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有多少件?北京故宫的文物占全国的多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6收藏

全国文物有多少件?北京故宫的文物占全国的多少?,第1张

北京故宫大约1/6, 但是如果蒋先生没把珍宝运台那大概有1/2 有一百多万件

最近两岸故宫开始互相官方访问与交流, 相关之议题也成为群众之焦点, 大家有兴趣的是台北故宫馆藏偏向哪一方面呢与北京故宫又有什麼不同呢

当初挑选装箱运至台湾的文物, 著重具有在中华文化延续性的文物, 也就是著重在各朝历代的重要文物。但由於时间以及载运船只不足, 因此大件器物大多舍弃不带。也因此大件器物成为北京故宫的特色比如大禹治水玉山以及磁王等。

然,台北故宫带走的器物,以当时的博物学来说, 皆多为上上等。比如:

在书画方面, 当时记载於宣和画谱, 石渠宝笈, 秘殿珠林 中几乎当时国民政府所能拿到的全部的宋元以及重要绘画皆装运至台湾,至於有些留在宫中的,则大多为来不及清点或是在当时有争议的书画, 比如徽宗的听琴图。在青铜器方面, 当时选择自两晋、隋唐、宋、元、明、清代, 历代王朝交替而传下来的传世国器以及重要史料价值的河南出土文物装运至台湾。在瓷器方面选择在该种类中最为精美的,比如红宝石僧帽壶就是当时最好的红宝石宣德款瓷器, 再比如当时所能找到依据”埏埴流光测”中记载的23件汝瓷全都带来了台湾。所谓“天下名瓷,汝窑为魁”, 如果汝窑是瓷器中的第一的话那这件收藏於台北故宫的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就是汝瓷中第一了, 因为她是现存汝磁中唯一完美无暇 几乎看不到显著开片的北宋汝瓷。 此外台北故宫当时著重在年代较久远的宋代五大名窑,因此五大名窑几乎重要作品悉数都运到了台湾。而之后的元代以及明代清代希珍瓷器,比如元朝青花, 成化斗彩, 万历五彩的最精美作品, 特别是康雍乾三代最重要的瓷器-珐琅彩瓷, 当时皇宫中只剩下460几支, 其中460件被带到了台北故宫。

再器物方面(当时仅简单分为这几类) 著重在点集中有记载的器件, 比如乾隆钦定《西清砚谱》所收载之中华古砚正谱为二百方、另有附录者为四十方,总计为二百四十方。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95方。或是皇宫御用珍玩(比如多宝阁), 或是具有特别难得雕刻技法(比如痕都斯坦玉器), 这是种一器一色 薄胎如蝉翅的玉器, 乾隆诗云:「西昆率产玉,良匠出痕都。」痕都斯坦玉精品,原均集中於北京紫禁城内乾清宫暖阁内与圆明园殿座之中。乾清宫於乾隆归政前,被一场大火烧得精光。圆明园则在八国联军时被毁, 因此所有现存古籍善本所提及的痕都斯坦玉精品当时几乎全都到了台北故宫。

所以早期有人说北京故宫有宫无宝, 台北故宫有宝无宫, 但是北京故宫经过这数十年来从全国各地徵集以及许多海内外人士的无私捐献, 加上许多考古挖掘, 馆藏文物回到了180几万件, 如果扣除瓷器标本破片, 以及不完整的器物, 或不具历史价值的文物, 精品部份大约有30万件, 这大概与台北故宫近70万件扣除后大约30万件差不多。所以单看一个部分都是不全的。在分类方面, 由於当时清朝才灭亡不过20年因此当时带走时认为清宫的服饰是不重要的, 但现在却恰恰成为北京故宫宝贵并引以为傲的收藏, 再比如当时没来得及运走的明清官窑, 也成为北京故宫重要的收藏,这与台北故宫宋代五大名窑的收藏架构起完整的中华瓷器历史。自解放以来, 北京故宫大肆收购了扬州八怪等明末清初时期的画家。恰好与台北故宫收藏唐宋书画成为互补。所以不论台北故宫还是北京故宫好。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两个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ㄧ, 台北故宫在1960被世人称为世界4大博物馆(有人称为5大, 因为考量冬宫多为18世纪以后文物, 古代文物远不如台北故宫因此难以比较), 而北京故宫被称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之ㄧ。罗浮宫, 大英博物馆, 大都会博物馆都是从其他国家掠夺文物, 而馆藏文物多非自己国家文物的非单一式博物馆。但是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却是全世界公认第一(实在难分轩轾)的单一式的博物馆。都是世界级最伟大的博物馆之ㄧ。

没有方正宋刻本秀楷简体word。

方正宋刻本秀楷是方正字库开发的一种楷书字体,以宋代古籍刻本为原型而设计开发。方正宋刻本秀楷包括了简体和繁体。中国古代的雕版印刷术发展到宋代时已非常成熟、发达,字体以楷书为主,有鲜明的书卷气息及工具特征。

宋刻本秀楷是方正字库以宋代古籍刻本为原型而设计开发的一款字体,适合横排及竖排。在竖排情况下,如果字的重心左右平稳,而高低不齐,不会影响到最后的阅读效果,而在横排情况下,视线会随着字的重心高低起伏,会影响阅读体验。

宋刻本秀楷从设计初期就注重字的重心问题,力求在横排情况下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宋刻本秀楷尽可能忠实地表现出雕版字体的手工痕迹,看上去虽然不尽规整,却平添几分灵气;虽然有些稚拙,却颇显质朴和纯真。

以口字旁为例,“吹”字与“吸”字的口字旁不尽相同,这与两字的结构不同有关,但同时也体现雕版字体的灵活性与质朴性。XP、Win7用户,将下载好的字体复制到C:\WINDOWS\Fonts,字体就会自动安装。

2022年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而上海博物馆官宣了2023年六大重量级特展,上海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和时间也出来了,详情见下文,快来看看有没有你期待的展览吧!

1、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

2022年12月17日—2023年1月1日

上海博物馆第三展览厅

为庆祝建馆七十周年,上海博物馆将再次打开秘藏数十载的缂丝瑰宝《莲塘乳鸭图》,为民所共赏,这是朱克柔所缂唯一一件巨幅传世作品,是极为稀见的中华瑰宝。朱刚,字克柔,尤善缂丝绘画作品,独创“朱缂法”。本幅缂丝画以院体画风的春夏间生趣盎然的莲塘实景画为底稿。全幅缂丝彩色丰富,层次分明,丝缕细密适宜,技法高超,花卉虫鸟惟妙惟肖,堪称古往今来缂丝绘画之杰作。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原为庞元济(1864—1949)旧藏,其后人在1952年捐赠后入藏上海博物馆。

2、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2023年1月17日—2023年5月7日

此次重磅展览是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的第二个展览,献礼上海博物馆馆庆7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有史以来举办的最强阵容的欧洲美术史展览。

展览将以教科书式的方式,通过精选52件/组展品完整呈现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后印象派的欧洲绘画史,横跨400多年的美术史。展品中囊括了各个时期的巨匠名作,包括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卡拉瓦乔、伦勃朗、马奈、莫奈、梵高等。

3、玉兔精灵: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

2023年1月18日—2月26日

上海博物馆大厅及中国历代绘画馆

2023年是癸卯兔年,上海博物馆将于春节期间举办“玉兔精灵”兔年迎春特别展览。展览以上海博物馆5件兔形象馆藏文物为主,包括西周双兔车衡饰、唐白釉兔、元水晶兔、清禹之鼎《侍女三兔图》轴以及清玉兔支神,并向山西博物院和衢州市博物馆分别借展晋侯墓地青铜兔尊以及史绳祖夫妇合葬墓出土的南宋青玉兔镇纸,以飨广大观众。

南宋青玉兔镇纸(衢州市博物馆藏)

兔在古代有祥瑞、机敏的美好寓意。此次迎春展文物的品类多样、造型丰富,或坐或伏,须毛毕现,宛如活灵活现、憨态可掬的“兔精灵”。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的青铜兔尊、水晶兔等在兔类题材的文物中都属少见,水晶兔更是发现自上海松江区的圆应塔地宫。

4、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暂定名)

2023年4月—7月

上海博物馆第二展览厅

宋元时期,文化发达,典籍宏富,堪称中国典籍发展的黄金阶段。依托于手写传抄、雕版刷印以及刻石拓印,中华文明在宋元时期得到了广泛地传承和长足地发展。

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宋元古籍,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首批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上海博物馆预定于明年4月把馆藏宋元古籍60余部呈现给国内外的广大观众。这也是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举办的古籍专题特展。展览分三个板块,分别展示写本、刻本、拓本三种类型的宋元古籍。

5、与时偕行:金石传拓的技艺(暂定名)

2023年4月—7月

上海博物馆第三展览厅

金石是中国历史中一种重要的文献载体之一,记录有大量珍贵史料。为保存、研习、交流其中的内容,中国的古老智慧演化出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复印技术:传拓技艺。历经时代变化许多金石原件早已消失破损,通过传拓留存下来的拓本资料为我国历史文化留存和传承做出着重要的贡献。本展以传拓技艺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通为主题,分为“文化传承的实用技艺”,“拓墨入画的艺术表现”和“金石传拓的传承保护”三部分,以上海博物馆藏品为主要内容,同时借展上海图书馆多件珍贵藏品,共计50余件。相信能为观众带来一次增进对传拓技艺了解的独特体验。

6、“何以中国”系列第二展“长江下游早期文明大展”(暂定名)

2023年7月—10月

上海博物馆第一展览厅

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展览系列的第二展将聚焦距今5800年至4300年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为代表的第一个文明发展高峰中最伟大的成就。展览计划汇聚长三角三省一市各大博物馆、考古机构珍藏的出土文物,带领观众穿梭时光,走近凌家滩、东山村、良渚、福泉山等著名考古遗址,领略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艺术的魅力,讲述中国自己的“文明”故事。这也是国内首次以展览的形式系统地呈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丰硕成果。

宋朝时的中国是一个相当激扬的时代。

经济极其发达,甚至还出现大量资本主义萌芽的迹象

当时中国十万户以上的城市有40个。帝都汴京和临安继长安,洛阳和南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4,第5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

而同时期的西欧城市(包括伦敦、巴黎、法兰克福)规模在中国都只能算是小型的县城。二者完全没有类比的可能性

具体事项可以参考如下

    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

  烂。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安静,只有中国的城市人流拥动、欢歌笑

  语。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

    

    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以上的超大城市。11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

  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的首都

  有一百五十万人。一千年前中国的城市规模的超过二十万人口的有六个,十万人以上的城市

  有四十六个。一千年前的中国城市就已经有施药局、慈幼局、养济院、漏泽园等福利设施,

  这是城市高级现代化的特征。一千多年前欧洲很乱很穷很落后,美洲未开发、非洲很原始。

  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不是一倍而是十

  几倍。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13世纪世界除中国以外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巴格达,城市规模在三十至五十万之间。西

  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威尼斯只有十万人口。欧洲14世纪的伦敦也只有四万人,巴黎有六万

  人。而中国13世纪杭州、苏州、成都都是超过百万以上的大城市。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

  有多大?13世纪欧洲最富裕地方的意大利威尼斯人有幸来到泉州,不禁感慨中国城市是光明

  之城。13世纪西方最富裕地方的意大利威尼斯人有幸见到杭州,不禁感慨中国城市是天上的

  城市,认为杭州是世界上最优美最高贵的城市。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不

  是一倍而是十几倍。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正朝着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一千多年前西方最富裕地方的意大

  利威尼斯人见着中国的商船不仅感慨:“中国的商船也是人们能够想象出的最大的船只,有

  的有6层桅杆,4层甲板,12张大帆,可以装载1000多人。这些船不仅拥有精确得近乎奇迹般

  的航线图,而且,它们还拥有几何学家以及那些懂得星象的人,还有那些熟练运用天然磁石

  的人,通过它,他们可以找到通往陆上世界尽头的路,对于他们的天赋,愿上帝受到赞

  美。”一千多年前意大利人见着中国的面条后,于是他们发明了今天的意大利面条。一千多

  年前意大利人见着中国的冰激凌后,于是今天他们认为自己发明了冰激凌。一千多年前的中

  国如果有中国人环游了世界,今天有谁知道呢?

    

    一千多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业年产就达一百二十五万吨,这是个什么感念?公元1788年

  欧洲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钢铁业年年产才有七万六千吨。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不是一点半

  点,不是几倍而是十几倍。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中国11世纪开始使用纸币,而欧洲17世纪后才开始使用纸币。公元1661年,瑞典才发行

  纸币,成为欧洲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一千多年前中国的货币比今天的美元、欧元要坚挺吃

  香,中国的钱币物超所值。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是最会做买卖的,宋朝人用泥土(把泥土烧成瓷器)就轻易换来大批

  金银珠宝。一千多年前中国人用高科技换取原材料、资源,一千多年后的中国人靠出卖廉价

  的劳动力与资源生存。一千多年前的中国人都很值钱,中国的工匠是世界各国急需的人才,

  是世界的宝。一千多年前中国人用高科技挣钱,一千年后的中国靠低廉的劳动力挣钱。

    

    一千年前中国人会自豪的说:“我幸福,因为我是人,而不是动物;是男人,而不是女

  人;是中国人,而不是蛮族人;我幸福,因为我生活在全世界最美好的城市洛阳。”一千年

  后的中国人没有这样的自信。

    

    一千年前的中国的教科书这样写:“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皇帝)之私有

  也”,一千年后的中国的教科书这样写 :“没有一党,就没有新中国”。一千年前的中国

  的老师告诉学生们:“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皇帝)之私有也”,一千年后的中国

  的教师却告诉学生们:“没有一党,就没有新中国”。一千年前的中国的学生沐浴着民主的

  熏陶,一千年后的中国的学生灌输着奴化的教育。

    

    一千年前的中国有人敢对最高统治者说:“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

  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 ,一千年后的中国却没有人敢说“天下者,中国之天

  下,祖宗之天下,精英、百姓、三军之天下,非一党之天下” ,一千年后的中国没有人敢

  说“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党之私有也”……

    

    一千年前全世界都是封建的愚昧的只有中国出现了民主的曙光,一千年后全世界都是民

  主的自由的只有中国是专制的落后的。一千年后的中国人却无耻的认为一千年前的中国落

  后,一千年后的中国人却的无知嘲笑一千年前的中国封建……

    

    一千年前的中国已经摆脱前代沉迷于异族的宗教,以外国宗教为自己国教的状态。一千

  年前的中国自产的宗教儒教、道教大放光芒,远远压过外国盛行的佛教、教、基督

  教。这是国家文化强大民族自信的表现,一千年前的中国人自信得一塌糊涂。

    

    一千年后的中国以西方被淘汰不入流的学说为自己的宗教,一千年后的中国抨击、狂骂

  着一千年前中国自产的辉煌学说。一千年后的中国人不自信得一塌糊涂。

    

    一千年前的中国农业、商业、制造业、手工业、娱乐业都是世界最发达的,一千年前的

  中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是世界第一。一千年前的中国各方面都遥遥领先于

  世界,一千年前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当之无愧叫中国。一千年前的中国经济、政治、科

  技、工艺、文化、娱乐、学术、数学等等都是世界第一,即使是军事也是数一数二。一千年

  后的中国什么是世界第一?人口?一千年后的中国各方面都落后于世界,一千年后的中国早

  已不是世界的中心,还无愧的叫着中国。

    

    一千年前的中国不幸生在世界野蛮的时期,一千年后的中国幸运的处在世界文明的时

  代。一千年后的中国人无知的认为一千年前的中国丢了他们的脸,一千年后的中国人不知道

  自己的祖先的伟大,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祖先。一千年后的中国人歌颂着野蛮、歌颂着掠夺、

  歌颂着杀害自己祖先的人……

    

    一千年后的西方人说:“一千年的中国经济总量最高时候占当时世界的百分之八十。”

  一千年后的中国人震惊的说:“这怎么可能?”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一千年后

  的中国人怎么能知道?……

    

    一千年前的中国人不是一千年后的中国人,一千年前的中国不是一千年后的中国……

    

    

    注: 一千年前的中国代指宋朝时的中国

部分参考书目:

    

    《光明之城》(意)德安科纳

    《马可 波罗游记 》(意)马可 波罗

    《白银资本》(德)德安德烈 贡德 弗兰克

    《全球通史》(美)斯塔夫理阿诺斯

    《鸟瞰中国千年史》孙隆基

    《中国人口史》葛剑雄教授主编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马正林

    (宋朝古籍史料不列……)

《南宋行暮》(虞云国)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h26yIykSyHe4fevOila4Q

 提取码:tiau      

书名:南宋行暮

作者:虞云国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9

页数:364

内容简介:宋史专家虞云国  细描南宋帝国政治生态,把脉帝制中国专制痼疾

暗弱的君上,酷烈的党禁,轻率的战争,专擅的政治,污浊的吏风

患有精神疾病的皇帝如何能君临天下,他又该如何谢幕?

一代权相韩侂胄,为何要罢官朱熹,平反岳飞?

富有批判精神的理学如何在愈演愈烈的思想整肃中争得正统,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从更广阔的历史视野来审视宋光宗、宋宁宗的统治:蒙古铁骑西征、南侵,无往不胜,西辽、花剌子模覆灭,西夏、金朝、高丽乞和但南宋却完全缺乏现实危机感。后人读史至此,不能不为南宋扼腕和忧心。

在某种意义上,每一个帝王就是他统治下那个时代的缩影。历史人物研究作为整个史学研究的有机构成部分,较之制度史、经济史等专业性很强的课题,其研究成果具有最广泛的读者覆盖面。本书选取宋光宗、宋宁宗两位知名度并不高的帝王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展示了南宋中期的政治社会问题,也分析了光宁两朝南宋走向衰微的历程和原因。

近20年前,我已拜读虞云国先生《宋光宗 宋宁宗》的传记。深感此书是佳作,既有深入的研究和剖析,文笔流畅,又有颇强的可读性,具体分析了一个时代的专制政治,且有若干深刻的警句,耐人寻味。现在作者经过认真的增补和修订,撰成新作《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其水平又上一层楼,突出表明了作者学识的进展,反映了其深邃的史家眼光和道义责任感。

——王曾瑜(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宋史研究会原会长)

作者简介:虞云国,浙江慈溪人,生于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宋代历史与文献的研究。

撰有《宋代台谏制度研究》《细说宋朝》《宋光宗宋宁宗》等专著;编撰《程应镠先生编年事辑》;主编《宋代文化大辞典》《中国文化史年表》;整理标校《文献通考•四裔考》等宋元古籍十余种。

近年文史随笔编为《敬畏历史》《放言有忌》《从陈桥到厓山》《水浒乱弹》《书砦梁山泊》《三声楼读记》等。

《南宋行暮》(虞云国)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7wbw    

书名:南宋行暮

作者:虞云国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9

页数:364

内容简介:

宋史专家虞云国  细描南宋帝国政治生态,把脉帝制中国专制痼疾

作者简介:

虞云国,浙江慈溪人,生于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宋代历史与文献的研究。

撰有《宋代台谏制度研究》《细说宋朝》《宋光宗宋宁宗》等专著;编撰《程应镠先生编年事辑》;主编《宋代文化大辞典》《中国文化史年表》;整理标校《文献通考•四裔考》等宋元古籍十余种。

近年文史随笔编为《敬畏历史》《放言有忌》《从陈桥到厓山》《水浒乱弹》《书砦梁山泊》《三声楼读记》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