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灭之刃人物志》童磨真的爱蝴蝶忍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鬼灭之刃人物志》童磨真的爱蝴蝶忍吗?,第1张

童磨是真的爱忍。

以童磨的智商,他不可能不知道坟头告白这个行为不正常,这个毫无意义毫无道理的举动也正好成了他理解情感的证明。

这么一说可能有点难以理解,我们从炭治郎杀鬼让鬼获得救赎的说法讲起,在童磨消化蝴蝶忍,再到坟头告白那一段,其实间接说明了童磨虽然情感缺失,但是他其实内心深处仍然存在着对人性光辉的向往。

介绍

《鬼灭之刃》是日本漫画家吾峠呼世晴所著的少年漫画,自2016年2月15日—2020年5月11日在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已完结。

繁体中文版由东立出版社发行;简体中文版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电子版由哔哩哔哩漫画、漫番漫画、腾讯动漫正版发布。

相学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代,儒学大师荀子就说过:“相人古者亦有也”。姑布子卿就是春秋时著名的相士,同时期《左传》、《周书》中也有张仲景、华佗的一代名医据相学五行生克来判断吉凶及五脏六腑病症之所地,不过角度不同而已。三国时代还有水镜先生、孔明、徐庶等无不精通兵书战略、天文、地理、九宫八卦相术等。汉代许负,唐代的袁天纲、李淳风,宋朝陈抟,明朝刘伯温都在相术上有所发展,孔子说:“生死有命,宝贵在天。”“五十知天命”。

《左传》中就有文公元年公孙敖请叔福为自己的两个儿子相面的记载。其后名相士史不绝书,《史记》更辟有《日者列传》专章纪录相士事迹;东汉王充《论衡》虽以反对虚妄邪说为主,但对相术却给予了充分肯定(《骨相》);魏朝刘邵(著有《人物志》)和清代曾国藩(著有《冰鉴》)则更是以相学为基础,发展出了古代的人才学理论。曾国藩更以识人和得人享誉一时,其不仅发掘出了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一代名臣,其幕府中人才之盛,也是历代未有;这不仅足以说明曾国藩的人才学理论有其科学性,也证明作为曾国藩人才学理论基础的相学确是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的。

历代相学名家中,有史可查者甚多。其中提出了完整的相学理论的,以汉代许负为最早。许负本为一妇人,以善于相人而被汉高祖封为雌亭候。据说,许负著有《德器歌》、《五官杂论》、《听声相行》等著作,直至现在,很多相书中还提到《许负相耳法》(可能是后世托名著作)。《三国志》记载了很多相学家,如管珞、朱建平、柳无景等。 到了隋唐,相学的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隋书》记载有韦鼎、来和等名家;唐代袁天纲、龙复本、夏荣、丁重、刘思礼、袁客师等,在正史和野史中更是享有崇高的名声。宋代相学也相当发达,影响较大的相学家有陈抟、麻衣道者、僧妙应、妙方等,宋代文人苏东坡、黄庭坚等也好相学。明代的相学名家很多,并且出现大量的相书。相学家主要有刘伯温、僧如兰、张田、袁珙、袁忠彻父子。其中以袁家父子最为著名。相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永乐百问》,就是来自于明成祖与袁家父子的对问。袁珙有《柳庄相法》收入《永乐大典》,袁忠彻还有《人相大成》。后来流传很广的《柳庄相法》便与袁家父子有关。中国传统相学发展到明代的集大成之作《神相全篇》虽托名陈抟秘传,但注明为袁忠彻订正。清代在相法和相学著作的整理上有了很大发展。相学著作方面,《铁关刀》、《金较剪》最为简明扼要,《水镜集》、《相理衡真》则较为精到全面,是继《神相全篇》之后的集大成者。 民国时期则在相学的传布方面有了一定进展,这时期出现了很多比较通俗易懂的相书,其中以《平园相法》和《公笃相法》最为著名。

夫神者,智之渊也,神清则智明;智者,心之符也,智公则心平(此出《文子》)。今士有神清智明而暗于成败者,非愚也,以声色、势利、怒爱昏其智矣。何以言之?昔孔子摄鲁相,齐景公闻而惧,曰:“孔子为政,鲁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犁且曰:“去仲尼如吹毛耳。君何不延之以重禄,遗哀公以女乐?哀公亲乐之,必怠于政,仲尼必谏。谏不听,必轻绝鲁。”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绣之衣而舞康乐。遗鲁君,鲁君受齐女乐,怠于事,三日不听政。孔子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遂适卫。此昏于声色者也。

 (戎王使由余观秦,秦缪公以由余贤圣,问内史廖曰:“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寡人之害,将奈何?”内史廖曰:“戎王处僻匿,未尝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为由余请,以疏其间;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且戎王好乐,必怠于政。”缪公曰:“善!”以女乐二八遗戎王,戎王受而悦之,终年不迁。由余谏,不听。缪公使人间要由余,由余遂降秦。

 梁王觞诸侯于苑台,鲁君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也。’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而饱,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也。’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也。’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其乐忘死,遂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也。’今主君之樽,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人有一于此,足以亡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诫欤?”梁王称善相属。由此言之,昏智者,非一途也。)

 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代之佳公子也,然不睹大体。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邯郸几亡。”此昏于利者也。

 (《人物志》曰:“夫仁出于慈,有慈而不仁者。仁者有恤,有仁而不恤者。厉者有刚,有厉而不刚者。若夫见可怜则流涕,将分与则吝啬,是有慈而不仁者。睹危急则恻隐,将赴救则畏患,是有仁而不恤者。处虚义则色厉,顾利欲则内荏,是有厉而不刚者。然则慈而不仁,则吝夺之也;仁而不恤,则惧夺之也;厉而不刚,则欲夺之也。)

 《后汉书班固传》评曰:“昔班固伤司马迁云:‘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固亦自陷大戮(班固附窦氏势,窦氏败,固坐之,死洛阳狱中也。),可谓智及之而不能守。古人所以致论于目睫邪?此昏于势者也。(议曰:夫班固伤迁,公论也。自陷大戮,挟私也。夫心有私,则智不能守也。)”

 《尸子》曰:“夫吴越之国,以臣妾为殉。中国闻而非之。及怒,则以亲戚殉一言。夫智在公则爱吴越之臣妾,在私则忘其亲戚。非智损也,怒夺之也。(此昏于怒者也。)

 好亦然矣。语曰:莫知其子之恶。非智损也,爱夺之也。(此昏于爱者也。)

 是故,论贵贱、辩是非者,必且自公心言之,自公心听之,而后可知也。故范晔曰:“夫利不在身,以之谋事,则智虑不私己;以之断义,则厉诚能回,观物之智,而为反身之察,则能恕而自鉴。”

 (议曰:孔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由此言之,心苟有私,则失其本性矣。《尸子》曰:“鸿鹄在上,彀弩以待之,若发若否,问二五,曰:‘不知也。’非二五难计,欲鸿之心乱也。是知情注于利,则本心乱矣。”)

  蒙学经典:《蒙求》 《百家姓》 《千字文》 《三字经》 《小学诗》《鉴略妥注》 《了凡四训》 《声律启蒙》 《训蒙骈句》 《颜氏家训》《幼学琼林》 《增广贤文》《朱子家训》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诸子百家:《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文子缵义》、《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说》、《山海经》、《阴符经》、《关尹子》、《亢仓子》、《鬻子》、《公孙龙子》、《鬼谷子》、《子华子》、《尹文子》、《鶡冠子》、《穆天子传》、《十洲记》、《列仙传》、《抱朴子》、《握奇经》、《尉缭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盐铁论》、《说苑》十、《独断》、《傅子》、《神异经》、《博物志》、《神仙传》文、《六韬》、《司马法》、《吴子》、《邓析子》、《慎子》本);、《孔子家语》、《孔丛子》、《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太玄经》、《新语》、《新序》、《白虎通德论》、《风俗通义》、《论衡》、《潜夫论》、《申鉴》、《中论》、《人物志》

  廿五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宋书》、《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另外:《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

  三言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等等

一、历代史书:

梁‧沈 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出版。

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出版。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出版。

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出版。

齐‧魏 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出版。

唐‧李百乐:《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出版。

唐‧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出版。

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出版。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出版。

唐‧魏 徵:《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出版。

二、古代典籍(包含近人所辑校、点校、校注之古代典籍):

清‧严可均辑:《三代先秦两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清‧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清‧逯钦立辑校:《先秦魏晋南北朝诗》上中下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出版。

梁‧僧 佑:《弘明集》,台北:新文丰出版社。(未详出版年)

唐‧道 宣:《广弘明集》,台北:新文丰出版社。(未详出版年)

魏‧刘 劭:《人物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梁‧刘 勰,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明‧张 溥:《汉魏六朝百三家诗题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清‧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台北:木铎出版社,1983年。

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

三、近人研究著作:

《第二届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功大学中文系主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第三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立政治大学文学院编,国立政治大学发行,1996年。

《第三届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功大学中文系主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王力坚:《六朝唯美诗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2次印刷。

宁稼雨:《魏晋风度——中古文人生活行为的文化意蕴》,东方出版社, 1996年12月第2次印刷。

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9月。

王力坚:《由山水到宫体》,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出版。

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台北:联经出版社,1988年4月出版。

王梦鸥:《古典文学论探索》,台北:正中书局,1987年8月出版。

王 瑶:《中古文学史论》,长安出版社,1982年。

宋李昉:《文苑英华》,台北:华文书局,1967年出版。

柯庆明、曾永义编辑:《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资料汇编》,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9月出版。

洪顺隆:《六朝诗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3月出版。

洪顺隆:《由隐逸到宫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7月出版。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台北:中文出版社,1980年出版。

张师蓓蓓:《汉晋人物品鉴研究》,台北市:中文研究所,1984年。

张师蓓蓓:《东汉士风及其转变》,台北市: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5年。

张师蓓蓓:《中古学术论略》,台北市:大安, 1991年。

张师蓓蓓:《魏晋学术人物新研》,台北市:大安, 2001年。

简宗梧:《赋与骈文》台北市:台湾书店, 1998年。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张少康:《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张少康:《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张少康:《文赋集释》,上海市:上海古籍社出版:新华发行,1984年。

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淑馨出版社,1989年。

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洪叶出版社,1996年。

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文津出版社,1994年。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台北:里仁书局,1997年。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学论著精选》,台北:华正书局,1991年8月出版。

傅 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

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台北:万卷楼,83年8月。

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徵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萧 驰:《中国抒情传统》,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999年1月。

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11月。

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陜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叶 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台北:沧浪,1986年。

廖蔚卿:《六朝文论》,台北:联经出版社,1985年三版。

廖蔚卿:《汉魏六朝文学论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刘师培:《中古文学史》,台北市:世界,1962年。

刘跃进、范子烨编:《六朝作家年谱辑要》,哈尔滨市:黑龙江教育,1999年。

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南京市:江苏古籍,1997年。

刘跃进:《门阀世族与永明文学》,北京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年。

王钟陵:《中古文学诗歌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张可礼:《东晋文学系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葛晓音:《八代诗史》,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林文月:《中古文学论丛》,台北市:大安,1989年。

林文月:《山水与古典》,台北市:纯文学,1976年。

蔡英俊:《比兴物色与情景交融》,大安出版社,1995年。

郑毓瑜:《六朝文气论探究》,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8年。

郑毓瑜:《六朝情境美学综论》,学生书局,1996年。

郑毓瑜等人:《古典文学与性别研究》,里仁书局,1997年。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台北:石门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1月出版。

骆玉明、张宗原:《南北朝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钟 涛:《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东方出版社,1997年。

颜昆阳:《六朝文学观念丛论》,台北市:正中书局,1993年。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胡令远:《人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兼论中日之异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四、期刊论文:

蔡钟翔:〈典论论文与文学的自觉〉,《文学评论》第5期,1983年。

王兴华:〈人的自觉与魏晋南北朝的美学思想〉,《美学》第4期,1986年。

魏正申:〈论陶渊明“文学的自觉”——从立德立功到立德立言的转变〉,《九江师专学报》,1993年3-4期合刊。

王力坚:〈从觉醒到迷误-六朝文人生命意识对唯美诗歌创作的影响〉,《广东社会科学》,第五期,1994年。

卢佑诚:〈曹丕文学价值观新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1994年。

俞灏敏:〈陆机与魏晋文学自觉的演进〉,《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第四期,1994年。

金化伦:〈论汉代文学的自觉性及其意义〉,《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12期。

吴瑞霞:〈“六朝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初探〉,《湘潭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王力坚:〈自我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 〉,《学术交流》(第四期,1995年4月

高人雄:〈魏晋“文的自觉”与山水田园诗的产生、发展〉,《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袁 峰:〈文学的自觉与玄学理论〉,《人文杂志》第6期,1995年。

卢佑诚:〈姗姗来迟的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中国文学研究》,第4期,1996年。

解德枫:〈个体生命的自觉—《古诗十九首》主题意义阐释〉,《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6卷1996年第2期。

孙明君:〈建安时代「文的自觉」说再审视〉,《北京大学学报》第6期,1996年。

张少康:〈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自魏晋始〉,《北京大学学报》第2期,1996年。

詹福瑞:〈文士、经生的文士化与文学自觉〉,《河北学刊》1998年4期。

詹福瑞:〈从汉代人对屈原的批评看汉代文学的自觉〉,《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5期。

王红蕾:〈魏晋风度与文的自觉〉,《佳木斯师专学报》,第3期,1997年。

李文初:〈从人的觉醒到“文学的自觉” ——论“文学的自觉”始于魏晋 〉,《文学理论研究》(第二期,1997年2月)。

李文初:〈再论我国“文学的自觉时代”——“宋齐说”质疑 〉,《学术研究》(第十一期,1997年11月)。

刘晟等:〈魏初文学自觉说质疑〉,《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第4期,1998年。

刘明今:〈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的自觉意识〉,《辽宁师范大学》(社科版),第3期,1998年。

李文初:〈三论我国 “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六期,1999年6月)。

赵彩芬:〈略论魏晋玄学与文学的自觉〉,《邢台师范高专学报》(第十四卷第四期,1999年12月)。

李德平:〈六朝文人的群体自觉与文学社团〉,《洛阳师专学报》(第十八卷第一期,

1999年2月)

张少康:〈刘勰的文学观念—兼论所谓杂文学观念〉,《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2000年。

段吉方:〈“人之自觉”与六朝美学观念的新变〉《怀化师专学报》(第十九卷第六期,2000年12月)。

吴宏聪:〈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重读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四十一卷第六期,2001年6月)。

力 之:〈文学自觉与骈文之兴起—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论之六〉《柳州师专学报》(第十六卷第三期,2001年9月)。

闵 虹:〈文学的自觉时代—魏晋文学创作与文学观念的自觉〉《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三十三卷第六期,2001年11月)。

范卫平:〈“文学自觉”问题论争评述—兼与张少康、李文初先生商榷〉,《甘肃社会科学》,第5期,2001年。

刘毓庆:〈论汉赋对文学自觉进程的意义〉,《中州学刊》,第三期,2002年5月。

徐国荣:〈中国文学自觉的契机及其代价〉,《学术研究》。

林继中:〈文学自觉与诗赋的消长〉,《东南学术》2002年1期。

杨德贵:〈汉赋的创作标志著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2001年7月。

王力坚:〈西晋文学与建安文学承传关系论〉,《学术论坛》,第一期,1996年。

关於曹丕的讨论:

寇效信:〈曹丕文以气为主辨〉,《陜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2期,1994年6月。

张文生:〈文学自觉时代的第一声号角-《典论‧论文》〉,《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1995年。

吴怀东:〈建安诗歌型态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996年。

刘伯严:〈论曹丕诗歌的抒情特徵〉,《湖南教育学院学报》,第14卷总63期,1996

年。

王佑江:〈曹丕文学理论的系统描述〉,《黄冈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3期,1996年。

孙明君:〈曹丕典论‧论文甄微〉,《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3卷第1期,1998年。

其他:

陈良运:〈「诗缘情」诗学意义新识〉,《文艺理论研究》4期,1990年。

程千帆:〈关於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一点想法〉,《程千帆全集》,石家庄 : 河北教育出版发行,新华经销,2000年。

章培恒:〈关於魏晋南北朝文学评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1987年。

高友工:〈文学研究的美学问题〉,《中外文学》7卷11期,1987年。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陈寅恪先生论文集补边编(上卷)》,台北 : 九思,1977。

简宗梧:〈从汉到唐贵游活动的转型与赋体变化之考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民8806 页59-78。

简宗梧:〈生锈的文学主环--赋〉,《国文天地》,民8711 页7-11。

颜昆阳:〈论汉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灵模式〉,《汉代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及汉代文学》,台北市:文史哲,1991年。

颜昆阳:〈从「言意位差」论先秦至六朝「兴」义的演变〉,《清华学报》,民8706 页143-172。

颜昆阳:〈六朝文学「体源批评」的取向与效用〉,《东华人文学报》,民9007 页1-35。

王国璎:〈李白的名士形象〉,《汉学研究》,民8012 页257-273。

王国璎:〈陶渊明对声名的重视〉,《中国文哲研究通讯》,民8106 页49-65。

王国璎:〈陶诗中的隐居之乐〉,《台大中文学报》,民8404 页93-119。

洪顺隆:〈论「洛神赋」对六朝赋坛的投映〉,《国立编译馆馆刊》,22:2,1994

年12月,页1-29。

洪顺隆:〈论六朝叙事诗〉,《华冈文科学报》,民8404 页65-97。

洪顺隆:〈六朝异类恋爱小说刍论〉,《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民8202 页25-81。

洪顺隆:〈六朝家族史诗论略〉,《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民8407 页13-54。

洪顺隆:〈六朝咏怀题材诗论〉,《汉学研究》,民8512 页265-288。

洪顺隆:〈汉魏六朝文学丛考‧续篇〉,《华冈文科学报》,民8603 页93-120。

洪顺隆:〈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19927-19976(上)〉,《汉学研究通讯》,民8711 页548-562。

洪顺隆:〈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19927-19976(中)〉,《汉学研究通讯》,民8802 页95-104。

洪顺隆:〈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19927-19976(下)〉,《汉学研究通讯》,民8805 页221-247。

洪顺隆:〈六朝杂歌题材类型论 (上)〉,《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民8903 页15-51。

洪顺隆:〈六朝杂歌题材类型论 (下)〉,《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民9003 页1-13。

洪顺隆:〈六朝杂诗题材类型论〉,《华冈文科学报》,民9003 页19-91。

林丽真:〈魏晋人对传统礼制与道德之反省——从服丧论、同姓婚论与忠孝论谈起〉,《台大中文学报》,2000年5月。

林丽真:〈论魏晋的孝道观念及其与政治、哲学、宗教的关系〉,《台大中文学报》,1991年6月。

林丽真:〈王弼玄学与黄老学的基本歧异〉,《台大中文学报》,2000年5月。

林丽真:〈「列子」书中的「圣人」观念及其思维特徵〉,《台大中文学报》,2000年6月,页119~140。

林丽真:〈张湛「贵虚」论及其与玄佛思想之交涉〉,《台大中文学报》,2001年12月,页61~89。

林丽真:〈魏晋人论「情」的几种面向〉,《语文、情性、义理—中国文学的多层面探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4月。

郑毓瑜:〈文学典律与文化论述--中古文论中的两种「原道」观〉,《汉学研究》,

37 民8912, 页285-318。

郑毓瑜:〈直谏形式与知识分子--汉晋辞赋的拟骚、对问系列〉,《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00年3月,页151-212。

郑毓瑜:〈知音与神思--六朝人周旋交错的生命情识〉,《台大中文学报》,1994年6月,页129-170。

郑毓瑜:〈六朝文学审美论探究〉,《中外文学》,1992年10 月,页77-125。

郑毓瑜:〈六朝书论中的审美观念〉,《台大中文学报》,1991年6月,页307-339。

郑毓瑜:〈六朝文学审美论探究〉,《中外文学》,1992年10月,页77-125。

郑毓瑜:〈由话语建构权论宫体诗的写作意图与社会成因〉,《汉学研究》,1994年12 月,页259-274。

康正果:〈辞赋论述及其策略——评郑毓瑜著《性别与家国——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002年3月,页161-172。

杨兴华:〈六朝形式主义文风的历史作用〉,《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第18卷第2期,1997年4月。

刘昆庸:〈论陆机的《拟古诗》〉,《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期,1998年。

刘勰:〈刘勰与文的自觉时代〉,第4期,2000年。

王文生:〈「诗言志」——中国文学思想的最早纲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三期,1993年3月。

王金凌:《先秦两汉文学理论研究》,私立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86年4月。

王梦鸥:〈陆机文赋所代表的文学观念〉,《中外文学》第8卷第2期,1979年7月。

王梦鸥:〈魏晋南北朝文学之发展(下)〉,《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十四卷第九期,1981年7月。

王梦鸥:〈魏晋南北朝文学之发展(上)〉,《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十四卷第七期,1981年7月。

王梦鸥:〈魏晋南北朝文学之发展(中)〉,《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十四卷第八期,1981年7月。

古 风:〈建构「诗言志」的理论体系〉,《文明探索丛刊》第六期,1996年7月。

吕正惠:〈物色论与缘情说〉,《文心雕龙综论》,台北:学生书局,页285-312。

林丽真:〈魏晋人论「情」的几种面向〉,语文、情性、义理-中国文学的多层面探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页,1996年4月。

施淑女:〈汉代社会与汉代诗学〉,中外文学10卷10期,1982年3月,页70-107。

张少康:〈谈谈关於文赋的研究〉,《文献》第2辑,1980年。

张 亨:〈陆机论文学的创作过程〉中外文学1卷8期,1973年1月,页6-29。

梅家玲:〈毛诗序〉「风教说」探析-兼论其与六朝文学批评之关系-,台大中文学报第3期,1989年12月,页489-526。

梅家玲:〈刘勰神思论与柯立芝想像说之比较与研究〉,中外文学12卷1期,1983年6月,页140-154。

陈良运:〈魏晋南北朝文学中的个性和情〉,《复旦学报》第5期,1988年。

彭彦琴:〈文赋之文艺心理学思想探析〉,《九江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黄景进:〈论儒学对魏晋至齐梁文论之影响-兼论六朝文艺美学之特徵〉,中华学苑第36期-庆祝高仲华教授八秩华诞。

郑毓瑜:〈诗歌创作过程的两种模式--「诗缘情」与「诗言志」〉,《中外文学》第十一卷第九期,1983年2月。

邓仕梁:〈释「放荡」--兼论六朝文风〉,《香港地区中国文学批评研究》,陈国球主编,台北:学生书局,1991年5月。

钱 穆:〈论文选〉,《新亚学报》第3卷第2期,1958年。

颜昆阳:〈关於文学史上的指称与断代--以六朝为例〉,收於《第三届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杨玉成:〈乡村共同体: 陶渊明「劝农」诗〉,《大陆杂志》,民8403 页22-33。

杨玉成:〈世纪末的省思:「桃花源记并诗」的文化与社会〉,《中国文哲研究通讯》,民8712,页79-100。

杨玉成:〈田园组曲:论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国文学志》,民8912 页193-231。

文学史参考著作:

胡 适:《中国文学史选例》(台北:台湾商务,1963 年)。

胡 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台北市:启明,1958 年)。

胡 适:《文学与革命》(台北县板桥市:骆驼出版社出版,台北县新店市:学欣

经销,1998 年)。

胡 适:《白话文学史》(香港:启明,1962 年)。

胡 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市:上海古籍社出版:新华发行,1988

年)。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周作人:《周作人随笔集》,(东京市 :改造社,昭和13(1938))。

周作人:《秉烛谈》,(石家庄市:河北教育, 2002 年)。

羊达之:《中国文学史提要》,(台北市:正中,1970 年)。

宋海屏:《中国文学史》,(台北:学生书局,1974 年)。

胡云翼:《中国文学史》(台北:第一文化社,1962 年)。

童行白:《中国文学史纲》。

黄公伟:《中国文学史》(台北市:帕米尔,1967 年)。

叶庆炳:《中国文学史》(台北市:台湾学生,1987 年)。

刘麟生:《中国文学史》(台北市:中新,1977 年)。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市:人民文学出版:新华发行,1982 年,

1957 年版权)。

1968年)。

西 谛:〈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中国文学研究》(台北市:国泰文化,1980年)。

吴文祺:〈文学革命的先驱者——王静庵先生〉,《中国文学研究》(台北市:国泰文化,1980年)。

戴 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关于面相书籍最经典和最基础也就是《麻衣神相》《公笃相法》《相人秘法》《柳庄相法》《神相全编》此书乃相书之集大成者,他是看相面书籍中经典中的经典,《水镜神相》《神相铁关刀》《达摩祖师相法秘诀》但不须精读,因为初学者不易读懂,然而另一本面相书籍《太清神鉴》不过是后来编纂的,能够对相术有一个基础的认识,且大部分是前者内容。至于什么《相法神仙断》是十来年前一个东北的江湖神棍复制别人的相书改头换面的一本书,后面不知怎么流传起来,内容我看过,里面没有任何章法,可以说是一本说神奇故事的小册子,从来没有什么正规的相面书籍。都是民间流传的相面资料书籍,

面相学的书籍参见出自  古籍阁 的PDF电子版的,从古至今海量的相面书籍应有尽有

部分看面相学书籍内容简介:

《相人秘法》官者必须眉间可容两指。 一宫都不可歪斜。否则心术不正。 法令不过口,难过59岁 法令低垂进奴仆(宫),活到82或94(还要结合观看具体的气色、肤色、头发) 前额少时有纹,少年无

《面相何知章》面相何知章 何知君子多灾迍,春夏额上带昏昏。何知君子百事昌,准头印上有黄光。 

《相理衡真》集百家之长,独树一巾,述古人未言之妙理,学通后则外可以视人,内可以治己,本书是我国四大相书之一,为众相书之首,是相学文化宝库中的精华。

《掌相教学口述篇》掌相教学口述篇 头长而方富贵久长,头长而圆衣禄绵绵。 有呢四个部份而又饱满的,富贵长久,绝不出奇,

《麻衣相法》集前代相术之大成,麻衣相法是相术史上一部总结性划时代的著作,凡学相术者必看此书。

《鬼谷子神奇相法全书》鬼谷子神奇相法全书 ,五官总论, 五行相说 ,大贵格, 散格例 ,达摩相主神有七 ,富相口

《达摩祖师相法秘诀》达摩祖师相法秘诀 九年面壁,混混形骸,三累回光。 竭曰:黄河之水天上来,衣钵尽传,只有相家衣钵无人。今日得而吾事宁矣,他年亡

《公笃相法》作者又将前代应验的相术,进行注解,同时加上自己学到的心法,可以说是民国相术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本书作者用此法诀游历大江南北相人,很少出差错,

《许负相法十六篇》许负相法十六篇 序 今之游夫术子以宅墓,禄命、形相三事,致道吉凶、卑荣。而率皆无验,要之三事,唯形相人各判殊,可以案察推。

《柳庄相法》本书为清代古本,相传作者看见宣宗就知必是太子,由此可知其相术的神奇。

《神相全编》相说 ----大凡观人之相貌,先观骨格,次看五行;量三停之长短,察面部之盈亏,观眉目之清秀,看神气之荣枯,取手足之厚薄,观须发之疏浊;量身材之长短,取五官之有成,看六府之有就,

一些辞书和类书也大量地记载了董永其人。

清《古今孝子所见录》收有董永,并载“东汉董永,青州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把董永列为我国历史名人载入。在“董永”条下载曰:“董永,后汉干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后徙安陆……”此处增加了“奉父避兵”南迁之说。

《蒙求》一书,也收有“董永自卖”,旧注云:“汉董永,少失母,养父,家贫佣力。至农月,以小车推父置田头树荫下而营农作。……”这里对历史上实有董永其人是肯定的。

台湾所编《中文大辞典》对董永其人也持肯定态度。文字与《中国人名大辞典》基本相同。

明代“记周秦及南宋名人”的《尚友录》一书,收录了董仲其人,并说董仲为董永之子。《辞海》介绍《尚友录》是“汇编历代人物小传”。 (中文大辞典》介绍《尚友录》说.“古来人物略具于是,以较史籍易于检查,旧时多乐用之”。

被称谓“一方之信史”的地方志也大量地在“人物志”中记载了董永其人。如山东省《博兴县志》、《乐安县志}(今广饶)》《鱼台县志》、湖北省《孝感县志》、江苏省《东台县志》等等,都将董永列为历史名人载入。所载董永故事多与《搜神记·董永》大同小异。固然,旧时修志有乱拉历史名人的弊习,但这样广大的地区,都将董永视为历史人物载入志中,肯定了历史上确有董永其人,似亦不可忽视。

以上历史文物、类书、辞书以及地方志等资料,都肯定了董永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尤其是武氏祠的文物资料,可靠性更大。但是,对董永其人也有人持否定态度。如《辞海》即认为董永“是文学故事人物”。历来否定董永其人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董永其人正吏无载。我们认为,在封建社会里编写的正史,主要是为封建统治者尤其为统治者的最高阶层树碑立传的,就是郡守、县令等较低一些的官僚也很难爬进正史的门坎。如上文提到的嘉祥县武氏家族,世代为官,尚且不见正史,何况董永一个平民布衣,正史无载,这并不奇怪。历史上正史无载的人物岂可胜数,若以正史无载为由而否定其存在,就难免有偏颇之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