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书当中有哪些是讲儿科的著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中医古书当中有哪些是讲儿科的著作?,第1张

下面是在卓越网搜索到的,仅供参考。

活幼心书,幼幼集成,

明代万密斋儿科全书

医宗金鉴

(

幼科心法要诀

白话

解)

,幼科发挥,

原幼心法

小儿

诸证

补遗

,幼科

惊搐

门,幼科医验,

大医

马氏

小儿脉珍科,幼科折衷

秘传

珍本

韩|国人不要|脸,把中医说成他们的,把中秋之类的传统节日也说成他们的。

中医理论的始祖大概是《黄帝内经》。

告诉你高|丽(韩国+朝鲜)自古也就是中国的边陲小国,常常到天朝大国朝觐。

他们的古籍很多汉字记载,到了近代,为了去中国|化,自己造字,其实韩语就是拼音,学过韩语的人,都知道,碰到生词句,不知道意思,但是会读。

韩国人祖先不是百济族和高句丽族,布里亚特人(未识别民族)就是古扶余人,

日本人,百济,高句丽,布里亚特人(扶余)都是扶余系民族,DNA接近,

高句丽族是黄帝之孙太阳神高阳氏之苗裔,属于古羌人的一支

古代文献和高句丽壁画也表明高句丽是黄帝之后,五胡十六国的高句丽人高云自称为高阳氏之苗裔

韩国人的祖先是古亚细亚人种的尼夫赫人、科里亚克人,韩民族发源地在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

朝鲜族是古亚细亚人种(尼夫赫-科里亚克人)和新亚细亚人(逃避苦役的中原人姓氏氏族)混合而成,古亚细亚人血统占主体,就像混血儿有几分之一新亚细亚人血统。

中国中原人带青铜兵器和铁器征服了 原始韩部落 建立了辰国,后来辰国变成三韩,土著部落马韩,和中国中原人和杂居的辰韩、弁韩。

尼夫赫人和科里亚克人或为古代马韩人,带有先进青铜武器和铁器的避苦役的秦人建立了辰韩、弁韩

辰和秦 发音相近

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语,故或名之为秦韩。

韩国人遗传DNA基因和尼夫赫人、科里亚克人最接近。俄罗斯有科学家说科里亚克族,尼夫赫人与朝鲜人属于蒙古人种北亚型中的b型,韩民族属古亚细亚人(千岛人种),和爱斯基摩人、日本少数民族爱努人,美洲印第安土著基因相似。

韩语、尼夫赫语、科里亚克语 为 吉古亚细亚语系(古西伯利亚诸语)利亚克-尼夫赫语群

五官骨架:不光韩国人骨架大、大饼脸、一线眼、颧骨高,尼夫赫人,科里亚克人,同样很多骨架大,五官大饼脸,有俄罗斯混血的尼夫赫人科里亚克人除外

韩国人和东北朝鲜族五官差异,朝鲜族是

kreao发音 像极了 科里亚,科里亚克

科里亚克族 (Коряки) 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住在科里亚克自治区。科里亚克族自古以来实行明确的男女分工劳动制。  有人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接近朝鲜族的民族,他们的语言与语法与韩语相似,也有同源词,以鹿为图腾(朝鲜人也以鹿为图腾),也是古亚细亚人,不少人类学家认为他们是古代秽貊-夫余人的后裔;而。  狗是他们最主要的牲畜,他们与韩国人一样喜欢吃狗肉(他们是少数喜欢吃狗肉的民族),因为他们也养驯鹿与从事捕捞,被称为驯鹿民族,他们与尼夫赫人(吉里亚克族)即是满人所说的费雅喀人是朝鲜人的族源,朝鲜半岛南部和东部濒海地区的一些韩系语言(新罗,伽耶)也属于吉利亚克-尼夫赫语群的一个亚分支,推测远古时期吉利亚克-尼夫克语群是沿着海岸线由勘察加半岛一直延伸到朝鲜半岛南部,后来由于通古斯语族肃慎系民族和东夷濊系民族的相继东扩,割裂了南北两个吉利亚克语群的联系,使得吉里亚克语群被压缩在南北两块狭小的飞地上各自演化,北部的吉里亚克人被通古斯人驱赶到黑龙江下游地区和库页岛。南部韩系各族则被北方东夷中的濊貊系与通古斯民族压缩到朝鲜半岛南端,逐渐发展为后来的三韩。

分类: 地区 >> 海外地区

问题描述:

"世宗"英文怎么说

解析:

情况不详,目前还没开始建设呢。只知道:

2003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为迁移行政首都奠定法律基础。

2004年8月,韩国宣布其新的行政首都将设在忠清南道的燕歧郡与公州市交界处。

2006年12月,韩国“新行政首都建设推进委员会”决定,新的行政首都将命名为“世宗”。按照原来的计划,“世宗”将于2007年开工建设;而韩国主要国家机关和立法机关将于2012年至2014间迁往新都。

关于英译:

1.汉城(朝鲜语/韩语:한성。其地就是英语“Seoul”指的那个城市。具体的英译可能是:Hansung——根据“汉城大学”网站hansungackr/该站也有中文版)

2.首尔(朝鲜语/韩语:서울;英语:Seoul)

3.世宗(朝鲜语/韩语:세종;英语:Sejong)

“首尔”和“世宗”

据共媒“新华社”2006年12月21日报道,以韩国国务总理韩明淑为委员长的韩国新行政首都建设推进委员会21日召开会议,决定将韩国新行政首都命名为“世宗(Sejong)”。

以“世宗”命名新的行政首都,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去年韩国朋友要求中国将汉城“正名”为“首尔”的事情。

当时他们要求我们用“首尔”而不能再用“汉城”,一个最为重要的理由是因为“首尔”二字的发音,与朝语发音、英语译音都相似,这“符合国际惯例”(如:汉城市长举的例子——我们中国人把美国首都Washington称为“华盛顿”)。

但是,即便因为“音译”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用“首尔”——而不是“守耳”、“瘦儿”,等等读音也很相似的去称呼呢?(我们可不认为那是“看守耳房”,也没说谁是“正房”。我们也不认为那是“瘦儿子”,更没说谁是“爸爸”——因为只是音译,“国际惯例”嘛,不必过多联想。)我们又为什么不能用 “渴睿啊”(渴望变聪明啊!)来称英语中的“Korea”,而要按照韩国朋友自称的“한국”(发音近似“憨阔”),使用“韩国”?

——“那是因为你们中国在清末就承认‘韩国’这个国名了,这也符合你们自己的习惯。”

的确,我们确实早在清末就开始使用“韩国”这个国名了,但这并非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习惯(在 政权的前40几年,我们习惯的是“南朝鲜”)。现在,我们为了两国人民的友好而使用“韩国”,体现着我们充分的尊重和诚意。

——“对呀,那是对我们韩国人的尊重嘛。我们是友好邻邦,文化又相通,这种尊重和诚意不是起码的吗”

没错,是友好邻邦。我们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展现诚意,不是吗?——那么,我们既然在“国家名称”上尊重了韩国友人,韩国朋友能不能在“城市名称”上也照顾一下中国人的习惯、展现一下你们的诚意呢?

比如,将美国西海岸的大城市圣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通称“旧金山”,是我们中国人根据100多年的习惯沿用下来的。我们没听说过美国朋友要求改掉。那么,为什么“汉城”这个大约600年的习惯却非得改变?

——当然,韩国朋友们会说,我们的“汉城(한성)”早就改成“서울”了,只是中文翻译没改——但是,“英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的国名也早就不是“Kingdom of England”(英格兰王国)了,我们为什么没听哪个英国人说“你们不许用‘英国’了,要用‘大不列颠’!”

就“旧闻”谈了很多,下面回到“世宗”。

友邦新行政首都的选址、命名,我们虽无置喙空间,但也至少该提醒韩国朋友他们念念不忘的“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那么显然,这个“世宗”并不准确。由英语的“Sejong”来看,“死窘”(汉语拼音:sijiong,以轻声念读)是否更准确一点?

好,即便我们就按照“世宗”(汉语拼音:shizong)的发音来看,“失踪”(新首都还没建好,就“失踪”?呵呵)与其有何区别?我们真是不明白为何要用“世宗”——难道就因为“李氏朝鲜的第四代王”世宗李敬(李祹),“既见于朝鲜史籍,也见于中国古籍”吗?那“汉城”也是“既见于中国古籍,也见于朝鲜史籍”呀。“汉城”改掉了,“世宗”怎么就不能变?

——“中文不是你们中国人的,我们愿意用什么就用什么!谁也管不着!”

中文当然不仅是中国人的,我们中国人也从来没有想垄断和独占这一优秀文字的使用权——反倒是韩国朋友曾经极力想与这么优秀的文字“撇清关系”(虽然是徒劳的,看看“世宗”就知道了)——但是,中国人选用中文的权利,总不至于被外人剥夺吧?外文该采取什么样的中译,中国人有什么理由“管不着”?!

——“你!…………!”

其实,任何牵强的理由都不必谈,某些人的心理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不必言明,免得伤和气——但是,我上述那些“歪译”的字里行间也可告诉那些人:

韩国是我们的友好邻邦,我们绝对以诚相待。但如果谁要耍小聪明,中国人绝对会奉陪到底——我们的目光在万里壮河山,在浩淼太平洋——绝非像有些人那样局限在区区“间岛”,咫尺黄海。

备注:

本文任思路信马由缰,全无理论阐述。若需详细了解相关报道和理论评介,请参考:

新闻报道:

(1)汉城市网站:新中文名称“首尔(SEOUL)”署名作者:汉城市长 李明博

chineseseoulgokr/government/mayor/speeches/speeches_050119cfm

(2)共媒“新华社”:汉城中文名称改为“首尔”

newsxinhua/photo/2005-01/19/content_2482900

(3)共媒“新华社”:韩国初定新都地址的来龙去脉

newsxinhua/world/2004-07/07/content_1580730

(4)共媒“新华社”:韩国新行政首都命名为“世宗”含意“世界之最”

chinanews/gj/yt/news/2006/12-22/842071s

评论:

(5)共媒“新华社”:汉城变“首尔” 何以让人有些费解?

newsxinhua/overseas/2005-02/04/content_2547303

(6)共媒“新京报”:汉城改首尔 让历史尴尬一笑financesina/review/essay//s

(7)浦善新:汉城改名首尔剖析:

housepeople/guwen/article_05_04_26_0217

(8)从「汉城」变成「首尔」:浅谈韩语中汉字使用的逻辑(繁体,一个台湾同胞的文章)

linshibbs/blog/heisdsc/22445

(9)现在知道了中国为何被迫改称汉城为首尔了

360doc/showWeb/0/0/200473x

(10)朱达志:韩国人为什么就不能“世宗”

blogsina/u/47704080010006wb

部分地图:photo163/photos/mapofroc//#p3

其他:

搜索“朝鲜 世宗 李裪”、“韩国 间岛”、“韩国 黄海”、“韩国 渤海国”、“韩国 高句丽王陵”、“韩国 端午祭”、“韩国、炸酱面”、“韩国、儒学起源”、“韩国、发明汉字”、“韩国 中医 韩医 针灸”、“韩国 发明印刷术”……了解中韩两国的友好关系

素问、灵枢经、难经本义、类经、内经知要

伤寒论、类证活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注、伤寒贯珠集、长沙方歌括

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方歌括

瘟疫论、痧胀玉衡、广瘟疫论、外感温热病、疫诊一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六因条辨、伤寒瘟疫条辨、时病论

脉经、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诀汇辨、四诊抉微、三指禅、望诊遵经、察舌辨症心法、辨舌指南

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汤液本草、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济生方、世医得效方、医方考、名医方论、医方集解、重校汤头歌诀、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串雅补

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内外伤辨、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阴证略例、十药神书、内科摘要、杂病论治准绳、济阳纲目、痰火点雪、症因脉治、理虚元鉴、傅青主男科、金匮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醇胜义、血证论、中风斠诠 、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义、外科理例、解围元薮、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外科正宗、霉疮秘录

洞天奥旨、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外科真诠、疡科纲要

理伤续断方、跌打损伤妙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伤科补要、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伤科大成

女科万金方、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妇人大全良方、济阴纲目、陈素庵妇科补解、傅青主女科、达生编、妇科玉尺、女科要旨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婴童百问、幼科发挥、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幼科释谜、遂生编、福幼编

原机启微、银海精微、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咽喉脉证通论、重楼玉钥、白喉全生集、口齿类要

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厘正按摩要术

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素女经、养性延命录、新刻奉亲养老书、三元参赞延寿书、养生类要、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内功图说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医经溯洄集

推求师意、医贯、医旨绪余、质疑录、医学真传、医学读书记、医学源流论、重庆堂随笔、冷庐医话、医原、存存斋医话稿、西溪书屋夜话录、名医类案

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诸病源候论、华氏中藏经、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医学启源、洁古家珍、儒门事亲、洗冤集录、卫生宝鉴、此事难知、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玉机微义、证治要诀及类方、名医杂著、医学纲目、医学正传、韩氏医通、赤水玄珠、医学入门、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先醒儒医学广笔记、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增补病机沙篆、证治汇补、景岳全书、石室秘录、辨证录、张氏医通 、医学心悟、医方一盘珠、医碥、兰台轨范、医林改错 、医宗金鉴、杂病源流犀烛、类证治裁 、医学三字经、理瀹骈文、医理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哈哈!够全了吧! 上面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中医古籍。你可以从中挑选自己需要的,可以把这些书名抄下来,对以后中医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你的问题有点难回答,女科10大名著还没听过。不过 傅青主女科 是最主要的名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还有 济阴纲目(人卫),妇人大全良方(人卫),女科经纶等

因为女科各个医家基本上都有涉及,所以单独的著作不是很多,现在一般都是从各书抽出来,后人重辑在一起,像 华夏出版社出版的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 妇科卷 ,还有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 中医古籍临床必读丛书 的妇科卷,就很方便。但是内容质量校订方面不是很好,因为毕竟不是专门做医药的,最可靠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也可以,学院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就很一般了,但是有没有出过类似的书就不是很清楚了。本人曾在旧书市场买到一本 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 妇科 人卫 1963年出版的。你可以考虑有时间去旧书市场淘些校订质量好的需要的 中医古籍。因为有很多书以前出版过,要不只能等再版或者下载电子版。

1、《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2、《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

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5、《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难经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