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中记载的鬼都怕桃木,难道桃木真能"除鬼辟邪"?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中国古籍中记载的鬼都怕桃木,难道桃木真能"除鬼辟邪"?,第1张

在中国古籍中,通常记载着鬼怕桃木,如《南华真经》曾言:“插桃木于门上,令孩童不惊,让鬼邪不敢入。”又如《太平御览》引《典术》记载:“桃者,五木之精也……桃木之精气在鬼门,制百鬼。”意思是桃木可以制服并杀百鬼。

而现在的影视剧中,用桃木做成的剑都是道长捉鬼除怪的标配工具,具有奇效。鬼怪只要一见到桃木,便不敢近身;倘若被桃木刺中,轻则重伤难愈,重则魂飞魄散。可见,在古籍中和影视剧中的鬼,的确怕桃木。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受中国古代神话的影响。

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3000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怪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仙,名叫神荼和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折桃木为武器,痛打他们,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因为鬼一见到桃木,就会想起被神荼、郁垒痛打的经历,所以对桃木十分畏惧。

后来民间便有了鬼怕桃木的传说,桃木也成了驱鬼利器。除了这个传说,其实还有一个故事能阐述鬼为什么都怕桃木。这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宗布神。何为宗布神?其实就是“羿射九日”中的后羿,据《淮南子·诠言训》中记载到:“棓,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

意思是后羿为了不让自己的箭术失传,便收了逢蒙为徒。逢蒙学了几年后,认为天下比自己箭术高的人只有师傅后羿,就起了杀心。后来逢蒙找了个机会,用桃木将后羿给锤杀了。后羿死后,天帝念他劳苦功高,便封他为宗布神,统领三界所有鬼怪。

因为后羿是被桃木所杀,所以鬼非常怕桃木。桃木可杀鬼王,当可避鬼。变成宗布神的后羿经常在一颗桃树下,牵着一只老虎,每个鬼都要前去检验。布神一闻,如果是好鬼,便放行,倘若是恶鬼的话,就会被虎吃掉。

因为在古代,人们都将鬼视为灾害和邪祟。既然鬼怕桃木,桃木能驱鬼杀鬼,古人自然认为桃木能镇灾避邪。那桃木能镇灾避邪,这是真的吗?《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桃弧棘矢,以除其灾”。用桃木做弓做箭放在家中,可以震慑鬼邪,去除灾害。

又据《太平御览》引《典术》记载:“桃者,五木之精也,古压伏邪气者,此仙木也……故今做桃木剑以压邪,此仙术也。”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这样写到:“桃味辛气恶,故能厌邪气。”所以,桃木能镇灾避邪,在古人眼里是真的。但现代的科学对此说法表示怀疑。

正因为桃木在古人眼里有如此神奇的功效,所以被他们称之为仙木,也被叫做“降龙木”、“鬼怖木”,是中国古代用途最为广泛的伐邪制鬼,镇灾避邪的材料,在我国民间文化和信仰上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关于桃树的来源,还有一个神话故事——夸父追日。在他追日期间,因渴得要命,便跑到黄河去喝水,黄河的水不够喝,他又赶到渭河。渭河的水也喝干了,还是不解渴。他又往北方的大湖赶。但还没来得及赶到大泽,就在半路上渴死了。

夸父死的时候,丢掉了手里的拐杖,拐杖落下的地方,变成了一片桃林。夸父的身躯变成了一座大山,称为夸父山。

正邪相争的发病机理:

人体就像一个国家一样,国家安全对外依靠强大军队,防御敌人入侵;对内靠公安局、法院,防止坏人破坏。

人体中也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在"协同作战",主要防御病菌、病毒入侵。这支庞大的"军队"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等,与数量高达100万亿个的各种微生物(其中主要是"益生菌",也称"有益菌")。

益生菌分布在我们的口腔、鼻腔、皮肤、胃肠等器官,总重约1271克。而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自身的体细胞约有10万亿个,才是它的十分之一。是这些微生物,与我们的肌体形成微观的生态(简称"微生态"),才使人体具备了那些神奇的自动功能。它们在人诞生一两小时之后双歧杆菌就开始在人体内繁殖,与人体细胞共生,并伴随人的一生,从而保卫人体健康。它们与人体细胞交换物质、能量,甚至互相传递遗传信息,从而与人体形成了共生互益的微生态平衡。有益菌对人体的益处,主要功能有防止病菌病毒进入、分解毒素、调节细胞平衡、消除临床应激、制造营养、增强免疫、刺激生长以及形成生物拮抗等生理作用。而中医所说的"正气",主要是指这些有益微生物。只不过,当时没有显微镜,看不见这些有益菌,只好将有益菌称为"正气"、将有害菌称为"邪气"。不仅人体的健康安全要依赖这些有益菌与人体共生共存,而且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各种氨基酸、核酸、乳酸以及数千余种"酶"也要依靠这些有益菌来分泌合成。而不是今天的化工厂,人体内产生的毒素也靠这些有益菌来分解。显微镜的问世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医学把它定义为人体第十三大生理系统。这是大自然母亲赐予人类的,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由此可见,人体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一个与有益菌相依为命的"共生体"。有益菌群就是保护人体细胞的国防军。这个拥有100万亿个有益菌组成的,对有害菌极具杀伤力的庞大部队,能在人体内所有的黏膜上形成菌膜屏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不让病菌病毒占位,使其不能定植,不能繁殖,五脏六腑从根本上避免了发炎、糜烂、穿孔、黏膜脱落等各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而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等是第二道防线,即内部防线。主要防止内部的安全问题,它与"国防军"相互配合、调节机体平衡、共同保卫身体健康安全。

如何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治"未病"的途径不止一条,但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只能是积极补充有益菌,以恢复人体的微生态平衡,恢复人体自身的第十三大生理系统功能。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一切事物之成毁,关键在于自身的强健与否,正如孟子所说"人必自诲,而后人诲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毁,而后人伐之。"只有让我们建设起强大的"人体国防军"才能不畏惧任何来犯之敌。

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探求疾病的性质、病变部位、病势的轻重、机体反应的强弱、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各种辨证的总纳,也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的共性,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作用。

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都可以归纳于八纲之中。疾病总的类别,有阴证、阳证两大类;病位的深浅,可分在表在里;阴阳的偏颇,阳盛或阴虚则为热证,阳虚或阴盛则为寒证;邪正的盛衰,邪气盛的叫实证,正气衰的叫虚证。因此,八纲辨证就是把千变万化的疾病,按照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阴与阳这种朴素的两点论来加以分析,使病变中各个矛盾充分揭露出来,从而抓住其在表在里、为寒为热、是虚是实、属阴属阳的矛盾,这就是八纲的基本精神。

一、表里

表里是说明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一般来说,皮毛、肌肤和浅表的经属表;脏腑、血脉、骨髓及体内经络属里。表证即病在肌表,病位浅而病情轻;里证即病在脏腑,病位深而病情重。

(一)表证

表证是病位浅在肌肤的证候。一般为六*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后,邪留肌表,出现正气(卫气)拒邪的一系列症状,多为外感病初起阶段。表证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和病情轻的特点。常见于外感热病的初期,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起阶段。

主证: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舌苔薄白,脉浮为基本证候,常兼见四肢关节及全身肌肉酸痛,鼻塞,咳嗽等症状。表证通常是邪气比较轻浅的表现。由于外邪有寒热之分,正气抗御外邪的能力有强弱不同,表证又分为表寒、表热、表虚、表实证。

1表寒证

主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明显,无汗,流清涕,口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病机:寒邪束于肌表或腠理,人体正气起而抗之,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邪气侵犯体表经络,致卫气营血运行不畅,故头身肢体酸痛。正邪相争于表,故脉浮。

2表热证

主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喉疼痛,有汗,流浊涕,口渴。舌质稍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病机:风热之邪侵袭肌表,故发热重,恶寒轻。热邪犯卫,腠理失司,则汗外泄。热伤津而口渴。热邪在表,故脉浮数。

3表虚证

主证:表证而恶风,恶寒有汗。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而无力。

病机:体质素虚,卫阳不固,故恶风,汗出,脉浮而无力。

4表实证主证:发热,恶寒,身痛,无汗。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有力。

病机:邪盛正不衰,邪束肌表,正气抗邪,肌表汗孔固密,故发热恶寒而无汗,脉浮而有力。

辨别表寒证与表热证,是以恶寒发热的轻重和舌象、脉象为依据。表寒证是恶寒重发热轻,表热证是发热重恶寒轻;表寒证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表热证舌苔薄白而不润,脉浮数。

此外,风寒之邪可以郁而化热,由表寒证变成表热证;外邪侵入肌表后容易入里化热,表寒证(或表热证)可以转化为里热证。

辨别表虚证与表实证,结合病人体质,以有汗无汗为依据。表实证为表证而无汗,年轻体壮者多见;表虚证为表证而有汗,年老体弱或久病者多见。

(二)里证

里证是与表证相对而言,是病位深于内(脏腑、气血、骨髓等)的证候。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表证进一步发展,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而成;二是外邪直接入侵内脏而发病,如腹部受凉或过食生冷等原因可致里寒证;三是内伤七情、劳倦、饮食等因素,直接引起脏腑机能障碍而成,如肝病的眩晕、胁痛,心病的心悸、气短,肺病的咳嗽、气喘,脾病的腹胀、泄泻,肾病的腰痛、尿闭等。里证的临床表现是复杂的,应当详细分析病因,判断疾病发生的部位。外感病中的里证还需结合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而内伤杂病中,则以脏腑辨证为主。里证要注意辨别里寒、里热、里虚、里实。

辨别表证与里证,多依据病史的询问,病证的寒热及舌苔、脉象的变化。一般来说,新病、病程短者,多见于表证;久病、病程长者,常见于里证。发热恶寒者,为表证;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者,均属里证。表证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见舌边尖红;里证常有舌苔的异常表现,脉浮者为表证,脉沉者为里证。

(三)半表半里证

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介于表里之间而出现的既不同于表证,又不同于里证的证候,称为半表半里证。

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目眩。舌尖红,苔黄白相兼,脉弦。

病机: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互有胜负,故寒热往来。邪犯半表半里,胆经受病,故胸胁胀满,口苦。胆热而肝胃不和,故心烦,目眩,欲呕,不思饮食。

(四)表里同病(表里夹杂)表里同病是指表证和里证在同一个时期出现。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初病既见表证又见里证;二是发病时仅有表证,以后由于病邪入里而见里证,但表证未解,也称为表里同病;三是本病未愈,又兼标病,如原有内伤,又感外邪,或先有外感,又伤饮食等,也属表里同病。治疗原则为表里双解。

二、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是用以概括机体阴阳盛衰的两类证候。一般来说,寒证是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表现的证候,热证是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表现的证候。

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辨别寒热是治疗时使用温热药或寒凉药的依据,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一)寒证

寒证是感阴寒之邪(如寒邪、湿邪)或阳虚阴盛、脏腑阳气虚弱、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可分为表寒证和里寒证。表寒证已以表证讨论,这里所指为里寒证。

主证:畏寒,形寒肢冷,口不渴或喜热饮,面色白,咳白色痰,腹痛喜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病机:阳虚阴盛,病邪寒化,故畏寒肢冷;脾胃寒冷,故腹痛喜暖,阳气不振而脉沉迟。

(二)热证

热证是感受阳热之邪(如风邪、热邪、火邪等)或阳盛阴虚、脏腑阳气亢盛和阴液亏损、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可分为表热证和里热证。表热证已在表证讨论,这里所指为里热证。

主证:发热,不恶寒,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咳痰黄稠,腹痛喜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数。

病机:阳热偏盛,故发热喜凉,热伤津液而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热盛故见脉数。

(三)实热与虚热

由于感受热邪所形成的实热证,与机体阴液亏损或机能亢进所致的虚热证,其临床表现及治则都是不尽相同的。

实热证与虚热证的鉴别:

实热证:发病急,病程短。高热,怕热,大汗出,神昏谵语,甚则发狂。烦渴引饮,咳吐黄稠痰、脓痰,或咳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厚,脉洪数。热邪炽盛多由热邪壅滞引起。

虚热证:发病缓慢,病程长。低热,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干,但饮不多。痰少,痰黏或痰带血丝。大便量少,小便黄、量少。两颧绯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阴液亏耗,阴虚阳胜,这类证候多因阴虚而阳气相对亢盛导致的。

(四)寒热真假

在疾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危重阶段,可以发现一些“寒极似热”、“热极似寒”的假象,临床上把本质是热证而表现为寒象的叫“真热假寒”,本质是寒证而表现为热象的叫“真寒假热”。这种情况往往表示疾病比较严重。如果不能抓住本质,就会被假象所迷惑而致误诊、误治。

真寒假热:如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常见身热,两颧潮红,躁扰不宁,苔黑,脉浮大等,表面上看似有热象,但病人却喜热覆被,精神萎颓淡漠,蜷缩而卧,舌质淡白,苔黑而润,脉虽浮大但无力。为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其本质仍是寒证,故称“真寒假热”。治疗上要温里回阳,引火归元。

真热假寒:即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如热性病中毒较重时,可见表情淡漠,困倦懒言,手足发凉,脉沉细等,粗看好似寒证,但又有口鼻气热,胸腹灼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干,脉虽沉细,但数而有力。为阳热内郁不能外达,本质是热证,故称“真热假寒”。治疗上应清泻里热,疏达阳气。

一般来说,寒、热的表象属标,是一种假象;内、里的寒、热属本,是它的本质。

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或体征判断,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综合观察,尤其是寒热、口渴不渴、面色、四肢温凉、二便、舌象、脉象等几方面更为重要。即畏寒喜热为寒,发热、怕热喜冷为热;口淡不渴为寒,口渴喜饮为热;面色红为热;手足厥冷多为寒,四肢烦热多为热;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为寒,小便短赤、大便燥结为有热;舌淡苔白为寒,舌红苔黄为热等等。从寒证与热证的比较可以看出:寒证属阴盛,多与阳虚并见;热证属阳盛,常有阴液亏耗的表现。

三、虚实

虚实是辨别人体的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纲。一般而言,虚指正气不足,虚证便是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而实指邪气过盛,实证便是由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若从正邪双方力量对比来看,虚证虽是正气不足,而邪气也不盛;实证虽是邪气过盛,但正气尚未衰,表正邪相争剧烈的证候。辨别虚实,是治疗采用扶正(补虚)或攻邪(泻实)的依据,所谓“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一)虚证

虚证的形成,或因体质素弱(先天、后天不足),或因久病伤正,或因出血、失精、大汗,或因外邪侵袭损伤正气等原因而致“精气夺则虚”。

主证: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失禁,舌少苔或无苔,脉虚无力等。

临床上由于气、血、阴、阳不足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由于脏腑的不足造成各脏腑的虚证(如肺气虚、心血虚、肝阴虚、脾气虚、肾阳虚等)。下面说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证候及治则。脏腑的虚证在脏腑辨证中讨论。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鉴别:

气虚:面色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声低懒言,自汗,纳少,舌淡胖,脉无力。气短,乏力,动则气急等症明显,脉虚无力。

阳虚:畏寒,形寒肢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迟。

血虚:消瘦,头晕,目眩,失眠,心悸,脉细。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手足麻木,口唇指甲淡白,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阴虚:低热或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舌红绛,质瘦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从上可以看出:气虚和阳虚,属阳气不足,故临床表现相似而都有面色白,神疲乏力,自汗等症状,但二者又有区别,气虚是虚而无“寒象”,阳虚是虚而有“寒象”——怕冷,形寒肢冷,脉迟等。血虚和阴虚属阴液不足,故临床表现相似而都有消瘦、头晕、心悸、失眠等症状,但二者又有区别,血虚是虚而无“热象”,阴虚是阴液亏损不能约束阳气而导致阳亢,故为虚而有“热象”——低热或潮热,口干,咽燥等。

(二)实证

实证的形成,或是由病人体质素壮,因外邪侵袭而暴病,或是因脏腑气血机能障碍引起体内的某些病理产物,如气滞血瘀、痰饮水湿凝聚、虫积、食滞等。

临床表现由于病邪的性质及其侵犯的脏腑不同而呈现不同,其特点是邪气盛,正气衰,正邪相争处于激烈阶段。常见症状为高热,面红,烦躁,谵妄,声高气粗,腹胀满疼痛而拒按,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或有瘀血肿块、水肿、食滞、虫积,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

辨证虚证与实证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从发病时间上,新病、初病或病程短者多属实证,旧病、久病或病程长的多属虚证;从病因上,外感多属实证,内伤多属虚证;从体质上,年轻体壮者多属实证,年老体弱者多属虚证;从临床症状与体征上,参考鉴别如下。

虚证与实证鉴别:

虚证:面色白、苍白、萎黄无华,神疲乏力,声低懒言,隐痛喜按,舌淡苔白或少苔,脉虚无力。

实证:面红烦躁,谵语,声高气粗,剧痛拒按,舌红,苔黄厚腻,脉实有力。

四、阴阳

阴阳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是八纲的总纲,即将表里、寒热、虚实再加以总的概括。

《类经阴阳类》说:“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指出了证候虽然复杂多变,但总不外阴阳两大类,而诊病之要也必须首先辨明其属阴属阳,因此,阴阳是八纲的总纲。一般,表、实、热证属于阳证,里、虚、寒证属于阴证。阴证和阳证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等已述于表里、寒热、虚实六纲之中。但临床上,阴证多指里证的虚寒证,阳证多指里证的实热证。

(一)阴证

阴证是体内阳气虚衰,阴偏盛的证候。一般而言,阴证必见寒象,以身畏寒,不发热,肢冷,精神萎靡,脉沉无力或迟等为主证。由脏腑器官机能低下,机体反应衰减而形成,多见于年老体弱或久病,呈现一派虚寒的表现。

(二)阳证

阳证是体内阳气亢盛,正气未衰的证候。一般而言,阳证必见热象,以身发热,恶热,肢暖,烦躁口渴,脉数有力等为主证。由脏腑器官机能亢进而形成,多见于体壮者、新病、初病,呈现一派实热的表现。阴证与阳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参考如下:

阴证: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力,萎靡不振,舌质淡而胖嫩,舌苔白而润滑。

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气短。饮食减少,喜温热,口不渴,口淡无味,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或少。疼痛喜按,身寒足冷,脉沉,细、涩、迟、弱、无力。

阳证:面色潮红或通红,狂躁不安,口唇燥裂,舌质红绛,舌苔厚,甚则燥裂,或黑而生芒刺。语声高亢,烦而多言,甚则狂言,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口苦,喜凉,烦渴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疼痛拒按,身热足暖,脉浮,洪、滑、数、实而有力。

(三)亡阴与亡阳

亡阴与亡阳,是疾病过程中的两种危险证候,多在高热、大汗不止、剧烈吐泻、失血过多而有阴液或阳气迅速亡失的情况下出现,常见于休克病人。亡阴亡阳虽属虚证范围,但因病情特殊,且病势危笃,又区别于一般虚证。

亡阴与亡阳的临床表现,除原发疾病的各种危重症状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汗出。但亡阴之汗,汗出热而黏,兼见肌肤热,手足温,口渴喜饮,脉细数疾而按之无力等阴竭而阳极的证候;亡阳之汗,大汗淋漓,汗凉不黏,兼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阳脱而阴盛的证候。由于阴阳是互根的,阴液耗竭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阳气衰竭则阴液无以化生而枯竭,所以亡阴与亡阳的临床表现难于截然割裂,其间可迅速转化,相继出现,只是有先后主次的不同而已。亡阴亡阳的鉴别如下:

亡阴:汗热,味咸而黏。尚温畏热。面色潮红,全身灼热,烦躁,昏迷,气促,渴喜冷饮,舌红绛而干,脉细数疾而按之无力或虚大。

亡阳:汗冷,味淡不黏。厥冷畏寒。面色淡,全身发凉,淡漠,昏迷,气微,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白滑润,脉微细欲绝或浮而空。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八纲辨证的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的区分并不是单纯的、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而是错综复杂、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归纳起来,八纲之间存在着“相兼”、“夹杂”、“转化”的关系。

(一)相兼关系

“相兼”即指两个纲以上的症状同时出现,如外感热病初期,见有表证,还须进一步辨其兼寒或兼热,故可分为表寒证和表热证;久病多虚证,当进一步辨其属虚寒证或虚热证。相兼证的出现,不能平均看待,而是有主次和从属关系,如表寒、表热证都是以表证为主,寒或热从属于表证,治疗当以解表为主,分别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虚寒、虚热证都是以虚证为主,寒或热也从属于虚证,治疗时当以补虚为主,分别用补阳或滋阴的方法。至于表里相兼时,以何证为主,须看具体病情而定。

(二)夹杂关系

“夹杂”即指病人同时出现性质互相对立的两纲症状,如寒热夹杂、虚实夹杂、表里夹杂病(习惯上叫表里同病)。另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假象,如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等,所以,在辨证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全面分析,去伪存真,抓住本质,以免造成误诊、误治,延误病情。

(三)转化关系

“转化”即指某一纲的症状向其对立的一方转化。表里之间、寒热之间、虚实之间、阴阳之间既是相互对立的,又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外感风寒见恶寒发热、头痛等表寒证,若因病情发展或治疗不当,则病邪可由表入里,病变性质可由寒转热,最后由表寒证转化为里热证;实证可因误治、失治等原因,致病程迁延,虽邪气渐去,而正气亦伤,逐渐转化为虚证,虚证可由于正气不足,不能布化,以致产生痰饮或水湿、气滞或血瘀等实邪,而出现种种实证。转化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辨证时必须随时审察病机的转变,及时诊断治疗,避免疾病向恶化方向发展,促进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

八纲辨证运用时,首先辨别表里,确定病变的部位;然后辨别寒热、虚实,分清病变性质,了解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最后可以用阴阳加以总的概括。

总之,八纲辨证是对疾病从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方面归纳、分析而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虽然它还要和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结合起来才能使诊断趋于完善,但它是各种辨证的基础,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八纲各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一定条件而转化。表证传里为病热加重,里证出表为病势向愈;热证变寒证、实证变虚证多为正不胜邪,寒证变热证、虚证变实证多为正气逐渐恢复。

八纲虽有各自不同的见证,但很少是单纯的、孤立的,而是存在着“相兼”、“夹杂”的复杂关系,有时还会出现“假象”,因此,在辨证过程中,要认真地调查研究,连贯起来进行思索,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及时掌握疾病的转化,这样才能有中肯的分析、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恰当的治疗。

受访专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隋博文

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身体感觉到寒冷时,有时添加少许衣物便能够很快缓解,而有时即便穿上最厚的衣服,仍会感觉异常寒冷。中医理论中,前者称为“畏寒”,后者称为“恶寒”。应对这两种症状表现,中医针、药、食疗“各有千秋”。

畏寒与恶寒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隋博文指出,畏寒和恶寒是同一症状在人体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两种反应的中医名称。二者皆为怕冷,从程度上来说,畏寒相对较轻,恶寒相对较重。

引起畏寒的病因有两种,第一种是风寒之邪侵袭机表后导致。因寒主收引,风寒袭肺就会让人感觉到冷,常见于风寒感冒,或是晨起锻炼受凉等情况。此时少量添加衣物便能够起到隔绝寒冷,阻止风寒之邪侵袭的作用。第二种是由于阳气不足、卫阳不固,阳气不能温养肌肤而自觉怕冷。常见于阳气虚弱的老年人,因此能看见夏天年轻人已是背心短裤,老年人却依然长衣长裤。同时还可见于虚胖和久病病后的人群,久病损伤脏腑功能,使得阳气虚弱不能温煦腠理,出现怕冷、喜温食的症状。此时添加衣物可防止体内阳气过多、过快宣散,还可多喝温水,增加热量的摄入缓解寒冷。中医保健方法可通过按摩合谷、神阙、足三里、气冲、劳宫、涌泉、大椎、命门、肾俞等穴位来调节畏寒。同时,在关元穴、足三里和大椎等穴位上做艾灸治疗,可有效缓解长期畏寒怕冷的症状。除了穴位治疗,中医认为进食温阳之品,可以温阳益气,抵御寒邪,畏寒者可适量吃些羊肉、桂圆、韭菜、核桃、小米等加以食补。

而引起恶寒的病因除风寒之邪外,外感六*之邪——风、寒、暑、湿、燥、火皆可,邪气瘀于机表,使表中阳气不能温煦,则出现恶寒。古籍中记载:“恶寒者虽居密室帏幙之中,猛火近热之处,仍觉憎寒拘急,甚则毫毛毕直,鼓颌战傈……”说明恶寒者怕冷的感觉特别严重,即便多穿衣服,站在火源边上也会感到全身寒冷。并且,因正邪相争剧烈,邪气较盛,恶寒后期还会出现发热、寒颤的症状。同时,若机体阳虚较重时,即使外邪较轻,仍会导致比较明显的恶寒症状。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中医药学历史沿革

一、中医药学的起源

二、中医药学的发展

第二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三、恒动观念

第三节中医学的学科优势

一、医学模式的先进性

二、临床诊疗的系统性

三、护理养生的独特性

第四节中医学发展展望

一、中医学的现代化

二、中医优势的发掘

三、走向世界的中医学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

第一节脏腑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三、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精气血津液

一、精

二、气

三、血

四、津液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中医学的病理观

第一节病因

一、六*

二、疠气

三、七情

四、饮食

五、劳逸

六、继发病因

七、其他病因

第二节病机

一、正邪相争

二、阴阳失调

三、气机失常

第五章中医护理相关的诊法

第一节望诊

一、望神

二、望肤色

三、望形态

四、望斑疹

五、望小儿指纹

六、望舌

第二节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问诊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疼痛

四、问饮食与口味

五、问二便

六、问睡眠

七、问经带

八、问小儿

第四节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