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最美图书馆Top10 去感受满满书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荷兰最美图书馆Top10 去感受满满书香,第1张

众所周知,荷兰的艺术设计充满了审美创新、活力、工艺、实用等诸多元素,它是建筑试验场,也是诚意图书馆。无论是新奇文艺图书馆、教堂图书馆还是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是个有灵性的地方,可以与宇宙中心对话。在荷兰,点燃你的阅读之光。

1、Almere新图书馆

功能与艺术的集成

Almere新图书馆位于荷兰Almere市,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图书馆里面有长长的蜿蜒书架、上网区、阅读咖啡馆、研究部和多媒体区。

图书馆设计分类非常清晰,可以让有明确目标的顾客直接找到自己想要的书,也能让没有明确目标的顾客,在书架中慢慢的随意发现书籍,探索不同的世界,在任意地方坐下来。

这些蜿蜒的书架组成了一副不同寻常的景象。加上其它的功能集成:座椅、工作场所、信息终端、柜台、沙发和书柜照明,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和谐的图书馆设计。

咖啡厅在建筑入口上方的二楼,有数百种报刊杂志,还有最新的新闻显示器。 游戏 和多媒体区在四楼一个圆形的区域, 游戏 的内容可以被实时播放到建筑外面,显示于城市广场的大显示屏上,使图书馆更加有活力。

2、书山图书馆

拾级而上,前来阅读吧

书山图书馆位于鹿特丹近郊,其外型有如一座玻璃金字塔,核心部分是由书柜堆砌而成的一座书山。

玻璃屋使得街灯的光线也能渗透到其中,温暖舒服。

书山共五层,分有不同功能区和书籍类型。图书馆希望成为人们“知识、信息和文化的橱窗,鼓励人们进行广泛的阅读。”拾级而上,前来阅读吧。

3、Waanders In de Broeren

教堂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教堂里的图书馆不一定要古色古香,融入现代设计元素的教堂依然吸引眼球。

Waanders In de Broeren位于马斯特里赫特,由Broerenkerk哥特式老教堂改造而来。

设计师们很好地保留了教堂的建筑元素,精细艳丽的壁画、巨大的彩色玻璃窗、天花板油画、传统风琴等,同时也加入了很多现代感的色调和线条。

图书馆还附有咖啡厅和文创商店,让这座几百年前的老教堂焕发出时尚而简约的气质。

4、海牙老图书馆

复古雕花,闻香识书

这个梦幻般的地方叫Handelingenkamer,被喻为世界上最美的图书馆。

在这座外观十足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里,内部风格却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由栏杆上的雕花和细节处理可见一斑。

朱红色的雕花楼梯盘旋而上,引导你进入其中。在这样古色古香的图书馆里,即使不看书,凭栏闻书香也是一种享受。

可惜的是,这座图书馆一般时间并不开放给大众参观,全年只有在八月底到九月底之间的周末,也就是欧洲遗产日的时候才开放。由于受到严格保护,开放的时间极为珍贵,也成了各国政要以及学术界人士参观游览的好去处。

5、马斯特里赫特天堂书店

最亲近上帝的地方

位于马斯特里赫特的多米尼加天堂书店是一座建在教堂中的书店,被誉为“最亲近上帝的书店”。

设计师充分利用教堂庄重深邃的建筑特点,采用自然光和灯光相结合的照明方式,营造出远离尘嚣的隔世感觉,让读者对整个书架从上到下一览无余。

这些被称为“图书公寓”的巨大书架,实际上并未真正与教堂本身建筑相接触,完全独立存在。

为了凸显教堂的中世纪特色,在入口处设置了一个中世纪市场,并不断播放着动听的中世纪音乐。普通教堂的顶层是不对公众开放的,而现在人们可以登上三层黑色书架顶层,近距离欣赏教堂穹顶上14世纪的壁画,也可俯视整个教堂。

在原来教堂唱诗班的地方边饮咖啡看书,是否还能听到几个世纪以前在此萦绕的赞美诗所有答案都在你到来的那刻揭晓。

6、阿姆斯特丹大学图书馆

古老校园里的现代图书馆

位于荷兰首都的阿姆斯特丹大学成立于1623年,是欧洲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它先后产生过6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家得主3名,和平、医学和化学奖得主各一名。虽然学校很古老,但图书馆非常现代。

整个图书馆有2500平方米,校方希望在此空间进行一个全新的临时室内设计。其中之一是规划"空如白纸"的区域:很简单,就是让学生们自己决定怎么用这一大片空间。

图书馆在一些区域设置了一些长条桌,学生可以聚在这里讨论课程。也给爱独处的孩子留了些舒适的角落。

由于图书馆并不是24小时都有人管理,有时候学生们在非工作时间取书会很麻烦。所以图书馆设计了1105个红盒子,学生们预定书籍后到指定的盒子里拿书就可以了,不限时间。

7、莱顿大学图书馆

古老的桃花源

莱顿大学建立于1575年,是荷兰也是全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1574年,莱顿市的市民和威廉·范·奥伦治王子一起成功抵御了西班牙军队的入侵。为奖励市民,王子决定让莱顿市民选择一项奖励:免税或者建立一所大学。莱顿市民们觉得免税政策可以随时撤销,但是大学一旦建立就会一直留存下来,所以选择了建大学。

莱顿大学的图书馆非常独特,它有全荷兰唯一一座中文图书馆。

莱顿大学早在1874年就开设了东亚语言系,但直到1930年才建立汉学院和中文图书馆。虽然成立得晚,但藏书质量非常高,一些在中国已经绝迹的古书在这里也能找到。

难得的是,除了特别珍稀的古籍之外,整座中文图书馆对外开放。如果想借回去看,又不是莱顿大学的学生,只需要交20欧元办一张借书卡就可以了。

8、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

世界上最具未来派艺术特征的现代化图书馆

好似高尔夫球场的独特景观之下,隐藏着一座内涵丰富的图书馆。高达40米的圆锥体与宽阔草坪连接在一起,成为校园自然风光的组成部分。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几乎占到城市的四分之一面积。校区边缘的建筑与民房交错衔接,形成和谐流畅的过渡。

图书馆玻璃外墙、以及处于中心位置的透明圆锥体采用中空设计,不但引入天然阳光,节省照明资源,顶部天窗更能造成空气对流,将馆内热气带走。

圆锥体的天窗形成空间重心,丰富藏书环绕安置于四周。独立式阅读座位有的传统面壁,有的则朝向透出柔和日光的玻璃窗,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区域。还有开放式讨论区及提供信息检索的电脑位等。

各式桌椅的形状和用色不同,具有独特的视觉美感,整体通透洁净。正如设计师所言:“图书馆是个有灵性的地方,在宁静环境中读者可以审视内心,如同在教堂中灵修一般,与自然、世界乃至宇宙交流对话。”

9乌特勒支大学图书馆

艺术的无声交流

乌特勒支大学乌东校区汇聚了许多荷兰顶级事务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设计的大批建筑,譬如Mecanoo、Neutelings Riedijk、OMA及NL Architects。Wiel Arets在1997年赢得了其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竞赛。

图书馆整体建筑采用简洁的矩形体量,黑色的玻璃与混凝土的表皮,并且在其表面印刷、制作了树枝状的图案与机理。主要功能分为两个两部分,一部分为主体的图书馆,另一部分是后部的停车场和自行车库,之间通过架空的连廊与主体教学楼相连

图书馆通过内部灵活多变的空间组织,简洁的建筑形体,半透明的、精细的表皮,与周围环境形成无声的对话。

"它是一个人们能够专心工作的地方,也是人们彼此相遇、 除了建筑的气氛之外无需任何其他刺激的场所。"

10、史基浦机场图书馆

全球首家开设在机场内部的图书馆

史基浦机场图书馆是全球首家开设在机场内部的图书馆。

图书馆不仅有色彩明快的设计,还配有荷兰首批iPad设备,以丰富的电子技术创造出一片精彩空间。

来往穿梭的旅客们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在此读书听音乐,了解荷兰文化和文学,还能实时下载电子书或**,让接下来的空中旅程充满乐趣。

尽管我羞于承认,但我又不得不承认初读余文恍若发现了新大陆:浓郁的文化气息,或壮丽、或隽永、或苍凉、或迤逦的景观,各路秦汉雄魄,唐宋风范,明清居士,让我能够“站在一个或高或低,或远或近的角度,俯瞰,仰视中国文化,或高屋建瓴,或精雕细刻地谈论中国文化”。初出茅庐的我旋即被他身为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所打动,被他的见多识广、博闻强识、旁征博引所折服,被他奢华的文字,巨大的闻所未闻的词汇量,汪洋肆意的想象力,或豪迈或柔情或悲凉的笔调以及他所征服,抑或是蛊惑。

后年岁渐长,对余文也有了更理性的认识。相较于文化散文,余文更接近于媚俗文学。“媚俗”这个字眼用于评价散文或许有些刻薄,但不乏其道理。在上海的一次扫黄行动中,公安在一位**的手袋中发现了三件东西,口红、安全套和《文化苦旅》。当然,每个人都有阅读的自由,性工作者也不例外。但余文被冠上“文化口红”,“文化安全套”也是不争的事实。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文化散文”其实质更接近一种速食文化,功用文学。其速食程度之深,功用之大足以让一名性工作者在上班时依然带着它。

其实“文化苦旅”最开始是上海《收获》杂志上的一个栏目,在受到读者好评,又经过市场的反复测试之后才集结出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身处在一个“精英不再引领大众,反而是大众支配‘精英’”的时代,余文更像是一种充分熟练掌握了大众口味的快餐,或者说是能够犀利地洞悉、追踪大众趣味和市场走向的猎狗。对余而言,媚俗不再是一个刺耳的贬义词,反而是一种文化营销策略,可以从大众口袋中赚个盆满钵溢,赢个德艺双馨的好名声。

除此之外《文化苦旅 》的媚俗之处还体现在何处答曰:过度的煽情。可以说余是一个合格的文匠,但绝不是一个思想者。过度的渲染夸张让余文的思想性支离破碎,而生搬硬套的博闻强识让余文丧失了基本的逻辑性。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都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有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地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腾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  余秋雨在自序里如此写道。  我们似乎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文弱多情的余秋雨,在断垣残墙或莽莽苍苍的人文山水前,一会儿静静沉思,一会儿喃喃自语,欲步却又停留……他惊叹、震憾,他婉惜、叹息。  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行状:我就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边地旅舍的小桌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出去……  我想,古人读书时所崇尚的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会使他心旌神摇、羡慕不已。  他从祖国大西北的甘肃敦煌起步,转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写至境外南洋的叠叠从冢。  他写下了《道士塔》、《莫高窟》、《五城记》、《夜航船》、《酒公墓》、《家住龙华》、《华语情结》、《这里真安静》。  至此,《文化苦旅》真正诞生了。  《文化苦旅》无疑是极为成功的。  它有着低徊与感伤的历史氛围,有着散文创作中的戏剧性表现,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写。  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瀚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  这种情感愈来愈深,一旦有机会诉诸于文字,则必然将历史和生命混同一体。  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  当他厌倦了枯燥的学术生活,便想着离开案头,换一身远行的装束去旅行,他并不同一般人那样是为了轻松,为了猎奇,为了开阔眼界,而是在“寻找一所横亘千年的人格学校”。  他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于和历史、文化进行对话。  余秋雨的远行不愿意去找旅行社,写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游观感的文章,他觉得,那种扬旗排队的队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决定了他这次的文化旅行活动成了一种“苦旅”。  当他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访“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风尘仆仆,劳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涩的感想,故谓之“文化苦旅”。  然而,书名所隐含的深层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观照人体生命,余秋雨这一旅程,是他本人对于人类的生命,以及文化走向的问题,由困惑而至感悟的心路历程,这历程相当辛苦,故谓之“文化苦旅”。  再观照中国文化的生命,这是辛苦的旅程,不再是作者的旅程,而是中国文化的旅程,我们中国文化,在时间的长途中,已跋涉了上千年的路,其间所见证的天灾人祸、沧海桑田,岂是言语所能说尽。而数千年所累积下来的包袱,变得如此沉重难荷,今后还走得下去吗?……  故又谓之“文化苦旅”。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的沧桑感更能引发出人生沧桑感,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便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体验与回忆,其实中华文化并不像当时哄传的那样顽固和腐朽。它确实步履艰难,却来自于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之间的深刻冲突。  历史意示要求强蛮、突进、超越,文化伦理则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的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牵制,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苦旅”之苦,即来自于此。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急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正是这样的创作翼求,形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种特有的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在余秋雨如数家珍般的历史描写与山水文化临摹中,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感伤气息,这种感伤来自于对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清理和总结,从而有了一种悲剧的味道。  当这种感伤、悲剧的气息,在《文化苦旅》中升腾与散发时,便让我感觉有种妙不可言的美感和阅读效果。  我几乎可以看到一个哲人瘦瘦的影子,背着手,低着头,皱着眉在慢慢地踱着,我也与这位哲人一起品味历史,体验文化,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拂拂地吹过多情而脆弱的心灵。  尽管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是他厌倦了戏剧研究之后的产物,然而,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事实是,他在《文化苦旅》中有意或无意地融入了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法,在散文中制造出惊险曲折、绚丽多变的剧场效果。  “我不是天才,因此,我的灵感并不呈现为波澜壮阔的状态,而只是片断闪光。”  余秋雨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不是天才,他缺乏如郭沫苦那样汪洋恣肆的才情,他也不十分深刻,缺乏如鲁迅那样入木三分的眼光,但他那片断闪光的灵感,通过生命潜藏的唤醒,倒不愧为一种创作散文极佳的境界。  我读《文化苦旅》,是将它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然而脑海里闪现出的却是不同画面的剪辑,好像自己置身于一个个时空交错的舞台之中。  

试想一下,如果余秋雨没有在戏剧方面的长期积累和薰陶,便不可能有《文化苦旅》中如此的写法,他也就不可能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说古道今,娓娓而谈,兴趣盎然。  余秋雨放弃了戏剧,然而他不曾料到,戏剧却不自觉地成就了他的文学。  

就文笔而言,《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的美文,是一篇篇经过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构。文辞雍容、典雅,而又不显出雕琢的气息,在淡淡的叙述中,又蕴涵有浓浓的抒情意味。  

在《五城记》中他如此描写广州:  “广州历来远离京城,面对大海,这一方位使它天然地与中国千年封建传统构成了逆反,千里驿马跑到这里已疲惫不堪,而远航南洋的海船正时时准备拔锚出发。”  对于远处南疆的广州市来说,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真是既准确又极富想象力。  

如果没有阔大的胸襟,如果没有游历过祖国的大山大川、名城重镇,如何能写得出这样的奇句。  而在《西湖梦》中,作者则是如此点染苏小小的心灵世界:  “由情至美,始终围绕着生命的主题。苏东坡把美衍化成了诗文和长堤,林和靖把美寄托于梅花与白鹤,而苏小小,则一直把美熨帖着自己的本体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转捩,只是凭借自身发散出生命意识的微波。”  

无需寻寻觅觅,在《文化苦旅》中几乎到处都可以找到这类精雕细琢的文字,既有特定的历史氛围作为烘托,又有类似小说情节的剧场效果作为主干,因而,其中配以雍容、典雅而又抒情的文字的描写,并不会让读者有过于雕琢之感,反而会让文章增添一些诗意,增强一份艺术的魅力。  

悠远的历史便如一条缆索,余秋雨便是这样依稀走来,又于秋风秋雨中渐行渐远,虽征程漫漫,寒窗数载,却终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学学台湾故宫文物的保护吧!大家看看专家写的两岸故宫比较:

  最近两岸故宫开始互相官方访问与交流, 相关之议题也成为群众之焦点, 大家有兴趣的是台北故宫馆藏偏向哪一方面呢与北京故宫又有什麼不同呢 当初挑选装箱运至台湾的文物, 著重具有在中华文化延续性的文物, 也就是著重在各朝历代的重要文物。但由於时间以及载运船只不足, 因此大件器物大多舍弃不带。也因此大件器物成为北京故宫的特色比如大禹治水玉山以及磁王等。然,台北故宫带走的器物,以当时的博物学来说, 皆多为上上等。比如: 在书画方面, 当时记载於宣和画谱, 石渠宝笈, 秘殿珠林 中几乎当时国民政府所能拿到的全部的宋元以及重要绘画皆装运至台湾,比如书法好了宋代是代表了中国书法的巅峰,苏轼, 黄庭坚, 米芾,蔡襄 这四人更是宋代书法公认最好的,可惜的是我国内博物馆中能藏有一幅苏轼, 黄庭坚, 米芾,蔡襄真迹的真的屈指可数,但台北光是米芾的真迹就有78福,且件件是代表作,比如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宋 米芾《苏太简参政帖》,但比起台北蜀素帖又差上一截了,更遑论台北故宫珍藏的赤壁赋 这千年前苏轼的真迹了。而绘画当时几乎是全部装箱南迁,南迁中除了不重要的清代帝王的手迹,历经宋元明清历代珍藏的的书画史上的代表作更是几乎都带去台湾了除了及少数留在宫中的,则大多为来不及清点或是在当时有争议的书画, 比如徽宗的听琴图。

  在青铜器方面, 当时选择自两晋、隋唐、宋、元、明、清代, 历代王朝交替而传下来的传世国器以及重要史料价值的河南出土的阴虚文物装运至台湾。因此运到台湾的传世青铜器是全世界第一的,比如毛公鼎(世界铭文最多的重器),散式盘(世界最早的铭文土地议合契约)周宗钟(两千六百多年前天子祭祀用的国之礼器), 而在瓷器方面选择在该种类中最为精美的,比如红宝石僧帽壶就是传世最好的红宝石宣德款瓷器, 再比如当时所能找到依据”埏埴流光测”中记载的23件汝瓷全都带来了台湾。所谓“天下名瓷,汝窑为魁”, 如果汝窑是瓷器中的第一的话那这件收藏於台北故宫的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就是汝瓷中第一了, 因为她是现存汝磁中唯一完美无暇 几乎看不到显著开片的北宋汝瓷。 此外台北故宫当时著重在年代较久远的宋代五大名窑,因此五大名窑几乎重要作品悉数都运到了台湾。而之后的元代以及明代清代希珍瓷器,比如元朝青花, 成化斗彩, 万历五彩的最精美作品, 特别是康雍乾三代最重要的瓷器-珐琅彩瓷, 当时皇宫中只剩下460几支, 其中460件被带到了台北故宫。再器物方面(当时仅简单分为这几类) 著重在点集中有记载的器件, 比如乾隆钦定《西清砚谱》所收载之中华古砚正谱为二百方、另有附录者为四十方,总计为二百四十方。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95方。或是皇宫御用珍玩(比如多宝阁), 或是具有特别难得雕刻技法(比如痕都斯坦玉器), 这是种一器一色 薄胎如蝉翅的玉器, 乾隆诗云:「西昆率产玉,良匠出痕都。」痕都斯坦玉精品,原均集中於北京紫禁城内乾清宫暖阁内与圆明园殿座之中。乾清宫於乾隆归政前,被一场大火烧得精光。圆明园则在八国联军时被毁, 因此所有现存古籍善本所提及的痕都斯坦玉精品当时几乎全都到了台北故宫。

  再善本古籍方面,运到台湾的也都是件件是宝,比如文渊阁四库全书,是所有四库全书中最为精美且最好的,辞藻堂的四库全书荟要是乾隆最爱的一套书本来有2套,一套在圆明园,一套在辞藻堂,但是圆明园的那套被烧毁了,今只剩下台北故宫的那套, 嘉庆珍藏的宋板175部<宛委别藏>,如今这几套都只能在台北故宫才能看到,此外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央图书馆的宋元古籍,也全数运到台湾,加上三百多部"天禄琳琅"台北故宫馆藏的宋元古籍就达三千册以上,不但世界第一,相较1950年建国初期国内各大机以及构博物馆竟无一部宋元古籍,虽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但也多为残本,加上后来台北故宫从美国国会图书馆要回的100大箱原北平图书馆珍藏的历代珍贵善本书,台北故宫再善本书的收藏足以让世界其他博物馆望其项背了,而且因为自古中国即是亚洲第一大国,因此台北故宫承袭清宫旧藏的搜藏其范围更是涵盖了全亚洲,因次数十年间被公认为亚洲最伟大的博物馆以及所藏文物总历史价值为亚洲最高的博物馆。更被部分人认为是世界四大博物馆

  在文物保护方面北京故宫发生窃案非头一遭,台北故宫却可以「零纪录」自豪,透过现代化设备打造滴水不漏的安全等级。台北宫表示,无论在人力或机器设备上都有严格的防护措施,例如有警卫、警犬驻点巡逻、陈列室设安全管理人员;电子设备警示如监控系统、防爆装置;割破玻璃会有所感应的碎音装置;馆内外布满红外线侦测系统,即便在一片黑暗中仍然清晰可见。监控中心全年无休,每日24小时作业由中央电脑监控系统掌握院区安全及预警情报资料之搜集;其次,驻警队负责守护文物、执行警戒巡逻、门禁管制,全面防窃、防抢、防制破坏;管理员负责陈列室巡察及秩序维护等状况。

  「我们的文物都有防爆玻璃柜罩住,没有暴露在外。」加上四周墙壁与地底都有极厚的防护层,就如铜墙铁壁一般。台北故宫在建造之初便设定成专供文物展出之用的博物馆,为现代化建筑;相较之下原为皇帝寝宫、处理朝政大事的紫禁城,属於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并非密闭式,要做到恒温恒湿的保存条件较困难,多年来也历经不少次翻修。

  故宫同时强调,在文物维护的硬体方面随时更新、升级,相关人员也会定期进修。3月时故宫曾传出断电意外,故宫事后澄清并非安全系统停摆,而是陈列室画面因电线跳电无法送进监控室,当下便调派大批警力人力前往现场巡逻,另一方面重新开机处理恢复正常运作,未影响观众参观权益。

  所以早期有人说北京故宫有宫无宝, 台北故宫有宝无宫, 但是北京故宫经过这数十年来从全国各地徵集以及许多海内外人士的无私捐献, 加上许多考古挖掘, 馆藏文物回到了180几万件, 如果扣除瓷器标本破片, 以及不完整的器物, 或不具历史价值的文物, 精品部份大约有30万件, 这加上考古挖掘也补足了北京故宫文物的丰富性。所以单看一个部分都是不全的。在分类方面, 由於当时清朝才灭亡不过20年因此当时带走时认为清宫的服饰是不重要的, 但现在却恰恰成为北京故宫宝贵并引以为傲的收藏, 再比如当时没来得及运走的明清官窑, 也成为北京故宫重要的收藏,这与台北故宫宋代五大名窑的收藏架构起完整的中华瓷器历史。自解放以来, 北京故宫大肆收购了扬州八怪等明末清初时期的画家。恰好与台北故宫收藏唐宋书画成为互补。所以不论台北故宫还是北京故宫好。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两个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ㄧ, 台北故宫在1960被世人称为世界4大博物馆(有人称为5大, 因为考量冬宫多为18世纪以后文物, 古代文物远不如台北故宫因此难以比较), 而北京故宫被称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之ㄧ。罗浮宫, 大英博物馆, 大都会博物馆都是从其他国家掠夺文物, 而馆藏文物多非自己国家文物的非单一式博物馆。但是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却是全世界公认第一(实在难分轩轾)的单一式的博物馆。都是世界级最伟大的博物馆之ㄧ。

  《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古籍,它主要记述了古代的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了一些古代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还记载了许多具有神话传说性质的奇怪事件,称得上是我国古代一部奇特的百科全书。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山海经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山海经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这本书的确不错,因为每一种生物,每一个不同种族,都有一幅图画,还是彩色的。刚开启这本书,立刻就被山海经总貌的地图所吸引,当时似乎水平面还高点,我的老家山东竟然还有一小半在水里,而且每一种神奇的动物,植物所在的山峰、河流都一座座串联起来,看后简直说不出话来。

里面对于各个“国”及不同的民族的风俗都给予了不错的见解,比如书中提到的:单腿、单眼、单耳、单手 单脚的国家,也许可能是这种居民的服饰问题,总是盖住一只手脚,所以记载成这样。

不过,对这本书的作者有一点不满,如果你买了书就知道了,因为作者在阐述某种比较奇特的怪物时,如果这个怪物太过于超乎常识,特别是现今的生物,物理常识,马上就会说:那是记载错误,或是由人假扮的巫术活动!!

  我个人以为,山海经实在太遥远了,当时人们的思维,特别是写这本书的人,他是为了什么目的,这些真的无从可考!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当时的岁月,仅仅是用现在的人们对这个社会,对自然的了解,就可以出书

说:“那个时候应该是怎么怎么样……”就好像我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研究别人在想什么,好像不会有什么结果。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汉初。记载40个方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400多神怪异兽。集地理志、方物志、民族志、民俗志、巫术以及大量原始神话于一身。

古时学者大都认为《山海经》是夏禹、伯益所作,今天看来此说纯属无稽之谈。无论是从其包罗永珍的内容上看,还是从各篇成书时间早晚不一上看,《山海经》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是集体编述而成。因为《山海经》的内容非常广泛,是民间个人无力完成的,即使一个氏族部落的领导集团也只能编成其中的一部分。由于受古时地域、交通条件的限制,一个部落不可能了解到各个的情况。所以,只能通过巫师口耳相传累积,在大一统的后世将其加以整理成书。而早期巫师的职责,决定了他们文化知识的结构,大凡天文、地理、历史、宗教、生物、医药、帝王世系及重大技术发明等等,无不知晓,故《山海经》的内容十分驳杂。

《山海经》所记的山、水、国、民族、动物、植物、矿物、药物等,除大部分是殊异的而外,也有一部分是常见的。然而,无论其是殊异的还是常见的,都是上古历史、地理、风俗的一个侧面。所以,要了解古代的山川地理、民俗风物、奇兽怪鸟、神仙魔鬼、金玉珍宝、自然矿物、神话故事,不可不读《山海经》。

《山海经》中所储存的为人们所熟知的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羿射九日、禹鲧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神话传说,不仅是以幻想的形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更重要的是给人们以积极鼓舞;而那些如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月亮每月的圆缺盈亏、一年四季的寒暑变化等有关自然界的记述,不仅仅是上古人要为解释自然现象而作,更重要的是给人们以探索的勇气!

山海经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

我和妈妈刚刚亲子共读完了《山海经》青少版,这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名著,有些地方夸张的手法,让我想起了《吹牛大王历险记》,但风格截然不同。

《山海经》从女娲补天、神农氏炎帝、精卫填海、轩辕氏黄帝、羿射九日、大禹治水等等神话故事一直讲到启建立夏朝,故事一个比一个神奇,一个比一个精彩。书中还描写了分布于东西南北中的名山大川和名山大川中的奇异动植物以及当时被称为海内、海外的许多周边古国或部落的奇特风土人情。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当黄帝势力日渐强大超过炎帝,炎帝战败,他的部下蚩尤要找黄帝报仇时,炎帝说:“我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在战争中让百姓牺牲。”这充分说明炎帝是个很关爱百姓的好首领。

让我感到奇特的是:北部山川中有一种鱼,长了一个头,八个身子,真奇怪;还有一种鸟,长了一个头,三只眼,四只翅膀,三只尾巴,稀奇吧!

让我感到好笑的是:南部山川中有一种鱼,身体象蛇一样,脑袋却象人,吃了它的肉人可以长命百岁。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对“凤凰涅槃”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书中说凤凰是南方群山中的一种象征吉祥的鸟,凤凰死后会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的生命力,这就是“凤凰涅槃”。凤凰只有在天下太平时才会出现,并且只在梧桐树上栖息,怪不得生活中人们常说“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呢。

《山海经》是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建议大家有时间都来读读,一定会有收获。

山海经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

《山海经》约成书于4000年前,作者原为夏禹、伯益。全书分为《山经》、《海经》两大类,共18卷,31万字。书中写了各种奇形怪状、拥有超人神通的奇灵异兽450多个,内容有地理、历史、植物、动物、矿物、医药、鬼神、祭神祭祀、氏族部落等很多方面。我之所以这么喜欢《山海经》这本书,是因为里的怪物很奇怪,有的怪物可以治病,有的怪物一出现会发生天灾,有的怪物名字就是自己的叫声。最奇怪的是在我心中印象比较好的西王母竟然是长相像人,却长有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齿,善于长啸,篷头乱发,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其中还有2种奇异的动物让我难忘:何罗鱼——它住在一座谯明山上。谯水就是从这座山里发源。它长著十个身子,却只有一个脑袋,它发出的声音就像狗叫,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可以治好痈肿病。 化蛇——阳水发源于中部的阳山。阳水中有很多化蛇,它长着人一样的面孔,豺一样的身子,还有一对鸟一样的翅膀,并且能像蛇一样爬行。它发出的声音如同人的呵斥声。少开口发音,这种动物很少开口发音。一旦发音就会招来滔天的洪水。纵然你的想象力在丰富,你看到《山海经》中描述的景象、动物你还是会大吃一惊。展现于你面前的,是一个奇异花草、猛兽妖物遍布的神奇地方:招摇山上有多姿的桂树与美丽的玉石;吃上一口祝余,带上一株迷谷,你可以踏上不迷路、不饥饿得旅途;小心即翼山上那些蝮虫和怪蛇,还有什么狸力,可不是你家的小猪,叫声像狗,不要惹他。许多听也没听过的山名、水名、树名,尤其是那些名字奇特的妖怪,都让人惊奇。说来是神化,但先人怎能将其记录的如此生动形象,不免让人产生对于另一个世界的联想。

读完这本书让我感觉到了中华悠久的历史。

《忆江南》共3首。要理解这几句,个人觉得把3首都看一下比较好。 附赏析及原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而我们今日读此词,则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写,也能得到某种精神满足,不知当时白居易是写给自己回忆的,还是留待后人欣赏的,你觉得呢?

反映的历史事实,只有两个,一是中国在世界上的落后和无能,二是,外国侵略者对金钱的热烈追逐和对对外输出的强烈渴望。

感想?为什么要这个,你的感想是什么呢?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答题或者考试之类的,参考书上有。

如果只是问问,那么说说也无妨。

火烧圆明园,圆明园中贮藏了中国大量的财富,不仅在当时,清政府的失败让中国人寒心,在现在也留下了耻辱的痕迹,那些流落在外国国家博物馆的古籍珍品,当中国考古学家想用这些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处处受限之时,那时的悲哀比一百多年前更加的悲凉,这一场大火烧掉了数不尽的中国的财富,也烧掉了许多人对清政府的幻想,二次鸦片战争后,转而推翻清政府的人也不断涌现,过去几年曾有人提过重修圆明园,那时本人想的大多是经济效益问题,个人觉得意义不大,可是当时有人这样说了一句,如果重修了就代表对那场罪恶的原谅,现在试问一下有多少中国人能原谅,还是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一点点的经济利益而原谅,我们不是不能原谅现在的英法,而是不能原谅过去的英法联军,忘记历史也好,原谅历史也好,罪恶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