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文言文
1 有什么清朝的著作能体现清朝的法律状况的吗,包括红楼梦
《清史稿》,《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镜花缘》,《老残游记》,《吴同初行状》,《书吴、潘二生事》,《阎典史传》,《画网巾先生传》,《洪秀全演义》,《秣陵春》,《牛头山》,《长生殿》,《桃花扇》,《狱中杂记》等。
《大清律例》,《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大清一统志》,《理藩院则例》,《皇朝文献通考》,《通志》,《通典》,《大清律集解附例》,《康熙会典》,《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嘉庆会典》,《光绪会典》,《乾隆会典事例》,《嘉庆会典事例》,《光绪会典事例》,《钦定吏部则例》,《钦定户部则例》,《钦定礼部则例》,《钦定中枢政考》,《刑部现行则例》,《钦定工部则例》,《钦定台规》,《吏部处分则例》,《兵部处分则例》,《吏部铨选则例》,《赋役全书》,《学政全书》,《荫生授官例》,《南山集》,《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大义觉迷录》,《清稗类抄》等等。清初的文人学者,不,满,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和专,制,统,治,较普遍地存在反,对,清,廷的民,族,思,想,有些人还有进步的民,主,思,想。
这时期的诗文作家,即以抱有这种思想的明遗民为主体。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是这时期最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
他们的散文,以深厚的功力,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思,想和不同程度的民,主,思,想,超越晚明散文的成就,显示了崭新的面貌;他们诗歌的风骨亦高。重要的遗民诗人,还有归庄、杜□、吴嘉纪、阎尔梅、钱澄之、屈大均、陈恭尹等。
遗民诗的重要主题,是反,映,民,族,矛,盾,表,现,爱,国,思,想;阎尔梅、钱澄之、吴嘉纪又较多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阶,级,矛,盾。在风格上,也各有特色。
以明臣而仕清的钱谦益和吴伟业,也是清初的两个重要作家。他们的身份不同于遗民,而作品内容却有相似之处。
钱谦益学问渊博,文章气概恢宏,在黄、顾、王三家之前,已开始转变晚明散文的格局,扩大其规模。其诗兼学唐、宋诸大家,入清后的作品,也好写兴亡之感,以自托“不忘故国”。
吴伟业诗,多写明末清初的史事,其七言歌行,词藻绵丽,感情恻怆,音节谐美,有很强的感染力。 著名的散文作家,还有魏禧、侯方域、汪琬等人。
魏禧是遗民,其文有较浓厚的民族感情和较强的形象性。侯方域文奔放有气势。
汪琬文流畅简洁。在钱谦益、顾炎武等人的影响下,清初文人,多博览群籍,典实丰富,所以也多善于写作骈文,以陈维崧所写的才气横溢的骈文为最著。
康熙后期,统,治,巩,固,文士又多是在清朝成长的,其身世与明遗民不同。这时期的诗歌,就不再以表,现,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为主,而是致力于艺术技巧的追求,内容以抒情吊古和模写山水为主。
著名诗人有施闰章、宋琬、王士□、朱□尊、查慎行、赵执信等。王士□为神韵派领袖。
查慎行诗刻划精工,成就较大。赵执信则比较注,重,反,映,现,实。
清初词坛,也呈振兴之概。陈维崧效法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作品数量多,为阳羡派词的代表作家。
朱□尊编选《词综》,提倡南宋姜夔、张炎一派清空雅洁的词风,为浙派词的开山祖。纳兰性德词擅长白描,神似南唐李煜。
他们对后来都有较大的影响。 由于文学本身的演变和城,市,生,活,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等原因,元明以来,新兴的戏曲、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逐渐超过当时的诗歌、散文。
清代文学,也还继续着这种趋势,戏曲、小说的成就比较突出。 清初的戏曲,如吴伟业的《秣陵春》、李玉的《牛头山》等,抒写国,家,衰,亡,之,痛,是当时民,族,矛,盾的曲折投影。
李玉等人合作的《清忠谱》,揭,露,宦,官,当,政的黑,暗,把,市,民,群,众的斗,争,搬上舞台;情节人物比较集中,减少明代传奇戏曲头绪纷繁的毛病,内容和形式都值得肯定。朱□(素臣)的《十五贯》、叶稚斐(时章)的《琥珀匙》,内容也有可取。
接着出现了洪□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两部杰出的传奇。《长生殿》把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放在安史之乱前后的背景上描写,抨击了封,建,政,治和李、杨生活的腐,朽,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矛,盾;在歌颂真挚爱情方面贯注了作者的理想。
虽在对主题思想和主人公性格的处理上有着自相矛盾的缺点,但此剧情节动人,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氛,成就还是较高的。《桃花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主线,抒写南明福王弘光朝,覆,灭,以至明室300年隳败的兴亡之感,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比较成功的结合。
它直接写到清兵入关前后的史事,和现实斗争的联系比《长生殿》密切。全剧结构紧密,表现了身居被,侮,辱、被,压,迫,地,位而有高贵品格的李香君,塑造了一个坚,守,民,族,气,节的爱,国,妇,女,形,象。
它的主要局限性是对于明末农,民,起,义,军的敌,视。 清初的长篇章回小说,如陈忱的《水浒后传》、钱彩的《说岳全传》,通过写前代故事,反映了阶级斗争、民族矛盾,表,现,爱,国,思,想。
但艺术成就。
2 浙江工商大学是不是211重点大学1 浙江工商大学既不是211工程大学,也不是985工程大学。
2 浙江211大学名单如下:浙江大学
3 浙江985大学名单如下:浙江大学
:
1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2 浙江工商大学是教育部、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 共建的重点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培养商业专门人才的学校之一。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原国家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等中央部委,1998年从原商业部直属院校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百余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商科办学传统。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已建设成为一所商科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财经类大学。
3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坐落于“人间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为浙江大学。国民党执政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崛起为中华民国最高学府之一,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迎来了浙大百年校史中最辉煌的时期。竺可桢老校长因其历史贡献,成为了浙大校史中最伟大的人,并为浙大确立了“求是”校训和文言文《浙江大学校歌》。
3 浙商的22条军规具体内容是什么浙商22条军规(详细请参考:/view/2360783): 1、坚持看CCTV-1新闻联播 要想把握经济命脉,必须关注政局,新闻联播着实为中国商人的最佳晴雨表。
2、不要轻易相信合约或合同 哪怕合约让你的律师看过了,公证处公证了都不要轻易相信,甚至当你的客户把钱已经汇入你指定的账户以后你都必须确认。 3、你自己必须守信,一诺千金 若想一直做个商人,那么你必须树立自己的信誉。
4、对不守信的人例外 不要给对方予机会以谎言解释谎言。 5、你能赢得起但你可能输不起的生意最好不做 在做任何生意以前,你都必须考虑清楚,你是否输得起,输不起的事情最好别做。
6、不要先期投入太多,给自己留够底牌 不到最后关键时刻,最好不要亮出你手里最有分量的牌,最后的赢家才是真正的赢家。 7、天下无事不可为,但商人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不要因为利润少而不做,也不要因为风险小就去做。
8、慎重选择合作伙伴,亲密战友是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地选择,慎重是对彼此而言并非只针对单方。 9、不要在你的团队里有你家庭成员的影子 因为以你为核心之一的团队接受的是你,而不是你的家庭成员。
10、不要给你的女人讲你的商业细节 第一,你谈了可能她们也不懂;第二,那里面可能会有给你带来麻烦的内容;第三,可能会涉及到商业机密。 11、不要偷税漏税 这是一个商人应该做的。
12、但要学会合理避税 这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应该学会做的。 13、不要太相信记者和媒体 你不能告诉记者很多你的底细,更不能相信记者会给你保守商业秘密,且必须学会面对记者并加以设防。
14、不要摆大,哪怕你真的是老大 天外有天,不要在任何场合摆大,哪怕你真的很大。 15、保持中立,不要卷入政治派系纷争 事实证明,把商业利益的希望寄托在派系纷争的任何一方,都是危险而且不明智的,在派系纷争之间,你必须冷静的保持中立。
16、不要太在乎金钱与利益得失 天下自然有的是你赚不完的钱和商业机会,所以在金钱与利益面前大度一些又何妨呢? 17、不要过多用金钱粉饰自己 你当然可以穿自己喜欢的“内联升”的布鞋,你也可以在很多人面前抽你自己喜欢抽的劣质香烟! 18、资本决定发言权,但你不应该轻易让别人知道你有多大的发言权 关心下属于你的资本和你能控制的资本是正确的,甚至你该关心的包括你的坏帐和现金收益以及现金流量,但这些不应该让太多人知道。 19、总结别人的成败得失 不要羡慕别人的成功,更不要鄙夷别人的失败,找出别人失败或者成功的全部原因,取其长,补其短。
20、不要用旁门左道的规矩去解决商业上的冲突 商业有商业自身的游戏规则,你必须遵守商业中的一切游戏规则,愿赌就得服输! 21、在能把握全局的前提下,不要追求事必躬亲 不要把自己搞得没有时间与朋友交流,最要紧的是不要让自己没有时间放松与思考。当然,业务的核心部分你自己必须牢牢把握。
22、给自己留条后路,预防众叛亲离你 可以在沉寂江湖多年以后重整旗鼓,但你不可以倒下以后就不再起来,所以你必须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4 高中文言文济南知府庄君传翻译济南知府庄君传张惠言庄君钧,字振和,自号曰学坡,先世自镇江之金坛徙武进。
其后子孙多显。武进之言世族者推庄氏,以至君十世矣。
君少育于外王父刘文恪公于义。乾隆初,刘公奉节巡修畿辅河道。
君年十九,随幕府,数为刘公言水利事,刘公甚奇之。当是时,直隶总督高公某方举能任河工者,曰:“孰有才如庄某,而不早试之吏者乎?”即上其名,补霸州判。
丁父艰,服除授山东济南府,卒于官。 君既明习水利事,又长于治民,所在大府争欲任君以事。
其历州郡皆有殊绩,而君性谦谨,未尝自言。及君之殁,而其子幼,无以知君之详,独得其卓卓称诵于人者四事。
其一事曰:磁州二漳水合于其西,夏秋之间,水潦至,决溢四漫,或数百里无陆虚。濒河之吏,岁赋帑,筑堤而捍之。
溃,又增焉,以为常。君至州,议曰:“水方悍而挠之以堤,是搏之也,请穿河引之。
”总督方公然之,疏于朝,报可。如君所欲穿者,漳患大息。
其二事曰:漳之濒,有弃地数千顷,故民田也,为水败,独其赋存,吏以敲朴责之。君请总督以闻,尽蠲之。
民祠君于漳水上。其三事曰:汝州,旧有卫,卫有四屯。
卫之罢也,并于州,而诸屯距州二三百里,远徭役,以为病。 君为州,皆贳免,屯之民立石诵焉。
其四事曰:君始为大名府,岁大旱,君谒守道,请发粟赈。道曰:“太守擅之乎?咎谁执?”君曰:“府去省千里,文移往返,必旬月。
饥民旦暮且死,何咎之云乎?知府请任。”立檄大名元城,出谷四万石,与民。
既,总督周公奏之,有旨复与赈谷四万石,民无饿者。 是秋岁大稔。
张惠言曰:君之子轸与予交,轸言君在东安时,河水暴至,君乘小舟渡,及中流,舟覆,仆役皆溺。有跃而呼者,曰:“此吾贤父母也!”遽入水负之出。
及其去大名,民号哭而走送者,百里不绝。余以为世多言今之民情不如古,观于君,岂其然哉!惜乎君之未得尽其所设施,而其事又不得而尽传之也。
余尝游大名,大名之人,至今能道君之赈民粟也。(选自《茗柯文编》,有删改)庄钧,字振和,自己取号为学坡,祖先从镇江金坛迁徙到武进。
以后子孙多显达之人,武进人谈论到世族的时候推崇庄氏,到庄钧已经有十代了。 庄钧小时候在外祖父刘文恪公那里长大。
乾隆初年,刘公出使巡视整修京城附近的河道。庄钧当时十九岁,跟随在刘公的幕府里,屡次给刘公进言有关水利方面的事情,刘公很惊奇。
在这时,直隶总督高某正举荐能够胜任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员,说:“谁有像庄钧那样的才能,那他为什么不早点到官员那里去试试呢?”立即向朝廷上报庄钧的名字,补任其为霸州州判。 父亲去世后,庄钧回家守丧。
守丧结束后,被授予山东济南府的官职,后来死于任上。庄钧既明了熟悉水利方面的事务,又擅长治理百姓,所在之处的巡抚都争相委任其职事。
他所治理过的州郡都有突出的成绩,但庄钧性情谦虚谨慎,不曾自己夸耀过功劳。 等到他去世后,他的儿子还年幼,无法详细了解庄钧的情况,只得到四件突出的被人称道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磁州有两条漳河在其西边聚合,到夏秋之际,大水涌来,四下漫延,有时方圆几百里没有陆地。当地的官吏,每年都收取财帛赋税,修筑堤坝抵抗洪水。
堤坝决堤,就再增高它的高度,大家习以为常。 庄钧到了磁州,建议说:“水势正汹涌时却用堤坝来阻拦,这是在和洪水拼斗啊,请允许我开挖河道来引导洪水。”
总督方公认为他说得有理,就向朝廷上疏,朝廷批复同意他的做法。按照庄钧所设想的开挖河道,漳水的祸患被平息了。
第二件事:漳水边有弃掷的几千顷田地,原来是百姓的田地,被漳水破坏后,(田地无法耕种),但那税收依旧保留着,官吏用刑法责成百姓交赋税。 庄钧请求总督向朝廷汇报情况,(后来)全部免去了这些赋税。
百姓在漳水边造祠堂纪念他。第三件事:汝州先前有军队,下面分有四个戍所。
军队撤走后,这四个戍所合并到汝州,但是这些戍所距离汝州有二三百里,服徭役时路途遥远,百姓认为很不便。庄钧治理汝州时,免去了那些地区人民的徭役,那里的百姓树碑称颂他。
第四件事情:庄钧起初治理大名府,那年大旱,他去拜见道员,请求分发粮食救济灾民。道员说:“太守想擅自行动吗?出了问题谁担当?”庄钧说:“州府距离台省一千里,文书往返,必定需要一月的时间。
饥民很快将饿死,(发粮救济灾民),还说什么过错呢?请让我来承担责任。 ”庄钧立即发文给大名元城,拿出四万石粮食,交给灾民。
粮食发放结束后,总督周公上奏朝廷,朝廷下旨再给予四万石赈灾用的粮食,百姓没有挨饿的。这一年秋天粮食大丰收。
我说:庄钧的儿子庄轸和我是朋友,庄轸说在东安的时候,河水突然涨水,庄钧正乘着小船渡河,到河中央的时候,船翻掉了,仆役都跌入河中。 有人见了跳着喊道:“这溺水的是我们贤能的父母官啊!”立即跳入水中将庄钧背离河水。
等到庄钧离开大名的时候,哭喊着跑去送行的百姓,绵延一百里没断绝。我认为当今世上的人大多说现在的民情不如古代,从庄钧的事情来看,难道是这样的吗?可惜啊,庄钧没有能完全施展他的才能,而他的事迹又不能全部流传下来。
我曾经到大名去。
自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之后,科举制便是封建社会所能采用的最为公平的选拔制度了。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考试选拔人才,为出身并不富贵的中下层百姓提供了进入统治阶层的机会,不仅仅古代的中国实行科举制,连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也曾使用该制度选拔官吏。
虽然考试本身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但是为了能够顺利考试过关,不乏有人使用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试图蒙混过关的。
从最简单的夹带“小抄”到想方设法贿赂监考官员,再到请人代考充当“枪手”。作弊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侵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科考作弊也是历代政府严厉的打击的对象。历朝历代也用了多种方法防止考生作弊,特别是对于其中的冒名顶替行为,政府都做出了严谨的预防措施和惩罚措施。
科考的考察制度随着作弊手段的多样化而不断完善
1冒名顶替主要分为冒名或
科举制度虽然创立于隋代,但由于隋朝两世而终,因此科举制实际在唐宋两代得到发展。到了元代科举制从元灭金之后被中止了八十年,元仁宗虽然恢复了科举制,但是元代的科举制对于民族的不平等是显而易见的。
明清两代在形式上沿袭了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但在考试内容上使用了八股文的形式,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极大地限制了考生的发挥。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是消极、僵硬的,众多弊病之下的科举选才制度远远不如唐宋时期。
冒名代考是古代常见的作弊方式,一般是请人代考或者场外传答案。请人代考相当于现在考场的“枪手”,枪手在古代被称为“捉刀”。古代并没有相片等精确识别人的技术,因此请人代考也就成为作弊考生的首要选择了。
由场外人答好题再送入考场内考生手中。这需要买通巡考的官差或者兵役,难度比较大。《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记载了这种方法,巡考兵役通过夹带、抛掷、传递等方法把考题交给考场外的枪手,枪手答题后再想方设法交给考场内的考生。
冒籍也很常见,考生为了减少竞争力,利用各种途径把户籍向贫困地区、科举关照地区迁移,以便更容易地通过考试。唐代的考生在最初的常举考试之后,还需要参加吏部的考试,在吏部考试一环,考察的标准之一便是考生的出身和资历。
一些考生就在出身、资历上造假,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大量的户籍档案丢失,冒名作弊更加猖狂,《通典》中记载:“入试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此又弊之尤也。”
2古代防冒名作弊手段越来越完善
各代为了防止考生冒名顶替也是费尽周折,比如最基本的便是复试,在清朝就有多次皇帝要求复试的诏令。复试也是清代科举制度中的重要一项内容,《大清会典事例》中的一卷就是专门的复试制度。清代的乡试复试从顺治年间就出现了,会试复试则始于康熙时期。
顺治年间,顺天府和江南地区的乡试被发现有贿赂购买试卷的现象,皇帝下令这两个地区考中的举人全部进京复试。在康熙年间也曾因为考试作弊而进行复试,不过虽然顺治、康熙等几任皇帝都举行过复试,但是正式的复试制度于道光时期才成为定制。会试的复试制度则早一些,制定于嘉庆时期。
在复试成为定制之前,一般只在科试有舞弊行为时才会举行。在考试之前防止冒名的手段多在于对身份的核实上,一种发放是通过“结保”增加身份的可信性。结保也分为考生之间互相担保和担保。
《清史稿》记载:“乡试,先期提学考试精通三场生儒录送,禁滥冒。”考生需要官学的膳生提供担保,在县试之后、府试之前,五名同时参加考试的考生互相担保,才能考试,一人作弊,五人成绩全部作废。考试之前点名的时候,不但考生要大声应答,还需要报出“保人”的姓名,保人也要跟着应声答应。
对于冒籍的防范,宋代采用结保和核查户籍两种方式确定考生的籍贯。清代还采用“科举必由学校”的方式,从童生试到乡试、会试、殿试,必须从户籍所在地一级一级地向上考。
《大清会典》中记载,顺治年间更是规定:“如祖父入籍二十年以上,坟墓、田宅俱有的据,方准应试”,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冒籍的难度。
科考作弊惩罚严厉,冒名顶替后果严重
1科举作弊的惩罚措施
对于冒名顶替等科举考试中作弊的行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成绩作废,取消考试资格,已经考中的则取消其名额。唐代的《唐律疏议》中直接规定了对于冒名顶替的处罚:“诸贡举非其人及应贡举而不贡举者,一人徒一年,二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
中举者非考试本人的,代考者和参与者处以一年徒刑,最高可判处三年徒刑。但在实际上参与作弊的人惩罚可能会更重,唐高宗时期,一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董思恭因为收受考生的贿赂而泄露考题,被唐高宗处以死刑。
宋代重文轻武,对于科举非常重视,不但规定和细化了考试流程,还制定法律严惩考试舞弊案。宋代更是开创了皇帝审讯科举案的先例,虽然宋代对于读书人有很大的优待,但是历代皇帝对于科考舞弊行为,处罚起来远远比普通的刑事案件要严厉。
明清时期的科举内容虽然比之唐宋要僵化的多,但是科举制度已经比较成熟,明代的《科举集成》汇总了唐宋两代的经验,是最早最完善的一部科举考试规则。
相对唐宋时期科考舞弊只判以徒刑的惩罚而言,明清时期对于科举中作弊行为的处罚要更加严重。清朝顺治年间,丁酉舞弊案中的数十名作弊者被处以死刑。如果考生中有一人作弊,互相担保的另外四名考生的成绩也会作废,连同提供担保的都会被剥夺终身科考的资格。
在科举考试中作弊是每个朝代的皇帝和政府都痛恨的行为,因此,封建统治者们对于科考舞弊的处罚毫不手软。甚至常常真正的处罚措施比律法上规定的还要严厉,而且对于出现舞弊事件的主考官也会一并处理,更别提直接参与作弊的考官了,轻则贬官流放,重则处以斩首。
2科试作弊严重影响参与者声誉和朝廷威信
考试作弊对其本人的名声会有不好的影响。唐代的文学家温庭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考场大救星”,因为唐代科考会考诗赋一项,对于其他考生穷思极想都难以相出的诗赋。温庭筠信口吟诵或者叉八次手便能作出,因此温庭筠也被称为“温八吟”或者“温八叉”。
累年不中第的温庭筠在考场也常常帮邻座的考生答题,结果他代人捉刀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虽然温庭筠才华横溢,但由于其饮酒赌博、结交纨绔、在考场上屡屡帮助邻座,给朝廷一种轻浮、不能“临民”的坏印象,因此连续多年参加科考都未曾考中。
科举考试中作弊会严重损害朝廷的威信力,科举制度本身就是为有才华的读书人提供的平台,它对于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是公平的。每当有舞弊行为被发现的时候,都是对于朝廷公信力的一次损害,因此在皇帝在处理大型的作弊事件时,往往用重典。
科举本身能起到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一些中下层平民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吏,也有一些官宦的子弟因为不能通过科举考试而逐渐沦为百姓或平民。
作弊或代考事件则会减少科举考试的公正性,特别是一些泄漏考题、请人代考等恶劣的舞弊现象,多是监考官员和有一定财力或者权势的考生之间的勾当。这就有可能大大降低百姓对政府的信赖程度,破坏社会的和谐。
总结:积极并完善的防作弊措施促进科举公平
虽然防止冒名顶替等作弊行为的科考制度随着各朝的发展不断完善,但是由于入朝为官途径的单一性,百姓只能通过科举这一条路才能踏入上层阶级。因此考试舞弊行为无法彻底杜绝,再严厉的核查制度和惩罚制度之下也有人铤而走险。
不过完善的科举制度的确能减少考场作弊行为,清朝前中期,舞弊行为比前朝少了很多,虽然随着清朝晚期朝廷和官员的腐败,作弊现象又多了起来。
但是不可否认,积极地预防科举作弊能够为参加科试的考生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作为封建社会所能采取的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严密的考试流程和制度,为封建政府吸取了大量的人才。
清朝国号大清是什么意思
有两种说法。
一说在改“后金”为“清”的前一年,皇太极已废除“女真”族号,改为“满州”。而“满州”在满语中音近“曼殊”,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他用“清”代“金”,对笼络各族人心和进一步取代明王朝,作用都比“大金”或“后金”来得大。 另一说恰好相反,系舍义而求音,在满语中“清”即“金”的谐音,汉语的“清”即满语的“金”,“金”改为“清”,是改汉不改满,其目的仅是适应进攻明朝的需要,让 易于接受罢了 清朝什么是大起“大起”意思是四品以上官员上朝。
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在乾清宫门外站着,皇帝坐着。由总管太监叫“升朝”,百官奏报事项,皇帝公开处理,最后总管太监说“退朝”,大臣们恭送皇帝离开后才能散去。
清朝皇帝一般是十日一朝,特殊时期,五天左右。不用每天上早朝,但是每天都要见一些军机大臣,一起商谈国事。
上朝时间时间一般为五更天,相当于清晨的5点到7点清朝的历任皇帝大都比较勤奋,都要五更上朝。那时皇帝和大臣确实比较辛苦,有的家住的远的担心迟到甚至要半夜爬来!
扩展资料:
清朝上朝规矩:
官员到紫禁城不能马上进入。他们一般要在东华门候着。东华门树立着“下马碑”,无论多大的官,都得下马、下轿、步行而入。只有被皇帝特赐“紫禁城骑马”的才是个特例。到了卯时也就是凌晨五点,大门打开,等候的官员们这才鱼贯而入。按照规矩,除了当天送主要公文的大臣,其他大臣是不能点灯的。
好不容易赶到太和殿的官员们,会发现一个太监用力的摔鞭三下。这是提醒大臣们皇帝即将到来,准备迎驾。朝会一开始,就是所谓的三叩九拜。早朝进行时,说话,站立,举手投足更是有严格规定。如果不小心犯了,值班的御史可就有参人的折子了。
君前奏事是要跪着的。而且皇帝如果赏赐某人或让他在朝上说话,此大臣要摘取顶戴,以头叩地,而且必须要磕头出声,这有个专用名词“叩响头”。在太和殿和养心殿都有专门的覆甑,在这上面磕头很容易响,否则就是头磕破了皇上也未必听得见。
大清亡了是什么意思?解释:
该词是如今常见的网络流行语,通常用于形容在某一事件发生后很长时间才得知该事件的行为,常用来吐槽一些人对热点不敏感比较后知后觉,比较常见的用法是“什么,大清亡了”。
出处:
该词出自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2002年制作的一部穿越题材的电视剧《九五至尊》里面的台词,由江华饰演的雍正皇帝穿越到现代之后,得知清朝灭亡后说:“大清亡了?不可能。”
由于雍正的台词体现其与时代脱节,“大清亡了”被用于描述当A看见B知道了一个别人早知道、而B现在才知道的消息时,可以用该句进行吐槽。该词开始走红网络。
衍生意:
当A说一些过时、没用、智障的话、还有多管闲事等等,B说:“你可拉倒吧,大清都亡了”用以讽刺对方。(用法类似“我爷爷今年活到99岁……”)
扩展资料:
《九五至尊》(The King Of Yesterday And Tomorrow),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科幻时装电视剧。
于2003年1月27日至2月21日期间首播,共20集,由江华、张可颐及吴美珩领衔主演,并由秦沛、林韦辰、蒋志光及郭峰联合主演,监制萧显辉。
上映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很多人就经常说“朕的大清亡了!”。
后来,还有些电视剧对这句话进行了引用,比如说在《爱情公寓2》里面的 神张伟张益达斯内克梦游时候说的一句话,因为张伟的扮演者也曾是新还珠格格里面的福尔康扮演者,所以当他说出“什么?朕的大清亡了?”
后来,这句话有了更多的引申意义。
参考资料:
和硕:满语hošo的音译,意义为地方、地域。常用于修饰清朝爵位,如和硕亲王、和硕公主等。在蒙古地区,“和硕”是对旗(西里尔蒙文:хошуу)的称呼。
满清皇室爵位共有十二级,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其中清宗室封爵第一级为“和硕亲王”。
满清皇室爵位一般都要遵行“降等承袭”的规则,即每代继承爵位时,都要降一个等级。比如亲王去世后,继承爵位的儿子就要降为郡王。郡王去世后,下一代继承到的爵位降为贝勒,再下一代降为贝子,以此类推。不过,降级四次后就不再递降,以此爵传世。比如亲王后代最多降至镇国公、郡王后代最多降至辅国公。
清代的皇后所生的女儿叫“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以及皇后的养女,叫“和硕公主”。王公贵胄之女则称为“格格”,宗室中有封爵者之女皆称格格,其中亲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郡王女称“多罗格格”为县主,多罗贝勒女亦称“多罗格格”为郡君,贝子女称“固山格格”为县君,镇国公和辅国公女称“格格”为乡君。
公以下其他宗室女皆谓“宗女”。若为侧室所生,均依次降二等。公主和格格的丈夫称为额驸(满语efu音译),即汉语的驸马。固伦公主之夫为固伦额驸,和硕公主之夫为和硕额驸;格格之夫依次为郡主额驸、县主额驸、郡君额驸、县君额驸、乡君额驸。
扩展资料:
大清爵位世爵:
世爵即异姓功臣爵位,或称功臣世爵、民世爵,掌于吏部验封司,授予汉员和西南民族等满蒙外其他民族人士。
等级:
1、公爵
2、侯爵
3、伯爵(上三者超品)
4、子爵(正一品)
5、男爵(正二品)
6、轻车都尉(正三品,以上爵位均分一等、二等、三等三个等级)
7、骑都尉(正四品)
8、云骑尉(正五品)
9、恩骑尉(正七品)。
晋爵方式:
除恩骑尉外,所有爵位的晋爵都是以云骑尉为基础的。获得2个云骑尉,就晋爵为骑都尉;骑都尉再加封1个云骑尉,就为“骑都尉兼一云骑尉”;骑都尉再加封2个云骑尉,就晋爵为为三等轻车都尉;
一等轻车都尉再加封1个云骑尉,就为“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一等轻车都尉再加封2个云骑尉,就晋爵为三等男爵。类推,一直一等公。
这样,大清的功臣爵位实际分为27个级别:
公爵:一、二、三等公爵;
侯爵:一等侯爵兼一云骑尉、一、二、三等侯爵;
伯爵:一等伯爵兼一云骑尉、一、二、三等伯爵;
子爵:一等子爵兼一云骑尉、一、二、三等子爵;
男爵:一等男爵兼一云骑尉、一、二、三等男爵;
轻车都尉: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一、二、三等轻车都尉;
骑都尉:骑都尉兼一云骑尉、骑都尉
云骑尉:云骑尉
恩骑尉:恩骑尉是一级特殊的爵位,大清世爵每承袭一次,即降一级,云骑尉再袭一次,就降为恩骑尉,恩骑尉不再降爵,而是世袭罔替。
参考资料:
嬷嬷即乳母,也有可能是老年女仆人加上养母(在宫廷中虽然作为仆役但地位要比一般宫女要高)。清代皇室的乳保在宫廷中承担皇族婴幼儿的喂养、抚育和侍奉工作,一般为已婚女性,属宫廷仆妇群体。
嘉庆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明确记载,“选乳母保姆,顺治十八年(1681年)议准。总管太监等预期传之。即交各佐领、内管领将应选之人送进,交总管太监等选用。”
扩展资料:
清朝嬷嬷的选择要求:
清宫嬷嬷一般都是选自皇室奴仆之家,即正黄、镶黄、正白“上三旗”包衣佐领或内管领属下人户妇女,条件与明宫“奶口”相仿,自然是要年轻健康、品貌端正、性情温和、夫儿俱在、产后不久并已有哺乳经验、乳汁充足稠厚才能当选。
这些皇子嬷嬷的家庭虽属旗下包衣奴仆,但乳母之夫往往并非从事 杂役者,而是担任一定职务的中下级官员或皇家侍卫等身份,因为嬷嬷虽不须识文断字、知书达理,但却要温存善良,遵规守矩,懂得礼节,不能过于粗俗泼悍,以免对哺育的天家贵子产生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成为凤子龙孙的奶妈、奶公,在当时是很荣耀的身份,日后大都会因所哺婴儿长大封爵、身居显贵而得到优厚的报答,如果乳育之儿长大当了皇帝,嬷嬷还要受到诰封,地位更为荣崇。
这种“美差”是不会轻易降临到低微卑贱的下等奴仆头上的。清宫后妃临近分娩之时,由总管太监负责通知内务府各佐领,内管领将所荐嬷嬷送入宫候选。经总管太监从中挑选若干人,征得临产后妃同意即正式进宫当差,成为新出生皇子皇女的嬷嬷。
《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中也有“阿哥(皇子)下乳母每人每年缎一疋、衣素一疋、纺丝一疋、纱一疋、绫一疋、锦绸一疋、夏布一疋、深蓝布四疋、棉花三斤”的规定。至于日常饮食因直接影响到乳汁质量,所以也有具体规定。
如载淳初生时其乳母供应“每日用鸭子半只,或肘子、肺头,轮流食用”,显然都是适应生乳补体之需。乳母之外,每个皇子还另有保姆(或称侍母)一到三人,一般是与乳母同时入宫当差,一起负责照看婴幼儿时期皇子的日常饮食起居。
清军入关后,广泛吸收汉族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这种变化也体现于宗室成员的起名上。后金及清初,宗室成员的名字多用满语音译,如莽古尔泰、多尔衮、阿济格、多铎、豪格等。后来逐渐汉化,按照辈分取固定用字。乾隆年间,皇六子永画了一幅《岁朝图》,进献孝圣皇太后钮祜禄氏。乾隆帝弘历在该画上题诗,内中有“永绵亦载奉慈娱”诗句。后来,弘历取其中的“永绵亦载”四字为近支宗室的字辈,并将“亦”字改作“奕”。道光五年(1825),道光帝F宁又钦定“溥毓恒启”四字,接续“载”字辈。咸丰六年(1857),咸丰帝奕定“焘增祺”四字,作为“启”字以下的字辈。这样,宗室辈分的取字,前后计有十四字:“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增祺”。
清代宗室不仅确定了辈分用字,并且根据亲疏之别,对第二字的偏旁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自康熙朝始,对宗室成员取名用字的偏旁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如康熙帝玄烨诸子之名第二字均用示字旁,如胤、胤等;乾隆帝弘历诸子则用斜玉旁,如永琪、永等。另一方面,远支宗室取名均不得采用与近支宗室相同的偏旁字样,以免混淆亲疏。
不难看出,这时宗室取名已经基本上不再采用满语音译的方式,而是直接用汉语取名,除了姓氏尚保留满族文化特征外,名字已经愈来愈汉化了。然而,随着宗室人口的繁衍,宗室成员起名出现了违规现象,并引起了皇帝的关注和相应处罚。
其一是同名现象。
人口众多,同名现象自然难以避免,但是在宗室群体中,同名就有可能带来尊卑长幼失序的问题,甚至冲犯皇帝的圣讳。康熙三十二年(1693),针对宗室同名现象制订了处理办法。规定自王以下,至闲散宗室,如有同名者,“令卑者、幼者改”,并且更换诰册。(《光绪朝大清会典》)
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帝弘历给刚刚出生的七阿哥起名为永琮。岂料第二天,弘历在西苑瀛台举行宴会时,发现一个出席宴会的宗室成员也叫永琮。甚感扫兴的弘历为此责问宗人府和敬事房,为何没有将有宗室成员起名永琮一事及时上报,并要求将所有永字辈的宗室成员人名进行检查,看有无重名。遵照前述康熙三十二年制定的成例,那个名叫永琮的宗室由于身份卑于七阿哥,故不得不改名,弘历将其改名为永常。余怒未消的弘历还要求宗人府“嗣后外闲起名,不得复用内廷拟定字样”。(《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尽管乾隆帝屡次降旨申明,但是同名现象仍时有出现。甚至出现了低级官员、兵丁与王公大臣同名的现象。嘉庆年间,嘉庆帝琰发现即将升任迪化知州的昌吉知县景安,与时任湖南巡抚景安(钮祜禄氏)同名。琰认为此事“殊属不合”,并无可奈何地说:“从前有与王公大臣同名者,经皇考高宗纯皇帝屡降训谕饬禁。今官员兵丁内,与王公大臣同名者甚多。此皆该管大臣平素并不留心,一任属员兵丁等率意命名所致。”琰下令将景安之名按照满文语义更改,又命令宗人府、吏部、兵部、八旗、内务府三旗“查明宗室觉罗旗员兵丁内,有与王公大臣同名者,俱著更改,毋令与王公大臣同。”(《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这些禁令并没有彻底根除同名现象。到了咸丰、光绪朝,宗室溥字辈甚至已经有与末代皇帝溥仪同名者。此溥仪系载堪之第七子,其祖父是奕勋。咸丰十一年(1861),载堪卒,溥仪遂承袭奉国将军。光绪九年(1883),溥仪死,其子毓秀承袭奉恩将军。光绪十二年,毓秀死,身后无嗣。(《清史稿》)就在这个名叫溥仪的宗室成员去世的当年,宣统帝溥仪之生父载沣方才出世。载沣之子命名时,内务府没有发现溥仪这个名字已经被人起过。在民国初年,清史馆的前清遗老们也没有注意这个冲犯“今上”圣讳的问题,直接写入《清史稿》中的宗室年表中。
其二是用字偏旁不当。
前面已提及近支宗室人名第二字的偏旁亦有严格规定,但有些宗室成员取名用字并未严格遵循。嘉庆十一年(1806),近支宗室多罗荣郡王绵亿,其长子和次子均属奕字辈,故其名第二字应用糸字旁的字样,但是却分别起名为奕铭和奕。嘉庆帝大为光火,认为绵亿未经奏请,即自行为两个儿子命名,实属非是,而且又不用糸字旁,故将此事交宗人府议处。嘉庆帝还质问绵亿“私用金字偏旁,为伊两子取名,不似近派宗支,自同疏远,是何居心?”并宣布:“伊既以疏远自恃,朕亦不以亲侄待伊。”结果,绵亿被革除领侍卫内大臣之职,退出乾清门。奕铭和奕也分别被改名为奕绘和奕。绵亿面对如此严厉处分,纵有百口,也无法申辩,唯有接受而已。(《光绪朝大清会典》)
有些远支宗室取名用字与近支宗室偏旁相同,造成亲疏难辨。嘉庆十三年,远支宗室成员绵瑚取名用斜玉旁的“瑚”字,而他的哥哥绵开和弟弟绵卞都没有用斜玉旁字。嘉庆帝知悉此事后,认为绵瑚取用玉旁,“大属非是”,并指责所属总管王公、贝勒、族长怠玩疏忽,下令将其改名为绵胡,并谕旨重申:“嗣后各宗室中,遇有命名不合者,随时饬改,以符定制,不得再有疏漏。”(《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其三是未遵照辈分用字原则。
乾隆十一年,弘历在一次宴席中发现一个名叫诸尔杭阿的宗室成员,系庄亲王永之子,论辈分系弘历之孙,却依照满语音译取名。为此弘历谕旨:“昨入燕宗室内,有名诸尔杭阿者,乃朕孙辈,已令改名绵庆。著传谕履亲王、庄亲王等,朕初次见孙,以后永字下辈即用绵字。并将朕此旨载入玉牒。”(《清高宗实录》)
其四是有过度汉化之嫌。
尽管入关已久的宗室成员已经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习用汉语,可是清朝皇帝又处处防范过度汉化,以鄙薄的语气称汉文化为“汉人习气”,要求宗室不得沾染。为此,乾隆帝和嘉庆帝等曾屡次在宗室起名问题上重申这一原则。
乾隆三十二年,吏部带领一个叫满吉善的宗室成员入宫接受引见。满吉善系闽浙总督满保之子,而且又属于正黄旗下。结果,乾隆帝大为不悦,认为此人取名满吉善,是以满为姓。为此,他将其名改为吉善,并在谕旨中斥责道:“吉善乃系觉罗,甚属尊贵。吉善竟不以觉罗为尊,以满为姓,照依汉人起名。是何道理?似此者,宗人府王公等,理应留心查禁。今竟不禁止,王公所司何事?恐尚有似此等者,著交宗人府王公等查明俱行更改,将此严禁。嗣后不可如此。”(《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然而,到了嘉庆朝,嘉庆帝在刑部呈进的题本内看到有一个叫“觉罗太”的人名,质问此名“是何取意,竟染汉人习气矣”。为此,琰下令将觉罗太“交宗人府即令按照满洲语意更改其名外,并著该衙门及八旗满洲蒙古都统,通行查明。如有似此指姓命名者,俱著饬禁,均令按照满洲语意,另行更改,毋得再行指姓命名,致蹈汉人习气”。(《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嘉庆十三年,琰在宗人府呈交的一个题本内,发现奉恩将军英智之次子名叫清永泰。琰认为此名也属违规。为此,他在谕旨中指出:“向来满洲命名,除清语(即满语)不计字数外,若用汉文,止准用二字,不准用三字。今清永泰之名,几与汉人姓名相连者无异,殊乖定制。”为此,他命令清永泰改名为永泰,并将管理宗人府的王公予以罚俸三个月的处分,清永泰本人的族长、学长也受到罚俸六个月的处分。(《清仁宗实录》)
道光三年(1823),道光帝F宁将一名叫永恒泰的宗室佐领改名为永恒,认为永恒泰之名“并非满洲成语,殊属不合”。但他并未处罚其他人员,仅是重申道:“嗣后宗室有似此命名者,著宗人府于呈报时,即行饬改。”(《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既用汉字取名,却又认为宗室取三字名是沾染汉人习气,这种论断显然带有主观随意性,令宗室难以适从,也极大限制了他们取名用字的范围。前所述及的先后两个溥仪重名的现象,正反映了宗室取名用字日益受限的困窘。
作者简介
孙P,1973年生,陕西西安人。历史学博士,商务印书馆编辑。主要从事晚清外交史、中国近代社会史和文献学研究,著有《西北哥老会与辛亥革命》。
世界最长寿老人是中国人蓝祥 据报道:清代嘉庆皇帝曾给广西巴马境内一位142岁瑶族老人蓝祥题诗祝寿。142岁,这个冲击人类生命极限的数字保持着世界最长寿记录,引起人们一片惊叹和质疑。 为了考证媒体传闻,有人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档案中查找到4件记录旌表耆民蓝祥的珍贵档案:其一是广西巡抚钱楷给嘉庆皇帝上的奏折,其二是军机处抄录广西巡抚钱楷奏折,其三是广西巡抚钱楷给嘉庆皇帝上的奏片,其四是嘉庆皇帝上谕。这些档案详细记录了老寿星蓝祥的生存状况。 嘉庆十五年(1810年)十一月初十日,广西巡抚钱楷给嘉庆皇帝写了个奏折:“兹据宜山县知县周冕禀报:该县永定土司境内寿民蓝祥生于康熙八年(1669年)正月,届今嘉庆十五年一百四十二岁。现存曾孙二人、元孙一人侍养。因该村在崇山峻岭之中,人迹罕到,以致曩时失于查报。今闻见确切,理合取具族邻甘结赍报。等情前来。臣查该寿民蓝祥秉性淳良,持躬朴素。沐四朝之雨露,草木增荣;轶三寿之年华,鲵鲐拨萃。曾元绕膝,已皆白发苍颜;作息治家,不异康衢击壤。古稀重届,春秋又阅两三番;花甲再周,岁月还余廿二载。视绛年之书亥数倍旬,欣吉日之符庚祥开椿纪。且也,精神矍铄,言动安闲。虽步履稍倩鸠扶,而饮食无烦鲠视。善称乡里,久孚月旦公评;家集寿康,饶有天伦至乐。作山中之羡,嘉征特应于熙朝;领海内之耆英,盛事希闻于前史。” 从广西巡抚钱楷的奏折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嘉庆十五年十一月,广西宜山县知县周冕发现永定土司境内有一位142岁的寿星,他的名字叫蓝祥,生于康熙八年正月,现存曾孙二人、玄孙一人,目前都已白发苍苍。现在蓝祥老人与其曾孙、玄孙住在一起,生活起居靠他们服侍,享受着天伦之乐。蓝祥老人亲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王朝,由于住在崇山峻岭之中,人迹罕到,以致过去没有上报朝廷,而今寻访确切,并经族邻证明,出具甘结,上报朝廷。蓝祥老人秉性淳良,持躬朴素,精神矍铄,言语行为都很安闲。虽然走路需要人搀扶,但饮食正常,视物清晰,在当地久孚声望。 嘉庆皇帝看到广西巡抚钱楷的奏折非常高兴,于嘉庆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发出一道谕旨: “寿民蓝祥加恩赏给六品顶戴,并特颁御制诗章及匾额外,著礼部查照旧例加等拟赏具奏,以示惠锡敦宠至意。”嘉庆十六年正月广西巡抚钱楷接到谕旨后,又给嘉庆皇帝写了一个奏片:“臣于正月十五日钦奉谕旨:赏给宜山县寿民蓝祥六品顶戴,并颁到御制诗章、御笔匾额。臣当即发交藩司转发该地方官,传唤寿民传旨给赏,以仰副皇上锡福引年至意。”为了进一步查明嘉庆皇帝颁给蓝祥老人的御制诗章、御笔匾额具体内容,有人又查阅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大清实录》和《清仁宗御制诗》。 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嘉庆“十五年谕:钱楷奏耆民年届一百四十二岁恳请旌表一折。广西宜山县民人蓝祥,寿逾百龄,饮和食德,绛年倍衍,鲐颜喜见曾元,花甲再周,鹤算尤增岁月。洵难老之殊征,亦寰区所罕觏。熙朝盛事,宜沛恩施。寿民蓝祥加恩赏给六品顶戴并特颁御制诗章及扁匾额外,着礼部查照旧例加等拟赏具奏,以示惠锡敦宠至意。又奉旨:广西省寿民蓝祥着于加赏建坊银一百五十两外,再加赏银五十两、缎五匹,俱着于该省藩库动用。 发去御制诗章、御笔扁匾额一并赏给。”《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嘉庆十五年十二月记载:“赏广西一百四十二岁寿民蓝祥六品顶带,及御制诗章扁〔匾〕额。”《清仁宗御制诗》嘉庆十六年记载:“广西巡抚钱楷奏报宜山县永定土司境内寿民蓝祥年一百四十三岁,喜成七言,用志人瑞。‘星弧昭瑞应交南,陆地神仙纪姓蓝。百岁春秋年度,四朝雨露一身覃。’年前腊月中,据广西巡抚钱楷奏报宜山县永定土司境内耆民蓝祥一百四十二岁,且称该寿民秉性淳良,持躬朴素,仰沐四朝雨露,扶携五代曾元。言动安闲,精神矍铄,洵为熙朝人瑞,史册罕闻。既锡以‘重颐吉庆’匾额,并成此什书以赐焉。兹献岁发春,爰录于诗册人日之次,永志寿寓生平盛事。‘烟霞养性同彭祖,道德传心问老聃。花甲再周衍无极,长生宝录丽琅函。’”揭开长寿村人的长寿的秘密——空气负离子
巴马素有长寿的历史。清嘉庆年间,巴马曾有过一位老人兰祥,享年145岁。在其142岁时,清嘉庆皇帝曾为其作诗祝寿。而生于1860年的罗妈政,1990年悄然仙逝时,年已130岁。1990年5月5日上午,罗妈政吃了一碗饭,喝了约200克的米酒和一碗开水后,上床睡觉,在梦乡中寿终正寝。据史料记载,当地最长寿的人活到了142岁,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的长寿记录是131岁。黄卜新是目前巴马县健在的年龄最大的老人,今年111岁。巴马的老人们普遍显得年轻,80多岁似60多岁,100岁似80多岁,黄卜新就似80—90岁的老人,他们不光是健康地活着,还健康的死去。百岁高龄无病无灾、耳聪目明、步伐轻盈,在巴马几乎没有恶性肿瘤(癌症)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也少的可怜。
人类健康的4大要素空气、水、阳光、磁场,巴马都占全了,而且是全世界最好的。在这四个要素中空气是最重要的,人离开水三天还可以存活,离开阳光几个月甚至几年也可以存活,磁场更没法和空气的重要相比。医学证实,人离开空气5分钟就会因大脑缺氧而死亡,空气当中的负离子是人类长寿的重要因素。巴马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在2000个至5000个,被称为“天然氧吧”,而几个长寿村空气中负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3万个;然而在一般城市,这一数目是1000个至2000个左右。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巴马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冲刷及海拔高等原因,使得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宜人。负离子不仅能起到净化空气作用,而且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肌体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过程,消除呼吸道炎症,缓解支气管哮喘,稳定血压。到过巴马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一口气爬一两百米,一点也不觉得累。据了解,居住在巴马的人没有一个是肥胖、高血压、三脂高、糖尿病、痛风等老年疾病的。
李清云,传说中他在世256年岁。 http://baikebaiducom/view/1356090htm但这只是个传说,256岁我看不太靠谱。
大致有备侵、除孽、救荒、发赈、减粜、出贷、蠲赋、缓征、通商、劝输、兴工筑、集流亡。
以清朝为例:
根据《清史稿》及其它相关档案资料可以看出,清代灾害最严重发生次数最多的当属水灾,其次是旱灾,以下依次为雹灾、虫灾、霜雪、疾疫、风灾、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直接威胁了清王朝统治根基的稳固。为扭转被动局面,清政府把救灾作为一项既定国策来对待,调动全国力量与之斗争,以期有所补救,这种救灾制度,当时被称为“荒政”。
按嘉庆《大清会典事例》的说法,荒政有十二个方面:“一曰备侵;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音捐,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工筑;十有二曰集流亡”。下面按救灾的基本程序,就其主要的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是报灾。报灾是政府统筹规划的原始依据,也是政府救灾的第一步。康熙皇帝曾发布上谕说:“救荒之道,以速为贵,倘赈济稍缓,迟误时日,则流离死伤者必多,虽有赈贷,亦无济矣。”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信息传递的速度无疑最重要,有鉴于此,顺治十年(1653年),政府规定,报灾“夏灾不出六月,秋灾不出九月”;在报灾情的同时,地方官还要派人到灾区实地考察,“将被灾分数详造册结题,照分数蠲免”。这些工作须在1个月内完成,否则各级官员都要相应遭罚俸、降级或革职的处分。顺治十七年又规定,各级官员以下属的报灾日期为限,逾期在一个月内的罚俸六个月,逾月降一级,逾两月降两级,逾三月则革职。经康熙朝的变化,最后到雍正六年(1728年),固定为州县官员报灾限期40天,上级接到奏报后限5日内上报。应该说,这样的日期限定是比较合理的,既避免了因报灾期过短,地方官害怕愆期而匿灾不报;又防止了因报灾期过长,无法即时派人核实勘灾。
勘灾,即确定灾情等级过程。清初定制,歉收地方如果还有五分的收成,就不被当成灾害。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政府能够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救济,于是便扩大报灾范围,乾隆三年(1738年)五月,乾隆帝下谕,“嗣后著将被灾五分之处,亦准报灾”。起初,勘灾以州县为单位,但易发生遗漏或扩大化。比如有的地方,就全县的范围来说,没有发生太严重的灾害,但个别乡村却受灾严重;也有全县普遍发生了严重的灾害,而个别乡村完全没有受到影响。有鉴于此,到乾隆二十二年,政府规定勘灾以村庄为计量单位。勘灾后,州县官员将勘灾所得的结果汇总造册,按水灾用青色、旱灾用红色等格式,注明受灾的村庄及灾情。勘灾时各级官员都要随时报告灾情,而户部在收到灾情报告后,也要派员复勘,彼此监督,因而大体上,灾情的奏报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勘灾是蠲免的依据,而赈济还须“审户”,即审核灾民户口,划分极贫(朝不保夕者)、次贫(暂可支撑者)等级别。审户之后,发给赈票。赈票共两联,一联发给灾民,一联备查。灾民凭此票证,即可到赈灾处领赈米、赈银。为防止舞弊,每次放赈之前,官员都要亲临现场,对灾民进行随机抽查,而灾民每领一次赈济,赈票上都加盖戳记。全部赈济结束后,赈票就由官府收回销毁。
在了解灾情后,蠲免、赈济和工赈就成为清政府救灾的最主要措施。蠲免是国家将应向人民征收的赋税减少以至免除,其中以灾蠲为最重要。蠲免须征得皇帝批准,并在受蠲免之地张榜公布。如蠲旨未到而钱粮已征,可抵作下年赋税。
赈济则是将银、米直接发给灾民,以帮助他们维持生命,渡过难关。清朝前期,大规模的赈济灾民,所给赈米、赈银及赈期长短,没有统一规定,均视灾情轻重而定。直到乾隆四年,清政府才正式规定,灾民凡大口(16岁以上者),日给米5合(5合为半斤);小口(以能走路者为限)半之;如米不足则银米兼给。赈期一般都有时间规定,如“正赈”(统一赈济一个月)、“大赈”(按灾害等级各自延长若干月)、“展赈”(大赈结束后临时加赈)和“抽赈”(择应赈者赈之)。也有并无规定的,如乾隆四十七年,江苏及山东遭受重灾,乾隆帝下令赈济不必考虑时间,需要赈济多长时间就赈济多长时间,“灾退后始行停止”。清代曾有过多次大型的赈济,仅如《清史稿·食货志六》所载,即有康熙年间陕西拨银500万;乾隆七年间江皖拨银738万,拨米92万石;十八年高邮拨银400万,拨米11万石;嘉庆初山东等地赈银300万;六年直隶赈银100万,米60万石;十九年,赈江皖等地银200余万;道光十一年,江苏赈银100万,数目都相当可观。除发米发银外,还有煮粥赈济。清代煮赈仍以设厂为主,领粥给签,男女分别排队,逐一领取。当时京城每年从十月初一至次年三月二十日,例开五城煮赈。地方省份亦然,都是为那些流浪的灾民而准备的。嘉庆十年(1805年),浙江硖川遇灾煮赈,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粥赈情形:官方主要负责维护治安,具体事宜都交由正直可靠的人士来经手。分发的粥,浓度要以“立箸不倒、裹巾不渗”为准。为方便灾民休息,还要专门用芦席搭起遮风避雨的地方。粥赈也非常人性化,如对年老体弱或有残疾的人士开设特别通道,并为妇女搭起临时厕所等。
工赈也是经常施行的赈济方式,是指在灾年由官府出资兴办工程,日给银米,以招募灾民。工赈所办工程,多与水利相关,具有积极的救济性质,且为将来的生产做准备。通常,清政府会考虑到百姓疾苦,尽量让工赈落到实处,比如规定,“向例每逢闲月,听贫民尽数到工执役;若农忙之时,即有紧要工程,大率三丁抽一,其余任其耕种”。
勘灾赈济时,考虑到情况紧急,地方官恐人手不够,又怕有欺瞒之事,故中央通常会委派一些官员,以“督办”、“协办”的名义前去,加以钦差衔,就全权处理;如与督抚同级,便“会同该督抚”共同主持;低于督抚,则只行使监督权。他们都要将赈务过程上报,皇帝也时不时派心腹暗中调查,以备不实。
灾后的重建,亦是清政府的重要任务。这里所说的“重建”,是指由政府出面出资,组织灾民抢种抢收,或提供有力保证,为下一轮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条件,以便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通常,政府会向百姓提供口粮、种籽和耕牛。起初灾年贷米还需加息,到乾隆二年时已规定,永远免除利息。
除给百姓贷款外,政府还会想办法推广一些经济作物。乾隆五十年六月,福建等地久旱,于是政府大力推广红薯。为此,乾隆帝特派大臣富勒从河南将番薯藤种及如何栽种浇灌的办法,“由驿路快传至福建,转饬被旱各属,晓谕民人,依法栽种”,并将《甘薯录》一书刊刻遍发。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在江、浙、川、黔、鲁、湘、陕等地推广种蚕桑,在甘、鲁、江、黔、陕等地推广棉纺织,以及在河湖较多的地区推广种树、养鱼等等,其目的无非是从各方面缓解因灾害而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总之,清政府对救灾制度用力极深。清代与救灾相关的各项开支之浩繁巨大,机构细密周详,规章之有条不紊,都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对于灾蠲和灾赈的具体银两数目,李向军在《清代荒政研究》一书中做过估计:灾蠲是每年平均60万两,整个王朝196年合计约12亿两白银;赈济是每年平均200万两,196年合计45亿两白银。可见数字之大。
另一方面,清代的救灾能力与国力紧密相关。财政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灾蠲及灾赈的面积和国家拨款的规模。不论是灾蠲州县,还是灾赈州县,均以乾隆朝为顶峰,清前期,政府有能力“叠次普免天下钱粮,其因偏灾而颁蠲免之诏,不能悉举”,但到后来,政府已经无力普蠲,只能转而依靠百姓捐纳救灾,并导致捐款名目日益繁多,吏治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可以说,清朝的国力决定救灾的水平,救灾水平亦反映出清朝的国力。
本文2023-08-05 12:59:0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1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