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族”为何改名叫“满族”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女真族”为何改名叫“满族”呢?,第1张

我是@历史的B面,我来回答

女真族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名字,

女真又被称为朱里真、女贞、女直,如果去探究女真的最初起源,则现在史学界大都认为是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 ,南北朝时期称勿吉 ,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 ,辽朝时期称“女真”。而到了辽兴宗的时候为了避耶律宗真的名讳,官方史书称之为“女直”

《北风扬沙录》中记载:“金国本名朱里真,番语舌音,讹为女真,或曰虑真,避契丹兴宗宗真名又日女直。”《大金国志》和《青夷谋夏录》也有类似的记载。所以女真这个名字应该是历史上其他人对这个民族的称呼,按照他们本族语言应该是叫朱里真,翻译成汉语就成为女真。

在辽的统治下,女真分为生女真和熟女真。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在会宁府(哈尔滨阿城)建立金朝。金朝灭辽、灭北宋,制造了“靖康之耻”。金和南宋形成了对峙。金在占领中原地区后,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于燕京,实行“南迁北徙”的政策,女真人最初迁徙到燕山一带。以后定居在华北地区,而汉人逐渐向北迁移。定居在中原的女真人,在汉族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逐渐与汉族融合。

金国被蒙古所灭之后,女真族只是暂时退出了中原,并没有完全消亡。

到了明朝,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1616年,努尔哈赤在建国,国号称为“大金”,史称 后金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在盛京(沈阳)改族名女真为满洲族。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1644年,满族建立的清朝入主 中原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

而为什么皇太极要改族名为满洲呢?

史学界对这个原因并不统一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满字,取满住第一字,洲字取建州第二字,州边加水成洲字。满洲清三字都有水,意谓明朝姓朱,朱明二字有火义,用水灭火,符合五行相克的学理。”

而日本学者三田村泰助则认为满洲族名是努尔哈赤的国名。《旧满洲档》中记载

天命六年(1621)八月初九日,努尔哈赤和蒙古台吉宰赛的誓词中记载:‘我为满洲国,尔宰赛为蒙古国。’

由此三田等日本学者认为满洲一词来源于国名。

第三个说法则是来源于女真的传说

《旧满洲档》记载了古来传说,布儿湖里泊有三个天女——恩古伦、正古伦、佛库伦来沐浴。最末的天女佛库伦得到神鹊送来的红果,含在口中落人喉内,身重怀孕,生布库里雍顺。其同族即是满洲部。”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是想淡化中原人民对于过去残暴的金国和女真族的抵触心理。

       最早有宣和二年(1120)赵良嗣出使金朝,约金夹攻辽朝,返国后所撰《燕云奉使录》。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又名《奉使金国行程录》、《许奉使行程录》、《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是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龙图阁直学士许亢宗为贺金太宗吴乞买登位而留下的出使记录。这种出使记录又叫语录,是宋代每个出使大臣回朝后必作的一种例行公文,主要内容即叙述出使见闻和应对情况。这个行程录本身就是宋、金两国交往中的一件大事,它如实地反映了宋、金之间当时的关系。而且其内容中详细地记载了“起自白沟契丹旧界,止于虏廷冒离纳钵三千一百二十里,计三十九程”的情况,每程都记有里程和所见所闻。

        这些记载,尤其是对女真本土所行里程、山川风貌、社会生活、民俗民风的记载,对于我们研究当时女真社会状况和交通地理等方面极有参考价值。而且现今能看到如此详细的记载女真本土社会、地理情况的并不多,而此行程录的记载又是最为详赡的。因此它在史学研究领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研究女真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本行程录选自南宋确庵孝宗时编订、耐庵度宗时补订的《靖康稗史》,该文在《三朝北盟会编》和《大金国志》中亦被辑录,文字稍有差别。 绍兴十年(1140),张汇献所著《金虏节要》一卷,系“陷虏人所上也。

         记金人初内侮,止绍兴十年,共十六年事,颇详实”。 《松漠纪闻》,本文一卷,续一卷,宋洪皓(1088—1155)撰。洪皓于建炎三年(1129)出使金国,金人迫使其于伪齐政权为官,不从,被扣留十五年,先在金朝随手记耳目所接诸事,返回宋时惧为金人搜获,将书稿全部烧毁。我们现在看到的《松漠纪闻》是洪皓回宋后通过追忆写成的。洪皓在金统治地区生活了很长时间,所了解的情况当然要比南宋方面其他人要多。但是,由于他在金朝是被扣留的,行动失去自由,所以书中所记,除了自己亲眼所见之外,主要是得之于传闻,其中有些记载很有价值,有些则不免有失真之处。

         但总的来说,该书对于研究女真社会风俗、上京、燕京等地的情况以及女真政权前期的历史,无疑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 汪藻(1079—1154)撰《裔夷谋夏录》二卷、《金人背盟录》一卷,后者记金人背契丹迄于宣和乙巳攻破汴京,多采北辽遗事。淳熙三年(1176)李焘撰《淳熙四系录》二十卷,记女真、契丹起灭,自绍圣,迄宣和、靖康。孝宗读后说:“朕可一日忘此虏哉!”淳熙十六年(1189),张棣自金归宋,献所著《金国志》二卷、《金亮讲和事迹》一卷、《正隆事迹记》一卷。佚名《北征记实》。

《全宋笔记》第一编 目录

《北梦琐言》(孙光宪撰)

《清异録》(陶谷撰 郑树声 兪钢整理)

《三楚新録》(周羽翀撰 兪钢整理)

《贾氏谭録》(张洎撰 兪钢整理)

《洛阳搢绅旧闻记》(张齐贤撰 兪钢整理)

《南唐近事》(郑文宝撰 张剑光整理)

《江南馀载》(佚名撰 张剑光 孙励整理)

《江表志》(郑文宝撰 张剑光 孙励整理)

《广卓异记》(乐史撰 张剑光整理)

《江南野史》(龙衮撰 张剑光整理)

《五国故事》(佚名撰 张剑光 孙励整理)

《王文正公笔録》(王曾撰 张剑光 孙励整理)

《南部新书》(钱易撰 虞云国呉爱芬整理)

《近事会元》(李上交撰 虞云国 呉爱芬整理)

《江南别録》(陈彭年撰 常易安 陈尚君理事)

《钓矶立谈》(史□撰 虞云国 呉爱芬整理)

《丁晋公谈録》(傅为丁谓撰 虞云国 呉爱芬整理)

《锦里耆旧传》(勾延庆撰 储玲玲整理)

《宋景文公笔记》(宋祁撰 储玲玲整理)

《碧云騢》(梅尧臣撰 储玲玲整理)

《儒林公议》(田况撰 储玲玲整理)

《江邻几杂志》(江休复撰 储玲玲整理)

《文正王公遗事》(王素撰 储玲玲整理)

《笔说》(欧阳修撰 储玲玲整理)

《欧阳文忠公试笔》(欧阳修 撰储玲玲整理)

《归田録》(欧阳修撰 储玲玲整理)

《湘山野録》(释文莹撰 郑世刚整理)

《玉壶清话》(释文莹撰 郑世刚整理)

《东斋记事》(范镇撰 汝沛永成整理)

《御试备官日记》(赵抃撰 黄纯艳整理)

《春明退朝録》(宋敏求撰 郑世刚整理)

《涑水记闻》(司马光撰 张希清 邓广铭整理)

《温公琐语》(司马光撰 张希清整理)

《孙威敏征南録》(滕元发撰 黄纯艳整理)

《韩忠献公遗事》(强至撰 黄纯艳整理)

《蜀梼杌》(张唐英撰 黄纯艳整理)

《曾公遗事》(曾布撰 程郁整理)

《东坡志林·补録:商刻东坡志林》(蘇轼撰 孔凡礼整理)

《仇池笔记》(蘇轼撰 孔凡礼整理)

《渔樵闲话録》(蘇轼撰 孔凡礼整理)

《龙川略志》(蘇辙撰 孔凡礼整理)

《龙川别志》(蘇辙撰 孔凡礼整理)

《麈史》(王得臣撰 黄纯艳整理)、

《晁氏客语》(晁说之撰 黄纯艳整理)

《杨公笔録》(杨彦龄撰 黄纯艳整理)

《王氏谈録》(王钦臣撰 夏广兴整理)

《青箱杂记》(呉处厚撰 夏广兴整理)

《吕氏杂记》(吕希哲撰 夏广兴整理)

《月河所闻集》(莫君陈撰 夏广兴整理)

《全宋笔记》第二编 目录

第一册

《茅亭客话》黄休复

《道山清话》佚名

《寇莱公遗事》佚名

《家世旧事》程颐

《孙公访圃》孙升

《国老谈苑》夷门君玉

《画漫录》张舜民

第二册

《青琐高议》刘斧

第三册

《梦溪笔谈》沈括

《补笔谈》沈括

《续笔谈》沈括

第四册

《渑水燕谈录》王辟之

《文昌杂录》庞元英

《谈薮》庞元英

《海岳名言》米芾

《画史》米芾

《画史》米芾

第五册

《续世说》孔平仲

《珩璜新论》孔平仲

《谈苑》孔平仲

第六册

《闻见近路》王巩

《甲申杂记》王巩

《随手杂录》王巩

《后山谈丛》陈师道

《萍洲可谈》朱或

《侯鲭录》赵令时

第七册

《明道杂志》张来

《师友谈记》李

《钱氏私志》钱世昭

《岳阳风土志》范志明

《闻见录》邵伯温

第八册

《东轩笔录》魏太

《丰清敏公遗事》李朴

《泊宅编》方勺

《青溪寇轨》方勺

《燕魏杂记》吕颐浩

第九册

《宜州家乘》黄庭坚

《冷斋夜话》惠鸿

《遵尧录》罗从彦

《麟台故事》程俱

《严下放言》叶梦得

《玉润杂书》叶梦得

第十册

《石林燕语》叶梦得

《石林燕语辨》汪应辰

《避暑录话》叶梦得

《全宋笔记》第三编 目录

第一册

彭 □《墨客挥犀》

彭 □《续墨客挥犀》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高晦叟《珍席放谈》

张 礼《逰城南记》

第二册

王 谠《唐语林》

第三册

王钦臣《王氏谈录》

蘇象先《丞相魏公谭训》

章炳文《搜神秘览》

何 蘧《春渚纪闻》

第四册

孙宗鉴《西畲琐录》

黄伯思《东观馀论》

黄朝英《缃素杂记》

夏少曾《朝野佥言》

第五册

李 刚《靖康传信录》

李 刚《建炎进退录》

李 刚《靖炎时政记》

陈 东《靖炎两朝见闻录》

无名氏《建炎复辟记》

第六册

吕本中《师友杂志》

吕本中《紫微杂说》

赵 鼎《家训笔录》

赵 鼎《辩诬笔录》

赵 鼎《建炎笔录》

赵叔问《肯綮录》

马永卿《懒真子》

第七册

朱 弁《曲洧旧闻》

郑刚中《西征道里记》

洪 皓《松漠纪闻》

蘇 籀《欒城先生遗言》

龚明之《中吴纪闻》

第八册

徐 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施德操《北窗炙輠录》

第九册

张邦基《墨庄漫录》

蔡 绦《铁围山丛谈》

第十册

朱 翌《猗觉寮杂记》

侯延庆《退斋笔录》

徐 度《却扫编》

曹 勋《北狩见闻录》

孔 传《东家杂记》

《全宋笔记》第四编 目录

第一册

王观国 《学林》(上)

第二册

王观国 《学林》(下)

王灼 《碧鸡漫志》

第三册

姚宽 《西溪丛语》

康兴之 《昨梦录》

胡铨 《经筵玉音问答》

廉布 《清尊录》

王铚 《默记》

张知甫 《可书》

释祖秀 《华阳宫记事》

汪若海 《麟书》

第四册

陈长方 《步里客谈》

旧题辛弃疾 《南烬纪闻录》

旧题辛弃疾 《窃愤录》 《窃愤续录》

丁特起 《靖康纪闻》

李石 《续博物志》

第五册

沈作 《寓简》

曾慥 《高斋漫录》

吴宏 《独醒杂志》

百岁老人袁褧 《枫窗小牍》

第六册

邵博 《邵氏闻见后录》

第七册

庄绰 《鸡肋编》

韩元吉 《桐阴旧话》

袁文 《瓮牖闲评》

第八册

佚名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

佚名 《呻吟语》

韦承 《瓮中人语》

石茂良 《避戎夜语》

佚名 《建炎维扬遗录》

王若冲 《北狩行录》

洪遵 《翰苑遗事》

程大昌 《北边备对》

程大昌 《演繁露》(上)

第九册

程大昌 《演繁露》(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

第十册

程大昌 《程氏考古编》

程大昌 《程氏续考古编》

《全宋笔记》第五编 目录

第一册

吴坰:《五总志》

佚名《中兴御侮录》

刘忠恕《裔夷谋夏录》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佚名《南窗纪谈》

释晓莹《罗湖野录》

第二册

释晓莹《云卧纪谈》

龚颐正《芥隐笔记》

费衮《梁溪漫志》

张棣《正隆事迹记》

第三 -四册

吴曾《能改斋漫录(上)》

吴曾《能改斋漫录(下)》

第五册

洪迈《容斋随笔》

洪迈《容斋续笔》

第六册

洪迈《容斋三笔》

洪迈《容斋四笔》

洪迈《容斋五笔》

第七册

范成大《揽辔录》

范成大《骖鸾录》

范成大《吴船录》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第八册

陆游《老学庵笔记》

陆游《避暑漫抄》

陆游《放翁家训》

陆游《入蜀记》

陆游《家世旧闻》

陆游《斋居纪事》

周必大《淳熙玉堂杂记》

周必大《干道庚寅奏事录》

周必大《二老堂杂志》

第九册

周辉《清波杂志》

周辉《清波别志》

周辉《北辕录》

第十册

陈善《扪虱新话》

高文虎《蓼花洲闲录》

马纯《陶朱新录》

田渭《辰州风土记》

李如篪《东园丛说》

崔敦礼《刍言》

《全宋笔记》第六编目录(42种)   第一册  1、挥麈前录,王明清撰,燕永成整理。  2、挥麈后录,王明清撰,燕永成整理。  3、挥麈第三录,王明清撰,燕永成整理。  第二册  4、挥麈录余话,王明清撰,燕永成整理。  5、投辖录,王明清撰,燕永成整理。  6、玉照新志,王明清撰,戴建国,赵龙整理。  7、摭青杂说,佚名撰,燕永成整理。  8、厚德录,李元纲撰,朱旭强整理。  第三册  9、松窗百说,李季可撰,赵维国整理。  10、省心杂言,李邦献撰,赵维国整理。  11、岭外代答,周去非撰,查清华整理。  12、常谈,吴箕撰,赵维国整理。  13、采石战胜录,员兴宗撰,赵维国整理。  14、采石瓜洲毙亮记,蹇驹撰,赵维国整理。  15、采石毙亮记,佚名撰,赵维国整理。  16、焬王江上录,佚名撰,赵维国整理。  17、卧游录,吕祖谦撰,赵维国整理。  第四册  18、北行日录,楼钥撰,朱旭强整理。  19、石鱼偶记,杨简撰,朱旭强整理。  20、云麓漫钞,赵彦卫撰,朱旭强整理。  21、重明节馆伴语录,倪思撰,储玲玲整理。  22、经鉏堂杂志,倪思撰,朱旭强整理。  第五册  23、过庭录,范公偁撰,储玲玲整理。  24、耆旧续闻,陈鹄录正,储玲玲整理。  25、使金录,程卓撰,储玲玲整理。  26、纬略,高似孙撰,储玲玲整理。  第六册  27、野客丛书,王楙撰,储玲玲整理。  第七册  28、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李心传撰,徐规整理。  第八册  29、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李心传撰,徐规整理。  30、旧闻证误,李心传撰,金园整理。  第九册  31、西畴老人常言,何坦撰,张剑光整理。  32、涉史随笔,葛洪撰,张剑光整理。  33、中兴战功录,李壁撰,张剑光整理。  34、涧泉日记,韩淲撰,张剑光整理。  35、准斋杂说,吴如愚撰,张剑光,周绍华整理。  36、襄阳守城录,赵万年撰,张剑光,周绍华整理。  37、四朝闻见录,叶绍翁撰,张剑光,周绍华整理。  第十册  38、宾退录,赵与时撰,姜汉椿整理。  39、经外杂钞,魏了翁撰,姜汉椿整理。  40、读书杂钞,魏了翁撰,姜汉椿整理。  41、古今考,魏了翁撰,姜汉椿整理。  42、贵耳集,张端义撰,许沛藻,刘宇整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