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天花有什么渊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康熙与天花有什么渊源?,第1张

据《清宫档案揭秘》记载,清朝入关后十位皇帝中,有两位(顺治、同治)直接死于天花,另外还有两位(康熙、咸丰)虽然侥幸从天花的魔爪下捡回性命,脸上却永久性地留下了天花瘟神的特殊烙印——麻子。在这四位与天花有过直接接触的皇帝中,最具戏剧色彩的当属康熙大帝,那么康熙与天花到底有什么不解之缘呢?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九日,顺治皇帝病逝后的第三天,一个不满八岁的小孩一身孝服坐在了紫禁城金銮殿的宝座中,成为新一代的少年天子,他就是康熙皇帝玄烨。隆重的登基大典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此时,站在前面的文武大臣,依稀会发现小皇帝的脸上竟然有几粒稀疏的麻子。后人也许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这几粒麻子,小皇帝才能够坐上那张万人垂涎的龙椅。

顺治皇帝突然病逝时年龄不到二十四岁,因此对于接班人问题他并没有太多的考虑也是事属必然。据史书的记载,顺治帝思考后事的安排可能是从正月初二日开始的。因为那天一大早,当学士王熙到养心殿问安时,顺治帝把他留在身边,直到晚上才出宫,谈了些什么已不得而知。然而,第二天,他又主动召见王熙,并让他靠近自己的床边说话。王熙在日记中记到:“是日,奉天诏面谕者关系重大,并前此屡有面奏,及奉谕询问密封奏折,俱不敢载”。王熙在自己的日记中都不敢把这些“关系重大”的内容记下来,可见君臣之间所谈论的内容除了继承人和其他重大人事安排,就是对自己政务得失的反思和对后事的担忧等。

顺治帝当时已有八个儿子,长子和四子已先后夭折。剩下的六个儿子是:九岁的二儿子福全,八岁的三儿子玄烨、五岁的五儿子常宁、三岁的六儿子奇授、两岁的七子隆禧和八儿子永干。有人说皇太后原本指望继承人能仍出于自己的科尔沁蒙古博尔济古特氏,因此,不仅连续给顺治帝册封了两位这个家族的皇后,另外还有四个博尔济古特氏女子被册为妃子。不过,值得深思的却是,不仅两个皇后不为顺治帝所喜爱,连遭冷遇,且六位女子都没有为顺治帝生下一男半女。那么,皇太后如果确有这种打算,现在也只能全部落空了。皇帝既然没有嫡子(皇后所生之子),就只能在庶出诸子中选择。常宁以下诸子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显然岁数太小,只有福全和玄烨两个尚堪择取。长期以来顺治皇帝一直看好次子福全,认为其年稍长且贤,想立为太子。但玄烨聪明好学,早为皇太后所垂爱,福全虽长一岁,但却有一只眼睛失明,显然与九五之尊的位置不般配。因此,皇太后选择了玄烨。双方意见相持不下,只好求助于第三者的仲裁。而这个第三者,是在钦天监供职的西洋传教士汤若望。汤若望在宫中当差已经很有些年头,官至一品,而且因有一次将皇后博尔济古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而深受皇太后的信任,顺治与他之间也保持着某种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曾尊称他为“玛法”,满语翻译过来就是“爷爷”之意。

这样,顺治最后接受了汤若望的劝促,舍去一位年龄较长的皇子,而封一位庶出的、不过八岁的皇子为帝位继承人。当时为促成这样一个决断所提出的理由是因为这位年龄较幼的太子,在髫龄时已出过天花,不会再受到这种病症的伤害。而那位年龄较长的皇子,却尚未曾出过天花,与其父皇一样时时都得小心着这种可怖的病症。汤若望的理由使顺治帝折服,自己即将被天花夺去生命,还有什么能比这个理由更能打动他呢?就这样清朝入关后最高权力的第一次移交,竟是因一位皇帝死于天花,一个不会再得天花的、本不受父皇关注的皇子立即身价百倍。少年玄烨脸上的麻点顷刻间竟成了他得为帝王的资本,这是福气呢?还是祸患?

天花帮助康熙当上了皇帝,但康熙对天花并不存多少感激,相反天花留给他更多的是噩梦与仇恨。

天花在中医中称“痘疮”。作为一种烈性传染病,它很早就已开始为害人类。据考古发现,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公元前1160年)木乃伊上就已经出现了天花病菌。在中国,有明确的痘疹病理记载是从晋朝开始的。直到清初,天花依然被视为不治之症,令人谈痘色变。实际上,有清一代,天花曾多次泛滥,因此,清史上曾有多起宫廷疑案与它有关。

康熙早年的生活就一直笼罩在天花的阴影之下,他出生没有多久,正赶上天花大流行。不得已之下,由其乳母抱出紫禁城,寄住在西华门外的一座宅邸(雍正时改为福佑寺)中“避痘康熙皇帝”,可以说长期得不到父母之爱。两岁那年,他仍然没有躲过痘魔的侵害。好在有乳母——正白旗汉军包衣曹玺之妻孙氏的悉心照料,康熙硬是从天花的魔掌挣脱出来,只是脸上留下了不甚雅观的点点痕迹。这次与痘魔的“亲密接触”,给康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永远无法消除的阴影。据《圣祖廷训格言》中记载,康熙在其晚年曾说:“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抱歉之处”。躲过天花的灾难之后,幼年康熙搬回了紫禁城,但天花的阴影仍时时笼罩在他的周围。由于天花连年爆发,深宫中也常常处在人人惶恐的状况之中。如果宫中有人得了水痘,父皇顺治等就会出宫“避痘”。如果城中有水痘病人,四周则用绳子围起来,谁也不准随便接近,即使是集恩宠于一身的皇子也不得四处走动。童年的活动天地因为天花的肆虐而被禁锢在很小的范围之内,这些惊恐与动荡的灰暗记忆填满了幼年康熙的梦魇。

然而,何其幸运的是:康熙很小就已出过天花,并且有幸存活下来,而且以后永远不用担心再会得上天花。于是,天花让康熙登上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金銮宝座。

康熙登基之后,幼年的惨淡经历使其深深明白天花对大清王朝的威胁。在总结了前人防痘经验的基础上,他开始由过去被动防御而转为主动出击防治天花。在康熙的倡导推动之下,清朝天花防治开始走向科学化与系统化的道路。他在太医院下专门设立了痘诊科,并在普天之下广征名医。北京城内还设有专门的“查痘章京”,负责八旗防痘事宜,可见,康熙将这件事情是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的。

康熙皇帝十分重视对传统隔离防痘方法的继承,并在实施中不断有所创新。最著名的一例就是避暑山庄的选择与蒙古各部落首领围班制度的建立。这件事得从顺治时代说起,由于天花的流行,清初很长一段时间蒙古草原各部入觐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由于蒙古首领多为“生身”(即没有患过天花),为避免传染起见,顺治消极地多年不接见来京的外藩首领,后来又规定没有出痘的蒙古王公也不许入京觐见皇上。康熙初年,这个规定仍然存在。据史书记载:康熙对于一些元旦来朝的外藩蒙古首领们自称已出过痘一事,表示担忧。康熙十年(1671)十二月二十七日,他降谕理藩院:“凡元旦来朝外藩王等,虽云已经出痘,朕犹虑之。伊等所云出痘,信耶?疑耶?”

康熙十六年(1677)出巡塞北的途中,在热河发现了一个理想的避暑地方,决定在此建立一个避暑避痘的行宫。随即,康熙皇帝规定:以后凡是没有出过痘的蒙、藏、回、维等上层贵族,想要觐见皇帝,可以在每年七月到热河,九月随皇帝入围场秋狩,同时觐见皇上。这真是一个绝妙的办法,因为天高气爽的秋天入觐,既避开了痘疫发作期,同时也达到了亲合少数民族各藩的目的。

幸运的是,康熙即位以后,多年的休养生息,使得北方连续性的天花爆发已开始减弱,而南方传统的种痘疫苗法也传到了北方。这种民间种痘法,最早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16世纪下半叶),被称为吹鼻种痘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方法叫早苗法,即取天花者的痘痂研成细末,加上樟脑冰片等吹人种痘者鼻中;另一种方法叫水苗法,就是将患者的痘痂加入人乳或水,用棉签蘸上,塞入种痘者的鼻中。两种方法的原理事实上都是让种痘者轻度感染天花,发烧出疹,再经过精心护理,待病症消失,就具有了免疫力。

清初推广的传统的种痘疫苗法,是当时世界上最为领先的预防天花的方法。据记载,康熙时期,俄罗斯曾派人专门到中国学习种痘法。后来这种方法经土耳其传入欧洲。1786年,在此基础上英国人詹纳发明了“詹纳法”,也就是后来的牛痘疫苗法。

一代英明君王

提起顺治皇帝,大多数人们第一反应是勤奋,在多尔衮去世后,真正掌握国家大权的他,是相当的勤奋,而且他是一个特别有使命感的人。由于多尔衮实行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所以清朝入关后民族矛盾十分激烈。

顺治帝是一个非常仰慕汉文化的人,所以为了缓和激烈的民族关系,他采取了明朝的八股取士制服,招收大量儒学人才。在顺治帝身边的大臣,很多都是靠八股取士进来的汉人。不仅如此,他还特别注重同蒙古、朝鲜、日本的关系,这些措施大大缓和了民族矛盾。

然而,这样的皇帝却英年早逝。关于顺治帝的死,目前持两种说法,一种是顺治帝并没有死,而是看透了红尘,舍弃了江山,到五台山出家做了和尚;另一种说法则是顺治帝死于天花。两种说法各执一词,请君细细分辨。

英年早逝

据史书记载,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二福临患病,正月初七驾崩于养心殿。从《清世祖实录》中的详细记载可以看到,顺治帝患病是在初二,而到初六已经“大渐”,初七凌晨就去世了,而对死亡的记述只有11个字:“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正因为这样,后人不免产生怀疑。

基于《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帝病发突然,死因不明(后说患了天花),并且关系到皇帝生死的大事,为什么只用寥寥数十字敷衍了之?

并且人们对顺治帝的遗诏也充满了怀疑。

遗诏很长,并列举出自己平生十四条罪行,比如对渐习汉俗、早逝无法尽孝、与亲友隔阂等,均充满了自责的语气。为什么顺治帝会对自己所作所为如此内疚自责?这样的自责很不符合一代少年天子离开人世时的心境。

顺治走向低谷的导火索是董鄂氏的死亡,是爱人的逝去,这样沉浸在爱情里的少年心境怎么会相差如此之大?

因此,有人怀疑这份遗诏并非出自顺治帝本人,而是出自顺治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之手,因为遗诏中自责的内容,多是皇太后对顺治帝不满之处。这自然加深了人们对顺治帝之死因更深一层的怀疑。

出家做了和尚?

民间广为流传着一种说法,称顺治帝根本没有死于天花,而是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孝庄太后为了顾及大清的声望,只好对外宣布顺治帝驾崩,由顺治帝八岁的皇子玄烨即位,即康熙帝。对于顺治帝是否出家当了和尚,现在存在着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支持这一说法的人认为,据《起居注》记载,康熙帝即位后不久,孝庄皇太后曾多次带着他上五台山礼佛。这一活动本来完全可以在北京举行,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不远千里去五台山呢?有人因此怀疑:孝庄皇太后借礼佛之名,行探望顺治帝之实。

民间更是传说,康熙帝一生5次巡游五台山,实际上都是为了寻找父皇,但尘缘已了的顺治根本不和他相认,无奈之下康熙在寺庙墙壁上提笔写下“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的诗句,表达父子不能相认的苦闷心境。

另外,有人从江南才子吴伟业的《清凉山赞佛诗》中看出顺治帝要出家的意思来:“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愿共南山椁,长奉西宫杯”。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早已在民间广泛流传,而民间故事集中地就在江南,那里的人多认为董鄂妃就是江南名妓董小宛,于是,人们认为诗中陛下指顺治,“千里草”指董鄂妃。

“八极何茫茫,日往清凉山”一句,也很不容易让人理解。据吴伟业笔记记载,诗中的清凉山,指的就是佛教圣地五台山,顺治帝生前从未到过五台山,为何诗中会说顺治帝“日往五台山”?

据说,有一次顺治帝在梦中见到董爱妃到了五台山,因此也决意到五台山修行。由于吴伟业的诗素有“史诗”之称,人们对这种说法十分笃信。

晚清时,慈禧太后西逃到山西,当地官员为接待她,专门从五台山借用了一些用具,据说这些用具跟宫廷用具相似,很可能是在此出家的顺治帝当年用过的。

病死于天花

但是很多反对者则认为顺治帝是死于天花,并没有出家。他们认为拿吴伟业的《清凉山赞佛诗》来说明顺治帝出家一事是十分荒唐的。顺治帝有没有出家,其周围的大臣们都不知道,怎么偏偏就吴伟业知道了呢?

还有人认为,诗中:“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中的“千里草”指的是董小宛,可实际上,顺治帝与江南名妓董小宛年龄相差16岁,并且董小宛的丈夫冒辟疆在所著的《影梅庵忆语》中明确证明她在顺治八年时就已去世,故不可能得到顺治帝的宠爱。

在当时信息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把董鄂妃误认为是董小宛,以讹传讹,从而把两个完全不同的人附会在一起,这也证明了顺治帝出家的这种说法的荒谬之处。

另外,《清凉山赞佛诗》只是一首诗,作者很可能尊重了艺术的真实,而忽略了历史的真实,至于说孝庄皇太后本人笃信佛教,五台山又是佛教名山,到五台山许愿拜佛是很正常的事情,并无可疑。

五台山所流传的顺治帝到此出家的故事以及在那里找到了与宫中相似的器具等说法,很可能是五台山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编造出来的,因为对历史追根刨底,并没有任何帝王在此落脚的记载,所以不是历史事实的可能性很大。

两种观点截然相反,各执一词,各说各的道理,顺治帝究竟是死于天花,还是出家为僧,孰是孰非,谁也说不清。

古装剧中出现的瘟疫通俗说来,就是现代的传染病。而瘟疫指的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类传染性强的病症。瘟疫的出现主要是由容易传染且感染性强的细菌、病毒和微生物引起的,非典、鼠疫、天花、流感也属于一种瘟疫。

至于瘟疫的症状,在古籍《丹溪心法·瘟疫五》中有记载,里面记录得了瘟疫的人的特点是发病很快,一旦发病死亡率特别高,而且容易出现一开始怕冷继而浑身发热,还会伴随头疼、舌头发白等症状出现。

在我国古代,瘟疫常出现于恶劣环境中,如战后尸横遍野之时微生物和病毒大量生长容易引发瘟疫。同时,在类似旱灾、洪水这样的天灾过后,也容易出现瘟疫。古时每每天灾过后,生态环境一定程度被破坏,这便意味着当时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因而极易出现病菌、微生物等大量繁殖的情况,而古代环境卫生难以维护,一旦病菌入体,便容易引发瘟疫。

同时,瘟疫在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皆有记载,如春秋时期的《吕氏春秋·季春纪》中就有说:“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书中指明,在我国春秋时期的时候,人们对瘟疫就不陌生,并且已经摸索除了瘟疫的一些规律,继而侧面表明我国古人在春秋时期就对瘟疫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春秋时期的古人发现,一年四季无论寒暑都有出现瘟疫的可能,而时令之气不正时,即天气反常之时,就容易出现瘟疫。可见,瘟疫无论出现于何时都害人不浅,由古至今,人类都在与瘟疫斗智斗勇。

很早以来,人们便在想办法对付这种可怕的传染病。最早取得成绩的是古代中国人,在古籍中有着这方面的记载。

宋朝真宗年间,大约就是公元1000年前后吧,汴京一带田园荒芜,尸横遍野,到处是一片凄惨景象。原来这里正流行可怕的天花,它吞噬着无数人的生命。这可急坏了丞相王旦,因为天花曾屡次在这一带肆虐,王旦早年生的两个儿子都是因为出天花而早早离开人世的,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小儿子王素也会遭到不幸。王旦赶紧派人四出访医求药。

不久,有个下属带了一个道士来。王旦一见就上火了,原来是当时在民间盛行请道士画符念咒来驱病攘灾,可王旦并不信这一套。这位下属见王旦脸色大变,知道他想错了,连忙上去附耳说道:“这位王道士乃是峨嵋山九龙洞道长,能用仙方预防小孩感染天花,灵验得很。”

王旦将信将疑地将王道士带入儿子房中,只见王道士看过王素后,从容地从随身携带的葫芦中倒出一小块酱色药块来,将其细细地研成药末,再取出一支小竹管,把药末抖入其中,然后俯下身子,用小竹管对着小孩的鼻孔轻轻吹去。这可把王旦看懵了:“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大人请放心,妙药自会显功效。公子3天后会有轻微的发烧,6天后会出轻微的天花,18天后天花结痂,等到痂脱落后,既不会留下难看的麻坑,以后也永远不会感染天花了。”听着道士的交代,王旦连连点头,心里却在嘀咕:如此草率医治,恐怕难有奇效产生吧?不料,果如道士所言:3天后王素发了一点烧;6天后身上出现10多个红点点,还发起晶莹透亮的水泡;不久一个个结痂脱落,痂脱以后果然一个麻坑也没留下。

后来,王旦重重酬谢王道士,并问起“仙方”一事。王道士爽快地告知:那酱色的一小块药其实就是天花病人身上的干痂。这一来可把王旦吓得不轻,不过,后来王素果然平安无事,一直到67岁老死,也未染上过天花。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自然明白,那位王道士用的其实就是“以毒攻毒”的预防接种法。“仙方”里的确有天花病毒,只是这种天花病毒是经过处理的,小孩子传染上的天花非常轻微,但就在这过程中,小孩子形成了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这就可以终生避免遭到天花的传染。

我国古代称天花为“痘”,所以,人们把王道士的这个方法称为“种痘”。这是中国人在人工免疫医学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后来,人痘接种术在国内普及的同时,也逐渐传至国外。1688年,俄罗斯专程派遣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人痘接种术,学成回国后,还向土耳其等邻国传授了这种医术。1744年,中国的人痘接种术传入日本的长崎。

在清史的记载上,清朝皇帝中得天花而死的,除顺治帝外,还有一个同治帝(一说同治帝死于梅毒)。有人说了,顺治是出家了还是死了,根据看到的材料,顺治还是死了,根据很多,我就举三点就可以了。第一:就是顺治病重得天花的时候,历史有记载,还传到民间不许炒豆。第二:王熙死了以后,有一本书叫《王熙自定年谱》,这里面记载了顺治临终让他撰写遗诏的事情,第三:溪森和尚死了之后,他的弟子给他整理一本书,在书里头记载就是顺治死之前,就说遵照祖制,实行火浴。朕身后要森溪速回京城为他火浴,顺治的遗体移到了景山寿王殿,四月溪森赶到了北京,在景山寿王殿前举行法会,溪森将顺治皇帝火浴,这是给顺治火化的和尚溪森的记载,再加上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的亲自记载,顺治临危的时候,面授遗诏的时候,以及参考其他的文献和档案的记载,可以证明顺治是病死的,不是出家了,顺治死了之后。 留下的遗诏,遗诏一共十四条,这个遗诏叫“罪己诏”,给自己下了十四条罪状。顺治的“罪己诏”学术界有争议,有一些是他自己的意思,有一些是皇太后的意思,有一些是辅政大臣的意思,就需要仔细分辨。后来康熙就在顺治的孝陵竖了一个神功圣德碑。重点歌颂他父亲顺治皇帝的神功圣德,康熙为他父亲顺治皇帝立的这块神功圣德碑,否定“罪己诏”,肯定和歌颂他父亲的历史功绩。 关于康熙皇帝的事情,下一次我们讲,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

清十二帝疑 2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