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古代汉语,第1张

找了三个,希望有所帮助

周生亚

周生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1961年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1965年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工作和治语语法史研究工作。主要作品有:《古代诗歌修辞》、《古籍阅读基础》、《古代汉语词典》等。此外还有数十篇论文和译文。

古汉语专家杨昭蔚

杨昭蔚先生是明光市邵岗乡山东村人,1936年11月出生于女山北侧,女山湖南岸的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杨套。他天资聪颖,自幼勤苦好学。因家境困窘,兄妹七人中,只能供给他一人读书。开始在本乡场边、王岗和苏巷镇的殷庄等乡村私塾接受启蒙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曾入当地女山小学和县城嘉山中学(今明光中学)就读,195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升造。因品学兼优,1962年毕业后被留校任助教。

1970年,合师院与设在芜湖的皖南大学合并,正式成立安徽师范大学,杨昭蔚先生亦随之调入安徽师范大学任教。此后,杨昭蔚先生一直在安师大中文系、安师大教务处、安师大文学院、安师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任教任职。1978年任讲师,1980年加入中国,1986年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晋升为教授。其间于1988年至1992年任安师大中文系副主任,1992年至1993年任安师大教务处副处长,1993年至1998年任安师大教务处处长、安师大招生办公室主任。1997年4月被安师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聘为兼职研究员。1998年5月退出领导岗位后,被安徽省教育委员会世界银行贷款办公室聘任为世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研究课题《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三年制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操作和人才培养规格研究》(代号JG333)鉴定委员会主任,1999年5月被聘为安师大教学督导员,2002年6月被聘为安徽教育出版社学术专著评审委员会委员,以襄助学术文化图书出版工作。杨昭蔚先生长期从事繁重的教学和领导工作,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于2002年8月19日9时50分在弋矶山医院逝世,享年67岁。

杨昭蔚先生在大学讲坛上辛勤耕耘整整四十年,以校为家,倾注满腔热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文言虚词研究》等高等师范专业课、选修课的教学工作。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语言生动有趣,教学效果深受历届学生高度赞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李腾芳,百花争妍。无数新苗,经杨先生浇灌,茁壮成长为全省语文教育界特别是中学语文教育界精英。在杨先生的循循善诱下和精心培养下,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感受到了古老中国汉民族语言的无穷魅力,领悟了汉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的真正内涵。他四十年如一日,坚持传道、授业、解惑,不断开拓、进取、创新,呕心沥血,精益求精,教育育人,诲人不倦,皓首穷经,无怨无悔,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我省高等师范教育,为选拔培养师范教育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多次获得安师大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成果奖和省政府、省教委表扬、嘉奖,曾多年担任安徽省教委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2001年被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委员会授予“优秀评卷教师”称号。

杨昭蔚先生毕生致力于古汉语教学和研究,他博闻强识,功底深厚,治学严谨,不懈努力,辛勤笔耕,成果丰硕。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共计200多万字。其中在国家级重点期刊《古汉语研究》及省部级刊物《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学语文》、《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言为心声”及其相关的古汉语现象》、《古汉语形容词活用的类型及其语义变异》、《古汉语中名词活用情况的考察》、《“词类活用”现象及其理解过程中的语义调整》、《词类活用中宾语的语义类型》、《古汉语虚词词类异用现象辨疑》、《注释拨疑四则》、《<孔雀东南飞>注商》等论文数十篇。出版的专著有《文言虚字用法辨识》,获安徽省社科出版物1978-1985优秀成果奖,作为《学语文》丛书之一,1983年3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就印行四万册,此后又多次再版,港台地区亦曾出版此书;《古汉语词类活用词典》(三环出版社、海南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获安徽省语言学会1986-1993年优秀成果奖。主编的书有:安徽省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安徽省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试教材《古代汉语》(上、下册,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参编、协编的书有:《古今汉语词义对比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杨先生在此书中独立撰写高质量文稿超过16万字),《学生辞海·职高卷》(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现代汉语缩略语词典》(语文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续经籍纂诂》(黄山书社出版)。杨昭蔚先生还是戴震文集整理委员会负责人之一,参与全校安徽省古籍整理重点工程之一《戴震全集》(十七卷,黄山书社出版)。

杨昭蔚先生在古汉语特别是古汉语语法方面研究成就尤为卓著,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作为安徽省语言学界和古汉语教学领域权威之一,曾参与组建安徽省语言学会,是安徽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安徽省古汉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会长。系中国训古学会会员。

杨昭蔚先生一生坚持在高等师范古汉语讲坛上孜孜不倦耕耘的同时,曾长期担任大学中文系和教务处领导职务,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任劳任愿,为安师大中文系及全校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显示出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

杨昭蔚先生一生为人正派,持慎严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儒雅笃信,谦逊善良,奖掖后学,不遗余力,甘于淡泊,不慕名利。堪称师之风范,人之楷模!

郭锡良

郭锡良 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30年9月22日出生,汉族,湖南衡山人。50年考入湖南大学中文系,53年院系调整到武汉大学,54年毕业,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作汉语史研究生师从王力。58年毕业留校86年升教授9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77年至93年任古代汉语教研室副主任、主任。79年至今任系学术委员、副主任。60年代曾兼任高教部文科教材办公室中文组秘书,80年代曾兼任文改会正词法委员、电大古代汉语主讲教师、湖北大学兼职教授。90年代曾兼任武汉大学博士导师。现为中国训诂学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评委、社科院语言所青年语言学家奖评委、《古汉语研究》编委。主要著作有:《古代汉语》(三种)、《汉字古音手册》、《汉字知识》、《汉语史论集》等著作10种《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论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体系》、《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殷商时代音系初探》、《西周金文音系初探》、《汉语历代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等论文六十多篇。语法史论文中多有创见。音韵方面也第一次提出了殷商音系的设想,为汉语语音史填补了一项空白。先后参加或主编的三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行全国,影响很大,其中两种累计印数都超过一百四十万部。90年代先后应邀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国社科院语言研究中心访问、讲学有一定的国际影响。

(一) 文艺学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学科起步于1959年创办的“文研班”,当时由周扬任名誉主任,何其芳、何洛为主要负责人。“文研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文艺理论学术骨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体系做出了努力。本学科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再度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估,2001年以来还招收、培养了6届博士后研究人员。

经过几代学人的长期努力,本学科立足于自己的传统、特色和风格,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整合学术资源,以文艺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文艺思潮与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四大研究方向为基础,以相关学科的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与审美文化两个研究方向为延伸,使整个学科通过优势互补的学术格局达到了新的水准,并在一定程度上居于领先地位。

在基础研究方面,本学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将最新的理论发展纳入中国文艺学的学科建构。我们在海德格尔诗学、哲学解释学文论、神学解释学文论、精神分析文论、现象学美学与批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文化理论与批评等研究领域出版了一批学术专著。同时,我们也着力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积极介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文艺思潮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拓展。

在应用研究方面,本学科参与了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国文化发展纲要》的起草工作,关于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也对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学术平台的建设方面,本学科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频繁。本学科还长期主办《马列文论研究》、《问题》、《文化研究》等三种学术集刊,并主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和《文化研究》两种学术月刊。

(二)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由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同志于20世纪50年代亲手创建,并由胡明扬教授长期主持。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后又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著名学者胡明扬、瞿霭堂、郭锦桴、陶沙、林杏光等均在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学科自创建以来,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语言学专门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研究成果。并与汉语言文字学学科一起主办学术辑刊《语言论集》、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该学科语言学理论研究方向的重要成果有:胡明扬《语言和语言学》、《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主编)、《格辨》(译著)、《词典学概论》、《语法和语法体系》、《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集》、《词类问题考察》(主编),郭锦桴《综合语音学》、《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瞿霭堂《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与劲松合著),贺阳《从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现象看间接语言接触》、《现代汉语DV结构的兴起及发展与印欧语言的影响》、劲松《现代汉语轻声动态研究》,骆峰《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建构》等。

该学科方言与社会语言学研究方向的重要成果有:胡明扬《北京话初探》、《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关于北京话语音、词汇的五项调查》、《北京话研究》(主编)、《海盐方言志》、《海盐方言的存现句和静态句》,谢自立《天镇方言志》,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贺阳《北京牛街地区回民话中的借词》、《北京牛街回民的北京话调查》,劲松《中介语僵化的语言学意义》、《常州话前高元音的舌尖化》,吴永焕《临沂方言志》等。

该学科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的重要成果有: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基础教材的编写问题》,瞿霭堂《双语和双语研究》,李大忠《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构建》,罗青松《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特点和原则》,张卫国《汉语研究基本数理统计方法》、《ICON教程》、《三种意义、三类定语和三个槽位》、《定语类型和槽关系类型的对应及其对名词语义分析的作用》等。

该学科目前有在职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目前承担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汉语国际推广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现代汉语单音形容词句法语义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间接语言接触的个案调查与理论研究”),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十五”科研规划项目1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体研究”)。

(三)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学科奠基人是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1928年,吴玉章在苏联和瞿秋白、萧三、林伯渠等开始了创制中国拉丁化新文字的工作,制订了《中国拉丁化新文字》。新文字产生后,吴玉章等用新文字在苏联远东中国工人中进行扫盲。不久,新文字传入国内,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新文字的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吴玉章回国,在延安担任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协会会长和新文字干部学校校长,在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用新文字扫盲和提高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吴玉章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会长、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直接领导了全国的文字改革工作。吴玉章在数十年的汉字研究和文字改革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汉字研究和文字改革理论,在汉字研究和文字改革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0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校属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所,吴玉章校长一度亲任所长,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语言文字研究所,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所现归属文学院。

该学科已形成文字学研究、音韵学研究、词汇学研究、语法学研究四个分支方向:

文字学研究方向的重要成果有:吴玉章《文字改革文集》,宋永培《〈说文〉汉字体系研究法》,王贵元《马王堆帛书汉字构形系统研究》(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汉字与历史文化》、《<说文解字>校笺》,冀小军《说甲骨文中表祈求义的“ ”字》、《“刑天”补释》,李禄兴《现代汉字学要略》、《试论现代汉字字素》。

音韵学研究方向的重要成果有:陈复华《古韵通晓》(合著)、《汉语音韵学基础》,刘广和《音韵比较研究》,赵彤《战国楚方言音系研究》、 《藏语声母演变的几个问题》,高永安《明清皖南方音研究》, 郑林啸《〈篆隶万象名义〉声系研究》。

词汇学研究方向的重要成果有:宋永培《〈说文〉与文献词义学》、《〈说文〉与上古汉语词义研究》、《古汉语词义系统研究》,韩陈其《汉语羡余现象研究》、《汉语词汇论稿》、《汉语借代义词典》,朱冠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视界》、《从中古佛典看“自己”的形成》。

语法学研究方向的重要成果有:周生亚《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古代诗歌语法》,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殷国光《〈吕氏春秋〉词类研究》(获第七届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二等奖、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上古汉语语法研究》,李林《古代汉语语法分析》(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龙国富《姚秦译经助词研究》等。

该学科历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还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一起主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月刊和《语言论集》辑刊。

(四)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在1998年以后成为独立建制,逐步开始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该学科包括两个研究方向:

1、传世语言文学文献研究。重要成果有《<说文解字>校笺》、《<太平广记>版本考述》、《吴梅村年谱》、校注本《欧阳修全集(1-6)》、《古籍阅读基础》等。

2、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内容包括文献作者、时代、内容、传承关系的研究;出土文献的校勘、标点、注释;出土文献的语言文字研究;出土文献字典、词典和字形表的编撰;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等。重要成果有《马王堆帛书汉字构形系统研究》、《出土文献文字的整理》、《战国楚简遣策的物量表示法与量词》、《张家山汉简字词释读考辨》、《汉代简牍遣策的物量表示法与量词》、《张家山汉简与<说文>合证》、《吐鲁番文书〈苍颉篇〉研究》等。

(五)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学科奠基人是老一代的著名学者谢无量、冯其庸等。谢无量先生的《中国大文学史》是我国最早的文学史著作之一,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冯其庸先生1960年代主编的《历代文选》本来是中文系的教材,出版后风靡一时,不断再版,成为影响几代人的古代文学读本。

1980年代以后,该学科先后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冯其庸教授的《论庚辰本》、《曹雪芹家世新考》、《石头记脂本研究》、《论红楼梦思想》、《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等一批红学著作享誉海内外,奠定了他作为一代红学大师的地位。朱靖华教授则成为苏轼研究界的重要一家,其《苏轼新评》、《苏轼论》、《苏东坡寓言大全诠释》等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此外,李永祜教授点校的百回本新版《水浒传》(中华书局出版)被学界誉为最好的整理本;其论文《水浒成书“嘉靖说”质疑》1987年获中国《水浒》学会优秀论文奖。吴小林教授则在唐宋散文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著有《唐宋八大家》、《柳宗元散文艺术》、《王安石传》等。

2000年以来,该学科逐渐完成了学术队伍的新老交替,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中国古代文论”三个日趋成熟的研究方向,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7项。

该学科“中国古代文论”方向的标志性成果,有蔡锺翔、黄葆真、成复旺历时九年完成的五卷本《中国文学理论史》(该书获得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蔡钟翔、成复旺等主编的《中国美学范畴丛书》,成复旺的《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中国艺文理论志》、《神与物游》,袁济喜的《六朝美学》、《六朝清音》(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两汉精神世界》,詹杭伦的《清代赋论研究》、《方回的唐宋诗律学》,林湘华《禅宗与宋代诗学理论》等。

该学科在“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方向上的代表性成果,有李炳海的《道家与道家文学》(获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的生命意识》、《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获吉林省优秀社科一等奖)、《汉代文学的情理世界》,冷成金的《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文学与文化的张力》、《隐士与解脱》、《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诸葛忆兵的《宋代文史考论》、《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徽宗词坛研究》,王昕的《话本小说的历史与叙述》、《漫说三言二拍》等。

该学科在“中国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方向上的重要成果,有张国风的《<太平广记>版本考述》、《<儒林外史>试论》、《<儒林外史>及其时代》、《传统的困窘》,叶君远的《吴梅村年谱》、《吴伟业评传》、《清代诗坛第一家》、《中国古代文体丛书·诗》,王燕的《晚清小说期刊史论》等。该学科还主编学术月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六)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创立可以一直追溯到蔡仪教授1950年出版的《新文学讲话》,它是全国“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最早的一批文学史教材之一。汪金丁、林志浩两位教授为学科奠基人。1960年,由林志浩教授主编、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教师参与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初稿问世;1979年,经过修订的同名教材再次出版,同唐弢、严家炎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被当时国内大学采用最多的教材。经过两代学者的努力,至1980年代,该学科发展成为国内同专业中少数几个专业方向齐全、梯队整齐并具有影响力的学科群体。

1981年,该学科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共招收了二十余批硕士研究生,包括来自日本、韩国的硕士研究生。2002年后,开始招收“现代文学思潮”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06年后,扩展到“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思潮”三个专业方向。

1960-1980年代,该学科较有优势的研究领域是“鲁迅研究”、“文学史研究”。其中,标志性的学术成果是林志浩的《鲁迅传》、《中国现代文学史》(主编)。另外,还有赵遐秋《中国现代小说史》、《徐志摩传》、张慧珠的老舍研究、阎焕东的郭沫若研究、马德俊、王清波的中国新诗史和当代诗歌研究等等。这些成果,都为该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95年后,该学科开始进行新老队伍的交替,在任教师全部拥有文学博士学位。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该学科又增设了“海派文化与海派文学”、“中国新诗史”、“四十至七十年代文学”和“八十年代文学史问题”等研究领域,逐渐形成囊括本学科三个专业方向、且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队伍。

1990年代以后,该学科又完成了一批重要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其中程光炜《艾青传》、《文化的转轨》、《中国当代诗歌史》,李今《海派文化与海派文学》、《三十年代俄国文学“汉译”》等著作,是较具代表性的成果,被许多相关论文经常引用和转述;孙民乐、姚丹和张洁宇等年轻学者的著作《清末民初文学语言的变革》、《西南联大时期的文学活动》、《荒原上的丁香》等,也引起了学界的较多关注。另外,该学科老师联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几位学者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先后被列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十一五教材”,成为国内许多大学和多所重点大学中文系的必修课教材和考研参考书,并被日本、韩国、台湾的一些大学列为教材和参考书。王家新教授为全校学生和本系研究生开设的“中外诗歌欣赏”、“新诗的创作与研究”,成为该学科新近增加的“创造性写作”课程中的亮点之一。

该学科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基金项目(含重点)4项。其中,获得省部级奖励1项,核心学术杂志“年度优秀论文奖”2项。该学科还主编学术月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七)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是由缪朗山、赵澧、茅于美、王金陵等老一代学者在1960年代建立,当时是国内最早培养导师制研究生的单位,并于1963年开始招收“外国文艺理论史”研究生,1981年又成为全国高校最早的三个“世界文学”硕士点之一。1996年以后开始招收“西方文艺理论”、“比较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方向或专业的博士生;2005年建立独立的博士点;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该学科的“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比较文化与艺术批评”等三个研究方向已经日趋成熟,并逐渐形成了一支精通外语(包括英、法、德、俄、日、希腊、拉丁等语种)、学有专攻并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队伍。

该学科在任全部教师,均有在国外长期学习或从事研究的经历,其中3人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完成的学术成果中,包括英文著作2部、德文著作1部、A&HCI检索论文5篇。同时该学科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9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6项;主办学术辑刊《基督教文化学刊》(已出版18辑并自2005年9月起被列入CSSCI核心期刊数据库)、《对话》(已出版2辑),主编学术月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该学科在西方原典译介方面的标志性成果,有章安祺编订的《缪灵珠美学译文集》(四卷),赵澧、徐京安、黄晋凯等主编的《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意象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等“外国文学流派研究丛书”,章安祺、杨恒达翻译的《现代文学批评史》;以及近些年杨恒达主译的《尼采文集》,杨慧林主编的“西方文学与基督教书系”、“当代诠释学译丛”,王以培翻译的《兰波作品全集》,夏可君编译的《德里达:解构与思想的未来》、《让-吕克·南希:解构的共通体》等。

该学科在文学史与文论史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有赵澧、黄晋凯等主编的《外国文学简编》,章安祺、梁坤主编的《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杨慧林、黄晋凯合著的《欧洲中世纪文学史》(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第六届外国文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梁坤《20世纪俄语作家史论》、《末世与救赎——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主题的宗教文化阐释》,范方俊《20世纪中外现代戏剧》,张秉真、章安祺、杨慧林合著的《西方文艺理论史》(获教育部第三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章安祺、黄克剑、杨慧林合著的《西方文艺理论史:从柏拉图到尼采》。在此基础上,杨慧林、章安祺、黄克剑、耿幼壮的“西方文艺理论史课程建设”于2004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该学科还充分发挥跨学科研究的相对优势,分别从艺术学和宗教学的视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专题研究论著系列。如杨慧林《神学诠释学》、《基督教的底色与文化延伸》、《移动的边界》、《废墟中的记忆》,杨恒达《诗意的叛逆》,耿幼壮《视觉·躯体·文本》、《破碎的痕迹》、《书写的神话》,雷立柏《古希腊罗马与基督教》、《论基督教的大与小》,夏可君《幻像与生命》等。在专题研究方面的外文成果则有杨煦生Immanente Transzendenz: Eine Untersuchung der Transzendenz-erfahrung in der antiken chinesischen Religiositat mit Berucksichtigung des Konfuzianismus(德国 Tubingen University Press, 2004),杨慧林 Christianity in China: the Work of Yang Huilin(美国 M E Sharpe, Inc, 2004)、Sino-Christian Studies in China (co-edited, 美国Cambridge Scholars’ Press, 2006)等。

(八)**学

为适应当代影视文化的新发展格局,文学院在原有文艺学学科基础上重新整合影视与新媒体艺术研究力量,于2004年12月成立了影视与新媒体艺术教研室。该学科在2007年2月正式获得**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从2008年开始面向社会招收**学硕士研究生。该学科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

该学科是文学院最具发展潜力的专业之一,拥有一批长期从事影视和新媒体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其中潘天强、许鹏教授等都曾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中青年教师陈阳博士、孙柏博士等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并出版了自己的学术专著。科研究立足于影视基础理论和批评,在坚实的史论以及批评研究基础上,关注并追踪当代高科技传媒手段对视听艺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关注并追踪以视听媒体为代表的新型艺术形式的传播与发展对社会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上述文化现象的症候、特性并及时从理论的高度上给予深入的总结。

该学科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本学科教师出版专著和教材有《新编西方**简明教程》(教育部审定研究生教学用书,国家十一五重点教材),《新媒体艺术论》(国家十一五重点教材),《电视剧:文学与艺术间的行走——90年后电视剧问题研究》,《丑角的复活——西方戏剧文化的价值重估》等。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如:“**电视批评理论与实践”(国家社科基金),“网络文艺的传播机制与审美特征”(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等。

本学科有三个重点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 **史和**理论

该方向涉及**史和**理论两方面的知识体系,**史包括中国**史以及港澳台华语**各个阶段的发展历史及当代的美学特征,外国**史包括西方**史以及国别**史的各个阶段和当代**的发展状态,东方**史及其日本、韩国、印度、伊朗**的研究作为空白可以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理论涉及**自身的理论阐释和争论以及相关学科对**理论的美学阐释。

研究方向二 影视批评与制作研究 该方向一、从美学、文学、思潮、图像、受众等不同视角对**电视批评、鉴赏作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并探讨其美学标准和审美特性。二、制作理论包括:(1)**电视的剧作理论如文学性、原创性、叙事性、剧作构成、视像剧作的特性等。(2)影视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历史和现状的理论研究,包括管理、法规、宣传、策划、生产、销售、统计等。

研究方向三 影视与新媒体的文化形态

文化形态表明该方向以影视为基础关注更高和更广义的研究层面,如意识形态、政治学、历史学、符号学、现象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影视与新媒体表明该方向的研究范围着重以影视的新的传播方式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如网络、数码技术、动漫、游戏、语言转换、双向互动等。

培养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学术——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始终不渝的办学目标。

以学生为本、德才并重,以学人为本、知行合一,以学术为本、教学与科研互动——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潜心持守的教育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将永远敞开自己,迎接天下英杰、八方才俊。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