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孝道_孔子对孝道的论述
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对孝道的论述也是颇有见解。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孔子论孝道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对孝道的论述
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儒家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同上)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 伦理道德 就会产生出来。
孔子强调,作为人子,不但要奉养父母、尊敬父母,还不要忘记父母的年龄。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一方面,父母高寿应该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应该有所恐惧。因为,年龄大了,随时可能生病,也随时有可能死亡。因此,更应该多关心父母。
孔子认为,继承父志是”孝”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逝死之后,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对父亲志向和优点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说是做到”孝”了。”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在《里仁》篇中又一个字不差地重复了一次,孔子的学生在编辑《论语》这部书时,为什么要重复这句话呢除了强调这个意思重要性之外,没有别的解释。
孔子认为,为人子者不要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朱熹注:”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 疾病 ,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不孝乎”(《四书集注·为政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生病,更不能陷入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常言说:”儿行千里娘担忧”;当父母年老的时候,要常父母身的边尽孝道。
孔子对孝道德理解
“事生”最基本的是”奉养”,首先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在些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要尊敬父母。子游向孔子请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还回答子夏问时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同上)如果,只养活父母,对父母不尊敬,即是每一顿都给他们酒肉吃,也不能算做到了”孝”。孝顺发出自内心的真正的爱,语言要和气,面色要和悦,行为要恭敬。子夏说:”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事奉父母,要做到尽心竭力。
“事生”,还应该使兄弟之间互爱互助。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论语·为政》)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弟妹尊敬兄长,兄长要友爱弟妹,这种兄友弟恭的场面,才能使家庭和谐,让父母高兴。孔子赞颂闵子骞时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闵子骞是一位真正的孝子,别人对于他的父母、兄长赞赏他的话都不持异议和怀疑。
“事死”有两个方面:一个葬之以礼,一个祭之以礼。孔子主张”三年之丧”,认为”三年之丧”,是” 天下 之通丧也”。 有一次,宰我对孔子说:”三年之丧”的时间太长了,因为,”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一年就足够了。最后,孔子批评说予(宰我之名)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孔子批评宰予是一个没有仁德的人,难道他就没有得到过在父母怀抱里三年的爱护吗同时孔子强调,”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礼记·檀弓上》)”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阳货》)办理丧事,与其把 礼仪 办得周到详备,宁可过度悲哀。
孝就是出自内心的爱与敬、孝就是要每天微笑面对父母、孝顺就是做好自己。
孔子告诉子游,真正的孝顺,是发自内心的爱父母发自内心地敬父母。如果没有内心的真诚,我们抚养父母,和养小狗、小猫等宠物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简介
孔子告诉子夏,真正的大孝,不是给父母吃好的,穿好的,而是要让他们内心高兴。如何高兴呢就是要每天给父母好心情好脸色。所以孔子说“色难”。孔子点到了人性的弱点和死穴。我们往往把最温暖的微笑给了陌生人,但对我们最亲近的人,却吝啬那一点微笑。
孟武伯是个官二代,或许还是一个顽劣的、整天做坏事的孩子。孔子告诉他,你们家什么也不缺,你要是孝顺,你就做最好的自己,让你的父母不担心你做坏事,而是担心你是否生了病。
做最好的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不要让父母担心你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不要让父母蒙羞丢脸,要让父母脸上有光,这才是最大的孝顺。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父母尊长而言的必备德行。生命的延续是人类得以前行的必要条件,我们的生命来自父母,父母养育我们长大,尽最大可能地让我们获得好的成长。对此,我们应该感恩并做以回馈,于是做人的德行开端就是从孝开始。动物中尚有“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更何况我们人类呢?
如何做到孝呢?《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有好几处,其中有四则,让人感触最深。第一处是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在论述某个事物或者道理的时候,不是一以贯之,而是“看人下菜碟”,针对不同的对象给出不同的回答。在这一对话里,孔子说“孝”是“无违”,强调了“礼”,这是因为孟懿子所属鲁国三桓,而三桓对鲁国国君,最缺的就是礼,他们基本架空了国君,是实际的掌权人。所以,孔子有此回答。而“无违”和“礼”在今天对待父母上也是可取的。有时,我们会因为爸妈是家人,就随性而为,对他们的话想听就听,不想就充耳不闻,甚至恶劣反对。这不能说是做到了“孝”吧?哪怕我们心里不认同爸妈的道理和做法,面上能做到“无违”和“礼”,相信,父母都会开心很多,让他们开心,就是我们的孝心。而死葬、祭祀如果也能按照礼来进行,则能将“孝”延续,也能有效地形成感恩孝顺的良好家风传承,从而积淀起家族底蕴。
第二处是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此处解释有两种,一是说忧虑父母之疾,一是说父母忧虑孩子之疾。杨伯峻先生采用了第二种说法,认为如何做到“孝”呢,就是不要让父母担心自己的健康。个人觉得第二种解释更好,忧虑父母疾病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而为了不让父母忧心自己的疾病而努力爱护自己,却不是大家所能意识到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伤在儿身,痛在母心。孩子的一点点不舒服都能引发父母的深深担忧,那么,爱护自己,能让父母免除这种担忧,不正是更深层次“孝”的表现吗?
第三处是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是孔门七十二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经常向孔子请教学问,被誉为“南方夫子”。孔子在向子游说“孝”时,用了对比举例,将这个问题解释得十分形象、深刻。
供养父母,是每个孩子的义务。于是父母需要钱了就给钱,父母需要照顾了,就管好一日三餐,能做好这些,基本就会被人夸赞孝顺了。可是,在孔子看来,这并不是“孝”。家里的牲畜也能获得供养,区别在哪里呢?尤其是当下,不少家庭里的宠物获得的供养标准那是非常高的。所以,孔子说,不能用“有养”来判定是否“孝”,而应该看是否有“敬”,那么,对待父母,我们做到“敬”了吗?
第四处是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肴,长者先吃喝,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都不是真正的孝。而不好做到的“孝”是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礼记》里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一个深爱父母的孝子,那么他在父母面前必定是有柔顺谦和的仪容。每天都对父母有愉色,有婉容,我们做到了吗?
百善孝为先,人人都会成为被“孝”者,那么,如果人人都尽量向“孝”靠近,我们的未来应该会更加幸福吧!
本文2023-08-05 14:03: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