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修建的这几座长城的作用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汉代修建的这几座长城的作用有哪些?,第1张

汉昭帝以后,汉宣帝继续筑城屯戍,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公元前67年,汉宣帝派侍郎郑吉在渠犁筑城屯田。

公元前60年,汉宣帝又任郑吉为都护西域骑都尉,设置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以管理西域乌孙、大宛、康居、桃槐、疏勒、无雷等36属国,以后西域属国发展为50个。

汉代修建的这几座长城,保存到后来,留下了很多的长城遗址,其中,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省安西境内的汉长城有150千米,烽燧70座,城障3处。

这段长城东起甘肃玉门蘑菇滩,沿甘新公路南侧,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与甘肃敦煌境内的西碱墩相连。

这些汉长城及沿线的城障烽燧,是汉代河西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称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长城之一。

在这段长城中,玉门关境内的汉代长城遗址,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虽然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貌,但仍依稀可辨其大致轮廓。这段汉代长城,全长70多千米,保存较完整的一段约20千米。最高部分约有23米,最低部分则只有03米。

这座汉长城,若以红柳层计算,最高部分有7层,最高处约25米,最厚处约4米,每层红柳厚约02米,砂石和土层最厚处约2米,红柳层上下有芨芨草,厚约01米,最顶部的积砂层厚约04米。它是河西走廊汉代长城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这段以砂石、红柳和黄土为主要用料的古长城。虽然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貌,但大致轮廓仍依稀可辨。

在这段长城附近还有一处著名的敦煌汉长城遗址。这里的长城结构并无砖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

因为,在我国的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古人在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以此分段修筑,相连为墙。长城内则在低洼地铺盖细沙,称为“天田”,以观察脚印之用,是一种防御措施。

在这条长城沿线,每隔5千米左右还筑有烽燧一座。这就是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

每座烽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约为5千米外都能看到。

敦煌境内的烽燧约有80多座,玉门关西湖一带保存得最为完整。汉代烽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

筑造结构主要有3种:一是用黄胶土夯筑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块夹红柳、胡杨枝垒筑而成;三是用土坯夹芦苇砌筑而成。

烽燧大都建在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达7米以上。有的残高10米左右。烽燧顶部,四边筑有不高的女墙,形成一间小屋。有的顶部后来还可以见到屋顶塌陷的遗迹和残木柱等。

古代的烽燧大的叫“障”,小的叫“亭”,主要起举火报警,传递消息的作用。汉代烽火信号标志有5类,可分为烽、表、烟、苣火和积薪。其中前3种主昼,苣火主夜,积薪昼夜兼用。

这5类烽火信号,并非各自孤立使用,一般是根据敌情组合使用。例如,有敌情10人以上者,白天点一堆积薪,举两烽;夜间点一堆积薪,点亮苣火。500人以上者,白天点两堆积薪,举3烽;夜间点两堆积薪,点3苣火。

在古代用这种方法传递军情,比马跑的速度要快得多。从敦煌至长安用马传递需要15天左右,用点烽燧传递只需要三天两夜就可到达,这是古代人民了不起的创举。

除这两段长城,在我国的河北省承德境内、甘肃省金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阴山以北的乌拉特草原等地,还有几处著名的汉长城遗址。

万里长城古代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御匈奴部族的入侵,秦始皇派大将蒙恬把秦、赵、燕三国在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万里长城。在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曾经对长城进行过修复和修建。逐渐的长城就成为了农耕文明防御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军事设施,也成为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