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有多少年历史文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海盐有多少年历史文化,第1张

  楼主所说的海盐是城市,还是从海里提取出来的盐有多少年的历史?

  如果是城市的话,如下:  

  秦汉时海盐境域包括今上海市西南一小部分、奉贤县西南部(均指古冈身西处)、松江县东南部、金山县全境,以及浙江省平湖县全境与海宁县部分地区。参稽众多古籍,四围境界为: 海盐县北沿西松江(今吴淞江),以江为界,江北为秦代古娄县。明嘉靖与清光绪《海盐县志》皆记,今松江(县名)东北六十里沪渎(水名),旧海盐东北境(东堰)。南朝梁萧纲(后为简文帝)《浮海石像碑铭》谓:“吴郡娄县:界松江(吴淞江),之下号曰沪渎。”当晨沪渎是古松江下游,直接东流通海,是古海盐县与古娄县分界线。海盐东临大海,海岸(今称“古冈身”)在今嘉定、外岗一带至漕泾以东,北接古松江,南氨于柘林东。东南一线临海。海岸以圆弧状从柘林之南(今海中)向西南方向突出,通过大小金山南,再曲折延伸,顶点经过王(黄)盘山(又名浮山、玉盘山)以南,迄于澉浦南。古海岸有七十二湾。偏西南,从澉浦南经赭山南至古钱唐县界。西南一西一西北,从古钱唐县界浙口、赭山北折,狭径绕硖石(古由拳县治)南,又折向东北(西邻古由拳),穿过今松江县,西北以“三泖之东”为界(三泖属古长水县境,有古东江通海),抵古松江。

  邑境自东汉末(三国孙吴初)、唐、明分代先后分出海昌(海官,今海宁)、华亭、平湖三县后才成今域。东汉末年,孙吴雄踞江东,建安五至八年(200—203)析海盐县西南境、由拳县南境地置海昌县,据明天启《海盐县图经》记载:“今海宁,自赭山、浙口,西属紫硖,东并海,至黄湾、乌龙间,旧名盐官,亦名海昌者,本海盐南境故地。”即赭山、泊口乃古钱唐县与古海盐县交界处。从赭山、浙口始,西部狭径延伸,连接紫硖(硖石山),东部与海平列伸展,直至黄湾、乌龙之间,原是古海盐西南境地。

  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析海盐县东北境置前京县,今张泾河以东地区属前京县,县治在金山北麓,基城 海盐县梁天监七年筑。前京县初隶信义郡,梁末陈初属吴郡,后又属属海宁郡。废海宁郡为盐官县时,前京地还归海盐县,二县地并入盐官县,归属杭州。南朝梁中大通六年至大同元年(534—535),又分海盐县东北境偏北地置胥浦县。县治在胥浦里(今金山县干巷镇附近)。其地域东至张泾,西抵长泖,北达横潦泾(今松江县泖港乡北部),东南至海,约支唐捍海塘稍南处。胥浦县初隶吴郡。太清三年(549)六月隶属武原郡。县寻省,至迟在陈永定二年(558),基地并入前京县(一说复为海盐东北境),后随前京县还归海盐县。

  唐天宝十载(751)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割海盐北境、嘉兴东境、昆山南境置华亭县(即今青浦、松江、金山、奉贤、南汇、上海等县唐时地,设治于今松江县城),属吴郡。明《海盐县图经》谓:“唐华亭,今松江全郡也。里东西广一百六十,南北袤一百七十三,非尽海盐地,海盐居多……闻之长老云,今华亭南门有××井,石刻海盐县字,至今未泐,松治城之为盐地,尤证也。”析置华亭县后,海盐县北界当即为旧松江府南不包括嘉兴府在内的共界(即今江苏、浙江省共界)。

  明宣德四年(1429)三月,巡抚、大理寺正卿胡概以县地广赋繁,上书奏请增县,翌年三月二十八日敕分海盐县东北境武原、齐景、华亭、大易四乡之都里置县,名平湖,治设当湖镇,属嘉兴府。

  1950年5月,海盐县狮岭乡划出第10、11、12三个村给海宁县,平湖县骑莲乡十个村划入今海盐县元通乡。1961年12月15日,恢复海盐县建制时,狮岭公社留属海宁县。几年来,海盐县境地无变更。

  故综上所述,海盐历史悠久,自秦即有,应该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

  至于从海里所提取的盐的相关情况,楼上已经说明了。

  望采纳。

黄河含沙量是:35 千克/立方米。

黄河简介:

中国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中国古籍记载“黄河斗水,泥居其七”。根据近代实测资料分析,进入黄河干流的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16亿吨,含沙量为35 千克/立方米。黄河沙量之多,含沙量之大,为世界大江大河之冠。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水土保持的进展,来沙量有减少的趋势。黄河流域大约70%的面积为黄土高原,其表层覆盖着数十米至数百米的黄土层,土质疏松,抗冲能力低,遇水极易崩解。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虽然只有400~500毫米,但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地质和气候特性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这是黄河多泥沙的根源。

黄河泥沙不仅在下游河段的河床中淤积,在黄河中游的宁蒙河段也发生严重的季节性淤积。宁蒙河段区间的鄂尔多斯高原是黄河中游的暴雨多发区。每到雨季,这里经常发生暴雨,洪水夹带大量泥沙直接冲入黄河,淤塞河床,迫使黄河主流北移,直接威胁包兰铁路、公路,造成极大危害。

泥沙分布区域:

根据流域来沙多少和泥沙颗粒粗细不同,可把泥沙来源分为三大区:1、多沙粗泥沙来源区,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马莲河和北洛河;2、多沙细泥沙来源区,除马莲河以外的泾河干支流、渭河上游、汾河:3、少沙区,河口镇以上、渭河南山支流、伊洛河和沁河。

从前,有个打渔的老头,他有个女儿叫黄荷。有一天,老头在河中捞起一个小男孩,这男孩和黄荷一般大小。老头将男孩带回家,给他起了个名子叫黄河。黄河渐渐长成了一个英俊威武的小伙子,老头便把美丽贤慧的黄荷嫁给了黄河。有一年过年的时候,老头突然得了一种病,什么也吃不进去,急得一家人团团转,又求神,又请医,还是治不好老头的病。这事乐坏了一个对黄荷不怀好意的财主,财主叫人装神弄鬼,说什么,要治地好老头的病,除非用悬崖草,河底沙做药引子,小两口一听便各自去取药引子,黄河去河底取沙,黄荷去悬崖摘草。谁知黄河一去不复返,淹死在河里,家里人知道后哭的死去活来,不久,黄荷的爹娘相继去世,财主一见时机到了,便千方百计的迫使黄荷嫁给他,黄荷为给爹爹报仇,就假装同意,不过她让财主向黄河取沙的那条河叫三声"爷爷"那天,黄荷全身洁白,站在河边,泪水象断了线的珠子,在财主面对黄河叫"爷爷"的当儿,她乘财主不注意,将他推入河中,然后自己也跳进去,河水马上掀起大浪,浑浊汹涌,气势逼人

从此,黄河的水再也没有清过,好象日夜向人们诉说着黄荷的不幸遭遇

还有历史点的:

黄河的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 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在四年后的一个早晨。大禹走近家门,听见母亲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进去劝解,又怕更惹恼了母亲,唠叨起来没完,耽搁了治水的时辰,于是就悄悄地走开了。 治水六七年后,大禹第二次经过家门。那天中午,大禹刚登上家门口的小丘,就看见家里烟囱冒出的袅袅炊烟,又听见母亲与儿子的笑声,大禹放心了。为了治水大业,他还是饶过家门,赶紧向工地奔去。 又过了三四年,一天傍晚,大禹因治水来到家的附近。突然天下起了滂沱大雨,大禹来到自己家的屋檐下避雨,只听见屋里母亲在对儿子说:“你爹爹治平了洪水就回家。”大禹听得非常感动,更坚定了治水的决心,立刻又转身上路了。

李闯王渡黄河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 。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