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族有历史渊源的名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周家族有历史渊源的名人,第1张

周家族衍变的历史

周姓乃中华之望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考诸史籍,周姓系姬氏周代之帝胄,姬姓属黄帝制定十二姓氏之帝裔。

查本源,黄帝作为中华部落联盟的首领,主要活动在今黄河中下游地区。黄帝生子玄嚣,嚣生极,极生帝喾。周乃帝喾后裔,“弃”之子孙。弃在尧时才智超群,他让部落开荒种田,结束了游牧生活,以至成为远古时期最为著名的农业神,舜时赐封为“后稷”。从此,后稷便在邵(今陕西武功西南)一带,率领本部落种植“百谷百蔬”,发展农业,由此势力和人口都有较大的发展。由于他们的开创之功,后来便被周姓尊为始祖。

大约到了商初,后稷的裔孙公刘远迁居逐豳(今陕西旬邑西),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武装,扩大活动范围。公刘十传至古公亶父,又迁到“周原”一带,兴建宫室城邑,使自己的部落有了早期国家的雏形,从此称周人为周族。

亶古公有三子,曰太伯,虞仲,季历。季历生子曰昌(即文王)。季历获太伯,虞仲让位而执政,国势渐强,不幸被殷王文丁所杀。昌继父位而执掌朝政,在位50年,“德政广被,万民归趋”,灭殷而得天下之王业,后被追被为文王。

文王逝世四十年,子武王文武兼资,为治世明君,以雄才大略,挝张伐纣义师,各路诸侯,闻风附从,义旗所挡,纣兵七十万不战溃败,计期仅一月,灭商凯旋。

追根溯源,古公亶父实为周姓之太始祖。然周代王朝,本姓姬,周乃国号,故未能纳入正统之周姓宗谱。

周之得姓,实始于周武王的十一世孙,周平王宜臼,率众东迁洛邑(河南省洛阳县)即位,是为东周,但仍以“姬”为国姓,至封其子孙子姬烈于汝坟(今河南叶县东北)东周之派周姓实自此始。17传 公, 公辞官不仕,乞隐居免差,隐居汝水之阳,时在东周癸丑(前308)遂赐姓周,为周氏受姓之始。18传至姬邕,东周被秦朝所灭,人称他的家族为“周家”,他为了纪念自己曾是周朝王族后裔,才正式改姓为周,这是古今绝大多数周姓人的血统所出。周得姓后,在当地继续发展繁衍,在汉唐间形成了著名的周姓汝南郡望,并进一步分衍出沛国,陈留、临川、秦山、寻阳、庐江、太山、淮南、永安、河内、临汝、华阴、河东、河南、清河、江陵、长安、昭州等共21个郡望。

周姓姓氏来源,也像其它大姓一样拥有自己的传说历史,血统源流复杂。除上述的介绍,还有黄帝时大将周昌的后裔,商朝太史周任的后裔,周公旦和周公黑肩的后裔以周为姓。至魏晋南北朝以后,出自鲜卑族的普姓、普乃姓、普屯姓、贺鲁姓,以及出自汉族的项、姬、暨、成、苏等姓也都纷纷改入周姓,使周姓的血统进一步复杂化。今天周姓所以如此众多的人口和广泛的分布,正是历史上不断发展,繁衍,融合的结果。福建乃至晋江周姓均出自汝南一派,尊梅林公为入闽一世始。至于华东与闽粤周族所祀奉者,并不是开宗立姓之周姓始祖平王少子烈,却是宋代理学鼻祖周元濂溪公———敦颐。细加研究,这并非本末倒置,只在远流与近源之别,因其源多出濂溪公后裔,蕃衍开宗分支而来,以是舍远流而就近源,祀典宋代濂溪公,其因在此。

周姓入闽,始于光启三年。时统谱第五十七世,即从赐 公一世起至五十六世从信公。从信公次子,名颐,号梅林,汝南支子之派,光州固始县人。梅林公与王潮,王审知兄弟同乡,厚相结纳,并曾共同在乡里山榜立栅以御盗匪,王潮以翁料事多中,因呼翁为 “梅林独识”。

梅林翁在固始县闻王潮兄弟在闽占住了地盘,担任泉州剌史,公谋复依潮而策筮之吉,遂于光启三年携子靖入闽。到泉谒潮,潮见之至甚喜,意向相倾倒,如在梅林时。授梅林翁于仙游东乡,及王潮兄弟攻占福州,公及子靖随之往,事从王氏,并得王氏再授东街石井。是为周姓入闽一世。

统谱第七十五世,入闽十九世,入泉一世为云鸿公之子起振,字绍基,于南宋景炎元年(1276)随同从弟绍芳等至泉州勤王,匡扶幼主,王义之被授同进士出身。抗元失败后,绍基公易名籍,隐居泉州浮桥笋江之滨,过着耕读人家淡泊生活,终生不仕元。

周氏家族的历史

周永泰,广东东莞人。

始祖周永泰于十九世纪中叶来港发展,后其长子周少岐晋身为定例局议员,在商界名噪一时,为周氏家族奠下稳固的基础。不少家族成员担任 要职,其中有周少岐,周埈年,周锡年担任香港定例局(立法局前身)议员,太平绅士,而其中周埈年,周锡年更被封爵。

周卓凡,20世纪初香港企业家,周少岐之弟,周锡年爵士之父,著名的股票投资高手。周锡年之子周启邦,谭月清(富商谭焕堂之女)夫妇是社交名人,其对生活的享受更深入民心。

之子周启贤香港华人银行首席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常氏 历史渊源

甘肃-临夏-常氏 祖籍:南京大留属行。

时序迁徙:大致在1850年左右,沿陕西到达(现今地)甘肃省临夏县河西乡大常家(拼音:da shang jie)和东乡县河滩乡尕常家(拼音:ga shang jie)。世系辈分:自、全、承、启、志;延、寿、文、忠、太。

世代儒商,温文而雅,承袭至今。常——遁将蜀中一才子,华阳国志垂青史。

一、 姓氏源流 1、 相传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相当多。相传周族与商族的首领高辛氏次妃为常仪,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

《帝王纪》说她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故后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

《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记载,常先曾被黄帝任命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这是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常姓。清人张满《姓氏寻源》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宜出于此。”

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市,故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河南。 因此,常姓应该说五千年前就有了,是为河南常氏。

2、 出自姬姓,以邑为氏,为西州时卫康叔支庶子孙。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封。

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说:“常氏出自姬姓。

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

卫国于前254年沦为魏的附庸,又于前209年为秦所灭。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采邑。

卫康叔把他的一个儿子封邑在常(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卫国灭亡后,其后裔有以国为氏姓卫,也有以邑为氏姓常的,史称常姓正宗。

同时,也不能排除殷商后裔有改姓卫或常的。是为山东常姓。

3、 另一支"常"姓出自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裔,也源于姬姓,即南宋罗泌《路史》所云“吴后有常氏”。吴国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大伯和仲雍,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但吴国公族后代何人何时因何而得为常氏,未见古籍记载,尚待进一步考证。

据《姓氏考略》所载:“吴后有常姓”,是为江苏常氏。 4、 出自恒姓,为避讳改姓。

北宋真宗名赵恒,古时“恒”“常”义相近,故因避皇帝讳,改恒姓为常。恒姓本是楚国公族恒思公之后,此即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又有恒氏避宋讳亦改为常”,主要繁衍于今江苏省东海沿岸一带。

二、 迁徙分布 常姓发源于今山东西部,最初,常姓是以此地为主要的繁衍中心的。战国末年,常姓主支便繁衍于今河南、河北南部等地,并已散居于大江南北。

汉初有一支常姓迁入山西,形成以太原郡为中心的一大望族。同时,山东西部常姓起源地也形成了一大望族。

汉末至三国时,常姓有一支迁入四川。魏晋南北朝时,有常姓迁入甘肃。

隋唐时,新丰(今陕西临潼)人常衮迁居福建。宋代,常姓已多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有常姓迁居福建、广东,最后到达云南、贵州等地。

至明清,常姓已广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清代以后,又有部分满族人融入常姓。

从历代繁衍迁徙情况看,常姓在北方的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河北、甘肃分布最广,江苏、四川、浙江次之。三、 郡望堂号 1、 堂号 “知人堂”:唐朝常何,贞观时为中郎将。

太宗要百官上书议论国事,常何是武人,不会写,只好请门客马周代写了三十多条。太宗看了很高兴,表扬常何写的好。

常何不愿偷功,就告诉太宗说:“我不识字,这是门客马周代写的。”太宗马上封马周为监察御史,并表扬常何知人,赐予绸缎三百匹。

常姓又以“太原”为堂号。 2、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秦时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北魏复为郡,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相当今山东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县,大致为今山东西部地区。河内郡:楚汉之际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县西南),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

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 武威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

元鼎后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移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四、 家乘谱牒 山西:常氏宗谱一百五十卷、太谷常氏家乘不分卷、夏县常氏五房谱不分卷 江苏:丰县常氏家谱六卷江西:万载大北门常氏族谱(卷数不清) 山东:泰安常氏族谱十一篇 湖南:长沙欧塘常氏六修家谱首一卷(卷数不清) 河北:滦县常氏八代族人族谱一卷五、 历史名人 历史上常姓名人很多,西汉有太原人常惠,武帝时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10余年始放还,后代替苏武为典属国,通晓西域情事,官至右将军。三国两晋时期,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常氏多有显者,河南温(今河南温县)常氏发展成为望族。

常骞治毛诗、三礼,以清尚知名。

周氏家族的详细族谱有哪些

周姓家谱 开放分类: 民俗、历史、百家姓、姓氏、姓氏文化 周姓家谱介绍 周姓族谱的谱序 1、非其本姓所写的谱序。

明初就一批著名文学家为江西吉水周氏家谱写序。如:解缙的《吉水桑园周氏族谱序》、杨荣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翰林院编修周叙重修)、金幼孜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大理寺少卿周彦奇、国子监博士周歧凤重修)。

清朝中叶,钱大昕撰的《周氏族谱序》,它介绍了明代上海周氏与清代嘉定周氏的源流。该序说:“周氏之先,自上海之周浦迁居嘉定,百余年来,本支蕃衍。”

这段话,对于后人考察上海周氏与嘉定周氏,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序赞扬了上海嘉定周姓族谱:“今观周氏之谱,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缺其所当缺,洵(xun,实在)可以为后嗣法。”

2、周姓人士写的谱序。 明初周是修写《周氏小谱序》。

还提出了一个修谱原则,清代康熙十七年(1678年)刊行的浙江《山阴前梅周氏宗谱》卷一转载的明代正德元年(1506年)周用文撰的《涂山公谱自序》。 家谱和族谱 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有修撰家谱的传统。

周朝建立后,专门设立了负责宗室世系、以及宗族事务管理的官员“小史”,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官修谱制度。后来传世的《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便是当时修撰的周先王的传衍情况,明显带有后来家谱的性质,因此被公认为是现存我国第一部姓氏学专著,可以看作是周姓人最早的家谱。

周姓人真正的家谱的出现应是在魏晋以后。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区分士庶,当时人对于谱牒十分重视,一时间,谱牒学提高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人们重视谱牒,纷纷撰写家谱。

东晋时期,著名谱牒学家贾弼之编撰了《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谱》712卷,其中就包括了当时著名的汝南安成周氏谱、庐江舒城周氏谱以及义兴阳羡周氏谱。 周姓人为了更准确记载自己家族源流及发展历史、分衍情况,私撰族谱。

由于时代久远,这一时期所修的周氏族谱已亡佚殆尽。 唐代,大一统的局面,更加有利于修撰谱牒。

官方、私家修谱之风极为盛行,周姓人的家谱内容也进一步丰富。保存至今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谱》中,就有汝南安成周氏及其分支永安黄冈周氏两大著名周姓郡望的世系。

宋代以后,家谱的修撰越来越多,清朝以至民国以来,更是修谱成风。由于修撰时间距今较近,很多家谱都能保存下来,特别是明清以至民国所修家谱。

有的家谱根据发展的需要,甚至一修再修。 在族谱中,对周姓人影响最大当是一些为族人所订立的宗规、宗训。

一些周姓族谱,还标明了自己的堂名,通过这些堂名,可以看出本族独特的文化旨趣。堂号本是某些周姓支派用于标榜和区别的标志,大多数周姓堂号都是根据与周姓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名、名称等来命名。

周姓家谱文献目录 (略) 周姓字辈 益阳大泉周氏: 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 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广东普邑周氏的字辈谱是: 开基宏远猷,笃庆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守理重经修,奕世永绳武,千秋恒作裘。

广东潮阳泗水周氏字辈谱是: 多士敬宏毓,英资衍芳绪,勤修昭厚德,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淑宪绍懿徽,植本宗永健,嗣典运开祥。 琼州周族辈序: 缵 绪 成 德 经 世 安 邦 家 修 朝 献 万 奕 其 昌 广东潮阳泗水周族派语辈序: 多士敬宏毓 英资衍芳绪 勤修昭厚德 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 淑宪绍懿徽 植本宗永健 嗣典运开祥 粤东普邑周族派语辈序 : 开基宏远猷 笃庆光前悠 孝友承先德 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 守理重经修 奕世永绳武 千秋恒作裘 湖南益阳大泉周族派语辈序 贵 文 祖 志 一 永 兴 万 代 天 仁 学 宏 宗 益 世 守 绍 前 贤 继 述 声 名 显 由 来 达 孝 全 振 起 三 以 让 令 德 庆 悠 绵 湖南益阳汾湖州周族派语辈序 志 肇 宏 昭 列 时 旺 玉 堂 轩 国 字 必 尚 义 言 方 定 泽 之 当代周姓人取名,较历史上复杂的取名方法已有了很大简化,特别是当今在中国大陆地区,周姓人在取名上,使用频率很高的字: 华、明、志、永、平、新、光、利、端、学、俊、龙、秋、菊、彩、家、少、天、胜、继、坤等。

周姓取名的时代性和政治色彩: 在1949年以前:英、秀、玉、珍、华、兰、桂、淑、文、明、芳、德、金、荣、清、素、云、风、宝、林等。 在1949-1966年间: 华、英、玉、明、秀、国、丽、建、芳、文、平、荣、珍、凤、春、金、桂、志、兰、德等。

在1966— 1976年文革期间: 红、华、军、文、英、明、丽、建、玉、春、小、国、艳、梅、平、芳、志、伟、海、秀等。 周姓男性与女性取名用字 女性名字偏重于使用含植物花草、色彩、香味、季节以及一些比较柔和素 静的字: 英、秀、玉、华、珍、兰、芳、丽、淑、桂、风、素、梅、美、玲、红、春、云、琴、惠等。

男性则偏重于显示阳刚之气: 明、国、文、华、德、建、志、永、林、成、军、平、福、荣、生、海、金、忠、伟、玉等。

周家族是什么的后代,最好有传说

周处(238—299年),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吴亡后周处仕西晋,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遇害于沙场。

周处除三害

公元三世纪中叶,义兴阳羡(今宜兴市)传颂着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242-297),字子隐,义兴阳羡人。其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

周处父亲死亡,母亲过于溺爱他,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横行乡里。民谣说:“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像猛虎扑群羊。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这位“少孤,不修细行,州里患之”的七尺少年,被乡民与南山猛虎、西氿蛟龙合称为阳羡城“三害”。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周处那里,他自知为人所厌,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经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数十里,终于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认认真真拜师学文练武,这一来城内“三害”皆除。

周处除“三害”后,发愤图强,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于才兼文武,得到朝廷的重用,历任东吴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御史中丞。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因而受到权臣的排挤。西晋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百家姓中的周的历史故事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魏、蒋沈韩杨”许多华人都对这四字谣感到熟悉。

即使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也听说过百家姓。 姓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个人特征,是一个家族的印记。

它与社会学、历史和传统有密切的联系。 众所周知的《百家姓》是一本非常好的阅读材料,读者可从中了解百家姓的起源与其深远影响。

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十世纪北宋朝代起在中国广为流传。 是谁创造了《百家姓》?它何时初具规模?又何时出版?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个迷。

根据明清朝代有文字记载的学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处吴、越地区(现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学者将其编辑、装订成册。

南宋(公元1125-1210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最早在他的诗-- 《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诗人在注释中指明他的灵感源自两本书,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流传了。 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

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划对应而成。

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有102行组成,38个是复姓,编成15行。

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

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 过去,《百家姓》有几种修订版,如:明朝末年修订的“黄周姓”,清朝康熙年间修订的“御指百家姓”,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由丁延修订的“百家姓三编”。

这些修改后的百家姓在表现格式上花了很多功夫,每本都各具特色。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无法取代原稿,这体现了原稿对后来创作的深远影响。

《百家姓》不仅只在汉族中广为流传,其译本也在与汉族有着友好往来的少数民族中传播,如: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由此可见百家姓的深远影响程度。

"周"这个姓氏的来历

周氏的起源 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

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 周氏来源较多,有以下几种: 一是出自姬姓,用国名作姓氏的。

后稷的裔孙古公□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昌的遗志,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建立周朝。

平王以后,传至第24王周赧王时,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掉,以赧王为首的王族,都被废为庶人百姓,迁到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人称其为周家,于是他们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属河南),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化成周氏。 三是东周庄王时,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杀,其后代亦称周氏,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间,唐玄宗名叫李隆基,为了避讳,把姬氏改为周氏。

五是鲜卑族复姓中有贺鲁氏,后改为周氏。 周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魏献帝的次兄晋乃氏改为周氏。

孝文帝迁都洛都后改鲜卑姓为汉姓周氏。 周氏除上述来源外,北周、唐、后梁时又有因改姓、赐姓而姓成的,还有冒为王姓而成的周氏。

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发展。 从东汉末年到晋代,都有中原周氏南迁的记载。

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从清朝康乾年间始,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定居。

“周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世家。最早源于古代的姬姓,这是炎帝和周人祖先后稷的姓,在中国算是最古老的姓氏了,周时迁至河南汝南。”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范志亭著的《鲁迅与许广平》一书的第4页)。“从黄帝直到周武王建立周朝,周姓有一个传说中的世家。

经过西周一朝的发展,至周平王东迁,其次子烈封于汝坟(在今河南叶县东北),成为周姓人所尊奉的周姓始祖。周平王东迁洛邑(在洛阳)之后,其中的一个儿子姬烈被封在汝坟,经过十九传,至姬邕时东周被秦所灭。

虽然封国已不存在,可是源自周朝血脉世代食周爵禄俸的姬邕家族却在习惯上仍被人称作‘周家’,姬邕索姓也以‘周’为姓,以示纪念,以示不忘本,并代代相传。邕生秀,秀生仁。

这时已到了西汉时代,汉初统治者为了笼络民心,特地封周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绍续周室香火,周汝坟地势卑湿,遂徙地于汝南郡,这支周姓在当地生息繁衍,形成汉唐时期著名的汝南周氏(以上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大良、李琼英著的《中国姓氏通史周姓》”。 随着后来天灾人祸等各种原因造成的人口大迁徙,汝南周氏不断向四周辐射扩散,其后的陈留、临川、寻阳、庐江、泰山、淮南、永安、河内、临汝、华阴、河东等周氏郡望,都与它有深厚的渊源。

它被视为今天周姓的主要来源。 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

按现在人口统计,周姓为中国第九大姓。周姓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从周姓发源的。

相传周人的祖先后稷本来居住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夏末时公刘又迁往幽地居住。商朝后期,游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断侵袭周人,使得从事农业为生的周人无法安居。

这时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开荒耕种,兴建宗庙和宫殿,还修了坚固的城墙,从此称周族。古公的曾孙周武王建立周朝,立国约800年。

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庶人,迁到惮孤(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百姓谓赧王是周家后代,称为周氏,史称正宗。

春秋时,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在周朝执政,他企图杀死周庄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泄被杀,他的后代也称周氏;改姓周的姓氏有北魏时鲜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区贺鲁氏、北周普屯氏等。此外唐代避唐玄宗名讳,姬姓朝臣也改姓周,五代时后梁赐氵内姓周。

据考,周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县东南60里)。 周姓家族专用楹联 周姓家族常以下面4位族中名人嵌作楹联,以事彰扬。

门前挂这样的楹联,主人定姓周。 岐阳启姓,濂水分源(周敦颐)。

风高细柳(周亚夫),将军声断蓝田(周鲂)。 旌赐素丝(周举),谏议名高琐闼(周昌)。

周姓家族名人之最 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是周恩来。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

少年时代在天津南开中学求学,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 。

1927年参加组织了“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期间,任 中央代表,长期驻在 所在地,进行统一战线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任 总理兼外交部长。1976年1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宋明理学的开山之祖为周敦颐原名敦实,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思想,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很有影响。

脊梁骨最硬的中国人是鲁迅。鲁迅本姓周,原名樟寿,后取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

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早年时留学日本,回国后一方面从事教育工作,一方面研究古典文学和进行文学创作。

他不顾 反动派。

  一:鹅老掐别的鹅毛很可能是患了啄毛癖,啄毛癖多发生于幼鹅生长新羽或换羽阶段。表现为自食羽毛,有的相互啄食肛门周围羽毛,尾毛被啄光,肢体裸露,往往造成伤残而影响正常发育。啄毛癖患鹅每日可补饲5—10g的羽毛粉或硫酸钙,或按日粮0.2%加入蛋氨酸。

  二:啄毛癖的防治

  1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

  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通风与光照强度。鹅舍温度和湿度要适宜,满足不同日龄鹅所要求的温度,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通风良好,光线不太强,保持清洁卫生,地面干燥,人走进鸭舍感到不闷、不刺激鼻眼。

  2科学配制全价饲料

  要投喂高品质的全价配合饲料,以提供合理足够的蛋白质、含硫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并定时饲喂。

  饲料原料要多样化,配方要科学合理,根据鹅生长日龄给予优质、全价日粮。因蛋白质钙磷不足,可添加5%豆饼或3%鱼粉、2%-4%骨粉或贝壳粉,因缺盐引起的可在饲料中添加1%-2%食盐连喂2-3天,因缺硫引起的可补硫酸锌或硫酸钙每只每天1-4克,适当添加青绿饲料或增喂啄羽灵、羽毛粉都能防止啄毛发生。

  也可以饲喂一些青菜或青草,提高胃肠道内粗纤维的含量,防止因缺少饱腹感而引起啄羽。但不能饲喂过量,否则易引起腹泻。

  3减少光照强度

  一般用25瓦灯泡照明,鹅能看到吃食和饮水就可以了。灯光颜色小鹅可用红光、橙黄光,大鸭用红光或白光,可使鹅群安静,啄毛就少。

  4定期杀蚊灭蝇

  但应注意用药浓度及使用方法,以免中毒;在饮水或饲料中适当加喂维生素B12或复合维生素B,以预防脱羽症诱发的啄癖。

  5及时治疗

  对有啄癖的肉鹅应及时隔离,避免被啄范围进一步扩大;有损伤的肉鹅,损伤部位涂青霉素粉、或在伤处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适当运动,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02-03%天然石膏粉末,一般每只鹅每天1-4克,也会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1、民居特色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南北两个大方言,但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大体相同。南北两大方言大致以郁江和右江为分界线,延伸到云南省文山州的广南、砚山一带。

北部方言约占壮族人口的2/3,划分为8个土语区,即邕北土语、右江土语、桂边土语、柳江土语、桂北土语、红水河土语、邱北土语、连山土语;南部方言约占壮族人口的1/3,划分为5个土语区,即邕南土语、左江土语、德靖土语、砚广土语和文麻土语。

壮族也有自己的文字,唐宋以来,壮族民间曾流行“土俗字”,这种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利用汉字的音、义组合而成。根据1989年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办公室出版的《古壮字字典》(初稿)统计,共有10700多个字,其中定为正体字的有4918个。

壮族并没有统一的信仰,壮族民间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树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灵等。

魏晋以后,随着道教和佛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壮族宗教信仰体系在其影响下发生了变异,形成以原始的麽教为主,融道教和佛教为一体,信仰多神的“宗教”,并出现了半职业性神职人员——师公。

2、服饰

壮族服饰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

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

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

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3、风俗习惯

如果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两腿落地,和肩同宽,不能跷二郎腿。

饮食以大米、玉米、薯类等为主食。认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

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普遍喜欢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不爱吃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

4、节日

壮族的节日多与当地汉族相同,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汉族民间节日,也是壮族的岁时节日。壮族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

扩展资料

壮族的饮食:

壮族是最早栽培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发达,稻米也自然成为壮族人民的主食。稻米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有蒸、煮、炒、焖、炸等,各种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汤圆等,是壮族人民日常喜爱的食品。

如果掺和其他材料,还可以制成许多更加味美营养的食品,如八宝饭、八宝粥、竹筒饭、南瓜饭、“彩色糯米饭”等。

居住在干旱山区的壮族,由于不宜种植水稻,则以玉米为主食。壮族人民喜食水产,鱼蛤螺蚌,皆为珍味;山林中的菌果、蝉、蛇、禽、兽,也是壮族人民的日常佳肴。

嚼槟榔是壮族的传统习俗,今广西龙州等地的壮族妇女仍有此喜好。有些地方,槟榔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

参考资料:

--壮族

南宁(壮文:Nanzningz),简称邕,古称邕州,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广西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华南地区特大城市,中国东协博览会永久举办地。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邕州 别名 :邕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邮政区码 :0771 车牌代码 :桂A 历史沿革,史料记载,邕州军乱,概述,聚众举义,建“南天国”,挥师东进,兵临羊城,连毙两员名将,杨文广智脱贼营,与狄青决战,起义意义非凡, 历史沿革 邕州是广西南宁市的前身。318年南宁设治,古称邕州,唐改南晋州置,治宣化。后来又曾改称宣化县、邕宁县,元为邕州路,1324年改邕州路为南宁路(路是地方建制的等级名称,相当于后来的府),南宁之名才由此开始。明清有南宁府。民国废府,以府治为邕宁县。解放后有南宁市、邕宁县。南宁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 史料记载 邕州,郎宁。下都督府。开元户一千六百二十四。乡十二。元和户乡今为邕管经略使理所。 管州八:邕州,贵州,宾州,澄州,横州,钦州,浔州,峦州。县三十三。 古越地也,秦并南越,为桂林县地。在汉,为郁林郡之领方县地也。晋于此置兴郡。隋开皇十四年废晋兴郡为晋兴县,属简州,大业三年州废,以县属郁林郡。武德四年,于此置南晋州,贞观六年改为邕州,因州西南邕溪水为名。乾封二年置都督府,后为夷獠所陷,移府于贵州。景云二年,州界平定,复于邕州置都督府。 州境:东西南北八到:北至上都取象州路四千七百七十五里,取藤州路五千四十五里。北至东都四千五百八十五里。东至钦州三百三十里,西南至州二百八十里。西南至安南一千里。东北至澄州二百四十里。 贡、赋:管县七:宣化,武缘,晋兴,朗宁,思笼,封陵,如和。 宣化县,下。郭下。本汉领方县地,隋开皇十四年于此置晋兴县,十八年改为宣化县,属郁林郡。武德四年属南晋州,贞观六年改为邕州。 郁江水,经县南,去县二十步。 左溪、右溪、在县东,西流至县东南,同注郁江。 武缘县,中。西至州一百里。本汉领方县地,隋开皇十一年于此置武缘县,属缘州,大业三年废,武德五年又置。 郁江水,经县南,去县三十步。 都棱镇,在县西,水路一百里。 晋兴县,中下。南至州一百里。本汉领方县地,晋于此置晋兴县,隋开皇十四年省,武德五年又置。 郎宁县,中下。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汉增食县地,武德五年分置朗宁县,属南晋州,改属邕州。 思笼县,中下。东至州三百里。 封陵县,中下。西南至州一百里。右二县,并景云后置。 如和县,中下。东北至州九十里。本汉合浦县之地,武德五年析钦南宾、安京二县地置如和县,因县西南四十里如和山为名,属钦州,景云二年割属邕州。 邕州军乱 概述 距今九百五十多年前的北宋皇佑年间(1052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惊天动地的事件——西南边疆的壮族首领侬智高为反抗交趾国的压迫,在广西毅然发动起义,但攻打的却是大宋。以雷霆万钧之势,不到一个月就攻陷邕州(今南宁),随即建立了大南国——古城南宁。 侬智高,世居广源州(今广西靖西,田东一带),其父为当地壮族首领,因不堪交趾国(今越南北部)的欺压、掠夺,又得不到对交趾一味迁就的宋廷的保护,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出兵反抗交趾,后被擒杀害。 侬智高成年后,继其父为广源首领,为摆脱为之深恶痛绝的交趾的控制,曾累次上书宋廷,并献上巨额的黄金和贡物,要求归附。(据《宋史·广源州蛮传》)但当时庸懦的赵祯统治集团,却因怕冒犯交趾,竟然拒绝了侬智高要求内属的真诚请示。因此,在多次请附未果、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侬智高发动了这次其迅猛程度与声势均为宋廷始料不及的大“起义”。但似乎欺压,掠夺壮族的交趾国并未受侬智高应有的兵伐。 聚众举义 侬智高自小聪敏过人,他饱读诗书,成为广源州惟一中举的读书人。 侬智高得到了广东的进士黄师宓等人的鼎力相助,为这次举事作了充分的准备。他一方面探明了邕州军防的虚实,一面又麻痹对方,甚至故意示弱,诳语:“本洞饥,部族离散。”(《宋朝记实》)致使邕州知府陈珙信以为真,以为侬智高微弱,不是宋廷敌手,因而毫无戒备。 一日,侬智高暗中派人故意放火烧了自家的村寨,对众人说:“乡亲们!我们平生积聚的财产,现已被天火烧光了,无以为生,办法都想尽啦!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聚集队伍,举行起义,去奋力打下邕州城,再进一步攻占广州,自己称王!”(见《宋史记事本末》) 侬智高的计策十分成功。在各族民众的拥护下,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农历(下同)四月初六,侬智高在安德州(今靖西境)组成了五千人的大军宣告起义。 义军浩浩荡荡,下德保,过田阳,沿右江东下,次日即抵达邕州管辖下的横山寨(一称横江寨,今田东县境),首战大捷——一举攻该寨,杀死了寨主张日新、邕州都巡检高士安及钦横州同巡检吴香,义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皆打开仓库,赈济饥民,甚得人心。 建“南天国” 时值初夏雨豪,江水上涨,战船倍速。侬智高率判军沿江而下,很快就抵达邕城西郊的心圩,与守候在那里的永宁郡(今南宁邕宁区)太守吴某父子三人所率之守军交战。判军将宋军团团包围,使其水断粮绝,又得不到援兵,因此很快遭败绩,吴父子皆壮烈战死。 判军马不停蹄,乘胜进击邕州,知州陈珙万分惊慌,忙命令通判王干佑、权都监李肃守大门,武官守朝天门,并急派司户参军孔旦飞报附近各州及下游沿江郡县,请求兵援。马平(今柳江县)的宋士尧首先开到,与侬军交锋,不敌,宋士尧战死沙场。 五月初一,张立的宾州(今宾阳县)援军到邕,陈珙大喜,在城上设宴犒军。可笑的是,酒未过三巡,在席上听到城破的讯息,众皆大惊失色——知州陈珙、张立、干佑及节度使推官陈辅尧当场束手就擒被杀,守军千多名全部殉国。 侬智高的起义军举事不到一个月,就攻取了岭南重镇邕州,迅捷地奠定了举义的基础,说明侬智高的起义符合了岭南边疆各族人民的要求,并得到了一些人民的拥戴。 侬智高夺取邕州后,马上着手建立了“大南国”,他效仿了中国官制,自己黄袍加身,称为“仁惠皇帝”、改年号为“启历”,封其母为皇太后,十四岁的长子为太子,黄师宓以下,皆称中国官名。他还下令打开监牢,大赦境囚。 侬智高心高气傲,他构想的所谓“大南国”的疆域不仅仅局限于广西。因此,在邕只停留了短短8天——五月初九,侬智高便高擎著“大南国”的反旗,以“仁惠皇帝”的架势,按既定方针进行东侵与北掠了。 挥师东进 经短期休整后的叛乱大军,士气十分高涨,一举开抵横州(今横县),知州张序等吓得弃了城,逃之夭夭。十二日,大军攻陷贵州(今贵港市),知州李琚亦闻风而逃。两日后,义军又进抵浔州(今桂平市),知州急调本州各镇兵丁和请调容州(今容县),上林等地兵员来救援。可是,由于久无战事,平日又疏于演练,守军作战能力很差,但仍拚死相搏,血染沙场。 攻破浔州后,五月十六日,起义部队又开抵龚州(今平南县),知州惧怕,弃城逃遁。十七日,势如破竹的大军又相继攻陷了藤州(今藤县)、梧州——该两州的知州李植、江某同样弃城逃命了。 声势越来越大的起义军,又神速地从梧州突入广东境内后,一样呈现摧枯拉朽之势——未经激战,便兵临封州(今广东封川县),知州曹觐早有防备,事先就募集了五百人的敢死队守卫,但寡不敌众,最后城破被擒英勇就义。 侬智高军士气大增,继续挥师东指康州(今广东德庆县),知州赵师旦到任才一天,他将侬智高派去劝降的人杀死,领士三百死守。五月十八日,城陷殉国。次日,大军攻陷瑞州(今广东高要县),三日后进逼三水,后为避台风,途中滞留了数天。 五月二十六,叛乱大军浩浩荡荡地开抵南海重镇广州——侬智高率师东征,短短的十多天便攻下两广的横、贵、浔、龚、藤、梧、封、康、瑞九州,直达千里以外的广州。正是反旗一举,臭气相投,叛乱大军也从举事时的五千人增至近三万之众。 兵临羊城 羊城毕竟是南海大邑,城固兵众——侬智高在广州着实打了一场艰苦的攻坚战。 叛军把广州城水泄不通地团团围困。开始,攻势十分凌厉——运用了多种攻城的方法。但时值夏天台风季节:高高架起的云梯被狂风吹折;改用火攻,又被暴雨浇灭,想掘地道又未果——幸有雨水饮用,守军不至缺水。因此,从五月二十六至七月十九日,侬军整整围攻五十七天,依然攻不下广城。由于旷日持久,令叛军疲惫不堪。 侬智高的叛乱大军如火如荼,只月余便破邕州,围广州,席卷岭南大地。紧急军情传至汴京开封,震惊了大宋朝廷,宋仁宗赵祯急忙于六月初二起用“前卫御史”杨畋等率师讨伐加上,四处的援军纷纷开到——在这种极为不利的局面下,叛乱军不得不撤围而去。 这次起义,本按三个步骤:即先拔邕州,继取广州,然后再北伐湘(湖南)荆(湖北)。现虽受挫于广州,但其军力未损。因此,侬智高仍然决定挥师北上。 连毙两员名将 侬军开始北侵时,依然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他们首先攻陷了清远,在开抵英州时,在那里守备的杨畋因怕被围攻,竟然采用了坚壁清野的办法——弃地烧粮。叛军绕过该城,继续向北进军韶州。这时宋军早有防备,侬智高吸取了死围广州的教训,不再屯兵城下,转战湟州(今广东连县),直指桂中、桂北。那里的守军亦壮烈殉国。广西贺州很快被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起义军在那里取得极其辉煌的战绩:接连击毙了两个著名宋将——广南东路钤辖张忠及广南东西路钤辖蒋偕这两个高级将领(据《太平治迹种类》)。 仁宋赵祯震怒——任命了枢密院(宋朝最高军事机关)副史狄青为征南节度使,统领二十万大军(包括一支骠勇的西夏吐蕃骑兵),从京都日夜兼程南下镇压叛乱。宋军的先锋即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杨家将传人杨文广(《宋史·杨文广传》)。 九月十二日,侬军在龙岫洞歼灭了桂、宜、柳三州巡检李贵的队伍,随后进击昭州(今平乐县),九月十八日破城,知州逃离。 杨文广智脱贼营 按原计画,叛乱军是要在向湘荆进军后,便打算以主动的地位与宋朝廷议和的,然而,侬智高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着比叛乱部队强大近十倍的敌军,他们是根本无法与之抗衡的。因此,在占领全州后,和黄师宓等人进行密议后,毅然作出回师邕州的重要决定。班师南下时,侬军兵锋仍然很锐,一路侵略桂州(今桂林市)、柳州,又派部队去攻打宜州。 正在此时,狄青的先头部队开到了,先锋杨文广率兵在桂州附近与起义军正面相遇,战斗十分激烈,结果宋军受创,杨文广被困智脱贼营。 侬智高班师抵邕州时,兵力仍盛,知州宋克隆闻风弃城逃了。 重据邕州后,智高清醒地认识到:与宋廷已无妥协余地,但当前自身力量不足,正准备返回广源,聚合三十六洞壮族等少数民族土酋,巩固好后方,然后再兴师北上。他在邕时,曾题下一联曰: 帝业未成人已老;王封申锡国同休。 上联表达了他无奈的野心,下联则点明了他的部属和大南国休戚与共的关系。 与狄青决战 侬智高班师邕城的一段时间内,兵力仍然很强大,宋军未敢来战。在举义后的南征北战中,起义军所向披靡,从而滋长了骄傲松懈的情绪。对宋朝廷大军的整体动向无从探察,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狄青于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率领主力抵达向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天险——昆仑关附近的宾州。狄青放出“宋军只储有五日十日口粮”的讯息。侬智高闻之,信以为真,毫不戒备,加上时值元宵,阴风细雨,致使大宋名将狄青精选的近四万官兵,成功地偷渡昆仑险关,并于正月十八日,突然天兵下凡,直面侬军,在距邕只有二十里的归仁铺摆开战场(据《宋史·狄青传》)。 在这极为严峻的情势下——侬智高只好仓促应战。这时他知道:这是举兵近十个月以来首次遇到的强敌,归仁铺一仗非同小可,它关系到大南国的生死存亡! 在广袤的原野上,对峙著的两军排开阵势:起义军以骁士执标举盾居于前,羸弱的殿后,都穿着绛红色战服,俨然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而宋军则已步兵列前,西夏征来的骑兵在后,两军刚交锋时,宋将孙节战死沙场:“偏将孙节,祝贵陈于前,石全斌为左翼,刘几为右翼。狄公暨挂帅,余靖处中军,李定殿其后……孙节恃勇出,与之争地形。公疾呼节曰:此岂争地利处耶?节不听,兵小,死焉。狄素奇之,失声惊呼……”(宋龙图阁学士滕甫《孙威敏征南录》)宋军一度被迫退却。 可是,战局很快发生剧变。由于宋军大将贾逵率兵从山后开上了高地,把侬军的阵势冲开,一分为二。这时,狄青趁势急麾骑步军一齐进击侬军,杀死判军五千多人,并生擒黄师宓、侬智忠(智高之弟)等侬将一百五十七名,彻底击溃了判军。侬军失败的原因之一,是侬军错误地布防在地势开阔的归仁铺,较利于敌方的骑兵而不利于自己的步兵作战。 起义意义非凡 侬智高败回邕城,狄青大军则乘胜追击至城北,于现南宁人民公园处扎下大本营,直逼大南国城下。侬智高突陷于寡不敌众的处境,不得已于宋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十八日——亦即是在举义后不满10个月时,一把火烧了营房,弃离帝都邕州,遁回广源,后到了大理国(今云南大理自治州境),两年后死在那里(见《宋史记事本末》)。 壮族领袖人物侬智高的反对宋朝廷的所谓起义,无疑是一场不打欺压掠夺者交趾国,却打富饶的江南的忘恩负义的叛乱,虽然得到沿途部分人民民众的拥护:至今还流传在桂、滇、贵等地的许许多多歌颂侬智高背叛宋朝廷的诗歌、民间故事等,就是明证。 忘恩负义的所谓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大宋朝赵祯在平叛侬贼后,以仁义为本,更改了对广源等边疆地区的民族政策,并新设了土州,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但另一方面,宋朝廷对交趾国(今越南北部)新兴统治者的庸懦苟安的方针,依然故我。以至令交趾国侵略中国的野心愈来愈大,终于在19年后的1071 年,酿成了交趾国大举进犯广西,并屠城邕州,残暴地杀害了成千上万邕城百姓之罕见的历史惨案。 摘自《南宁日报》2005617 侬智高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侬智高是属中国,还是属越南?是英雄,还是盗贼?学术界很有争议。观点的对立,恰好反映了历史观和历史文本表述的差异。 认为侬智高是属越南者,其逻辑是,侬智高是广源人,广源州是今越南境内的广渊县,所以,侬智高是属越南的。其逻辑推理清晰明了。但是,历史问题不能单凭逻辑推理来解决,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历史事实。谭其骧曾批评这种不顾历史事实的治学态度:“今天这种反历史观点的论述历史方法在某些领域仍然在流行。例如在讲到有关疆域和民族的历史事件时就是如此。凡是在今天中国疆域以内的地方,都要说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反之,凡是今天邻国的地方,历史上尽管曾经设定过郡县几百年上千年,也不许提,硬要把当时内地与边区的关系说成是国际关系。” 侬智高是民族英雄,还是反历史进步的盗贼?认为侬智高是反历史进步的盗贼者,更多是从侬智高不打欺压掠夺者交趾国,却打富饶的江南的非正义立场出发。 今天,我们在叙述中国历史时,强调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是,往往由于过于强调“统一”而忽略了对“多民族”的表述,尤其是南方少数民族基本上被完全的纳入了“统一”的叙述范围,而未受应有的表述关注。于是,当把侬智高挑战为民族英雄时,便面临了应有的强大的争议和抵制。藏族的松赞干布(与大唐友好的藏民),蒙古鞑子的成吉思汗(世界公认的杀人魔),满鞑子的努尔哈赤(杀光了东北汉民)等,把他们表述为所谓的“中华民族英雄”,也只是在胡虏掌控的文化部教育部广电总局无可非议,原因是他们都维护所谓的“统一”。而壮族的侬智高的历史地位则颇受争议。 如何平衡历史文本中“统一”与“多民族”的表述?关键是在于,应该充分肯定在多民族互动发展中少数民族的本土经验对统一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这样,其他的壮族也就不应当受到太多的争议,而应从历史事实出发,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作为一名壮族首领,侬智高领导壮族和其他部分民族人民反抗交趾国掠夺骚扰,力图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却没有在促进与交趾国的民族融合方面起积极作用。因此,侬智高是一名有能力的壮族首领,但不是一名中华民族英雄。

邕州,郎宁。下都督府。开元户一千六百二十四。乡十二。元和户乡今为邕管经略使理所。

管州八:邕州,贵州,宾州,澄州,横州,钦州,浔州,峦州。县三十三。

古越地也,秦并南越,为桂林县地。在汉,为郁林郡之领方县地也。晋于此置兴郡。隋开皇十四年废晋兴郡为晋兴县,属简州,大业三年州废,以县属郁林郡。武德四年,于此置南晋州,贞观六年改为邕州,因州西南邕溪水为名。乾封二年置都督府,后为夷獠所陷,移府于贵州。景云二年,州界平定,复于邕州置都督府。

州境:东西南北八到:北至上都取象州路四千七百七十五里,取藤州路五千四十五里。北至东都四千五百八十五里。东至钦州三百三十里,西南至州二百八十里。西南至安南一千里。东北至澄州二百四十里。

贡、赋:管县七:宣化,武缘,晋兴,朗宁,思笼,封陵,如和。

宣化县,下。郭下。本汉领方县地,隋开皇十四年于此置晋兴县,十八年改为宣化县,属郁林郡。武德四年属南晋州,贞观六年改为邕州。

郁江水,经县南,去县二十步。

左溪、右溪、在县东,西流至县东南,同注郁江。

武缘县,中。西至州一百里。本汉领方县地,隋开皇十一年于此置武缘县,属缘州,大业三年废,武德五年又置。

郁江水,经县南,去县三十步。

都棱镇,在县西,水路一百里。

晋兴县,中下。南至州一百里。本汉领方县地,晋于此置晋兴县,隋开皇十四年省,武德五年又置。

郎宁县,中下。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汉增食县地,武德五年分置朗宁县,属南晋州,改属邕州。

思笼县,中下。东至州三百里。

封陵县,中下。西南至州一百里。右二县,并景云后置。

如和县,中下。东北至州九十里。本汉合浦县之地,武德五年析钦南宾、安京二县地置如和县,因县西南四十里如和山为名,属钦州,景云二年割属邕州。

邕的意思是:和睦、和谐、堵塞。

拼音:yōng。

一、基本释义:

1、古同“雍”,和睦,和谐。

2、古同“壅”,堵塞。

3、〔邕江〕水名,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4、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别称。

字源:会意字,从川,从邑。水流围困城邑。本义是四方被水环绕的都邑。

二、古籍解释: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於容切,音雍。《说文》邑四方有水,自邕城池者是也。

又《集韵》竭塞也。与壅同。《前汉·王莽传》邕河水不流。

又《正韵》和也。与雍同。《晋书·桑虞传》闺门邕穆。

又《韵会》州名。秦桂林郡,唐置邕州。《正字通》邕雍雝壅,古俱通用。

相关组词解析:

1、六合时邕[liù hé shí yōng]

指天下和睦。

2、邕溃[yōng kuì]

谓河道壅塞和河堤溃决。邕,通壅。

3、邕容[yōng róng]

雍容。形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邕,通雍。

4、邕文[yōng wén]

雍容大雅的文章。邕,通雍。

5、邕睦[yōng mù]

和睦;和洽。邕,通雍。

6、邕滞[yōng zhì]

壅塞阻滞。邕,通壅。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