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注》内容 特点 影响 评价
《论语译注》内容 特点 影响 评价如下:
摘 要《论语》一直都是学子们必修的文本,因此对《论语》的诠释也从未间断。杨伯峻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古文献学家,尤以《论语译注》一书影响最大。本文试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对该书的注释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古籍整理方面的新体例。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5/view-5758585htm
关键词《论语》;注释方法;注释特点;古籍整理
自汉代儒家成为封建正统思想以来,《论语》一直都是学子们必修的文本,因此对《论语》的诠释也从未间断。如西汉郑玄《论语郑氏注》、魏晋何晏《论语集解》等等。《论语译注》(以下简称《译注》)是杨伯峻先生在吸收前人诠释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术思想,运用新的注释方法著成的著作。
杨伯峻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古文献学家。他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研究方面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译注方面皆有突出贡献。尤以《论语译注》一书影响最大,该书译文明白流畅,注释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考证,并且在集古今学者之大成基础上颇多个人新见。
《论语译注》的注释最明显一个特点便是用白话文进行书写。纵观整个论语学史,对《论语》作诠释的著作都是用文言文写作的,造成了阅读的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文言文著作便不适应广大人民的需求,运用白话文进行注释便提上日程。《论语译注》便是白话文注释经典的典型范例。《译注》运用白话文进行注释具有众多优势。首先,译文言简意赅,能够准确表达出原文含义。其次,能够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易而正确的读懂《论语》,并给有志于研究的人提供若干线索。
《译注》注释第二大特点是在翻译技巧上运用了新的方法。例如: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译注》: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译文按照原文的词序和句法结构,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这就是对译法的运用。它准确地表达出了原文的内容而且又简单易于理解,这也是古文今译方法中运用最普遍的方法。移位法是对古汉语中的某些特殊语序与表达方式,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的方法。《论语・宪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起不能也。”《译注》:“不着急别人不知道我,只着急自己没有能力。”原文的“不己知”是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式,这是古文常用的语法,现代翻译时必须转换为“不知己”,即“不知道我”。否则,便不通顺。对于增补法,我们知道古人写文章喜好简略,为了使语句完整必须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论语・公冶长》:“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译注》:“子贡说:‘老师关于文献方面的学问, 我们听得到; 老师关于天性和天道的言论, 我们听不到。’”在原文中没有主语,但是是子贡说的,因此可知省略了“吾”字,翻译时要补充出来。但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看来,这个省略的“吾”,并不是指某一人,所以将这个“吾”字翻译成“我们”则更加合理。与增补法相反, 删减法指的是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 特别是古汉语中某些常出现的虚词,如“之、乎、者、也”等,遇到这种情况只要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第三,运用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论语》中的名物典制、地理山川等进行考证,并且对于不同的诠释,作者在进行辨析后再作择取。如《论语?颜渊》:“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译注》:“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朱熹《集注》把它做两句读:‘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便应该这样翻译:‘先生的话,是出自君子之口,可惜说错了。’我则以为‘夫子之说君子也’为主语,‘惜乎’为谓语,此为倒装句。”这里即解释了棘子成为卫国大夫的官职名,又对不同的注释见解进行分辨。此类注释考证参考多种文献,使读者的认知范围得到大大拓展。
在开篇的《序言》里,杨先生论述了六个问题:(一)孔子身世;(二)孔子思想体系的渊源;(三)孔子论天、命、鬼神和卜筮;(四)孔子的政治观和人生观;(五)关于忠恕仁;(六)孔子对后代的贡献。这六个问题是孔子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对于深入了解《论语》的内涵具有重要作用。《导言》集中论述了四个问题:(一)“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二)“论语”的作者和编著年代;(三)论语”的版本和真伪;(四)略谈古今“论语”注释书籍。这些从文献学的角度介绍了与《论语》有关的一些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例言》共分为十五条,分别说明了著者著书宗旨,章节分合依据,校勘问题,译文注释,对朱注的取舍,断章取义问题,以及“词典”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列举了书中所引前贤《论语》著作。《词典》附录在著作的最后,这是整本书的体例中最具有特色的地方,它对《论语》中经常出现的以及特殊的字词进行分门别类的解释,并标明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和所在篇章的序号,这样的词典不仅仅是一个附载性查阅系统,也为其他古文的诠释提供了方便。这个“词典”在文献整理上具有创新作用,标志着一种新的古籍整理方式的出现。
总之,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内容通俗易懂,著书体例全面系统且新颖别致。整部著作内容丰富,不仅是广大群众的普及性著作,其开创的新的古籍整理体例,更是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胡湘荣《论语译注》献疑[J]古汉语研究,1996(01)
[2]张杨从《论语译注》看古文今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04)
[3]王浩然,曾光平《论语译注》词语训释札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03)
[4]孔飞祥杨伯峻《论语译注》今译研究[D]西南大学,2011
[5]姚辉杨树达、杨伯峻叔侄《论语》注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古书的注释形式很多,各有特点。例如:“诂”,就是用当代的语文去解释古代的语言,或用普通话去解释方言。“训”,是用通俗的词语去解释难懂的词语,如《尔雅》有《释训》一篇。“传”,即传述的意思,如《论语》有《齐说》二十九篇。“记”,其作用接近传和说,如《五行传记》十一卷。“注”,就是解释古书,如《吕氏春秋注》。“解”,分析的意思,如韩非的《解老》,就是解释《老子》一书。“笺”,引申前人的说法称为重复,如东汉郑玄写的《诗笺》,引申毛公的《诗传》又不与其相杂。“章句”,在训释词义之外,再串讲一次经文大意,如《公羊章句》三十八篇。“集解”,即各家说法的总汇,如《论语集解》。“义疏”,和集解很接近,如《论语义疏》,盛行于南北朝。“正义”,统一整理前人的义疏,盛行于唐代,如《五经正义》。
1 文言文与白话文有什么好处
除了在人与人的交流上的困难之外,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要按时间先后来分。在古代,那时还没有白话文,人们交流只能靠文言文,也就是那时候的语言系统;而如今,社会经济发达了,在当今经济发达的年代,还有谁会没事在平常正式的交流中说文言文呢?这是按时间来分,白话文比文言文更具优势。
但是,学习文言文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同时也能了解中国文化的绚丽多彩。而且古代文言文它有很多句式是当今白话文所没有的,什么宾语前置啦,状语后置啦,等等。就其历史价值来说要比白话文要多得多。
以上是我个人的愚见,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2 文言文有什么好处1、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记载着我们 祖先在思想、科学、文艺等方面的高度成就,是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须臾不可 丢弃的。它是中华民族之魂,是坚强的民族精神支柱,这种内在的思想活力是我 们中华民族生命力的体现,是我们炎黄子孙继承下来的无与伦比的文化瑰宝,是 一眼永不枯竭的泉水,它的深处流出的永远都是“清如许”的“活水”,有太多 的珍奇值得学生去采撷、吸收和发扬。学习文言文是继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 神、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2、促进现代汉语学习,提高语文水平 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基础,是“源”,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克先《学习心理学》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第巧页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03页 章志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是“流”,它们两者是一脉相承、血肉相连的,是同一种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 并不是两种语言。我们学习语言,除了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外国语言学习,还应 该从古代语言中学习。这方面,很多作家是我们的学习典范。鲁迅、巴金等许多 优秀作家从小就开始了古文名篇的启蒙,吸收古代语言的精华。巴金十二三岁能 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吴晗十三岁以前背完了《三字经》,梁启超在30岁前 把《史记》都背了下来,郭沫若三岁时就能背诵《唐诗三百首》。因此,他们运 用古代语言的水平,无不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些告诉我们,学习古典作品, 吸收有生命力、有表现力的古代语言,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3、培养多种能力,提高美学素养 学习文言文,使学生懂得一些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增强了 解社会、认识事物的能力。文言文语言优美,韵律工整,音调和谐,经常诵读,‘ 不仅培养了语感,还提高了记忆能力。文言文由于语言的隔阂、时代的隔阂和思 想的隔阂,学生理解起来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 分析批判能力,从而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翻译文言文有什么好方法学习古代汉语,需要经常把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因为古文今译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运用古汉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考察古代汉语水平的过程。学习古代汉语,应该重视古文翻译的训练。
古文翻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
“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
脱离了“信”而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雅”是指译文不仅准确、通顺,而且生动、优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这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做好古文翻译,重要的问题是准确地理解古文,这是翻译的基础。但翻译方法也很重要。
这里主要谈谈翻译方法方面的问题。 一、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古文今译的两大类型,也是两种不同的今译方法。
1关于直译。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
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保持原文的本来面貌。但对直译又不能作简单化理解。
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并不破坏直译。2关于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对意译也要防止一种错误理解。
有人认为,意译既然不拘于原文字句,而以传达神韵为主,那么译时就可以随意增删,任意发挥。这样的“意译”,只能称之为乱译。
意译是一种要求很高的今译方法,只有透彻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真正领悟原作的语言特色,才有可能进行象样的意译。初作今译练习,一般应直译,切不可借口意译而任意乱译。
二、古文今译的具体方法 直译和意译是对译文的总体分类,在今译时还应运用具体的翻译方法。具体方法大体包括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项。
1对译。对译是按原文词序和句法结构,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
这是古文今译最基本的方法。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改变原句词序的句法,只要对原句中的字词,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最恰当的有对应意义的词语来翻译就可以了。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便于准确地表达原文内容。由于古今汉语相同之处颇多,所以对译也就成了古文今译的一项基本方法。
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应尽量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不清楚的,才可作适当调整。
2移位。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特殊词序与表达方式,今译时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3增补。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作必要的增添补充。
古代汉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普遍,今译时应补出必须补出的省略成分;古代汉语一般表达简古,为准确清晰地表达原意,今译时须作必要的增添。 增补宜慎重,只有不增补原意无法表达清楚的地方,才可增补。
如随意乱补,就会使译文臃赘,失去准确性。 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古代汉语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删除不译。
5保留。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径直保留在译文中。
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像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一些专有名词,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 所谓保留,是就字面说的,实质上它仍是对译。
这类保留的词语如须加以说明,可用加注方式处理,如在“元和”后用(唐宪宗年号)注明。但所加的注只是解说,而不是翻译。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变通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信实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平时练习中,要注意练习“操作程序”,这就是: 第一步,将古文中词的现代汉语的意义对应着写下来。 第二步,看不能理解的句子是否是词类活用、名词状语、前置宾语等。
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 第三步,看有无需要调整的地方(移位、增补、删减等)。
如果按部就班,即使有难以理解的句子,一般都可以顺利地解决。 三、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误译。
2、因不了解古代汉语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 这类错误数量也很多。 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不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常会造成误译。
4、不明解词的注释与翻译的区别而造成误译 字典辞书与古文注本对字词的解说与翻译是不同的。有人不了解这一点,把字词的解说简单地移入译文而造成误译。
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
4 学文言文会有什么好处啊文言文是一杯醇酒,越陈越香的;白话文是一杯糖水,越冲越稀的。
我喜欢有挑战性的事,所以我喜欢古文;我喜欢历史,所以我喜欢古文。 不要因为古文带个“古”字就把它想得很遥远,其实就在几十年前都是很常用的,现代文中也保留了很多古文的用法。
别看书店摆的多数都是现代文书籍,其实中国的古籍更多。现在为什么会有汉字简繁之争,就是因为有无数的古籍,而不读一些古文,根本不能算了解中国文化。
虽然我不支持恢复实用繁体字,但是要正真成为一个中国人,不能不懂得基本的文言文。而没有去真正亲近过,又怎么知道好不好? 不要太功利了,那样很累。
读书的作用不会立竿见影,但是受益匪浅。 附:《三国演义》、三言二拍、唐诗宋词,这是培养兴趣的书。
《古文观止》、唐诗宋词,这是提高水平的书。
5 翻译文言文有什么好方法学习古代汉语,需要经常把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因为古文今译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运用古汉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考察古代汉语水平的过程。学习古代汉语,应该重视古文翻译的训练。
古文翻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
“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
脱离了“信”而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雅”是指译文不仅准确、通顺,而且生动、优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这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做好古文翻译,重要的问题是准确地理解古文,这是翻译的基础。但翻译方法也很重要。
这里主要谈谈翻译方法方面的问题。 一、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古文今译的两大类型,也是两种不同的今译方法。
1关于直译。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
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保持原文的本来面貌。但对直译又不能作简单化理解。
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并不破坏直译。2关于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对意译也要防止一种错误理解。
有人认为,意译既然不拘于原文字句,而以传达神韵为主,那么译时就可以随意增删,任意发挥。这样的“意译”,只能称之为乱译。
意译是一种要求很高的今译方法,只有透彻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真正领悟原作的语言特色,才有可能进行象样的意译。初作今译练习,一般应直译,切不可借口意译而任意乱译。
二、古文今译的具体方法 直译和意译是对译文的总体分类,在今译时还应运用具体的翻译方法。具体方法大体包括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项。
1对译。对译是按原文词序和句法结构,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
这是古文今译最基本的方法。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改变原句词序的句法,只要对原句中的字词,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最恰当的有对应意义的词语来翻译就可以了。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便于准确地表达原文内容。由于古今汉语相同之处颇多,所以对译也就成了古文今译的一项基本方法。
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应尽量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不清楚的,才可作适当调整。
2移位。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特殊词序与表达方式,今译时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3增补。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作必要的增添补充。
古代汉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普遍,今译时应补出必须补出的省略成分;古代汉语一般表达简古,为准确清晰地表达原意,今译时须作必要的增添。 增补宜慎重,只有不增补原意无法表达清楚的地方,才可增补。
如随意乱补,就会使译文臃赘,失去准确性。 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古代汉语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删除不译。
5保留。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径直保留在译文中。
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像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一些专有名词,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 所谓保留,是就字面说的,实质上它仍是对译。
这类保留的词语如须加以说明,可用加注方式处理,如在“元和”后用(唐宪宗年号)注明。但所加的注只是解说,而不是翻译。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变通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信实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平时练习中,要注意练习“操作程序”,这就是: 第一步,将古文中词的现代汉语的意义对应着写下来。 第二步,看不能理解的句子是否是词类活用、名词状语、前置宾语等。
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 第三步,看有无需要调整的地方(移位、增补、删减等)。
如果按部就班,即使有难以理解的句子,一般都可以顺利地解决。 三、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误译。
2、因不了解古代汉语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 这类错误数量也很多。 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不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常会造成误译。
4、不明解词的注释与翻译的区别而造成误译 字典辞书与古文注本对字词的解说与翻译是不同的。有人不了解这一点,把字词的解说简单地移入译文而造成误译。
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
一、概念不同
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二、分类不同
注释:中国古代分得较细,分别称之为注、释、传、笺、疏、章句等。包含的内容很广。诸凡字词音义、时间地点、人物事迹、典故出处、时代背景都是注释对象。有脚注、篇末注、夹注等形式。
古籍注释列在正文之中,有双行夹注和夹注。现代书籍注释列于正文当页之下,称脚注,亦称本面注;列于文章之后或列于书籍之后者称篇末注。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全书注文的编排一般要求统一,以便于读者查考。
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三、来源不同
注释在现代学术作品中一般分内容解释和来源解释两种。
前者多指对文章或书籍中某一部分词句作进一步说明,但为了防止冗杂而把它放在段落之外(文末或页边)。
后者一般是为了保障原作者的著作权,注明某此语句、词语、观点的来源,以便读者的查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劳动。
参考文献的著录来源是被著录的文献本身。专著、连续出版物等可依次按题名页、封面、刊头等著录。缩微制品、录音制品等非书资料可依据题名帧、片头、容器上的标签、附件等著录。
当然
古籍的翻译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古籍了解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历史,这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继续传承。古籍的善本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版本,像是宋版书籍由于校对精确,印刷精致更是历代出书商人的重点收集对象。一个文学作品或是史志等,由于在历代的再版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校订失误,而引起某些历史的误读,因此就需要收集各个时期的同类出版物古籍进行综合的论证和考评。
人们可以通过古籍了解历史,了解以前的制度、技术,还有文化发展等等。
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区别:
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或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表之前。
相关介绍:
1、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为古书注释开始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分得较细,分别称之为注、释、传、笺、疏、章句等。包含的内容很广。诸凡字词音义、时间地点、人物事迹、典故出处、时代背景都是注释对象。有脚注、篇末注、夹注等形式。古籍注释列在正文之中,有双行夹注和夹注。现代书籍注释列于正文当页之下,称脚注,亦称本面注;列于文章之后或列于书籍之后者称篇末注。
2、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论文中注释的作用是对论文篇名、作者和文稿中特定内容所作的必要补充、解释和说明。
对篇名的注释,包括论文产生的背景、立项项目、基金项目等等所作的说明。如系列论文,则应说明此前已发表的论文篇名、发表报刊、时间(期数),以便读者查考。
对作者的注释,即“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工作单位或住址、职称、学位、邮政编码等等。篇名、作者注释一般放在论文首页地脚。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
1、低级错误要避开
不少人在写论文的时候,会常常犯一些低级错误。论文中出现低级错误的话,是会拉低我们论文的水平的,所以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一些低级错误最好避开。
常见的低级错误有:错别字、句子间标点符号弄错、句子太长没有断句、句子不通顺、数据用错等等。
2、研究方法的介绍要丰富
大家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关于研究方法的介绍,大家一定要尽量丰富一点。研究方法的介绍过于简单的话,读者就无法通过这个方法进一步进行检验,也无法清楚了解该方法是否是科学、客观的。
3、图表要规范、美观
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们还会在里面适当插入一些图表以作为补充说明。关于这些图表其实也是有要求的,图表不仅要规范还要美观。规范、美观的图表能给让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毕竟人都是视觉动物。此外,在制作图表的时候,图表中的数据要真实、客观。
本文2023-08-05 11:45:5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