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中医基础是什么?,第1张

  中医基础理论上就是指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是所有中医学院校学生必学科目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

  其目录如下:

  绪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

  (二)阴阳互根互用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四)阴阳消长

  (五)阴阳转化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特性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注重宏观观察

  二、注重整体研究

  三、擅长哲学思维

  (一)中和思维

  (二)类比思维

  四、强调功能联系

  附:研究进展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二)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附:心包络

  二、 肺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三、 脾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四、肝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五、肾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为奇恒之腑

  二、胃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

  (二)部位之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二、女子胞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附:精室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二)心与脾

  (三)心与肝

  (四)心与肾

  (五)肺与脾

  (六)肺与肝

  (七)肺与肾

  (八)肝与脾

  (九)肝与肾

  (十)脾与肾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

  (二)肺与大肠

  (三)脾与胃

  (四)肝与胆

  (五)肾与膀胱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一)五脏与女子胞

  (二)五脏与脑

  (三)五脏与脉

  (四)五脏与骨、髓

  附:研究进展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一)精的生成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繁衍生命

  (二)濡养

  (三)化血

  (四)化气

  (五)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二)脏腑之精

  (三)生殖之精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二)气化

  (三)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

  (三)防御作用

  (四)固摄作用

  (五)中介作用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一身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一)化生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三、血的运行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二)相关脏腑功能

  四、血的功能

  (一)濡养

  (二)化神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

  (二)津液的输布

  (三)津液的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二)充养血脉

  第五节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三、神的作用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

  (二)气能行津

  (三)气能摄津

  (四)津能生气

  (五)津能载气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精血同源

  (二)津血同源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能生精摄精

  (二)精能化气

  (三)精气化神

  (四)神驭精气

  附:研究进展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脉

  (二)络脉

  (三)连属部分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一)头面部的分布

  (二)四肢部的分布

  (三)躯干部的分布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二)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一)督脉

  (二)任脉

  (三)冲脉

  (四)带脉

  (五)阴跷脉和阳跷脉

  (六)阴维脉和阳维脉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二、别络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三、经筋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四、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二)运输渗灌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附:研究进展

  第五章 体质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二)体质的构成

  (三)体质的标志

  (四)体质的特点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一)先天禀赋

  (二)年龄因素

  (三)性别差异

  (四)饮食因素

  (五)劳逸所伤

  (六)情志因素

  (七)地理因素

  (八)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一)阴阳平和质

  (二)偏阳质

  (三)偏阴质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二、阐释发病原理

  三、解释病理变化

  四、指导辨证

  五、指导治疗

  (一)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二)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三)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处理

  六、指导养生

  附:研究进展

  第六章 病因

  第一节 六*

  一、六*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一)六*的基本概念

  (二)六*的共同致病特点

  二、六*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

  (二)寒邪

  (三)湿邪

  (四)燥邪

  (五)火(热)邪

  (六)暑邪

  第二节 疠气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一)发病急骤,病情重笃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一)直接伤及内脏

  (二)影响脏腑气机

  (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第四节 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

  (一)过饥

  (二)过饱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

  (一)寒热偏嗜

  (二)五味偏嗜

  (三)食类偏嗜

  第五节 劳逸失度

  一、过劳

  (一)劳力过度

  (二)劳神过度

  (三)房劳过度

  二、过逸

  第六节 病理产物

  一、痰饮

  (一)痰饮的形成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二、瘀血

  (一)瘀血的形成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

  (三)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三、结石

  (一)结石的形成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第七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一)外力损伤

  (二)烧烫伤

  (三)冻伤

  (四)虫兽所伤

  二、诸虫

  (一)蛔虫

  (二)蛲虫

  (三)绦虫

  (四)钩虫

  (五)血吸虫

  三、药邪

  (一)药邪的形成

  (二)药邪的致病特点

  四、医过

  (一)医过的形成

  (二)医过的致病特点

  五、先天因素

  (一)胎弱

  (二)胎毒

  附:研究进展

  第七章 发病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一)环境与发病

  (二)体质与发病

  (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第二节 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二、徐发

  三、伏而后发

  四、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

  六、复发

  (一)复发的基本特点

  (二)复发的主要类型

  (三)复发的诱因

  附:研究进展

  第八章 病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

  (二)阴阳偏衰

  (三)阴阳互损

  (四)阴阳格拒

  (五)阴阳亡失

  三、精气血的失常

  (一)精的失常

  (二)气的失常

  (三)血的失常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五、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

  (二)寒从中生

  (三)湿浊内生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

  第二节 疾病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一)病位传变

  (二)病性转化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一)体质因素

  (二)病邪因素

  (三)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四)生活因素

  附:研究进展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防

  一、未病先防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

  (二)防止病邪侵害

  二、既病防变

  (一)早期诊治

  (二)防止传变

  第二节 治则

  一、正治与反治

  (一)正治

  (二)反治

  二、治标与治本

  (一)缓则治本

  (二)急则治标

  (三)标本兼治

  三、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祛邪的概念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四、调整阴阳

  (一)损其有余

  (二)补其不足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一)调精

  (二)调气

  (三)调血

  (四)调津液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六、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附:研究进展

  附1 关键名词术语

  附2 主要参考书目

  附3 主要参考古籍书目

(《养生固本,健康人生》第一章读书笔记)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在考虑人体质的基础上,还会考虑到人生活的环境、季节等等,综合给出调养的方案,这就是中医强调的“三因制宜”原则,即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自然气候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体。在中医理论中,人体五脏就对应着四季养生之道,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

不时不食,也是饮食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原则,指的是非当季出产的水果和蔬菜不吃。

举个例子,大家应该都听过"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一方面,冬天是萝卜收成的季节,长成的萝卜功效最佳;另一方面,冬天阳气内收,脏腑燥热,吃萝卜可以清火。

同样地,夏天长成的生姜温中散寒的效果更好,夏天人体阳气在表,阴气在里,内脏反而是冷的,容易腹泻,所以夏天吃姜更好。

因时制宜来养生,将我们的生命活动规律与自然界能量的消长保持一致,顺应气候变化调养身体,才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健康水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南西北中五方地域、气候、环境、居民生活习惯不同,容易形成不同的体质,甚至疾病也有一些地域上的差别。

例如广东多湿热,风湿、湿疹等发病率较高,靠海的居民食用虾蟹等嘌呤含量高的海鲜类食物较多,较易得痛风;北方雾霾比较严重,沙尘暴多发,肺炎、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我们既然离不开自然,就要学会适应自然,通过积极有效的养生手段提前做好准备。

中医养生重视对不同人的体质有区别的调养。

体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指父母遗传),并受后天多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以及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医理辑要·锦囊觉后》里提到:”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也就是说,不同体质容易感染不同的外邪而致病。所以人生病不仅是外邪的作用,还有体质的缺陷,是外邪和体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这就明白了,有些人明明吃的是一样的食疗方,一个人有效,另一个人无效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根据自己的体质去调养。阴虚的人给她补益肾阳,就会加剧阴虚火旺的体质。

因人养生,就是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防范外邪入侵,并通过四合理方面的培养,弥补自身体质的偏颇,让身体达到正气充盈、阴阳平衡、脏腑调和的良好状态。

养生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更贵在顺势而为,借力使力。所以,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我们对于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就有了正确的方向。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等。因而在治疗上须依据疾病与气候、地理、病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制定相适宜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这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治疗上的体现。

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尤其因人体禀赋不同,对疾病影响更大。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要学会全面看问题,除了掌握一般护理原则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掌握每一个患者每一个疾病的特性,要知常达变,灵活运用。这就要注意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一定影响,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反常的气候则更是诱发疾病的重要条件。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确定保健、养生、用药、护理的原则,称为因时制宜。如夏天人体肌腠疏泄,汗出较多,受风寒而外感时,在用药上不宜过用辛温,以防开泄太过,损伤津气,在护理上尤为重视补充津液、清降暑热;冬天则腠理致密,不易发汗,风寒外感时可适当重用辛温,以利病从汗解,在护理上尤为重视保暖防风,饮食热粥以助汗,使寒从汗解。

(二)因地制宜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理与病理变化,因此,运用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的特点来确定临床护理的原则,保健及用药,称因地制宜。如西北地高气寒、病多风寒,温热药的用量及对风寒的护理就有侧重,而寒凉之剂就必须慎用,东南地区地处卑湿,气候潮湿温暖,病多温热、湿热,在护理上,清凉与化湿护理法就应侧重,温热与助湿之剂必须慎用。

(三)因人制宜这是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生活习性、体质强弱、文化修养以及精神状态的特点,进行辨证护治,称为因人制宜。在药量上,成人用量大于儿童,在同一条件下,不同体质的人患同样疾病,男、女、老,少用量也不尽相同、强壮的人药量宜稍大,虚弱之体药量宜稍轻。又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有阴阳虚实之别,对阴虚之体者应慎用温燥药,阳虚之体者慎用苦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药,脾虚之体者慎用滋腻药。而妇女又应有经、产、胎、带的生理与病理变化,在护理中都应予以注意。

三因制宜的三个环节是密切相关而不可分割的,因时因地制宜强调了护理不但要看到人,还看到天时地理的关系。因人制宜强调了不应孤立地只看病证,而还应重视不同人体的不同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患者。

 中医有三因制宜的说法,具体说来就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人体在进补时,也要遵循这个原则,要做到“量身进补”。

  因时进补

 人与自然界是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四季不同,人体的气血阴阳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所以中医进补也应该根据四季阴阳消长的不同,把握四季气候和人体五脏六腑的内在联系合理地选择进补的方法。具体来说,春季进补重在“升”,夏季进补重在“清”,秋季进补重在“平”,冬季进补重在“滋”。

  因地进补

 人体所处的环境不同,进补的方法也不同。人体所处的环境由空气、阳光、水源、植被、土壤、住宅、社会人文等因素组合形成,以致形成的人类生活、工作的外部条件。这些因素影响着人的各种活动,当然也会影响到人的生理活动。人体如果适应外部环境,就会促进人类的健康长寿;一旦不适应这些环境,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在进补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通过补益来增强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使补养的效果达到最佳。

 ◎干燥环境中宜养阴生津。如果人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或者所在地长期干旱少雨,最典型的就是生活在沙漠中,外界的燥气非常盛,会过多地消耗人体内的津液,使人体内的阴液不足,从而出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咽喉发干、小便少、大便干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养阴的法则,可服用一些滋养阴液、生津的药物、食物等,比如沙参、麦冬、玉竹、石斛、梨、松仁、蜂蜜等。

 ◎潮湿环境中宜健脾益气。如果生活、工作的环境过于潮湿,会损伤人体的脾胃。因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也就是将体内过多的水液运化吸收。体外潮湿的环境加重了脾的负担,运化不及时,就会产生一些病证,比如腹胀、胸闷、不想吃饭等。这种情况下,可服用一些健脾祛湿的药物,比如茯苓、薏米。

 ◎寒冷环境中宜温补阳气。如果生活在非常寒冷的地区(如我国东北地区),或者在非常寒冷的环境下工作(如在冰库或冰室),人体便会调动自身内的阳气来抵御外在的邪气,日久必然会损伤人体内的阳气。导致阳气虚。这种情况下的补法就要注重温补阳气,比如北方冬季炖肉的过程中加生姜、肉桂等温性的调料,就是很好的补法。当然,也可以采用温灸关元穴等方法来达到温补人体阳气的目的。

 ◎炎热环境中宜滋阴益气。我们都知道夏季容易发生中暑,这其实就是在高温环境中发生的耗气伤阴的结果。有的人在高热环境工作,比如在锅炉旁工作,也会出现有类似中暑的表现,她不想吃饭,全身发热且无力。这其实也是在高热环境下出汗过多伤阴,热度过甚又耗气导致的气阴两虚的结果。

 针对上述情况,补益原则应是滋阴益气,可以服用益气的太子参、黄芪配玉竹、沙参等。

  因人进补

 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人可以分为不同的群体。从体质划分,有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血淤质等;从年龄划分,有儿童、青年、老人;从性别划分,有男性、女性;就工作方式而言,又分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及脑体结合者;就人的体态而言,又有偏胖者、偏瘦者、中等者。由于各个人群都有各自的特点,人的进补原则也应有所不同。这里详细介绍一下偏胖、偏瘦者的进补方法,具体如下:

 ◎偏胖的人应益气化痰。俗话说“肥人多湿”,这是说胖人的体内多有痰湿。体内痰湿过多,会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不利,影响机体对食物中精微物质的吸收,日久就会造成气虚。比如,一些体态偏胖的人,稍一运动就会出现心悸、气短、出虚汗、身体沉重、容易困倦、痰多等症状,这是由气虚和痰湿内蕴所导致的。此时的补养要注意与补脾益气和祛湿化痰相结合,以便于脾气建运、水湿运化,最终使人体恢复健康。比如选补益药时可选用具健脾祛湿功效的白术、茯苓、薏米等药,针灸时可选用健脾功效强的足三里、丰隆穴。

 ◎偏瘦的人应益气养阴。脾气虚弱是身体瘦弱的人常出现的病证,因为脾胃将食物消化及输送营养至全身。如果脾胃虚弱了,脏腑及肢体就会因得不到滋养而变得消瘦。所以,气虚的瘦人可以服用补脾益气的人参、白术、黄芪、山药等中药。

 俗话说“瘦人火多”,也就是说身体瘦弱的人常常会阴液不足、虚火旺盛,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病证。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

三因制宜护理是指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调节机体同外界环境的统一。疾病的发生发展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尤其因人体禀赋不同,对疾病的反应、变化和预后都不同,所以,在临证护理时要根据具体情况,也就是要根据季节气候、地区方域、人体素质(禀赋)等条件的不同,而做到知常达变,灵活运用。

 因时制宜护理

 因:根据。就是要根据四时气候变化,随时调护。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确定保健、养生、用药、护理的原则称为因时制宜护理。

 四时气候变化是有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等规律的,人体为了适应气候变化规律,在生理上则出现相应的改变。但气候变化如果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是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不能及时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做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发生疾病,所以在护理时就应根据季节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

 因时制宜除了对季节不同的护理外,还要注意病人昼夜间的不同变化而给予不同的护理。一般疾病都是昼轻夜重。

 因人制宜护理

 就是要重视个体差异,病人有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精神状态、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的差异,所以,在患病时就表现出不同的病理反应,因而在护理时,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

 因地制宜护理

 因地制宜护理是根据地理环境的特点,制定相适宜的护理措施。我国地域宽广,地理环境有显著差异,气候条件、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所以在疾病的表现上也不同,因此,在确定护理原则、保健及用药时要因地制宜。

 如南方夏季时间较长,天气炎热,小儿易患暑热证,护理时应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凉爽,宜多给西瓜、甘蔗、荸荠、绿豆汤、酸梅汤、各种果汁等清凉饮料。而北方冬季较长,天气寒冷干燥,小儿易患肺炎喘嗽,故须注意小儿的衣着要寒温适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暖、湿润,避免汗出当风等。另外,有些疾病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称为地方性疾病。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