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原文多少万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三国志原文多少万字?,第1张

20世纪70年代初,黄大受据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的殿本统计,陈寿本书为350,833字,裴注为322,643字(《三国志及裴注字数统计表》,载《三国志选注》,台北中正书局,1972年版卷首。转引自吴金华《三国志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95页)。

王廷洽根据中华书局陈乃乾校点本统计出《三国志》为366,657字,裴注为320,799字(《略谈〈三国志〉与裴注的数量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第3期)。

吴金华据百衲本统计,陈寿本书为368,039字,裴注为322,171字(《三国志校诂附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崔曙庭根据金陵活字本统计,《三国志》为367,327字,裴注为320,805字(《〈三国志〉本文确实多于裴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CSSCI(2012-2013)拟收录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

(经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共179种)

本目录根据中文社会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的来源期刊收录的原则方法经讨论后审定,拟收录25个大类的学术期刊179种,按学科代码顺序分类排列。更多信息可以关注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

学科名称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管理学

(10种) 1 科技管理研究 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2 中国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3 科学观察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4 现代管理科学 江苏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5 工业工程与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6 运筹与管理 中国运筹学会

7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8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中共中央党校

9 中国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10 上海管理科学 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

马克思主义

(1种) 1 毛泽东思想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哲 学

(3种) 1 逻辑学研究 中山大学、中国逻辑学会

2 周易研究 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

3 管子学刊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宗教学

(3种) 1 中国道教 中国道教协会

2 中国穆斯林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3 世界宗教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汉语类

(3种) 1 汉语学习 延边大学

2 当代修辞学 复旦大学

3 华文教学与研究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等

民族语言文字

(1种) 1 满语研究 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

外语类

(4种) 1 外语研究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3 上海翻译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

4 中国科技翻译 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

外国文学

(1种) 1 外国文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

(5种) 1 扬子江 江苏省作家协会

2 中国文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3 红楼梦学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文艺评论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5 创作与评论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艺术学

(10种) 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星海音乐学院

2 民族艺术研究 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等

3 艺术评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

5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

6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解放军艺术学院

7 中国音乐教育 人民音乐出版社

8 戏剧艺术 上海戏剧学院

9 装饰 清华大学

10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历史学

(4种) 1 古代文明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2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4 中国地方志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考古学

(5种) 1 华夏考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学会

2 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博物馆

3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

4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上海博物馆

5 中国历史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

经济学

(23种) 1 税务与经济 吉林财经大学

2 科技与经济 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3 农村经济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

4 工业技术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5 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出版社

6 技术经济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7 商业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8 消费经济 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

9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10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1 广东商学院学报 广东商学院

12 经济与管理 河北经贸大学

13 开放导报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14 中国发展观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5 经济研究参考 经济科学出版社

16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西安财经学院

17 调研世界 中国统计学会

18 生态经济 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19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20 中国流通经济 北京物资学院

21 国际经济合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2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23 财务与会计 中国财政杂志出版社

政治学

(16种) 1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天津行政学院

2 电子政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3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4 行政论坛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5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6 理论与改革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7 日本问题研究 河北大学

8 红旗文稿 求是杂志社

9 甘肃理论学刊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10 阿拉伯世界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

11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12 东南亚纵横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等

13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14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1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6 太平洋学报 中国太平洋学会

法学

(8种) 1 政法论丛 山东政法学院

2 北方法学 黑龙江大学

3 法律适用 国家法官学院

4 河北法学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省法学会

5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甘肃政法大学

6 中国刑事法杂志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7 中国海商法年刊 中国海商法协会

8 证据科学 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学

(4种) 1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2 青少年犯罪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

3 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社

4 社会保障研究 武汉大学

民族学与

文化学

(6种) 1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北方民族大学

2 黑龙江民族丛刊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

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民族大学

4 回族研究 宁夏社会科学院

5 民族教育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6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民族学院

新闻学与

传播学

(5种) 1 编辑学刊 上海编辑学会、上海文艺出版集团

2 传媒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3 新闻界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4 新闻与写作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5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版协图书评论协会

图书馆、文献

与情报学

(5种) 1 图书馆学研究 吉林省图书馆

2 现代情报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等

3 新世纪图书馆 江苏省图书馆协会、南京图书馆

4 高校图书馆工作 湖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5 四川图书馆学报 四川省图书馆协会

教育学

(14种) 1 中国远程教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高教发展与评估 武汉理工大学、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

3 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

4 教育科学研究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5 黑龙江高教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高教学会

6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

7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8 高校教育管理 江苏大学

9 思想教育研究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

10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

11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等

12 现代教育管理 辽宁教育研究院

13 思想理论教育 上海市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

14 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体育学

(3种) 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

2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

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

统计学

(1种) 1 统计教育(休刊) 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等

心理学

(2种) 1 应用心理学 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

2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人文经济地理

(3种) 1 地理研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国际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世界地理研究 中国地理学会

环境科学

(3种) 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

2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3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综合性

社会科学

(15种) 1 学术探索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 学术交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 社会科学家 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 西藏研究 西藏社会科学院

5 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6 理论月刊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7 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省社科联、省社会科学院

8 兰州学刊 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兰州市社科联

9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 科学·经济·社会 兰州大学

11 广西社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界联合会

12 理论与现代化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3 晋阳学刊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4 重庆社会科学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

15 中华文化论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高校综合

学报

(20种) 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通大学

2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北京联合大学

3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工业大学

4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天津大学

5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大学

6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杭州师范大学

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

8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

9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海大学

10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云南大学

1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

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交通大学

14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哈尔滨商业大学

15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大学

16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

17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

18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延边大学

19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北师范大学

20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农业大学

2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大学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2012年1月14日

杨琳,1961年9月生,甘肃临夏市人。1982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兼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杨琳 出生地 :甘肃临夏市 出生日期 :1961年9月 职业 :教师 毕业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为辞汇学、训诂学、文献学 人物经历,研究方向,主要贡献,著作,论文,文献研究,文化研究,获奖记录, 人物经历 1982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8年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史硕士研究生毕业。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兼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辞汇学、训诂学、文献学、文字学、文化语言学、民俗学等。 主要贡献 出版学术著作8部,发表论文240多篇。 著作 1 新型古代汉语(副主编) 巴蜀书社1993 2 语言与文化探幽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 汉语辞汇与华夏文化 语文出版社1996 4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5 小尔雅今注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6 古典文献及其利用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4;第2版,2010;第3版,2014 7 天津民俗(主编)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8 重阳 北京:三联书店2009 9 训诂方法新探 商务印书馆2011 10古代汉语(与董志翘共同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第2版,2014 11汉字形义与文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 一 语言文字研究 1风马牛不相及又一解 语文学习1987:2 2 《说抱薪救火》商榷中国语文天地1987:5 3 “昭假”新解四川大学学报1988:4 4 论“唯S是(之)P”句型烟台大学学报1989:1 5 释“取与”“负”“论”中国语文天地1989:4 6 “其”字的一种特殊用法 古汉语研究1989:3 7 也谈人称代词“其”中国语文1990:1 8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的释义问题烟台大学学报1990:1 9 马王堆汉墓帛书重文号释例 文献1990:3 10 “疑问词及指示代词+其”释例烟台大学学报1991:1 11 论“V于(乎)O”结构烟台大学学报1992:2 12 古书的国语今读问题 语文建设通讯(香港)36期(19926) 13 古汉语词语杂考古汉语研究1993:3 14 汉语系词研究评议烟台大学学报1993:4 15五笔号码检字法图书馆学研究1994:4 16汉语拼音文字方案中国人文科学(韩国)13辑(199412) 17 成语另解二则 辞书研究1994:6 18 东州考 文献1995:2 19 建立统一的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大可不必中国语文1996:1 20 汉语辞汇复音化新探烟台大学学报1995:4 21 成语正义二则 古汉语研究1995:4 22 《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问题 清华学报(台湾)1995:2 23 万物何以称为“东西” 文史知识1997:7 24 辞汇规范应以从众和需要为根本原则 语文建设1997:5 25 论闻一多的《诗经》研究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辑(19987) 26 《金瓶梅》词语拾诂烟台大学学报1997:4 27 何为“垂天之云”?学语文1998:5 28 古汉语词语辨析三则 古籍研究1999:1 29 解释古籍须多方斟酌 古汉语研究1999:3 30 “画饼充饥”如何画?学语文1999:6 31 论训诂学的学术原则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辑(20001) 32伍子胥事迹的新发现社会科学战线2000:4 33 “杜撰”语源考 古汉语研究2000:3 34 “子”为尊美之称探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3辑(200010) 35 “解手”与“胡豆”释名辞书研究2001:1 36 “二百五”与“不管三七二十一” 寻根2001:1 37 《语文学论集》阅读札记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4辑(20013) 38 《小尔雅》异文研究 文字学论丛第1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8 39 《小尔雅》文字讹误辩正语言研究2002:1 40 《小尔雅》疑难义训溯源烟台大学学报2002:2 41 箭靶中心何以称“鹄”?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1 42 何为“偏讳”?烟台大学学报2003:3 43 论词例求证法语言研究2003:4 44 《汉语大词典》词义溯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6辑,巴蜀书社200311 45 从《说文》看《小尔雅》之本字 说文学研究第1辑,湖北:崇文书局20041 46《小尔雅》研究史纲清华学报(台湾)新33卷第1期,20044 47《说文》辨证五则中国文字研究第五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1 48“亚父”为古代楚方言称谓说刘叔新先生七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2 49 释化 汉字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56 50 谈义源研究的价值南开语言学刊2005:1 51 论语境求义法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八辑,巴蜀书社200512 52 论对文求义法长江学术2006:2 53 论异文求义法语言研究2006:3 54 龟鸭王八语源考中国文化研究2006:2 55《说文通训定声》评议 说文学研究第2辑,湖北:崇文书局20066 56 煤的词义演变与古代民俗文化学刊2006:2 57 枢之本义考汉语史学报第六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 58 《说文》小札中国文字学报第1辑,商务印书馆200612 59 论文化求义法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辑,巴蜀书社20079 60“胡”的胡须义的由来及出现时代 南开语言学刊2007:2 61临夏话中叠音词的音变现象 金秋集——刘叔新先生南开执教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62 论因声求义法长江学术2008:3 63 汉语词源求证举例 民族语文2008:5 64“亚父”即“阿父”说——兼论词头 文字学论丛第四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 “阿”的出现时代 65论因形求义法中国文字研究第十辑,大象出版社2008 66训诂方法的现代拓展:异语求义法 南开语言学刊2008:2 67《〈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献疑汉语史学报第八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9 68析疑解惑求真务实——评《古诗文词义训释十四讲》文化学刊2009:6 69《史记》疑难词语解诂 古汉语研究2009:4 70词例求义法新论——兼谈相因生义说的问题 南开语言学刊2009:2 71论名字求义法励耘学刊2010:1 72论方言求义法燕赵学术2010春之卷 73《汉语大词典》光碟版与纸质版的区别 辞书研究2010:4 73古汉语外来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南开语言学刊2010:1 74“黄花闺女”与“露马脚”探源 民族艺术2010:4 75说“文”红树林(中学生版)2010:12 76说“年”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1-2 77论连文求义法长江学术2011:1 78说“天”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4

79说“案”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5

80论连文求义法 长江学术2011:1

81古代诗文中“车轴”的喻义, 古典文学知识2011:6

82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索隐 汉语史学报第11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2

83为什么说“黄花菜都凉了” 咬文嚼字2012:3

84物品称“东西”探源 长江学术2012:3

85“也”有女阴义 寻根2012:3

86赤条条、光棍、吊儿郎当、二郎腿、吊膀子考源 励耘学刊2012:1

87释“字”“船”“盛” 中国文字学报第4辑,商务印书馆2012

88辞汇生动化及其理论价值——以“抬杠”“敲竹杠”等词为例 南开语言学刊2012:1

89论文例求义法 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8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90”棒“与”老板“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2012:2 91谐声字以谐韵为原则说 中国文字研究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92“结裹”与“结果”的源流及纠葛 语言研究2013:1 93汉语新词语的规范问题 华夏文化论坛第9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 94俗语词研究概说 文化学刊2013:5 95“烧包”考源 励耘学刊2013:1 96俗语词的流变规律 文化学刊2013:6 97“吹牛皮”“拍马屁”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2013:2 98“骨董”考源 长江学术2014:1 99“华佗”之名来自外语吗?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1 100“调包、捣包、捣鬼、日鬼”等词考源 励耘语言学刊2014:1 101中古辞汇研究的坐标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212 102《兰亭集序》:“怏然自足”还是“快然自足”? 古典文学知识2014:4 103文化语言学论纲 文化学刊2014:5 104二百五与二五眼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2014:1 105“张致”与“失张失致”考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8辑,巴蜀书社2014 106“皮草”与“布草”考源 澳门语言学刊2014:1 107“草”之雌性义考源 燕赵学术2014年秋之卷 108《汉语复音词研究新探》序 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 109“野狐禅”非佛源考 文学与文化2015:1 110发昏章第十一·不管三七二十一考源 文化学刊2015:6 111“扒灰”考源 文化学刊2015:7 112“马百六”与“拉皮条”考源 文化学刊2015:8 113“之乎者也”没有迷 文学与文化2015:2 114“猫腻”考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9辑,巴蜀书社2015 115“毛病”考源 文化学刊2015:9 116上当·卖当·打当考源 文化学刊2015:11 117方言词“尕”“玍”的由来 南开语言学刊2015:1 118论相邻引申 古汉语研究2015:4 119“抬杠”与“顶缸”考源 文化学刊2015:12 120楚简《老子》男阴之“鸟”考释 中国文字研究第22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 121“侃大山”“摆龙门阵”考源 历史语言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5 122半吊子·三脚猫考源 文化学刊2016:2 123“赧郎”新解 古典文学知识2016:2 124“露马脚”考源 文化学刊2016:3 125辞汇生动化与俗语词的理据考索 辞汇学理论与套用(八),商务印书馆2016 126拖油瓶考源寻根2016:2 127“装蒜”“一 债”考源 文化学刊2016:4 128《金瓶梅词话》中的三种“语言指纹”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2 129“盂兰盆”考源文化学刊2016:6 130“吃醋”考源励耘语言学刊2016:1 131倒霉·倒灶·刷子考源汉语历史语言学的传承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132俗语词“停烛·停灯”考源南开语言学刊2016:1 133“顶呱呱·呱呱叫”考源长江学术2016:3 134“铜斗、泼天、泼天閧、拨天关、泼家私”考释文献语言学第3辑,中华书局2016 135察只子·变复·偶语解证文化学刊2016:10 136悬橙·捉出·悬米·嬴胜辨正文化学刊2016:11 137“动弹”“动换”考源向熹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16 138《说文》段注辨证七则宏德学刊第5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139“跳槽”考源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秋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文献研究 1冯延巳还是冯延己 文献1989:4 2 《平水韵》的得名及成书时间考 文献1993:4 3 《东皇太一》与《东君》当为一篇考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4 4 《登徒子好色赋》的语文学证伪 文献1998:4 5 古代文献辨析二则 古籍研究2000:1 6 典籍书名及作者辨误 古籍研究2001:4 7 《小尔雅》考实 文史2002年2辑,总第59辑 8 胡世琦及其《小尔雅义证》考述 文献2003:2 9 典籍辨误五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2 10数位化古典文献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4 11道藏纂修简史 世界宗教文化2004:3 12两篇古代韵文的解读文学与文化第5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2 13《大唐类要》失传了吗?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1 14评《四库大辞典》的优点和缺点 辞书研究2005:1 16莫栻《小尔雅广注》考评 古籍研究2005卷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6 17从五杂组诗到杂俎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4 18《举秀才》民谣的复原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1 19文献字形讹误的判定原则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1 20大陆古籍数位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届中国古籍数位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 21理想电子古籍的标准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4 22天下第一奇联之我见 寻根2010:1 23“黄河远上”与“黄沙直上”的是非 古典文学知识2010:6 24敦煌文献《春联》校释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1 25《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节候赏物第二》校证 敦煌研究2011:1 26古人名字辨正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3

27”金学“基础有待夯实——以《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校释为例 文学与文化2012:4 28藏书于山的传统与《史记》的藏之名山 文学与文化2014:1 29《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的两点疑惑 古典文学知识2015:2 30新发现的一册“永乐大典”述略 寻根2015:3 31《新刻增校切用正音乡谈杂字大全》考述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4 文化研究 1 “云雨”与原始生殖观 社会科学战线1991:1 2 龟由贵反贱的民俗心理民间文学论坛1992:1 3 仓颉的传说及索隐 民间文学论坛1993:1 4 履迹生子观念的解析东方丛刊1993:1 5 巫山神女原型新探 文艺研究1993:4 6 四方神名及风名与古人的四方观念中国民间文化1993:4 7 食色关系论 东方丛刊1993:4 8 耽耳习俗与猪神崇拜东方丛刊1994:1 9 《释名》“雨,羽也”的民俗内涵 民间文学论坛1994:4 10中国古代雕刻作品析疑二则 社会科学战线1995:5 11韩国采风当代韩国1995:4 12韩国印象记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1027第8版 13韩国教育观感当代韩国1996:2 14 清明节考源 寻根1996:2 15 左右尊卑文化现象的研究中国文化研究1996:2 16 《诗经》中马的比兴意蕴探析 第二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96 17 冥钱考 文献1997:3 18 漫话冥钱 世界宗教文化97年夏季号 19 中秋节的起源 寻根1997:4 20 社神的源流 文献1998:1 21 古代社主的类型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3 22 诗歌赏析应关注民俗 文史知识1998:4 23 话说重阳糕 文史知识1998:11 24 七夕节的起源 学术集林第15卷( 1999) 25 《诗经》文化阐释中的泡沫现象东方丛刊1999:2 26 务实与创新的结晶(与叶明合作)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2 27 社之功用考述 文献1999:4—2000:1连载 28 古代袜子考述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3 29 社神与树林之关系考述 民族艺术1999:3 30 “数九”应从何日数起? 民俗研究1999;3 31 春联起源考 文博1999:6 32 爆竹二题 寻根1999:6 33马王堆帛画《社神护魂图》阐释 考古与文物2000:2 34 斗神的祭祀及演变 民族艺术2000;2 35 高丽松扇非摺叠扇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4 36 唐诗的民俗学解读 古典文学知识2001:2 37《山海经》“浴日”“浴月”神话的文化底蕴 民族艺术2002:3 38 漫说中国古代扇子 寻根2002:4 39 神话研究绝非神话新编——评何新《龙:神话与真相》,2002海峡两岸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台湾200312 40中国古代袒露礼俗研究 民族艺术2004:3 41驱鬼的桃板 世界宗教文化2004:1 42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贺年卡的国家 文博2004:5 43论古代社会的袒露礼俗中国文化研究2005:1 44天津民俗文化寻根 寻根2006:4 45扫帚的俗信及膜拜 民族艺术2006:3 46扫帚的起源及礼俗 文化学刊2006:1 47对中医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文化学刊2006:2 48中国古代的扇子文化学刊2007:1 49长寿面与寿星崇拜 寻根2007:6 50西安发现的“儿童玩具”不是“磨喝乐” 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 51重阳节应列为法定节日文化学刊2008:1 52剪纸艺术“扫晴娘”的源流 民族艺术2008:2 53为民俗语言学开疆拓土 理论界2008:7 54“二月二”风俗谈 寻根2009:1 55古代生日礼俗的沿革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1辑(2009) 56中国古代的冥寿礼俗文学与文化第9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57化生与摩侯罗的源流中国历史文物2009:2 58张大帝信仰的源起与流变 民族艺术2009:3 59宗教信仰与环境保护 The Journal Performative Humanities,Vol40 No1,2010,Hanyang University,Seoul 60战国楚墓神秘脚印的文化蕴涵 寻根2011:1

61金瓶梅民俗摭谈 文学与文化2012:1

62“落帽”龙山今何在 文史知识2012:5 63“落帽”龙山今何在 文史知识2012:5 64丹书铁券的左右问题 古典文学知识2013:2 65寿图源流 寻根2013:3 66姚黄魏紫各千秋 文化学刊2013:4 67亥为吉日文化之谜的破解 青海社会科学2013:5 68临夏砖雕 寻根2013:6 69中国古代的扫帚星信仰 [日]石冢晴通编:敦煌学·日本学续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70文史札记三则 文化学刊2014:1 71论先秦一车驾三马之制 考古2014:5 72兵器殳的历史演变 南方文物2014:4 73勺形司南未可轻易否定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3 获奖记录 杨琳 曾获中宣部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奖励。

姓名:鲍恒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7年10月

职称:教授

学院:文学院

研究方向:

1.词曲学

2.文献学

3.中国古代文学

个人简历 

1981年12月毕业于安徽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8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于河北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81年12月起在安徽大学中文系担任教师至今,现为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主任。主要承担本科生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文化等课程的教学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同时担任外国留学生的教学工作。

学术成果 

出版《清代词体学论稿》、《宋诗百首》等专著,并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丛刊》、《文艺理论与批评》、《江淮论坛》、《安徽大学学报》《徽学》等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

  获奖情况 

  2006年获安徽大学董事会教学优秀奖

  在研项目 

  教育部“新安学术史”分项“黄生评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ZW055)“清代词谱之文学研究”

2

姓名:耿传友 

性别: 男

出生年月:1972年10月 

 

导师类别:硕导

技术职称: 副教授

****

13965096186;mastergchy@126com

招生专业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

主要研究方向

1 元明清文学

2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

个人简历

1999.9—2002.8  安徽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2002.9—2005.8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2005.9—         安徽大学中文系教师

 

学术成果

 

发表的主要论文:

《王次回:一个被文学史遗忘的重要诗人》,《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王次回〈疑云集〉辨伪》,《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第4期;

《汪道昆与明代隆庆、万历间的诗坛》,《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

《〈全明词〉订补六则》,《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

《族谱所见王次回家世资料》,《文献》2007年第1期。

《戴名世〈画网巾先生传〉并非篡窃的文学经典》,《学术界》2010年第6期。

 

获奖情况

 

在研项目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疑雨集》笺校(07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的波德莱尔”——王彦泓研究》(07JC751009)

 

1 《招魂》考辨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71

2 《宋玉作〈招隐士〉考辨》驳议 《江汉论坛》19978

3 《远游》考辨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73

4 说范晔《后汉书》之“志” 《文献》19974

5 楚辞学三题 《广西师院学报》19974

6 试论唐初史家之文学思想 《广西大学学报》19982

7 《艺文类聚》之问题种种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4、5合

8 《〈招魂〉考辨》补说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84

9 《闲情赋》之评价种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4

10 《容斋随笔》刊误 《贵州文史丛刊》19985

11 《九辩》考辨:兼说其史料价值及在文学史上之地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6

12 关于《文选》的编者问题 《文学评论》19991

13 试论赋之范围与汉赋“序文”之作者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

14 《史记》《汉书》《后汉书》注札记 《内蒙古师大学报》19991

15 《楚辞》研究二题 《云梦学刊》19991

16 新的开拓 新的建构:读敏译《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3

17 建构宜 考辨精 系年详:读张志烈《初唐四杰年谱》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995

18 《全汉赋》小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95

19 《文选·诗》与《文心雕龙》诗论和《诗品》之比较 《江汉论坛》199911

20 《卜居》《渔父》作者考辩 《学术研究》19912

21 《文选》李注札记 《贵州文史丛刊》20001

22 《史记》引文札记与后世引文问题说略 《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1

23 《文心雕龙》论文不及当代乃因其“讹”不称于“休明”辨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1

24 从《楚辞》成书之体例看其各非屈原作品之旨 《四川大学学报》20002

25 总集之祖辨 《郑州大学学报》20002

26 “受屈为客卿”之“客”为王逸注原有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2

27 《远游》非唐勒所作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4

28 《楚辞章句》前十五卷的前序刘向作驳议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4

29 《文选》骚类李善注引《楚辞章句》小序均非原貌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5

30 论以他称写己与自我称扬:兼说屈宋某些作品之真伪问题 《云梦学刊》20005

31 《文心雕龙》不提陶渊明乃因渊明入宋辨 《社会科学战线》20013

32 《惜誓》非唐勒所作辨 《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6

33 关于《古今诗苑英华》的编者问题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34 《艺文类聚》杂志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14

35 关于《诗品序》与《诗品》价值取向的差异问题:兼辨“子卿双凫”与“谢客山泉”无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1

36 关于《文选序》与《文选》之价值取向的差异问题:兼论《文选》非仓卒而成及其《序》非出自异手 《文学评论》20022

37《艺文类聚》刊误(一)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2

38 关于《文心雕龙》论文不及陶渊明之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2

39 王逸释《涉江》的“伍子”为“伍子胥”无误辨 《云梦学刊》20024

40 《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之真伪辨 《东方丛刊》20023

41 关于《七月》之作者问题 《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2年)

42 执中与超越:读敏泽《文化·审美·艺术》 《人民日报》2002年11月21日第十二版

43 关于“骚”“赋”之同异问题 《中国楚辞学》第二辑(2003年)

44 文学理论批评的自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论之一 《江汉大学学报》20031

45 文学地位的提高: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论之二 《江汉大学学报》20034

46 《文选·长门赋》为司马相如作无疑辨 《第五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3年)

47 关于《文选》编目次第的“失序”问题:《文选》编次作家“失序”与“彼此失照”现象研究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1

48 关于《文选》编目次第之“彼此失照”问题:《文选》编次作家“失序”与“彼此失照”现象研究之二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

49 《东坡外集·蔡使君传》即《南史·蔡道恭传》辨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1

50 关于姚鼐章学诚批评《文选》分类之得失问题 《江汉大学学报》20043

51 综论《文选》的编者问题(上) 《江汉大学学报》20051

52 《文选》四题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2

53 关于《文选》的选文范围与标准问题 《河南大学学报》20053

54 关于日本古抄白文本《文选序》“略以时代相次”之“略”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4

55 综论《文选》的编者问题(中) 《江汉大学学报》20055

56 《文心雕龙》不可能对《文选》产生太大的影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4

57 《楚辞章句》十九篇序文均王逸所作无疑辨 《中国楚辞学》第7辑(2005年)

58 《艺文类聚》汪绍楹先生校语商兑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59 关于《艺文类聚》引书文之无序问题——《艺文类聚》研究之二 见:端木黎明宋永培先生纪念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98-108。

60 关于“事具……”所涉引文之略详诸问题:《艺文类聚》研究之三 《钦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61 关于《文选》的编撰工作量、成书状况与编者问题:兼论《文选》成书时间研究之方法 《江汉论坛》2011年第5期

62 《中国文学思想史》,合著(敏泽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本人写其中的第六章9万字)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中心是学校直属机构,同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合署办公。艺术中心以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基金会为基础,基金会由艺术界及校内有关人士组成,定期开会审议及筹划活动 。

艺术中心宗旨:将艺术带入校园,改善人文环境,增强以财经管理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的文化底蕴,让大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滋养。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领悟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使安财成为千万学子心灵的故乡。

艺术中心主要工作:承担全校艺术选修课的教学任务;举办具有专业水准、高品质的文学、艺术活动与讲座,包括举办展览、音乐会、艺术表演;指导扶持学生社团举办与文学、艺术相关的活动;邀请知名艺术家来校进行与大学环境有关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邀请国内外艺术工作者来校园从事创作于表演;与其他院校联合举办艺术活动。

经学与文学研究所简介

经学与文学研究所旨在为我院教师的特色研究提供平台。经学与文学研究所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经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视觉艺术研究。中国经学研究方向由所长丁进博士负责,主要成员有高云海教授、王颖副教授、潘慧琼博士、刘莉讲师等。该方向研究在三礼学、经学训诂学、儒家文论和古典文献学方面取得了进展,学术论文刊载在《学术月刊》、《孔子研究》、《中国经学》、《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重要刊物上。专著《周礼考论——周礼与中国文学》已已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完成了“中国经学思想史”子课题“戴震经学思想研究”和教育厅“周礼与早期《诗经》的形成和流传”的课题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方向由王晋中教授负责,主要成员有叶太平教授、王怀平副教授、隋爱国讲师、贾国宝讲师等。该方向以中国古典美学为主要突破口,打破学科分界,将文学与美学、经学与文学、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融为一体,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诗化批评”成为该方向的亮点。近年来出版相关专著七部,先后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红楼梦研究学刊》、《孔孟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一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其中王怀平副教授正在主持教育厅课题“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隋爱国讲师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作家”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目前正在主持教育厅项目关于郁达夫小说的研究。

视觉艺术研究方向由周路教授负责。该方向在民间美术研究上有重要进展,在中国古版画的收集与整理、民间剪纸艺术研究、脸谱艺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杨蕾博士在致力于江南女红艺术研究之外,还将研究伸展到美术考古学领域,目前正在研究蚌埠双墩墓葬的工艺美术问题。

张金梁教授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书画创作以及教学工作,书法擅长魏碑、隶、行、草书,古朴儒雅功力浓厚,独具风貌。数十次参加美国、日本、韩国国际及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倍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并刻碑。被团中央《中国青年》邀请书写百幅名人名言长期连载。

张金梁教授著述之专著

张明整理

01《〈续书史会要〉补证》,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02《明代书法史探微》(荣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03《张金梁书法集》,中国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04《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荣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05《〈书史会要〉校正》,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张金梁教授著述之论文

张明整理

01《浅议书法的电化教学》 载《书法报》1987年8月12日第32期第2版

02《唯不能同斯大雄——王蘧常书法浅探》(浙江近现代书法史论研讨会论文·1991年9月·浙江杭州)

03《“二石”比较论》(王铎国际书法研讨会交流论文·1993年6月·河南洛阳) 载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等编《王铎论集——王铎国际书法研讨会论文》,第275—285页;亦载张金梁《〈续书史会要〉补证·附录》,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237—248页

04《艰难的美——黄道周书法研究》(中国书画节研讨会入选论文·1994年·天津)

05《从文化现象看明朝的书法发展》(’95国际书法史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1995年·北京) 载张金梁《〈续书史会要〉补证·附录》,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203—215页

06《谈〈书史会要〉和〈续书史会要〉》 载《书法报》1996年7月31日第31期(总第629期)第3版

07《论刘墉》 载《书法研究》1996年第6期(总第74辑),第90—103页

08《朝代书法风尚辨——与〈中国书法文化大观〉编者商榷及其它》(’96中国书法批评年会论文·1996年9月·湖南张家界) 载《书法研究》1997年第1期(总第75辑),第58—64页

09《六朝神韵在斯翁——浅论康有为的书法艺术》(康有为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1997年·广东广州) 载《书法之友》1997年第4期,第21—24页;亦载《康有为书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书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26—30页

10《明朝书“家”知多少》 载《书法报》1997年4月23日第17期第3版

11《博学才能发展 兼蓄才能创新——与李文采先生商榷》 载《书法》1997年第3期,第2—3页

12《庄㫤评书的启示》 载《书法报》1997年7月9日第28期第3版

13《高山仰止 丰碑并立——陆维钊、沙孟海书法艺术比较研究》 载《’97沙孟海书学研讨会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169—174页;又《书法报》1997年8月27日第35期第3版、9月3日第36期第3版连载;亦载《陆维钊研究》,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168—175页

14《明朝“状元”书法一瞥》 载《中国书画报》第70期

15《现代草书“三圣”散论》(全国第二届近现代书法研讨会交流论文·1997年·浙江宁波) 载《近现代书法研究——全国第二届近现代书法研讨会论文集》,安徽美术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92—203页

16《从“阁体”谈到书法的评选》 载《中国书画报》1997年

17《在“全国青年书法理论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载《中国书法》1998年第3期,第6页

18《访章祖安先生》 载《书法报》1998年5月4日第18期第1版

19《从楚王好细腰谈起》 载《书法报》1998年5月18日第20期第1版

20《也论“正”、“大”》 载《书法报》1998年8月17日第33期第1版

21《书法史刍议》 载《书法报》1998年11月9日第45期第3版

22《释“展览”》 载《书法报》1998年11月23日第47期第1版

23《释“协会”》 载《书法报》1998年12月7日第49期第1版

24《论书法的“中和”美和“冲和”美》 载《书法》1998年第6期,第45—46页;亦载《美的沉思——美学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73—276页

25《谈“中书舍人”和“台阁体”》 载《书法报》1999年3月29日第13期第3版

26《论丰坊》 载《书法研究》1999年第2期(总第88辑),第50—66页

27《〈续书史会要〉研究》 载《中国书法》1999年第4期,第33—35页

28《非“吴门书派”》 载《书法报》1999年4月26日第17期第3版

29《时代的呼唤——雅俗共赏》 载《书法》1999年第5期,第6—8页;亦载《美的沉思——批评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69—272页

30《释“评委”》 载《书法报》1999年7月19日第29期第1版

31《从〈书学史〉谈到书法史的研究》(祝嘉书学研讨会论文·1999年·江苏苏州)

32《涤浊呈清——新世纪书法瞻望》 载《书法报》2000年1月24日第4期第1版

33《世纪书坛点将录》 载《书法报》2000年1月10日第2期第3版、1月17日第3期第3版

34《〈孙仲隐墓志〉研究》(全国隶书学术讨论会入选论文) 载《书法导报》2000年11月29日第48期第3版;亦载山东省高密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高密文史选粹》,2002年10月,第478—488页

35《浅谈明代书法教育》 载于植元、栾传益主编《书法教育研究文集》,大连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15—120页

36《谦谦君子 卑以自牧》 载《青少年书法报》

37《明代书法“尚理”论——兼论书史的研究方法》(荣获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二等奖) 载《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95—305页

38《明朝书法分期管见》 载《书法报》2000年10月16日第17期第3版

39《论明代书法对社会的影响》(国际书法史论研讨会论文·2000年·浙江杭州) 载《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冷印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257—266页;又《中国书法》2001年第2期,第22—24页(节选);亦载《书法研究》2001年第5期(总第103辑),第84—98页

40《论解缙书法的两面性》 载《书法报》2000年12月11日第25期第3版

41《技道两进 挥翰写心——评徐州市青年书家十人展》 载《青少年书法报》(2001年)

42.《贵哉“东北风”》 载《书法报》2001年1月22日第4期第2版

43.《丛文俊书学体系蠡探》 载《书法导报》2001年7月11日第28期第3版、7月18日第29期第3版

44《健全书法高等教育 促进书法学科建设——丛文俊教授谈吉林大学招收书法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及相关问题》 载《书法报》2001年7月23日第30期第1版;亦载《书法导报》2001年7月18日第29期第8版

45《论“错误”借鉴与书法的发展》 载《书法研究》2001年第4期(总第102辑),第79—92页

46《汇集众美 蔚为大观——〈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评介》 载《书法》2002年第1期,第30—31页

47《〈唐二娘子家书〉言辞没受倭语影响》 载《书法》2002年第3期,第41页

48《广采博取 鉴古铸今——论丛文俊先生的书法艺术》 载《书法之友》2002年第4期,第22—24页

49《从“作品限制出境”说起》 载《书法报》2002年3月25日第12期《兰亭》副刊第6版

50《浅议章草》 载《书法报》2002年6月3日第22期第2版

51《关于评论明初“三宋”书法的两个问题》 载《书法评论》第1期(2002年7月),第5—9页

52《〈佩文斋书画谱〉署录〈续书史会要〉正误》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9月第5期,第78—82页

53《论流行书风》 载《二十一世纪书法·天津论坛学术论文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66—69页

54《四库本〈续书史会要〉阙漏考》 载《金景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229—237页;亦载《书法研究》2003年第3期(总第113辑),第98—105页

55《说“清”》 载《书法》2002年第12期,第13—15页

56《子昂荐雪庵》 载《书法报》2003年1月27日第4期(总第943期)第3版

57《亲近“二赋”》 载《书法报》2003年2月24日第8期《兰亭》副刊第2版

58《谈草书》 载《书法》2003年第2期《众人说草书》(下),第29—32页

59《高密历史文明之光“高密戈”》 载《高密日报》2003年5月16日第95期第8版

60《凿穿混沌 开辟鸿蒙——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评介》 载《书法报》2003年5月26日第21期第3版

61《逸园影印洪武本〈书史会要〉考》 载《文献》2003年7月第3期,第220—230页;亦载《陶宗仪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465—475页

62《张天骏婢善书考》 载《书法丛刊》2003年第4期,第95—96页

63《明永乐初期朝廷书事考辨》 载《吉林大学古籍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395—403页

64《白沙论》 载《书法研究》2004年第1期(总第117辑),第70—84页;亦载《岭南书学研究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46—154页

65《明代殿房书办研究》(荣获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二等奖) 载《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55—172页;亦载《书法研究》2004年第3期(总第119辑),第94—119页

66《从浮云与树林谈起——〈明代书法史探微〉自序》 载《书法报》2004年3月1日第9期第3版

67《明代华亭书家》 载《书法评论》2004年第1期,第14—22页

68《永乐初朝廷书事考》 载《书法丛刊》2004年第4期,第35—41页

69《吴门长者——文征明》 载《中国书法》2004年第6期,第27—28页

70《“名”、“贵”:明代书法评论的两大范畴》 载《书画世界》2005年第1期,第80—82页

71《“南安体”、“南路体”、“梅花体”研究》 载《中国书法》2005年第2期,第43—45页;亦载《北方书法论丛》,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18页

72《论张海》 载《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艺术评论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34—47页;又张海《张海书法·代序》

73《胸罗万象 健笔凌云——丛文俊先生书法艺术浅探》 载《书与画》2005年第5期,第8—11页

74《明沈度〈敬斋箴〉考》 载《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6期,第80—85页;亦载《中国书画》2006年第3期,第37—38页

75《论好太王碑书法——兼与爨宝子碑比较研究》 载《好太王碑暨十六国北朝刻石书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01—113页

76《文征明书法领袖吴门成因研究》 载《北方书法论丛》,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9—36页

77《当代书法应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 载《2005年当代文艺论坛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96—400页

78《“真宰相”刘统勋之书》 载《高密人文自然遗产》2007年第3期(总第5期),第11—14页

79《康里子山名字考》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7月第4期,第3—6页

80《论明拓〈兰亭序〉》 载《兰亭雅集·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论坛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16—38页

81《异彩纷呈的东北书法》 载《吉林日报》2007年12月6日第13版《东北风周刊》

82《朱复戡书法现象研究》 载《朱复戡艺术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44—50页

83《郑文焯其人其书》 载《高密人文自然遗产》2008年第1期(总第6期),第47—50页

84《明代朝廷玺印研究》 载《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5期,第26—37页

85《明代宫廷书法研究》 载《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15—32页

86《明代“中书体”研究》 载《中国书法》2008年第11期,第43—46页

87《海上升明月——论王蘧常章草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载《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333—339页

88《张改琴书法浅论》 载《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张改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78—79页

89《论当代草书》 载《书画艺术》2009年第1期,第29—32页

90《〈永乐大典〉纂修人研究》 载《文献》2009年1月第1期,第128—138页

91《殷商金文章法蠡探》 载《中国书法》2009年第1期,第42—49页

92《“桓夫人善书”考》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9月第5期,第72—75页

93《“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新论》 载《书画艺术》2009年第5期,第41—45页

94《书异其人——论黄庭坚其人其书》 载《书法丛刊》2009年第3期,第69—77页;亦载《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艺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538—550页

95《三论雪堂》 载《书画艺术》2010年第3期,第62—69页

96《向传统索取新意 在时尚中把握自我》 载《吉林日报》2010年4月19日第8版

97《明代以“疏”论书研究》(“请循其本”——古代书法创作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2009年12月·江苏南京) 载《书法报》2010年5月19日第19期第21版

98《简论书法史研究法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载《中国书法》2010年第8期,第97页

99《〈砥柱铭〉长卷非黄庭坚真迹》 载《书法报》2010年7月14日第22版,亦载《书法》2010年第10期,第33—35页

张金梁教授著述之序跋

张明整理

01《赵生泉〈金石探幽〉序》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2《陈国成〈吾衍〈三十五举〉研究〉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3《梁继〈张照年谱〉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4《赵彦辉〈寒山帚谈研究〉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5《张明〈赵孟頫书法研究发微〉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6《张函〈明末遗民书法研究〉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7《徐文平〈处州历代书法〉序》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08《〈书法史图鉴〉序》 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09《〈孙初画集〉序》

10《书中龙也——〈十七帖〉》 吉林文史出版社

多年来,为本科生讲授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为研究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研究、明史文献研究、明代政治史研究等课程。对明代政治制度尤其是选举制度及其相关文献有较为深入和独到的研究,1991年以来,在《历史研究》、《文史》、《史学月刊》、《文献》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2部。其中,独著《明史选举志笺正》(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一书,被中国明史学界称为“二十世纪考释《明史》的最为重要的宝贵成果”之一。独著《明史选举志考论》(中华书局2006)一书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原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先生评价为“十年磨一剑”的力作、“出色地完成了前人尚未解决的任务”;《光明日报》2007年2月3日和4月7日“读书”栏目先后为该书发表题为《考据是历史学的生命》、《寓论于考 纠谬钩沉》的书评,充分肯定其为推进明代选举制度研究的深入所做出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也发文指出“郭培贵教授的《明史选举志考论》和相关的30多篇论文在诸多方面将明代选举制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独著《明代科举史事编年考证》(科学出版社2008)一书则是国内外学术界第一部以编年形式考证明代科举基本制度和史实的学术著作,获“华夏英才基金”第八批学术著作出版资助。 1《关于明中叶徭役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2《试从晋唐间的社会习俗简析武则天秉政称帝的历史条件》,《阴山学刊》,1986年,第1期。

3《明代府州县学教官选任来源的变化及其原因和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4《朱元璋的兴学重教及其历史地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5《朱元璋的教师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6《明代教官地位的卑下及其影响》,《明史研究》第4辑,黄山书社,1994年。

7《论明代监生的“淹滞”及其原因和影响》,《北方论从》,1996年,第3期。

8《论明代提学制度的发展》,《文献》,1997年,第4期。

9《〈明史·选举志〉标点正误一则》,《史学月刊》,1997年,第3期。

10《〈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纠误一则》,《史学月刊》,1997年,第1期。

11《〈明代外国官生在华留学及科考〉质疑》,《历史研究》1997 年,第5 期。

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1997年第6期全文转载。

12《〈明史·选举志〉榷补一则》,《文史》,第45 辑,1997 年。

13《〈明史·选举志〉标点商榷》,《文史》,第51 辑 ,2000 年。

14《〈明史·选举志〉记时考误》,《文史》,第53 辑 ,2000 年。

15《明代府州县学教官考核制度述评》,《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

16《建文帝有实录吗》,《殷都学刊》,2000年,第4期。

17《朱元璋的天人观及对其施政的影响》,

龙西斌等主编《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8《〈中国历史大辞典· 明史卷〉若干辞条商榷》,《学术界》,2001 年,第5 期。

19《〈明史· 职官志四〉兵备道补正》,《文史》,第68 辑,2004 年。

20《论明代科举制的发展及其消极影响》,[韩]《启明史学》,第14辑,2004年。

21《明代文官荫叙制度考论》,《历史研究》,2005 年,第2 期。

22《〈明史·选举志〉编纂考述》,《史学月刊》,2005 年,第4 期。

23《明代殿试榜数与进士数考辨》,《明清论丛》第七辑, 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24《〈明史·选举志〉编纂考述》, 《史学月刊》,2005 年,第4 期。

25《二十世纪以来明代科举研究述评》,《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7年第12期、《教育学》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

26《明代各科庶吉士数量、姓名、甲第、地理分布及其特点考述》《文史》2007年,第1 期。

27《明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规模及其录取率》,《史学月刊》2006年,第12 期。

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28《明代科举的发展特征与启示》,《清华大学学报》,2006 年,第6期,

《新华文摘》2007年第3期“篇目辑览”收入。

29《〈明史·七卿年表〉人名考误》,《文史》,2008年,第2期。

30《明朝的历史特点及其灭亡原因》,《光明日报·史学版》,2008、1、20。

31《明朝华籍交人进士略考》, 《文史》,2009年,第4期。 

32《明代科举的坚实基础——官学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其经验教训》,《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第2期。

33《关于明代科举研究中几个流行观点的商榷》,《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34《明代辽东进士考述》,《故宫学刊》,第五辑,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35《〈明史·礼志〉人名考误五则》,《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

36《〈明史·礼志〉记时考误》,《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37《〈明史·礼志〉史实考误》,《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38《明代科举制度研究的一部力作——评〈明代科举制度考论〉》,《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39《明代科举研究的一部新作——〈明代科举文献研究〉》,《东岳论丛》2008年,第6期。

40《评张显清、林金树主编〈明代政治史〉》,《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10 期。

41《明代科举研究中几问题的辨证》,《第十三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辽宁师大出版社,2009年。

42《一部重要的明代科举文献—〈类姓登科考〉》,《文化学刊》,2007年,第3期。

43《〈国朝典汇〉辑成年代考》, 《图书馆杂志》,2003年,第10期。

44《论明代中后期铨选的独重进士》,《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5《明代的历史特点及其经验教训》,《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

46《明代〈辽东志〉与〈全辽志〉及其研究》,《文化学刊》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