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还有书籍》-值得每个人看的纪录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但是,还有书籍》-值得每个人看的纪录片,第1张

很喜欢看纪录片,每次都哭的稀里哗啦的。这才是真实又普通的人生影片啊。

越长大越觉得书籍的重要性。我最后悔的就是之前20多年的人生没有看太多的书。今后的人生我要狠狠地弥补!

所以看到了《书迷》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潜意识里就觉得这是命运安排,让我有机会认真了解书籍,迷上了书和爱书之人之间奇妙的缘分。

因此,看到又出新的系列《但是,还有书籍》纪录片,就赶紧入坑。没想到还惊喜的听到了胡歌的配音。赞赞赞!

马不停蹄的看完了《但是,还有书籍》1和2。整体看,纪录片的制作要比《书迷》更加成熟有趣。

该纪录片轻松的氛围加上配音如清泉叮叮咚咚奏响的纯音乐,很舒服,可以静下心思考。

另外它巧妙的运用了漫画的元素,很多场景用动画形式表现,为我们展现立体而又生动的人物故事。而且该纪录片中的主人公都是普通大众中的人,非常有同感和代入感。

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中写到,

-有些人在行动上往往顺从风俗,传统和法律,顺从别人的想法;而另一些人却把自己的思想看做一切行动的指针,几乎总是倾听自己理智的要求。

我觉得《但是,还有书籍》中的人就是后者。他们远离利益熏心又浮躁的喧嚣社会,十年如一日的深耕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遇到再大的困难也坚持自己的初心。

就像沈燮元老师,在古籍编撰领域辛勤贡献近70年,让那些饱经岁月洗礼的古籍得到妥善编著和整理,保存住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一角。而且他太可爱了,为了看非诚勿扰,特意搬了一个彩色电视机回家。(哈哈哈哈哈)

其他人也一样,在自己的内心城堡中安静的写书、编书、寻书、译书、读书……正因为他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书籍这张绵密又广阔的网才得以编织成,让全世界的人都抱成一团,不分种族、年龄、地域、文化……使我们思想相通,丰富了精神世界。

正如顾晓君说的那样。有时候我们需要独处,但我们并不孤独。我们沉浸在书籍的空气中,在与作者交流,同书中的人物对话,还可以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心得。

甚至更有一些像杨早这样一批人走在路上,重温书中的世界,在书中寻找城市的影子。实现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互补。

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西藏的纳朗玛社区图书馆则是让人的身体和心灵一路高歌猛进的地方,也是我心之所向的远方。

久美为了给那些孩子们一个读书的地方,自学建筑设计、自制青稞酱售卖筹备资金,自己动手盖房子,终于建成了这个天堂般的图书馆。窗外的雅拉雪山是天堂上的一座高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些孩子质朴的眼神和心灵跟天空一样澄澈明亮。他们才是真的美。这里的每个人都平凡醇厚,又闪闪发光。让人移不开目光。

书籍给了我们纯真,也少不了浪漫。蜗牛和wuli将书籍的浪漫揉碎,撒在流动的血液里。

一对爱人,载着一车书籍到处旅行。到校门口、音乐节上、菜市场前、田地里……播撒爱的种子。他们谱写了爱情的浪漫。

还有一种浪漫便是古今之人跨越时空的惺惺相惜。张辰亮一看见《海错图》便很喜欢,自此开始了巡游之旅。证实完善书中的内容,还为其纠错,同时也见证了海洋的陵谷沧桑。真怀疑是聂璜转世继续完成他未竟的事业了。

最近对绘本特别特别感兴趣,想自己画一份自己中意的作品。但苦于没有绘画技术,想象力不够丰富而作罢。

但我看到很多有毅力的人,像许先哲,他自学4年漫画终完成连载作品《镖人》;赵佳,经历了人生大风大浪后依旧坚持自己心中的故事;蔡皋老师画了一辈子的绘本,诠释中国文化的美。熊亮,在绘本中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打开了孩子的想象空间……

这不是卷,而是在激励我们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白白来这世间走一遭,总要为我们自己,为这世界留下点什么。

其实我们都不缺乏编故事和画画的能力,缺少的是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也会坚持下去的决心。加油!

《但是,还有书籍》里的人太可爱了,深受感动。

《哈利波特》的译者马爱农老师对书籍的字句反复斟酌,用汉语还原了一个奇妙的魔法世界。感谢那些细心认真的译者,帮助我们打破了语言的障碍,欣赏到更多优秀的作品;

而所有书籍的出版都离不开出版人的精心挑选编排。涂涂他们日以继夜的在书籍海洋中挖掘有意义的书本,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精品。

朱利伟拍摄的《地铁上的读书人》鼓励更多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

太多太多感慨了。每个人就如一本厚重的合集,需要很仔细的阅读,还要花很长时间去反刍理解。

片中还有很多的精彩语录。其中让我拍案叫绝的是何浩对咸丰皇帝的评价-一开始就是注定的悲剧。

这个纪录片给我的意义就是,无论贫穷与富有,不论祸福,贵贱,疾病还是健康,《还有书籍》,直至死亡。

沈燮元

沈燮元,版本目录学家,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从事古籍整理、研究与保护工作六十余年。

中文名:沈燮元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24年7月

职业:版本目录学家

主要成就:从事古籍整理、研究与保护工作

代表作品:《屠绅年谱》

人物简介

沈燮元,男,1924年7月出生,汉族,版本目录学家,江苏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已退休。

个人经历

沈燮元先生早年从周贻白学习戏曲,后编有《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进入南图工作后,发表有《明代江苏刻书事业概述》、《韩纯玉〈近诗兼〉稿本的发现》等学术论文多篇;著有《屠绅年谱》,1958年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参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任子部分主编,并因此于1995年获文化部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颁发的“突出贡献”荣誉证书及奖牌;1995年被聘为《中国古籍提要·丛书卷》顾问;2000年被聘为《中国古籍海外珍本丛刊》学术顾问;2012年作为特邀专家参与“过云楼藏书”鉴定会。沈燮元先生是全国古籍保护领域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在古籍整理、鉴定和保护工作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工作成就

沈燮元先生从事古籍整理、研究与保护工作六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古籍保护从业经验,成就斐然,退而不休,以古籍整理为终生事业,对南京图书馆乃至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古籍版本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权威。

沈燮元的读音是:shěn xiè yuán。

沈燮元(1924年7月-2023年3月29日),男,版本目录学家,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从事古籍整理、研究与保护工作。毕业后进入上海合众图书馆工作,从此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1955年,沈燮元来到南京图书馆,在此工作直至退休。

2022年3月,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热播,带火了沈燮元老先生。2023年3月29日8时22分,著名版本目录学专家、江苏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九三学社社员、南京图书馆原古籍部副主任、研究馆员沈燮元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100岁。

沈燮元先生从事古籍整理、研究与保护工作六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古籍保护从业经验,成就斐然,退而不休,以古籍整理为终生事业,对南京图书馆乃至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古籍版本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权威。

先生以馆为家,潜心治学,淡泊名利,谦和诚朴,为学术界同仁所敬重,堪称学界泰斗、后辈楷模。沈燮元他有好胃口和好酒量,对外界的八卦有兴趣。沈燮元晚餐必有酒,但喝得很节制,一杯就够。

人物生平:

沈燮元先生早年从周贻白学习戏曲,后编有《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进入南图工作后,发表有《明代江苏刻书事业概述》、《韩纯玉〈近诗兼〉稿本的发现》等学术论文多篇;著有《屠绅年谱》,1958年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

参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任子部分主编,并因此于1995年获文化部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颁发的“突出贡献”荣誉证书及奖牌;1995年被聘为《中国古籍提要·丛书卷》顾问;2000年被聘为《中国古籍海外珍本丛刊》学术顾问。

“图书馆,一个城市最安静的角落,却涌动着最活跃的思想。它保存着文明的火种,也滋润着未来的新知;它是一些人休憩心灵的桃花源,另一些人眺望世界的窗口;它是迷宫、是港口、也是乐园。”

最近看了刚出炉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认识了很多优秀又没有被大家所熟知的人与他们的故事。而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一直都有书籍,虽然目前为止只看了三集,但是还是想要记录一下看完后的感受。(意想不到的是节目的配音居然是胡歌)

第一集《我们的图书馆》介绍了和图书馆有着深刻联结的三个人,看完之后除了想说爱书的人都好温柔,还有就是他们真的太可爱了。

98岁的 沈燮元 是一位版本目录学家,是国内版本目录学领域的元老级人物,同时有着“ 古籍活字典 ”之称。

他说,这辈子就做了两个工作: 编目和采购书籍 。通过七十多年的深耕,他练就了扎实的版本鉴定能力和编目能力,只要给他一本书籍,他一眼就能辨认出年代、版本和真伪。

即使他现在已经退休三十多年,依然每天早上七点多就会去图书馆,生活跟退休前一样。他把自己与图书馆的关系比作鱼跟水,一辈子都不脱离图书馆。

整理古籍是一件非常艰辛的工作,因为很多的书籍随着时代的变迁,都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不仅要收集这些书籍,还要对这些古籍进行审定、校勘、注释等一系列工作,使新出版本便于现代人阅读

感觉就像是金子提炼一样,挖掘出来之后,经过研磨、冲刷、浸泡,把杂质去掉,然而成形之后,还要打磨、抛光,最后才成为有价值会发光的金子。如果把古籍比作金子的话,那么图书馆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能老是玩嘛,用时间做点事情。”

当听到这句话从一个将近百岁老人的口中说出,不由自主地为他竖起大拇指。在大多数年轻人选择躺平的年代,这位老前辈依然选择默默耕耘,他对理想的全情投入深深的感染着每个人。

顾晓军 ,国家图书馆管理员。他的本职工作就像我们大部分人看到的那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每天要做的就是服务读者,解答一些琐碎的问题,比如“某本书在哪里?”“厕所在哪?

虽然日常的图书整理好像孤独又无趣,但是对于一个爱书的人却是十分享受的一件事。导演是这样评价他的“ 自己就是一座图书馆、一本百科全书 。”

这是他的厉害之处,在国家图书馆的12年里他通过自学掌握了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等十几种语言。

在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社交软件,学习的大多数资料都来自于他工作的图书馆。在这么多种语种里,并不是仅仅懂些皮毛,而是能够达到直接读原版书籍的程度。

是不是感觉他超级牛吗?反正在我看来顾晓军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性,已经是大佬级别了。在服务读者的业余时间他也会在本子上摘录各国经典句子,一分一秒都不想浪费。

让我觉得既好笑又震撼的是他翻译句子时,居然在镜头前痛哭了起来,我被吓得有点措不及防。“ 一个民族,无论是否被奴役,只要他掌握了他的语言,就好像获得了开启监狱的锁匙…… ”

原来真的有人会因为看书感动得忍不住失声痛哭,说真的有被他的这种真性情可爱到。印象深刻的片段还有,一个读者来感谢顾晓军,说他在国家图书馆备考的时候,是顾晓军认真自学语言的模样,给了他无形的鼓励和鞭策。

一个人的学习是孤军奋战,一群人的学习是扶持。“ 图书馆是个神奇的地方。看似大家都安静地低头不动,实际上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步伐走向属于自己的远方。 ”

久美 ,一位没有收入、游学归来的藏族喇嘛,通过制作青稞酱售卖筹集资金,自学建筑设计以及亲自搬运三百斤石头,在大草原盖起了一座名叫纳朗玛的图书馆,免费为贫穷的孩子们开放。

通过买和捐赠各种途径,图书馆的书籍累计达到八千多本,这座图书馆成为了无数孩子们写作业、阅读、交朋友的场所。除了免费的书籍,久美也会邀请各行业人士为这些孩子网上讲课,以此来开拓他们的视野。

虽然久美的行为改变孩子们未来的可能性微小,但是那些免费的书籍让他们对藏区以外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想象。

有一个女孩在迷茫、自卑的阶段,因为久美的鼓励和阅读的力量,她开始相信自己。她说最喜欢的书籍就是《巴黎圣母院》,主人公卡西莫多长得那么丑的一个人,被朋友、社会嫌弃,心依然那么纯洁,乐意帮助别人。内心美才是真的美,由此,她也变得自信起来。

女孩坚持用藏语写作,最后考上了大学,为自己的翻译和写作之梦而努力。藏族女孩和卡西莫多的相遇,就是法郎士所说的“ 灵魂在杰作之间的奇遇 ”。

久美说: “我们的心态开阔于世界,哪怕我坐在这个草原上,我的心也可以连接到这个世界的一些发展,这样的话,才是真正地走出大山。”

到底什么是诗与远方,那不就是图书馆吗? 如果我换环境生活的话,熟悉周边最重要的地方就是银行、超市以及图书馆。

当世界太多声音的时候,图书馆就成了好去处。即使不看书,光是闻着图书馆里发出的味道,都觉得好满足。与逛街对比,我倒觉得图书馆是一个比较浪漫的地方。

感动于图书馆打破了知识的疆界,消弭了阶级的壁垒,让每个人都拥有学习的可能性。也感动于那些图书馆里的“维持者”们,是他们对书的执念,让更多人看到了书籍的力量。

配图来源于《但是还有书籍》

曹大铁一生极爱作词,从上世纪的30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初,其词的创作从未中断过,时间长达约70年,故其词不仅数量多,而且是质量很高,成就更大。他的词内容丰富,词藻优美,俊逸精妙,波澜壮阔,可说是才气纵横,且其词的篇制之巨,古今罕见。在艺术上,其词风蹑步苏、辛,并融明末清初的陈维崧、吴梅村、陈子龙、朱彝尊、纳兰性德等为一体,是词坛公认的中国当代重要词作大家。这正如国学大师、著名诗人兼词人的钱仲联 (1908-2003) 先生所言:“曹君之作,词胜于诗。”钱并赞曹词是“可补史事之不足,且事中又有大铁之人在焉,斯足当‘词史’,而无愧矣!”而一代大儒、国学大家程千帆先生亦评曹词是:“其辞美富,其风格清且雄,其义尤芬芳悱恻,有合乎风雅,传世殆无疑也!”

曹大铁的诗 特别是其乐府诗,堪称其艺第二。他的诗是从青年时一直作到老年,也是数量极多。其诗崇尚古意,迹追汉魏齐梁,尤擅仿白居易长庆体,多作长篇歌行,大都序注本事,并常有长篇序言和诗注,动辄是数百行数千言,堪称为鸿篇巨制。曹大铁自谓其诗是“坚守白傅为时为事之旨”。故他的长篇歌诗,内容上多是写其所历所见之事,史实可靠,情感真挚,叙述生动,感人肺腑,可说是时代和人生的留影。著名诗人兼书画家刘征先生曾评曹诗云:“(其诗)服膺白傅为时为事之作,无一虚浮语。或感时忧国,慷慨悲歌;或述事写怀,铁板铿锵;或悼师怀友,情深词切;或悯弱怜香,回肠九转;……令人黯然魂消,忘其为诗为词,直倾耳于大铁以泪以声,诉其肺腑!”因而还有人评:“在中国旧体诗坛上,真正继承、发展了杨云史诗业的,实是曹大铁!”

曹大铁的乐府诗大部分是青少年时期所作,辞尚古意,间有寄托,追迹汉魏齐梁,时人爱之,名书法家邓散木曾书写其中的《渺渺词》30首。后此,他转学白居易长庆体,多作长篇歌行,自谓,坚守白傅为时为事之旨,这与他15岁时学诗于著名诗人杨云史有关。他说:“少年时尝问业于同邑杨云史先生,其五律不敢学,天分不逮耳。至其歌行,则渊源长庆体,心窃慕之。”

曹大铁的长篇歌行,堪称鸿篇巨制,动辄数百行数千言,大都序注本事,又数千言,气势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唐代白居易的长庆体,到清代发展为吴梅村的梅村体,为古典叙事诗开拓了疆宇。杨云史在篇制规模上,又超越了梅村体,常有长篇序言和诗注,形成了杨氏独特的梅村体。在中国旧体诗坛上,真正继承、发展杨云史诗业的,实是曹大铁。他的《富乡歌》、《丹青引》、《善哉行》,都在300句至400句之间,比吴梅村《圆圆曲》80句长得多,甚至比乃师杨云史242句《长平公主曲》、292句《天山曲》都要多,从歌行体诗的篇制上看,古今罕见。非但篇制宏大,其歌行体诗内容上是时代和人生的留影,艺术上情深意切,感人肺腑,时人评为:“无一虚浮语,或感时忧国,慷慨悲歌;或述事写怀,铁板铿锵;或悼师怀友,情深词切;或悯弱怜香,回肠九转”。 曹大铁的词 比诗数量更多,成就更大。钱仲联谓,君之作,词胜于诗,,并赞其词“可补史事之不足,且事中又有大铁之人在焉,斯足当词史而无愧矣。”他自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词的创作未曾中断过,创作数量很多,其中大多数散失,《大铁词残稿》仅收搜寻所得的词调100目675首,故称“残稿”。这些词创作于他人生各阶段,有少年时期居绿墅湖庄、山环水佩的幽雅闲逸,有抗战时期寇患神州、出生入死的慷慨激昂,有解放后从业社会、发挥专长的欢欣愉悦,有中年蒙难、错划右派文革批斗的郁愤悲哀,有晚年安居乡里、潜心艺术的清澈安详。他词风蹑步苏、辛,并融明末清初陈维崧、陈子龙、朱彝尊、纳兰性德为一体,是公认的当代重要词家。

他的词才气纵横,波澜壮阔,词之构制,多一调连首,富于气魄。他最心折陈维崧,评论者也将他视为陈维崧词体的继承者。曹大铁《贺新郎》一调,连写67首,其篇制之大,在我国词史上,是自陈维崧作此调133首后,所未曾有过的。 曹大铁的本业是营造,攻土木工程结构,诗词是他的余业。故启功题签为“梓人韵语”。他本业也有造诣,曾发表《铜砼薄壳结构探讨》等学术论文,主持安徽淝河大桥、11层钟楼大厦、安徽二纺厂等结构设计。他就读之江大学,本通英语,又曾从语言学家方光焘学日语三年,因通日语,曾翻译日语书《船房夜话》。由于通外语,他的工程结构设计常能引进外国先进理念,在安徽工程设计界颇有名望。但本业毕竟自解放初到1957年反右即戛然而止,而诗词则贯串其一生,且成就声誉重于本业,故世人多以诗人词家目之,曹大铁多能,有“奇人”、“奇才”誉称。

曹大铁不仅是诗人词家,而且画家、书法家、收藏家,文物鉴定家一担肩挑。他自19岁在苏州网师园拜师张大千,并被张大千收为关门弟子,到68岁时接到大千师在台湾临终前嘱家人赠寄的画集,50年师生之谊历久常新,传为画坛佳话。他虽自谦画不如诗词,并引郑板桥家书语说自己的画:“有些好处,大家看看,若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盆覆瓿”。他自记年轻时习画不认真,曾被大千师训斥:“一天到晚,吊儿郎当,不好好作画,辜负了你的一支笔”。但毕竟是大风堂弟子,且有长期临摹古人名画的深厚基础,其作画自有大千气派,多巨幛长卷,气势逼人,《虞山林壑图》长卷、《莲塘图》丈五匹巨幛、《为瞿秋白纪念馆作朱竹白石图》巨幛等均为代表作。比之诗词,曹大铁给人的感觉是懒于作画,即便是好朋友,也很难得到他的画。但他也有勤奋作画的时候,据自记,1964年返里后,“损眠忘食,百日之间,叠作山水,花鸟、人马四十五件”,由此可窥见他作画的横溢才气。曹大铁在“文革”时期一次即被抄没自作画130余件,可见他作画并不算少。据艺术品拍卖界人士说,曹大铁散落在民间的一些画作,现很有市场,价格不菲。

曹大铁提供了关于张大千的很多亲闻、亲见、亲历的珍贵史料,这是对张大千研究乃至中国现代绘画史研究的一个贡献。2001年至2002年初,他在中国人民政协机关报《人民政协报》的《春秋周刊》上,连续发表回忆张大千的文章《琐忆张大千先生》(上、下篇),《张大千先生和我》、《虎:张大千兄弟的宠物》(由金戈据其口述整理),每篇都列入“导读要目”。这些文章记载了张大千在苏州网师园时期、抗战敦煌时期、抗战胜利后上海时期的艺术活动和生活情状,都是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

曹大铁17岁从于右任学书法。于右任以草书名满天下。他在于师六十寿诞,呈词《满庭芳》,称“喜髯常潇洒,草圣崇封”。在于师七十寿诞,又呈词《八声甘州》,称“墨池清,鸿飞凤渚”,对于师的书法推崇备至。他从于师草书入手,后更学元代倪云林书体。一手行草,书界叫绝。在安徽合肥,书《廉泉亭记》立包公祠前,书《包孝肃公传》立包公墓园内;在常熟,沙家浜、虞山剑门、兴福寺、四高僧墓、维摩寺,都有其石刻书法。他的各种书画题跋,更是数不胜数。陈从周认为曹大铁书法,与诗词、绘画一样有“成就声誉”,可见文化界对他书法是十分看重的。 曹大铁爱好收藏,尤爱藏书,被誉为“常熟末代藏书家”。他藏书有家庭渊源,父亲曹菊生与旧山楼主关系密切,曾购得赵氏《旧山楼书目》。他本人古文底子极厚,又精于版本目录之学。其藏书继承虞山藏书派传统,注重善本,宋元刻本外,多数为明代刻本、稿本、孤本,价值高,数量也不少。据其《半野园曲》本事注载,被错划右派时,“善本图书四百二十六目,名画廿七件,悉数没入公库”。经反右、文革,尚存善本一百五十三种。

曹大铁对乡邦文献和常熟藏书家旧物的收藏极为注重,他藏有钱谦益《楞严蒙钞》手稿本、《明史断略》冯简缘写定本、毛扆精校《四书集注》、翁同和批校本《老学庵笔记》、汲古阁本《昭明文选》、陈揆撰《虞邑遗文录》等,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有的还是稀世珍品。他除藏书外,还藏名人书画。他收藏的清人余秋室所绘《柳如是访半野堂小影》图轴及毕仲凯所绘《河东君便装小像》卷图,是钱柳研究的重要资料。前年曹大铁之子曹公度代表其父向常熟博物馆捐献的张大千《浣纱图》轴、钱瘦铁《木落秋远图》轴,即为其书画藏品的一部分。

曹大铁见多识广,精于鉴定,与国内文物鉴定泰斗级大师交往甚密,多有切磋。常熟名流、93岁曹仲道老人言曹大铁“涉文史,即识版目录,能别宋元抄校是非,尤精鉴书法名画,遇其善者,他人方眩惑迟疑,大铁立许巨金,满鬻者望而得之,其果决如此。”此话并非夸饰溢美。曹大铁《江城子·赠陈叔通先生》记一事:抗战初曹大铁到杨无恙上海寓所访杨,见案上放清代画家金冬心、罗两峰梅花图卷各一,观后曹说此为赝品,杨则以为真品,斥曹武断。正在争论之间,屋内一老者起立,赞扬曹独具慧眼,说杨判断错了,经介绍始知此老者是陈叔通,此二图是他的藏品。又,曹大铁《水调歌头·杭寓戏赠黄谦老》记一事:解放初,光绪十八年壬辰科进士黄炳元(字谦)与曹大铁在常熟鹤苑茶室喝茶,有苏州书商来兜售古籍,内有一册《唐赐铁券考》,黄断言为宋本,被曹否定。因为是忘年交,每天喝茶碰头,彼此无顾忌地争执起来。黄摆老资格,问曹“你知还是我知?”曹答:“是我知。文史之学当推你,而版本之学,我不能谦让。你是竖通,我是横通。”当时,在座的名人钱南铁也附和黄的看法。次日,曹大铁将相关书目资料十余种带到茶室,凡涉及之处用彩纸夹入。黄、钱两人翻阅后,皆默不作声,默认并非宋本。

以上所记二事,足见曹大铁文物鉴赏实有功力。曹大铁不同于一般的文物鉴定家,他将鉴定与收藏相结合,把文物鉴定与诗词记事、版本目录之学连为一体,形成自己特有的文物鉴定家面貌。

曹大铁这样的多能奇才,在现代常熟文化史上并不多见。盛誉之下,他做人却很低调,《梓人韵语》出版后,他亲自登门递赠,对晚辈受赠者也亲笔在书扉页处题称“吾兄教之,弟大铁呈”;他宽厚待人,和气可亲,绝无架子,年轻朋友人前背后都径称他为“大铁”,不加“先生”二字。有人调侃他有“艳福”,先后娶过几任夫人,他一笑领受;有人以“春夏秋冬一件衣,东南西北两条腿”调侃他生活不善打理,他也一笑领受。

2002年,曹大铁成植物人,至今已8年。开始时友人去探望,见他僵卧床上,眼盯天花板,嘴里喃喃自语:某画妙,某诗妙。后来就归于沉寂,一直不再说话,只是眼睛睁着,若有所思,若有所忆。94岁的老人,他是在漫漫追溯自己的人生路?他是在静静咀嚼艺术生命的滋味? 大铁先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他出生常熟富豪之门,早年入东吴大学土木工程系,嗜好书画、词赋,曾拜张大千为师,成为大千最后一位入室弟子。大铁先生早先出入于上海十里洋场,潇洒风流,后被扣上右派帽子放逐安徽远地,遍尝苦涩,倜傥加坎坷的一生,一本十万字传记,也难以尽述。因此,我只想通过一部书和围绕这部书的传奇故事,来看大铁先生及其半野园藏书,这部书就是清康熙间翌凤抄校本《绛云楼书目》(以下简称《绛目》)。

大铁先生虽系出张大千先生之门,但其书画的造诣,我不是研究书画的,也没有看过许多大铁先生的书画作品,所以不敢妄加厚非评论。但是,大铁先生之才,在文学词赋方面尽展才华,我以为青出于蓝,远在大千之上。大铁先生的藏画水平不及先生大千,但藏书方面在当今却是不一般的。我想,这里恐怕有两个原因。一是大铁先生的故里常熟文化影响。中国江南藏书的盛极之地常熟,从明朝以来,有成就的藏书家绵绵延延,代不乏人,诸如杨仪之七桧山房;赵用贤、赵琦美之脉望馆;毛晋、毛之汲古阁;钱谦益之绛云楼;钱曾之述古堂;张蓉镜之小福地;陈揆之嵇瑞楼;翁同和之彩衣堂,等等不能一一枚举。因而藏书是常熟所有读书人和文化人的自豪和骄傲,大铁先生生于斯地,长于斯地,深受这片土地滋育的乡土文化影响,喜好藏书,实不为怪。二是,在大铁先生的至交友朋中,有一位兄长是有名的藏书家,其人名唤张珩,这可是上个世纪中期中国收藏界一个不能小视的人物。张珩,字聪玉,浙江吴兴人,收藏室名韫辉斋,庋藏古籍书画极伙,内有宋刊本《忠经篆注》等。张珩与大铁先生是磕头换帖的把兄弟,从大铁先生的著作《梓人韵语》的十几首与张珩的词,可以看出张珩对大铁先生的影响,赘引一阕《贺新郎—失眠漫赋达旦示聪玉》词:“但寓目,青葙图史,教我佯狂声色近,觉先后,偕隐为同志,人朦,莫知旨”。

在上海一度经商贸易,得手大赢,收藏书画古籍,收购名人废园,结友会文,不惜一掷千金。1946年在北京的张大千因购9卷古代名画,手头缺钱,电告曹大铁“有急用,速寄一千万元至颐和园听鹂馆”,他立即兑售黄金110两汇去,遂有“曹大派头”之雅号。乡梓文化和高人的指点,成就了大铁先生的藏书。购藏图书甚多,他的旧宅为明末钱谦益半野堂遗址,所以又故名其藏书室曰“半野园”。曾构思复建“后绛云楼”,后未果。藏画楼有“菱花馆”。其藏书多不被人所识,直到后人把他的藏书典卖,当代藏书家韦力出巨资160余万元,购得所藏20多部,其中不乏珍品和秘本。他的“半野园”藏书,大都以抄本居多,曾收藏有善本图书426种,名画27件,后来被收入公库。现存《藏书目录》所载善本153种。如钱曾《读书敏求记》,赵氏“小山堂”抄本;钱谦益手稿本《楞严经疏解蒙抄》、《明纪北略》,《四书集注》明刻本,毛手校,吴翌凤抄校的《绛云楼书目》、赵宗建手写《旧山楼书目》等。1950年,曾通过徐森玉割让名抄校本10种。2000年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南京图书馆沈燮元一行3人对曹大铁所藏书画、古籍进行鉴定。藏书印有“曹大铁图书记”、“曹大铁收藏印”、“菱花馆”、“半野园珍藏”等。

“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着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这僧人年纪不少,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却是深藏不露的顶尖高手。因此,现在人们就把这样的人称为“扫地僧”。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扫地僧”式的人物,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四位。

李小文

人称“布鞋院士”,喜欢穿一双黑布鞋,瘦削的脸,稀稀拉拉的胡子,就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人。但是,李小文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遥感领域的泰山北斗级。

李小文院士

“首创了普朗克定律用于非同温黑体平面的尺度修正式及一般的非同温三维结构非黑体表面热辐射在像元尺度上的方向性和波谱特征的概念模型”,这个念起来有些拗口的成果,只能说我们与他隔得太远。

何家庆

安徽大学教授何家庆,全国劳动模范、扶贫状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等,这是他获得的荣誉。因为他在魔芋种植、产业化方面的贡献,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魔芋大王”。

但何家庆这个“大王”却一点也没有威风,自费考察大别山植物资源。中国现有的27个魔芋品种,他采集到的就有17种,并证明了魔芋的故乡在中国。他行程31600公里推广魔芋种植技术,培训了2万余人,使得很多人脱离了贫困。

何家庆

他将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别人身上,自己饿了吃过猪食,甚至还乞讨了两个月。他被毒蛇咬过,被飞鼠咬过,遇到过山洪暴发,掉下过悬崖,碰到过歹徒。但这一切都阻挡不住他的脚步。

王晓琮

这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一名老师,不修边幅,衣着不讲究,常常被人误认为是“锅炉工”。他在食堂吃饭,不仅不剩饭,还要把盘子舔干净,他几乎将所有的钱都资助了学生。教学几十年,他却还只是个讲师,这样的老师,还像老师吗?王晓琮14岁考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硕士毕业,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评委。带领学生参加国际数学建模比赛获奖一百余次,基本每次都能拿到一等奖。上课从来不带教材的他,是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

韦东奕

这是这两天才被人发现的大神级的人物,拿着一瓶没有商标的矿泉水,三个馒头,头发有些凌乱,穿着很朴素。记者以为他是学生,没想到他却是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研究员。

韦东奕是第49届、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获得者,2010年才进入北京大学读本科,但2018年就博士毕业了,2019年博士后出站,比一般人少了好几年。韦东奕被学生称为“韦神”,却是是神一般存在的人物。

李小文、何家庆、王晓琮、韦东奕,他们确实像金庸笔下的“扫地僧”,但和扫地僧又不相同。扫地僧只是扫扫地,而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看到慕容博、萧远山**经书,并没有加以阻止。

但他们这四位却贡献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并没有隐退,和他们相比,扫地僧其实在境界上差了一大截。“以天下苍生为念”,这是扫地僧推崇的理想,但他自己并没有去实现,只是在少林寺默默无闻地扫地。

李小文、何家庆、王晓琮、韦东奕他们有着和扫地僧一样的,毫不起眼的外表,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在各自的领域里践行着“以天下苍生为念”的信条。他们付出的目的,就是要发展我们的科学,改善人们的生活,让所有人都吃得好,穿得好,生活得舒适。

        近期,看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叫《但是还有书籍》,是一部人文类纪录片,一共有6集,描写的是与书有关的人物和事情,看了还是有一些感触的,所以想写一些东西。

        一、书给人美好温暖的感觉。纪录片的第一集为《我们的图书馆》,讲述的是在我们城市中矗立的图书馆,各类各样的人在这里汲取着营养与生命。有年近百岁的从事古籍整理与研究的沈燮元老先生,有看似平庸但是扮演“扫地僧”一样的有着渊博知识的图书管理员,有在西藏建立的草原图书馆的藏族小伙久美,他们一个个都是那么的平凡,但是又是那么的富有生命力,不论年龄大小,不论地域优劣,不论时间充裕与否。而反思我们,当下拥有着大好的时间,有着健康的体魄,有着丰富的资源,但是却没有拥抱图书的胸怀,每天早晨还拖着慵懒的身体在吞噬我们美好的生命,每日还在浑浑噩噩中无所适从,百无聊赖,每日还因为眼前的苟且繁杂而焦虑痛苦。我们最应该用图书来拯救自己、来升华自己。于是,我想图书馆是我们应该长去的地方,每周周末,在图书馆中坐上几个小时,把一周的焦虑和浮躁用图书掠去,用图书去净化,用图书去升华,岂不妙哉;在不算大的家里腾出一块地方,架上书架,摆上长桌,一盆绿植,一盏台灯,一个人静静的翻看着书,抛去电子产品的快节奏、抛去繁杂焦躁的世界,此时此刻只有你和书,岂不惬意。要想心静,唯有读书;要想心安,唯有读书。

        二、人要有梦想和追求。纪录片第5集《文学的现场》有这样一个人,梁鸿,河南梁庄人,她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她围绕自己的老家梁庄写了三本书《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讲述了梁庄的人如何人オ外流,记录了无数个外出打工的梁庄人的生活,描述了那个时代中国的另一面,她走过了多个城市去实地采访走出梁庄的梁庄人,她用纪实的手法去描述走出梁庄人的无奈,她用写作的方式呼唤着毎一个梁庄人,虽然她在人才外流方面不能给家乡有实质性的帮助,但是她却用自己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梦想和追求,无论你是小学生还是老爷爷,哪怕你的梦想只是骑一次马,打一次球这么简单,或是成为一家上市公司老总,不在乎你做什么,只是给自己一个希望,是生活的希望。

        三、挫折是一个人的财富。50岁的杨全强离开20多年的“老编辑”岗位,创立了自己的出版品牌“行思”,这期间经历了浮浮沉沉,几度坎坷,但是这正是他成功的铺路石!一个人的成长确实是乔要很多挫折的,有的人直接在挫折面前倒下了,就再也没有起来;有的人感谢挫折,越挫越勇,最终从挫折中走出来,在等待和苦楚中依然享受着独厉于自己的那份执着与勇敢,坚强的走下去。虽然挫折过后的路不一定叫成功,但是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是对生活的态度,是对世界的重新认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是前提,但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才是更重要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