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的古籍研究所都有哪些?
最好的自然是古委会直接联系的22家,但有的学校不在所里招生。\x0d\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x0d\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x0d\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x0d\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x0d\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x0d\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x0d\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x0d\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x0d\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x0d\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x0d\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x0d\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寻迹·光影之间
——山东大学“传国粹,承匠心”社会实践之泰山皮影篇
一、 寻迹初探
泰山皮影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古籍《韬梼杌闲评》中就有关于其记载,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民间一直以来便有 “登泰山不看泰山 皮影戏 不成游也,不看影戏不知礼义”的谚语。
泰山皮影经过历代传承,不断发展和完善,于2007年首批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在2011年,更是被收进了世界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皮影”名录。当时的“ 十不闲 ”绝技唯一传承人 范正安 也被评为“中国非遗优秀传承人”、“山东省十大优秀非遗传承人”等。
近年来,泰山皮影传承团队不断通过多种方式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在泰安、北京同时开设多家传习馆,并结合当下流行文化创编多部新剧目,努力让泰山皮影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走出泰安、走出山东、乃至走出国门。可以说,泰山皮影已经成为中国非遗文化传承的模范之一,也成为了泰安市重要的文化地标。
二、 光影之间
7月17日,山东大学“传国粹,承匠心”非遗调研团的泰安小分队成员来到了“泰山皮影艺术馆”开展实地走访。通过观看泰山皮影戏表演,了解相关文创产品,以及与泰山皮影戏文化传承者的交谈,大家不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泰山皮影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并进一步了解了泰山皮影在新时代的传播及传承方式。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首先观看了由皮影传习人杨女士表演的《石敢当大战恶狼精》《时间都去哪儿了》和《武松打虎(新传)》三个剧目。由于泰山皮影发源于泰山脚下,百年以来深受泰山神话传说的滋养,因此关于“石敢当”的传说一直是泰山皮影中的经典题材。《石敢当大战恶狼精》主要表现了石敢当打败恶狼精、为民除害的故事,剧目带有大量泰安本土方言,极其风趣幽默,老少皆宜。
接下来的两个剧目,则极大地体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表达。剧目《时间都去哪儿了》从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中汲取灵感,通过皮影表演的方式,展现一个个生活中平淡而感人的细节,表现了父母对子女从小到大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怀。而《武松打虎(新传)》则将武松与老虎的战斗环节表现为小朋友们熟悉的电子游戏形式,在结尾部分更是加入了“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元素,在潜移默化之中传递了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这两出剧目,让队员们充分感受到非遗艺术创新性表达的巨大魅力,也加强了对非遗文化获得良好传播和传承的信心。
观看皮影表演之后,调研团成员们纷纷走上舞台,站在幕布后面,也学着操纵手中的剪影。手忙脚乱之中,大家才进一步感受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内涵,生动有趣的皮影戏表演背后,是传习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练习。
三、 匠影长传
在实践过程中,调研团成员通过与传习人的交流,了解到泰山皮影近年来一直在坚持创编新剧目,也拥有自己的编剧团队,尝试将皮影戏与各种各样的新题材、新领域相结合。例如:《江南style》和《海草海草》,将皮影戏与年轻人喜欢的流行歌曲相结合,成功吸引了更多青年观众。《失落的一角》将享誉盛名的绘本故事用皮影戏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故事本身。
近年来,通过这样的实践,泰山皮影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传播与传承体系,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在2020年疫情期间,由于游客大量减少,泰山皮影的发展一度受到重大打击,团队也面临解散的境地。后期通过传习人的坚持以及政府的扶持,加上疫情后期经济状况的总体好转,目前泰山皮影的发展势头强劲,逐渐恢复至疫情前状态。
作为泰安市的重要文化印记,泰山皮影的发展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皮影戏、保护皮影戏、学习皮影戏。在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努力下,泰山皮影在新时代愈来愈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不断创新中走向新的未来,在新时代语境下展现独特的魅力。
光影之间,匠心长存。
图/文 赵凯南
1901年,山东大学堂成立,下设藏书楼,这是我国较早的近代新型图书馆之一,也是山东大学图书馆历史的发端。
1924年,私立青岛大学在青岛成立,下设图书馆,至1928年因经费断绝停办。私立青岛大学是山东大学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产和图书后来也成为了山东大学的财产。
1926年奉系军阀张宗昌建立省立山东大学,1928年4月北伐军进山东,张宗昌倒台,学校停办。
1930年9月21日,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建立,首任校长杨振声和图书馆馆长梁实秋为图书馆的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国立山东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29年12月,从前私立青岛大学和原省立山东大学接收过来一批藏书,为数极少,而大半是旧日课本,多不适用,故大量采购中外文图书,至1936年度,图书总数已达87805册。其中中文图书65287册,外文图书22518册,中外文杂志1208种,54116册。至1935年度,图书用费共计21338354元,占同期经费支出的8%。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1月学校被迫由青岛迁往安庆,不久又迁至四川万县。图书、仪器、案卷等分三批运出:第一批257箱运至西安,旋又转运万县(宜昌);第二批837箱运至浦口,因南京失陷,全部丢失;第三批16箱运至汉口,转运万县。日军占领青岛后,将全部校舍作为海军司令部,未及运走的图书、仪器、家具等物,全部被焚毁。1938年2月23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将国立山东大学暂行停办”,图书暂交国立中央图书馆保管使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大学于1946年2月开始在青岛复校。迁往四川的图书仪器至10月底始运回,总计图书九十余箱,其中西文书3398册,线装书5166册。后学校接管德日文书籍6674册,代管中国工程学会日文书籍5349册,又有私人赠书约2000册,复购到中西文图书8321册,至此稍有充实。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山东大学被人民政府接管。1958年学校由青岛迁往济南,图书馆也搬迁到济南。
1966年,图书馆藏书达100余万册。据1979年的清理和查点,学校藏书总量达150万册。其中中文80万册,线装40万册,外文20万册,期刊合订本10万册。1986年学校藏书量达185万册。
至2000年,图书馆有新老校两个馆舍,外加邵逸夫科学馆的一部分,面积达16000平方米,设17个阅鉴室,有阅览座位1400个,图书借书口4个,近70万册藏书已实现开架借阅。图书馆现有藏书230万册,其中中文书刊123万册,外文书刊12万册,其余藏书分布在25个系(所)图书室中。山东大学图书馆已是国家CALIS项目在山东省综合高校图书馆中的唯一成员馆。 山东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齐鲁大学奥古斯丁图书馆和山东医学院图书馆。
1903年,英美基督教会召开会议,决定将山东省内的三个教会医学学校合并为“共合医道学堂”,学堂内藏书也一并划入,山东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历史就此开始。图书馆初建时藏书数量非常有限,大多是传教士从国外带来的英文原版图书,内容除神学外,以自然科学和医学居多。
1917年,齐鲁大学正式建立,委派奚尔恩担任馆长,他聘请王天纲先生办理全馆事务。在他任职期间,为图书馆做了大量工作,总馆之外设置分馆,还策划筹备新馆建设。1922年,由加拿大危培革(Winnipeg)奥古斯丁(Augustine)长老会支会捐赠巨款修建的奥古斯丁图书馆(原址位于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教学七楼)竣工投入使用,巴达那继任图书馆主任。1922年,中国第一位获得美国图书馆学博士学位的桂质柏先生担任齐鲁大学图书馆主任。后来,他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主任,1935年出版《分类大全》一书。1926年,皮高品任齐鲁大学图书馆主任,针对当时杜威十进分类法的不足,他在任职期间收集资料,刻苦研究,为后来编纂新分类法打下良好基础。
1930年,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建立,成为当时全国最早设立的国学研究机构。先后有老舍、顾颉刚、钱穆、严耕望、郝立权、余天庥、王敦化、范迪瑞等知名学者在所研究,一度成为全国国学研究的重地。同时,齐鲁大学顺应文化界“整理国故”思潮涌动的大势,利用美国霍尔基金赞助,成为参与哈佛燕京学社国学教育与研究计划的六所教会大学之一,获得15万美元专项经费。国学研究所对图书资料非常重视,第一年添购的图书使藏书量增长了近两倍。
据齐鲁大学1936年6月统计,图书馆馆藏已达118万余册。1937年藏书量保守估计也超过了12万册,其中大部分为利用哈佛燕京学社经费购得。这是奥古斯丁图书馆藏书量最丰富的时期。图书馆管理非常到位,古籍均有青布四合函套,保存之善,堪称上乘。1932年检查结果显示,1922年以来全馆损失中英文书籍仅八十余册,平均每年损失8-9册。
抗日战争爆发后,齐鲁大学迁往成都,但图书资料并未随往,经过一段时间的重新购置,据1940年国学研究所年度报告记载,中文图书中有不少珍本,为国学研究所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基本条件。抗日战争胜利后,齐鲁大学迁回济南,搬迁中图书资料损失达20000余册。在接下来的两年中,由于物价上涨,国学研究所经费不足,图书增量很少,以后经费渐得恢复,藏书量一度达到118000余册。
1952年,齐鲁大学在院系调整中解体撤销,奥古斯丁图书馆解散,近14万册藏书中有10万册由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接收,医学类藏书和馆舍由山东医学院继承,此外山东大学也接收了一批藏书。
1932年8月,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在济南建立。学校藏书以德语和日语文献为主。抗日战争期间学校迁往四川万县,1946年10月归济,1948年8月18日更名为山东省立医学院,同年9月24日被济南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11月并入华东白求恩医学院。
1944年10月16日,新四军军医学校在安徽淮南新浦镇建立,1947年1月发展为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学院通过宋庆龄先生获得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提供的一批图书资料。1948年11月合并山东省立医学院,1950年12月更名为山东医学院。
1952年,齐鲁大学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山东医学院。新组建的山东医学院图书馆位于原奥古斯丁图书馆馆址,面积约800平方米,藏书317万余册,订购中外杂志369种,工作人员13人,孙绍谦教授兼任馆长。1954年图书馆迁入康穆礼拜堂,1963年迁入新建成的教学八楼一、二层。1965年藏书1892万余册,订购中外杂志987种。“文化大革命”期间图书馆一度关闭,后又随着学校四处搬迁,建立楼德分院时拨出了一部分,因而受到很大损失,1976年藏书2746万册,订购中外杂志607种。
1981年图书馆新楼落成,建筑面积6721平方米,其中书库2100平方米。1985年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图书馆。1986年旧书剔除工作完成后藏书3953万册。1991年藏书量为:中文231312册、外文86837册、合订本期刊86158册。
1993年,山东医科大学图书馆被确定为首批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委托单位。 1951年,山东工学院正式成立,截至1959年,图书馆藏书261600册。
1983年9月19日,山东工学院更名为山东工业大学,此后学校兴建了新图书馆。
截至2000年7月,学校图书馆藏书84万册。
山大考古系仅次于北大、吉大。新石器时代考古在中国考古学界鼎鼎有名,环境考古名扬海内外,美术考古是国内祖师级的学科,缺点是汉代之后的考古师资力量不强,但是最近几年一直在增加支持力度。考古系中有众多考古学界的专家学者,如栾丰实,方辉,于海广,王青,崔大勇,任相宏,靳桂云,刘凤君,陈淑卿等等。山东大学考古教学研究中心是国家级教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历来对考古系大力支持,一是钱,二是地方。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之后,所获人均资金支持排名全校文科之首。考古系人丁单薄,但是拥有众多的办公室、实验室和文物仓库。每年学生考古实习,校领导均前往看望。
古籍查询有多种。大体分两种:
其一、古籍书内容查询;其二、古籍发行版本查询
前一种雨落忧伤03说过但不很详细,查询书的内容可以找古籍查询网即可,这类比较有名的有中国古籍全录、汉典古籍、中华古籍网等有鉴于此,《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录》乃决意编成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分类书目,设定它在体例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学术类别为纲,以出书时间为纬,做到纲举目张,时序井然。在此之前,国务院古籍小组也曾主持编纂过几种古籍整理图书目录,它们要么所收的图书较少,要么体例尚欠周密,都难以和这次要为新中国五十年的古籍整理图书编制总书目的构想相比拟。
后一种可以在各大图书馆网上数据图书查询得知古籍版本信息,全国各地省市都有自己的网上古籍查询系统,自己搜下就知道,如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等;再就是比较专业的关于古籍版本鉴别、介绍,学习交流的网站
一、我们要拜访的网站是藤井永观文库,但是它的正式名字叫ARC书籍阅览系统,可查到五千五百以上的古籍,有些是唐装,有些是和装,即使和装的,也有很多根本就是汉文的。可分类查询,比如绘本、黑本、艳本、汉诗等等,不知道黑本指哪类书。
二、藤井永观文库的古籍书不能下载成PDF书文件,你除了能一页一页在网上观赏,还可以一张一张作为保存进自己的电脑,但这要花多大的功夫啊,这里就要教你如何高效地完成这个任务,并最终还原成一本大的PDF书文件,这也是本篇的主旨。
山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百年山大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1901年山东大学成立之初,即设有文学科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振声、闻一多、舒舍予、梁实秋、沈从文、游国恩等一批大师、学者和著名作家云集本院,为山东大学的校史增添了光彩;建国之初,著名学者王统照、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吕荧等先后执教本院,进一步奠定了山大以文史见长的传统。新时期以来,学院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又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形成了学风扎实、实力雄厚、学科健全、学术梯队分布合理、教学质量优秀、学生工作异彩纷呈的良好局面。至2009年9月,学生总数1381人,其中博士生142人,硕士生344人,本科生895人;教职工总数94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在岗教授41人,副教授2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6人。现任院长郑春教授,院党委书记张桂珍。
20世纪三十年代,山东大学即开始建设文学院。五十年代初,撤销学院建制,设中文系。1996年8月,以中文系为主体恢复文学院建制。2000年7月,新山东大学组建后,文学院更名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目前,全院有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新闻学研究所、传播学研究所、美学研究所、大学语文研究室等9个实体研究所,有7个非实体研究机构和1个研究室。学院另设有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办公室、本科生教务办公室、研究生教务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等相关教学管理与辅助机构。学院定期出版学术刊物《人文述林》、《现代文秘》。
学院前身中文系在50年代即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国务院恢复学位制度,学院首批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获得博士生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现有6个博士点和9个硕士生点招生。1994至1996年,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四个学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1997年,“汉语言文学”学科被整体列入山东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规划。2000年12月,以文艺学科主体组建的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1月,本院被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1月,文艺学学科被批准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2004年,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在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名列第五位。
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三个本科教学专业。1994年年首批入选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顺利通过一期验收,被评为优秀基地。多年来,全院教师专心教学,致力科研,取得了一大批在学界广有影响的科学研究成果。近三年来,共出版学术著作150多部,学术论文700多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30项。毕业生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就业面宽,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从学院毕业的大批优秀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重要领导岗位或成为专家学者。
学院设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资料室、语音室、微机室、局域网、新闻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办学条件和设施优良。学院资料实现藏书近30万册,图书收藏量(特别是古籍)在全国高校文科院系中名列前茅。学院还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14所国内重点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美国、日本、韩国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较稳定的学术关系,并与大众报业集团共建了“山东大学大众新闻传播培训中心”。
本着“依靠分工,集体领导;依靠制度,健全规章;依靠民主,尊师重教”的原则,面临山东大学新世纪发展的大好机遇,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全体师生将继往开来,同心协力,以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扎实的工作、辛勤耕耘,开拓发展,为创造我院新的辉煌而努力奋斗。
专业设置
本科生专业简介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设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三个本科生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素有学风扎实严谨的良好传统,重视基础理论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系统的汉语言知识,有能力在党政机关、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报考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近年来本院基地班学生保送研究生比例达80%左右。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马列文论。 新闻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新闻学和传播学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并注重加强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基础知识的拓展,使之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就业途径,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及党政机关,从事新闻记者、编辑、主持人、广告策划、宣传报道或理论研究等工作,也可以报考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电视新闻采访与编辑、新闻法规、报纸编辑学、广告学等。 广告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广告学理论与娴熟专业技能的广告人才,并注重加强学生在新闻传播学、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学科方面知识基础的拓展。学生毕业后,能在工商广告管理部门、新闻媒体、广告经营单位、企事业单位、市场调研及信息咨询行业,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等工作。也可报考传播学或相关专业研究生。 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中外广告史、市场营销学、广告心理学、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创意与案例分析、广告文案写作、电脑辅助广告设计、广告摄像与摄影等。
研究生专业简介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单位,现有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六个专业招收博士生,学制三年,毕业合格者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本院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六个专业和新闻学一级学科下属的新闻学、传播学、设计艺术学(艺术类)三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毕业合格者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文艺学专业 文艺学学科创建于1949年,早在50年代就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并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又被审批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成为当时全国文艺学专业三大博士点之一。1994年,本学科被确立为省级重点学科。1998年,本专业所在一级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以本学科人员为主体组建的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并获得通过。2004年,又于第一期基地建设结束后,顺利通过教育部的验收。2001年,本学科被教育部审批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成为全国的三大文艺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本学科博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设有文艺理论,美学理论,西方美学,文艺美学等研究方向;有硕士生导师11人,设有文艺理论,美学理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等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在20世纪50~60年代,由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等一批学术大师奠定了雄厚的学术基础,以后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相继在此执教,1996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1981年国务院恢复学位制度时,该学科首批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授予权。目前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有: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近代文学和俗文学研究等。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有: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近代文学、中国诗歌史和中国小说史等。现有硕士生导师15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是我院传统优势学科,闻一多、杨振声、沈从文、老舍、洪深、赵太侔、王统照、高兰、孙昌熙等现代著名作家和学者都曾在此任教,并为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优良的传统。本学科是1981年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目前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等四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共有博士研究生导师7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鲁迅研究等,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是一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优势学科。本学科于1981年第一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被确立为山东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3人。汉语言文字学设汉语史、汉语词汇学、汉语方言学、文字书法文化学等四个研究方向。这四个方向均能继承传统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各种语言现象进行考察探讨,总结其规律,已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良好的影响。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是我院的一个新学科。1996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后,由原来在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字(信息工程)方向的博士生导师转到应用语言学专业,开始招收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硕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目前,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语言理论、中文信息处理与对外汉语教学三个。在汉语词频统计与词库建设、字词相关性及中文CAI网络多媒体课程研制等方面成果卓著。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是我院在外国文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学科。1996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后下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点。该专业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本所与国内外同行有广泛的联系,经常举办学术活动,并邀请著名学者前来讲学。山东省比较文学学会秘书处设在本所。 新闻学、传播学、设计艺术学专业 新闻学专业是我院新建的学科之一。该专业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后一度停止招生,1995年恢复招收本科生后,发展势头强劲。现有新闻学、广告学两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传播学、设计艺术学(艺术类)三个硕士点。本专业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并聘请了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电视台等单位的兼职教授9人。新闻学有新闻理论研究、广播电视研究、报业集团研究等方向,传播学有传播学理论与实践、广告学理论与实践等方向,设计艺术学有展示设计、广告艺术方向。 大学语文研究所 大学语文研究所现有副教授4人,讲师5人。 该教研室主要承担全校理工科专业文学类公共基础课和文学院部分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曾经开过的课程有“文学写作与鉴赏”“影视文学”“应用文写作”“抒情诗鉴赏”“秘书学”“行政管理”“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等。目前所开的课程有:“中国传统文学修养”“写作基础”“文学基础知识”“大学语文”“现代汉语与科技写作”等。
(共51个)
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山西省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大连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苏州图书馆
江苏省常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青岛市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湖北省武汉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贵州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图书馆
中山大学图书馆
河南大学图书馆
故宫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 (共62个)
中国民族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图书资料馆
南开大学图书馆
河北大学图书馆
山西省祁县图书馆
吉林省图书馆
吉林省长春图书馆
吉林省吉林市图书馆
吉林大学图书馆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信息中心
江苏省无锡市图书馆
江苏省南通市图书馆
江苏省镇江市图书馆
江苏省吴江市图书馆
扬州大学图书馆
浙江省杭州市图书馆
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
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
浙江省绍兴图书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
浙江省瑞安市文物馆(玉海楼)
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厦门大学图书馆
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省萍乡市图书馆
山东省济南市图书馆
山东省烟台图书馆
山东大学图书馆
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山东省博物馆
山东省青岛市博物馆
山东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孔府文物档案馆
河南省新乡市图书馆
郑州大学图书馆
武汉大学图书馆
湖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暨南大学图书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重庆市北碚图书馆
西南大学图书馆
四川省成都图书馆
四川省泸州市图书馆
四川省南充市图书馆
四川大学图书馆
四川省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兰州大学图书馆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图书馆(藏经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共38 个)
石家庄市图书馆
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
徐州市图书馆
天水市图书馆
太原市图书馆
泰安市博物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河北省保定市图书馆
辽宁大学图书馆
山西大学图书馆
浙江省博物馆
郑州市图书馆
桂林图书馆
赣州市图书馆
柳州市图书馆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浠水县博物馆
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
西安博物院
淄博市图书馆
安徽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常州市图书馆
南京市博物馆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西北大学图书馆
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苏州博物馆
沈阳市图书馆
金陵图书馆
宁夏图书馆
河北省图书馆
扬州市图书馆
西泠印社
文登市图书馆
吉林大学古籍所
东北师大古籍所
黑龙江大学古籍所
大连大学文学院古籍所
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
天津师大古文献研究所
河北大学古籍所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中央民族大学古籍所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古典文献研究所
山东师大古籍所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古籍文献研究所
陕西师大古籍所
西北大学古籍所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研究所
兰州大学古籍所
西北师大古籍所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古籍所
新疆大学中亚文化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室
四川大学古籍所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云南大学西南古籍研究所
云南省历史文献研究所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盐城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复旦大学古籍所
华东师大古籍所
上海师大古籍所
华东政法古籍所
厦门大学古籍所
福建师大古籍所
浙江大学古籍所
安徽大学古籍所
安徽师大古籍所
南昌大学赣文化与古籍研究所
郑州大学古籍所
武汉大学古籍所
湖北大学古籍所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广西大学古籍所
嗯,都是百度来的,有些可能已经合并在某些专门研究中心里面了。还有很多大学设有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挂靠在文史科系。
本文2023-08-05 13:47: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2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