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感情创伤的6个方法?
处理感情创伤的6个方法
1嚎啕大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哭泣是自然的生理反应,研究发现哭泣对身体有益,可以平衡身体的荷尔蒙。
2去看看大自然。大自然是治愈身心的良药,感情受创,远离尘嚣,出行,看看大海、日出日落、森林,可以舒缓郁闷的悲痛,清新空气和阳光对睡眠也有帮助。
3做运动。化悲愤为力量,去健身房发泄,出身汗,或是跑步、爬山等,运动能为我们郁结的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
4去一个新的地方。触景伤情,沉溺旧恋情对身心有害,这个时候你需要为自己创造新的回忆,探索新地方,找一个新城市新社区漫步,开拓新世界。
5找朋友陪伴。你可以请闺蜜兄弟每周一天陪你喝喝酒,哭半天,定时陪你几个礼拜,慢慢适应单身的节奏。将自己失恋的情绪向他们宣泄、倾诉出来。
6学会爱你自己。每一段恋情都是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如果不想打扰朋友家人就发展个兴趣爱好陪你度过低潮,处理过盛的感情和混乱的思绪吧。
生活中常见的创伤大致分为六大类:一是软组织损伤;二是面板裂伤出血;三是烧烫伤;四是动物咬伤;五是骨折脱位,又包括四肢骨折脱位和脊柱骨盆的骨折脱位;六是各种器官损伤。除软组织损伤外,其他创伤都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迅速送往医院检查治疗。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关于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一、电击伤
1、什么叫电击伤
当一定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损伤、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称为电击伤,俗称触电。雷击也是一种电击伤。轻度电击者可出现短暂的面色苍白、呆滞、对周围失去反应。自觉精神紧张,四肢软弱,全身无力。昏倒者多由于极度惊恐所至。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心室纤颤、瞳孔扩大、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2、触电是如何造成的
⑴、带电违章操作装置,造成操作人员触电。
⑵、电气装置发生漏电现象,周围人员没有察觉,导致周围作业人员触电。 ⑶、管理不到位,没有执行停送电制度,误操作导致触电。
3、电击伤会出现发生哪些症状
⑴、心搏停止;⑵、心律失常;⑶、呼吸衰竭;⑷、肌肉疼痛和紧缩;⑸、癫痫发作;⑹、麻木和刺痛;⑺、意识不清。
4、发现触电人员该如何抢救
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作为救助者必须争分夺秒,充分利用当时当地的现有条件,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绝不可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这样不仅使触电者再次充当导体增加了电流的损伤,而且使救助者自身的生命安全受到电击的威胁。
⑴、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a关闭电源:如触电发生在家中,可迅速采取拔去电源插座、关闭电源开关、拉开电源总闸刀的办法切断电流。
b斩断电路:如果在野外郊游、施工时因碰触被刮断在地的电线而触电,可用木柄干燥的大刀、斧头、铁锹等斩断电线,中断电流。
c挑开电线:如果人的躯体因触及下垂的电线被击倒,电线与躯体连线下很紧密,附近又无法找到电源开关,救助者可站在干燥的木板或塑料等绝缘物上,用干燥的木棒、扁担、竹竿、手杖等绝缘物将接触人身体的电线挑开。 d拉开触电者:触电者的手部如果与电线连线紧密,无法挑开,可用大的干燥木棒将触电者拨离触电处。
二、热烧伤
热烧伤的定义:
热烧伤是指火焰、开水、蒸汽、热液体或固体直接接触于人体引起的烧伤。其烧伤程度取决于作用物体的温度和作用持续的时间。
热烧伤的救护方法:
1、轻度烧伤尤其是不严重的肢体烧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患肢浸泡在冷水中10~20分钟,如不方便浸泡,可用溼毛巾或布单盖住在患部,然后浇冷水,以上伤口尽快冷却降温,减轻热力引起的损伤。穿着衣服的部位烧伤严重,不要先脱衣服,否则易使烧伤处的水泡皮一同撕脱,造成伤口创面暴露,增加感染机会。而应立即朝衣服上面浇冷水,等衣服区域性温度快速下降后,再轻轻脱去衣服或用剪刀剪开脱去衣服。最好用干净纱布或布单覆盖创面,并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2、火灾引起烧伤时,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如果一时难以脱下来,可让伤员卧倒在地滚压灭火,或用水浇灭火焰。切勿带火奔跑或用手拍打,否则可能使得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使手被烧伤。也不可在火场大声呼喊,以免导致呼吸道烧伤。要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导致窒息或中毒。
3、重要部位烧伤后,抢救时要特别注意。如头面部烧伤后,常极度肿胀,且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容易被漏诊因而延误抢救。因此要密切观察伤员有无进展性呼吸困难,并及时护送到医院治疗。
三、一氧化碳中毒急救处理
1、一氧化碳中毒定义:
一氧化碳中毒又被称之为煤气中毒,由于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难以防范,所以更容易中毒。
2、临床表现
A轻度中毒 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B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面板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
C重度中毒 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D后遗症 中、重度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困难、智力障碍、中毒性精神病或去大脑强直。部分患者可发生继发性脑病。
3、治疗决策与常规处方
改善组织缺氧,保护重要器官
⑴、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冬季应注意保暖。
⑵、吸氧:以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有条件者行高压氧治疗,效果最佳。鼻导管吸氧的氧流量为8-10L/min。
⑶、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可用细胞色素C30mg静脉滴注用前做面板试验,或将三磷腺苷20mg、辅酶I辅酶A50U、普通胰岛素4U加入2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
⑷、有脑血管痉挛、震颤性麻痹者,可用阿托品或654-2静脉注射。
A防治脑水肿 应用高渗脱水剂,如20%甘露醇与高渗葡萄糖液交替静脉滴注、或并用利尿剂及地塞米松。脑水肿多出现在中毒后2-4h。
B纠正呼吸障碍 可应用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等。重症缺氧、深昏迷24h以上者可行气管切开,呼吸停止者立即人工呼吸,必要时气管插管,加压给氧,使用人工呼吸器。
C纠正低血压 发现休克征象者立即抗休克治疗。
对症处理 惊厥者应用苯巴比妥、地西泮安定镇静。震颤性麻痹服苯海索安坦2-4mg、3/d。瘫痪者肌注氢溴酸加兰他敏25-5mg,口服维生素B族和地巴唑,配合新针、 疗法。
预防感染 对长期昏迷者给抗生素治疗。
其他治疗 如高压氧疗法,放血疗法等。
创伤可分为闭合性创伤和开放性创伤两类,前者受伤部位皮肤与粘膜完整,没有开放伤口或外出血,包括挫伤、扎伤等;后者受伤部位的皮肤粘膜破裂而有开放伤口及外出血,并伴有深部组织损伤,包括割伤、刺伤、裂伤等。
对创伤处理的原则是:对大量出血的患者,宜首先采取止血方法;对切割伤、刺伤等小伤口,若能挤出少量血液反而能排出细菌和尘垢;对伤口宜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清洁的布覆盖其表面,不可直接用棉花、卫生纸覆盖。
1割伤:
浅的伤口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以碘酊与酒精消毒、止血,或以“好得快”喷雾剂喷于伤口,然后包扎,一般多能较好痊愈。对较小伤口外用“创可贴”即可。对较深的伤口,应立即压迫止血,宜速到医院进行清创术,视伤情而缝合修补。刀伤伤口不可涂抹软膏之类的药物,以利伤口愈合。
2刺伤:
宜先将伤口消毒干净,用仔细灭菌过的针及镊子,将异物取出,消毒后包扎伤口。异物留在体内易化脓感染,对伤口小、出血少者,宜在伤口挤压出一些血液比较好。指甲的刺伤不易处理,可先将近指甲剪成V字型口,将刺拔出,或到医院处理。若被针、金属片等刺伤而留于体内,应到医院在X光下取出。深的伤口可能有深部重要组织损伤,常并发感染,可予抗炎药物治疗。不洁物的刺伤要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宜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3挫伤:
钝力打击所致的皮肤和皮下软组织损伤,皮肤无裂口,伤部青紫,皮下瘀血、肿胀、压痛。轻者可用伤湿止痛膏外贴受伤区。对胸腹部挫伤及头部挫伤,应考虑有无深部血肿或内脏损伤出血,宜到医院观察诊断。
4扭伤:
扭伤常发生在踝部、腰部、颈部及手腕等处。扭伤的一般处理原则是让患者安定情绪,固定受伤部位,用冷湿布敷盖患处。手足扭伤者可抬高患部,颈部、腰部扭伤者在搬运时不可移动患部。扭伤常伴有关节脱位或骨折,宜到医院诊疗。另外,扭伤后无论轻重,不可即刻洗澡、按摩,须观察1周后视情况而定。扭伤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局部封闭(025~05%普鲁卡因)、药物外敷内服、理疗等。
马尾神经损伤究竟怎么治疗效果才会好
马尾神经损伤是一种难治性疾病,以术后顽固性疼痛、马尾神经粘连、损伤引起的二便障碍等最为常见。西医对待本病的治疗主要“曲马多、美施康定” 止疼药或“镇疼 泵” ,还有的就是开一些甲钴胺,维生素之类营养神经的药物,看病人自身能恢复多少算多少了。在针对性用药上还是建议用中医康复治疗。
该病症大部分严重的患者来讲,是无法根治的,目前是在医生和药物的诊疗与帮助下,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与症状的缓解。
之所以马尾神经损伤治不好的原因如下:
直接原因:马尾神经损伤通常早期的症状比较隐匿,而一般医院的系统检查下是无法及时检查出,容易导致神经活性减低,逐渐坏死,无法再生,为其他神经纤维组织之间的支配能力产生故障模式。
确切原因:目前医学上并没有详细的说明,但是老年化,身体内患损耗,环境因素,消极心态,治疗条件等都可能是引起神经元变性死亡的原因。
临床的表现与治疗
马尾神经受损,肛门会阴区及下肢出现异样感、烧灼样痛,严重的病人会发生大小便障碍,给病人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对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需要天天带纸尿裤。马尾神经损伤时可以表现为腰2以下各种神经损害的症状。
全马尾损害时,感觉障碍的分界非常清楚,上界前为腹股沟,后为髂骨上端的水平线,在此一下,臀部、会阴及下肢全部出现感觉障碍,伴有电击痛、会阴区异常,并且会向下肢放射疼痛,部分病人还会出现痛性感觉迟钝。马尾神经损伤的高度,程度不同,其中上、下界的表现也会有所区分。
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运动锻炼目前仍然是早期马尾神经损伤恢复主要的治疗手段,甲钴胺、维生素、鼠神经生长因子或者止痛药类仍是医生给病人开的最多的西医药,也是目前医学上对本病唯一有效的药物。
近些年来,中医药生经汤在马尾神经损伤临床治疗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显现出了中医药治疗马尾损伤的特色和优势。
1治痿独取阳明,先顾忌脾胃
马尾神经损伤属于中医学的“伤筋”“痹证 ”“痿证 ”等范畴。早在《皇帝内金》中有所描述。历代医家多遵从《内经》提出的“治痿独取阳明”原则,认为“独取阳明”重在调理脾胃,脾胃虚者益其损,脾胃实者调其气,以强阳明之脉,达到补后天脾胃之本 ,充气血生化之源,以润养筋肉。
阳明又有宗筋之长,宗筋主束 筋骨而利机关。因此,“治痿独取阳明”是治疗痿证的重要治疗原则。在痿证的各个治疗阶段都应顾及脾胃,切不可伤及脾胃。脾胃功能健旺,饮食得增 ,胃津得复,脏腑气血功能旺盛,筋脉得以濡养。“治痿独取阳明 ”的原则 充分说明了在治疗马尾神经损伤的过程中顾护脾胃的重要性。
临床诊治中记载,多数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消化系统并不好,在营养吸收上更慢上加慢,舌苔白腻,脉象弱,脾胃湿盛没胃口,药物吸收更是差到不行,营养无法吸收,功能不能健旺,肺腑气血功能虚弱,筋脉气血无法濡养所以马尾神经病人体虚痿软无力。用药效果不明朗。
2滋肝补肾
马尾神经属中医学“经筋”范畴。肝主筋,肝血充盈,则筋得濡养,肝肾同源,筋附于骨。因此,肝肾亏损,髓枯筋痿也常导致筋伤疾患的发生和发展。如前所述,马尾神经损伤也与肝肾功能失常亦有一定联系,滋养肝肾也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医生提出从肝肾论治多适用于久病瘀阻的马尾神经损伤患者,运用滋养肝肾方法治疗此类患者,临床疗效明显。
3温阳化瘀
中医学有“久病人络”之说,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寒湿之邪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而发。某些病变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病程长,迁延难愈,络脉瘀阻在其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患者血流动力学多发生异常,患者通常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发凉等临床症状。生经汤运用红花、桂枝、细辛等为主的温通活血药物配合组方,在此基础上根据病人情况来专人专项调整对症马尾神经病变,不会因为病人体质不同而出现毒副作用。
4调治气血
益气养血恢复马尾神经损伤机能的基本方法。马尾神经损伤的气血之变有虚有实,实则为气滞血瘀,虚在于气虚血少。损伤后经筋离断,经隧阻滞,必然瘀阻于内,而气则因瘀而滞,故本病血瘀重于气滞,此与一般外伤无异。
神经受损后可形成神经瘤与瘢痕条索等病变,严重影响损伤神经的修复,这与中医瘀血病变相类似,是瘀重于滞的又一原因。神经损伤后,由于气血不能连续,损伤之处瞬间失去气的温煦与血的濡养,气帅血至病所成为康复的关键。所以神经损伤的修复需要气持续不断地鼓动血来与之温养,而本病耗血多不严重,故气虚血少以气虚为主。
医生在临床症状中根据病人的不同合理选用独特治疗作用类的虫类药,来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针对气虚血瘀的基本病机,益气活血、以补求通则是基本治法。通是气血之通,是经筋之通,是损伤神经的再通。本病治疗,应益气活血与调补脏腑二者相辅相成。
若病在后期或身体虚弱者,调补脏腑便显得更为重要,但就多数情况而论,可以益气活血、以补求通为基本治法。补气一法对本病有特殊意义。
在疾病的早期可“以补求通”“以补行滞”,达到补气行瘀的目的,同时通过补气以阻止或延缓血瘀致气虚的病变过程,以利于神经、肌肉得到营养物质的充养,从而尽快地恢复肢体的功能;在发病 急重、元气初亏之时,运用大剂量的补气之品,可快速补充体内丢失的元气 ;在中后期用益气药为主,配合活血祛瘀药治疗,既补虚又防补之太过而壅滞,可使气行血活。
正确处理伤口尽早闭合创面
从地震灾区接收的伤员肢体创伤伤口如尚未愈合。主要为开放性骨折及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早期皮肤筋膜切开减压伤口。这些伤员由于初期处理时条件的限制,伤口多未进行良好清创及正规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甚至为铜绿假单胞菌等严重感染,并伴有严重肢体肿胀与发热。
对于此类伤口及创面应进行详细的检查,判断伤道深浅,有无合并神经、血管等主要组织损伤,深部肌肉有无坏死及有无死腔等情况,并做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有针对性地合理使用抗生素。
对于创面较少或分泌物不多,急性反应不明显及体温正常,血象正常时,可停用抗生素,仅创面局部清洁换药处理即可。
对于创面较小、分泌物较多或有明显肌肉坏死时,应补充进行创面清创术,即将无生机及坏死的肌肉组织彻底清除,然后,创面分别以双氧水、洗必泰液泡洗30分钟,使污染或感染的创面变成相对清洁的创面。必要时创面可采用负压闭合引流技术(VSD)。
VSD可清除各种渗液和液化坏死组织;持续负压状态下可刺激毛细血管增生,促进肉芽组织整齐均匀快速增长,加快收敛创面,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同时在封闭状态下可隔绝空气污染、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对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而做的减张切口,若张力不大、切口较小时,可直接拉拢缝合;若减张切口较大难以一次直接闭合时,可采用间断拉拢缝合,待5-7天后再酌情拉拢缝合或植皮覆盖创面。
运用综合措施合理处理骨折
地震伤员的骨折大多具有开放性、多发性、粉碎性及移位明显等特点。目前转至全国各地的骨折伤员因限于当时的条件及特殊情况,基本上均未行确定性治疗,多为石膏托外固定予以保护。
对于闭合性骨折,目前局部软组织肿胀多已消退,只要局部皮肤无明显挫伤,皮肤条件许可,主张积极采用钢板、髓内钉进行内固定治疗。
对于骨盆、髋臼骨折手术时机为伤后1周,若伤后3-4周手术因局部已有大量纤维组织,甚至一定量的骨痂形成,手术复位、内固定难度极大。
对于开放性骨折,由于早期难以进行正规的伤口清创处理及内固定手术,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伤口感染。此时应首先探明伤道的深度及范围、深部引流是否畅通、周围软组织损伤程度及有无深部肌肉坏死等,必要时应进行补充清创,清除伤道无生机及坏死肌肉组织,伤口予以开放,严禁闭合。
每天至少2次创面换药处理,采用双氧水、洗必泰液分别泡洗,必要时创面亦可采用VSD待创面感染控制后再行骨折内固定手术,同时闭合创面。若皮肤缺损难以闭合创面时,可采用局部皮瓣旋转移位的方法覆盖闭合。
几种特殊情况伤情的处理原则
1皮下广泛积血、皮肤部分坏死:
地震时由于物体滑动挤压,或从废墟中营救时拽拉,均可造成伤员大片状闭合性皮下撕脱伤,形成血肿,量大时难以凝固、吸收而形成皮下积血。
对于此种软组织伤,若皮肤已全部干性坏死,可采用切痂,清除血肿,植皮覆盖闭合创面。若皮肤为间隔片状坏死时不宜采用切痂手术,可考虑在皮下血肿最低位作一切口,采用负压引流器吸除皮下未凝固的血液,然后敷料覆盖后采用弹性绷带轻轻包扎,待5-7天打开辅料再酌情处理。对于较小范围的皮下积血,皮肤正常时,不宜采用开放切开清创术,可采用粗针头、大针筒强力抽吸,若难以吸出时,同样可采用低位作一小切口,吸出积血,弹性绷带包扎即可。
2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皮下积血:
对于目前已经接受了骨折内固定手术的伤员,由于当时短时间内大批量伤员涌入医院,限于当地人力、物力及所处特定环境的制约,可能发生因时间仓促而止血不彻底,导致个别伤员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皮下积血。处理时不宜采用切开清除的方法。若积血较多时,可间断拆除几针切口缝线,将积血挤出。积血不多时,可采用粗针头吸出。积血吸出后或粗针头难以吸出、量少时,均可采用弹性绷带压迫包扎。
3缝合伤口或截肢残端感染:
限于地震后肢体创伤初期外科处理的诸多因素、条件限制,目前部分伤口、截肢残端存在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或感染、甚至有的较重。
对于伤口的感染,特别皮下积液、积脓时,务必立即酌情间断或全部拆除缝线,以保持引流通畅;截肢残端感染时,亦应尽早拆除残端缝线,必要时行补充清创(二次清创);清创后可酌情予以残端半开放,待感染控制、创面新鲜后再予闭合残端。
4伴有神经损伤时的处理:
从目前接收的来自地震灾区的伤员伤情检查来看,约有5%的肢体压砸伤合并神经损伤。应详细检查神经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同时采用肌电图检查以确定神经损伤的性质及程度,供治疗参考。对于闭合性神经损伤可暂不予手术处理,观察3个月后视恢复情况而定下一步治疗方法。对于开放性的神经损伤,特别是创面感染时,无论神经是否断裂均不予手术处理,可观察3个月后视情再做神经修复手术。
5全面补充检查,防止骨折漏诊:
多发伤是地震伤的主要特点之一,限于当时、当地条件与诸多影响的因素,不能予以全面检查。从接收的地震灾区转运来的部分伤员检查来看,多与转诊时的诊断不完全相符。如一位左股骨转子间骨折、右大腿软组织损伤伤员,经系统检查、拍X线片发现伴有严重的寰枢椎脱位。一位双下肢截肢的伤员,拍X线片发现胸椎11、12、腰1椎体严重骨折。故对于从地震灾区转运来的伤员,在接收医院接诊后应首先进行全面、系统的物理检查,怀疑骨折时应拍X线片,做CT、MRI检查,以防止漏诊,耽误治疗。
肢体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不可忽视
肢体损伤、骨折术后,往往由于医师担心影响骨折部位的牢固性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伤者害怕疼痛而未进行功能锻炼,这可导致肌肉萎缩、肌腱挛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直接影响到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与质量。
另一种现象则是不科学的活动如过度活动及过早负重活动等导致钢板断裂、拔出或钢钉拔出、骨折处畸形等严重问题。
因此,尽早、正确、科学的肢体功能锻炼对于肢体创伤、骨折术后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在术后早期(2周之内)主要先在骨折邻近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进行伤肢肌肉的舒缩活动。中期(3-8周)除继续进行伤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外,逐渐活动骨折的上、下关节,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可拄拐下地练习行走(患肢负重要小)。后期(9-13周)肢体功能锻炼主要为加强伤肢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如负重锻炼,使各关节尽快恢复至正常范围,肢体肌力接近正常。
开放性损伤(open injury),指受伤部位的内部组织(如肌肉、骨头等)与外界相通的损伤;简言之就是血能往外流的,或肌肉或骨外露的创伤,如擦伤、撕裂伤、切伤、刺伤等。开放性损伤不论平时或战时都较多见,因伤口多有污染,如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易发生感染,影响愈合和功能恢复,严重者可造成残废,甚至危及伤员的生命。治疗在于改善修复条件,促使及早愈合。根据伤情,分别处理清洁、污染、感染伤口以及战伤。
基本介绍 英文名称 :open injury 就诊科室 :急疹科、普外科 常见发病部位 :颅脑、颈部、腹部、胸壁、正中神经 常见病因 :严重外力、火器等引起 病因,鉴别诊断,检查,治疗原则, 病因 1严重外力 一般严重外力所致的开放性损伤其病变可分为三区: (1)第一区:为表面或中心部直接接触区,可有异物存留和组织坏死。 (2)第二区:为周围区域,各层组织损伤可引起坏死,如不切除,易引起感染。 (3)第三区:为外周组织震荡反应,有水肿、渗出、血管痉挛、细胞活力低,如不发生感染,可以恢复正常,如发生感染,则使反应加重。 2火器伤 由火器伤所致的伤道由内而外也可分为三区: (1)原发伤道区:系直接损伤,有失活组织、异物、血块及渗出。 (2)挫伤区:为紧靠伤道外周的区域,组织可发生部分或全部坏死。 (3)震荡区:为再向外的区域,可有血循环障碍、水肿、渗出、淤血等改变。 3常见疾病 临床常见开放性颅脑损伤、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颈部开放性损伤、腹部大血管损伤、胸壁软组织损伤、正中神经损伤等。 鉴别诊断 1关节囊损伤 关节囊损伤是在外力打击、压砸,碰撞或颠扑、负重、扭转时造成的局部肿胀、疼痛、淤斑、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 2心包破损伤 多见于穿透性心脏外伤,穿透性心脏外伤是由一类强力、高速、锐利的异物穿透胸壁或它处进入心脏所致,少数因胸骨或肋骨骨折断端猛烈移位穿刺心脏引起。心脏穿透伤均有心包破损,有时心脏伤口有多处,这在刺入伤和枪弹伤中尤为多见。 3骨盆损伤 骨盆损伤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发生机制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现象为骨折,伴随剧痛。其诊断范畴主要包括损伤机制、骨折类型、稳定程度、影像评估、合并损伤等一系列内容。 检查 开放性损伤的检查根据受损伤的部位进行,一般需要先明确生命体征、局部出血状况和是否存在骨折,进一步进行B超、X线片、血常规等检查,确定实际损害的程度。 治疗原则 开放性损伤的处理,目的在于改善修复条件,促使及早愈合。根据伤情,分别处理清洁、污染、感染伤口以及战伤。 1擦伤 擦伤是皮肤受到外力摩擦所致,皮肤被擦破出血或有组织液渗出。创口浅、面积小的擦伤,可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洗净创口,周围用70%酒精棉球消毒,创口上涂抹紫药水,待干即可,勿需包扎但面部擦伤最好不用紫药水涂抹;关节附近的擦伤也不宜使用暴露疗法,以免皮肤干裂而影响关节运动。 创口内若有煤渣、细沙等异物,要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冲洗干净。否则创口愈合后,皮肤里会留下黑色异物。创口处可用双氧水、创口周围皮肤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凡士林纱条覆盖创面或撒上消炎粉,再用消毒敷料覆盖并包扎。 2撕裂伤 皮肤撕裂伤多发生于头部,尤以额部和面部较多见,如篮球运动中眉弓部被他人肘部碰撞,引起眉际皮肤撕裂。若撕裂伤口小,经止血、消毒处理后,可用粘膏粘合;伤口较大则需缝合,必要时要使用抗菌素治疗。 3刺伤切伤 刺伤和切伤,常见于刀伤等,其处理方法与撕裂伤基本相同。凡被不洁物致伤且创口小而深者,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实验中造成的创伤的处理方法:伤口不能用手触摸或用水冲洗。如果玻璃受伤了,应该先从受伤的玻璃中取出碎玻璃。轻度损伤可采用龙胆紫药水(或红水银,碘酒),如有必要,应去除一些抗炎药粉或涂抹一些消炎膏、绷带绷带。
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生被污染的金属锐器损伤、被动物咬伤的情况,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挤出伤口的血液,再用消毒液(酒精、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碘伏等)消毒,处理伤口。
1、如果伤口是深部伤口、动物抓伤咬伤、烫伤、铁钉铁片刺伤划伤等情况,切忌要及时就医,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铁片划伤要注射破伤风、动物抓伤要打狂犬疫苗。
2、轻微的小伤口要用清水、生理盐水冲洗干净伤口及其周围。若伤口有油污可用干净的布蘸着肥皂水擦洗伤口周围的皮肤。
3、将伤口清理干净后,用医用酒精或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
4、如果伤口流血不止,要用一块干净的布附在一个硬一些的物体上压迫创口。同时要每天更换纱布,并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5、伤后1~3天内密切观察伤口,如果出现局部感染症状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增加的表现,要及时就医。
6、当伤口开始愈合后,会先形成一层**或红色薄膜,此时会有轻微瘙痒,但不能把这层膜撕去,因为它是新生的肉芽组织,有助于创面的愈合。
本文2023-08-05 12:41:5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