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中医 (十九)中医的简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你好,中医 (十九)中医的简述,第1张

      中医,古老的医术,古老的文化,古老的医药典籍,与快速发展的现代思维观念似乎不相适应,让人们难以理解。本文尝试用现代科学理论思维方式对中医基本原理进行简述,以利于现代人对中医的认识。

一、历史简要

      科学理论来源于实际,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提出的。真正的科学理论都必须和实际相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学说。

1、中医的出现

      华夏的祖先在生活劳动中遭遇各种内外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尝试或总结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逐步发展了中医理论和技术。

      “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农氏为了医学实践和探索的精神。《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的第一部医学著作。神农氏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炎帝。后人为纪念他,将中国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由此可知,中医源自于原始社会,发源于黄河流域。

2、中医的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四大经典(《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出现。它们成书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上自晋、唐、宋、金、元,下迄明清的许多医家,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在各自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均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诸病源候论》为隋朝巢元芳所著,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脉经》为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针灸甲乙经》为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千金要方》为唐代孙思邈所著,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金元四大家是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和朱丹溪四位著名的医学家。

      刘完素和张从正提倡祛邪为主。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用药多用寒凉,被称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称为“攻下派”。

      李东垣和朱丹溪提倡扶正为主。

      李东垣,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朱丹溪,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善用滋阴降火的方药,为“滋阴派”。

      明清时期出现了两个学派:温补学派和温病学派。

      温补学派:由李东垣的“补土派”发展而来,重视脾肾,善于温补。

      温病学派:由刘完素的“火热论”发展而来,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形成了温病学说。

      清代医学家黄元御研习“四圣”(黄帝、岐伯、越人、仲景)经典,从源到流,重加考订,作《四圣心源》,解内外百病原始要终。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近代,随着中医“替代”西医的现象出现,针灸引起西方医学界极大兴趣,国内运用中医对“非典”和“新型冠状”的有效救治,让世人重新认识中医,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二、理论假设

      科学理论的建立要经历从假说到结论的转化过程。假设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的说明。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践中观察的现象或经验现象或实验现象作基础的。

1、天地人构成自然界,人是自然界一部分。天地人之间相互联系,运动与变化相通,即气相通,天人合一。

      中华文明的祖先与世界各文明一样,敬畏自然,对天象及气候进行观察并总结出规律,发现人的生老病死与自然存在联系。

2、人体中各部分存在功能之间联系,相互协调完成生命活动,即人体生命的整体观。

      人之生命是由脏腑器官构成,吃喝拉撒睡是生命的基础活动。不同部位的生理功能相互联系,维持生命,经络是联系的通道。

3、人体的生命活动产生于物质变化的矛盾性。不同矛盾的层次构成生命活动,具体表现在于气化产生,气机升降出入。

      “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人之生命活动,与物质的食入,消化吸收和排泄密切相关。人体中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精与神的表现,都属气之运动。

4、元气为人之生命的根本。元气不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而且隐含生命活动的自组织功能(或密码),生命活动受到其控制。“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人体生命活动的矛盾变化。需依赖环境的条件,与外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生命系统具有耗散系统的特征。人体是恒温体系,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元气推动和调控下进行的。自组织的功能是否存在决定人之生死,影响其健康是否,自组织功能是生命的重要特征

      中医对生命认识中,既了解到了人体的解剖结构特点,又注重人体生命的“黑箱”和“耗散系统”相结合的特征。人体自组织功能是生命活动和个体特征的基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原因所在。人体各部分是密切的,没有独立于整体的某部分,人的生命活动是在外界与内部的联系中不断更新来进行的。

三、理论

科学理论的结构由三个要素组成:概念;基本原理;由这些概念和原理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

1、基本概念

(1)气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

      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气化为形、形化为气的形气转化过程,包括了气、精、血、津、液等物质的生成、转化、利用和排泄过程。

(2)精

      精或称精气是一种有形的,多是液态的精微物质。

      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狭义的精,指肾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归藏于肾者,谓之先天之精;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后天之精。

(3)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感觉、动作等生理活动,为人类生命活动的最高级形式。

      神既由精、气、血、津液等作为物质基础而产生,又能反作用于这些物质。神具有统领、调控这些物质在体内进行正常代谢的作用。

(4)阴阳

      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标示事物内在本质属性和性态特征的范踌,既标示两种对立特定的属性。人体之气按阴阳特性可分为阴阳两类,把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气称之为阳气,把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气称为阴气。气的阴阳对立统一运动是生命运动的根本规律。如表与里、寒与热等等,又标示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如上与下、内与外、迟与数等等。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有气才能阴阳胜复。

      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方面的阴阳属性,是相比较而言的,是由其性质、位置、趋势等方面所决定的。阴阳是抽象的属性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的实体概念,也是一对关系范畴,它表示各种物质特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5)经络

      经络,是经和络的总称。经,又称经脉,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经脉大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部位。络,又称络脉,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络脉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

      经络相贯,遍布全身,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复杂的联络交会,组成了经络系统,把人体五脏六腑、肢体官窍及皮肉筋骨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调节人体功能的一种特殊的通路系统。

(6)脏腑

      脏腑是人体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其主要是人体内视之可见、触之可及的实体脏器。

      脏腑是一个形态与功能的综合概念,不仅具有解剖学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体的功能模型。人体五脏是指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

      五脏六腑系统功能是对气、血、水和液、精、神、水谷精微转化和运行。各系统的功能对象或作用有区别和专长,相互协调维持生命正常活动。

(7)气机

      人体中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出入聚散等几种。升与降,出与入,聚与散,虽是对立的,但保持着协调平衡关系。

      气化,是指气的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各种变化。气机是气化必须经历的过程和存在的状态。气化蕴涵着气机并在其运动过程之中产生着各种变化,而气机是气化活动必须经历的过程、基础并影响着气化,两者密切关联。

      人体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到,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机失调和气化失常是疾病的基本病机。

(9)体质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

      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

      以上概念是中医基本原理中众多概念之核心。其意不同之中有共同之处,突出人体是动态的整体之观点,即中医研究的对象是鲜活的生命。

2、基本理论

      中医基本原理主要基础理论有(1)阴阳学说(气一元论)、(2)脏腑学说、(3)经络学说、(4)病因学说、(5)病机学说。(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再详述)

3、基本规律

      中医基础原理在基本概念和原理上获得系列基本规律。

例如一、有关气及阴阳的规律。

      气一物两体,分为阴阳。(1)阳主阴从,人体内部阴阳中,以阳为本,阳气即固,阴必从之。

(2)人体生命活动是阴阳之气的平衡维持过程。阴阳消长导致阴阳转化,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则平衡被打破,人体则引起疾病。

例如二、有关经络的规律。

      十二经脉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

(1)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

(2)十二经络根据人体精气血津液循行顺序,依次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然后再回到手太阴肺经,循环无端。

例如三、有关五脏的规律。

      一气分五行,五行归于一气。

(1)人体五脏配五行,五脏之中各兼五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五脏配五行,五行有生克、胜复,调节五脏异常。

      五行相生与五脏相生。木生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血的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生土,心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正常,血才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能;水生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五行相克与五脏相克。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亢烈;火克金,即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淸肃太过;金克木,肺气淸肃,可抑制肝阳的上亢。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土克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

四、现象的解释

      中医基本原理在五个学说的基本概念上构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模型,并总结出规律。

例如一,人体生理的脏腑功能模型。脏腑学说是研究机体脏腑形象的学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这一学说主要是通过研究机体外部的征象,来了解内脏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

      五脏属于实体性器官;从功能上看,五脏是主“藏精气”,即生化和贮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物质,主持复杂的生命活动。所以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属于管腔性器官;从功能上看,六腑是主“传化物”,即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主要是对饮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所以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例如二:气机理论有气机圆圈升降模型。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一书中总结了中医的气机学说,提出气机圆圈升降模型。肝脾左升肺胃右降,脾胃土居中调度升降,肝胆居中运行升降,心肺居上,肾居下。这就是人体的小宇宙圆圈运动。

例如三:病机理论以五运六气构建病因模型。提出“内外感伤,总此六气。”人患内外疾病的原因,是由十二经脉按类分为六气产生。人患内伤,是人体六气的变化;人患外感,是自然六气的变化,对人体六气的影响,并作出感应。人患病是由于六气中司化之气和从化之气的兴衰结果。由此决定了疾病的病位、病症、病性及病证。“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人在健康时,六气调和(阴阳平衡),不见风、不见火、不见湿、不见燥、不见热、不见寒,即没有一气单独出现。不健康或患病的人,人体中六气不相交济,六气中的一气独见。

例如四:体质理论以平和体质为平人模型。将体质分正常体质和异常体质,异常体质再分虚性体质和实性体质。虚性体质分气虚、血虚、阳虚和阴虚。实性体质分痰湿、湿热、血瘀和气郁。体质理论从人体阴阳动态平衡观点探究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及转化,指导辨体,辨病和辨治。

五、疾病的诊治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整体的,具有“黑箱”特征,人体的鲜活生命在于“黑箱”内的气血精液的运动联系,“黒箱”的打开,意味着“联系”的破坏,生命的终止或残缺。认为“藏于内之脏,必有形于外之象”,“有诸内,必形诸外”。

      中医诊断病证的基本原理是(1)司外揣内。“司外”,就是紧紧地全面地抓住并分析人体内在之“藏”表现于外的“象”;“揣内”,就是依据外在之“象”,全面分析推知揣测内在之“藏”的状况。(2)见微知著。中医认为,整体变化源于局部的变化,局部可显整体。如:全身的气血、经气的运行,可在某一些特定局部反映出来。如:脉象、舌象等。(3)以常衡变。“常”,即为常规、常理、常识、常量,具有相对性与广泛性。“变”,即为变化、改变、异常。细细分辨,又有“常中之变”与“异常之变”的不同。以“阴平阳秘”所形成之“常”,衡量评价评判“阴阳失衡”所致之“变”,即为中医诊病的基本标准与参照方式。

      中医对疾病的诊治方法是依据四诊(望闻问切)合参,从病症入手,运用辨证规律分析病的证候,取药组方,调病体之气机。

      中医的诊治重在辨证,以八纲辨证和六经辨证为基础,给合病因辩证、 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辨征、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明确病因、病位、病性和病证。

      各种辨证的方法是中医诊治之规律,中医的诊治是有规律可循的。诊治经验丰富时,可运用方证辨证,采用经方或变方医治。

      中医是从整体的联系角度来诊治疾病,是以辨证“合参”的方式来准确把握分析结果,实现治病求本。

六、中医的新认识

      理论是关于经验事实的思想构造,是一种并非现实而又合乎规律的东西,它既离开了现实又不偏离现实(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又高于经验)。它为描述经验现象或事实提供清晰的表达手段。

      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对中医基础理论分析,中医理论的内容是符合科学观点。中医的问题来自人类社会实践中人的疾病防治。通过摸索和总结,并结合已经有的先进思想(易经)不断探索,形成理论观念,建立了问题分析和解释的方式方法。

      剖析中医理论,其理论蕴含理论假设,概念和一般规律,及分析问题的模式。中医理论含现代科学理论所需的元素及相互关系,而这一切在古老的中医里仅仅是只用“理法方药”四个字来表达。

七、结束语

      在现代科学中,任何学科理论都是一定实践活动的一种认识,有其适应的条件和范围,即理论的局限性。中医理论更适用人体整体完整的病变(未病),而对于器官残缺的修复及异物进行人体的清除等医学问题无能为力,这是西医的擅长之处,我们习惯说中医外科待发展或未发展。但是这种不足,并不能否认中医是人类医学认识方面的伟大发现。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中医与西医的各自特长,是其基本观点和条件的发展所至,都是对人类医学的贡献。

舌诊在古代是五色诊法之一色,简单地说,就是颜色的意思。在中医范畴中,色则为脏腑气血之外荣的含义。早在《内经》时期就有了“色”的基本概念,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因而走空窍。”《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就认识气血之精华上行头面及外达肌肤可以形成各人不同的色的表现,为生命的基本现象。色诊就是医生通过眼睛的视觉观察人们身体表面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的颜色与光泽的一种望诊方法。色诊很早就为祖国医学所重视,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在内经中,往往将察色与按脉的重要性相提并论,如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理色脉而能神明”(《素问·移精变气论》)。在临床应用中,色诊与脉诊一样是最难于掌握的,因为其基本内容都由众多的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多带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义。古代医家非常注重色诊中的常色,表明机体的健康,如《素问·经络论篇》曰:“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同时还指出了常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随外界影响而产生改变,由于不同的经的作用而产生青、赤、黄、白、黑之间的微妙差异。

五色诊法是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按五脏配五行五色的理论,以机体所表现的青、赤、黄、白、黑不同颜色的变化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方法。在《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曰:“五色微诊,可以目察。”《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这表明在《内经》时代就已经确立了五色诊法,通过眼睛的观察对五色之间微小的变化进行诊断疾病。同时注意到五色与五行相应,五色应五脏五时之气,《灵枢·五阅五使篇》曰:“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脏。”《素问·举痛论》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素问·痿论》中则指出,肺热为白,心热为赤,肝热为苍,脾热为黄,肾热为黑;《灵枢·五色》全面阐述了五色的明暗、死生、浮沉等。五色诊法可以用以全身如面部、皮肤、爪甲、眼目、舌诊等,通过与五行生克关系,推断机体内各脏腑的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绪 论

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诊断”就是通过对病人的询问、检查,以掌握病情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变的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案书写等内容。

(一)诊法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察看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官、四肢、二阴、皮肤以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表现,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嗅病人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问诊”是询问病人有关疾病的情况,病人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病态感觉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病人的动脉脉搏和触按病人的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测知脉象变化及有关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

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病史。“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到的痛苦或不适,如头痛、耳鸣、胸闷、腹胀等;“体征”是指客观能检测出来的异常征象,如面色白、喉中哮鸣、大便腥臭、舌苔黄、脉浮数等。而症状和体征又可统称症状,或简称“症”,古代还有将其称为病状、病形、病候者。

症状虽然只是疾病所反映的现象,但它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因而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诊病诊病,亦称辨病,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对于临床上的各种具体疾病,进行分析判断而作出的诊断,是为病名。因而病名是各种具体疾病的代名词。如疟疾、痢疾、肺痈、痫病、消渴、滑胎、痛经、麻疹、夏季热、红丝疔、乳癖、脓疱疮、牛皮癣、内痔、股骨骨折、白喉、圆翳内障等,都是病名。病名是对该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与抽象。

对疾病作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各科应讨论的主要内容。在学习中医诊断学时,还不可能对疾病的病种进行辨别,难以作出病名诊断。因此,中医诊断学只是对疾病怎样进行诊断的基本方法,以及疾病的命名、分类等作初步介绍。

(三)辨证“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在中医学的历以及现代文献中,对于“证”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统一,有以证为症状者,亦有称病为证者。

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证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

“证”实际包括证名、证候、证型等概念。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一个诊断名称,这就是“证名”。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卫分证、脾肾阳虚证、膀胱湿热证、瘀阻脑络证等,均为证名。临床上有时又将证称为“证候”,即证为证候的简称。但严格地说,证候应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即证候为证的外候。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中医诊断学主要是介绍历的各种辨证分类方法,以及由各种辨证方法综合而形成的辨证统一体系,辨证思维的技巧,常见证型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

(四)病案病案,又称病历,古称诊籍。病案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

病案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作如实地记录。

病案是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及司法的重要资料。病案书写是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而也属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之一。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于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是以直观的方法从总体方面看待其关系,构成了天人相应、神形相合、表里相关的整体观点。

中医学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和因果联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产生全身性的病理反应,全身的病理变化又可反映于局部。因此,疾病变化的病理本质虽然藏之于“内”,但必有一定的症状、体征反映于“外”,局部的表现常可反映出整体的状况,整体的病变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审察其反映于外的各种疾病现象,在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思考,便可求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就是说在认识事物时,应当采取知己知彼,从外测内,观察事物表现的太过或不及,通过微小的改变看出反常的所在,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便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基本原理。

(一)司外瑞内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由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所以《灵枢。论疾诊尺》说“从外知内”,就是说通过诊察其反映于外部的现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

《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说明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的,观察外部的表现,可以测知内脏的变化,从而了解内脏所发生的疾病,认识了内在的病理本质,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征候。所以《丹溪心法》总结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这一认识与近代控制论的“黑箱”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二)见微知著“见微知著”,语出《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如《灵枢。五色》将面部分为明堂、阙、庭、蕃、蔽等部,把上至首面、下至膝足、内而脏腑、外而胸背的整个人体皆分属于其中,并说:“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这便是察面部的情况,以测全身病变的具体描述。

又如早在《素问。五脏别论》便有“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之说,《难经。一难》更强调“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于是详细审察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以推断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耳为宗脉之所聚,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的变化;舌为心之苗,又为脾胃的外候,舌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联系,故舌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及邪气的性质;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可反映人体的神气,并可察全身及脏腑的病变等。

临床实践证明,某些局部的改变,确实有诊断全身疾病的意义。因而有人说,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认为人体的某些局部,可以看作是脏腑的“缩影”。

(三)以常衡变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恒,指正常、常规;奇,指异常、变动;揆度,观察比较、推测揣度的意义。要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知常达变。中医望色、闻声、切脉等以诊断病变,均含有这方面的道理。

健康与疾病,正常与异常,不同的色泽,脉象的虚、实、细、洪,都是相对的,是通过观察比较而作出判别的。诊断疾病时,一定要注意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并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这也就是所谓以我知彼,以观太过不及之理的诊断原理。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疾病的病情变化极其错综复杂,医生要在千变万化、纷纭复杂的表现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证作出正确判断,他除了应熟悉中医学的理论与知识外,还要遵循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审察整体观念、相互联系,是中医诊断时强调整体审察的认识论基础。由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整个人体又受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当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和谐协调,能适应社会、自然环境的变化时,便是身心健康的表现,否则内外环境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和谐统一,便可能发生疾病。因此,人体一旦患了疾病,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精神的刺激可以导致气机甚至形体的变化,脏腑的病变可以造成气血阴阳的失常和精神活动的改变等等,任何疾病都或多或少的具有整体性的变化。

整体审察的含义,一方面是指通过诊法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时,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痛苦。要从整体上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动状况,不仅应对局部的病状进行详细的询问、检查,而且要通过寒热、饮食、二便、睡眠、 精神状况、舌象、脉象等,了解全身的情况,同时还要了解病史、体质、家庭、环境、时令、气候等对疾病有无影响。只有广泛而详细的占有临床资料,才能为正确判断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是要求对病情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既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也不能检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能只注意到当前的、局部的、明显的病理改变,而忽视了时、地、人、病的特殊性,还要从疾病的前因后果、演变发展趋势上加以考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