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韭子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韭子的别名 24 来源 25 生境分布 26 性状 27 化学成份 28 炮制 29 性味 210 归经 211 功能主治 212 韭子的用法用量 213 注意 214 附方 215 名家论述 216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韭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韭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韭子 1 拼音
jiǔ zǐ
2 《辞典》:韭子21 出处
《本草经集注》
22 拼音名Jiǔ Zǐ
23 韭子的别名韭菜子(《滇南本草》),韭菜仁(《岭南采药录》)。
24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韭的种子。秋季果熟时采收,将果实摘下,晒干,搓出种子,簸净果皮及杂质。
25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皆产。以河北、山西、吉林、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产量较大。
26 性状干燥种子呈扁卵圆形或类三角状扁卵圆形,一面子或微凹,一面稍隆起,顶端钝,基部微尖,长3~4毫米,宽2~3毫米。表面黑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基部有种脐,突起,灰棕色。纵切面在扩大镜下可见种皮菲薄、皱缩,胚白色,弯曲,胚乳灰白色。质坚硬。气特异,味辣,嚼之有韭菜味。以色黑、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27 化学成份韭菜的种子含生物堿和皂甙。
28 炮制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用。
《日华子本草》:"拣净,蒸熟, ,簸去黑皮,炒黄用。"
29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辛咸。"
②《纲目》:"辛甘,温,无毒。"
210 归经①《纲目》:"入足厥阴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阴经。"
211 功能主治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治阳痿梦遗,小便频数,遗尿,腰膝酸软冷痛,泻痢,带下,淋浊。
①《别录》:"主梦泄精,溺白(一作溺血)。"
②《日华子本草》:"暖腰膝。"
③《滇南本草》:"补肝肾,暖腰膝,兴阳道。治阳痿。"
④《纲目》:"补肝及命门。治小便频数,遗尿,女人白*白带。"
⑤《本草汇言》:"通淋浊,利小水。"
⑥《本草正》:"妇人阴寒,少腹疼痛。"
⑦姚可成《食物本草》:"研末,治白痢白糖拌,赤痢黑糖拌,陈米饮下。"
⑧《本草再新》:"治筋骨疼痛,赤白带下。"
⑨《岭南采药录》:"患鼻渊,烧烟熏之。内服能散跌打损伤积瘀。"
⑩《现代实用中药》:"治疝痛。"
212 韭子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213 注意阴虚火旺者忌用。
214 附方①治虚劳尿精:韭子二升,稻米三升。上二味,以水一斗七升煮如粥。取汁六升,为三服。(《千金方》)
②治肾与膀胱虚冷,真气不固,小便滑数:韭子四两,舶上茴香(炒)、补骨脂(炒)、益智仁、鹿角霜、白龙骨三两(煅,别研细如粉)。上为细末,以青盐、鹿角胶各一两,同煮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魏氏家藏方》)
③治腰脚无力:韭子一升(拣净,蒸两炊久,曝干,簸去黑皮,炒黄,捣粉),安息香二大两(水煮一、二百沸,慢火炒赤色)。和捣为丸,梧子大,如干,入少蜜。每日空腹酒下三十丸,以饭三、五匙压之。(《海上集验方》)
④治女人带下及男子肾虚冷,梦遗:韭子七升。醋煮千沸,焙,研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千金方》)
⑤治玉茎强硬不痿,精流不住,时时如针刺,捏之则痛,其病名强中,乃肾滞漏疾也:韭子、破故纸各一两。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服,日三。(《经验方》)
⑥烟熏虫牙:瓦片煅红,安韭子数粒,清油数点,待烟起,以筒吸,引至痛处。良久,以温水漱吐。(《救急易方》)
215 名家论述①《纲目》:"韭乃肝之菜,肾主闭藏,肝主硫泄。《素问》曰,足厥阴病则遗尿,思想无穷,入房太甚,发为筋痿,及为白*,男随溲而下,女子绵绵而下。韭子主治遗精漏泄,小便频数,女人带下者,能入厥阴,补下焦肝及命门之不足。命门者藏精之府,故同治云。"
②《本经逢原》:"韭子,惟肾气过劳,不能收摄者为宜,若阴虚火旺及亢阳不交、独阴失合误用,是抱薪救焚矣。大抵韭之功用,全在辛温散结,子则啬精,而壮火炽盛,则为戈戟。今人以韭子熏龋齿出虫,然能伤骨坏齿,不可不知。"
216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韭子的方剂 禁精汤
拼音:jìnjīngtāng处方:韭子2升,粳米1合。功能主治:失精羸瘦,酸削少气,目视不明,恶闻人
韭子一物丸拼音:jiǔzǐyīwùwán处方:韭子。功能主治:大人遗浊,小儿遗尿。用法用量:上为丸服。各家论述
韭子散拼音:jiǔzǐsǎn《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韭子散:处方:韭子麦门冬各60克菟丝子车前子各15克芎
韭子汤拼音:jiǔzǐtāng《医统》卷六十四:韭子汤:处方:韭菜子1撮。功能主治:虫牙。用法用量:用碗足
韭子丸拼音:jiǔzǐwán《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韭子丸:处方:韭子500克甘草桂心紫石英禹余粮远志山茱
更多用到中药韭子的方剂用到中药韭子的中成药 萃仙丸
两,沙苑2两,蒺藜2两,破故纸2两,菟丝子2两,韭子2两,覆盆子2两,建莲肉2两,人参1两,鱼鳔胶3
柏子仁丸成:柏子仁1两,枸杞子(炒)1两,地肤子1两半,韭子3两(须十月霜后采者,酒浸,晒干,微炒)。主治:
安肾丸附子(炮)5钱,巴戟5钱,肉桂5钱,菟丝子5钱,韭子5钱,肉苁蓉5钱,胡芦巴5钱,杜仲(姜汁拌炒)5
定心丸枳实(面炒)1两,石莲肉(去心)1两,陈皮1两,韭子(炒)1两,半夏5钱,远志(去骨)5钱,酸枣仁5
薯蓣丸二十九:方名:薯蓣丸组成:薯蓣1两,车前子3分,韭子1两(微炒),菟丝子1两(酒浸1宿,晒干,别捣为
更多用到中药韭子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韭子 《普济方》:[卷三十三肾脏门]肾虚漏浊遗精(附论)
正。往往与妖魅交媾。是尤甚也。宜用法药互取之。方韭子丸(出千金方)治房室过度。精泄自出不禁。腰背不得
《普济方》:[卷二百十七诸虚门]补虚固精破故纸(一两二钱)甘草(二两)五味子(二钱)上盐韭子丸(出圣惠方)治下元虚惫。惊悸梦泄。腰膝无力。肌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韭急方》)食物中毒∶生韭汁服数升良。(《千金》)。韭子修治大明曰∶入药拣净,蒸熟曝干,簸去黑皮,炒
《医心方》:[卷第十三]治虚劳梦泄精方第三二两)凡四物,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神良。又云∶韭子汤治失精方∶韭子(一升)龙骨(三两)赤石脂(三两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一]虚劳失精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掌草 21 拼音名 22 虎掌草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虎掌草的用法用量 27 摘录 3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虎掌草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虎掌草的别名 35 来源 36 原形态 37 生境分布 38 性状 39 化学成份 310 虎掌草的药理作用 311 鉴别 312 炮制 313 性味 314 归经 315 功能主治 316 虎掌草的用法用量 317 注意 318 附方 319 各家论述 320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虎掌草 1 拼音
hǔ zhǎng cǎo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掌草21 拼音名
Hǔ Zhǎnɡ Cǎo
22 虎掌草的别名溪畔银莲花、白花虎掌草、见风青、见风黄、蜜马常、汉虎掌、野棉花
23 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BuchHam,以根入药。秋季采根,洗净晒干。
24 性味
辛、苦,寒。有小毒。
25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牙痛,胃痛,急、慢性肝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26 虎掌草的用法用量1~3钱,水煎或泡酒服。
2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虎掌草31 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
32 拼音名Hǔ Zhǎnɡ Cǎo
33 英文名Brooklet Anemine Root, Root of Brooklet Anemone
34 虎掌草的别名见风青、见风蓝、乌骨鸡、羊九、狗脚迹、土黄芩
35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虎掌草和小花虎掌的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emone rivularis BuchHamex DC2Anemone rivularis BuchHamex DCvarfloreminore Maxim[Abarbulata Turcz;Arivularis BuchHamex DCvarbarbulata Turczex Fedt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36 原形态1虎常草,多年生草本,高1565cm。根茎稍斜生,直径0814cm,外皮褐黑色。基生叶35;叶柄长522cm,有白色柔毛,基部有短鞘;叶片轮廓肾状五角形,长2575cm,宽4514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宽菱形或菱状卵形,宽227cm,3深裂,深裂片上部有少数小裂片和牙齿,侧生全裂片不等2深裂,两面有糙伏毛。花葶13,聚伞花序一至三回分枝;苞片34,轮生,有柄,叶状,但裂片较狭,一回裂片多少细裂。花两性,直径23cm;萼片78,花瓣状,白色,倒卵形或椭圆形状倒卵形,长0914cm,宽510mm,外面有疏柔毛,先端密被短柔毛;花瓣无;雄蕊多数,长约为萼片长之半;心皮3060,无毛,花柱拳卷。瘦果狭卵形,长78mm,宿存花柱钩状弯曲。花期58月,果期69月。
2小花虎掌草,本种植物形态与虎掌草相近,主要区别在于:苞片的深裂片通常不分裂,为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较小,直径118cm;萼片5,狭椭圆形或倒卵状狭椭圆形,长69mm,宽254mm;植株较粗壮,高42125cm。
3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8504900m的山地草坡、小溪边或湖旁。
2生于海拔9003000m的山地林边或草坡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甘肃西南部、青海东南部、湖北西南部、广西西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南部及东部。
2分布于辽宁西部、内蒙古南部、河北西部和北部、山西、陜西、宁夏、甘肃南部、青海东部、新疆、河南、四川西北部和北部。
38 性状1性状鉴别 (1)虎掌草 根长圆柱形或类长圆锥形,稍弯曲,有的扭曲或分枝,长512cm,直径23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具不规则的裂纹及皱纹。根头部略膨大,有残留的叶基、茎痕及灰白色绒毛,并不许多呈纤维状的叶迹维管束及纤维束。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绿色。气微,味微苦。
(2)小花虎掌草 根较上者粗壮,圆锥形,长右达20cm左右,近尾端有分枝。
2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后生皮层为数列细胞,黄绿色,皮层较窄,细胞含黄棕色物,韧皮部宽广,筛管群径向排列。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散列;射线宽广,含黄棕色物。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39 化学成份虎掌草根含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草玉梅皂甙(rivularinin),虎掌草皂甙(huzhangoside)A、B、C、D及皂甙(saponins)AR1、AR3。
310 药理作用1止咳作用:小鼠服虎掌草内酯有明显止咳作用(吸入二氧化硫引咳法)。
2祛痰作用:小鼠灌服虎掌草甙,祛痰作用非常显著(酚红法)。对离体豚鼠气管均无松驰作用。
311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4g,加水20ml,置热水浴中浸渍2030min,滤过。取滤液5ml,置试管中,振摇1min,发生持久性的蜂窝状泡沫,再加堿或醋酸铅试液23滴,有类白色沉淀生成。
(2)取本品粉末2g,加70%乙醇5ml,温浸1020min,滤过。取滤液2ml,加70%盐酸羟胺的甲醇溶液45滴,再加10%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23滴,置水浴上加热数分钟,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至pH34,再加1%三氯化铁的乙醇溶液24滴,显橙红色至紫红色。
312 炮制切段、备用。
313 性味苦;辛;温;小毒
314 归经肺;胃;肝经
315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舒筋;消肿止痛。主咽喉肿痛;痄腮;瘰疬结核;痈疽肿毒;疟疾;咳嗽;湿热黄疸;风湿疼痛;胃痛;牙痛;跌打损伤
316 虎掌草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汤含漱。
317 注意本品对皮肤 性大,接触时间过长,可致发泡。
318 附方治蛾子方《贵州草药》;治喉炎方《云南中草药选》
319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行经络,攻热毒,除胃痰。胃有痰毒,人多呢逆。消红肿痈疖疮疽,血风疥癞,痰疬结核,流痰横痃,外乳蛾、痄腮,内乳蛾、咽喉疼痛,牙根热毒。2《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跌打损伤,可舒筋活血,强壮补虚。又治痢疾,外用治疔疮。
3《贵阳民间药草》:平虚热,解热毒。治疟疾,咳嗽,风湿痛;外治疮肿。
4《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化瘀镇痛。
5《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补血,暖体,消积,去湿,愈创,排脓。治病后体温不足,淋病,关节积黄水,黄水疮(外敷可治黄水疮或提出关节中黄水),慢性气管炎,末梢神经麻痹,催吐胃酸。
6《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痛,疏肝利胆,舒筋活络。
320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古籍中的虎掌草 《滇南本草》:[第二卷]虎掌草
虎掌草,味苦、辣,性寒。有小毒。行经络,攻热毒,攻胃中痰毒,胃有痰毒,饮食
《本草蒙筌》:[卷之三草部下]天南星结作总鲜红。根比芋犹圆,肌细腻且白。《本经》载虎掌草即此,后人以天南星改称。亦与鬼相侔,每逢冬月间
《外治寿世方》:[卷一黄胆]黄胆壳填满。合病患脐上。用绢缚紧。一日夜即愈。又鲜虎掌草(即天南星叶)捣烂。放茶钟内。平口扣在脐上一寸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八通用诸方]药品类第一血,且痛止气和。药方中多用之,市肆中鲜有真者。虎掌草石砌花盆栽之有生意。叶浓如钱,形如虎掌,蔓延若
《审视瑶函》:[卷六运气原证]眼科针灸要 像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黄花仔的别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化学成份 8 黄花仔的药理作用 9 性味 10 功能主治 11 黄花仔的用法用量 12 附方 13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黄花仔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黄花仔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黄花仔 1 拼音
huáng huā zǎi
2 出处《闽南民间草药》
3 拼音名Huánɡ Huā Zǎi
4 黄花仔的别名吸血草(《闽南民间草药》),索仔草(《实用中草药》)。
5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粘毛黄花稔或心叶黄花稔的叶或根。
6 原形态
①粘毛黄花稔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被粘毛,揉之有腐败气味,高03~1米。叶互生,阔卵状心形,长3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钝齿;上部的叶通常呈矩圆形至矩圆状卵形,两面均被粘质星状疏长毛;叶柄长1~4厘米;托叶刚毛状。花腋生,单生建成对,或数朵聚生于腋生的短小枝上,成一具叶的假总状花序;花柄纤弱,近中部有节;萼绿色,5裂,被疏长毛;花冠**,径约1厘米,上部分离,下部连合与雄蕊管合生;雄蕊多数;心皮5枚,长约25毫米,平滑,无网纹,亦无芒。花期冬季。
生于路旁。分布我国南部。
②心叶黄花稔
形态与上种相似,主要不同者,本种为亚灌木状草本,揉之无腐气,密被茸毛并混生扩展的长毛;叶卵形,基部心形,两面密被星状柔毛;心皮有皱纹,顶有2长芒,突出于萼外,有倒毛。
分布我国南部。
7 化学成份心叶黄花稔全草含麻黄堿,种子中含量最多,比根、茎、叶高出4倍。
8 药理作用心叶黄花稔种子的作用参见"麻黄"条。花、果有中度的杀灭昆虫的作用,而种子则无。
9 性味《实用中草药》:"性平,味甘微辛。"
10 功能主治《实用中草药》:"活血行气,清热解毒。治肝炎,痢疾,腰肌劳损,乏力,脓疡。"
11 黄花仔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根1~2两。外用:鲜叶捣敷。
12 附方①治坐马痈:鲜吸血草叶适量,活蜗牛带壳六至七个。共捣烂敷患处,日换一、二次。(《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脓肿不易出脓作痛:鲜吸血草叶适量,洗净,捣烂敷。如疮较大者,可加三黄末或叶下红和捣涂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13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黄花仔的方剂 丁壬汤
1钱。功能主治:对口,背疽。用法用量:蒲公英一名黄花地丁。方中有紫花、黄花二丁,又用二活行太阳经,属
黄花菜炖猪肉拼音:huánghuācàidùnzhūròu处方:黄花菜50克瘦猪肉200克盐适量制法:将黄花菜、
黄花菜拼音:huánghuācài英文:概述:黄花菜为百合科萱草属植物花蕾干制品的统称,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
猪肝膏拼音:zhūgāngāo《圣济总录》卷—一二:方名:猪肝膏组成:猪肝1具(于净铛中以水1
英苍散简明医彀》卷八:方名:英苍散组成:蒲公英(田畔开黄花如菊)、苍耳草。主治:手指结毒及天蛇头。用法用量
更多用到中药黄花仔的方剂用到中药黄花仔的中成药 黄花油
药部颁标准:拼音名:HuanghuaYou处方:黄花油精40g薄荷脑20g樟脑20g水扬酸甲酯360
健身糖浆ang标准编号:WS3B180794处方:黄花稔600g狗脊600g鸡血藤300g沙氏鹿茸草6
消石素系统药物中成药剂型:每片含西洋茜草55mg、一支黄花55mg、向荆草475mg、松果菊草60mg、
西发通成药剂型:每片含锯叶棕果提取物125mg、一枝黄花提取物375mg、七叶树种子提取物625mg
清热感冒冲剂S3B184594处方:紫苏叶300g一枝黄花200g马鞭草200g土荆芥200g爵床200g
更多用到中药黄花仔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黄花仔 《滇南本草》:[第三卷]黄花地丁
黄花地丁,味苦、微辛,性寒。发散疮痈,解疮毒肿痛。入肺,消痰、定喘、止咳嗽
《滇南本草》:[第三卷]黄花草r黄花草,生田边。串枝,开黄花,结黑小子。味苦,性寒。主治热结火症,日夜烧不退
《滇南本草》:[第三卷]黄花子黄花子,生荒野中,大叶黄子,子上有黑点,开黄花,可作菜食。味甘、酸,无毒
《本草衍义》:[卷八]蒺藜∶一等杜蒺藜,即今之道旁布地而生,或生墙上,有小黄花,结芒刺,此正是墙有茨者。花收摘荫干,为末,每服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草部上]千里光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菱叶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功能主治 25 菱叶的用法用量 26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菱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菱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菱叶 1 拼音
líng yè
2 《辞典》:菱叶21 出处
《滇南本草》
22 拼音名Línɡ Yè
23 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叶。
24 功能主治
①《滇南本草》:"晒干为末,搽小儿走马疳。"
②《中国药植图鉴》:"治小儿头疮及增强视力。"
25 菱叶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15钱。外用:研末调敷。
26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菱叶的方剂 灵草洗药方
班(木尚)根、乌枹根、乳枹根、青木香、赤葛根、铁菱角、白马骨、老茶、臭桐叶、三角枫、隔山叫、回封草
白花菜复叶,互生;叶柄长3~7厘米;小叶5片,倒卵形或菱状倒卵形,长25~5厘米,宽1~2厘米,先端锐
感冒解毒颗粒不明显。草酸钙方晶散在或存在于果皮薄壁组织,呈方菱形或多面形,长约40μm。石细胞单个散在或少数相
红花桃仁汤花桃仁汤功在补北方,泻中央。主治痔漏如勾肠莲花、菱角翻花、珊瑚盘肠等痔,年久不愈者。用法用量:本方
妇科养荣丸μm,草酸钙方晶甚多,存在于中果皮薄壁细胞肿,呈菱形或类方形;中果皮薄壁细胞,有的细胞中含类圆菜结
更多用到中药菱叶的方剂用到中药菱叶的中成药 妇科养荣丸
μm,草酸钙方晶甚多,存在于中果皮薄壁细胞肿,呈菱形或类方形;中果皮薄壁细胞,有的细胞中含类圆菜结
感冒解毒颗粒不明显。草酸钙方晶散在或存在于果皮薄壁组织,呈方菱形或多面形,长约40μm。石细胞单个散在或少数相
青果止嗽丸(禹县方):方名:青果止嗽丸组成:青果1两,枇杷叶1两,冬花1两,百合1两,川贝母1两,黄芩1两,
妇女养血丸(麸炒)2两,知母2两,甘草1两,地骨皮1两,艾叶炭2两,杜仲炭1两,柴胡(醋制)1两。功效:益气
更多用到中药菱叶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菱叶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三卷果之六]芰实
《丹铅录》以芰为鸡头,引《离骚》缉芰荷以为衣,言菱叶不可缉衣,皆误矣。案∶《尔雅》乃决明之名,非厥也
《证类本草》:[卷第八]菝(蒲八切)(弃八切)成蔓,长二、三尺,有刺。其叶如冬青、乌药叶,又似菱叶差大。秋生黄花,结黑子。樱桃许大。其根作块,赤黄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十一草部中品之中]草之木图经曰)苗茎成蔓长二三尺有刺其叶如冬青乌药叶又似菱叶差大秋生黄花结黑子大如樱桃许其根作块赤**江浙人
《本草图经》:[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菝成蔓,长二、三尺,有刺;其叶如冬青、乌药叶,又似菱叶差大;秋生黄花,结黑子,樱桃许大;其根作块,赤黄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三十二果部上品]果之走本文2023-08-05 14:04: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2176.html