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石颗粒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排石颗粒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家基本药物 4 概述 5 排石颗粒的药典标准 51 品名 52 处方 53 制法 54 性状 55 鉴别 56 检查 57 含量测定 57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72 标准曲线的制备 573 测定法 58 功能与主治 59 用法与用量 510 规格 511 贮藏 512 版本 6 排石颗粒的中药部颁标准 61 拼音名 62 标准编号 63 处方 64 性状 65 鉴别 66 检查 67 含量测定 68 功能与主治 69 用法与用量 610 规格 611 贮藏 7 排石颗粒药品说明书 71 药品名称 72 药品汉语拼音 73 剂型 74 性状 75 排石颗粒的主要成份 76 排石颗粒的药理作用 77 排石颗粒的功能主治 78 排石颗粒的用法用量 79 注意事项 710 专家点评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排石颗粒 1 拼音

pái shí kē lì

2 英文参考

paishi granule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aishi kel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排石颗粒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910 79 排石颗粒 颗粒剂 5g(无糖) 袋 28 中成药部分 911 79 排石颗粒 颗粒剂 20g 袋 21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排石颗粒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连钱草、车前子(盐水炒)、关木通、徐长卿、石韦、瞿麦、忍冬藤、滑石、茼麻子、甘草[1]。具有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的功效。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石淋,症见腰腹疼痛、排尿不畅或伴有血尿;泌尿系结石见上述证候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载有排石颗粒的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排石颗粒的药典标准。

5 排石颗粒的药典标准 51 品名

排石颗粒

Paishi Keli

52 处方

连钱草、盐车前子、木通、徐长卿、石韦、忍冬藤、滑石、瞿麦、茼麻子、甘草

53 制法

以上十味,取连钱草156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0(50℃)的清膏,备用;取剩余的连钱草及其余车前子等九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4 (5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适量,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0(5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取清膏喷雾干燥,加蔗糖适量制成颗粒;或取清膏加蔗糖及其他辅料适量,制粒,干燥,制成1000g;或取清膏加糊精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250g(无蔗糖),即得。

54 性状

本品为浅**至棕褐色的颗粒或混悬性颗粒(无蔗糖);气微,味甜、略苦或味微甜、微苦(无蔗糖)。

55 鉴别

取本品1袋,研细,加乙酸乙酯50ml,超声提取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4: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6 检查

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C)。

57 含量测定 57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无水芦丁对照品约2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无水芦丁02mg)。

57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各加50%甲醇至5ml,加5%亚硝酸钠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4ml,再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以相应的溶液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Ⅴ A),在5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73 测定法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取约5g或约1g(无蔗糖),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0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提取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空白对照。另精密量取2ml,置10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50%甲醇至5ml”起,依法立即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无水芦丁的量,计算,即得。

本品每袋含总黄酮以无水芦丁(C27H30O16)计,不得少于012g。

58 功能与主治

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石淋,症见腰腹疼痛、排尿不畅或伴有血尿;泌尿系结石见上述证候者。

59 用法与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或遵医嘱。

510 规格

(1)每袋装20g  (2)每袋装5g(无蔗糖)

511 贮藏

密封。

5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6 排石颗粒的中药部颁标准 61 拼音名

Paishi Keli

62 标准编号

WS3B348798

63 处方

连钱草     车前子(盐水炒)   关木通    徐长卿      石韦      瞿麦         忍冬藤    滑石      苘麻子     甘草

64 性状

本品为灰白色至浅棕色的片状无糖颗粒,味微甜、微苦;或为黄棕褐色 的有糖颗粒,味甜。

65 鉴别

(1) 取本品1袋,加乙醚100ml,置索氏提取器中提取3小时,取乙醚液, 蒸干,加无水乙醇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以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 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 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8)为展开剂, 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烘约5~7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 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 取本品1袋,加氯仿25ml,盐酸1ml,水浴回流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 残渣加无水乙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 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 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苯醋酸乙酯冰醋酸 (10:20:7: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置105℃烘约 5~7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66 检查

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I C)。

67 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12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 20mg,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振摇使完全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50ml,分别置 10ml量瓶中,各加50%甲醇至50ml,加5%亚硝酸钠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 10%硝酸铝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40ml,加50%甲醇至刻度, 摇匀,以第一管作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录V B),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 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取本品5包,研匀,精密称取 1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 20分钟,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5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 方法,自“加50%甲醇至50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 芦丁重量,计算,即得。 本品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无糖颗粒每 1g不得少于24mg;有糖颗粒每 1g不 得少于6mg。

68 功能与主治

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用于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症属下焦湿 热证者。

69 用法与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或遵医嘱。

610 规格

每袋装

(1) 5g

(2) 20g

611 贮藏

密封。

江苏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7 排石颗粒药品说明书 71 药品名称

排石颗粒

72 药品汉语拼音

Paishi Keli

73 剂型

每袋装:20g,5g(无糖型)。排石颗粒每袋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不得少于012g。

74 性状

排石颗粒为浅**至棕褐色的颗粒或混悬性颗粒(无蔗糖);气微,味甜、略苦或味微甜、微苦(无蔗糖)。

75 排石颗粒的主要成份

连钱草、车前子(盐水炒)、关木通、石韦、瞿麦、忍冬藤、滑石、苘麻子、甘草等。

76 排石颗粒的药理作用

主要有利尿、利胆排石、抗炎、镇痛、抑茵等作用。

77 排石颗粒的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石淋,症见腰腹疼痛、排尿不畅或伴有血尿;泌尿系结石见上述证候者。

78 排石颗粒的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或遵医嘱。

79 注意事项

服药宜多饮水,孕妇遵医嘱服用。

710 专家点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全草·《中医大辞典》·牛筋草 31 牛筋草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35 化学成分 36 牛筋草的药理作用 4 禾本科植物狗牙根的全革·《中医大辞典》·牛筋草 41 牛筋草的别名 42 来源及产地 43 性味 44 功能主治 45 化学成分 46 牛筋草的药理作用 5 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的全草·《全国中草药汇编》·牛筋草 51 拼音名 52 牛筋草的别名 53 来源 54 性味 55 功能主治 56 牛筋草的用法用量 57 摘录 6 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的全草·《中华本草》·牛筋草 61 出处 62 拼音名 63 英文名 64 牛筋草的别名 65 来源 66 原形态 67 生境分布 68 性状 69 化学成份 610 牛筋草的药理作用 611 性味 612 功能主治 613 牛筋草的用法用量 614 各家论述 615 摘录 7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牛筋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牛筋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牛筋草 1 拼音

niú jīn cǎo

2 英文参考

wire grass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goose grass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goosegrass herb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全草·《中医大辞典》·牛筋草

牛筋草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

31 牛筋草的别名

蟋蟀草、路边草、扁草、千斤草、牛顿草[1]

32 来源及产地

禾本科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Gaertn的全草。分布全国各地。[1]

33 性味

甘、淡,平[1]。

3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散瘀止血[1]。

①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风湿性关节炎,黄疸,肠炎,痢疾,淋浊,乳痈。煎服:9~15g。[1]

②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鲜草捣敷。[1]

35 化学成分

本品茎叶含异荭草素、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小麦黄素、牡荆素等[1]。

36 药理作用

牛筋草蒸剂对乙脑病毒有抑制作用[1]。

4 禾本科植物狗牙根的全革·《中医大辞典》·牛筋草

牛筋草为中药名,出自《河南中草药手册》,为《滇南本草》记载的铁线草之别名[1]。

41 牛筋草的别名

绊根草、马根子草、牛筋草、铺地草[2]

42 来源及产地

禾本科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 Pers的全革。广布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各地。[2]

43 性味

苦、微甘,平[2]。

44 功能主治

祛风活络,清热利湿,止血散瘀[2]。

①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黄疸,痢疾,脚气,水肿,小便不利,鼻衄,咯血,吐血,便血。煎服:15~30g。[2]

②治跌打损伤,臁疮,捣敷;外伤出血,研末撒[2]。

45 化学成分

本品含β谷甾醇及其D葡萄糖苷、棕榈酸[2]。

46 牛筋草的药理作用

提取液在体外试验,能增强人的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此植物可产生氰酸,牲畜食之,有时可发生中毒。[2]

5 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的全草·《全国中草药汇编》·牛筋草 51 拼音名

Niú Jīn Cǎo

52 牛筋草的别名

蟋蟀草、路边草、鸭脚草、蹲倒驴、牛顿草、千人踏

53 来源

为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Gaertn的全草。夏秋采,洗净晒干备用。

54 性味

甘、淡,平。

55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散瘀止血。用于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湿性关节炎,黄疸型肝炎,小儿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尿道炎;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狗咬伤。

56 牛筋草的用法用量

1~2两;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患处。

5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6 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的全草·《中华本草》·牛筋草 61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62 拼音名

Niú Jīn Cǎo

63 英文名

Goosegrass Herb

64 牛筋草的别名

千金草、千千踏、忝仔草、千人拔、椮子草、牛顿草、鸭脚草、粟仔越、野鸡爪、栗牛茄草、蟋蟀草、扁草、水牯草、油葫芦草、千斤草、尺盆草、路边草、稷子草、鹅掌草、野鸭脚菜、老驴草、百夜草

65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usine indica(L) Gaertn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挖,去或不去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66 原形态

牛筋草,一年生草本。根系极发达。秆丛生,基部倾斜,高1590cm。叶鞘压扁,有脊,无毛或疏生疣毛,鞘口具柔毛;叶舌长约1mm;叶片平展,线形,长1015cm,宽35cm,无毛或上面常具有疣基的柔毛。穗状花序27个,指状着生于秆顶,长310cm,宽35mm;小穗有36小花,长47mm,宽23mm;颖披针形,具脊,脊上粗糙;第1颖长152mm,第2颖长23mm;第1外稃长34mm,卵形,膜质具脊,脊上有狭翼,内稃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具狭翼。囊果卵形,长约15mm,基部下凹,具明显的波状皱纹,鳞皮2,折叠,具5脉。花、果期610月。

6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荒芜之地及道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全国。

68 性状

性状鉴别 根呈须状,黄棕色,直径051mm。茎呈扁圆柱形,淡灰绿色,有纵棱,节明显,节间长48mm,直径14mm。叶线形,长达15cm,叶脉平行条状。穗状花序数个呈指状排列于茎顶端常为3个,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皮层由46列薄壁细胞组成,中柱鞘纤维成环状排列,其外侧有约20个棱脊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状。中柱维管束散在,外韧型,具环管纤维。髓细胞呈类多角形,中部常萎缩而中空。

69 化学成份

茎叶含异荭草素(isoorientin),木犀草素7O芸香糖甙(luteolin7Orutinoside),小麦黄素(tricin),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5,7dihydroxy3',4',5'trimethoxyflavone),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xide),特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三色堇黄酮甙(violanthin)及3OβD吡喃葡萄糖基β谷甾醇(3OβDglucopyranosylβsitosterol)和6'O棕榈酰基3Oβ吡喃葡萄糖基β谷甾醇(6'Opalmitoyl3Oβglucopyranosylβsitosterol)。

610 牛筋草的药理作用

非洲民间用作利尿,祛痰剂,或治腹泻。

611 性味

甘;淡;凉

612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伤暑发热;小儿惊风;乙脑;流脑;黄疸;淋证;小便不利;痢疾;便血;疮疡肿痛;跌打损伤

613 牛筋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90g。

614 各家论述

1《百草镜》:行血,长力。

2《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消疝气。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强筋骨,治遗精。

4《闽东本草》:治小儿急惊,石淋,腰部挫伤,肠风下血,反胃,喘咳。

5《上海常用中草药》:活血补气。治脱力劳伤,肺结核。

615 摘录

目录 1 拼音 2 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果实·《中医大辞典》·阳桃 21 阳桃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归经 24 功能主治 25 化学成分 3 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果实·《中医大辞典》·阳桃 31 阳桃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归经 34 功能主治 35 阳桃的用法用量 36 化学成分 37 阳桃的药理作用 4 酢浆草科五敛属植物阳桃的根、枝、叶、花及果实·《全国中草药汇编》·阳桃 41 拼音名 42 阳桃的别名 43 来源 44 性味 45 功能主治 46 阳桃的用法用量 47 摘录 5 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果实·《中华本草》·阳桃 51 出处 52 拼音名 53 英文名 54 阳桃的别名 55 来源 56 原形态 57 生境分布 58 栽培 59 化学成份 510 性味 511 归经 512 功能主治 513 阳桃的用法用量 514 注意 515 各家论述 516 摘录 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阳桃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阳桃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阳桃 1 拼音

yáng táo

2 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果实·《中医大辞典》·阳桃

阳桃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1]。

21 阳桃的别名

五敛子、三敛子、三菍、杨桃、三棱子、酸五棱[1]。

22 来源及产地

酢浆草科植物阳桃Averrhoa carambola L的果实[1]。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有栽培[1]。

23 性味归经

甘、酸,寒[1]。入肺、胃、小肠经[1]。

24 功能主治

功在清热,生津,利水通淋[1]。

①治热病烦渴,风热咳嗽,咽喉痛,口疮,牙痛,小便不利,石淋,内服:煎汤,15~60g;生食或捣汁服,2~3枚[1]。

②鲜汁滴入耳内,治中耳炎[1]。

25 化学成分

鲜果肉含草酸、柠檬酸、苹果酸、蔗糖、果糖、葡萄糖和痕迹量脂肪[1]。果汁含4(1’,4’二羟基2’,2’,6’三甲基环己基) 3丁烯2醇的2OβD吡喃葡萄糖苷等种子含油37%[1]。

3 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果实·《中医大辞典》·阳桃

阳桃为中药名,出自《日用本草》,为《开宝重定本草》记载的猕猴桃之别名[2][1]。

31 阳桃的别名

藤梨、阳桃、羊桃、毛梨[2]。

32 来源及产地

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的果实[2]。分布长江以南各地[2]。

33 性味归经

甘、酸,寒[2]。入胃、肾经[2]。

34 功能主治

功在解热,止渴,通淋[2]。治烦热,消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呕吐,黄疸,痢疾,尿路结石,痔疮[2]。

35 阳桃的用法用量

煎服:30~60g[2]。

36 化学成分

本品含糖11%,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300mg%),猕猴桃堿(Actinidine)等[2]。

37 药理作用

猕猴桃多糖复合物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小鼠腹水癌及实体肝癌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减轻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有保肝作用[2]。

4 酢浆草科五敛属植物阳桃的根、枝、叶、花及果实·《全国中草药汇编》·阳桃 41 拼音名

Yánɡ Táo

42 阳桃的别名

五敛子、杨桃、三敛、三廉子

43 来源

酢浆草科五敛属植物阳桃Averrhoa carambola L,以根、枝、叶、花及果实入药。根、枝、叶全年可采;春末夏初采花;秋季采果。鲜用或晒干。

44 性味

根:酸、涩,平。

枝、叶:酸、涩,凉。

花:甘、平。

果:酸、甘,平。

45 功能主治

根:涩精,止血,止痛。用于遗精,鼻衄,慢性头痛,关节疼痛。

枝、叶: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用于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小便不利,产后浮肿,跌打肿痛,痈疽肿毒。

花:清热。用于寒热往来。

果:生津止咳。用于风热咳嗽,咽喉痛,疟母。

46 阳桃的用法用量

均为05~1两。

4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5 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果实·《中华本草》·阳桃 51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1《南方草木状》:五敛子,大如木瓜,**,皮肉脆软,味极酸,上有五棱,如刻出。南人呼棱为敛,故以为名。以蜜渍之,甘酢而美。出南海。

2《本草纲目》:五敛子,出岭南及闽中。其大如拳。其色青黄润绿,形甚诡异,状如田家碌碡。上有五棱如刻,起作剑脊形,皮肉脆软,其味初酸久甘,其核如柰,五月熟,一树可得数石,十月再熟。以蜜渍之,甘酢而美,俗亦晒干以充果食。又有三廉子,盖亦此类也。

52 拼音名

Yánɡ Táo

53 英文名

Fruit of Carambola

54 阳桃的别名

三廉、杨桃、五敛子、五棱子、山敛、三敛子、羊桃、泽挑、五敛、酸五棱、三棱子、木踏子、风鼓、鬼桃、杨梅桃、酸桃、蜜桃。

55 来源

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verrhoa carambola L

采收和储藏:89月果呈黄绿色时采摘,鲜用。

56 原形态

阳桃 乔木,高512m。幼枝被柔毛及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总叶柄及叶轴被毛,具小叶511枚,长约13cm;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6cm,宽约3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圆锥花序生于叶腋或老枝上,长约3cm;花萼5,红紫色,覆瓦状排列,长约3mm;花冠近钟形,白色至淡紫色,长约5mm,花瓣倒卵形,旋转状排列;雄蕊10,其中5枚较短且无花药,花丝基部合生;子房5室,具5棱槽,每室胚珠多数。浆果卵状或椭圆状,长58cm,淡黄绿色,光滑,具35翅状棱。花期78月,果期89月。

5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栽培于园林或村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58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高温湿润气候,不耐寒。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栽培种有甜杨桃和酸杨挑两种。用嫁接繁殖,砧木用酸杨桃,选甜杨桃的健壮枝条作接穗,切接或芽接法。嫁接南定植按行株距4m×5m或5m×5m开穴栽种。

田间管理 定植后经常除草松土。遇旱及时浇水。杨桃因每年从510月间要开花结果多次,故宜施追肥45次,每次要适当增施过磷酸钙。定植3年后要整枝修剪,去除弱枝、密枝、病虫枝等。结果后要设立支架防风。冬季要防冻。

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鸟羽蛾、黑点揭卷叶蛾为害。

59 化学成份

果实含挥发性成分,从中已检出178种化合物,其中含量大于l%的有:l二十三碳烯(tricos1ene)2140%,亚油酸(linoleic acid)1550%,十六碳酸(hexadecanoic acid)1230%,1二十五碳烯(pentacos1ene)1030 %,γ十二碳内酯(γdodecalactone)180%,3,7,11,15四甲基十六碳l,3,6,10,14五烯(3,7,11,15tetramethyhlexadeca1,3,6,10,14pentaene)140%,十四碳酸(tetradecanoic acid)120%,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diterbutyl4methylphenol)120%;起主要芳香作用的是57种酯类、9种内酯和一些类胡萝卜素前体化合物,有1,1,5三甲基6亚丁烯基4环乙烯(megastigma4,6,8triene)的4个异构体,顺式和反式1,1,5三甲基6(2丁烯基)5环己烯4酮(megastigma5,8[E]and[Z]-diene4one),1,1,5三甲基6亚丁烯基4环己烯3酮(megastigma4,6,8triene3one),1,1,5三甲基6亚丁烯基4己烯3醉(megastigma4,6,8triene3ol),2,2,6,7四甲基二环[4,3,O]壬1(9),4,7三烯[2,2,6,7teramethylbicyclo[4,3,O]nonal(9),4,7triene]及其异构体,顺式和反式茶螺烷(theiranes),倒紫罗酮(retroaionone)等;另含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六氢番茄烃(phytofluene),β胡萝卜素(βcarotene),ζ胡萝卜素,β隐黄素(βcryptoflavin),玉米黄素(mutaoxanthin),β阿朴8’胡萝卜醛(βapo8'carotenal),β隐黄质(βcryptoxanthin),叶黄素(lutein)和隐色素(βcrptochrome)等。尚含(1’S, 4E)2,3二氢止杈醇[(1’S,4E)2,3dihydroabscisic alcohol)]。果汁中含4(1’,4'二羟基2’,2’,6’三甲基环己基)3丁烯2醉2OβD吡喃葡萄糖甙[4(1’,4'dihydroxy2’,2’,6’trimethylcyclohexyl) but3en2ol2OβDglucopyranoside],维生素(vitamin)C 222272mg/100g,并含草酸(oxalic acid),枸橼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蔗糖,果糖,葡萄糖等。

510 性味

味酸、甘;性寒

511 归经

肺;胃经

512 功能主治

清热;生津;利水;解毒。主风热咳嗽;咽痛;烦渴;石淋;口糜;牙痛;疟母;酒毒

513 阳桃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鲜果生食,或饮。外用:适量,绞汁滴耳。

514 注意

《药性考》:多食冷脾胃,动泄澼。

515 各家论述

1《本草纲目》:主治风热,生津止渴。

2《岭南杂记》:能解肉食之毒。又能解岚瘴。

3《本草纲目拾遗》:脯之或白蜜渍之,不服水土与疟者皆可治。

4《岭南采药录》:止渴解烦,除热,利小便,除小儿口烂,治蛇咬伤症。

5《陆川本草》:疏滞,解毒,凉血。治口烂,牙痛。

6《广西中药志》:解酒毒,消积滞。

516 摘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广金钱草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原植物形态 10 采收与初加工 11 性味归经 12 功能主治 13 广金钱草的化学成分 14 广金钱草的药理作用 15 广金钱草制剂 16 广金钱草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162 来源 163 性状 164 鉴别 165 检查 1651 水分 1652 总灰分 1653 酸不溶性灰分 166 浸出物 167 含量测定 1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674 测定法 168 广金钱草饮片 1681 炮制 1682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1683 性味与归经 1684 功能与主治 1685 用法与用量 1686 贮藏 169 出处 17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广金钱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广金钱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广金钱草 1 拼音

guǎng jīn qián cǎo

2 英文参考

de odii styracifolii,herb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nowbelleaf tickclover herb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rba De odii (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nowbellleaf tickclover herb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广金钱草

广金钱草为中药名,出自《中药通报》1959,5(1):26,是《岭南草药志》记载的广东金钱草的别名[1]。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 odium styracifolium (O ) Merr 的干燥地上部分[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Herba De odii (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snowbellleaf tickclover herb (《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广金钱草的别名

铜钱草、落地金钱、广金钱草[1]。

落地金钱草、假花生、山地豆。

7 来源

广金钱草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 odium styracifolium (O ) Merr 的干燥地上部分[2]。

广金钱草为豆科植物金钱草De odium styracifolium (O eck) Merr的全草[1]。

8 产地

分布广东、广西、湖南、福建、云南、四川等地[1]。

主产广东。

9 原植物形态

半灌木状草本,高30~100cm。茎直立或平卧,密被**长柔毛。叶互生,小叶1~3,近圆形,长25~45cm,宽2~4cm,先端微缺,基部心形,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侧脉羽状;叶柄长1~2cm;托叶1对,披针形,长约08cm。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苞片卵状三角形,每个苞片内有花2朵;花萼钟开,萼齿披针形,长为萼筒的2倍;花冠紫色,有香气。荚果被短柔毛和钩状毛,荚节3~6。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于山坡、草地、灌丛中。

10 采收与初加工

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1 性味归经

广金钱草味甘、淡,性凉;归肝、肾、膀胱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2 功能主治

广金钱草具有清热去湿,利尿,排石的功效[1]。

广金钱草治湿热黄疽,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胆石症,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口腔炎,喉头炎,小儿疳积:煎服,15~30g(鲜品30~60g)[1]。

广金钱草治乳腺炎:捣烂外敷[1]。

13 广金钱草的化学成分

广金钱草含生物堿、黄酮甙、酚类、鞣质、氨基酸。

广金钱草含大豆皂苷Ⅰ、新西兰牡荆苷、广金钱草堿、羽扇豆醇等[1]。

14 广金钱草的药理作用

广金钱草提取液对麻醉狗能增加冠脉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并能增加脑、肾及下肢的血流量与尿量[1]。

广金钱草对麻醉狗有利胆作用[1]。

广金钱草所含黄酮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并可抗炎镇痛[1]。

广金钱草有益智作用[1]。

15 广金钱草制剂

石淋通片

16 广金钱草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广金钱草

Guangjinqiancao

DESMODII STYRACIFOLII HERBA

162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 odium styraci foLium,(O )Merr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163 性状

本品茎呈圆柱形,长可达Im;密被**伸展的短柔毛;质稍脆,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小叶1或3,圆形或矩圆形,直径2~4cm;先端微凹,基部心形或钝圆,全缘;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无毛,下表面具灰白色紧贴的绒毛,侧脉羽状;叶柄长1~2cm,托叶1对,披针形,长约08cm。气微香,味微甘。

164 鉴别

取本品粉末02g,加80%甲醇2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50%甲醇l0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金钱草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夏佛塔苷对照品,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7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u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一丁酮一甲酸(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申,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65 检查 1651 水分

不得过120%(附录ⅨH第一法)。

1652 总灰分

不得过110%(附录ⅨK)。

16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50%(附录ⅨK)。

166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50%。

16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1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一水(32:6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2nm。理论板数按夏佛塔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1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夏佛塔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75ug的溶液,即得。

1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100W,频率40kHz)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8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50%甲醇适量使溶解,转移至lOml量瓶中,加00%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6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夏佛塔苷(C26H28O14)计,不得少于013%。

168 广金钱草饮片 1681 炮制

除去杂质,切段,晒干。

1682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同药材。

1683 性味与归经

甘、淡,凉。归肝、肾、膀胱经。

1684 功能与主治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用于黄疸尿赤,热淋,石淋,小便涩病,水肿尿少。

1685 用法与用量

15~30g。

1686 贮藏

置干燥处。

169 出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海金沙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性味归经 10 海金沙的功效与主治 11 海金沙的用法用量 12 海金沙的化学成分 13 海金沙的药理作用 14 海金沙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142 来源 143 性状 144 鉴别 145 检查 146 性味与归经 147 功能与主治 148 用法与用量 149 贮藏 1410 出处 1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海金沙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海金沙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海金沙 1 拼音

hǎi jīn shā

2 英文参考

Japanese climbing fern spor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limbing fer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pora Lygodi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Japanese climbing fern spor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海金沙为中药名,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的干燥成熟孢子[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Spora Lygodi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Japanese climbing fern spore(《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海金沙的别名

左转藤灰[2]。

7 来源

海金沙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的干燥成熟孢子[1]。

海金沙为海金沙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eet的孢子[2]。

8 产地

海金沙主产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及陜西等地[2]。

9 性味归经

海金沙味甘、淡,性寒;入小肠、膀胱经[2]。

10 海金沙的功效与主治

海金沙具有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的功效,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小便淋沥涩痛,尿血,肾炎水肿[2]。

11 海金沙的用法用量

煎服,9~15g[2]。

12 海金沙的化学成分

海金沙含脂肪油及海金沙素(Lygodin)[2]。还含止杈酸、赤霉素A73的甲酯等[2]。

13 海金沙的药理作用

海金沙可使犬输尿管上段腔内压力增高,蠕动频率增加[2]。

14 海金沙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海金沙

Haijinsha

LYGODII SPORA

142 来源

本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的干燥成熟孢子。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叶。

143 性状

本品呈粉末状,棕**或浅棕**。体轻,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缝滑落。气微,味淡。

144 鉴别

(1)取本品少量,撒于火上,即发出轻微爆呜及明亮的火焰。

(2)本品粉末棕**或浅棕**。孢子为四面体、三角状圆锥形,顶面观三面锥形,可见三叉状裂隙,侧面观类三角形,底面观类圆形,直径60~85gm,外壁有颗粒状雕纹。

(3)取本品1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海金沙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45 检查

总灰分  不得过160%(附录Ⅸ K)。

146 性味与归经

甘、咸,寒。归膀胱、小肠经。

147 功能与主治

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148 用法与用量

6~15g,包煎。

149 贮藏

置干燥处。

1410 出处

目录 1 拼音 2 石龙子科动物石龙子的全体·《中医大辞典》·四脚蛇 21 四脚蛇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归经 24 功能主治 25 使用注意 26 化学成分 3 鳞目飞蜥科草绿攀蜥的全体·《全国中草药汇编》·四脚蛇 31 拼音名 32 四脚蛇的别名 33 来源 34 生境分布 35 性味 36 功能主治 37 四脚蛇的用法用量 38 摘录 4 鬣蜥科动物草绿龙蜥的全体·《中华本草》·四脚蛇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英文名 44 四脚蛇的别名 45 来源 46 原形态 47 生境分布 48 性味 49 归经 410 功能主治 411 四脚蛇的用法用量 412 摘录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四脚蛇 2 用到中药四脚蛇的方剂 3 用到中药四脚蛇的中成药 1 拼音

sì jiǎo shé

2 石龙子科动物石龙子的全体·《中医大辞典》·四脚蛇

四脚蛇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石龙子之别名[1]。 、

21 四脚蛇的别名

蜥蜴、四脚蛇、马蛇子[2]。

22 来源及产地

石龙子科动物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 (Gray)的全体[2]。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2]。

23 性味归经

咸,寒,有毒[2]。入肾经[2]。

24 功能主治

解痉,破结,行水[2]。

1治癫痫,瘰疬,石淋,乳腺癌[2]。内服:煅存性研末,1~15g[2]。

2治臁疮久不愈[2]。熬膏或浸桐油外搽[2]。

25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2]。

26 化学成分

本品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脂肪。脂肪中主含油酸[2]。

3 鳞目飞蜥科草绿攀蜥的全体·《全国中草药汇编》·四脚蛇 31 拼音名

Sì Jiǎo Shé

32 四脚蛇的别名

草绿龙蜥

33 来源

有鳞目飞蜥科草绿攀蜥Japalura flaviceps barbour et Dunn,以全体入药。

34 生境分布

四川。

35 性味

咸,寒。有毒。

36 功能主治

主治瘿瘤结核,瘰疬等。

37 四脚蛇的用法用量

1~2只,泡油或研末用。

3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4 鬣蜥科动物草绿龙蜥的全体·《中华本草》·四脚蛇 41 出处

出自《四川中药志》。

42 拼音名

Sì Jiǎo Shé

43 英文名

Lizard

44 四脚蛇的别名

公蛇

45 来源

药材基源:为鬣蜥科动物草绿龙蜥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palura flaviceps Barbouret Dun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后处死,鲜用或烘干。

46 原形态

草绿龙蜥,体长75mm左右,尾长约为体长的2倍。吻钝圆,吻长为眼径的15倍;鼻孔在鼻鳞的中央;鼻鳞、吻鳞与第1枚上唇鳞之间各介有23枚小鳞;鼓膜处覆以细鳞。头部鳞片大小不一,均具棱,颞部上方有数枚分散的锥鳞;背鳞小,体侧鳞更小;背脊鬣鳞起向后越小,至尾基部消失;鬣鳞两外侧有一纵行棱鳞,尾略侧扁,末端成鞭状;背腹鳞片均具棱,四肢的棱鳞较大。咽喉部有横沟褶,褶部的鳞细小,后肢前伸时可达眼后方,雄性在生殖季节有喉囊,鬣鳞发达。生活时体色斑纹有变异最常见者为草绿色或棕绿色;头部有56条深横纹;背部有45条宽横纹;四肢肯横纹;尾部有20余条深浅相间之环纹;腹面白色,喉部微带灰黑色纹。指、趾侧扁,各5指、趾端均具锐爪。

4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山边、路旁的草丛及乱石中以昆虫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48 性味

味咸;性寒;有毒

49 归经

肝;肾经

410 功能主治

解毒消瘿;软坚散结。主瘿瘤;结核;瘰疬未溃;痈肿疮毒

411 四脚蛇的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油浸或酒泡,涂敷。内服:焙研,每次12g。

412 摘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女科万金方》之益元散 41 方名 42 组成 43 功效 44 益元散的用法用量 45 加减 5 《宣明论方》卷十之益元散 51 方名 52 益元散的别名 53 组成 54 功效 55 益元散的用法用量 56 加减 57 用药禁忌 58 益元散的药理作用 59 益元散的临床应用 510 各家论述 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方之益元散 61 益元散的别名 62 组成 63 益元散的用法用量 64 功效与主治 7 益元散的药典标准 71 品名 72 处方 73 制法 74 性状 75 鉴别 76 检查 77 含量测定 771 朱砂 772 甘草 77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77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77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7724 测定法 78 功能与主治 79 用法与用量 710 贮藏 711 版本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益元散 益元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yì yuán sàn

2 英文参考

yiyuan powd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yiyuan s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益元散为方名,同名方剂约有3首。

中成药益元散的主要成分为滑石、甘草、朱砂[1]。具有清暑利湿的功效。用于感受暑湿,身热心烦,口渴喜饮,小便短赤。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益元散的药典标准。

4 《女科万金方》之益元散 41 方名

益元散

42 组成

当归、川芎、黄芩、陈皮、香附、白芷、甘草。

43 功效

《女科万金方》之益元散具有安胎之功效。

44 益元散的用法用量

坐蓐之月服之。

45 加减

如虚,加人参。

5 《宣明论方》卷十之益元散 51 方名

益元散

52 益元散的别名

太白散(《伤寒直格》卷下)

天水散(《伤寒标本》卷下)

六一散《伤寒标本》卷下)

神白散(《儒门事亲》卷十三)

双解散(《摄生众妙方》卷四)

本方加青黛,又名“若玉散”(见《证治准绳·类方》)。

53 组成

滑石六两,炙甘草一两[2]。

桂府腻白滑石6两,甘草1两(炙)。

54 功效

《宣明论方》卷十之益元散具有利小便,宣积气,通九窍六腑,生津液,去留结,消蓄水,止渴宽中,补益五脏,大养脾肾之气,安魂定魄,明耳目,壮筋骨,通经脉,和血气,消水谷,保元,下乳催生;久服强志轻身,驻颜延寿之功效。主治身热,吐利泄泻,肠澼,下痢赤白,癃闭淋痛,石淋,肠胃中积聚寒热,心躁,腹胀痛闷;内伤阴痿,五劳七伤,一切虚损,痫痉,惊悸,健忘,烦满短气,脏伤咳嗽,饮食不下,肌肉疼痛;并口疮牙齿疳蚀,百药酒食邪毒,中外诸邪所伤,中暑、伤寒、疫疠,饥饱劳损,忧愁思虑,恚怒惊恐传染,并汗后遗热劳复诸疾;产后血衰,阴虚热甚,一切热证,兼吹奶乳痈。

益元散功能清暑利湿[2]。治暑湿身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及三焦湿热,小便淋痛[2]。

55 益元散的用法用量

为细末,每服三钱,加蜜少许,温水调下,日三次[2]。

上为细末。每服3钱,加蜜少许,温水调下,不用蜜亦得,日3次;欲饮冷者,新汲水调下;解利伤寒,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下;难产,紫苏汤调下。

56 加减

加黄丹,名红玉散;加青黛,名碧玉散;加薄荷叶(末)1分,名鸡苏散。

57 用药禁忌

孕妇不宜服。

58 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显示益元散具有利尿、保护皮肤黏膜的作用[2]。

59 益元散的临床应用

①膀胱炎《福建中医药》(1965,6:2O):林某某,男,69岁。突感尿意急迫,排尿频繁,量少,滴沥难下,小腹部灼痛,诊断为急性膀胱炎。唇口红甚,舌苔黄浊,脉数有力,给六一散2两,冲开水600毫升,澄清,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4天痊愈。②晕厥《山西中医》(1987;2:29):张某某,男,48岁,厨师。1977年5月14日初诊。患者1年前用鳍刺刺伤右手食指,翌日全身不适,低热,右肢剧痛,纳呆、恶心、晕厥,经强心输液复苏。此后常无规律晕厥。患者面容憔悴,神情恐慌,右背及右腿外侧均见大小不等之绀斑十余块,大者如掌,小者似卵,质硬压痛,舌红有瘀点,诊为破伤中毒,毒瘀血分。遂予六一散200g,每次用绿豆水冲服10g,1日2次,10日后诸症缓解,又10日诸证痊愈。③泡疹《山西中医》(1987;2:30):雷姓女婴,8个月,因腹泄服西药后全身泛发泡疹,小豆样,疹周红润,伴咳嗽,低烧,舌红,指纹淡红浮现,小便淋沥不畅。遂予六一散30g,冲调徐徐凉饮,晚7时许服药,夜畅尿数次,翌晨泡疹全消,一切恢复正常。

510 各家论述

①《医方考》:滑石性寒,故能清六腑之热,甘草性平,故能缓诸火之势。②《成方切用》:滑石重能清降,寒能泄热,滑能通窍,淡能行水,使肺气降而下通膀胱,故能祛暑住泻,止烦渴而利小便也。加甘草者,和其中气,又以缓滑石之滑降也,其数六一者,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也。

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方之益元散 61 益元散的别名

辰砂六一散、辰砂益元散[2]。

62 组成

滑石180g,甘草30g,朱砂9g[2]。

63 益元散的用法用量

为细末,每服6g,温水送下[2]。

64 功效与主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方之益元散治暑热烦渴,惊悸多汗,小便不利[2]

7 益元散的药典标准 71 品名

益元散

Yiyuan San

72 处方

滑石600g、甘草100g、朱砂30g

73 制法

以上三味,滑石、甘草粉碎成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74 性状

本品为浅粉红色的粉末,手捻有润滑感;味甜。

7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块片无色,有层层剥落痕迹(滑石)。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品纤维(甘草)。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朱砂)。

(2)取本品2g,加盐酸1ml、三氯甲烷1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30~60℃)-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0:20:7: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约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6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B)。

77 含量测定 771 朱砂

取本品25g,精密称定,置250ml烧瓶中,加硫酸10ml与硝酸钾15g,缓缓加热使朱砂溶解,放冷,加1%硝酸溶液10ml,摇匀,冷却,用垂熔漏斗滤过,用1%硝酸溶液40ml分次洗涤漏斗和烧瓶,洗液并入滤液中,滴加1%高锰酸钾溶液至显粉红色(以2分钟内不消失为度),再滴加2%硫酸亚铁溶液恰至红色消失,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用硫氰酸铵滴定液(005mol/L)滴定。每1ml硫氰酸铵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5815mg的硫化汞(HgS)。

本品每1g含朱砂以硫化汞(HgS)计,应为35~42mg。

772 甘草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77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47:52: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甘草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77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甘草酸铵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流动相溶解并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相当于每1ml含甘草酸01959mg)。

77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流动相50ml,称定重量,密塞,超声处理(功率180W,频率42kHz)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流动相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772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甘草以甘草酸(C42H62O16)计,不得少于27mg。

78 功能与主治

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身热心烦,口渴喜饮,小便短赤。

79 用法与用量

调服或煎服。一次6g,一日1~2次。

710 贮藏

密闭,防潮。

711 版本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