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谁知道去"湿"的药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请问有谁知道去

主治风湿性腰痛良方: 螃蟹芪10g、紫金钟15g、九龙盘12g、榔头药12g、 算盘芪10g、黄金芪12g、紫金沙12g、瓜米还阳12g(具体方剂请与我联系!) 用白酒浸泡口服,一日二次,一次三至五钱,忌生冷。一般服2-3剂即可 痊愈 。也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及椎间盘突出症。 主治双膝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方: 处方:牛夕15g、木瓜10g、独活15g、麻布芪15g、转经草15g、八爪10g、四 楞分经6g(具体方剂请与我联系!)。 用白酒浸泡(3-5斤),1日2-3次,每次3-5钱,忌生冷,一般 1- 3剂即可痊愈,(妇女可酌加川芎、当归)。 侯氏黑散(去湿热) 药物组成 菊花12g 茯苓12g 当归12g 川芎12g 白术15g 人参15g 防风10g 黄芩10g 干姜10g 桂枝10g 桔梗6g 细辛4g 矾石3g 风湿热 http://disease59120com/5/4/3/

   体内湿气,这个概念当然是有科学依据的,体内湿气是属于中医理论概念,大家都知道中医啊,强调与自然结合,所以体内湿气在中医里面,它是觉得自然界中的气候潮湿,然后你吃的东西比如说肉啊等入侵了你的身体,带来了湿气,中医里讲究阴阳调和,所以中医理论认为如果你体内的湿气过重,就容易伤你的阳气,但是通过饮食等都可以调节体内的湿气。

   在中医的理论里,湿气是所有疾病的来源,它被称为万恶之邪。

   我第一次接触到湿气的时候是因为长痘,就是脸上爆发性地长出了痘痘,当时去医院看了西医,西医讲是体内的内分泌失调,他给我开了一些药,就是外用的药,让我回家抹在脸上,但是后来这个药就不用了,因为他开的药中多多少少都含有一些激素,对身体短暂性的有好处,但是后来损害还是比较大的。

     然后我就去看了中医,那个老爷爷给把的脉,又让我伸出了舌头看一下舌头的形状,他说舌头上有厚厚的一层白色的苔,而且舌头边缘呈锯齿状,然后他做出的判断就是体内的湿气过重,他开了几副中药让我回家吃,还说先慢慢的调理吧,如果湿气再重的话,就要拔罐或者针灸了。

     然后我就吃了大概十几天的中药,一天吃两次,最显而易见的效果就是那个湿气通过排便排了出来,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怕恶心到大家。

     中医认为湿是最容易渗透的,那个给我看病的老爷爷说我是湿热,他说湿有寒湿,也有湿热,寒湿呢,说的就是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但是不冷的话那还好,但是如果湿气重,你出去之后就感觉浑身都围绕着一种潮湿的水汽,那么有的人就会特别的难受。就比如说南方的冬天比较令人难以接受,就是因为南方的湿气特别重,容易侵袭到人的体内。至于湿热,以此类推,大家应该都懂还有一种是叫风湿,大家肯定更懂,就是一种慢性的疾病,而且一时半会儿都治不好。

  那个老中医还跟我讲你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辣,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辣它可以解湿,但并不完全,它可以化解一部分体内的湿气。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有湿气的话需要特别注意一下自己吃的东西,不能吃太凉的东西,就比如说夏天的西瓜,夏天的冰淇淋,还不能吃甜食,也不是不能吃,要少吃,因为中医认为这些东西都会损害身体的阳气。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症状 5 病因病机及治疗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湿中的穴位 2 治疗湿中的方剂 3 治疗湿中的中成药 4 湿中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湿中 1 拼音

shī zhōng

2 英文参考

damp parapoplex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phlegmatic syncop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湿中(damp parapoplexy[1])为病证名[2]。又称痰中[2][1]。是指痰湿酿热生风,以突然昏仆等为常见症的类中风[1]。类中风之一[2]。见《医宗必读·类中风》。

4 症状

痰湿酿热生风而致突然昏仆之证[2]。

5 病因病机及治疗

《医学心悟·类中风》:“湿中者,即痰中也。凡人嗜食肥甘,或醇酒乳酪,则湿从内受。或山岚瘴气,久雨阴晦,或远行涉水,坐卧湿地,则湿从外受。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故卒然昏倒无知也。苍白二陈汤主之。”

6

排除方法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

1、赤小豆薏仁茶或粥

将赤小豆、薏米仁、芡实、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等七味食材进行调配,赤小豆、薏米仁都是祛湿消肿利尿的食材,芡实健脾固肾,马齿苋等主要针对湿气重引起的长痘、口干口苦进行调理。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薏米祛湿虽好,但寒性太重,直接煮来吃,会伤脾。脾是负责运化湿气的,脾伤了,湿气更加的挥发不出。越想祛湿,反而越湿。脾与湿气是对“好友”,脾虚了,湿气会加重;湿气重,又会导致脾虚。所以要祛湿,需要同时健脾。这一点尤其重要。为什么有些人喝了红豆薏米粥,还是有湿气,很大地原因在于,本身湿气已经很重,伤及到脾了,或者说本身是脾虚湿盛,建议可以先将薏米炒到略微发黄,然后与红豆一起煮汤喝,可起到很好的健脾祛湿作用,而又不会增加寒气。

2、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把艾草(药店有卖的)点燃后在关元穴烤即可。

4、早上吃三片姜

5、适当午睡

6、戒烟戒酒

7、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负责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8、避免潮湿环境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长夏:健脾袪湿

时序进入长夏,天气依然湿热多雨,外界湿邪易影响人体 健康 ;而长夏的特点在于阳气从极盛转为闭藏,因为阳气在人体内扮演推动器官功能的作用,可想见这时人体新陈代谢也会随之减缓,湿气代谢不掉,容易疲倦沉重、没食欲、虚胖水肿,累积成痰湿还可能引起三高等疾病。

也因此从中医观点来看,长夏的 养生 重点在于祛湿,而祛湿一定要同时健脾!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也就是说,脾的功能在于将消化食物得到的水分与营养,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进行利用,健脾能让资源都去到该去的地方、发挥应尽的作用,防止体内继续堆积湿气,否则要是脾虚了,再怎么努力排湿气,体内还是有源源不绝的湿气产生,等于是白忙一场。

行动上:这时期多雨水,湿气重,温度高,加上天暑地湿,应注意不要在湿地久停、坐卧,也不要淋到雨。运动发汗能帮助排湿气,建议每周运动3次、每次30分钟、心跳达130下最佳。

饮食上:尽量避免吃冰品、冰饮、油炸食物、甜点、麻辣锅、喝酒等会造成脾胃负担的食物,餐餐控制在七分饱,就能避免脾胃虚寒、大饱伤脾;多喝温开水活化内脏、促进体内循环,多吃属脾的**当令蔬果,如香蕉、凤梨、木瓜、地瓜、小米、玉米等,都能养出好脾胃。

至于排湿,中医必推的明星食材就是健脾祛湿、利尿消肿的薏仁,加水煮成薏仁水即可饮用;如果觉得一成不变,建议加上清热解暑的绿茶一起冲泡,别有一番风味。

长夏是第5个季节?

夏末秋初的这段时间,中医称为长夏,意指夏季的延伸,同样出自古籍《黄帝内经》,具体时间依各家解释有所不同,较常见的说法是以夏天结束前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加上秋天开头的立秋、处暑。

大暑 养生 术

大暑是夏末最后的节气,高温且常有午后雷阵雨,湿热难耐,应避免为消暑贪吃冰品或凉饮而伤脾。也因为阳气正盛,是祛除寒湿、冬病夏治的好时机。除了做好防晒,流汗可降低身体温度,冷气不要开太强,食欲不振可补充清热解毒的退火食品如西瓜。

三伏贴,就是最为人所知的冬病夏治疗法之一,将带有热性的药饼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热性刺激、渗透进穴道,扶助正气,调理过敏等症状,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立秋 养生 术

立秋意指秋天来临,但事实上这 时尚 未到秋高气爽的时节,反而是盛夏余热加上秋阳肆虐,也就是俗称的秋老虎。

随着气候逐渐干燥,需要多补充水分帮助抗秋燥,也可多多食用富含水分及微量元素的当季蔬果,以改善皮肤干痒、口干舌燥甚至是便秘等情形。注意不要过度保暖,让身体适应环境气温等变化,免疫力才能维持平衡。

处暑 养生 术

处暑来临,代表一年之中最炎热的三伏天终于结束,暑气到此为止,接下来日夜温差逐渐拉大,进入容易生病感冒的时期。处暑的 养生 重点在于补充水分,也可以吃一些清热安神的食物,例如百合银耳莲子汤,帮助季节变化时期的身心调养。

平时代谢不好的人,可能会出现秋乏的症状,由于湿气仍然残留在体内或空气中,湿气若不排出就会导致肿胀,体内排毒功能也会减弱,此时通过拍打位于膝窝中央的委中穴,毒素与湿气就能排出体外,身体也会越来越有精神。

湿气重的表现一般是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舌苔发白,肥胖,痰多,胸闷,咳嗽,头发油腻,身体疲惫,身体湿气重应给予祛湿治疗,可选择食疗、药疗、拔罐等治疗方法。食疗主要指的是在日常饮食中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苡仁、扁豆、山药等。另外,需要少吃油炸、烧烤类的难消化食物,保证脾胃运化有常,湿气自除。药疗主要是需要内服祛湿类的中药,如芡实、茯苓、白术、陈皮、砂仁等,也可以选择口服中成药,如祛湿丸、参苓白术散等。拔罐主要是通过罐体的负压吸引作用,作用于机体肌肉丰厚的位置,将体内湿邪透发外达肌表后排出体外。建议以上三种方法可以配合共同运用,效果较快。身体内有湿气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排出:  第一点,通过发汗的方法来排出体表的湿气,特别是上焦的湿气可以很好的排出,比较常见于通过汗蒸或者通过中药方剂桂枝汤、麻黄汤等,可以使体内的湿气去除。  第二点,通过腹泻的方式来排出体内湿气,特别是中焦和下焦的湿气,比如肝胆湿热可以通过腹泻的方式来祛热、祛湿,对于改善肝胆经的症状具有很大的效果。  第三点,体内湿气可以通过化湿的方式来进行治疗,通过中药方剂,比如患者出现的泌尿系感染表现为湿热很重,可以通过八正散、三金片等进行调治,使湿气通过脾胃的功能调整运化出去,效果也是不错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