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政猛于虎是什么意思?苛政猛于虎成语造句和典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苛政猛于虎是什么意思?苛政猛于虎成语造句和典故,第1张

成语名称: 苛政猛于虎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苛政猛于虎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苛政猛于虎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苛政猛于虎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苛政: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赋税等。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成语出处]  《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正音]  苛;不能读作“kè”。

[辨形]  苛;不能写作“刻”。

[用法]  用以形容反动政治的残暴。一般作宾语、谓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在漫长的封建年代里;每朝每代都是~。

[英译]   A bad government is more fearful than a tiger。

百科解释如下:

苛政猛于虎

《礼记·檀弓下》中有《苛政猛于虎》一文,记载孔子和弟子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的故事。当地虎患严重,可就是因为没有苛刻的暴政,所以她和亲人宁愿一直住在这里,以至于后来竟有多人被老虎咬死,只剩下她一人对着坟墓哭泣。全文以叙事来说理,深刻揭露了封建暴政对人民的残害。后来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成语,意思就是反动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  

目录 • 释义

• 语出

• 用法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阅读理解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英汉词典解释

&gt&gt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释义[回目录]

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苛政,指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包括政令、赋税等。

语出[回目录]

《礼记·檀弓下》。

  《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因而,历代为《礼记》作注释的书很多,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们这里选录的原文依据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则广泛参阅了各种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准确简明易懂。选录的篇章由作者加上标题(原文只有篇名,每篇原文都较长),原则上采用选文的首句作标题,注释中只说明选自某篇。 《礼记》由多人撰写,采自多种古籍遗说,内容极为庞杂,编排也较零乱,后人采用归类方法进行研究。东汉郑玄将49篇分为通论、制度、祭祀、丧服、吉事等八类。近代梁启超则分为五类:一通论礼仪和学术,有《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二解释《仪礼》17篇,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篇。三记孔子言行或孔门弟子及时人杂事,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问》等。四记古代制度礼节,并加考辨,有《王制》、《曲礼》、《玉藻》、《明堂位》、《月令》、《礼器》、《郊特牲》、《祭统》、《祭法》、《大传》、《丧大记》、《丧服大记》、《奔丧》、《问丧》、《文王世子》、《内则》、《少仪》等篇。五为《曲礼》、《少仪》、《儒行》等篇的格言、名句。梁氏的归类划分,对我们有一定参考价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内容。

用法[回目录]

用法:一般作宾语、谓语。结构:主谓式。

 例句:在漫长的封建年代里,每朝每代都是苛政猛于虎。

原文[回目录]

孔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1)。夫子式(2)而听之,使子路(3)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4)重有忧(5)者。”而曰(6):“然。昔者,吾舅(7)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何为不去(12)也?”曰:“无苛(8)政(9)。”夫子曰:“小子(10)识(11)之,苛政猛于(13)虎也。”

注释[回目录]

(1)哀:极伤心。

 (2)式:同“轼”,车前的横木,供乘车时手扶用。

 (3)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4)壹似:很像。

 (5)重有忧:有很多伤心的事。

 (6)而曰:妇人接着说。

 (7)舅:在古文中也指“公公”,即丈夫的父亲。

 (8)苛:苛刻,暴虐。

 (9)苛政:残暴的政令。

 (10)小子:孔子对学生的称呼。

 (11)识(zhi):同“志”,记住。

 (12)去:离开。

 (13)于:比

译文[回目录]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的扶手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子路)说:“(听见)您的哭声,好像着实有许多伤心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问:“那你们一家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政府不在这里收税。”孔子对子路说:“子路你要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阅读理解[回目录]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子路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第一句: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 第二句:过去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 第一句:孔子过(路过)泰山侧(旁),有妇人哭于(在)墓者(表判断可不译)而(表顺连可不译)哀(悲伤)。 第二句:昔者(过去)吾舅死于(表被动)虎(虎患,被老虎吃了),吾夫又死于虎焉,今吾子又死焉(语气词可不译)。 而:表顺连 而曰的而是"乃"的意思 使:让,命令 然:是的,表肯定 去:离开 苛政:苛刻的暴政 于:比 寓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 ,死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这则小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发人深省。寓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地址:baikebaiducom/view/28454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王子今著《秦汉区域文化研究》以论述秦汉时期的基本文化区及其文化风貌为重点,分别讨论了秦汉时期12个文化区的人文社会面貌和民俗文化构成,分析了当时最主要的有突出代表意义的区域文化的特征,着重探讨了秦汉文化共同的形成及其区域文化传统基因(如乡土意识、文化节奏、儒风流布、人口流动等),还对秦汉时期最高统治集团的区域文化观和区域文化政策进行了认真的历史总结,“作者对秦汉区域文化方面的研究有诸多独到的见解,是一部成功的多有创见的著作”(史念海序)。程民生著《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也是一部断代文化地理研究的专著。

http://wwwxiangyatanet/data/articles/b02/517html

<中国古代行旅生活>

是古代生活大型丛书,是适应社会文化需要的新举措,也是进行学术领域开拓的新尝试。比较系统具体而生动地秒描述了中国古代行旅生活史。

全书从“心理准备““行装与旅费”“行旅送别礼俗”“行旅方式”“旅食与旅宿”“行程与行速”“行礼与行具”“行旅的安危”等方面,从社会史的角度评述了行旅在中国古代社会文明成熟,推动历史进步的积极意义,可以更为真切地了解许多生动具体的历史事实,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的风俗画卷,领略其中隽永幽婉的意趣风致。反映出中国历史文化的若干重要特色。

正文之中,往往是引用典故的堆砌,却少有注释,帮助读者阅读;看起来更像是“古代行旅生活考据”一类的文章。不是说这样写不行,而是这样写没有针对丛书的目标读者是谁们,而造成读者的阅读困难。所以,这一本“行旅生活”是看得最慢的。

目录:

一 行诱的心理准备

1卜行择吉

2行神祭祀

二 行装与旅费

三 行旅送别礼俗

1灞桥折柳

2饯别形式的演变

四 行旅方式种种

1徒行时代与徒行阶级

2骑乘形式

3篮舆伊轧

4乘车行旅

5舟筏行水

五 旅食与旅宿

1行旅饮食

2宿息 宿泊

3民间行旅食宿服务业的经营

六 行程与行速

1远行的历史记录

2行旅速度:急脚 快马 飞车

3晓行与夜行

七 行李与行具

1行囊与行橐

2行滕与行缠

3其他随身行具

八 行旅的安危

1行旅交通事故

2贫病转零落 故乡不可思

3虎患及其他山林行旅灾难

4旅途盗劫危患

九 行旅生活百昧

1游学行迹: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游宦生涯:区区牛马走 趋驰名利牵

3游贾事业:周流天下 无所不至

十 旅人的精神寄寓

1家园忘却酒为乡

2弦管笙歌销客愁

3客舟唱咏与驿壁题诗

十一 软脚·洗尘·接风

中国古代行旅生活"的书摘……

人们平时常常用“衣食住行”,也就是衣服、饮食、住居、

出行,来概括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内容。

“行旅”,一般是指历时较久、历程较远的出行活动。

古代中国文明长期以来一直建立在以小农为经营主体

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从而导致形成了相对封

闭的文化传统,也曾经形成了对“行旅”活动存有某种消极

偏见的生活观念。

《老子》一书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的蓝图,是以“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

种彼此严重隔绝的社会生活为标志的。晋代名士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对于“与外人间隔”的所谓“桑竹垂余荫,菽稷

随时艺”的社会生活环境的记述,也寄托着大体类同的梦想。

与此相应的淡漠交往,厌畏出行的习尚,似乎久已成为中国

传统社会生活的重要特色之一。

尽管民间行旅在传统中国古代的总体社会生活中居于

相对次要的地位,但是行旅促进社会文明成熟,推动历史进

步的积极意义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据说民间原本通行以“衣食住”作为主要生活形式的说

法,后来孙中山先生有感于近代世界交通与交往作用之重

要,力倡加入“行”字,于是始有“衣食住行”之说。其实,

早在先秦时代,《荀子·修身》中已经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

“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

大意是说,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当遵循“礼”的规范,

如此方能和谐有序,否则就会导致祸患。这里所说的“食恢、

衣服、居住”,自然也就是“衣食住”,而所谓“动静”,与

“行止”涵义大体相近。这可以由《周易·艮(gen亘)》中的

一段话得到说明:“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

道光明。”“行”和“止”,“动”和“静”,都要合乎时宜,这

样才可能接近理想境界的实现。当时人所说的“动”或者

“行”的涵义,其实是包括行旅活动的。也就是说,在中国人

的传统意识中,行旅生活在社会生活总体内容中的地位,似

乎并没有完全受到漠视。

http://wwwhaotushucom/book/375626/

鲁迅曾经盛赞秦汉时期的文化风格:“遥想 多少闳放”,“毫不拘忌”,“魄力究竟雄大”。当时民族精神的“豁达闳大之风”对社会生活有全面深刻的影响。对于当时的艺术作品,鲁迅也有“惟汉代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肯定性评价。应当说,以富于进取性为基本特征的“闳放”、“雄大”的文化气象,是秦汉时期最突出的历史特征。

从生态环境史的视角考察,社会进步、经济繁荣都是在生态环境的舞台上完成的。秦 的生存空间,已经占据了今天中国国土的主体部分。秦代的人口,学者们有的认为在2000万左右,有的认为可能达到4000万。西汉户口最盛的时候,人口数字仍然不足6000万。当时的森林草场大多没有经受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川泽湖泊,也远较今天浩瀚。汉代瓦当所见“方春蕃萌”、“骀汤万延”、“涌泉混流”等文字,都反映了人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浓绿与蔚蓝的自然氛围。

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指出:“在战国时期,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到了秦朝和前汉(公元前221~公元23年)气候继续温和”(《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3月版,第495页)。当时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和现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多有相似之处。司马迁说,若拥有“渭川千亩竹”,其经济地位可以与“千户侯”相当。而以“竹竿万筒”为经营之本者,“此亦比千乘之家”(《史记·货殖列传》)。爰叔建议董偃请窦太主献长门园取悦汉武帝,说到顾城庙“有蔌竹籍田”(《汉书·东方朔传》)。西汉长安地区民间重视竹林经济效益的情形,又见于班固《西都赋》:“源泉灌注,陂池交属,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以及张衡《西京赋》:“镍篱敷衍,编町成篁,山谷原隰,泱漭无疆。”所谓“泱漭无疆”,正可与汉代瓦当文字“泱茫无垠”对读。

《汉书·礼乐志》及《汉旧仪》都说到甘泉宫竹宫,秦汉考古资料中也多见竹结构建筑以及采用竹材作为辅助建材的文化遗存。竹林当时已经成为关中人“坐以待收”的“富给之资”(《史记·货殖列传》),但是并不能认为黄河流域的竹林都是人工培育的经济林。《后汉书·郭假传》记录了东汉初年郭伋为并州牧,“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美稷地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现今华中亚热带混生竹林区的北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致位于长沙、南昌、宁波一线。而华中亚热带散生竹林区的北界,则大致与北纬35°线重合。而秦汉时期竹类生长区的北界,已几近北河今天沙漠地区的边缘。居延地区有竹简出土,取材当不至于十分遥远。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述,汉安帝时羌人起义,“无复器甲,或持竹竿木枝以代戈矛。”可知陇山一带,竹材仍常以为习见器用。

山光水色,密林芳草,是汉赋作者特别乐于描绘的对象。司马相如《子虚赋》说到“蕙圃”所生,有“衡兰芷若,穹穷昌蒲,江离蘼芜,诸柘巴且。”扬雄《蜀都赋》所谓“泛闳野望,芒芒菲菲”,杜笃《首阳山赋》所谓“长松落落,卉木蒙蒙”,描绘了苍茫山野郁郁葱葱的景象。《南都赋》中有赞美汉代南阳地区山林之丰饶的辞句,清人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三说,《南都赋》中的“稷”就是水杉。然而现今“杉木林”以及“冷杉、云杉、铁杉林”的生长区,均距南阳相当遥远(西北师范学院地理系、地图出版社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图集》,地图出版社1984年6月版,第135页)。可见这是在人为作用破坏不很严重的状况下,秦汉植被显现出的原始自然生态。

汉代河西简牍资料中多见有关“茭”的文书遗存。“茭”,当指饲草。敦煌汉简有简文反映了有关“茭”的更具体的信息。我们看到有这样的简文:“……为买茭,茭长二尺,束大一韦。马毋谷气,以故多物故……”。按照汉尺与现今尺度的比率,“二尺”相当于46,2厘米。可见当时河西地区有规模可观的上好草场。“茭”、“束”的计量往往数以万计。居延汉简又有关于“伐苇”和“伐蒲”的简例。“苇”和“蒲”都是水生草本植物。“伐苇”数量一例竟然多至“五千五百廿束”,可以作为反映居延地区植被和总体生态条件的重要信息。

稻米,西汉时曾经是黄河流域主要农产。《汉书·东方朔传》所谓“关中天下陆海之地”,“又有秔稻、黎栗、桑林、竹箭之饶”,将稻米生产列为经济收益第一宗。西汉总结关中地区农耕经验的《汜胜之书》写道:“三月种杭稻,四月种秫稻。”关中地方还专门设置“稻田使者”官职,也说明当时关中稻米种植之普遍。

华北平原的湖泊在秦汉时期经历了扩张过程。有学者指出,“先秦至西汉时,河北平原的湖沼十分发育,分布很广”,“这些湖沼大多是由浅平洼地灌水而成的。因补给不稳定,所以湖沼水体洪枯变率很大。许多湖沼中滩地、沙洲和水体交杂,湖沼植物茂盛,野生动物如麋鹿之类大量生长繁殖”(邢铁、王文涛:《中国古代环渤海地区与其他经济区比较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版,上册,第64~66页)。秦汉之际的历史记载中,多见有关“泽”的历史记录。陈涉暴动,起事大泽乡,乡名“大泽”,不会和“泽”没有一点关系。《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了刘邦“到丰西泽中”“止饮”随即又“夜径泽中”斩蛇的故事,是“丰西”有“泽”。又《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说彭越“常渔巨野泽中,为群盗”。则是有关“巨野泽”的记载。项羽在垓下决战中走向最终的失败,也曾经有“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的遭遇。

可知当时黄河下游及江淮平原,多有“泽”的分布。湖泽的密集,是当时黄淮海平原显著的地貌特征之一。邹逸麟曾据文献资料,得知周秦以来至西汉时代,黄淮海平原上见于记载的湖沼有46处,其中河北平原11处,黄淮平原33处,滨海地区2处。邹逸麟说:“事实上古代黄淮海平原上的湖沼,远不止此”(《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版,收入《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版)。就关中地方而言,据历史资料所知当时自然水面和人工水面其规模之广阔和分布之密集,也与我们现今所看到的当地地理面貌有所不同。著名的昆明池,根据2005年4~9月考古钻探资料,池岸周长176公里,池内面积约166平方公里,约合汉代360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汉唐昆明池遗址的钻探与试掘简报》,《考古》2006年10期)。

昆明池虽然一般都认为是人工湖,但是号称“周回四十里”的规模,不是短期之内可以完工的。《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说,“元狩三年夏,大旱。是岁发天下故吏伐棘上林,穿昆明池。”是当“大旱”之时,开工穿昆明池。“大旱”发工的说法,暗示昆明池址原先可能已有积水。据推断,工程的主要内容除开浚外,还包括修筑堰堤。也就是说,昆明湖,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工湖。有关秦汉时期水资源的资料,使我们得到了自然史的新认识。注意相关研究收获,可以得到若干启示。例如,黄河在西汉时期决溢频繁,而东汉河患则明显减轻。王景治河后,黄河出现了长期安流的局面,对于其原因的探讨,除注意工程技术措施及水土流失状况而外,似乎也应当关注河水流量本身可能发生的变化。

秦汉时期的生态环境条件,使得野生动物的分布呈现特殊的历史面貌。犀牛、野象、鹿的分布,灵长目动物如金丝猴的分布等,都占据了今人难以想象的广阔地域。由于山林开发不充分,“虎暴”和“虎灾”曾经严重威胁社会生产生活。《后汉书·宋均传》:“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似乎也可以说明由于当地经济开发落后于中原地区,当时华南虎的数量曾经十分惊人。史书有“光和三年正月,虎见平乐观,又见宪陵上,啮卫士”的记载。平乐观在洛阳城西近郊,是洛阳车马会聚、人声喧腾的重要社交中心之一。宪陵是汉顺帝陵,汉灵帝光和三年(180)正月,距顺帝入葬不过35年,推想仍当维护精心,禁卫严密,可见虎患确实危及京都附近的宫苑重地和皇家陵区;而《论衡·遭虎》所谓“虎时入邑”,《论衡·解除》所谓“虎狼入都”,都非耸人听闻之谈。秦汉时期虎患危害的地域十分广阔,因而时人曾视倭人居地无虎为奇闻。

在秦汉时期的社会礼俗、学人论说以及 法令中,都可以看到反映山林保护意识的内容。秦 生态环境观的形成和影响,有民间神秘主义观念的基础,也有为当时知识阶层普遍认同的自然意识的作用,这些理念因素影响国家管理者的行政倾向,而相应的法令又反作用于民众的心理和行为,强化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规范。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田律》中也可见关于山林保护的条文,其整理小组的译文是:“春天二月,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堵塞水道。不到夏季,不准烧草作为肥料,不准采取刚发芽的植物,或捉取幼兽、鸟卵和幼鸟,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陷阱和网罟,到七月解除禁令。只有因有死亡而需伐木制造棺椁的,不受季节限制。居邑靠近养牛马的皂和其他禁苑的,幼兽繁殖时不准带着狗去狩猎。”

这样的法律规定,可以看作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山林保护法。其内容之严密细致,说明其中的行为规范已经经历了逐步成熟完善的过程。正如整理小组所指出的,“到七月而纵之”即“开禁”,正与《逸周书·大聚》中的如下内容相合:“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第27页)。甘肃敦煌悬泉置汉代遗址发掘出土元始五年(公元5年)的泥墙墨书《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其中也规定从正月直到八月,大小树木都不得砍伐,待秋后“草木零落”时才可以有选择地砍伐。而“中(仲)春月令”又有禁止焚烧山林行猎的内容(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文物》2000年5期),这是作为最高指令——诏书颁布的。书写在墙壁上,是为了扩大宣传,使有关内容能够众所周知。

汉初名臣晁错在一篇上奏皇帝的文书中发表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言辞。其中说道:“德上及飞鸟,下至水虫草木诸产,皆被其泽。然后阴阳调,四时节,日月光,风雨时。”(《汉书·晁错传》)“德”及“草木”,万物“皆被其泽”的说法,当然是儒学者的宣传,论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四时节”,“风雨时”。然而这其实也是值得重视的体现当时进步的生态环境观的表述,是生态环境保护史上一种开明的见解。

反映秦汉时期社会生活的绘画多见表现林木繁盛的画面,体现了当时人对“茂树荫蔚”情境的向往。熹平三年《娄寿碑》中有“甘山林之杳蔼”,“杳蔼”就是形容山林之茂密、苍茫、幽深。所谓“甘山林之杳蔼”,反映了秦 的一种生活态度,而通过有关民间礼俗,也可以了解当时社会对自然山林的爱护。

本回答收录于「虎年唬不住」优质回答

「虎年唬不住,新春趣答会」去看看

2022年是中国的虎年,中国人用十二生肖为每个年份命名,体现了古人的无尽浪漫情怀,而虎作为其中之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寓意,让我为大家一一介绍。

虎文化历史悠久

老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老虎是兽中之王,它威猛、坚强、勇敢。在人们心目中,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

在我国民间,将老虎当成神来祭祀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周代,年终大祭时,就祭祀老虎。《礼记》中有“迎虎”的记载,古人认为老虎是农业生产的保护神。祭祀老虎,是因为它能吃祸害庄稼的野猪。

我国有好多少数民族崇拜老虎,并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俗。彝族人称虎神为“罗尼”,这是他们心目中最灵验、最崇高的神。虎神能够为他们消灾驱邪,可以保佑他们吉祥平安。他们把自己、家庭以及家族的幸福,都寄托在虎神的庇佑之下。

因此,在一些彝族人家的神龛上大都供奉着虎形祖灵,大门上挂着虎形辟邪,在村寨的路口设有形状像虎的石虎神。

大约在5000多年以前,老虎便与我国的民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虎图腾源自伏羲时期,且早于龙图腾。对于虎的崇拜,存在各个民族宗教中。在道教中,老虎被视为天门的守护神。道教经典被称为“龙虎经”,炼的丹药则称为“龙虎丹”。在佛教中,虎还被驯化,成为为宣传佛法服务的“禅虎”。

 

我国南方对虎的寓意

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虎”与"福”读音相近,因而虎又成为福的象征。比如南方年画中的《五虎(福)图》便属于此类。此外,北方的妇女还喜欢用大红纸剪出各种各样以老虎为题材的窗花,形象质朴可爱,贴于门窗、室内,营造出吉祥红火的气氛。

 

虎是权力的象征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左半交给将帅,右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汉错银铜虎符)一枚,长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曰“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西安市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也藏有一枚从西安西郊发现的虎符,据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文物,称为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制作却极为精巧。

 

虎为正义、勇猛无适度、威严的象征

虎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地支为寅,称为寅虎。

虎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无适度、威严的象征。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现,但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汉代人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白虎是上古四大神兽之一,而且仙人往往也乘白虎虎升天,是镇西之兽。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观念。

清代文人舒位《黔苗竹枝词红苗》诗:“织就班丝不赠人, 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寅为虎,谁敢违背避寅习俗,月寅日若夫妻同房而眠,老虎就会伤害他们。是一 些地方民间流传的避寅习俗。

 

虎头帽与虎头鞋

在中国的传说中,虎充满了正义感。据历史记载,《山海经•海内西经》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形象怪异,它是神山昆仑山的守卫者。而在《山海经•西山经》载:“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它又是昆仑山之主。

虎的正义凛然,让古人们相信它能够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所以有些家庭会在家里挂虎画并且正对大门让恶魔不敢进入侵犯,让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用以驱邪,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而百姓们常常用虎画、虎脸、虎门神等祈福避邪。因此虎象征着祈福辟邪。

今年曾经有动物保护组织和专家倡议,将中国虎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北京林业大学胡德夫教授认为,早在200万年前就生活在我国的华南虎(中国虎),乃是自然界中所有老虎的始祖。著名画家赵大年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虎象征着力量和美好。然而这种具有民族精神浸染,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图腾中,惟一作为具象受到过崇拜的动物,也几乎快和前三者一样,变成生物学和民俗学上的一个符号了。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脊椎动物学研究专家邓学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19世纪初,全世界的野生老虎仍有十万多只。100年后的今天,全世界只剩下大约6000只的野生虎。老虎公认的8个亚种已经灭绝了3个,而作为惟一仅存于我国的老虎亚种华南虎,已成为世界上比熊猫更濒危的动物。

无处咆哮的中国老虎,早已命悬一线

2004年的8月24日,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四川省宝兴县计划投资18亿元建设宝兴夹金山大熊猫生态旅游区。这个规划总面积累计达120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将成为我国特大型大熊猫生态景区。熊猫由于上个世纪初被外国人首次发现并公诸于世界,一时间曾引起世界轰动,并被世界动物保护基金会(WWF)作为标志而闻名于世。相比之下,生活在中国境内的老虎,这种远比熊猫濒危的动物的命运,却远较熊猫不幸得多。

据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脊椎动物学研究专家邓学建介绍,野生老虎在我国的情况可以用“岌岌可危”来形容。而具体数量,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记录,据邓学建估算,野生虎在我国的数量目前大概仅有110只左右。“大熊猫在野外的数量大概也有1000只,这样看来野生虎比大熊猫还珍贵。”曾有国外研究人员估算中国存活的野生华南虎目前大约有20~30只,但根据月前湖南省首次完成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显示,野生华南虎的实际生存状态其实更加悲观。

此次湖南省首次进行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表明,国际上普遍认为已经灭绝的野生华南虎在湖南省仅存6只左右。其分布情况大致为:湘西北石门县壶瓶山两只、桃源县一到两只、湘南宜章县两只、桂东县一只,基本上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近3000名专家历时5年完成的这次调查,依然没有发现野生华南虎的活体。而在历史上,湖南省在近几百年间,曾经是华南虎聚居最多的几个省份之一。

相比之下,曾经被认为情况稍微乐观的野生东北虎在我国的现状同样岌岌可危。由于东北虎(也被称为西伯利亚虎)同时还生活在俄罗斯、朝鲜等远东地区,野生东北虎的数量据统计尚有数百只。我国的野生东北虎数量据说有30~50只,但在我国东北地区,确切拍摄到的野生东北虎,现在仅有两只。

140年前,一位俄罗斯自然学家记述了当时他受沙皇俄国派遣,为沙皇俄国侵略扩张服务而专程考察黑龙江沿线的情况。在足迹踏遍三江流域及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回国后,他写下了《黑龙江旅行记》一书。从该书文字记载不难看出,当时的野生东北虎遍布整个中国东北林区。仅仅过了100多年,1998年中、俄、美三国专家在吉林省延边自治州进行的调查表明,在1997年至1998年冬季,少则4只,多则只有6只野生东北虎出现在吉林省。同时发现的还有4~7只最稀有的大型猫科动物之一远东豹的痕迹。而根据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项目协调员于孝臣数年前在黑龙江省对东北虎和豹的调查显示,东北虎在黑龙江省的分布较90年代初又有了明显的向中、俄边境地带退缩现象。目前东北虎在黑龙江省的分布已退缩成老爷岭南部、老爷岭北部、完达山东部和张广才岭南部4个孤立分布区;黑龙江省境内现存东北虎5~7只,且多为孤立游荡个体。东北虎和豹在中国黑龙江省已处于灭绝边缘。

如此稀少的野生虎豹,除了人类的过度捕杀,专家认为妨碍其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猎物种群的密度太低。在中外专家的全部调查过程中,连野生马鹿、梅花鹿和狍子这样的动物都极为罕见。仅存的野生东北虎再次出现了与人类的冲突,不过这种现象已经成为老虎研究人员的圣节了!今年年初,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外监测工作人员通过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捐赠的远红外线照相机,成功地拍摄到了我国第二张野生东北虎照片,这只老虎由于袭击了农民的马匹而被发现。然而在成功获得了野生东北虎的照片后,如何对农民的损失进行补偿却仍没有完满的解决方案,而这仍将是老虎生存的最大危机之一。

人类古代曾经受到过所谓“虎患”的伤害。但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曲解。史料记载中国古代“虎患”较为严重的明清东南地区,老虎造成的伤亡每年不过数百人,远远无法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事实上中国上古时期,从未有历史记载老虎对人类的威胁,相反人们甚至将虎视为农业生产的保护神,原因正是老虎能够吃掉危害农业的野猪。正是由于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人口大量的增加和大规模垦山,迫使失去栖息地的老虎不得不与人类争夺生存空间。老虎生存状况的变化也影响着历史:由于华南虎在唐宋时期退出平原地区,以后出现的“调虎离山”、“纵虎归山”、“坐山观虎斗”等成语让后人都将老虎误认为是山地物种。

根据邓教授的介绍,虎是猫科动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而我国幅员辽阔,曾经有过非常广的野生虎栖息地。但现在野生虎分布区已经缩小为互相隔绝的一块一块。“学界一般认为,老虎起源于亚洲东部,尤其是我们中国。在中国,老虎早在大约200万年前就已经分化出来,远远早于狮、豹等其他猫科动物。尤其是华南虎,这是我国特有的类群,因此又被叫做‘中国虎’。华南虎被认为可能是所有老虎的祖先。”

作为中国独有的老虎亚种,华南虎是其分布范围曾经广泛分布于东起浙闽边境,西至青川边境,北抵秦岭黄河一线,南达粤桂南陲的广大地区,只是由于人类对其活动范围的入侵和捕杀,才逐渐萎缩到华南诸省。史上湖南作为野生华南虎的分布中心之一,其西北的张家界直到1952年还有老虎进城。

野生虎栖息区的被破坏与减少,是野生虎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野生虎栖息地的丧失严重威胁了野生虎的生存,而其他一些人为对野生虎栖息区的破坏,又加剧了野生虎数量的锐减。它们是互为因果的关系。”邓教授介绍说,“原因很好理解。野生虎需要一个很大的活动范围,但现在它的地盘很多都被人类占领;另一个是野生虎栖息需要大量食物。虎主要以大中型食草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为食,但现在这类动物大多被人类圈养或捕杀,造成野生虎食物的匮乏。这两个原因导致野生虎的栖息区越来越少,甚至可以说,野生虎已经无处咆哮。”■

兽中之王:重返自然的难题

国内动物园和私人养殖机构日益增加的人工繁殖老虎一度让很多人对老虎的命运产生了盲目乐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老虎这种兽中之王不可能变成一种新家畜。它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独立于人类的呵护,而这正是它们重返自然的难题

人类拯救老虎一件轰动的举措是去年9月,两只在上海动物园降生的小中国虎在“拯救中国虎”国际联合会的穿针引线下,从北京飞往南非学习野外生存技能。人工繁殖使老虎在动物园中的数量有了极为微小的增长。位于哈尔滨的世界最大东北虎养殖中心里,目前据说已经有了170只东北虎,而且预计今年还会有至少数十只小老虎出生。国内另一个超大型老虎人工繁殖基地是位于桂林的熊虎山庄。这个用铁丝网、水沟对外隔绝的老虎繁殖基地是一位热爱动物、并依靠养殖业致富的香港人创办的。据说熊虎山庄1993年在广西平南起家,由地方政府协助从各地调集了将近19只不同种群的老虎,到1997年之前就已经发展到50只的规模。

人工维持这一数量的老虎,如何获得足够的财力的确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难题。环境和动物保护学者们并不喜欢这种具商业性质的公园,在这里,人们只需花钱就可以看到东北虎如何吃下小鸡和山羊。但“拯救中国虎”国际联合会的创始人全莉女士却认为,将濒危物种的保护引入旅游业等商业行为,实现动物保护良性循环,正是正确引导人类和动物关系的一个有效办法。事实上,南非观赏猎豹和挪威观鲸业都已经成为当地保护这些野生动物,并将动物保护纳入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

全莉女士曾经在采访中表示,老虎对鸡和山羊的捕杀,是老虎野化的一个巨大飞跃。这正是中外专家热衷讨论的话题:如何重新把老虎放养回原始森林?它们是否还能适应野生生存环境?对此的争论无休无止。

熊虎山庄的科研主任郭洪文认为,他们繁殖老虎的速度如此之快,在于调入老虎血缘的多元化和科技方面的优势。但另一个问题也许抵消了这一增长的意义——由于人工繁殖的老虎大多源于有限的几只虎种,老虎丧失野性成为他们生存的另一个危机。苏州老虎繁殖基地的华南虎专家黄恭情研究员指出,中国动物园中几乎所有的华南虎都是上世纪50年代擒获的6只野生华南虎的子孙,长期的动物园生活以及近亲结婚,已经使基因状况急剧退化。现在老虎最大的困境,是在技术上解决中国虎繁殖的基因问题。

学会捕杀鸡和山羊的老虎能否看作是真正的野化成功?专家们认为,野化关键在老虎在自然界捕猎的能力,而人类提供的鸡鸭牛羊等牲畜很难真正训练虎的野外捕食。因为在自然环境下,老虎不仅面临着食物的匮乏,野外草食动物的警觉及速度都远非家禽家畜所能比拟。“老虎是单一生存的。它们在动物园的生活方式无异于是被人宠养的小猫。与其让它们不像老虎一般地活着,倒不如让它们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一位动物专家这样评论人工饲养老虎的现象。而国家林业局全国野生动植物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副研究员陆军说:“目前中国还没有掌握虎的野化放归技术和方法。”

据全莉介绍,南非经过野化训练的孟加拉虎,现在已经能够成功地在野生状态下用十几秒的时间捕猎羚羊。如果这是人类野化老虎的一个成功信号,那么另一个更大问题难以回避——这个问题早在华南虎野化计划启动之初就曾遭到不少专家的质疑。以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解焱博士为代表的专家指出,中国目前基本上没有适合放归人工繁育老虎的地方。如果中国放养野化老虎的栖息地都没有,那么即便小老虎能够在南非成功野化,未来又将把他们放归何处呢?

据国际野生动物保护机构的调查显示,老虎生存所需的领域与猎物密集度相关。在猎物密度高的尼泊尔某国家公园,雌老虎的领域范围为10~20平方公里,雄老虎的领域范围为30~70平方公里。在猎物密度低的地区如苏俄远东地区,雌虎的领域范围增长为200~400平方公里,雄老虎的领域范围更高达800~1000平方公里。解焱博士表示,中国虎最需要的是理想的栖息地。只有尽可能地保护好有华南虎踪迹的山林,才能有效保护华南虎。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多名专家已经为寻找老虎的放养和栖息地做了大量工作。去年“拯救中国虎”专家考察组曾试图在重庆的雪宝山、大巴山,湖南的朱树桥水库区,江西的乐安、宜黄和资溪以及福建的梅花山这7个地区找到适合华南虎生存的放归地。从专家组提供的评估结论来看,虽然这些区域原本都是华南虎的主要生存地,但现今当地猎物数量早已不足以维系老虎生存,各地缺乏栖息地恢复和猎物(山林中各类动物)重建的经验,而且7个地区均有居民,实施移民搬迁及补偿有诸多困难。■

虎骨贸易:亟待改变的观念

具讽刺意味的是,老虎在亚洲许多国家的被捕杀,正是因为人们对它们某种神秘力量的崇拜和迷信

造成野生虎数目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显然是人类的猎杀。而在亚洲和中国,对老虎的猎杀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老虎在中国面临的悲惨现状跟中国人对虎的观念有关。”邓教授这样说,“我们对虎鲜有爱护之情,反而有很重的战胜它们的情绪。而虎又是中国传统中药的一个原材料,虎骨、虎鞭都可以入药。虎皮在中国人看来,也是地位的象征。”

虎骨中医药用途的历史可追溯至超过1000年前,并遍布中国、韩国、日本,以及其他拥有亚裔人群的国家。据中医药及民间传说,老虎几乎所有部位都有治疗作用。眼睛可治疗癫痫症,尾巴可治各种皮肤病,胆汁可治儿童痉挛,虎须治头痛,而虎骨普遍用来治疗风湿,也可治虚弱、僵硬或中风。在印度,老虎脂肪用来医治麻疯病及风湿病。在泰国,虎爪用来做镇静剂,虎牙用来医治发烧,虎鼻皮用来治狗咬伤。在越南,虎骨制成油膏以医治风湿病及一般虚弱。源自中国古代习俗和文化中对老虎身体的迷信,导致今日老虎器官商业市场的日益走高。

如果按治疗风湿病的处方,一名患者每天所需虎骨约为3到6克,每年虎骨消耗量则达到1~2公斤。以此推算,仅仅为十几万患者一年所需的虎骨,全世界的老虎早就该灭绝了。

据全球最大的野生物贸易监察机构野生动物贸易研究组织公布的材料,在野生老虎仍然有迹可循的几个东南亚国家,特别是柬埔寨、印尼、老挝、缅甸和越南,市场上仍公然非法出售老虎制品,且贸易量仍然相当大。各国当局并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对付盗猎者和虎制品贸易商。在90年代后,尽管印度和俄罗斯提供给亚洲医药所需的虎骨数量日益减少,但这两个国家的虎皮市场规模仍然颇大。由于老虎日见稀少,一些大型猫科动物,如豹被当成虎骨替代品的来源,也成为盗猎对象。可悲的是,某些豹的数量,如生存在东北亚地区的远东豹,数量甚至比东北虎更为稀少。

老虎数量的急剧减少,人类通过有限的老虎进行人工繁殖应该是可行之道。然而国际组织对人工饲养老虎的担忧是,担心不法商人利用人工饲养来获取虎骨和其它传统中药所需的成分。中国和泰国目前有几家大型老虎人工中心,因为国际贸易禁令的限制,这些中心现在都已成为旅游观光景点,即便是试图出售自然死亡老虎的尸体都受到禁止。但仍有争议——支持建立养虎中心的人士认为,养虎场可以减轻对野生虎的猎捕压力;反对者则认为,保护野生虎最好的办法是杜绝人们使用虎制品。

就像熊胆制成的药剂早已被证明有多种人工合成药剂作为替代一样,老虎的药用价值在传统和迷信中被夸大了。尽管它的药用价值的确存在,但正如全莉所说,“我不反对用养殖场死去的老虎制药,但我不会使用它,因为其实它的作用和疗效不会胜过阿司匹林。”■

虎文化:一张文明的斑斓皮

◎尚进

对以虎为首的猫科动物的崇拜,已经渗透到全球文化的每一个角落。新旧石器时代的岩画自不必说,河南省濮阳西水坡出土的6000年前蚌塑龙虎,被视作最古老的虎文化遗迹,而蚌塑龙虎的布局恰恰与后世盛行的“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一致。商代礼器司母戊大鼎也揭示这商代的虎文化,在鼎耳的外廓饰着一对虎纹,虎口相向,口中含着人头。而埃及金字塔壁画中也频繁出现虎和狮的身影。不论古代还是近代文化中,虎始终扮演着特殊角色,其特殊性远远不同于被称为百兽之王的狮子,也不同于豹子或者大山猫等其他同科兄弟。宋朝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嘲畜猫》也曾经借用“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嬉笑版形容了本是猫科动物的老虎。正如19世纪著名的法国生物学者兼诗人马萨·埃韦拉所说的那样:“从古代人们就对虎身上的斑纹充满好感,古罗马人相信虎身上的绚丽,如同有毒的蜘蛛和花朵一样可怕,同时也对所有漂亮的东西充满敬意。这种思潮直接影响了现代人,英国士兵军装上醒目的红色俨然与虎纹同源。”

中华虎的文化暗示

对于中华文化而言,虎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的意义,远远大于其他文明对于虎的凶猛和花纹的外在崇拜。心理学者阿斯特拉塔曾经在《文明的心理暗示》中提及中国生肖对于人心里的暗示作用,虎在生肖中排名老三,至少让十二分之一的人一出生就自然而然的对虎产生了自我认同感。

中华文明最具特色的文字也满含虎的影响,汉字中的“王”被认为是古人依照虎前额上的花纹构成来描绘的。

《周易·乾卦文》以“云从龙,风从虎”留下了关于虎的最初文字记录,从其中也不难看出古老文化中将含很大虚构成分的龙,与现实世界的虎放在一起,所构成的对照作用。所以龙虎相合成为雄伟强盛的象征,成为中华男性文化中很有原始意味的一个暗示。而在中华传统中,人们都坚信虎乃极其有力的动物,它们能驱除火灾、失窃和邪恶这些当时普通家庭所认为的灾祸。所以从汉朝开始,虎画就经常被挂在墙上或者大门以避邪。久而久之这种对虎文化的推崇在民间发展成为一种默契,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成为驱邪的象征。

而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虎符,则将虎文化提升到军事的极致。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且可以一分为二,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任何调兵遣将均需要两半虎符相勘。《史记》中就曾经记录公元前257年,秦围困赵都邯郸,信陵君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窃得虎符,调兵救赵。郭沫若在50年代以此故事为本编写了话剧《虎符》。而在现代汉语词汇中与虎文化并没有什么关系的“琥珀”,在上古年间实际上也是虎文化的派生品,当时人们坚信虎乃动物界的神灵,如果一头虎在500年后变得雪白,然后还能再活1000年,当它们死后,它的灵魂将渗透入地下变为“虎之魂”,这便是“琥珀”。

古戏剧中的虎

元朝杂剧《虎头牌》,昆曲《虎囊弹》、清朝传奇《虎囊弹》、京剧《胭脂虎》、《虎牢关》、《卧虎沟》等,虎的形象和称谓几乎出现在各个时期的歌舞和戏剧中。晋朝葛洪在《西京杂记》里曾经对汉代长安流行的一种角抵戏进行过细致的描写,其中有一出《东海黄公》成为了虎与戏剧的最早记录。《西京杂记》上写道:“东梅人黄公,少时为未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功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复得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遂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戏马。”而《水浒传》中频繁出现的“大虫”,则让我们看到了宋朝人对于虎的惧怕,而武松、李逵都打死过猛虎,可见当时老虎的数量和分布远没有达到今日需要保护的地步。

热兵器时代的猫科动物

所有人都相信虎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偷袭珍珠港的暗语被安排为“虎虎虎”。始创于1961年的北约老虎会,被视作当代人对于虎皮条纹推崇的极致。本是北约各国空军进行战斗机技术交流的飞行展,自从1969年第一家涂满虎皮条纹的战斗机出现以后,黄黑条纹成为了最酷的外表,此后所有的参展者都不约而同的把自己的参展飞机涂上斑驳图案。而包括虎在内的猫科动物,也成为了20世纪兵器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二战”时期的德国以虎、豹来命名的主战坦克曾经是所有步兵的噩梦。而此后这种猫科动物的命名方式彻底流行开来,英国的大山猫直升机、美洲虎战斗机,德国著名的豹2坦克都依照猫科动物来命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