让笑曰:“世充文法吏,安知兵?吾今生缚之,鼓行下江都矣!”时百姓皆入保,野无所掠,让又苦五壁闭道不得南,即分兵围之。

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世充知贼懈,夜夷灶撤幕,毁垣,奋击,大破之,让以数十骑去。

李密逼东都,诏世充为将军,以兵屯洛口。大小百余战,无大胜负。

诏即拜右翊卫将军,趣破贼,世充大败,越王杨侗以书慰勉,赐金帛安之。会江都弑逆,群巨奉杨侗为帝,以世充为吏部尚书。

侗听内史令元文都、卢楚等谋,以重官畀李密,趣兵北讨。密战胜来告,众大悦,世充独谓其下曰:“文都等刀笔才,必为密禽。

且我军与贼战,多杀其父子兄弟,一旦为之下,吾属无类矣!”文都等闻,大惧。后侗欲以文都为御史大夫,世充不许,曰:“尝与公等约,左右仆射、尚书令、御史大夫,留待勋旧。

今各欲得,则流竞开矣,何以共守?”文都憾焉,潜与楚谋,因世充入殿伏甲杀之。纳言段达驰告世充,世充夜以兵袭含嘉门,围宫城。

右武卫大将军皇甫无逸等遣将费曜、田阁拒战太阳门曜败,世充入之,无逸以单骑遁,收楚杀之。时紫微宫尚闭,世充扣门,绐侗曰:“元文都等欲执陛下降李密,臣不反,诛反者耳。”

段达执文都送世充,杀之。世充悉遣腹心代卫士,然后入谢曰:“文都、楚无状,规相屠戮,臣急为此,非敢它。”

侗与之盟,进拜尚书左仆射。 (选自《唐书·卷八十五。

列传第十》,有删节)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 B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 C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i卜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 D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庶妻,正妻之外的姬妾。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嫡”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

B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古代常在“迁”字之前或之后加一字予以区分,如降职称“左迁”。

C大业,年号名。古代封建王朝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只能用一个年号。

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太宗皇帝。 D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吏部的最高长官。

吏部掌管对全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世充能笼络士卒。

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他功归部下。战利品一概赏给士兵,深受拥戴。

B工世充有军事才能。盱眙之战,以弱胜强;洛口之战,前后百余次与敌对峙,屡占上风。

C王世充有理性判断。李密战胜而归,众人皆喜,而世充却认为李密可能带来巨大的威胁。

D工世充果断而谨慎。他夜围宫城,消灭政敌,又能审时度势采取种种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让笑曰:“世充文法吏,安知兵?吾今生缚之,鼓行下江都矣!”(5分) (2)文都憾焉,潜与楚谋,因世充人殿伏甲杀之。

(5分)答案:4(3分)C5(3分)C(一个皇帝可以改用多个年号;“太宗”不是年号)6(3分)B(“洛口之战”“屡占上风”不合文意)7(10分)(1)(5分)孟让笑着说:“王世充是个文法小吏。怎么能懂得兵法?我现在要活捉他,擂鼓进军攻克江都了!”(大意正确3分,落实“生”“鼓”各1分)(2)(5分)元文都对此怨恨,暗中和卢楚谋划,趁着王世充进殿时埋伏士兵杀死他。

(大意正确3分,落实“憾”“潜”各1分)附文言参考译文王世充,字行满。祖父是西域胡人,号为支颓耨,后来迁居新丰,死后,其妻嫁给霸城人王粲为妾。

支颓耨的儿子支收随同母亲,顶替王粲的姓,在隋朝做官。世充生下后。

因祖先的功勋任左翊卫。大业初,世充出任江都赞治,又升任郡丞。

杨玄感造反的时候,吴地人朱燮、晋陵人管崇在江南起兵响应,拥兵十多万。王世充作为偏将在江都招募一万多人,多次打败叛贼。

每次大捷,必定归功于部下,缴获的东西全都分给士兵。因此人们争相为他效命。

大业十年,齐郡孟让辗转侵犯诸郡,到了盱眙,王世充抵御他。守卫都梁山,分列五座营垒,没有交战,用老弱上兵来显示力弱。

孟让笑着说:“王世充是个文法小吏,怎懂兵法?我今天要活捉他,擂鼓进军攻克江都!”当时百姓都进入堡垒,野外没有可掠夺的东西,孟让又苦于五座营垒挡住道路不能南侵,就分兵包围营垒。王世充多次出战,假装失利,逃进营垒;孟让更加骄傲,几天后,渐渐分出兵力向南侵掠,留下刚够包国营卒的军兵。

王世充充知道敌兵。

4 有关农作物丰收喜庆的古文

观刈麦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5 文言文,《农夫耕田》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①见而曰:“甚矣,农之情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终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②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③,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译文:道路旁有一大块田,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有个过路人见到农民就说:“你这个农民啊太懒了!田地这么大,你喘几口气才刨一下,就是到了年终也干不完呀!”农民听了,扬手招呼过路的人说:“我一辈子种地,快要老死在这上面了,可是到如今也不懂得怎样种地,你何不给我做个样子教我耕种的方法呢?”过路人于是脱下外衣走到田里,忙忙地,喘一口气连刨几下,每锄一下都使出全身力气。干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力气用尽,豆大的汗珠像下雨似的向下淌,一口接一口喘粗气,连话也说不出来,并且倒在田里。他慢慢地对农民说:“从今往后,我算知道种田的难处了!” 农夫说:“种田有什么难的呢?不过对于你这样快速耕种的人来说,恐怕就显得难些吧。你喘一口气连刨几锄头,这样干下去,干活时间常常是很少的,而停下来休息的时间却常常是很多的;我喘几口气刨一锄头,干活时间常常是很多的,而停下来休息的时间常常是很少的。用你所常常多的来比我常常少的,再用你所常常少的来比我常常多的,哪一个快哪一个慢呢?哪一个轻松哪一个疲劳呢?” 过路人心悦诚服地离开了这地方。

6 和田园相关的诗句

《绝句二首》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5、《归园田居其一》 宋·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6、《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7、《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1、《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秋中雨田园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着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7 有关乡下的古文古诗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其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 饮酒 》皆为陶渊明隐居后创作。

1、《东京梦华录》,《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

2、《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再现了北魏都城洛阳四十年间的政治大事、中外交通、人物传记、市井景象、民间习俗、传说轶闻,内容相当丰富,书中亦有不少志怪故事,如“法云寺”条中所载之田僧超吹茄、刘白堕酿酒、孙岩娶狐女等。

3、《唐代的外来文明 》,本书选取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朝代——唐代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当时的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引进。内容涉及了唐朝生活的各个方面,家畜、野兽、飞禽、植物、木材、食物、香料、药品、纺织品、颜料、矿石、金属制品、世俗器物、宗教器物、书籍等,共18类170余种,举凡生活所需、日常所用,几乎无所不包。此书不仅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唐朝的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也是了解中华文明和文明交流史的必读书籍。

炎帝发明农耕之具首都北京有一处明清时建筑——先农坛,是明清两朝的帝王们祭祀炎帝、祈求五谷丰登的祭坛,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并且向世人开放。这里每天都有许多人或参观缅怀、或散步健身,沐浴在虽已虚化却依然神圣的先祖的祥瑞气氛当中。 炎帝,又被后人称为神农、田祖、先啬、五谷王、五谷先帝、粟王、先农。之所以罗列这么多的称呼,没有其它原因,只因为确有这么多称呼。只需稍微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些称谓当中,每一个都充满着对炎帝的敬爱和纪念,每一个都确立起炎帝在我们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悠久历史上的地位。中国历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以后,从神农氏开始进入了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的历史时期。从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以及湖北京山屈家岭等遗址发现的粟、黍、稻得知,我们的祖先懂得种粮至今已有七千年至六千年的历史。到炎帝时代,人们对于农业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刻,对农耕和土地的认识已经非常成熟。他们大规模垦荒造地,发展农桑,驯养动物,制造农具,迈出了人类文明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步。 神话《神农捋穗》中,神农发现了高粱和荞麦。《咒鸟识谷》中神农从鸟吃谷籽知道了谷籽能食用。《神鞭降牛》和《降牛耕田》等神话都说神农始初教民以手掘地,后来以石掘地,再后来以人拉木耒耜犁地,直至学会驯牛,用牛力解放人力。虽然是神话,却也符合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的一般认识规律。 炎帝在阪泉之战中败给轩辕黄帝以后,蒙黄帝不杀,便来到历山,开始焚林拓荒,从事稼穑。历山,位于古舜都保岱西北3里处,古籍中又称烈山、厉山。历山背后有一块面积约400亩的平台地,相传就是炎帝垦荒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四顷梁。清道光十五年重修的《保安州志》记载:“炎帝焚林耕种之处,四周岗阜围合,俨如城郭,中为平地,田可四顷。故又名四顷梁。”炎帝时候,涿鹿城南的桑干河泛滥,一片汪洋。炎帝带人登上历山山顶极目四望,发现北面有一大片平展展的山地。这块山地四周有土丘环围着,就像黄帝城一样,这就是四顷梁。只见蒿草丛生,遍地荆棘。炎帝非常高兴,他连蹦带跳地跑下山顶,来到这块平地上,立即带领人们焚林垦田。熊熊烈火燃烧了好几天,拔草、挖地,一天、两天……那时候,刀耕火种的,刀是什么样的刀?石头磨成的刀;斧是什么样的斧?石头磨制的斧。这人手少,工具笨,进度特别慢。炎帝马上派神鹊给黄帝传信,请求派人来支援,以免误了农时。连年战乱,民生凋敝,黄帝正为恢复农业生产犯愁呢。一接到消息,立即给炎帝调派了一千名兵士赶到了四顷梁。大家一起汗流浃背地干活,进度还是慢,那石刀、石斧一类的兵器一下只砸一个小坑。再看兵士们个个手上打了血泡,人人疼得呲牙咧嘴。炎帝心中焦急,怎样才能加快进度呢?炎帝可是个经验丰富、爱动脑筋的好庄户,他很快就琢磨出了石犁,名耒耜,犁尖像熨斗似的,与两侧的刃一起破土。石犁中间有孔,与上面的犁架连接着,用绳子绑牢固。犁头尖尖的斜插进土里,前面有兵士拉,后面有兵士手扶犁架并用力向前推着。这个石犁所过之处,黄土尽翻花,这样翻土耕地,既省了人力,效率又高了好几倍。这是农具上的一次大革命,人们为这种农具的发明欢呼雀跃,由衷地称赞炎帝,拜服他的智慧。文物是历史的脚印,是文明的见证。今天,从黄帝城、阪泉、蚩尤寨、釜山等处发现的远古石器、兵器、骨器、陶器等,正反映了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时期炎帝、黄帝、蚩尤以及先民们生产、生活、争战的本来面貌。 继发明石耒耜之后,炎帝根据多年来了解的农具方面的知识,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木耒耜。据说炎帝后来到湖南任职时,做了大量的木耒耜。如今,那里以耒耜命名的以纪念炎帝的地名有耒山、耒水、耒阳等。 炎帝在四顷梁住着,专门负责为黄帝司农,连年垦荒种地,发现人们依然劳作辛苦,尤其是每年耕地的时候。爱动脑筋的炎帝又琢磨起来。他从人拉犁的姿势上受到了启发,便用牛耕田替代了人耕田。至今,在农村还可以看到几乎完全一样的牛耕田的场面。用牛力解放人力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的。在我国,上古时期包牺氏时代就进入到了人工饲养家禽、家畜的历史阶段,这在考古学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我们当地就流传着马师皇(皇帝的牧正)驯养六畜(指牛、马、羊、鸡、狗、猪)、神农驯牛耕田等民间故事。汉字中犁地的“犁”字用“牛”和“利”组字,说明人与牛、牛与农耕早在造该字之前就已经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牛与耕田犁地是分不开的。牛是一种温顺的大型牲畜,自古以来与人类相存相依,在人类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它吃苦耐劳,为农业生产默默效力,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受人类的感激甚至是崇拜。炎帝驯牛耕田,是农耕经济的重大突破,也是生产力的第一次大解放,对于华夏这个农业大国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意义。炎帝被尊为中华始祖之一、中国农耕经济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当之无愧的。 传说中,炎帝在历山四顷梁拓荒种田,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因而,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些村落,人们在这里安家置业,娶妻生子,繁衍不息。这些后人都以农为本,世代相传。炎帝的儿子柱,因为善植百谷百蔬,而官为农正,即管理农业的大臣。到了虞舜时代,舜帝亲自到历山上焚林垦田,承继着炎黄大业。 民以食为天。人类从茹毛饮血到耕田种植,表现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执着朴素的追求。始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开拓创造,他们开垦延展着种植的土地,他们坚守捍卫着生存的土地,因为他们的不断探索,使人类的希望一次次变成了现实,使文明在他们的身后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记住,土地是民之根本,是社稷之源。始祖炎帝站在远古的历山顶上告诉着我们:请深爱滋育我们的土地,带着这份深爱去进行新的发明创造。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