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举行2014马年春节对联征集活动,顶级专家从几万幅投稿中遴选出优秀作品,请赏析其中大作之一:
先来评评这位仁兄的优品:
春和盛世风光好
日丽升平气象新
这幅被评为央视2014马年春节征联优秀作品的对联实在不敢恭维,原因如下:
一、这幅作品可以适应任何一种生肖,看不出半点马年的个性。
二、春和、日丽、风光好、气象新,用词陈滥,何来优秀?
三、盛世是偏重结构,升平是联合结构,根本不符联律。
四、此作由对联名家力捧、书法名家亲书,更加令人啼笑皆非。
================
接下来请楼主评评本人的劣品:
2014马年长沙码子原创迎春对联如下:
上联:龙腾马跃追新梦
下联:燕舞莺歌唤早春
上联:梦跃蛟龙腾碧海
下联:心驰骏马踏青云
上联:蛇归紫府留仙草
下联:马踏青山得宝泉
上联:蛇归洞府传佳讯
下联:马跃神州奔锦程
上联:日照中天,神龙托起千秋梦;
下联:春回大地,骏马腾开万里图。
上联:灵蛇引路,万众同圆中国梦;
下联:骏马迎春,千邦共沐大唐风。
上联:追梦五千年,瑞气腾龙荫百族;
下联:放歌九万里,春风跃马肇三阳。
以上劣品对联均系长沙码子心血原创,未经本人允许,请勿抄袭转载。
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故事,有关的故事以及对联如下:
一、对联:
字纸炉文化根深;
镇海兽历史悠远。
二、故事:
字纸炉,一个对年轻人来说好陌生的名字,这种炉平日里连听也没听过,对于老年人,有的也许经历过,但早已淡忘,也有的只闻其名,不知其祥。
2013年10月,我曾陪同几位参加乡贤杜亚泉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历史学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到曹娥庙参观。在与曹娥庙一墙之隔的庙弄口,我向他们介绍那座坐北朝南,用青砖砌筑的佛龛式字纸炉,专家们十分感兴趣,都停下来仔细观看。“文在炉中化,气由鼎上升。文光。”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念起这副镌刻在字纸炉上的行书五字楹联和横批。见多识广的他们,都以为这座留有中华文明积淀深厚的历史性建筑物在全国各地已不多见,还提议我向有关部门反映:必须好好保护这濒临消失的文物级建筑。
字纸炉,是专门用来焚烧写了字不派用场的纸。旧时各地都建有形式各异的字纸炉,有的似宝塔,有的似亭阁;名称则更多:有的叫敬字亭、惜字亭、圣迹亭、敬圣亭、文笔亭的,也有叫化字炉、焚纸炉的。在字纸炉口,往往会有如“圣绩侔天地,文光射斗牛”之类的楹联装饰其上。字纸炉起源于“敬惜字纸”的古老民俗,表现了民间对文字的重视与敬重。古时,文字与道统、法典、判案和功名紧密关联。普通的“字”被赋予神秘色彩,乃至顶礼膜拜就不奇怪了。
惜字作为一种民俗,由来已久。《燕京旧俗记》说:旧时人们为了开展惜字活动,还成立了惜字社、惜字局,他们制作了竹楼,分送衙门、商店、住宅、供人投掷废纸。此外,还有一种大号的字纸篓,由雇来的佣役穿上黄布背心,上书“敬惜字纸”字样,肩荷巨筐、分赴各地取字纸;还有就是学校、寺庙、会馆、商会、官衙等处设置的“惜字炉”。关照焚后的纸灰一定要埋入土中或倾倒江海之中。
像曹娥这种小地方,虽不曾有惜字社之类的组织,但也存在这种惜字的古风。我的父母亲虽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筐”,但自从我记事起,就晓得我家的排门板(一种可以拆卸、以扩大门面的活动板)上挂有一只专门供储放字纸的竹篓。每当放满字纸就去庙弄口的字纸炉焚烧。我也曾见到当时村内一葛姓长者,穿着晚清服饰,满街转溜,只为捡拾地上的字纸……父母亲从小教育我们:凡写了字的纸,不得乱丢乱放,不得用来包东西,更不能踩在脚下。俗谓脚踩字纸,将来会变成瞎子。在书上还可见到这样一个故事:宋时王沂公之父凡见地上有纸屑必拾起收好,甚至占上粪秽的,亦必洗净后晒干,或投入清流,或焚埋土。几年后某日,他忽然见孔圣人前来拜访,表彰他“敬惜字纸”的举动,告知已命弟子曾参前来投胎。后其子长大后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云云。以后也有些笔记小说说到因亵渎字纸而得厄运的。而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是1983年间,在山东掖县偶然发现一册“国宝”《永东大典》,其“天头地脚”空白处已被其主人——一位农家老人裁去做鞋样、卷纸烟了,而正因为当地亦有“敬字惜字”的传统,使老人将其文字部分几乎完整保留下来,才得以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据现有记载:敬惜字纸的民俗从唐代开始,至明清大盛,民国以后就逐渐衰弱,到19世纪50年代末就基本消失了。字纸炉这民俗文化载体,也正随着岁月的流逝衰老、消亡。曹娥庙旁的字纸炉,其建造年代已无考,但它一定是曹娥庙兴衰的见证物。如今的曹娥庙,已由“省保”荣升为“国保”,而这座被淡忘的、尚有百分之八十完好度的字纸炉,且正期待着有关部门的拯救,以不至让它消亡在我们这个年代的视线内,能继续让后人知晓那个源远流长的文化遗存。
分类: 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
大家又什么意见啊
解析:
“ 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是一句流传在山东、河北一带的民谣,是说这一带的人大都自称是山西移民。其实,如今的鲁南人并非全都来自山西,滕州市现有的1200多个自然村中,只有一半(687个)是由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新建起来的,另一半还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不仅如此,滕州本地在两千多年前还最早产生了几大土著姓氏:滕姓、任姓、薛姓、倪姓、颜姓等,正如《百家姓》中“清河张陇西李”的“郡望”说法,滕州也成为这些姓氏最早的发源地和兴盛地……
水有源、树有根,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部落、种族、家族、姓氏不断延续流传的历史,“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民族性格和习惯使我们的姓氏如同我们先天携带的生理基因一样,成为一个民族、一个群落、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符号标志和血缘纽带。“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姓即本家”的说法,使中华民族有了先天的向心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研究这些,可以满足海内外华人日益增强的“寻根”意识和“认祖”心理,客观上解决一下“我从哪里来”的问题。笔者已在一篇文章中考证过“任”姓的由来(天下“任”姓出自“造车鼻祖”奚仲故里的山东省滕州市),今再探索一番“滕”姓的根源由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氏时代,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因此说,中国人的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世界其他地区从姓的产生到普遍使用仅有1000年的历史,欧洲大陆普遍使用姓才是近400年间的事。
姓,代表氏族的血统,出自氏族的图腾,最早起源于母系社会。姓和氏当初是分开的,宋代史学家郑樵在其《通志》一书中说:“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夫人称姓”;《左传隐公八年》中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清顾炎武校“谥”为“氏”),因以为族。”这就是说,姓是根据出生的自然血统而来,氏是根据先人所受封的土地而获得。宋朝刘恕《通鉴补记》注云:“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有着不同的起源、功能和作用,与中国古代的“裂土分封”制度相伴生。《荀子儒效篇》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说的就是周朝初年“裂土分封”的事实。姓氏的合一,是在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废除“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姓和氏才统一起来,正是秦汉之际,才奠定了中国汉族姓氏世代稳定的基础。
我国当代所使用的姓氏大约有3000个。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统计局1982年人口普查抽样调查资料及1970年《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资料得出研究成果,排出了目前占全国人口994%的前500个姓氏的人口数量顺序,前200个姓氏就占了目前全国人口的95%以上。除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前十位外,滕姓排在第210位左右,总人口也已百万计。
滕姓在历史上以开封、南阳为“郡望”,传统的《百家姓》即注明“南阳郡”为滕姓郡望。大致是在汉代滕姓宗族以山东北海郡(今青州一带)为显;汉末以后迁到河南南阳、开封、邓州、西鄂一带,以南阳为望族;唐代以来又以浙江东阳(婺州)滕家一枝独秀;宋代东阳滕姓因宋末靖康战乱而入闽迁吴,遂南北散播,东西迁徙,滕姓遍布全国各地……当代则以浙江、广西、湖南、黑龙江、辽宁等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滕州历史久远,7300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境内有“北辛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4000年前,正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国语》中记载了黄帝之子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佶、缳、依,排在第五位的即是“滕”姓。这十二个姓实际上是黄帝部落的分族,其他的儿子因没有实力建立起自己的氏族而不能有姓——这是姓为氏的支系的时代。
中国最古老的姓基本上都出自炎、黄二帝之后,黄帝打败炎帝后率族东来,封其第十子于“滕”,是为4000年前后的黄帝之滕,这是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滕”之由来。黄帝第十子因封于滕地即为“滕氏”,明万历版《滕县志卷六封爵谱》中记载了一位殷代的“滕伯”:“滕伯名文者,黄帝之后也。贤而有礼,为叔父服齐衰,君子称之。”这说明早在夏商时代,滕地就建立起了滕氏方国!至于“滕”字,古为“塍”,即田埂,因滕与塍同音,古文中即以“塍”假借为“滕”。《说文解字》中载:“滕,水超涌也。从水,朕声”,取泉水腾涌之义,由此也说明了滕州自古就是水足田广、农业发达的膏腴之地。
到了距今3000多年前,这里又成为商代氏族的摇篮。史载商朝始祖“契”的母亲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滕州亦被称为“商源”!
到公元前10世纪,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其异母弟、周文王十四子“错叔绣”于滕建立姬姓滕国,是为西周之滕,这是周代滕国的由来,错叔绣成为滕国的第一代国君。清道光版《滕县志卷六滕世家第一》对此有详细记载:
“滕叔绣者,周文王之庶子,而武王异母弟也。武王克商,封同姓之国四十人,兄弟之国十有五人,班宗彝作分器,于是封叔绣于滕,爵为侯。叔绣始居错,故一称错叔绣。自叔绣以下传十余世无谱,至鲁隐(公)时始见于《春秋》。”
滕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很是有名。《左传》称滕国的疆域“绝长补短方五十里”,故而又称“滕小国”。别看滕国小,但因为它是姬姓周朝王室的嫡传后裔,因而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左传》中记载了一个“滕薛争长”的故事: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春天,滕侯及其邻国的薛侯都到鲁国朝聘,两位国王为上朝的排列顺序发生了争执。薛侯认为他先受封应当居长,滕侯却以自己是“周之卜正”,而薛是庶姓为由争得了长位,战胜了比自己强大的薛国。由此可以看出滕国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这也应了鲁南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萝卜不大,长在了背(辈)上”!
滕国自第一代国君错叔绣始,在春秋战国诸侯攻伐争霸的混战局面中存在了近七百年,历三十一世(一说三十二世),这几乎成为一个小国求得长存自保的奇迹!滕国历代国君中最有名的是“滕文公”,他曾礼聘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孟子来到滕国,《孟子•滕文公》上、下篇中对此多有记载,连孟子来滕国下榻的“上宫”目前还遗址尚存……滕国曾被孟子称誉为“善国”,至今滕州城的南北主干道就取名为“善国路”,滕州博物馆里陈列着近年来在滕州发掘出土的大量古滕国文物,如“滕侯鼎”、“滕公鬲”、“滕公簋”、“滕皇编钟”等等,见证着古滕国的历史和繁荣!
关于滕国的灭亡,一说亡于齐,一说宋,一说越。《滕县志滕世家》载:“(滕国)后竟为宋所灭,上距孟子时四十余年,周赧王之二十有九年也(公元前286年)。或曰越灭滕,或曰齐灭滕,自叔绣初封传三十一世,一作三十二世。”滕国灭亡后,其王室后裔纷纷外逃,为了不忘国耻,永怀故土,遂以国为姓,改姓为“滕”,从此四处迁移,散居各方。如今,滕州本土反倒少有滕姓了,盖因战国末期滕国灭亡后滕国遗民避难外迁的结果。
为了查证这一史实,笔者于2003年3月到北京国家图书馆查寻资料。《中华姓氏大典》中引证《通志》介绍滕姓:“滕氏,文王第十四子叔绣后也。”唐代《元和姓纂》中载:“周文王第十四子滕侯之后。滕失国,子孙以国为氏。”《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收集了七种滕氏家谱的存目,分别是:
(1)江苏《朱方滕氏五修族谱》,六卷,滕世忠纂,民国八年(1919年)刻本,镇江博物馆藏;
(2)苏州《吴门滕氏世略抄》,一卷,滕文昭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宝山滕氏铅印;
(3)浙江乐清《南阳滕氏宗谱》,清同治三年(1864年)木活字本,浙江临海博物馆藏;
(4)浙江兰溪游埠乡《滕氏五聚堂宗谱》,五卷,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木刻本;
(5)浙江东阳《东阳滕氏宗谱》,二十卷,清滕廷锺修,清光绪六年(1880年)活字本,有十二册存美国;
(6)山东《泰安滕氏家谱》,一册,民国滕锡龄撰,民国十九年(1930年)抄本,泰安图书馆藏;
(7)湖北新洲滕榨村《滕氏宗谱》,民国滕练成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木刻本。
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珍本室仅藏一本上文目录中提到的《吴门滕氏世略抄》,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东吴滕文昭撰,序文中说:
“吾滕氏肇自姬周文王十四子叔绣封于滕,即今山东滕县也。滕之有国始武王十三年乙卯,终敬王三十六年丁巳,凡六百三十九年。《孟子》七篇中颇著其行,然世次已弗能详矣。子孙繁衍,以国为氏,秦汉之间氏族未著,源流亦弗甚彰,至后汉顺帝时中郎将(滕)抚始以北海人显,厥后文章功业炳耀史册者代有其人,虽南北播迁,郡系不一,而渊源固未尝稍异也。今天下之滕可考者凡三:
一曰北海之滕,始于中郎将(滕)抚,以文武才用显于世。(汉)桓帝时京兆尹(滕)延以长者称。孙权兴,右司马(滕)耽、(滕)胄兄弟渡江相从,功盖一时。自是大司马(滕)胤、卫将军(滕)牧踵贵于吴,北海之称未改也。至晋武当侯(滕)修起于南阳,而北海之声闻稍替矣。
二曰南阳之滕,始于孙皓。时广州刺史(滕)修起南阳之西鄂,至晋为南安将军,封武当侯;(滕)修之孙平南将军(滕)含,(滕)含之弟交州刺史(滕)子豚,(滕)修之曾孙、龙骧将军(滕)恬之,桓温都护(滕)峻,宋秘书监(滕)演俱为西鄂人,故南阳之称益著,盖汉季渡而南,散居江左,其在南阳者,北海之流,而实江左之裔也。迄唐开元初国子司业公(滕)令琮以东阳著闻于世,江南渐显,而江北难稽矣。
三曰东阳之滕,始于司业公(滕)令琮,起婺州之东阳,累叶同居,六传后分三支,递相迁徒,南至南海,北抵青齐,西极巴蜀,东流吴会,虽派系不一,而皆导源于东阳。吾吴郡滕数典言祖,盖亦始自东阳,以司业公为鼻祖,世系具载,谱牒历历可稽……”
这篇序文详细论述了滕姓的起源由来、世系变迁及历代分支,印证了滕姓家族与古滕国即今山东省滕州市的渊源关系。
为了进一步查实滕姓的起源变迁,笔者又于2002年5月到上海图书馆查寻有关滕姓史料,《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收录了目前上图馆藏的八种滕姓家谱,分别是:
(1)《滕氏六修宗谱》(福建建瓯),民国21年(1932年)滕金泉等纂修,木活字本8册;
(2)《滕氏宗谱》(江苏无锡),清光绪七年(1881年)滕廷锺等纂修,木活字本12册;
(3)《南阳郡滕氏宗谱》(浙江汤溪),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滕贵平等纂修,种德堂木活字本7册;
(4)《南阳滕氏宗谱》(浙江汤溪),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滕春逵等纂修,种德堂木活字本9册;
(5)《南阳滕氏宗谱》(浙江汤溪),民国十八年(1929年)种德堂木活字本2册;
(6)《大塘滕氏宗谱》(浙江兰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滕玉珊纂修,锡类堂木活字本7册;
(7)《让长滕氏宗谱》,清朝崇本堂木活字本(已残);
(8)《滕氏宗谱》,清朝秉德堂木活字本(已残)。
上海图书馆馆藏的8种滕氏家谱,因后两部已残未能查阅,三部“南阳滕氏宗谱”中选阅年代最早、存卷较为完整的清同治版,共查阅翻看了(1)、(2)、(3)、(6)四种。这些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滕姓家谱,虽各以某一朝代、某一地域的滕姓分支尊长为始迁祖,以下以“一世”、“二世”、“三世”代代绵延嫡传,然所有的滕氏家谱无不开宗明义,叙述“滕”姓由来“以国为姓”,起源于山东滕州的古“滕国”,公推滕国第一代国君“叔绣”为最初始祖!
所查四种家谱中,第(1)福建建瓯本载其始迁祖是“平章公(滕缉齐)”,南宋德佑年间(1275年)入闽,自称“郡系南阳,本邓州内乡县”;“上祖随驾南渡,卜居建宁府瓯邑禾供里,子孙繁衍,遂分东、西房……”叙述滕姓由来时载“滕国厥后三十一世,周赧王二十九年失国,子孙避地,遂以滕为姓”!该谱为明朝正德年间滕介石一修,万历年间二修、三修,记载的主要是进入福建的滕姓分支。
另据浙江金华滕氏族人滕荣康提供的线索,称“晚唐福建莆田人滕玄龄因子滕昭为浙江乐清县丞,迎养在任,时世乱途梗,遂居乐清,是为浙南滕姓始祖。滕昭,生唐太和4年(公元830年),卒乾化2年(公元902年);第11世滕大沛,宋淳熙进士,授秘书郎,官至尚书右仆射;第12世滕处英,迁至永嘉,发成大族,浙南有滕姓联谊会;第34世滕继美(本人高祖父)兄弟,迁至兰溪,已繁衍至几百人……”由此可以看出滕氏宗族历代迁徙的变迁。
第(2)江苏无锡的东阳宗谱较为详细完备和全面,以宋代滕甫(字元法,谥“少师章敏公”)为始迁祖,因滕甫任苏州刺史而由东阳迁居苏州,后到无锡:“始迁祖(滕)甫,宋季自东阳迁居苏州,三传至(滕)处厚,徙居晋陵,又三传至(滕)武功,赘于无锡县延祥乡赵庄”。亦称宗自南阳,上溯七世至唐代的滕饷,任婺州时始居东阳,再上溯四代至滕令琮。
该谱收录了滕姓三十五世孙滕岱受父差遣,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670年)从无锡搭粮船经运河前来山东滕县(今滕州)谒祖时写的一篇自序,云“凭吊唏嘘,凄然泣数行下”,成为滕姓子孙前来滕州寻根认祖的直接证据!
该谱还收录了历代文人高官为滕姓家谱所写的序文及与滕姓名人的诗文书信,如唐代白居易为滕饷所写的《赠滕庶子致仕居乡》诗,中有“身着锦衣儿衣绣,东阳门外数滕家”一句;另有刘禹锡、孟浩然、岑参等诗文;宋代则有杨万里、文天祥等为滕氏家谱写的序文及范仲淹与滕宗谅(字子京)、苏轼与滕甫(字元法)的信札;明代有内阁首辅申时行所撰《滕氏族谱序》等,看出滕氏家族的千年兴旺!
第(3)浙江汤溪的《南阳郡滕氏宗谱》以唐代的滕饷为始迁祖,因被赐第浙江东阳白沙溪而得名,后东阳更名为金华,亦称婺州,白沙亦析属汤溪。该家谱虽用“南阳”之名,只是指原来的“郡望”,实际已是浙江之谱了。盖因汉末滕姓族人已由河南南阳、西鄂过江迁至江左一带,家谱堂号仍沿用旧名,乃是为了纪念祖先曾居之地,也是中国家谱标明“郡望”、记住“源头”的传统和习惯。
该谱附有滕姓初祖“叔绣公”的画像,附《记》曰:
“夫滕,非吾故姓也,原本姬姓,周武王有天下,封文王第十四子叔绣于滕,后世即以国为姓,故滕氏之来自此公始。”
第(6)浙江兰溪的《大塘滕氏宗谱》以宋朝尚书左丞“正献公”父子为始迁祖,上溯到晋朝南阳的滕恬之为始祖,载“正献公于宋建炎三年(1129年)为寇所迫,偕子宣义公奉宋康王(宋高宗赵构)南渡,居兰溪,是为赤塘始祖”;“始祖正献公父子,北宋末年随驾南渡,卜居兰溪之赤塘,十世孙(滕)国手徙居大塘”,这是兰溪滕姓的由来。曾代表宋朝出使金国的滕茂实就是这一支的传人。
对照以上几种滕姓家谱大宗世系,可印证前文《吴门滕氏世略抄》中所叙东阳之滕的世系沿革,该文中提到“东阳之滕始于司业公(滕)令琮,六传后分三支”,江苏无锡谱和浙江东阳谱的前几辈大致重合,为:滕令琮——→滕翼——→滕伉——→滕盖——→滕饷,滕饷生三子,分别是长子滕遂、次子滕迈、三子滕邈。老大滕遂后人滕绶一支复迁至浙江东阳;老二滕迈后人滕缴六传到滕甫,后迁至江苏无锡,成为无锡始迁祖;老三滕邈一支六传到滕宗谅(滕子京)……
自此可以使江南的浙江、江苏、福建等几地的滕姓家谱大宗世系基本统一吻合起来,时间跨度由唐、宋一直到延续到明、清和当今,由此更可以理出滕氏宗族两千多年来迁徙变迁的大致线索和轨迹:西周时滕姓初祖叔绣受封立国;春秋战国时滕氏宗族因国、因地而得姓兴盛一时;滕灭国后初迁到山东东部的北海,兴盛于汉代;汉末战乱二迁到河南南阳一带,兴盛于两晋南北朝;唐初三迁到浙江东阳,兴盛于唐代;宋代滕甫又四迁到江苏苏州、无锡一带,兴盛于宋代;宋末元兵南侵滕氏宗族又逃难入闽入湘入鄂入桂……遂南北迁徙,散居各地……从目前所能查到的全国各地的滕姓家谱看,滕氏宗族不管如何分散,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其宗族谱系的大致脉络和渊源流变却基本明晰有序,正如兰溪《大塘滕氏宗谱》所说:“滕氏宗派无一非滕侯遗裔……迄今无二滕”!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提到湖北新洲凤凰乡滕榨村《滕氏宗谱》,因北京国家图书馆并未收藏,笔者又于2002年5月专程赶往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凤凰乡(现为李集镇)滕榨村寻访。幸运的是,在滕榨村滕氏传人滕良斌家里找到了新老两套《滕氏宗谱》,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忠直堂老本录道光乙酉年(1825年)《滕氏鼎伯公分支谱原序》中说:
“滕之得姓受氏也远矣。始发源于姬,后以国为氏,历朝以来,系派多出南阳……我滕氏肇始以来,遥遥世胄,渊源上自周……寄诸楚北,溯其源则由叔绣公受封侯爵,数百年分茅胙土,代有贤君,其后以国为氏,簪缨缙笏者悉难仆数……”
——该谱以明朝进士、永乐年间任湖北黄州宰的滕碧宵为一世祖,延续至今历经600多年已传二十六世。家谱中详细列出了自滕碧宵以下26代的延续传承和辈分用字,为:“碧谷月大仑、天开运熙隆、尚云希鼎天、国正大光明、有贤良相家、本裕庆荣华、祚兴全忠义、书田后远遐。”目前湖北滕碧宵一支已传至第26代“本”字辈……
山东电视台著名编导滕永平曾提供一些线索,提到胶东(古为“北海郡”,今山东青州、莱州一带)滕姓较多,目前莱州市就有个“滕家乡”,还提到“腾”姓、“滕叔”、“滕绣”其实也是“滕”姓,都是当年滕国遗民灭国后为逃避追杀而改字。他还在给滕州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滕国是滕氏后裔的祖国,几千年来,滕氏子孙一直在寻找祖国,最后也没能落叶归根!”
说到滕姓的名人,除《吴门滕氏世略抄》及其他几种滕氏家谱提到的外,见于正史并能相互印证的有:《孟子》中有滕更;《汉书》中提到九江郡尉滕抚;《三国志》中有滕胄、滕胤;《晋书》中有滕牧、滕修;《南史》中有滕昙恭;唐末五代时有著名花鸟画家滕昌佑;《宋史》中有滕甫、滕宗谅。这个滕宗谅即是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提到的那个“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科进士,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就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约而写出的!南宋末年有“三滕”,即滕茂实、滕祺、滕承陶,出使金国被掳而坚贞不屈,成为当时的“民族英雄”……现当代则有祖籍湖南麻阳的革命先驱滕代远,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滕文生,国家教委原主任滕藤,著名**导演滕文骥,音乐家滕矢初等等……
至今,滕州市姜屯镇境内尚有滕国故城遗址和古滕国贵族墓地,在今滕州市城区西南七公里处,南濒荆河,北望龙山,郦道元《水经注》记此古城“城周二十里,内有子城”,如今尚存内、外城墙残迹,内城(子城)城墙略呈方形,周长2公里许,高出地面3米多,围护着如今的滕城村。内城东北隅尚存文公古台,“古滕八景”之一,相传是滕国宫殿遗基。台前两株古槐苍劲参天,至今仍生机盎然。
1991年滕州市重修了文公台,新建滕文公楼,增设了碑林,中国书协原副主席、滕州籍著名书画家王学仲教授题写了“为善兴滕”的匾额。文公台不仅是古滕国仅存的地面建筑,而且还是滕氏家族留在故国的唯一纪念和标志,某种程度上说还是天下滕姓的宗祠和祖居!正是在这里,滕姓族人的最初祖先落地生根,立国传位,创造出了辉煌的古滕文明!滕国故城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滕州市的旅游景点,文公楼内布有“滕国史迹展”及滕文公会见孟子蜡像展等。
文公台侧门有幅对联: “古迹近荆流,曾向高台怀世子。
遗封源叔绣,莫将飞阁误滕王。”
上联中的“世子”即滕文公,是后世的滕州人怀念滕文公的德政;下联中的“莫将飞阁误滕王”之说,是指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于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受封来到山东滕县(今滕州)任“滕王”之事。唐代“滕王”李元婴后被贬到江西南昌,修建了那座著名的滕王阁,王勃一篇《滕王阁序》更使之名传千古,“滕王”之名也被李元婴带到了江西南昌,后又带到四川阆中……但此“滕王”已非彼“滕王”,虽都源自滕州,却已相隔了千年!该句意在点出唐代的李姓“滕王”与古滕国的历代“滕王”的区别,不致混淆。
1997年,滕州电视台摄制了电视纪录片《滕州故事》,介绍了古滕国的过去和现在。片子在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播出后,引来一位美国电视编导詹妮弗•凯斯通的关注,她说:
“另一段很精彩的节目中讲的是山东省滕州。我觉得片子的制作者很好地将关于古代滕国的知识和今天蓬勃发展的滕州介绍融合在了一起。陶器碎片和古城墙被有效的加以利用,拉近了古滕国人和今日滕州居民间的距离……使我获得了充分的有关滕州的历史、变迁和这个城市产业的知识。”
——摘自《第四届国务院“金桥奖”(影视)颁奖暨研讨会材料汇编》
明代南京刑部尚书王士贞写有《过滕城》一诗:
“齐楚今何在?滕犹旧国名。
浮云双战地,落日一空城……”
如今,文公台前两棵古槐依然根深叶茂,见证着古滕国及滕氏家族的千年兴衰……
滕姓根源在何处?文公台前古槐树!散居各地的滕姓宗族,滕州境内的滕国故城里有着你们的根!
古滕国第一代国君、滕姓最初始祖叔绣像
古今对联欣赏(一)
春联小史
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在门上或大门两边贴上大红的、写着吉祥联语的对联,以烘托新年的气氛,这也是古代遗风。
战国时,中原百姓在门旁挂“桃梗”堪称春联之“始祖”。所谓桃梗,就是用桃木刻的木偶,据云可以驱邪恶,保平安。后来渐渐变成挂“桃符”。桃符也叫门神,是用桃木板刻上“神荼、郁垒”的字样,相传这是两个能降伏恶鬼的神。”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皇帝孟昶(chǎng)写的,现在公认是最早的一副春联。
“春联”名称的诞生是在明朝。据载: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曾在除夕传下圣旨“公卿士庶家,须加春联一副”,要各家各户贴上春联,并微服出巡,观赏取乐。朱元璋还亲题一联赠予文臣陶安,联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经统治者这么一提倡,自此,春联之风流行民间。
(注:因对联最早源于春联。)
对联种种
春联:是对联中使用最广的一种节日用联,多数是悬挂或粘贴在大门两边。春联,有的地方又叫“春贴子”、“门贴”、“门对”、“对联”、“挥春”等。
婚联:即结婚用联。多含有祝福新人幸福、白头偕老等意。
寿联:祝寿的对联。多含长命百岁、赞颂德行等。自作寿联的,也有对自己一生作总结或对人寿、康宁等进行描述。
贺喜联:因亲朋有喜事而赠送之联,多有恭贺、祝愿之意。
题赠联:指题赠友人、晚辈、下级或河山风光等的联语,多有劝勉、赞颂等意。
集句联:将古文、诗词中的对偶句集拼而成的对联,又称作诗词集句联。
趣对:指游戏笔墨、具有趣味而雅俗共赏的对联,其内容一般活泼,诙谐有趣。
戏台联:旧时演戏,往往在戏台两旁贴副对联,或宣传戏剧的特点和作用,或指导观众观戏,或反映剧场的欢乐气氛。有的戏台联还借题发挥,寓意深长。
名胜楹联:是指风景名胜之处的对联。这类对联,有的写景咏物,有的抒怀叙情,有的评人论史,有的借景说情。其风格多样,或诙谐纤巧,或明快豪放,或庄严深沉。
口语联:指包括对联的口头创作、俗语对和白话对联。其特点是通俗、口语化,或富趣味性。口语对联中有相当部分还有斗智、试智的内容。
讽刺联:这是用于讥讽某种人或某类事物而用的对联。其语言往往尖锐泼辣,入木三分,令人深省。
格言联:这是格言、警语一类的对联。或用来自勉,或题赠他人,有的挂在中堂,有的置于座右。
挽联:为对死者表示哀悼而专作的对联。有为已故者作的,也有专为自己作的。内容或歌功颂德,或借题发挥,也有正题反做,讽刺或揭露死者。
行业联:指各行业专用的对联,如商业、服务行业等。
我国长联前十名
昆明大观楼长联,被称作“天下第一长联”,乃因其出现得最早,也被最早介绍(梁章钜《楹联丛话》,1840年)。其“长”实际只是清乾隆年间“之最”,现在发现比它长的又有一大批。且按字数由多至少,介绍长联的“前十名”。
1.清人钟祖棻(fēn字耘舫)拟题四川江津临江城楼联,1612字。作者作于狱中。据说,江津有关部门准备将其镌刻悬挂起来。
2.今人华武赞长城联,1000字。此联获1985年春节全国征联纪念奖。
3.清人钟祖棻(字耘舫)六十自寿联,890字。作者作于1906年,时在狱中。
4.今人李芸青题长沙天心阁联,456字,为1983年天心阁重修而作。
5.今人马连明题辽宁千山山门,426字。
6.挽友联,412字,作者不详,可能为清末民初人。
7.清人张之洞题湖南洞庭君山屈原湘妃祠联,400字。《对联欣赏》引自《荩箧(jìn qìe)集》,原缺16字,后由史树青据《对联杂录》补出。
8.清人李善济题四川青城山山门联,394字。作者四川通江人,作于1910年。
9.挽昆明“12·1”惨案烈士联,392字。作者不详,作于1945年。
10.清人潘炳烈题武昌黄鹤楼联,350字。
这些是“十长”,而不是“十佳”。排前十名,可靠性还大些,再往下排,就必然会有“遗珠”之憾了。据资料看,昆明大观楼180字长联要排到50名左右了。
对联十七种
1.拆字。例一:“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此木”合为“柴”;“山山”合为“出”;“因火”合为“烟”;“夕夕”合为“多”。例二:“妙人儿倪家少女;搞弓长张府高才。”例三:“张长弓,骑奇马,单戈合;种重木,犁利牛,十口为田。”例四:“户羽石皮,湖北先生摇破扇;革圭不正,江南女子靸(sǎ)歪鞋。”“户羽”、“石皮”是“扇”和“破”的拆字,“革圭”、“不正”是“鞋”和“歪”的拆字。例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2.谐音。例一:“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须梅(媒)。”例二:“师姑田里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例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上联缺“一”,“衣”是“一’’的谐音,即缺衣;下联少“十”,“食”是“十”的谐音,即少食。横批意为没有东西。
3.回文。例一:“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反过来为:“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例二:“柳如是如柳;华来士来华。”例三:“秀气云山云气秀;山青霭秀霭青山。”
4.叠韵。相同或相近音的字紧挨在一起。例一:“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例二:“嫂扫乱柴呼叔束;姨携破桶叫姑箍。”例三:“屋北鹿独宿;溪西鸡齐啼。”
5.异字同音。例:“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云间雁,檐前燕,篱边鷃,物类相同。”例二:“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
6.同偏旁部首。例一:“泪滴湘江流满海;嗟叹嚎啕哽咽喉。”例二:“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7.数字。例一:“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幅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例二:“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十年寒窗,进过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相传为苏东坡与二位学友赶考时所作。例三:“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8.复字。一副对联上下联内分别有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多次出现。例:“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
9.叠字。例一:“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例二:“进进出出笑颜开,人人满意;挑挑拣拣花色美,件件称心。”
10.加词急转。在原有对联上加词,改变原意。例:“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11.藏字。对联中藏入人名、物名、地名等等。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曹锟出钱贿选总统后,章太炎题了这样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这副对联把“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 ”巧妙地藏于其内。
12.叠字读音不同。例一:“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例二:“长长长长长长长;行行行行行行行。”
13.反推。例一:“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例二:“无锡锡山山无锡;黄河河套套黄河。”
14.哑联。乾隆微服私访,对一锄地农民指塔出上联:“孤塔矗矗七层四方八角。”农民摇手而去,这个摇手动作就是下联:“双手摇摇五指两短三长。”苏东坡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东坡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所指处有一条大黄狗正在狼吞虎咽地吃东西。佛印顿悟,随即将自己手中的题有苏东坡诗句的大蒲扇抛入水中。就这样完成了一副双关哑联:“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
15.集句。将前人诗文中的名言警句,按对联要求组成新联。例:“无丝竹之乱耳;乐琴书以消忧。”由刘禹锡《陋室铭》和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文句集引而成。
16.改字。古时某地主家父子用钱各买了一个“进士”,妻媳因而被封为“夫人”,于是在门前贴了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贫苦农民恨之入骨,夜里在对联上改了几笔,变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17.连环。某地主过生日,有个富人出了一个上联:“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有个农民对了下联:“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田不好,好一个老杂种,终久必死,死无葬身之地,地起未打莫来,来之后悔,悔之晚矣。”
对联风格五类型
对联与其它文艺作品一样,也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由于作者的秉赋、性格、气质、素养、情思的差异,必然导致格调、气度、态势、风姿、神采、韵致、情趣的差异。下面介绍五种类型:
1.豪放这种风格表现在用词夸张,内容豪放,气魄宏大,无所拘束。如有一副写“虎”的对联:“云飞剑舞雄千里;目电声雷震万方。”
2.婉约这种风格表现在文词委婉,具有不失本意的温和与曲折感,常用比喻修辞格,如:“三春花满香成海;八月涛来水作山。”
3.浪漫这种风格表现在对联的诗意浓,充满着幻想,故意“言过其实”,加以渲染,加强读者印象。如:“抚动琴弦,适觉座中风雨至;哦成诗句,应知窗外鬼神惊。”又如:“千尺水帘,今古无人能手卷;一轮月镜,乾坤何匠用功磨。”
4.朴实这种风格表现在用语平常,直言快语,明白晓畅。给人一种直切、朴实,稳重的感觉。如:“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5.诙谐这种风格表现在语言幽默,意味深长。如:“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总姓乌。”又如:“母鸭无鞋空洗脚;公鸡有髻不梳头。”
皇帝年号嵌入对联
清文宗(咸丰)在位时曾举行大寿,有状元萧景钟将当朝及前六朝共计七个年号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分别嵌入上下联句首,作颂联云:“顺天心,康民物,雍和其德,乾健其身,嘉惠普群黎,道光绍虞夏商周,咸歌盛世;治宇内,熙政绩,正直洽朝,隆平洽野,庆云生五色,光华焕星辰日月,丰溢皇都。”
在我国对联中,以年号分别嵌入上下句首者,实为罕见。此对联用语精炼,对仗严谨,扣合工整,字句恰当,是名副其实的“绝对”。据传说,萧景钟因私行不检,遭受革职的处分,因作此颂联而获得文宗的赏识,遂又复功名。
藏 谜 联
谜语对联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藏意法:把谜底的意思隐藏在联语里面,例如:“秉公不偏三尺律;凿壁可偷一线光。”每句各打《三国演义》一人名。谜底是:法正、孔明。
2.藏形法:把文字的笔画、结构,巧妙地藏进联语内,例如:“远树两行山侧立;扁舟一叶水平流。”谜底:慧。这一副字谜联面底缀合、谜趣盎然,被谜界一致公认为藏形谜中的典型佳作。
3.组字拆字法:将联语中字的笔画、部位或增或减,另行组合或分解,例如:“苟不为非何所罪;皆因失口而伤吾。”上联谜底为“四”字,下联谜底为“五”字。
4.隐喻法:利用某些事物的特征来隐喻谜底。例如旧时一商号开业时某秀才撰来贺联:“公鸡鲤鱼母猪肉;木耳黄花酒曲粑。”从字面上看,此联没有写什么“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语,但联中列举的六种食物,普通老百姓都懂得是“发物”,对于这家店铺来说隐喻着“开业大发”的意思,可谓高妙!
歇 后 联
有一类奇特的颇似歇后语的对联,以每联末字漏写或缺写。用缩脚潜尾藏意,或隐去联语本意,让读者去体会潜藏的另一番意味。这类联语,也有人叫“潜藏联”。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以难对试人才智。一次,小酒店掺水卖酒,朱元璋以“君子之交淡如”出联要秀才徐文属对,徐对以“醉翁之意不在”,联尾潜去“水”、“酒”两字。50年代,香港影星莫愁自杀,易君佐写一挽联:“与尔同消万古;问君能有几多?”上下联各有意漏去一个“愁”字,既切莫愁的名,又隐含深沉的悼念之意。古人作联嘲笑某庸医吉生:“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将“逢凶化吉”和“起死回生”两个成语中最后一字(也是庸医的名字)歇住不说,而字面又极尽嘲讽揶揄之能事。这类歇后联,往往采用古代诗词文章中众所熟知的句子。
有的与上稍有不同,不是用的集句形式。如旧时某地百姓送给一个外号“填不满”的贪官一副寿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粗看难知内里,略加咀嚼。拍案称绝,原来用的也是潜尾法,上联缺“八”,下联少“耻”,寓“王八无耻”之意。
另一种歇后联,用有意空字的手法,让人感到“无字胜有字”。相传明代诗人李东阳小时聪颖过人,一次与伙伴放风筝,不慎风筝线断落人了某员外的庭院里。李东阳大胆地入院讨取风筝。员外要李对课,对得上才还他。员外出的上联是:“童子六七人,毋如尔狡。”李东阳略思片刻,答道:“员外二千石,莫若公”。这个有意缺空的字,可用“廉”也可用“贪”,视员外归不归还风筝而定。
还有一种是歇去本意,让人思考猜测所含的真意,这类联语有的略带谜语联的味儿。郭沫若《少年时代》回忆录载,他就读四川嘉定中学堂时,该学堂监学丁平子等辈一次去游高标山的万景楼,撰联一副挂楼上,云:“六秀才同游一日;万景楼从此千秋。”老先生王兴岩对这种高傲、旁若无人的态度极为气愤,改联为“六秀才只通六窍,万景楼遗臭万年”。人有七窍,可谓“只通六窍”?
原来尚余一窍,正是一窍不通,歇去本意,叫人意会,极为诙谑。
“续字”联
在楹联中,有一种“续字”联别具情趣。
明代翰林学士解缙,小时候在自家的大门上写了一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面竹园的主人很不高兴,心想,我家的景色岂能让他借用?
便命家人把园中竹子砍去一截。解缙见了,笑着在对联下加了一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竹园主人更生气了,索性叫人把竹子全砍光。解缙则又在联上加一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竹园主人只能佩服解缙奇才。
纪晓岚是清代有名的文人,有一次,乾隆皇帝与他对句为戏。乾隆说:“两碟豆。”纪晓岚对道:“一瓯油。”乾隆改口说:“我念的是——两蝶斗。”纪晓岚应对道:“我说的是——一鸥游。”乾隆又说:“我念的是——林间两蝶斗。”纪晓岚沉着地答:“我对的是——水上一鸥游。”两人不禁欣然大笑。
据说有位教书先生嗜酒,并常撒酒风。一天,他出对让弟子对。先生说:“风。”弟子对:“雨。”先生又添成三字对:“催花雨。”弟子接着对道:“撒酒风。”先生又添为七字对:“园内阵阵催花雨。”弟子又对道:“席上常常撒酒风。”先生很不高兴,弟子说:“先生若是不改过,那我就是先生的先生了。”
清代有一官吏,贪且酷,正月初一,自贴一春联云:“爱民若子,执法如山。”有人夜晚在每句下面各添一行字,变成:“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为其山乎!”
清朝末年,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顽固派和洋务派,却千方百计地加以阻挠。有一次康有为生日,各界人士赠送寿联,其中有一副:“国家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各是“有”和“为”,恰是康有为的名字。这显然是顽固派故意引用《礼记》、《论语》中的句子来进行侮辱的。因为原句的“有”字下面是“妖孽”,“为”字下面是‘‘贼”。康氏的大弟子梁启超看了不声不响地挥笔疾书四个大字,分别添在两联的卞面,使寿联变为:“国家将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为人瑞。”众人读后,称赞不已。
“无情对”拾趣
作对联必须讲究文字(包括词类和声调)与情理的对应关系。但“无情对”却只要求字面对仗工整,而不管词意阴错阳差、牛头不对马嘴。众所周知的“高门桃李争春日,美国荷兰比利时”便是典型的例子。
相传“无情对”由清代张之洞所创,有一天,张之洞邀几位友人在陶然亭饮酒赛诗,席上有一客人以自己所作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求征下联,张之洞对曰:“果然一点不相干。”另有一客人则以“萧何三策定安刘”为对。两个下联虽然与上联对仗工整,且能各自通顺成章,但联中之词依其本义,并不能同上联相对。这正是无情对独特之处。联中“树”、“果”、“萧”皆为草木类;“已”、“然”、“何”皆为虚字;“半”、“一”、“二”都为数字;“寻”、“点”、“策”可转义为动词,“休”、“不”、“走”为虚字;“纵”、“相”、“安”也能作虚字解;“斧”、“干”、“刘”则全是古代兵器。只有这样把上下联中相对应的每一个字作一番别解,才能看出其内在的貌似“无情”却“有情”的特殊关系。最后,张之洞又以饮酒赛诗地“陶然亭”三字命作无情对,客人中有一人笑道:“若求无情,除非阁下的姓名。”众人一听无不畅怀大笑。原来这位客人是以“张之洞”应对“陶然亭”。
今有人春节偶得一联云:“蛇年初禁会海,马季方成笑林。”不过是模仿前人之作,不及下面的这一则有趣:某厂拟将电脑引入生产线,厂领导都同意请工程师李某作为攻关的主持人。但李因闲散日久,染上搓麻将的嗜好,颇令人担心。于是张厂长找到李某谈话,谈话时顺手写了一张纸条相送,上面写着两句话:“下铁心莫搓麻将,上电脑要选精兵。”当时张并无心作对联,但李看后不禁哈哈大笑,说:“这副对联真是太妙了,我永远不会忘记。”此后李果然不负众望,作出了优异的成绩,并且逢人便介绍这副对联,说它论文字属于“无情”,而论事实则不仅有情而且大有深情。
我们继续说“谦冲”。这一讲还说“谦”。
看杨沂孙(1812-1881)先生一副:
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大方无隅大象无形。
上联中的“ 上善若水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为: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这一句的意思是——最好的善(美德)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润泽万物而不与其争名夺利。它总是呆在大家都不喜欢呆的地方,所以它和“道”最接近。
上联中的“ 上德若谷 ”和下联“ 大方无隅大象无形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这一段话全都在讲正和反的辩证。“ 上德若谷 ”、“ 大方无隅 ”、“ 大象无形 ”的意思是——崇高的品德,往往会像深谷一样含弘广大、容纳万千;因为形状太方,反而连棱角也看不到;因为形象太高大,反而连轮廓也看不清楚。
接着看溥儒(1896-1963)先生一副:
清畏人知名益显,抑然自下德斯崇。
这一联“ 清畏人知名益显,抑然自下德斯崇 ”,和上一联中老子的辩证理论差不多,不细说了。
古人流传下不少谚语也在讲这个道理,如“ 深水不响,响水不深 ”;“ 饱谷头朝地,瘪谷头朝天 ”;“ 说长便是短,知短便是长 ”;“ 出头的椽子总先烂 ”等等。
下面看陈修榆(生平不详)先生一副:
水惟善下能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
这一联“ 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 ”,用自然界的山、海作作类比,将“谦受益”的美德讲得太“信达雅”了,因此流传极广。
接着看铁保(1752-1824)先生一副:
让人上人抑我益我,有酒吃酒读诗学诗。
下联不说了,这里只看上联“ 让人上人抑我益我 ”。意思大致是——越让人,越胜人;越低头,越出头。很像前面一联中的“ 抑然自下德斯崇 ”——你越不要嘉名美德,嘉名美德就越会缠住你不放。
《资治通鉴》里记载有一则唐朝宰相娄师德“唾面自干”的故事:
娄师德其弟守代州刺史,辞之官,教之耐事。师德曰:“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全先人发肤?”其弟跪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师德忧:“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看娄氏兄弟虽然不免矫情,但尔等在盛名炙手时能如此谦抑自卑,亦属难能可贵呀。娄师德一生两度拜相、富贵终老,死后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郭子仪等同列大唐凌烟阁功臣之列,也算是“劳谦,君子有终”也。
下面看刘墉(1719-1804)先生一副(墨迹找不见了,自书暂代):
无伐无矜真富贵,有为有守是庙堂。
上联“ 无伐无矜真富贵 ”,这里的“ 伐 ”和“ 矜 ”都是“显摆、吹嘘”的意思,这一句是说——真正富贵的人,是没有必要去显摆、吹嘘的。反过来说,整天显摆、吹嘘的人,内心都不免极度贫乏,总想借着显摆、吹嘘来收获一点别人的肯定。
下联“ 有为有守是庙堂 ”,意思是说——既要积极进取(有为),又要坚守底线(有守),这才是志存天下、功在社稷的庙堂之士呀。
接着看左宗棠(1812-1885)先生一副:
时事亦当参古礼,人为不敢恃天功。
上联“ 时事亦当参古礼 ”,有点泥古不化,不该提倡了。
下联“ 人为不敢恃天功 ”,就是在告诫自己——要做成一件事情,往往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条件。居功自傲的人常想把功劳都记在自己头上,这就是“贪天之功”啊。
下面看翁同龢(1830-1904)状元一副:
业高乎众志难满,泽及于人功不居。
这一副写得太好了,“ 业高乎众志难满,泽及于人功不居 ”,对付出永远不满足,对回报永远不在乎。用雷锋同志的话来讲就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万万不可忘记之人”的卢作孚先生,其德其行也堪称这一方面的楷模:
卢作孚先生1893年生于四川省合川县,毕生事业跨越了“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三大领域。他17岁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他青年时代创办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普及文化教育,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他32岁投身航运事业、创办民生公司,逐渐成为民族企业的一面旗帜。
1938年秋,日军溯长江而上、直逼武汉,卢先生坐镇宜昌,用40天时间抢运150万余人、100万余吨物资,挽救了抗战时期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此举被历史学家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在此过程中,民生公司有116人牺牲,61人伤残,16艘船被炸残炸沉。而面对煤炭、机油等价格飞涨,民生公司仅收取了正常运输十分之一的费用。
——摘自网络有零星删改
接着看谭延闿(1880-1930)先生一副:
圣言示我真当畏,至德使人无可名。
上联“ 圣言示我真当畏 ”出自《论语》,原文如下: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这句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做人要有底线。
下联“ 至德使人无可名 ”,意思是——水平太高了,功劳太大了,什么样的“名”对他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庄子说: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也是这个意思。尘世间的所谓“名利”,在“至人”、“神人”、“圣人”面前,根本没有什么意义了。这些人或许最初也追求名利,但往往因为得到的利太多了、得到的名太大了,也就超越升华了。
比如曾经十多年蝉联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2008年宣布将580亿美元个人财产捐给慈善基金会(参考:2019年3月,马云以373亿美元财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21位),我们看,就是“ 至德使人无可名 ”呀。
最后看史致光(1752-1828)状元一副:
福慧双修须及物,身名俱泰要留余。
上联“ 福慧双修须及物 ”,意思是——要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切忌好大喜功、虚张声势。
由这一句,想到当前好多退了休的老年人,有知识有阅历,有时间有精力,每天无所事事,生活内容主要是用嘴巴指点江山,用身体和空气摩擦。建议政府和社会多做一些引导、多创造一些机会,让这一部分人力资源再发挥一点余热。同时,一个人越觉得自己有用,精神状态也就会越好,也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记得有一次在国家博物馆,发现有一位老大娘一直站在司母戊大方鼎旁边。我走到跟前的时候,老大娘问我要不要讲解,我答应后,她就愉悦认真地讲解起来。她的讲解生动丰富,比标准的解说词好多了。
讲完后闲聊了两句。大娘讲她打小就喜欢历史,现在退休有时间了,只要家里没事,她就来这里义务讲解。既锻炼了身体又活动了脑子,还服务了社会,多好呀。
记得武侯祠曾有这样一副对联: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说得实在太好了。
下联“ 身名俱泰要留余 ”,意思是——在名利面前要谦退,不要把能得的都要弄到手,一点余地都不留。俗话说:凡事留一线,过后好相见。再说了,谁又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贡献呢?对于你得到的回报,或许有不少人心里还不服呢?
在当今社会,单打独斗已经很难出人头地了。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主动加入社会协作网络。而优质的协作网络一定是一群高自尊人的命运共同体。它绝不会在利益分配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入伙”者不紧要能力超群,还更需要品德高尚。
如果你总想着比别人多拿一点,或者说自己想要的份额一分钱都不能少,那即使你侥幸加入了这样的优质合作网络,也会很快被清除出局。锱铢必较、分寸不让,最终可能会使你像蚕一样,用利益的“茧”把自己给困死了。
因此,多干一点,少拿一点,有时候不仅是一种谦让的美德,更是一种聪明的智慧。
(说明:文中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留言联系。)
1月23日上午,北京国家图书馆发布春节系列信息。据说北京国家图书馆今年将在线上线下开展一系列活动。北京图书馆将在春节期间推出写春联、猜灯谜、读书会等活动,让读者度过一个文化年。
春节活动安排
2到馆互动营造传统年味
年的春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也是讲述和展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机会。中国国家图书馆春节系列活动将于2008年1月31日下午在“国家图书馆、武强年画博物馆馆藏年画特展”(以下简称年画展)和当天举行的“名家带你写春联”中举行。
2008年展览将以新年季节为线索,精心挖掘国图经典中的新年习俗文化,通过年画、古籍、对联等“激活”年味。
“灯谜新年”,小读者写祝福、画门神、画脸谱、做灯笼、剪纸等活动。
“体验碑刻传播,迎新春”互动活动也为读者提供了亲手体验传播技艺的机会。
2月4日至10日,国家图书馆《四库全书》号库房西侧阴凉处将再次开放。读者可以透过玻璃与金文馆《四库全书》面对面,感受经典的独特魅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2010年1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鼓励和支持科学技术在新时期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
今年的春节系列活动,国家图书馆也突出了对数字化和读者移动阅读习惯的考虑。
1月30日至2月20日,中国国家图书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将同步推出“经典伴我回家”阅读分享活动,号召读者在回家的旅途中重读经典,分享阅读感受。
此外,中国国家图书馆还将在春节期间与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乡愁”阅读推广活动,推荐相关主题的电子书,让乘客通过扫码免费阅读全文,通过富有灵性的“年夜饭”为读者带来充满书香气息的新年。
线上活动传播浓浓书香
今年2月5日上午9时,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将带领国家图书馆领导班子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总馆北区二楼大厅迎接猪年第一批读者,向读者拜年,并赠送最新金文图书获奖图书等新年礼物。
上一期,我们讲了春联的来历。然而,人们又是怎样想起了写春联、帖春联呢?第一幅中国春联是出自谁的手呢?这一华夏所独有的文苑奇葩又是怎样枝繁叶茂发展至今的呢?
我国最早的一幅春联,一般认为是略有文学才华的五代后蜀亡国之君孟昶所书。以往,每逢除夕,孟昶都令翰林学士作词写在桃符上,挂在自己卧室的门外。公元963年除夕之日,孟昶叫翰林学士辛寅逊题“桃符”。辛寅逊写完了,孟昶一看,直摇晃脑袋,不满意,便亲自提笔在桃符上写了: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联语对偶工整,含义明确,而且收尾两字连起来便是“新春”,意思是新的一年开始了,万事大吉;春节一到美好的春天就来了,万事如意。从此,孟昶题写
本文2023-08-05 11:12:0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