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的经典语录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2、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作者:文天祥
3、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亚里士多德
4、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惟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然而这条道路漫漫修远,很难只由一个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目的。通常的方式是一家之内创业的祖先不断地劳作,自奉俭约,积铢累寸,首先巩固自己耕地的所有权,然后获得别人耕地的抵押权,由此而逐步上升为地主。这一过程常常需要几代的时间。经济条件初步具备,子孙就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这其中,母亲和妻子的自我牺牲,在多数情形之下也为必不可少。所以表面看来,考场内的笔墨,可以使一代清贫立即成为显达,其实幕后的惨淡经营则历时至久。这种经过多年的奋斗而取得的荣誉,接受者只是一个人或至多几个人,但其基础则为全体家庭。因此,荣誉的获得者必须对家庭负有道义上的全部责任,保持休戚与共的集体观念。作者:黄仁宇 出处:万历十五年
5、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缘,以弊交为资粮。作者:妙叶 出处: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6、势利之交出乎情,道义之交出乎理,情易变,理难忘。作者:傅玄
7、情爱一旦渗入人性中其他成分时,就已经呈静止状态了,如尊敬、责任、道义。不再是纯粹的情爱。这是蓝宝石、黄宝石、黑珍珠所以名贵的地方,它们只有一种色泽。作者:苏伟贞 出处:梦书
8、这项政策在道义上有些骇人听闻,在政治上有些弄巧成拙。
9、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作者:洪应明
10、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命运全部维系在对某个人的忠诚上,并把这种忠诚置于一切原则和道义之上的时候,他也就变为一个卑微小人,一个不足道的走卒。
11、现在世间人忘恩负义,不懂得道义,不懂得仁义,不知道情义,不知道恩义。我们学佛人要落实知恩报恩,给一切社会大众做正面的好榜样。
12、布衣之交 同心协力 称兄道弟 赤心相待 打成一片 打得火热 道义之交 分甘共苦
13、当然过于夸大的道义规范会导致空虚迂腐而又不合常理的行为,不论它看来有多么美好,也不足为训。
14、坚持德行却不弘扬,信仰道义却不够忠实,(这样的人)怎么能算是有用?怎么能算是无(可有可无)用?
15、预言凝聚着人类的智慧,闪烁着道义的光华,有聚瑰宝撒珠玑之美,揽天地含宇宙之妙,能给人以顿悟般的针砭与启迪。预言无需装饰,一如珍珠无需雕琢鲜花无需涂色。
16、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 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 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 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 君不见, 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 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逐奔儒民泣。 三步杀一人,心停手不停。 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 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 梦中犹杀人,笑魇映春晖。 女儿莫相问,男儿凶何其 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 君不见, 狮虎猎物获威名,可怜麋鹿有谁怜 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 君休问,男儿自有男儿行。 男儿行,当暴戾。 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事在杀人场,胆似熊罢目如狼。 生若为男即杀人,不教男躯裹女心。 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作者:仇圣 出处:男儿行
大藏经里关于随身佩戴佛像的经续-- 不能随身带佛像之说可以休矣(2015-01-29 10:52:44)转载▼
标签: 佛学
大藏经第1082部
佛说梵网经二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①。冬夏坐禅②,结夏安居③。常用杨枝④、澡豆、三衣⑤、缾、钵⑥、坐具⑦、鍚杖⑧、香炉⑨、漉水囊⑩、手巾、刀子⑾、火燧⑿、镊子⒀、绳床、经、律、佛像⒁、菩萨形像⒂。
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
译文:
佛弟子,应常在春、秋二时节头陀行(指在衣、食、住方面尽量克制的寡欲生活,使自己精神得以升华),冬、夏二季坐禅。夏天尤宜安居。佛弟子,无论坐禅或头陀,都应携带十八种物品。即:杨枝、澡豆(即肥皂)、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奁、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
菩萨头陀时及游走四方时,无论行来百里、千里,都应随身带此十八种物品。若行头陀行时,应在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即春分时),及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即秋分)。在此二时节头陀,应随身携带这十八种物品。它们犹如鸟之两翼,不可缺少。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9 册 No 0962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
若得佛设利者。不论净秽随身供养。不离臆胸诃栗多妙莲华间。常念佛德昼夜不息。现身证得佛清净身住金刚顶。是人名曰持佛身者持金刚者持宝法者。是大菩萨摩诃萨。
佛复告言。善男子等。假使世间若有愚童有情愚夫有情。愚惑有情老耄妇女愚痴僧尼。如是有情得佛设利乃至一粒分散一分。及与设利所置之物。带于身上不论昼夜。若净若不净。若触若不触。不离其身常可带之。所获功德无有所计比量。若顶上若颈上。若心前若背后。若两胁若腰间带设利者。譬如世间犀牛之角。若人带之离水六尺。带设利者亦复如是。
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47 册 No 1974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客途所修三昧第十四
。日三夜三若有像处。或自有像随身。当口诵身礼。或默诵身礼。如无佛像或对经卷。或面西遥礼。或除东向随方修礼。若在道登舟及治身动用之事不可拨置
《大正藏》第81卷No2565
定慧明光佛顶国师语录
诸仁者佛法因缘不是小事。须是具大根利器始得。近来诸方禅和家只学虚头全无正因。这里兄弟信得此个正因缘不生恶知见。各雕刻观音大士像随身供养晨昏不怠。
《金刚藏庄严续》宣说金刚上师所需具备的内十真性中第二条是 “佩戴回遮”即:“如绘忿怒本尊像或书写咒语等,并将之佩戴身上;”
《大正藏》第0841部佛说摩利支天经一卷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若欲供养摩利支菩萨者。应用金或银或赤铜。或白檀香木或紫檀木等。刻作摩利支菩萨像。如天女形可长半寸。或一寸二寸已下。于莲花上或立或坐。头冠璎珞种种庄严极令端正。左手把天扇。其扇如维摩诘前天女扇。右手垂下扬掌向外。展五指作与愿势。有二天女各执白拂侍立左右。作此像成。戴于顶上或戴臂上或置衣中。以菩萨威神之力不逢灾难。
以上教证可以了知,代表三宝所依的佛身的所依佛像,无论佩戴和携带都有很大的功德。但是在五戒“邪*”“非境”中指出:“在父母、老师、上师以及僧众等附近,三宝所依存在的佛塔、佛像、经书前(包括在佩戴系解脱、佛像、加持品等的情况下)”行持不净行,属于破戒。
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都有随身佩戴佛像的传统,而且南传和藏传也从没有不可配戴佛像的说法
古代印藏佛教传统,比丘出家时,师父会送一尊很小的释迦牟尼(必须是释迦牟尼,一般很小)给新受戒的和尚徒弟,作为徒弟终生随身佛像,宁丢人头不弃佛像。这种类似特殊信物。一般来说,菩萨戒不是有说别人要求什么你都必须舍吗?可是,此佛像属于特殊信物类别,和比丘的三衣那些一样,都是和尚自己的终生随身物,属于不舍也不犯戒的范围。
有人说不能佩戴佛像之说来源于印光法师 网上所谓不能佩戴佛像的依据也大多来自于此
但是实际上印光法师并没有开示过学佛的人不能带佛像,批评的是一些人佩戴不够恭敬
要求恭敬如法的佩戴
原文是这样说的: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邬崇音居书》
现今之善男信女及在家居士,多以玉制(或金银等)佛像、观音像挂件为护身符,不仅不带在衣服外,还紧贴皮肤,进厕所也不摘,洗澡也不摘,亵渎之罪绝非浅浅!还妄想依此植福消灾,岂有如愿之理?!
可以看出
印光法师并未完全否定佩戴佛像,而是强调要恭敬如法的带佛像,从上文可以看出,
印光法师认为:1 佩戴佛像要戴在衣服外,2不能紧贴皮肤,3进厕所,洗澡要摘掉
佩戴佛像禁忌
根据佛弟子的惯例,一般佩戴在身上,不要低于腰带以下的部位;若是女性则垂于锁骨之间,不要坠到事业线里面;晚上睡觉如有男女同床,不可以放在卧室中;进入厕所、澡堂、夜总会、KTV等不洁净的地方时,应常念佛号来增加效力,等等,切记,“但有佛像处,必有护法神”,保持对佛的恭敬心是很重要的。
有开光物品,无论挂着的还是安放的,遇到同房(放在卧室或带在身上)都不好,同房属于*欲(夫妻同房叫“正*”;非夫妻同房叫“邪*”),都会产生负能量,会中和开光物件的正能量,折损自己的福报,败坏自己的运气,减弱我们对佛菩萨的恭敬心和虔诚心,渐渐的就会不灵了。同理,经常出入KTV夜总会、蹦吧、屠宰场等负能量较重的地方同样如此。所以要常念阿弥陀佛来滋养它们它,才能长久的保持效力。
原文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体难本妄,难亦奚伤?以患难为解脱。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学躐等,必未得谓得。解障无根,即障自寂,以障碍为逍遥。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必未证谓证。究魔无根,魔何能娆?以群魔为法侣。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志轻慢,必称我有能。成事随业,事不由能,以事难为安乐。
六、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缘,以弊交为资粮。
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内心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观人妄为,人但酬报,以逆人为园林。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图,必华名欲扬。明德无性,德亦非实,以施德为弃屣。
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必恶利毁己。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为富贵。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必怨恨滋生。忍抑为谦,抑何伤我?以受抑为行门。
如是居碍反通,求通反碍。于此障碍,皆成妙境。……是以如来于障碍中得菩提道。
——妙叶《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译文
第一、思惟身体不求没有疾病。身体没有疾病,贪欲就会生起。贪欲生起,必定会破毁戒律,退失道心。了知疾病本性空幻,疾病便不构成恼害,因此以病苦为良药。
第二、处世不求没有患难。世间没有患难,骄奢之心就必定会生起。骄奢心生起,必定会欺压一切。了达患难本自虚妄,患难又何能伤害?因此以患难为解脱。
第三、参究心性不求没有障碍。究心没有障碍,所学道业就会躁进躐等。躁进躐等必定会没有得到法益而自称得到法益。明白障碍本来无根,障碍就自然寂没,因此以障碍为逍遥。
第四、立行不求没有魔障。积累功行没有魔障,誓愿就不会坚固。誓愿不坚固,必定未证道果而自称证得道果。推究魔性无根,魔何能扰乱?因此以群魔为法侣。
第五、谋事不求容易成功。事情容易成功,就会志存轻忽憍慢。志意轻忽憍慢,必定会夸耀我多有能耐。考量事情的成败,都是随宿业而决定,成功并非取决于能力,因此以办事艰难为安乐。
第六、人际交情不求有益于自己。交情有益于自己,就会亏欠道义。道义亏欠,必会常见他人的不是。察知交情厚薄总有前因,交情亲疏乃依缘而起,因此以亏己利他的交情为资粮。
第七、与人交往不求随顺适应自己。他人随顺适应自己,就容易引发傲慢心。内心傲慢,必定会执著我的正确。观察为人处世,种种虚妄行为,难以理喻,人人只是在酬还宿业果报,因此以冤家对头为功德园林。
第八、布施行德不要求回报。行善希望回报,就会意有图谋。意有图谋,必定会求取虚名。明了布施无自性,福德亦无实性,因此以布施之德为可被丢弃的旧鞋子。
第九、见利不求沾润分成。想要利益分成,痴心就必定蠢动。痴心蠢动必定争夺财利,毁损己德。了知世间利益空幻,利益切莫妄求,因此以疏淡利益为富贵。
第十、被人冤屈不求申明。申明冤屈,则人我未能忘怀。心存人我,必定会滋生怨恨。安忍冤屈为己谦德,冤屈又何能伤害我?因此以受冤屈为修行。
这样身居障碍之境反而通达,企求通达反而障碍重重。如能智慧观照,这十大障碍便都能成为修道妙境。……所以,一切诸佛如来于障碍中证得菩提道果。
按
十大碍行极具佛法精髓,真金不怕火炼,钢刀不拒石磨,吾人当智慧观照,先令身心居于种种障碍之中,则众魔诸恶障碍之境,正是成就我等道业之逆增上缘。愿深味而力行之。
净土十要佛教净土宗著作辑要,凡十卷,明代智旭编,收于《卍续藏》第一〇八册,附题为《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由门人成时评点节要后付梓。
第一卷:(总序、总目、述、序)、明代智旭《〈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卷:(述) 宋代遵式《往生净土忏愿仪》、《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第三卷:明代成时《〈观无量寿佛经〉初心三昧门》、《受持〈佛说阿弥陀经〉行愿仪》;
第四卷:(述 旧序 旧后序) 隋代智顗《净土十疑论》;
第五卷:(述) 唐代飞锡《念佛三昧宝王论》(三卷);
第六卷:(述 偈引) 元代善遇《净土或问》;
第七卷:(述 旧序) 明代妙协(妙叶)《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二卷);
第八卷:(述 赞) 元代梵琦《西斋净土诗》(三卷);
第九卷:(述) 明代传灯《净土生无生论》、《净土法语》;
第十卷:(述 旧序 原序) 明代袁宏道《西方合论》(十卷)。
就其编集顺序而言,以最初三要为经文之解释,同时叙述所依之行愿仪则;其次《净土十疑论》以下七要,则依隋唐宋元明之时代顺序而编次。
本文2023-08-05 13:21:1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1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