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滴天髓
《艺文志》录有《三命奇谈滴天髓》一卷,便将名称改为《滴天髓》。《滴天髓》 是中国古代命理学经典之作,也是一部四柱预测学经典名著,该书最开始的名称是《明史》,因为《艺文志》录有《三命奇谈滴天髓》一卷,便将名称改为《滴天髓》。《滴天髓》是托名北宋京图撰、明刘伯温注的一部四柱命理学书籍,它的原文以诗句形式出现,言简意赅。
乾:癸酉、 甲子 、 癸亥 、 辛酉
大运: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戊午 丁巳 丙辰
任铁樵解:此福建人不知姓氏,庚午冬,余推之,大取金水运,不取火土。彼曰:金水旺极,何以又取金水?则命书不足凭乎?书曰:“旺则宜泄宜伤”,今满局金水,反取金水,是命书无凭矣。余曰:命书何为无凭?皆因不能识命中五行之奥妙耳。此造水旺逢金,其势冲奔,一点甲木枯浮,难泄水气,如止其流,反成水患,不若顺其流为美。初运癸亥,助其旺神,荫庇有余;一交壬戌,水不通根,逆其气势,刑耗并见;辛酉庚申,丁财并旺;己未戊午,逆其性,半生事业,尽付东流,刑妻克子,孤苦无依。此所谓“昆仑之水,可顺而不可逆也”。顺逆之机,不可不知也。
周易卜命解:此造从十神格局层面无所可取。癸亥日元,生于子月,定为建禄格。建禄身旺,本以甲木伤官泄秀为用,略嫌时逢辛酉,秀气遭伤;又嫌子月金寒水冷,甲木不能敷荣生发,故如任师所言:“一点甲木枯浮,难泄水气。”
以五行论,此造金生水旺,木被金伤,不堪为用;五行缺火无土,金寒水冷,水势浩荡,乃偏枯之命。用木逢伤,火土又不显,只能顺金水之势,以求薄福。
癸亥水旺,资助局中金水,故能上承祖荫;壬戌,遇燥土逆原局水旺之势,刑伤破耗在所难免;辛酉庚申,金旺生水,丁财两旺宜矣;己未戊午,火土并旺,逆水之势,又逢水旺回克午火,比劫分财,破财丧家、刑妻克子可知矣,《六神篇》云:“财勾六国之争”,正此之谓也。
《滴天髓征义》、《滴天髓补注》、《滴天髓阐微》都是占卜经典名书。
1、《滴天髓征义》:作者刘基,《滴天髓征义》是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当时命理学偏离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正理,混乱芜杂,偏重于格局和神煞的问题,结合一生命理实践分篇增注,阐微发隐,正本清源,并以大量时人命造作为例证,这才扫除迷误,使命理学返回大道,并更加成熟。
2、《滴天髓补注》:作者刘基 ,研究命理学,要挑版本最权威、预测最精准的典籍来读。
3、《滴天髓阐微》:作者京图。《滴天髓阐微》是我国古代命学著作,京图《滴天体》是一篇纯以五行盛衰,生克理气推断命运顺逆,带有较多思辨哲学的名著。但不足之处是通篇采用.赋的形式,言简意赅,理解为难。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术数经典,《滴天髓征义(编注白话全译)》针对当时命理学偏离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正理,混乱芜杂,偏重于格局和神煞的问题,结合一生命理实践分篇增注,阐微发隐,正本清源,并以大量时人命造作为例证,这才扫除迷误,使命理学返回大道,并更加成熟。
《滴天髓补注》是“中国古代占卜经典”系列之一。研究命理学,要挑版本最权威、预测最精准的典籍来读。史上最著名的“命学四书”之一的《滴天髓》,加上命学大师任铁樵权威注疏,自然是首选。
《滴天髓补注》一书集千年命学智慧精华,由任铁樵配以大量时人命例分析,阐幽发微,成为划时代的经典之作,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滴天髓阐微》为命理之学,由来久矣。古之言命者,简而赅,故庖牺曰正命,仲尼曰天命,老聃曰复命,类皆以得之于天,赋之于人者,正其性、循其理、以安其命而已。滴天髓一书,相传为京图撰,刘诚意注,取通神、六亲为两大纲,自天道至贞元,凡分六十二章。
析理竟原,悉臻微妙;于天地阴阳之分化,三元五行之推旋,反复引申,辞明理达,足以为后学者之津梁矣。《滴天髓阐微》 清任铁樵撰注。
-滴天髓征义
-滴天髓补注
-滴天髓阐微
相刑在命理学中是生克制化在地支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他并不是地支所代表的正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 丑未戌相刑诸书论之为恃势之刑,即丑中水旺金弱丑未戌各恃强刑弱,互相克战,结果只有在土旺的 四季丑未戌的余气都被刑去,只留本气土(至于丑刑未未刑戌戌刑丑之说,是指但凡此两者相见便产生“刑去余气 留本气”的效应,土越刑越旺,并非前者去刑后者,(刑 去余气即余气所代表的五行减力而易于受灾耳)丑未戌相刑的条件:丑未戌相刑之力符于土的三合局 大于其他三会、三合的力量,小于辰戌丑未土局,但命局岁运必须有戊己土透干,如无,则只有刑之意而无刑之事 ,如在命局、岁运中出现与其他合局共支情况,都必须让位于相刑局。如果命局中刑局成立,岁运中再出理一支或两支则为 岁运引发。命局中有一支或两支,岁运组成三支者为丑未戌刑构成,如果命局岁运各出现一支组成相刑者吉凶 最 明显。丑未龙支相见称为相冲,其力相当于土的六合局,但必须丑未的一支所载之干为己土,如无载干己土不作冲 论,辰戌冲则必须两支之载干之一是戊土,无者也不作论冲未戌、戌丑相见,不作冲也不论合,有戊己土透干则作 土有强根论。
丑未戌相刑吉凶:以命局对土的喜忌而论吉凶,如果丑未戌相刑天干不透戊己土,命主以土为喜则凶,以土为忌则吉。如果相刑成功有土透干,与其他干论生克,均与同性之干生克力量相同论(因相刑之干吸收了地支之本气 )。
另:若丑未戌三支并见,三干无戊己土透出,地支有 三合六合成功,则以三合六合成功论,不论相刑,但如果岁运中有戊己土透干则论刑不论合。 寅巳申相刑最为复杂,这里的相刑将有相克、相生、 相合、相冲之意;如再把他配上天干将有一百二十五种;
在这里我们把他归纳为木旺、火旺、金旺三大类分别解释 :
⑴.寅巳相刑火旺:
滴天髓称寅刑巳为寅木生巳火之意,我们还知道寅午 半火局,为火旺,那么寅巳相刑也就是寅巳半合火局的意思。故寅巳相刑也为火旺。和寅午半合一样,也要有一支 火透干方可(即丙寅与巳或丁巳与寅)才能构成寅巳相刑 。
⑵.巳申相刑有三种
①.相生之意:巳为金长生之地,申为金之禄,巳申相刑土旺生金,即巳与申相刑时若有一支天干透土(戊申与巳、己巳与申)即为土旺生金的意思,这时金旺可以刑去寅木,但巳申相刑有相生之意时必须天干有庚辛金透出才能算金旺;
②.一般指在构成寅巳相刑的基础上,巳再与申相刑 则火旺刑去申金;
③.相合之意:巳申相刑水旺乃六合之一,相刑(相 合)两支必须有一支天干透水(即癸巳与申、壬申与巳)水旺即生木;巳申相刑合化水本为六合,但构成寅巳申相 刑的条件下,申不冲寅寅不冲申
⑶.寅申相刑
寅申相刑实为相冲,木旺寅可以去刑申,金旺申可以去刑寅,知道了相刑的条件,就可以正确的判断吉凶,但寅申相刑并不是循环无终止。实际是寅巳相刑构成了火旺条件,那么就可以去刑申,如果构成水旺就可以去克火,水还可以生木。要准确准确判断寅巳申相刑的吉凶,首先 要搞清寅巳申相刑在什么情况下火旺,在什么情况下水旺 ,在什么情况下金旺,根据相刑后各个五行的衰旺对命局的影响,判断吉凶。 《滴天髓》称刑之义无可取,如亥与亥刑、辰与辰刑、酉与酉刑、午与午刑“本支见本支,自谓同气,何以相刑”这一段话只要我们理解“本支见本支,自谓同气”是 多、旺的意思,这个本气如果是喜用神者刑则吉,如果是忌神刑则凶。
辰、午、酉、亥自刑是亥见亥刑、辰见辰刑、酉见酉 刑、午见午刑;非四字齐全才刑。
自刑也有吉有凶,自刑不仅仅是多了一个地支,同时 因为自刑把余气刑去(本气旺的意思)这样的命局就会显得偏枯。
自刑也是有条件的,也要相刑之本气透干,方能发辉相 刑的效果,自刑是以命局对自刑五旦的喜忌而论吉凶的。
亥与亥刑、辰与辰刑、酉与酉刑、午与午刑,自刑之 同一五行要在木柱透干则构成自刑,否则自刑不成功。但三支自刑,只要在命局或岁运流年有同一五行透干则自刑 成功。自刑无远近之分,自刑若和合局同时出现则以自刑为主,苦自刑和合局同一气则合局和自刑可以同时存在。 如巳午未三会火局、寅午戌三合火局与午午自刑,申酉戌三会金局、巳酉丑三合金局与酉酉自刑;亥子丑三会水局 与亥亥自刑可以同时存在,而申子辰三合水局应让位辰辰自刑,寅卯辰三会木局必须有三辰自刑方能打破三会木局 ;亥卯未三合木局应让位亥亥自刑。自刑天干同一五行受
克者或地支两支相冲者则不以刑论。
看下面的介绍
1、《三命通会》作者为明朝进士万民英。该书在汉族传统命理学的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官方地位,而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其著作《三命通会》《星学大成》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万民英(1521辛巳年——1603癸卯年),字汝豪,号育吾,其先祖为江夏人。明永乐年间,祖父万义由御史贬为戍大宁都司卫,居易州城内,明嘉靖二十八年中举,二十九年中进士,先后任河南道监察御史、福建兵备参议等职。当时,倭寇屡犯福建,万民英奉命守泉州,他恪尽职守,身先士卒,骁勇善战,屡战屡捷。万民英性情耿直,因直言得罪权贵,由此遭陷害,借机扶母灵柩回故里,从此远离仕途,隐居三十多年。他建乡学,收弟子,热衷慈善与教育,李时新等二十几名弟子都有所建树。每年都搭粥棚救济四方百姓。编著有《易经会解》、《三命通会》、《星学大成》、《兰台妙选》、《荫符经》、《相字心经》刊行于世。另有《道德经解》、《宗教易简录》、《言志漫稿》、《菊花谱》等著作收藏于家。卒于明万历癸卯年,享年82岁,葬于西高村西,状元朱之蕃(荏平人)撰碑文;探花赵锵(易县人)篆碑额;榜眼刘思中(清苑人)书丹。易县博物馆存有其墓志铭。《三命通会》共十二卷,前九卷分列了十天干,每天干以日为主,以月为核心时为辅,定人吉凶,后三卷记载了大量的平古歌赋极具实际操作指导意义。该书在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是汉族传统命理学习者不可不看的一本书。 该书总结了八字推命术二百多年发展的历史,撷取其中的精华,摒弃了一些繁琐无稽的说法,使八字推命的体系更加完备,八字推命术至此达到理论的巅峰。《三命通会》的体系和构成上以正宗古命法和财官格局命法为主,是空前绝后的八字命理学的集大成之作。万氏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无论十神、格局、神煞、纳音论命,都有其道理和应验性,关键是能否掌握各自的精髓和运用方法,所以他作为一个历史的传承者继承了先贤的经典论命法。全书共十二卷,后三卷收录了很多经典赋文使之得以广泛流传。该书和《渊海子平》、《星平会海》、《御定子平》、《子平真诠》并称为传统命学五大名著。是传统命学之正脉,而非当今所流行的以任铁樵《滴天髓》,余春台《穷通宝鉴》为理论的五行强弱旺衰平衡调候扶抑伦命体系。很多学者用《滴天髓》《穷通宝鉴》的理论去理解和白话注解《三命通会》是偏离命学正路的。(http://tiebabaiducom/p/4304432904)
2、《渊海子平》由宋代徐大升依据东海徐子平先师论命成果而编著。是八字命理学的宗祖之作,也是八字算命术必习的经典名著,该书是以财官印食伤等格局将命运层次分为三六九等的第一书。若是论及以往名师圣贤,决断生死当属鬼谷子先师的纳音论命法,论富贵贫贱应首推徐子平先师的子平财官格局法,人们为了纪念徐子平等先贤在算命术上的贡献,又把算命术统称为子平术。(http://tiebabaiducom/p/4260485816)
《渊海子平》,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地论述四柱命理学的著作,是宋代徐升根据当时命学大宗师徐子平的论命方法记录下来的。可以说《渊海子平》是四柱命理学的开山立派之作,所以四柱命理学就此被称为“子平八字”。学习命理到不同阶段的学者,对此书都有不同的印象,初学者仅认为它是一本简单的概念介绍书,中级读者多注重此书大量论命歌赋的技法运用,其实此书非出自一人之手,乃集合成书前历代的命理精华,经徐子平在实践检验中进行扬弃,而保留下来的精华读本。书中多次提出“灵活、变通地论命”这一符合辩证法规律的思想,在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上达到了无法超越的高度。真正称得上“后之言命学者,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如江河日月,不可废者。”
3、《神峰通考》是古代汉族传统命理学著作。四柱八字命理古籍之一,被称为但凡研究八字算命者必看的命理古籍资料,在命理学术界中其地位非常之高。原名为《神峰张先生通考命理正宗辟谬大全》为明朝神峰子张楠所著。是命理学十大古籍名著之一。
神峰通考原名《神峰张先生通考命理正宗辟谬大全》为明朝神峰子张楠所著。作者张楠是中医郎中,细究和研用子平命学四十余年,此书是他晚年七十多岁时才写的,可以说是积几十年实战经验心血结晶,与野鹤老人晚年所写六爻巨著《增删卜易》的情形有些相似。神峰通考一书在结构体系上继承了《渊海子平》的传统子平论命体系,同时作者也结合自己的经验心得立有 动静说、盖头说、六亲说、病药说、雕枯旺弱损益长生八法说、人命见验说等,而且作者用非常直白的语言对许多子平经典古歌赋进行了注解,令当今学者研读起来非常容易理解,是学习传统子平不可多得的佳作。神峰通考和《渊海子平》《三命通会》《星平会海》《子平真诠》为传统子平命理学五大名著。是传统子平格局命理之正脉。(http://tiebabaiducom/p/4255874425)
4、《穷通宝鉴》是汉族传统命理学著作。由清代的余春台将江湖旧籍《拦江网》加以整理、归纳而成。该书以阴阳五行为经、月令为纬,辅以寒暖调候,以官为首、以财为次。《穷通宝鉴》在命理学界拥有相当高的地位,被称为“子平之模范”,其根本原因在于:八字共有约五十二万种变化,而学命的人一直想找到一种简捷的方法可以概括所有的命例,而《穷通宝鉴》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形式,如“某日干生于某月,干透或支藏某某物,即为富贵或贫贱”,就像是一部命学字典,只要按图索骥,既省时又省力。由于该书是根据实际操作中总结而来的,所以肯定有相当的应验性,但若以此为标准,则就大大地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穷通宝鉴》在讲述命局层次高低上是很有启发性的,如“寒木向阳,丙胜于丁”、“水滋甲木,癸优于壬”等等的细分。(http://tiebabaiducom/p/4255055322)
5、滴天髓一书自古为命学家尊为瑰宝,该书相传为京国撰,刘诚意注。清道光年间,士人任铁樵探研数十载,增注阐微,分篇诠释。并以时人命造,实例验证。时人争相以为蓝本,探究天地阴阳,测算五行八字,卜问祸福吉凶,惜失传百余年,未能传播,民国年间,始发现浙江海宁陈氏手抄秘本,从而得以重新面世。
"出门要向天涯游,何事裙钗恣意留。不管白雪与明月,任君策马朝天阙。
原注:本欲奋发有为者也,而日主有合,不顾用神,用神有合,不顾日主,不欲贵而遇贵,不欲禄而遇禄,不欲合而遇合,不欲生而遇生,皆有情而反无情,如禄钗之留不去也。
日主乘用神而驰骤,无私意牵制也;用神随日主而驰骤,无私情羁绊也。足以成其大志,是无情而有情也。"
本书是命理爱好者的高级读物。
滴天髓应该是民间某个命理师或者命理爱好者所作,有点背离了传统命理思路。命理是需要传承的,不方便传承的东西必然容易消失,不好把握也不容易传承下去。而格局命理才是方便继承和传承的,三命通会就是在格局理论上进行了升华,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这么说,《三命通会》就相当于命理大辞典。
本文2023-08-05 11:52:0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