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癌症的记载或病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癌症的记载或病例,第1张

古代有癌症病例的记载,但古代不叫癌症,称恶毒之疮疽或症瘕积聚、疔疮等等名称早在12世纪(1170年)的宋朝,东轩居士撰写过一本《卫济宝书》,提到“癌”这个名词。这“癌”字没有见于《康熙字典》等传统典册,迟至1915年“癌”字才正式出现在《辞源》和《中华大字典》中 ,解释“癌”是恶性肿瘤。

有些人以为,可怕的癌症是现代发现的疾病。其实不然,癌症在古代就已有记载。

早在公元三世纪初,王叔和的《脉经》里就有癌症病例的记载,中医学里把恶性肿瘤称为癌。公元一二六四年,杨士瀛在《仁斋直指附遗方论》里对癌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透孔里,男者多发生于腹,女者多发生于乳,或颈或肩或臂,外证令人昏迷。”其描述与现代临床诊断相符。由于古人对癌的病理、转移等还不甚了解,只知癌像岩石状,坚硬凹凸,有毒根深植于体内,古时嵒与岩通用,所以加上病字头,就成了“癌”字了。明代的《外科正宗》一书还谈到长在嘴唇上的“唇癌”,说它初像豆子,慢慢长大,质地坚硬,难治,并认为其诱发原因既有精神忧虑、过于急躁的全身因素,又有经常吃煎炒烤爆食物的局部因素。十七世纪初的《疡医证治准绳》一书还详细记载了一则男性乳腺癌的病例,说患者因数次参加“馆试”没有考上而闷闷不乐,后来左侧乳头常有小量液汁流出,不久,乳头旁边发现肿块,逐渐增大溃烂,成岩穴之状。

由此看来,古代医家对癌症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

指腹内积块,或胀或痛。

症和积是有形的,而且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脏,属血分,瘕和聚是无形的,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腑,属气分。积聚中焦病变为多,症瘕下焦病变及妇科疾患为多,因而有不同名称。症瘕积聚的发生,多因情志抑郁,饮食内伤等,致使肝脾受伤,脏腑失调,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日久渐积而成。而正气不足,更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瘰疬是中医的叫法,西医一般认为是淋巴结肿大,而瘿瘤和瘰疬是不同的疾病,它是甲状腺肿大。由于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所以应当到医院进行B超检查确定甲状腺的具体情况,血常规的检查确定是否有感染,必要时可以检查甲状腺功能。

癌和瘤这类病,在人类疾病史上,并不是近代才有的,而是古已有之。而且,我国人民同肿瘤斗争的历史也已相当久远了。如果从我国医书里所谈到的“瘤”这个病名来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记载了筋瘤、肠瘤等。

在我国历代文献里,说到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内容,为数是不少的;名目也很繁多;例如肿疡、瘿瘤、恶疮、瘤、岩、癌等十几种名称。其中,有些是包含了肿瘤在内的,有些实际上指的就是肿瘤。

我国古代医书,对肿瘤的发生原因曾经有过论述,这些论述虽然还没有完全阐明肿瘤发生的原因,或者有些是不正确的推断,但是也有不少合理的见解。实际上,直到今天现代医学也没有将肿瘤的病因完全解释清楚,比较统一的看法是,环境中的致病因素,例如各种不正常的物理和化学刺激,还有人体的内部因素,比如遗传和精神因素,都有可能是肿瘤的病因。

中医学认为,“气”和“血”是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中医学里的“气”,既包含着身体内部运转着的营养性精微物质,也指内脏器官的活动机能状况。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使“气”或“血”出现了不正常状况,即所谓“气郁结”或“血瘀滞”的时候,就会引起疾病。对于肿瘤的发生原因,中医学认为也是由于精神情绪的过度紧张、忧郁,或者外邪(也就是外部致病因素)的侵犯,以及机体衰老、饮食起居的影响等等,引起体内气血郁结瘀滞,最后诱发肿瘤。另外,人体内所产生的某些不正常物质积累在身体里面,或者内脏功能的失调、紊乱等等,都能成为诱发肿瘤的病因。

瘤的定义,据公元610年的《诸病源候论》这本医书的记载,认为是体内“气血的留结”,或者是人体所产生的某些不正常物质的滞留,着重点是留而不去的“留”字,加上病字偏旁就成为肿瘤的“瘤”字。

恶性肿瘤在中医学里叫做“癌”,为什么会有这个名称?这是由于到恶性肿瘤质地坚硬,部位固定,表面凹凸不平,好象岩石一样,所以称为“岩”。而在古时候“晶”字的上半部是一个品字,下半部是一个山字,它同岩石的岩字是通用的。“晶”字加上病字偏旁就成“癌”字了。

现在流传的中医文献里,最早记载到“癌”字的,是十二世纪的《卫济宝书》。而最先对癌的特征作简明叙述的,是公元1264年的《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书中说:“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并且指出它“毒根深藏”,最后会引起昏迷。

对于肿瘤的某些主要症状和发展,历代中医文献曾经有过相当正确的描述,不少还抓住了要点。《诸病源候论》记载:“瘤者,皮肉中忽肿起,初梅李大,渐长大,不痛不痒……”这段话是说,良性肿瘤是逐渐长大的,没有痛痒症状,经过较长时间以后,可能长得很大,不能消退,但不会危及人的生命。中医学对乳癌的论述,历代的资料很多。公元16l7年的《外科正宗》对乳癌的描述尤其具体,书中说当乳癌起初象豆子、棋子大小的时候,可能两、三年没有痛痒,渐渐长大以后出现持续性疼痛,再发展的时候好象许多栗子堆在一起,

患病的部位会逐渐地变色、溃烂、发臭、凹陷的部位象岩穴,凸起的部位象莲子;以后甚至发生钻心一样的疼痛。到身体出现衰竭的时候,就很难治好了。

乳癌是妇女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肿瘤,但是少数男子也有患乳癌的。在17世纪初,明代一部叫做《证治准绳》的医书中,记录了一例男性乳癌的病例。这个病人在发病之前,曾经因为几次参加“科举”考试未能考上而闷闷不乐。后来,发现左侧乳头常常有小量分泌液流出,不久乳头旁出现肿块。由于没有及早诊断和合理治疗,肿块增大、溃破、变成岩穴之状。这些记述,基本上符合乳疡的症状和演变。

另外,历代中医文献还记述了喉癌、食道肿瘤、胃肠道肿瘤、甲状腺肿瘤、皮肤肿瘤等。中医学虽然早已认识到有些肿瘤是属于难治之症,然而对肿瘤并不是束手无策。除了重视对全身的整体治疗外,还包括针对肿瘤病变的药物治疗和手术割除的措施。

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提到,对肿块这类病症,是采用促使它消散的的治法。1700多年前的名医华佗,对于腹内的结块,在使用针刺术和药物都不能达到治疗目的时,就给患者施行全身麻醉,采用手术割除医治。这些结块,很可能包括了某些肿瘤在内;公元7世纪《晋书》里写道:“景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这是最早明确记录采用开刀切除眼部肿瘤的病例。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肝血管瘤”的问题。

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是单发的,多发生在肝右叶;约10%左右为多发,可分布在肝一叶或双侧。血管瘤在肝脏表现为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

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 血管瘤形成原因未明,有人认为是肝内血管结构发育异常所致,也有人认为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本症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因本病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肝内占位性病变,故临床上要注意与肝癌相鉴别。

1)疾病分类

1 海绵状血管瘤: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纤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

2 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变。

3 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性变。

4 肝毛细血管瘤,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

……

4)治疗原则

1 肿瘤直径<5厘米者,不需手术治疗,定期复查,随诊。

2 肿瘤直径5--10厘米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3 肿瘤直径>10厘米者,一般行手术治疗。

4 手术方法为:

① 肝血管瘤切除或肝叶切除术;② 肝动脉结扎术;③ 术中冷冻治疗。

5 非手术治疗:

① 放射治疗;② 肝动脉造影及肿瘤动脉栓塞。

5)用药原则

一般不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时除选用基本药物中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

6)中医治疗

肝血管瘤(中医名为:肝症瘕)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则可以引起食欲不振、嗳气、胁胀痛等症状。西医学对此病治疗方法主张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肝动脉结扎等。许多患者因此惧怕手术,求治于中医。

本病属于中医学症瘕范畴。中医古籍对症瘕颇多认为是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瘀积日久,则成症瘕。

1 熊胆丸验方

取熊胆、珍珠、七叶一枝花、田七、牛黄各适量。焙干,研为细末调匀,每服1克。

本方通窍止痛,活血化瘀。

2 丹火透热疗

① 丹药方:取硫磺末30克,朱砂、雄黄各12克。将硫磺末置铜杓中微火烊化,加入雄黄、朱砂调匀,倒在铝平盆中冷却成片状。

② 丹座方:用法夏、胆星各30克 木香、两头尖各18克。上药研末,蜂蜜调成膏状,捏成栗子大小中心凹陷之丹座。

使用方法:置丹座于需要的穴位上(本病需取章门穴和期门穴)插入瓜子大的丹药片于凹陷处中,用火点燃,以皮肤灼热感为度。熄火,外敷棉垫固定,3小时后除去丹药。每天1--2次。

本方温经通络,行气散结。

7)疗效评价

1 治愈:CT,彩超示肿物消失,症状消失切口愈合,无并发症。

2 好转:CT,彩超示肿物变小,症状减轻。

3 未愈:无变化,或肿块进一步扩大。

8)爱心提示

1 肝血管瘤为良性病变,目前仍未发现对肝血管瘤有疗效药物,故病者如血管瘤<5厘米,不必到处求医,定期随诊即可。如瘤体>5厘米,且有自觉症状,应到医院去遵医属处理。

2 以上介绍用(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