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饮食的十美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古代饮食的十美,第1张

 所谓“十美风格”,是指中国 历史 上上层社会和美食理论家们对饮食生活美感的理解与追求的十个相互区分而又紧密关联的具体方面,是充分体现 传统 文化 色彩和 美学 感受与追求的、系统完备的民族饮食思想。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古代饮食的十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古代饮食十美:质

 原料和成品的品质、 营养 ,贯穿于饮食活动的始终,它是美食的前提、基础和目的。袁枚所谓:“凡物各有先天……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原料的质美是一切其他诸美的基础与灵魂,因而很早便作为美食要素提出,并一直是中国古代饮食审美的基本要素。20多个世纪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留下了深入讨论“鱼之美者”、“菜之美者”、“饭之美者”、“果之美者”的明确文录,认为只有物料质美才能“至味具”。

 古代饮食十美:香

 闻香是食物美的极为重要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鉴别美质、预测美味的关键审美环节和检验烹调技艺的重要感官指标。气味能鼓诱情绪、刺激食欲,所谓未见其形,“闻其臭者,十步以外,无不颐逐逐然”。“香”字表义,最早源于人们对饮食美的感觉。《说文》释云:“香,芳也。从黍,从甘。”先哲认为黍稷等食粮的养民活命之性可引发出施教化、行 礼仪 、申道德的功用,认为谷物的馨香是一种高尚的“德”之表征,故敬祀 鬼神 ,“明德以荐馨香”。

 古代饮食十美:色

 悦目润泽的颜色,既指原料 自然 美质的本色(质美是前提,但烹调中的火候等因素也至关重要),也指各种不同原料相互间的组配。色美又是一审鉴指标。色美,不仅可以看得出原料的美质,也可以看得出火候等烹调技巧的恰到好处,还可以看得出多种原料色泽之间的辉映谐调之美。通过色、香两个感观指标的直观判断,即可基本测定出肴馔的美学价值。所谓:“嘉肴到目、到鼻,色臭便有不同:或净若秋云,或艳如琥珀;其芬芳之气亦扑鼻而来。不必齿决之、舌尝之而后知其妙也。”这里追求的是本色,是物性先天的美质本色。

 古代饮食十美:形

 体现美食效果,服务于食用目的的富于艺术性和美感的造型。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中对于肴馔形美的理解和追求,是建立在原料美基础之上并充分体现自然形态美与意境美的结合。它如同中国古代的诗和画一样,都追求一种自然古朴和典雅清逸的意境。如唐景龙三年(709年)韦巨源拜尚书左仆射,谢恩宴中的“生进二十四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凡廿四种)、“八方寒食饼”(用木范)、“素蒸音声部”(面蒸,像蓬莱仙人,凡七十事)等,都充分体现了形与美的结合。而更早些的《诗经》、《楚辞》等典籍中开列的众多鸟、鱼及小畜兽类原料肴品,则基本都是取其原料自然形态的例证。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古代饮食审美的一项重要原则和主要传统。满城汉墓中的“烤乳猪”,晋朝显贵王济的“人乳蒸豚”,唐时西北边疆的烤全牛、整驼,两宋时期市肆中大量的鱼、雀类菜肴均属此类。而号称“ 天下 第一家”的曲阜衍圣公府府厨烹制的“神仙鸭子”、“凤凰同巢”等均可为其代表。

 古代饮食十美:器

 精美适宜的炊饮器具,以饮食器具为主。饮食器具不仅包括常人所理解的肴馔盛器、茶酒饮器、箸匙等器具,而且包括专用的餐桌椅等配备使用的饮食用具。“葡萄美酒夜光杯”,“美食还宜美器”,“美食不如美器”,美器不仅早已成为古人美食的重要审鉴标准之一,甚至发展成为独立的工艺品种类,有独特的鉴赏标准。举凡金属的铜、青铜、铁、锡、金、银、铝、钢、合金,非金属的陶、瓷、玉、琥珀、玛瑙、玻璃、琉璃、水晶、翡翠、骨、角、螺壳、竹、木、漆等皆可成器,且各具特色。

 古代饮食十美:味

 饱口福、振食欲的滋味,也指美味,它强调原料的“先天”自然质味之美和“五味调和”的复合美味两个方面。这是进食过程中取得美食效果的关键。无论是单一原料的先天质味,还是多种原料相互“搭配”的复合之味,都要“味得其时”,充分体现本味,“淡也者,五味之中也”,如此才能充分领略原料的美味。如上所述,辩味既属生理功能,又是一种技能,一种高层次的饮食文化鉴赏能力;而美味便是中国古代饮食追求的最主要目标,味之美便成了一种最高的理想境界。辩味,是鼻、眼、舌、神的综合审鉴活动。通过嗅香、察色形、品味和领悟味韵最终完成。

 古代饮食十美:适

 舒适的口感,是齿舌触感的惬意效果。对于“适”的理解和追求,“滑”、“脆”是两个最常用的词,在古代早期便留下了大量文录。《周礼》“食医”职文:“调以滑甘”;“疗医”职文:“以滑养窍”;《礼记内则》:“滫瀡以滑之”等,都有软嫩润滑利口之意。又李渔述“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等。总之,“脆”有因原料质地应时美好、烹调巧妙而口感爽利酥润之意。“滑”、“脆”之外,适口的又一重要指标是温度。如《梦梁录》所记:“杭人侈甚,百端呼索取覆,或热、或冷、或温、或绝冷,精浇熬烧,呼客随意索唤。”这里特别指出的,便是各种肴品从极热到绝冷的不同温度的差异情况。注重肴馔的温度差异以追求适意的美食效果,是中国古代一个悠久的传统。袁枚《品味》诗中“明珠仙露上盘时”,就是讲的热炒之热,“物味取鲜,全在起锅时,及锋而试”,所谓“……现杀、现烹、现熟、现吃,不停顿而已”。由肴馔适宜的滑、脆、热、冷等触觉引起的美感,使宴饮者在进食过程中获得了极惬意的感受,达到一种享乐愉悦的意境。

 古代饮食十美:序

 指一台席面或整个筵宴肴馔在原料、温度、色泽、味型、浓淡等方面的合理搭配,上菜的科学顺序,宴饮设计和饮食过程的和谐与节奏化等。注重“序”,是把饮食作为享乐之事,并在饮食过程中寻求美的享受的必然结果。它可以上溯到史前人类劳动丰收的欢娱活动和早期崇拜的祭祀典礼行为中,人们从中获得了特别而隆重的欢悦感,在等级社会中,更发展成为上层社会饮食文化的突出特征和严格审美标准。周天子及王庭饮食活动的严格循序可作为这一时期的有力史证。而后,历代上层社会宴享文录几乎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序”的特征。明代著名美食理论家袁宏道就十分明确地反对“铺陈杂而不序”的肴馔罗列和宴享程序。“上菜之法: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度客食饱则脾困矣,须用辛辣以振动之;虑客酒多则胃疲矣,须用酸甘以提醒之。”膳品接续的时序节奏和协调搭配空间结构的合理设计,使整个宴饮活动展开、起伏、变换、、直至结束的全过程,同与宴者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充分协调,使与宴者优哉游哉地徜徉陶情于“吃”文化的享乐之中。

 古代饮食十美:境

 优雅和谐又陶情冶性的宴饮环境。宴饮环境有自然、人工、内、外、大、小等区别。饮食生活自从被人们人做一种文化审美活动之后,“境”就自然成了其中的一个美学因素。《周礼》、《仪礼》、《礼记》等书中对天子、诸侯、大夫、士等不同社会等级宴饮宫室的记述,体现了三代时期的宴饮环境。文学作品《诗经》也印证了“三礼”等书的记载。《豳书七月》唱出了西周时代平民到贵族“公堂”上庆贺丰收的欢宴场面:“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公堂”,即“堂食”之“堂”,后世“食堂”一词本于此。故北宋相臣富弼有“煮羊惟堂中为胜”,“野人”不识“堂食之味”之说。这是人工的宫室之境。而晋时“竹林七贤”时常聚饮歌啸的竹林,则属于人工造作的小境。“花间一壶酒”的“花间”,道出的是人工庭院或花园,上有明月,下有身影,天上地下,“云汉”之遥,境不谓不大。白居易《湖上招客送春泛舟》中当属自然的大境,“欲送残春招酒伴,客中谁最有风情两瓶箬下新开得,一曲霓裳初教成。排比管弦行翠袖,指麾船舫点红旌。慢牵好向湖心去,恰似菱花镜上行。”王勃的滕王阁会饮,欧阳修的醉翁亭小宴,均为自然、人工,大、小绝妙结合之境。苏轼《前赤壁赋》所记则以天地宇宙为大境。袁宏道《觞政》中的“醉花”、“醉雪”、“醉楼”、“醉水”、“醉月”、“醉山”等亦是对“境”美的讨论审鉴。当然,宴饮之境的审美,更多则在人工,在宫室楼馆。商业都会万人幅凑,尤其如此。两宋都城的“大茶坊”、“熟食店”内饰精雅,且多“张挂名人书画”,“所以消遣久待也”。至于明清的“酒楼”等诸式饮食市肆楼馆的建筑布置,更逾历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繁荣,饮食市场和饮食文化也随之进入了鼎盛时代。其标志之一便是上层家庭厅堂及市肆饮食楼馆的设计更具专用性、实用性,布置更具浓郁文化色彩,从而更突出了人们对饮食环境美的理解和追求。《词话》、《红楼梦》等文学作品的描述及相关博物、 绘画 等史料证实了这一点。

 古代饮食十美:趣

 愉快的情趣和高雅的格调。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要追求精神享受,最终达到二者融洽的人生享乐目的和境地。为此,伴随整个宴饮过程还要安排各种丰富多彩的唱吟、歌舞、丝竹、伎月、博戏、雅谈、妙谑、书画活动等,从而使宴饮过程成为立体和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十美臻集,谐成韵律,饮食作为生理活动和与之伴随的心理过程,就成了充分体现文化特征的身心额谐调享受。饮食审美达到了圆满完善的境界,达到了历史文化的最高层面,于是才有“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 赠言 ,幸承恩于伟饯……一言均赋,四韵俱成”的感慨;才成就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绝唱;才能生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邃达深远、超凡拔逸的这里。袁宏道的《觞政》中就宴饮的“欢之候”开列了十三条标准,并同时指出了败坏情趣之美的十六种弊端。十美风格的集中体现,用一个字来表达,就是袁宏道的“欢”,即情趣格调高雅脱俗,与宴者其乐陶陶,尽欢而止,饮食审美过程结束。

中华民族经过了五千年的洗礼,留下一卷卷,一幅幅灿烂的文化画卷,而最有代表性的画卷便是饮食。中华儿女多吃货,在饮食上面的开拓好像就是我们的种族天赋,以至于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笔下留下了不少形容美食的佳句。

如李白的“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唐代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还有北宋第一吃货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

但古代朝代太多,历朝历代都有各自的美食,这些经过历朝历代衍生出来的美食,铸就了我国耀眼璀璨的饮食文化。我就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美食来说说吧。

周代

周代是先秦时期,在烹饪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的朝代,据《周礼·天宫》记载,负责周王室的饮食机构的官员达2294人,占整个周朝官员总数的58%,居历朝之最。这么庞大的饮食机构,把周代的饮食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其中“周八珍”便是其饮食艺术的最高代表。

据《礼记》记载,“周八珍”是供周王室食用的八种肴馔,有“淳熬”、“淳母”、“炮豚”、“捣珍”、“渍”、“熬”、“糁”、“肝膋(liáo)”。

淳熬,就是把肉酱浇在糯米做的饭上,浇入动物脂油。《礼记·内则》:“淳熬,煎醢(hǎi)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

淳母,同淳熬类似,只是淳母是把肉酱浇于谷米饭上而已。

炮豚,就是在火上烘烤浑猪,但只是稍复杂的做法。据《礼记·内则》载,把杀好的猪掏空内脏,填入枣,然后草绳捆绑,涂上泥烘烤,泥烤干后掰去干泥,再用米糊淋在上面,之后放入小鼎内用动物油煎熬,再加以香草。然后小鼎再放在盛有汤水的大鼎中,煮上三天三夜,汤油同沸,便取出蘸酱食之。

捣珍,就是去牛、羊、猪、鹿、獐等动物的里脊肉,反复捶打,捣成肉茸,加醋调和。

渍,用好酒浸泡新鲜牛肉一天,之后取出和肉酱、梅浆、醋调和后食用。

熬,将生肉捣锤,摊放在席子上,把姜和桂皮撒在上面,用盐腌后晒干食用。

糁,将牛、羊、猪肉三等分,两份稻米粉一份肉合成饼,入油煎。

肝膋,用狗网油包着狗肝,放在火上烧烤。

以上就是周代饮食最高代表体现,“周八珍”。

汉代

汉代时期因为石磨经过改良之后,已可以制作一些面食了,而当时的面食统称为“饼”。张謇出使西域带来了胡饼的做法,胡饼就是烧饼。

还有一种“水引饼”,就是用肉汤搅和面粉而成的汤面条,其中以鸡汤做成的汤面味道最好最鲜美。

五侯鲭(这里念“蒸”,意为杂烩菜),这是一道有典故的菜,汉成帝有五个舅舅在同一日封侯,所以史上称“五侯”,但其实他们并不和睦,期间有位娄护(官职名称)能言善辩,辗转于五侯之间,深得他们喜爱,于是五侯都送他珍馐美食,娄护便集五家之珍馐制得这一佳肴,之后深受贵族喜爱。

魏晋南北朝

这时期的中华大地上又经历了一次大分裂大动乱,北方政权大多以少数民族为主,所以在饮食方面深受其影响。

此时期的美食有蒸豚(蒸猪),胡炮肉(游牧民族烤法的烤羊)、莼羹、驼蹄羹、鱼鲊(生鱼片)等等。

唐宋时期

这时期的中华饮食迎来了发展高峰,同周边各国的文化交流,各种美食层出不穷,在此我以唐代宰相韦巨源“烧尾宴”里的菜单和南宋时期清河郡王张俊宴请宋高宗的筵席菜单为主,罗列一部分。

唐代烧尾宴里有“通花软牛肠”(羊骨髓作拌料的牛肉香肠)、“凤凰胎”(鱼胰脏蒸成的鸡蛋羹)、“羊皮花丝”(拌羊肚丝)、“格食”(羊肉、羊肠拌豆粉煎烤)等等。

清河郡王府筵席菜单里有近200道美食,所以不可能全列,我只列一些有代表性的,菜单里有:莲花鸭签、茧儿羹、三诊脍、南炒鳝、鯚鱼脍、三脆羹、江鳐炸肚、鲜蹄子羹、七宝脍、蛤蜊羹、小头羹饭、脯腊鸡、脯鸭等等。

明清时期

到了明清时期的时候,各种美食已经很趋近于近代时期了,我国现今的八大菜系,很多代表美食都是发源于明代,完善于清代,成熟于近代。这阶段由于美洲的很多代表性作物和香料相继传入中国,为我国的饮食文化添砖加瓦,经过明清两代宫廷御厨和民间大厨的发光发热,到了近代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各色美食菜系了。

汉朝是封建帝国中享国祚最长的朝代,从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开始,至汉献帝刘协退位禅让东汉灭亡。前后共历经二十九位皇帝,国运长达四百零七年之久。在长达四个多世纪的历史风雨中,曾涌现出多位文治武功兼具的统治者。

如果从汉朝的历史功绩来看,它既是汉民族的孵化器,同时也是汉文化的根基。从公元前202年汉朝创立伊始,华夏族自此之后开始被称之为汉族。汉服、汉字、汉语、汉学、汉礼等,以“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在汉朝时期生根发芽并源远流长。

汉朝作为汉文化的正统发源王朝,不仅矢志不渝的坚定推广,汉文化所蕴含的文化魅力。同时也将汉文化深植于每一个,大汉子民的心灵与思想之中。笔者认为汉朝建立之后,才让华夏儿女找到了民族认同感。

在烟波浩渺的汉代文化中,饮食文化一直都是无法绕过的关键点。虽然汉文化对提升民族思想,以及促进文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对于天下苍生来讲,他们最在意的却是身上衣裳口中食。这其实也是汉代饮食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思想契机。

笔者认为,在分析或探讨汉代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之前,应该先告诉大家一个历史常识。那就是现代社会房屋构建中,必不可少的饮食阵地厨房,其实就发源于西汉时期。当厨房的概念诞生,并走入千家万户,汉代饮食文化,也迈上了一个令世人羡艳的新台阶。

汉代厨房中的饮食文化

汉代在古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相信不用过多赘述大家也都清楚。但提起汉代的饮食文化,相信就很少有人会说得头头是道。汉朝不仅承袭了秦朝国土,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虽然有所改进但依然遵循旧制。

从这一点来看,汉朝应该是一个在秦朝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全新帝国。从汉高祖刘邦采纳萧何建议,开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之后,不仅让满目疮痍的战后国家,逐渐摆脱了一穷二白的困境。

而且在“休养生息”政策的影响之下,生活在当时社会中的老百姓,不仅陆续回归土地,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稳定生活。在“十五税一、三十税一“赋税制度的影响下,大多数老百姓不仅可以获得更多剩余价值,也逐渐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一、汉代宫廷厨房内的饮食文化

在这种历史背景的策略之下,汉朝时期的饮食文化发展得如火如荼。汉代宫廷内设立了专门负责膳食的少府,而且根据不同食物类型,还分设了不同机构。少府中的太官,主要负责“膳食”;而导官专司“择米”,汤官则全面负责“饼饵”。

这些少府官吏主要工作职责,就是负责皇帝乃至皇室的膳食管理。笔者认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汉代宫廷内,已经出现了比较完备的食物管理系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飞跃性发展,主要与当时的食物种类激增,乃至烹饪水平提升息息相关。

1温室大棚,种植蔬菜

据史料记载,汉代皇室饮食文化中,最不容忽视的就是“反季”食物。由于汉代都城长安属于北方城市,在寒冷的冬季到来之后,要想吃到新鲜的蔬菜实属不易。但是拥有绝对权力的汉朝皇帝,却可以在冬季吃到葱、韭黄等蔬菜。

难道汉朝时期就有温室大棚?或是通过“南菜北调”,才实现了这个现代社会才有的梦想?事实上在一段史料中记载过:“覆以屋庑,昼夜蕴火,待温而生”。大意为在墙壁较厚的屋子中,将蔬菜种子种于土壤之中,然后在屋内生活提升室温。

这样就可以让种子发芽并长成蔬菜,而少府中的太官则主要负责种菜。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十分先进,但是却要耗费大量钱。只有生活在宫廷中的皇室成员,或者说仅有皇帝才能有这种口福。

2汉代食物,种类多样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汉朝时期的食物种类,或者说数量都非常丰富。主食、副食、水果、肉蛋、鱼类等,在汉代已经是宫廷厨房内的家常菜。而汉朝老百姓餐桌上的食物,虽然无法与御膳相提并论,但却一点都不比现代社会逊色。

宫廷厨房内的各类食物,不仅令人目不暇接,而且由于御厨的烹饪技艺,已经达到了烹制“国宴”的水准,所以汉代皇帝餐桌上的美食,不仅色、香、味俱全,在营养搭配方面也更趋于合理。主食方面主要以米饭、稀饭、粥,以及各式各样的饼为主。

汉朝人在制作肉食的时候,烹饪方法主要有炙、煮、煎、腊、脯。同时,汉朝还继承了先秦时期的“生食”习俗,醢、菹、鱼生等在当时社会中,都是人们比较喜欢的餐桌美食。但由于汉代贫富分化较为明显,宫廷膳食中的各类食材,民间百姓几乎闻所未闻。

但由于汉代饮食文化较为浓郁,虽然老百姓吃不到宫廷中的山珍海味,但主食、副食等方面却基本雷同。只不过用于烹饪技术和调味品所限,所以汉代老百姓厨房内的食物,肯定无法与宫廷御膳相提并论,但填饱肚子却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3主食、肉食丰富

汉代主食也主要以稻麦黍粟菽为主,但事实上汉朝时期的“五谷”, 已经是一种比较宽泛的代指了。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五谷之外,还有大豆、绿豆、黄豆等豆类食物。北方地区多以粟、黍、菽为食,尤其是粟米更是日常口粮。

(1)北方口粮“粟”

“粟”就是北方人常吃的小米,作为汉代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曾一度成为北方人餐桌上的主角。《盐铁论》中曾有:“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之说。简而言之十五斗粟,相当于一个成年男丁半个月的口粮。

笔者认为“粟”作为汉代主食,不仅解决了北方人的温饱问题,而且也为汉代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由于“粟”栽种简单,并且每亩产量也比较高,所以直到现代社会也依然被当做主食。

(2)南方主食“稻”

相比较于北方地区而言,由于南方气候环境较优越,所以稻米产量十分可观。生活在汉代淮河以南地区的老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水稻。“饭稻羹鱼”的说法就是,当时南方地区老百姓生活的写照。

汉代皇室对稻米这种食物十分青睐,为了能够吃到南方稻米,甚至不惜派遣人力,将稻米从遥远的南方运输到北方地区。这主要是因为稻米不仅软糯可口,而且从口感上来讲也比较细腻,这也是粟米无法与之相比较的重要原因。

(3)餐桌常客鸡、猪、狗

饲养“六畜”的技术,在汉代时得到改良。由于全国上下有90%以上的农民,所以也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百姓,几乎每一家都会饲养“六畜”。《三字经》中所说的“马牛羊,鸡犬豕”,在汉代时除了马、牛等大牲畜之外,其余“四畜”皆为肉食来源。

人们将肉食通过“炙、煮、煎、腊、脯”等烹饪方法,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美味食品,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代饮食文化,汉代老百姓的餐桌,真正变成了令现代人无限向往的美食天堂。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五谷、六畜在汉朝时期其实已经相当广泛了。实际上“六畜”中的犬,在当时社会中不仅可以看家护院,而且也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这主要是因为汉朝人饲养犬的家庭较多,再加上流传了几千年的狗肉风俗,所以才会将狗肉放在餐桌上佐餐。

汉朝时期,由于猪肉价格高昂,老百姓餐桌上很少能看到猪肉。但是在贵族以及地主阶级的食谱中,猪肉确实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现代社会中的猪肉吃法,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已经被发明出来并蔚然成风。

当时最普遍肉食是猪和鸡,在男耕女织的小农家庭中,“二母彘,五鸡”都是最低标准。很多家庭比较殷实的大户人家,为了能够保障一家人能吃到肉,甚至还会建立一个专业的养猪场。

笔者认为,汉代老百姓餐桌逐渐丰富,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生产力进步,以及人们对饮食文化的探索与憧憬。虽然当时社会食材并没有现在多,而且烹饪技术也无法与现在相提并论。但是只要能够丰衣足食,相信就是所有老百姓最大的心愿。

汉代厨房中蕴含的美食理想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楼房还是平房,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烹制食物的厨房。从厨房诞生历史来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汉朝厨房才是现在厨房的最早雏形,也可以说厨房概念形成于汉代。笔者认为当厨房出现之后,饮食文化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

汉代厨房的建制非常简单,一般情况下对于有套院的家庭来说,厨房一般会建筑于“前院”;而对于居住在楼房中的大户人家来说,厨房则会设置在底层。事实上从出土的汉代房屋模型来看,汉代厨房的面积其实非常大。

这主要是因为汉代厨房除了会用来做饭之外,也会被汉朝人当做储藏室使用。普通人家的厨房设施并不是特别完善,但灶台、碗柜以及放置米面的置物架一应俱全。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酒肆后厨,厨房设施甚至与现代社会相差无几。

笔者认为,汉朝人之所以专门建筑厨房,其实主要与日益繁荣的饮食文化,以及日常所需息息相关。厨房诞生之后让烹饪食物更加方便,而且也让人们的餐桌更加丰富。总而言之,汉代厨房其实寄予了汉朝人,对饮食文化与美食理想的憧憬。

结 语

每当谈起汉朝时都会令人特别兴奋,最主要是因为汉朝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不仅在构建汉文化体系的时候,做出了无法比拟的优越贡献。而且也让汉语、汉字得到广泛流传,现代社会中汉族人依然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主要与汉代的文化影响息息相关。

笔者认为古代社会中的饮食文化,在每一次发展大爆发到来之时,都会表现出异常兴奋的文化特征。如果说餐具出现让饮食成为文化,那么汉代厨房诞生之后,就是饮食文化再创佳绩的关键历史阶段。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