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研究明朝历史!除了《明史》以外,还可以看点什么书籍?要比较正统的,不要野史! 那位告诉我一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我想研究明朝历史!除了《明史》以外,还可以看点什么书籍?要比较正统的,不要野史! 那位告诉我一下!,第1张

2楼

《明通鉴》, (清)夏燮,中华书局,1959年;

《明季北略》, (清)计六奇,中华书局,1984年;

《明季南略》, (清)计六奇,中华书局,1984年;

《明史》, (清)张廷玉等,中华书局,1974年;

《明会要》, (清)龙文彬,中华书局,1956年;

《明季稗史初编》, (清)留云居士,上海书店,1988年;

《明史纪事本末》, (清)谷应泰,中华书局,1977年;

《明清史讲义》,孟森,中华书局,1981年;

《明清史论著集刊》,孟森,中华书局,1959年;

《明史考证》,黄云眉,中华书局,1986年;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谢国桢,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明实录》

《明季党社考》, (日)小野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明代社会生活史》,陈宝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嘉靖以来首辅传》 (明)王世贞;

《召对录》, (明)申时行;

《万历三大征考》, (明)茅瑞征;

《南明史》,顾诚,中国青年出版社;

《万历野获编》, (明)沈得符,中华书局,1959年;

《明会典》, (明)申时行,中华书局;

《国榷》, (明)谈迁,中华书局;

《明史简述》,吴晗,中华书局;

《南明史》,钱海岳,中华书局;

《中国断代史系列——明史上下》,南炳文、汤纲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晚明史:1573-1644年》,樊树志,复旦大学出版社;

《剑桥中国明代史》,牟复礼(Frederick W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著;

《南明史》,司徒琳(Lynn HStruve);

《国史大纲》,钱穆,中华书局;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十六世界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明清战争史略》,孙文良,江苏教育出版社;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万历起居注》;

《崇祯长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 第二卷;

《张居正大传》,朱东润;

《清史稿》 : 《太祖本纪》、 《太宗本纪》、 《世祖本纪》、 《圣祖本纪》、 《世宗本纪》、 《高宗本纪》、 《职官志》、 《食货志》、 《兵志》、 《地理志》,及相关列传;

《明清史论著集刊》、 《续编》,孟森,中华书局,1984年版、1986年版;

《简明清史》,戴逸主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明清史论著合集》,商鸿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清史新考》,王锺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明清史新析》,韦庆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明亡清兴六十年》,阎崇年,中华书局;

《袁崇焕传》,阎崇年,中华书局;

字书。14卷。中国明代梅膺祚编。膺祚字诞生,宣城(今属安徽)人。此书依据楷体,将《说文解字》部首简化为 214部。按子、丑等地支分为12集。部首和各部中字,又按笔画多少顺序排列。共收 33179字。除古书中常用字外,还收有许多俗字;收僻字不多。注音先列反切,后注直音。解释字义通俗易懂。其编排体例,即偏旁分部检字法,一直为后世《正字通》、《康熙字典》等所遵循,成为中国字典、词典主要编排方式之一。此书为明代至清初最为通行之字典,《康熙字典》出,遂隐没不显,《四库全书总目》且不为著录。

很多啊,不过明请小说比较有名,比如:

《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是元末明初的

“三言二拍”:《初刻拍案惊奇》《次刻拍案惊奇》《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

《东周列国志》,《金瓶梅》

如果是散文的话,也有很多,比如明初三大(宋濂等),公安派(袁氏兄弟)

第一,通史专著不谈,关于明史的断代史专著推荐以下几种:

《明史》(2册)汤纲,南炳文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明史新编》傅衣凌 主编 杨国桢、陈支平著(人民出版社);现在新版改名为《中国历史 明史》

《晚明史》(2册)樊树志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二,关于南明史的资料与论著,有以下几种:

《南明史》(14册) 钱海岳 (中华书局)

《南明史略》 谢国桢 (上海人民), 此书未见新印。

《南明史:1644-1662》 (美)司徒琳 (上海书店)

《南明史》 顾诚 (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三,关于清朝前期的史料暂不谈,说一下有关论著:

最著名的是孟森先生的《满洲开国史讲义》。

比较早的专著有周远廉的《清朝开国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和《清朝兴起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两部著作。

最近看到一本《清代前史》,没有阅读过。

第四,关于明代的古籍史料,重要的几种介绍如下:

1、《明实录》是明代史料的最重要的源头,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据抄本校勘,共计正文133册,校勘记29册,附录21册,共183册,经过校勘之后的这套书依然是影印本的,没有标点。市面上也买不到的。最近线装书局出了一套《抄本明实录》,定价过万元。

2、《明史》,二十四史之一,有中华书局点校本,清朝编撰的官方明代正史,共28册。常见,也容易阅读。

3、《国榷》,有中华书局断句本,六册,私修的纪传体明史,未曾刊刻,也未曾被清廷删改,故保留了不少满洲人早期与明朝关系的史料;

4、《明史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明史,成书在《明史》之前,有中华书局的点校本,史料价值较高,也因册数少(4册),最便阅读。

5、《明通鉴》,编年体正史,有考异。岳麓书社的点校简体字本,册数仅3册,便于阅读。上海古籍出版的一册本为影印本。

6、《明会典》,官修之政书,若需研究明代的典章制度,此书为必读。但建国后未有整理本面世。

7、《南疆逸史》、《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则为南明史料中最为详备者,中华书局版本因出版较早,又无重印,故不易得。

8、《国朝典汇》为崇祯年间编订,明代人研究本朝历史(太祖直至穆宗)的著作,在清代为禁书,有较多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资料。目前,市面上有书目文献出版社的影印本出售。

9、《弇州史料》前、后集,私家修撰之史书,是《明史》的史料来源之一。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如果你是为了完成学业,任务,或者研究,那么最好看二十四史、清史稿比较好(其中二十四史中有些部分不太真实,如五代史、宋史等等都是改的太厉害了,汉史以前拌史记看比较好,明史不要看清人的,四库全书里面的只做参考);看完了再看看名家史评、野史看多了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如果只是为了兴趣,消遣,或者娱乐,建议看看现代白话文的,甚至是网络语言的历史书,比如《明朝那些事儿》、《铁血强宋》都非常不错,语言诙谐,文字简练、通俗易懂;这些在床头、厕所看看都非常不错,毕竟文言文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看。

建议拒绝恶搞历史书籍,我们现在读到的历史肯定和事实相差很远了,禁不起再去误读误导祝你阅读快乐

宋濂:痴学、苦读。儿时穷就借书来抄写,好借好还不管酷暑严寒。谦恭求教,遇训斥则更加谦恭,等息怒时再问。拜师过程快挂了都不放弃。学习时不理会同学是否是富二代官二代,吃穿如何奢华,不虚荣依旧专心求学。

刘基:专一。技能太多就很难精,考虑太多就很难下决定。

方孝孺:思辨、朗读。疑而能辨,才算会学习。别管他人人品怎么样,找其优点学。

薛瑄:记笔记,朗读,深究。读书读到豁然开朗或灵光一闪,马上记录。读的一字一句都要知道其实理,而非空言。提倡晨读、静读,重视字义词义及出处、用法。

夏尚朴:专一,好问,观察。读书要实践,要参考相关历史背景及对比当下。

陈献章:善疑。疑问是觉悟的先决条件。

胡居仁:熟读。读书贵在熟练,思考贵在专精。

祝允明:学贵在坚持、反复,又贵在创新、突破。反复是创新的基础。

桑悦:读古今名人著作,然后穿越进去,或为圣人弟子,或为贤人之友,或为乱臣士师(监狱长),或为……

罗钦顺:读古书实在字词不通就跳过吧,时间又长,再乱简化,谁又知道到底是“返璞”还是“返朴”呢。

贺软:读书要想得到大义,就要不纠结琐碎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就是评论啦注释啦水煮啦什么的)。

王守仁:这位是高人,所谓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所谓格物就是穷究其理。学习,有疑才能有问、有思,有思才能有辨,有辨才能有切实地实行。读书要专精,不专就不能精,不精就不明。要在思想上用功,只要心里明白,哪怕有些字词不通,书也会融会贯通。

杨天祥:读书再多,你能都用上吗?精兵三千,足敌赢卒百万!

薛侃:读书应以心为主,书为奴!

王畿[ji1]:读书要跟吃饭一样,吸收精华,把废物拉出去。

唐顺之:读书要以《易》、《诗》、《书》、《礼记》、《春秋》等儒家经典为先,然后再看点历史什么的。

陆树声:这哥们信佛地,说读书须寻出书中眼目始得,佛家所谓人天法眼是也。就是说读书不仅要能看见事实,还得看清来龙去脉,介入事物根本,并造成事物改变。我乐个去……

杨继盛:读书看到好的就下决心以后要这么做,看到坏的就告诫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

杨慎:陶渊明说读书说不求甚解就不求甚解啊?我不信于是开始找资料论证……人不可不学啊,但别老好为人师,沉迷于瞎解释前人言论而不悟。

胡应麟:读书的大患就是,好指责古人。读书有不明白的地方,多方参考相关资料,再找人讨论讨论。

何伦:熟读、朗读。读书略有疑惑,当马上变成质问。

屠羲时:读书要整容,定心,看字,断句(加标点,但在书上都有),慢读,务必字字分晓,眼睛不要看别处,不要手里摆弄玩具。要读一定遍数,就算没读到遍数就会背了,也要读满之前设定的遍数。

吕坤:讲道理的书全都要读,事务(做具体事儿的,如技术技能书或说明书)的书要多读,文章(这个不是很理解,我想大概是指文辞或独立成篇的文字)书要少读,闲杂书不读,邪书拿去烧了。

史典:你想从书中得到什么,你就能从书中得到什么。视觉过滤类似心里学上的色彩浴,就是出门前往死了想红色红色红色,结果你出门发现你今天遇到的红色事物特别多。

陈继儒:阅读控,一天不读书就睡不着觉那伙的。

高攀龙:又是一个把读书比做吃饭的人,多吃多拉。

李贽:重视疑。认为破疑就是悟。

吴默: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实在破不了疑就放个三月五月再破再悟。

袁宗道:不要认为自己的观点或自己认同的观点就是「是」,而与自己对立的观点就是「非」。

谭元春:好读就读,不好读就放弃,说明你有病!

孙矿:人家发表评论时,发言稿都写好了。我们评论时腹稿都没有呢,仅以主观激情就回车了。

陶奭龄[奭shi4/盛大、红、怒、消散]:读书如只博不精,就像交广酒肉朋友一样,一动真格的人就跑了完全没用。

张溥:抄书,朗诵一过,烧了再抄,如此反复六七遍……

黄淳耀:循序,渐进。你把一件事做绝了,其他事儿就可以类推了,读书也一样。看书贪多,可作事求快,都不行。贪多则不精,作事快则多误。闲事少思,闲言少说,闲人少接,闲地少去,闲书少看,闲文少作,若能如此,天天闲着也好。

陈士奇:读书眼要贼,到处看,各种看,看各种。心要俭,不浪费每一粒「粮食」。

洪应明:只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人啦,山水啦,社会啦),只以迹用,不以神用,怎么能得到读书的乐趣呢?

方以智:读书太乐则漫,太苦则涩,什么读百遍,不求甚解,每事一过,开卷有益,重览兴深,都有其不利的一面。怎么办?就是在读一本书时,找另一本伴读以对冲相应的缺点。

释祩宠:读书是一个传承到突破的过程,不能还没承呢就想着突破,看一本书先把作者贬斥一顿。

释成葵:不想无知,又不想被字句所扰,就只好不求甚解了。

你可以先看一看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朱元璋传,但是要真正深入的话,我认为还是要看明史,明实录,国榷等古籍。另外,如果看明史的话,应参照其他辅助书籍,因为明史中有不少事都被清廷修改过,要仔细斟酌,明辨真伪。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到百度明朝吧看看,相信可以帮到你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